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1|回复: 1

瑞安古代历朝人口总量考(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1-27 1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安古代历朝人口总量考(上)
    www.66ruian.com2012年08月27日


      -俞光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受地理、气候等各种自然因素影响,更受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因素影响。史籍上未有宋代及以前瑞安人口统计数字的记载,元、明、清虽有一些瑞安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但很混乱,与实际相距很大。民国时,瑞安人口统计数字渐渐接近实际情况。新中国以后,瑞安的人口统计才走上正轨。
      历代瑞安人口数与当时瑞安的境域有直接关联。三国吴赤鸟二年(239),析永宁县大罗山南境置罗阳县(后改称安阳县、安固县、瑞安县),其境域今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的全部及文成县的大部、瓯海区、龙湾区的一部,陆域约5624平方公里。西晋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县南部置始阳县(今平阳县、苍南县的全部及泰顺县的一部),安固县陆域尚约3310平方公里。此后直至明景泰三年(1452),瑞安县割西南义翔乡5都12里予泰顺县,陆域尚有2136平方公里。民国37年(1948),瑞安县又析境西10乡镇予文成县,陆域尚余1360平方公里。直至2000年。
      晋代
      汉代,瑞安相继属东海、东越王国,经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元封元年(前110)两次内迁,“其地遂虚”,即荒无人烟。但也有部分土著民逃逸山林,世称“山越”。后因遗民渐出,再加上东吴平定“山越”,使之入籍,故置罗阳县,但其时人口稀少。随着东吴对罗阳县的开发,“山越”不断下山。至西晋时,中原丧乱,百姓南奔,也有一些迁入安固县。据路遇等著《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四》,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安固县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至5人。由于当时安固县尚属重新开发的起步阶段,故人口密度取低值,即每平方公里2人,而其时安固县陆域尚约3310平方公里,故全县约有6600人。另据《宋书·州郡志》,南朝宋时安固县所在的永嘉郡户6250、口36680,户均5.92口。从永嘉郡各县建县时间来看,永宁县(138),松阳县(203),罗阳县(239),始阳县(280),乐成县(379),罗阳县居中。由于我国古代建县的主要依据是人口,可见罗阳县(安固县)的人口发展居永嘉郡各县的中等水平,其户均口数也能适用于罗阳县(安固县)。由安固县上述人数和户均口数,可知安固县西晋太康年间约有1100户。
      南朝
      南朝时,安固县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有所发展,人口亦增长较快,再加上陆续下山的“山越”及南下的北民,人口数有所增长。所以,虽然《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五》,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安固县的人口密度仍为每平方公里1至5人,但应取中值,即每平方公里3人,而其时安固县陆域尚约3310平方公里,户均5.92口,故全县约有1680户,9900人。
      隋朝
      隋朝时,安固县的农业生产仍然是火耕水耨,发展缓慢,但是,从南朝宋至隋,毕竟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社会又比较安定,人口增长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虽然《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六》,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安固县的人口密度仍为每平方公里1至5人,但应取高值,即每平方公里4人,则其时全县约有2240户,13200人。
      唐代
      唐代,瑞安县经济社会进入大发展时期,人口发展也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迁入高潮。据民国《瑞安县志稿》等史籍记载,其时从温州境外迁入瑞安县的达到23支,其中迁自温州以北地区的14支,迁自福建的9支;迁自晚唐黄巢起义(875)以前的7支,迁自黄巢起义以后的16支。这主要是因为黄巢起义军曾挥师南下,直插赣、浙、闽各省,沿途遭到官兵的残酷镇压,百姓纷纷逃入当时比较安定的瑞安。再加上唐代瑞安县经济社会大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生育增加,寿命延长,因此,唐代瑞安县人口大幅度增加。据《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七》,唐天宝十四年(755),瑞安县的人口密度猛升为每平方公里10至50人。书中还称,其时“浙江南部地区,以前人口较少,唐代也达到每平方公里20多人”。故瑞安县的人口密度取每平方公里25人,则当时瑞安县约有82800人。另据《旧唐书·州郡志》,唐天宝年间(742—755),温州户42814、口241694,户均5.65口。由于当时瑞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温属各县中处中等水平,故此户均数也适用于瑞安县,由此可得当时瑞安县约有14700户。天宝年间瑞安户、口数分别是隋大业五年的6.56倍和6.27倍。
      宋代
      五代迄宋,瑞安县经济社会进入第二次大发展时期,人口发展也出现有史以来再次迁入高潮。据民国《瑞安县志稿》等史籍记载,其时从温州境外迁入瑞安县的多达143支,其中迁自温州以北地区的31支,迁自福建的112支;迁自五代的40支,迁自北宋的26支,迁自南宋的77支。闽人之所以大批迁入瑞安县,一是五代时福建军阀长期混战,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二是福建山多地少,百姓艰食;三是南宋乾道大水,温瑞死者甚众,朝廷诏令福建补籍温瑞;四是瑞安开发较晚,土地尚有余饶。据《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八》,北宋大观四年(1110),瑞安县内地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至50人,沿海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至100人,两者约各占陆境的一半,故可得其时瑞安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2.5人,沿用唐时的户均5.65人,则知北宋大观四年(1110),瑞安县约有31000户、175000人,分别是唐天宝间(742—756年)瑞安县户、口数的2.11倍和2.12倍。
      而《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九》又显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瑞安县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至100人,取中值,为每平方公里75人,则其时瑞安县约有248000人。另据明万历《温州府志》,南宋淳熙间(1174—1189),温州有170035户、910657人,户均5.36人,代表了南宋时瑞安县的户均水平,则到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瑞安县约有46300户。其时瑞安县的户、口数分别比北宋大观四年(1110)增长49.4%和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期笔者分别介绍了晋代、南朝、隋朝、唐代、宋代等朝代的瑞安人口发展及统计情况,现继续介绍元代、明代以及清代的情况。

      元代
      元代瑞安县人口发展步入低谷期。一则由于元初元军占领瑞安时,大量屠杀反元百姓,而元末康颜、韩虎儿等浙南农民反元暴动,延续10年之久,先后受到元朝、明朝官兵的残酷镇压,农民散逃甚众。民谚称:“瑞平当路走,东瓯作战场。”二则是元朝对包括瑞安在内的“南人”(原南宋境内的百姓)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导致北民大量回归北方,所以,元代瑞安县人口出现减少现象。据《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十》,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瑞安县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至100人,取低值,为每平方公里50人,户均沿用宋代的5.36人,则其时瑞安县约有30900户,约165500人,比南宋嘉定十六年分别减少33.3%和33.1%。另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元时瑞安县30337户,与上述结果基本相符。

      明代
      明代瑞安县经济社会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明代瑞安县人口发展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当时迁出的不少,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明正统年间(1436—1449),浙闽赣边区爆发叶宗留起义,包括矿工、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失败后,部分义军和百姓遭到杀害或逃亡外地;一次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频繁侵犯浙南沿海,前后近50年,沿海百姓深受其苦,有的被劫持到海岛,有的被杀,人口流散严重。而迁入的更多,据民国《瑞安县志稿》等史籍记载,其时从温州境外迁入瑞安县的多达129支,为历代迁入瑞安县移民支数之最。其中迁自温州以北地区的23支,迁自福建的93支,尚有13支未注明迁出地。再加上明代瑞安县人口的自然增长,明代瑞安县人口理应比元代明显增长,但是,现存的明代瑞安县人口统计数字并非如此。
      首先,明代瑞安县人口数非升反降。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瑞安县36710户、126782口;永乐十年(1412),36190户、116395口;弘治十七年(1504),18410户、79575口;嘉靖四十一年(1562),18386户、79829口。从永乐十年(1412)至弘治十七年(1504)的92年间,户减49.1%,口减31.6%,显然不合理。对此,清乾隆《瑞安县志》也提出质疑,“明洪武、永乐户皆三万六千有奇,口皆十二万有奇,差数不甚相远也。至嘉靖户止一万八千三百八十六,口止七万九千零,虽景泰割义翔乡六都入泰顺(约1500户,6000口),亦不应减去大半,故今纂修止据万历数目始,以前在阙疑之列。”
      其次是户均数不合理。通常,我国古代的户均数在每户5至6人,而上述明洪武、永乐、弘治、嘉靖间的户均数分别在每户3.45、3.22、4.32、4.34人,显然都偏低。再次是男女比例不合理。通常,我国人口统计中男女比例接近1﹕1,而民国《瑞安县志稿》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瑞安口数中,男50555,女29274,男女比例为1﹕0.58,显然有大量女性未入籍。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则官府重赋役轻户口统计,只要赋役原额不减,人口多少无人追究;二则流民与流动人口太多。由于明代赋役繁重,大批农民破产,形成庞大的流民队伍,流落他乡。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历史性的调整,也方便一些虽有一定的谋生手段,但无固定职业的人,成为不入籍的游民。因此,《中国人口通史》指出,明代“在籍人口至多占实际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明代人口统计数字失实是何等严重!故上述统计数字不能作为明代瑞安县人口总量的依据。
      《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十一》,明世宗嘉靖末年(1566),瑞安县东部沿海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至300人,而中西部在50至100人。由于两者境域面积之比约为1︰2,按中值计算,全县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7人。其时全县陆境2136平方公里,户均沿用宋代的5.36人,则其时瑞安县约有46500户,249200人,比元至正十一年(1351)分别增长50.5%和50.0%。

      清代
      清初,朝廷为了割断郑成功反清势力与人民的联系,对包括瑞安在内的我国东南沿海实行“迁界”,制造沿海无人区,使瑞安沿海人民四处逃散,被杀病亡甚众。康熙二十年(1681)后,因郑部投降而展界复垦,瑞安的生产力才渐渐恢复。特别是番薯的引进和推广,为解决瑞安人民的吃粮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清前、中期瑞安人口快速增长。可是这一切,在清代瑞安官方人口统计数字都未得到反映。如民国《瑞安县志稿》云,清顺治三年(1646),瑞安县22456户、45864丁;康熙二十年(1681),12480户、34816丁;康熙六十年(1721),35415丁;此后直至宣统元年,丁数保持不变。即便将丁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按1︰3换算,清代瑞安县的总人口也不过10万人左右,不及明代瑞安县总人口的一半,显然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时官府只重视赋役,根本不重视户口统计所致。故不能将其作为推导清代瑞安县人口总量的基础。
      《中国人口通史》所附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之十一》显示,清仁宗嘉庆末年(1820),瑞安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至300人。考虑到清宣统二年(1910),瑞安县有62233户、366191人,户均5.88人,为了与该年及民国时期瑞安县人口统计数字相衔接,所以,清嘉庆末年瑞安县人口密度取低值,即每平方公里150人,则其时瑞安县约有54500户,320000人,分别比明嘉靖末年增长17.2%和28.5%。
      (俞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9 20:51 , Processed in 0.0990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