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7|回复: 0

长乐潮山姚氏宗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2-13 21: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乐潮山姚氏宗祠

    发布时间:2012-11-29   来源:海峡Topic




           “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岁月的莽莽黄沙掩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一次不光彩的篡位之举,一个备受称赞的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呢?让我们拨散历史的谜团,走进福建省长乐市姚坑村,揭开一位神秘高人的面纱,追寻那个尘封许久的答案。
           在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各庄乡长乐寺,留存着一座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墓塔。墓是死人的地方。而这墓却又加了个塔,它有什么特殊涵义呢?位于墓塔前方不远处的一座石碑给出了答案。石碑上刻着一御制荣国公神道碑,这荣国公指的就是姚广孝。墓塔就是姚广孝“僧人身份”的象征,可是档案中所纪录的主要事迹似乎跟这僧人的身份很不搭界,本该清心寡欲的佛门弟子怎么跟政治如此纠缠不清呢?就连籍贯也颇受争议,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他是江苏人,但是根据近年来在福建省长乐市姚坑村发现的《姚氏族谱》的记载,姚广孝的祖籍地应该是在福建省的长乐。
           那么,两个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呢?《姚氏族谱》能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吗?
           《姚氏族谱》出自于福建省长乐姚坑村的姚氏宗祠。长乐姚坑姚氏一脉是唐朝名相姚崇的后裔,自始迁祖姚能举于宋绍圣元年迁居于此,至今已900多年。据族谱记载,姚广孝的祖父姚义翁是姚能举的第八代孙。姚氏家族历来重视教育,姚能举为了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在绍圣三年的时候,重修了今天坐落于姚氏宗祠旁边的明教堂,明教堂师儒云集、教学有方,学生一心向学、有意上进,“诵经论文的风气极浓”,成才率极高。仅在宋代就出了姚颖、姚勉、陈文龙三个状元。姚氏家族可谓是广蒙赵宋皇恩。从而在宋朝衰败,忽必烈的铁骑大军踏上中原的时候,姚义翁仇恨元朝统治,选择嗜志不仕,游学江湖,最后落脚于苏州长洲。姚广孝的祖父姚义翁之所以选择长洲落脚,是因为姚坑始祖姚能举当过浙江平阳县令,因而对苏杭一带不会有陌生感。后来姚广孝也诞生在这里。但是,在今天北京长乐寺发现的御制荣国公神道碑上,却清楚的写着:“惟我太子少师姚广孝,苏州长洲人。”姚广孝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原籍呢?
           据后人猜测,姚广孝隐藏原籍可能是碍于自己主子,也就是朱棣的尴尬角色,这夺权篡位收益大,但是作为项目策划的姚广孝所承担的风险很大。为了保护族人,在功成名就之前还是隐瞒为好。这一主一仆天衣无缝的配合,又来源于怎样的机缘巧合呢?
           故事还得追溯到很多年以前:当姚广孝十四岁时,父母去世,姐姐又做了别家的童养媳,他没了牵挂,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他本应该远离红尘,去那深山古寺,伴着黄卷青灯,度过那诵经坐禅的冷寂生涯。可他偏偏是个极不安分的角色,热衷世务,壮志未酬,周游于声色繁华之地,出入于王侯将相之家。终于在公元1382年,他等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实现雄心壮志的机会。当时,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不幸病逝,为了给马皇后祈福,朱元璋策划了一次全国范围的选秀活动,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高僧们在众藩王的封国里修寺诵经。姚广孝通过了海选,披荆斩棘,杀进了总决赛。
           当朱元璋安排这批高僧与众藩王见面时,他看到朱棣相貌堂堂,器宇轩昂,最具帝王相,便自荐跟随朱棣。由于姚广孝相貌怪异丑陋,朱棣刚开始极不情愿接受。可是姚广孝丝毫不气馁,他走到朱棣面前,悄悄对他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感觉和尚话里有话,“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于是便把他拉到内室详谈。姚广孝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里。朱棣听得连连称是,遂向朱元璋请求,把姚广孝许给自己。此后不久,姚广孝便随燕王来到北平,成为燕王最重要的谋士和心腹。
           历史总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朱元璋立国后,吸取历代皇室内部争夺激烈以致传国不久的教训,绞尽脑汁,采取对策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无奈事与愿违,一场皇位之争还是暗中酝酿着。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后,大肆消藩,众多藩王被废黜为庶人。虽然朱棣觊觎皇位已久,但以一隅反天下,心里还是没底,不敢轻易实施。此时,聪明的姚广孝想方设法帮朱棣树立信心,怂恿他尽快起兵夺取皇位。他一方面拉朱棣出去喝酒,特意安排面相师袁珙于众人中认出朱棣,相得其有天子之相,篡位登基是众望所归,从而坚定其起兵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负责帮朱棣做军事准备,打造兵器,操练将士。为了让将士操练、打造兵器发出的声响不被建文皇帝的耳目发现。他巧妙地将打造兵器的地点选在燕王府的后院,并在周围筑起高墙,放置许多水缸、翁子,养一大群鹅、鸭来混淆视听。经过姚广孝的精心策划,一切准备就绪。于建文元年七月,燕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顺利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大明江山最终落在了朱棣的手里。姚广孝也自然成为了朱棣的第一大功臣,被授以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的官职,并赐“广孝”一名。
           历史的际遇成就了姚广孝,使他成为一代谋僧,靖难第一功臣。可是当明成祖朱棣论功行赏时,他却拒绝了官服,选择了僧衣,隐居在北京潭拓寺中。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管理宗教事务的官员,但实际上仍然是朱棣最重要的谋士与心腹。朱棣登基以后,姚广孝又一手谋划完成了三件名垂千史的大事:一是回到福建长乐,主持修建了姚氏宗祠、修族谱;到二刘岩,修筑了龙峰书院;创立岩屋崇祀先师。二是公元1043年,永乐皇帝刚登基不久,便下了一道急旨,命大学士谢缙等人编修一部包罗万象且便于查阅的巨著,并亲自制定编纂宗旨。历时一年完成,但是永乐皇帝不满意,觉得收录不全,内容单薄,遂下令重编。并请出此时正隐居寺中的姚广孝主持重编工作,姚广孝在当和尚期间,利用寺院丰富的藏书,勤学苦读,博通经史,精阴阳术数之学,通儒学,工于诗画。他渊博的学识,圆满地完成了一部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三是公元1421年,广招天下能工巧匠,采用地坑陶范法,铸造了一口通高6.75米,钟口最大直径3.67米,重46.5吨,钟身内外都铸满经咒的永乐大钟。每日敲击,用来超度战死的将士亡灵。
           永乐大钟的总工程师姚广孝已经消逝在五百年前的历史时空中,但是由他主持铸造的永乐大钟的浑厚钟声依然回荡在五百年后的夜空中。如同永乐大钟深远的钟声一样,姚坑姚氏的后裔子孙秉承先祖的遗志,奔赴大江南北,传承着姚氏敏而好学、坚韧不拔的家族精神。祠堂中“七世二元十进士,三朝一侯八大夫”的柱联和祠堂门前林立的旗杆石无不诉说着姚氏一族的辉煌。
           这是一个拥有姚广孝这样高明、睿智之人的家族。姚广孝是一个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谋僧。他巧妙地帮助朱棣树立起兵夺权的信心;巧妙地打造兵器,操练将士,做足军事准备。成功帮助朱棣完成篡位之举,践据帝位。
           明成祖登基以后,姚广孝又主持完成了三件名垂青史的大事:责编永乐大典;监制永乐大典;修建姚氏宗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8 17:06 , Processed in 0.0980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