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1|回复: 0

梦想照亮前行 | 姚德泽:做庆元乡土文化的“活词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3-16 15: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想照亮前行 | 姚德泽:做庆元乡土文化的“活词典”
    2016年03月14日 08:58 来源: 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 记者 吴明标

      人物:姚德泽
      身份:农民
      居住地:县城后田
      经历:今年73岁的姚德泽,出生于县城后田的书香之家,受父亲“工商业兼地主”身份影响,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当起了学徒。他干过木工、机械工,参加过手工业服务社,后来又干了个体户。然而,在那个以“手艺”维持家计的年代,姚德泽凭借对历史文学的爱好和自身刻苦学习,自学成才。在他“花甲”之年,他毅然放下了手中的生意,致力于挖掘和弘扬庆元乡土文化。目前他已出版了多本有关庆元乡土文化的书籍。

      自幼爱书,开启梦想之门
      姚德泽的祖父是清廪生(古时科举考试,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父亲虽是个小商人,也酷爱文学。受他们的影响,幼时的姚德泽,也成为了一个爱书之人。4岁那年,父亲从上海带来的《幼童文库》和《儿童常识》两套“小人书”,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的书籍,也成了他的启蒙书。
      “登高山,登高山,努力登山不怕难,山上有白云……”如今,虽这些“小人书”早已葬身“火海”,但两鬓白霜的姚德泽还能背诵这两部“小人书”中的一些词句。随后,《三国故事选本》、《水浒故事选本》、《成语故事选本》……这些历史儿童读本也走进了他的视野。受其影响,在幼童时代,他就已广读各类书籍,由于较早接触了历史题材书籍,使他有了爱好史学的偏向,开启了他梦想之门。
      艰苦藏书,为梦蓄力起航
      姚德泽的家,在县城后田老街,他把住宅命名为“曲竹山房”,二楼里间有一小书屋,古朴洁净且布置雅致,里面所藏的每一本书,都写满了他和藏书之间的故事。
      13岁那年,受家庭变故影响,姚德泽不得不停止了购书、藏书,而是步出校门,学艺养家。
      “月工资只有16元,我竟然花了14.4元订购了《文物》和《考古》两份月刊杂志。”在16岁之后,自食其力的他依靠低微收入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购买了一本本书籍,也为他后来学习古典文学、挖掘庆元乡土文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受“文革”影响,他所有的藏书被化为灰烬。“我望着空空的四壁,怀着寂寞、惆怅的心情,梦想着重新拥有书籍,再与它们交为挚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姚德泽对书的爱好,只能藏在心里。
      改革开放后,压抑已久的他,更是“疯狂”地购买和补习各类历史知识。他咬咬牙,硬是从一家六口人的牙缝里挤出钱来,购买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代史料笔记丛书》、《中华活页文学》等历史文学以及《诗韵合璧》、《诗词格律》、《读曲常识》等一大批古诗词书籍。
      “藏书,这本是属于文化人的雅事。这雅事对于一个学历低浅,经济收入微薄的民间小艺人来说,本是格格不入。”爱书的他,却将这一爱好从“乳臭”坚持到了“皓首”,在他的坚持下,理想抱负没有被“柴米油盐”所羁绊,藏书也使他在浅学中获得了知识,在困苦的日子中找到了快乐。
      十年笔耕,传承乡土文化
      “我们的前人给庆元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庆元乡土文化将被人遗忘。”在姚德泽52岁时,回想自己大半辈子经历的事情,他萌发了把这些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念头。他越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要把散落在各处的庆元历史乡土文化记录下来,传承乡土文化。
      谁也想不到,60岁的姚德泽会毅然放弃有盈利的商铺,潜心钻研起庆元地方历史文化。之后,他整日奔波各地,翻阅各类资料,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乡土文化钻研之路。
      有时为了收集一个资料、一件实物,花费数月时间;有时为核对一个年份、一个人名,而翻阅古书十余册……他记不清用了多少支笔、多少张纸,反复整理修改了多少遍。就这样,《濛洲八景》、《胡留墓志铭综谈》、《清光绪丁丑年版庆元县志校勘》等文稿,在他的笔下孕育而出。
      “你一个爱书、藏书之人,又创作了这么多作品,怎么就不整理成书呢?”在友人的提醒下,姚德泽突然觉得离自己的梦想,又更近了一步。于是,年近古稀的他,便立即行动起来,开始自学上网、编辑软件及图片处理软件,将日日夜夜挑灯执笔的成果编辑成书。
      2008年,在我县相关部门及友人的资助下,姚德泽自己排版、编辑的第一本书——《樵暇偶记》问世。该书涵盖了我县地理状况、村落特色、宗教文化、教育渊源、民风民俗、动人传说等民俗文化和历史内容。
      正是有了对梦想的追求,让姚德泽在古稀之年,依旧孜孜不倦。多年来勤于笔耕,所著文字超过50多万字,有随笔、诗词集、地方史料、宗族史料等,先后出版了《镜山樵歌》、《松源古镇》等书籍,以及编辑完成了《筠窗烟雨集》、《庆元玉田姚氏简史纪略》等书稿。这一本本书,凝聚了他为传承庆元乡土文化而不断努力的丝丝心血。
      没有终点,梦想照亮前行
      有了这份执着和坚持,姚德泽编纂的一本本乡情浓郁的书籍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肯定,他也先后获得市级“十佳藏书之家”、“文化示范户”等荣誉称号。
      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停止为梦想前行的脚步。2013年,姚德泽又萌发了用“电子版”来永久保存清版《庆元县志》的念头。
      “自清康熙十一年起至光绪三年,连续编写过五个版本的《庆元县志》,如果没有人去收集珍藏,这样的珍贵文献将会失传。”为了让这份纸质的珍贵文化遗产,今后能够得到更好地保存,姚德泽通过不懈努力,先后求取到了台湾“故宫博物馆”收藏复印本,以及我县东部地区民间收藏本和祖上珍藏本,共计五个版本的清版《庆元县志》。他耗时一年,通过电脑逐一拍照、扫描、切割、调光等处理,制作成电子版的清版《庆元县志》,并刻成光盘保存。
      每天坚持10多个小时用来钻研乡土文化,要和时间进行赛跑,把计划完成的工作一件件落实,这就是姚德泽追求梦想的方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积云在他著的《松源古镇》一书序中写道:他常常在业余读史、呤诗、作文,尤其专注于地方轶史挖掘,已成为庆元文史资料研究专家和菇乡民俗风情的活词典,并且还常以“斜阳加鞭,暮色挑灯”来勉励自己奋发进取,笔耕不辍,实在难能可贵。
      “我原本是雨后的春笋,破土而出时,遇大石而弯曲,虽然不能成材,但我可以燃烧,照亮前行。”姚德泽说,曲竹是他最喜爱的笔名之一,虽已73岁,但仍会在有生之年,不遗余力地钻研下去,记录好、保护好、传承好庆元的乡土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4 13:58 , Processed in 0.0986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