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32|回复: 1

姚建萍:人生如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3-31 10: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建萍:人生如绣

    发布时间:2016-03-30 11:03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志勇         

    江南小院,刺绣是一道别样的景致(图为姚建萍)

    引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讲的不仅是这一方山水的秀丽迷人;更深层的,其实是对这里安居巧思的生活方式的由衷赞叹。苏州人有着对艺术化生活的自觉追求:园林、家具、扇、古琴、昆曲、苏绣……他们的巧心慧思和精益求精,曾是苏州最柔情脉脉的一道风景。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工匠精神” ,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这个词的核心不是“工匠” ,而是“精神” ,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的精神。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传统,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现在最稀缺的东西。

    海德格尔说,在每一件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个手的动作都贯穿着思的因素,手的每一举措皆于此因素中承载着自己,一切手的作品都根植于思。——但有谁愿意真正走近这些堪称伟大却习惯于沉默的“生活艺术家” ,去聆听和记录他们的内心波澜和人生起伏?

    生于绣乡

    “平湖千顷浪花飞,春后银鱼霜更肥。菱叶饭,芦花衣,酒酣载月忙呼归。 ”宋人孙锐的这首《渔父词》描写的是太湖风光和当地人生活。临近太湖的苏州镇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北、西、南三面环水,形成了一个斜伸进太湖水面的半岛。

    1967年,姚建萍出生在苏州镇湖新盛村。如今的镇湖是全国有名的刺绣之乡,这一产业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巧习针” ,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青春少女,没有不会描龙绣凤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姚建萍七八岁时就跟着母亲拿起了细小的银针开始学习刺绣,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帮母亲穿针引线。不像有的女孩是迫于父母之命,姚建萍是因为喜欢,从刺绣里她得到的是独属于自己的乐趣。

    每到寒暑假,不用上学的日子,她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一绣就是一整天。十几岁的时候,在家里练习刺绣的小物件就能换回一件新衣裳。银针和彩线翩然起舞的画面,在她儿时的心中构筑了最初的苏绣梦。

    由于对刺绣的热爱,在校学习成绩很好的姚建萍,上完高中后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选择了从事刺绣这个行业。

    1986年,姚建萍到苏州工艺美院学习了三年刺绣,毕业之后被苏州市丝绸服装厂聘为老师,带着四十个人的团队,白天教刺绣,接待外宾,晚上就自己做刺绣,她一晚上绣的,比别人整个白天绣的还多。

    刺绣于她而言是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不像别人边做针线边聊天,或者起来看看风景,而是非常投入,一口气做完,五个小时、六个小时都很快过去了。

    按照一般人,应该很满足了,她却觉得老这么重复下去意义不大,在工作中,她逐渐探索到刺绣更大的内涵,就想拜师学艺,一窥堂奥。

    经过几年的苦苦寻觅,姚建萍一直没有机会得遇名师。后来就结了婚,生了女儿。这时她一心想的仍然是:“我要拜师。 ”


    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

    师傅领进门

    古话说,名师出高徒。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苏、蜀、粤、湘四大名绣先后成立刺绣研究所,成为各绣种领军者,汇聚了大批刺绣高级人才,但研究所的刺绣绝技相当保密,并不轻易对外传授。

    经朋友辗转介绍,姚建萍遇到了情意深重的恩师徐志慧。徐志慧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苏绣专家,刚从研究所退休,她并不介意姚建萍的背景,愿意教她刺绣。看到徐老师年事已高,且一人独居,姚建萍主动提出住在老师家中,学艺的同时照顾老师的起居,老师欣然答应。

    1990年,姚建萍放下刚刚八个月的大女儿,忐忑又激动地走进徐志慧在苏州的家。一个月后,徐志慧就喜欢上了这个认真刻苦、悟性又好、胸怀大志的徒弟。

    如今回忆起那段学艺历程,姚建萍至今难以忘怀。

    四年时间里,无论酷暑严寒,姚建萍每天练习技艺超过12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多学点东西,到了冬天,她每三天做一次饭,七天做一次菜,吃饭时将冷饭倒点开水泡饭,将菜热一热就凑合一顿。

    白天,学习难度最高的人物肖像。

    晚上,老师打开电视,说:“建萍,你也看吧! ”她背向电视坐着,回答说:“我用耳朵听呢。 ”手上就绣她熟练的螳螂猫。

    她绣的猫深得老师的真传。每晚七点半到十点半,连续九个晚上,即可绣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能够换回一百八十块钱,可以买好几斤全羊毛的毛线,一个冬天给女儿织好几套小毛衣,给老师和自己也各织一套。

    学艺期间,她每月只回一次家。回家那天还要绣到下午五点钟,才从绣绷边站起来,步行30分钟到公交站,赶上开往镇湖的末班车,一个半小时到镇湖。下车之后,天色常常已经落黑,就踏着星光步行一个小时到小村庄里,看一看等待她的家人和早已熟睡的女儿。第二天陪家人吃过午饭,又匆匆赶回老师家,开始新的一个月的学习。

    多年以后,面对女儿的抱怨,姚建萍笑说:“反正三岁之前你也不记得。 ”这当然只是玩笑,姚建萍学艺归来时,女儿已经四岁。

    每次看到老师的女儿女婿带着孩子来看望老人,一家团聚的时候,她就默默地去阳台。她会想到自己年幼的女儿,黯然神伤,这是她最失落的时候。

    有人问,那你怎么没想着放弃,回家陪孩子呢?她说,我也有我的理想,我的梦想。梦想,总是掺和着泪水。她坚信自己是在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她能做的,就是一点也不要浪费时间,尽快学艺成功。

    这样的生活姚建萍整整过了四年,恩师与她情同母女。徐志慧也常常感叹她领悟力强,欣赏她刻苦自律,又心疼她与家人聚少离多。

    四年的学习,徐志慧严谨精湛的刺绣艺术使姚建萍终生受益。在姚建萍看来,学艺以前,她的绣品只是平面的、象形的、呆板的,在恩师的指点下,使她领悟到刺绣要把绘画的美学、摄影的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融会贯通。

    俗话说:“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 ”从徐志慧那里出师后,她还提着绷子拜访过多位老师,得到许多技巧的训练。同样一个技术问题,她会问三个人,他们一说,她马上就能通。慢慢的,手法就丰富起来了。


    海纳百川

    着魔的小天鹅

    1994年初,姚建萍从苏州学艺归来,很快,她就在四里八乡闯出了名声,专门经营苏绣的商贩上门高价订货,比普通绣娘要高出好几倍。可以预料到的是,自己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忙。

    于是,姚建萍和婆婆商量,乘着眼前还不算太忙,把盖房子和生孩子两件大事一起办了。——按照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姚建萍夫妇还可以再生一个孩子。房子是在镇上买地盖的。

    姚建萍怀着二女儿,一边做着刺绣。到七个月的时候,开始建房子。姚建萍大着肚子,和母亲还有婆婆,三个人负责给建筑工人烧饭、烧水、送水。等到房屋屋顶封好,姚建萍也就生完孩子出院了,直接就住进这座还没完工的新房子。

    按苏州风俗,坐月子一般都是三个月。二女儿出生刚满28天,姚建萍就拿起了绣花针。这座小楼,既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室,是绣庄,有时候也是学生的宿舍,几年后的镇湖刺绣研究所也在这里挂牌成立。

    姚建萍的侄女当时也寄住在这座小楼里。下了晚自习回来,冬天的街上已经一片黑,只有她的房间还开着台灯。那时候姚建萍正在绣一只小天鹅,时不时对着小天鹅自言自语。

    “姑姑你怎么还不睡? ”

    “你快来看,快来看,今天绣的这几根毛,刚从蛋壳里面出来,上面还湿湿的,像不像真的? ”

    正做着作业,姑姑忽然又喊:“你看,我把眼睛又调了一下,多精神呀! ”

    “那时候我真觉得她已经着魔了。 ”侄女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她姑姑还没有带学生,就她一个人,在寒夜里做着刺绣,腿上盖着旧棉袄,手上已生了冻疮。

    这幅《小天鹅》花费了姚建萍三个月的时间,是她早期的精品力作。作品采用细乱针手法,充分发挥丝理的作用,巧妙地把光影变化、色彩透视原理结合到苏绣技法中,将一对刚刚破壳而出的小天鹅湿漉漉的毛感和对新环境的好奇和相拥偎依的瞬间跃然丝帛之上。

    在姚建萍心里, 《小天鹅》见证了自己的刺绣从工艺到艺术的蜕变,一直珍藏着,直到2008年,在电视里和报纸上看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姚建萍心里特别难过,决定拿出这幅力作义拍。

    姚建萍说: “看着两只小天鹅相互依偎相互爱护的情景,我就想到灾区同胞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 ”慈善捐赠拍卖会上, 《小天鹅》最终被一位爱心人士以30万元拍得。姚建萍当场又加了20万元。当天,50万元爱心捐款带着姚建萍的深情厚意献给了灾区。


    沉思

    八个月的《沉思》

    刺绣中最有挑战性的是人物肖像。在徐志慧家中求学时,姚建萍便在人物肖像上苦下功夫,她决心在这上面寻求突破。 《沉思》是姚建萍学艺归来后的第一件肖像刺绣,也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95年春天,姚建萍从朋友手中觅得一幅意大利摄影家焦尔乔·洛迪为周恩来总理拍摄的照片。这幅照片摄于多事之秋的20世纪70年代初,画面上的周总理身着水灰色中山装,面容清癯,安详地侧坐在紫红色沙发上。

    凭着对周总理高尚人格的崇敬和四年学艺打下的扎实基础,姚建萍决定采用双面绣的方式完成好这幅人物肖像绣作品,并把这幅作品定名为《沉思》 。

    在绣制《沉思》的整整8个月时间里,姚建萍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常常连续工作多时忘了吃饭。有时在深夜已经躺下,想起一个好的构思又跃然起床。在这段时间内,她的牙疼病经常发作,有时腮帮红肿说话都困难,但她总是吃点止痛片就继续工作,后来4颗臼齿先后松动脱落,人也明显消瘦,从原来的56公斤降到了49公斤。

    经过240多天的呕心沥血, 《沉思》绣像终于在年底完成。由于配色精妙、针法独到、线条细腻,绣像上周总理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多年以后,作品《沉思》也令来馆参观的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沉思良久: “在平乱交织的针法当中,融合了中国画的水墨神韵和西洋画的光线透视,生动表现出周总理深沉凝重的思考和展望,站在那幅绣品前,不经意地就让我想起曾经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日日夜夜。 ”

    至今看来,这依然是一幅经典之作。在那么小的面庞里面,包含了那么多的内容。

    第二年,镇湖镇举行刺绣大比拼,在任何人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姚建萍的《沉思》在高手如林的赛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镇刺绣作品比赛一等奖,她的另外两幅作品《三猫图》 《小天鹅》同时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

    《沉思》的成功让她对人物绣充满了信心。她一鼓作气完成了邓小平绣像《伟人风采》 。

    1998年6月,苏州市民协副主席马汉民安排姚建萍以及蔡云娣等四人赴京参加展览。当时路费不便宜,姚建萍甚至不太情愿跑北京,马汉民热情劝说,说就当带小孩旅游,遂成一行。姚建萍就这样带着她的《沉思》 《伟人风采》和《吹箫引凤》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最后,她的三幅作品均获得金奖。

    没有人怀疑,一颗刺绣界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在1996年镇湖刺绣大比拼评奖的时候,有一个评委这样说: “山沟沟里要飞出金凤凰了。 ”

    抉择1998

    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民间敢于支起绣架刺绣的人并不多见,用绣品换钱的人更少。镇湖一些胆大的绣娘在家里做好绣品后挑到苏州市区去卖,也有少部分人拿到外地去,逐渐形成女人在家刺绣、男人跑销售的家庭生产模式。有一些绣娘手艺较好,又有一定名声,就会有客户慕名上门订货。

    1998年是镇湖刺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绣娘到镇上开店经营绣品,镇湖镇政府专门规划了绣品一条街,同时出台了入驻绣品街的若干政策,比如,店面房子低价出售和减税让费。

    很快,镇湖就发展成为名闻遐迩的刺绣大市场。刺绣销售收入逐年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2年销售额为3 . 1亿元, 2003年为3 . 48亿元。由镇湖人开设的绣品店遍及全国大中城市,达二三百家之多。

    但姚建萍却对到新街上开店经营绣品一点兴趣都没有: “一来买不起那么多房子,二来无法专心创作。 ”姚建萍一直秉持的理念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

    当别人到绣品街上开店经营时,姚建萍在位于老街的自家小楼里成立了镇湖刺绣研究所。

    这是镇湖成立的第一家刺绣研究所。很快她就感受到了另外一方面的压力。不断有人议论: “她怎么有资格注册镇湖刺绣艺术研究所? ”有人质疑她的水平,有人认为她资历太浅,各种冷嘲热讽随之而来。

    姚建萍不退反进,她看齐的是苏州刺绣研究所。

    苏绣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陆俨少诸名家都为研究所描过稿子,据说鼎盛时期光画师就有上百人。“苏绣研究所,从研发到生产一条龙,非常棒,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是苏绣的标志,也是十万绣娘向往的圣地,也是我的目标。 ”

    就像老朋友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后来评价的那样,姚建萍是一个爱PK的人,巨大的压力反而坚定了她证明自己的决心。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镇湖老街的这座小楼里,姚建萍把苏州刺绣研究所所走过的路系统走了一遍,刺绣的基本问题都弄通了。

    通过《沉思》,她在人物肖像进行了突破;通过《三猫图》 《小天鹅》,她在动物绣也进行了突破。2002年之前,她又完成了题材的探索,实现了从小动物、花鸟、山水到人物,从单体人物肖像到人物群像的全面突破。

    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就组织一个团队去解决。1995年,姚建萍带了生平第一个学生,很快,“姚团队”就发展到二十人,五十人,最多的时候,仅绣娘就有近百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苏绣和其他的传统工艺一样也出现了衰弱。站在今天往回看,若没有镇湖这一批绣娘,很难说苏绣今天的处境是什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0: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梦——花韵系列(一)

    从木渎起飞

    2002年,木渎镇向姚建萍发出了邀请。木渎幽静典雅,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

    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 ,献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 ,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 “木塞于渎” ,故名木渎。

    明清时期,木渎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 “绣圣”沈寿是其中之一。在整理和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的时候,木渎镇把沈寿故居修葺一新。沈寿故居修复后,木渎人碰到了一个新难题。既然是“绣圣”的故居,终须摆上些苏绣精品。但由于历史原因,木渎现已难寻绣娘身影,更找不到刺绣艺术大师。

    这时,姚建萍的名字跳入了时任木渎镇党委书记蒋根源脑中。此前,木渎镇修复严家花园后,曾专门辟出一厅展出姚建萍屡次获奖的作品。蒋根源陪同客人参观严家花园时发现,客人们在姚建萍作品前停留的脚步最久。经过一番深入的考量,木渎镇决定斥资给姚建萍建一座园林式艺术馆,馆址与沈寿故居一桥相连,象征着苏绣的传统在这里一脉相承。

    2002年11月23日,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在木渎古镇奠基。奠基仪式之后,姚建萍回到镇湖老街,心无杂念继续她的刺绣生活。几个月后,“非典”的影响波及镇湖,镇湖的绣庄暂时陷入无生意可做的状态。但不管作品是否销得出去,姚建萍还是继续带着学生工作,把别人用来搓麻将的时间全用在了刺绣上,所以第二年艺术馆开馆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作品。尺幅达59 cm×990 cm的《百鸽图》就是那时候创作出来的,这件作品2004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

    2004年3月28日,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正式开馆。艺术馆位于山塘街古松园内,是木渎景区的一部分。这让姚建萍的才艺有了展示的平台,但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回报这份知遇之恩,姚建萍运作了艺术馆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作品—— 《我爱中华》 。

    为了赶上2004年9月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卫星发射升空,整个七八月份她吃住都在艺术馆。照顾两个女儿的责任就让侄女代劳了,包括接送、开家长会、辅导作业。女儿说,她恨苏绣。她觉得是苏绣把她妈妈的爱全都夺走了。

    2004年4月,姚建萍提供了《我爱中华》的刺绣作品图稿,航天专家为此设计了80多张图纸,经反复实验论证,最后同意把这幅绣品带上卫星,刺绣画及包装重量不能超过500克,高度不能超过45厘米。这意味着绣品必须按照1 ∶ 9的比例缩小原画。画面上人物众多,有56个民族112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是主角,穿不同的衣服,摆不同的姿势,这是姚建萍以往作品中从来没有过的。姚建萍带领刺绣艺术馆的18位绣娘,用精微绣手法,把丝线分成64份来绣。人物脸部面积太小,只要一针之差就能导致脸部变形,即便是技艺精湛的绣娘,这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2004年9月27日,大型苏绣《我爱中华》带着姚建萍和绣娘们的美好祝愿,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卫星顺利升空,在太空轨道飞行18天,环绕地球286圈,于10月15日顺利返回地面。

    作品成功了,绣娘们也倒下了。

    一位年龄稍大的绣娘绣到最后双眼严重充血,为此花去数千元医疗费不说,让姚建萍现在仍感到歉疚的是,医生说她的眼睛从此不能再绣精细的作品了。


    吹箫引凤

    与偶像为邻

    位于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西侧的虹饮山房,就是“绣圣”沈寿当年学绣成才的地方。

    姚建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沈寿是我永远的偶像。 ”推开艺术馆的西门,跨过一条小桥,迎面就是沈寿故居。

    在刺绣的间隙,姚建萍会去沈寿故居看一看,徜徉在那四间老屋里。这已经成为姚建萍的一个精神寄托。

    她经常给学生讲沈寿的故事,也买书给她们看,让她们知晓那个时代女人多么伟大。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际,沈寿这位传统的闺中女性,以刺绣为契机,创下了令举国上下瞩目的业绩,而且泽被当代:

    赴日考察回国之后,沈寿发明了仿真绣,并绣制出第一幅仿真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使原本不太讲究立体感的刺绣有了明暗阴影的表现;

    在民族实业发展的背景下,沈寿突破了传统手艺人的局限,完成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文明的首次结合;

    沈寿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1907年在农工商部附设的女子绣工科担任总教习, 1914年在张謇策划创办的南通女红传习所担任所长,做到了解放女红;

    她是女性解放运动的实践者,通过刺绣技艺的传授,使一般平民女性获得相当的社会地位,使女红成为女性可以从事的工作和谋生的手段,为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打下基础;

    沈寿在病中回顾四十年刺绣经验,由张謇代笔记录《雪宧绣谱》,出版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第一部刺绣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专门著作。

    进入苏绣行业七八年后,姚建萍对苏绣有了感觉,就开始追“根” ,一追就追到了沈寿。

    沈寿故于1921年,彼时的中国仍然是一片混乱。五四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社会之变革正在缓慢进行中。沈寿以其天纵之才,发明仿真绣,让中国刺绣的面目一新。但刺绣作为一项传统工艺,作为张謇近代实业的补充,在那个时代依然是脆弱的。

    相比之下,姚建萍们是幸运的,她们的创作旺盛期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这是处于没落王朝的清末刺绣大师沈寿的命运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环境下,她常常自问:我们这代人为什么不能像沈寿大师那样呢?


    三猫图

    艺开新境

    石涛说: “笔墨当随时代。 ”对刺绣来说也是如此。

    从传统的平针绣,到一百年前的仿真绣、乱针绣,无数大师与绣娘的努力,让苏绣呈现出蓬勃生机。

    从2000年到现在,姚建萍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随意的“拿来主义” ,大量的临摹,到有意向地去寻求画家的合作进行二度创作,再到组织团队进行策划创意和稿件设计,姚建萍一直在探索苏绣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题材,寻找和确定苏绣的本真面貌。

    2006年,姚建萍在中国美术馆看到罗中立《父亲》原作。这个形象再一次打动了她。而且,这幅作品的表现手段和自己想拓宽的苏绣语言,是相吻合的。她决定以《父亲》为绣稿,在题材和针法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在着手准备再创作这幅作品之际,姚建萍去北京参加文代会,碰到了同样出席文代会的罗中立。在交谈中,姚建萍把自己想用一套独特针法来再创作《父亲》的意图告诉了他,当即得到了他的首肯,随后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授权由姚建萍在刺绣领域进行再创作,并且建议她大胆按1: 1原尺幅绣制。

    为了表现《父亲》的沧桑和斑驳,姚建萍融入了多种针法,与传统苏绣面貌迥然不同,但也不同于乱针绣的大刀阔斧。刺绣《父亲》达到了浑厚庄重粗糙的效果,但从针法上看是非常精致的,把握住了精髓,这个精髓就是:精、细、雅、洁。

    姚建萍的苏绣《父亲》大获成功,得到了原作者罗中立先生的赞美与肯定,一家资产权威评估机构也给出了1058万元的估价。2007年,这幅作品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条的处理上,姚建萍打破以往一根线细分为32甚至64丝的传统做法,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用3根丝线打底,然后再逐渐变细,体现出苏绣有力量的一面。

    也许这也与姚建萍的性格有关。她一直想开创一种有力量的苏绣风格。在这之前,她还绣制了一幅钢花四溅的《炼钢车间》,这是传统苏绣题材从来没有过的,也从来没有人去挖掘过。这幅作品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她成功了。

    如今, “拿来主义”的绣稿对姚建萍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近年来,姚建萍陆续推出《丝绸之路》 《春早江南》 《海纳百川》以及《生命》系列、 《中国梦——花韵》系列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苏绣作品,针对性地探索刺绣区别于绘画、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在构图、色彩以及最后的技术处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长期困扰刺绣界的这个痼疾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问题:懂管理,不一定懂刺绣,懂刺绣的,不一定懂管理;懂理论,不懂实践,实践的人,不懂理论;设计画稿的人,看得出问题,但是无法修改,因为不会操针,而操针的人,甚至连画稿有没有问题都看不出。

    绘画讲究墨韵的千变万化,其实针法也是这样。她常常教导学设计的女儿要多拿针多动手: “工艺的东西,真不能小看它,够你们学一辈子。 ”

    新的起点

    2015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 “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从绣乡镇湖,到国家最高美术殿堂,姚建萍走了不寻常的三十年。

    展览的主题之作是《丝绸之路》系列,包括《西出长安》和《满载而归》两幅,两幅作品均为长3米、纵2米,以银针丝线表现群体动态人物,呈现苍茫雄壮的厚重感,带领观众回溯丝绸之路的起源。她用自己的创作表明,苏绣不仅善于表现江南雅致生活的小情小调,也可以突破尺度的限制表现家国天下。

    这是一个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开放、蓬勃向上的心态激发了姚建萍的创作灵感。镇湖烟波、木渎水乡、石桥弧影、粉墙黛瓦,随风荡漾的涟漪,生机盎然的烂漫山花,皆成姚建萍朴素的表现对象;祖国华诞、伟人风采、奥运盛事, “一带一路”的华彩篇章,两岸同胞的血浓于水,无不启迪着姚建萍新的灵思。有学者评价说,她的创作不只是艺术的创新,更是文化理想与时代精神的体现。

    2010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希望把元代画家黄公望分藏于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合成一体,还说“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姚建萍马上想到可以先用丝线让这幅图合二为一。他们整个创作团队到富春江去体验生活,全面了解黄公望其人其画,最后用刺绣再现了这幅传世名作。2011年,大年初三早上,姚建萍接到总理办公室打来的电话,代表总理对苏绣《富春山居图》的封针表示祝贺。

    在过去两年里,姚建萍的艺术作品,先后数次作为中国领导人出访和出席重要外交活动中的“国礼” ,让外国元首与政要惊喜不已,为之倾倒。2014年,姚建萍两度创作国礼作品《木槿花开》 《墨西哥总统夫妇肖像》 ,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赠送给韩国总统朴槿惠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2015年她的苏绣作品《岁月如歌》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白金汉宫赠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吴为山这样评价姚建萍:

    她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苏绣传统的真正继承者, 2009年姚建萍成为继顾文霞、李娥瑛之后的第三位苏绣国家级传承人;

    她不计个人得失,是苏绣德艺双馨的典范, 2015年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表彰为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

    她谦虚好学,并且善于通过手和艺来体现她的思想和情感,创立姚派“融针绣” ;

    她很懂做老师,又善于爱护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教授和培养中国新一代“能绣懂画” 、 “能画懂绣”的双向性刺绣专业人员;

    她带领团队把苏绣产业化,引领社会对苏绣的审美导向,突破传统苏绣大小、规格的限制,让中国刺绣艺术走进现代环境、公共空间。

    展览结束之后,记者在苏州再次见到这位婉约灵动的江南女子,她回顾了30余年的刺绣艺术生涯,说刺绣人生的上半场已经走完,已经无憾,但希望未来能继续为苏绣的传承再尽一份力。自小拿上那根神奇的银针后再也停不下来了,用它创造美,创造梦想。

    结语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刺绣的创作周期很长,艺术家的创作生涯很短。看到她们整天低着头拿着针插下穿上,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以为那该有多么枯燥无聊。面对“你为什么爱刺绣”的问题,姚建萍这样回答: “当你真正钻进去,体会到艺术无止境的空间时,脑子其实是在高度运行的。 ”

    姚建萍说: “刺绣,是一种修行。心凝聚在针尖上的时候,人的呼吸也均匀了,眼睛是越用越亮。在绣发际眼眉这些细微的地方,一根丝线要分成128丝,这需要以128分之一的线那么细的观察力去观察。就像把1分钟化成了128分钟,时间都为你放慢了。优雅、淡定、坦然、安静,是刺绣给女人的丰富馈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1-5 14:52 , Processed in 0.1422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