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0|回复: 0

安徽省博展厅里的姚鼐行书对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5-6 08: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省博展厅里的姚鼐行书对联

    安徽省博物院


    在安徽博物院展厅里有一幅清代著名文学家姚鼐的行书联,从题款可知,此联为姚鼐赠予其好友,清代安徽怀宁籍书法篆刻大师完白山人邓石如的。书者与受赠者都是名人、大家,这样一幅作品不禁让我们驻足其前,仰目赏玩。



    姚鼐画像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名其轩曰惜抱,学者称其为惜抱先生。雍正九年(1731)出生于安徽桐城。后以文章闻名天下,为清代著名的桐城文派三祖之一。而桐城派一名的由来,正是出于吏部主事程晋芳与翰林院庶吉士周书昌对姚鼐说的一段赞叹:“昔有方(苞)侍郎,今有刘(大櫆)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此后也就有了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之说。


    姚鼐除写得好文章外,也练得一手好字,只是因其“文名太甚,掩盖了他的书名。”其实,在中国书法史上,姚鼐也是有相当地位的一位清中期书法家。杨仁恺先生所编写的《中国书画》一书中,就重点提及姚鼐,称:“长于古文,晚年书法臻妙,师王献之,格调疏逸,秀拙处近董其昌。”



    安庆敬敷书院


    在姚鼐所生活的清代乾嘉时期,正是中国书法界由“帖学”流行逐渐趋向“碑学”兴盛之际。当时仍然崇尚帖学的名家,北方有翁方纲、刘墉、铁保和成亲王永瑆,南方则推梁同书、王文治、钱澧和姚鼐,而新兴的碑学力量则首推邓石如,也就是姚鼐这幅行书联所要寄赠者。一位是帖学名家,一位是碑学大师,两人虽崇尚的书法流派迥异,但相互尊重,私交甚密。而另一层原因恐怕在于两人的志趣相投,姚鼐早年倾心于功名,20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授庶吉士,分兵部主事,改刑部郎中,后入《四库全书》馆任纂修官。


    或许是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44岁的姚鼐借病辞去了所有官职,其后他先后在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徽州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教书授徒,宣传儒家思想,倡导古文作法。他的文学成就正是出于辞官后的四十余年中,从中不难看出姚鼐人生志趣所在。

    姚鼐赠邓石如行书联


    同样,比姚鼐小一轮(12岁)的小同乡(桐城与怀宁两县相邻,都属安庆府)邓石如更是一生不仕,正所谓“一身布衣、两袖清风”,其人生志趣正如其生前自篆的印章“胸有方心,身无媚骨”一样。了解了这些,就不难读懂这幅对联的含意了:“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盖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有必要一提的是,上联款:“石如老长兄属”,下联款:“桐城姚鼐书”。这里的“石如老长兄”,并不指邓石如比姚鼐大,而是古人无论年龄长幼,皆尊称对方为兄。





    安庆菱湖公园邓石如碑馆内的邓石如塑像


    关于这幅行书联的书法风格,一如姚鼐行书一惯所具有的宽扁气息。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评价:“姚鼐学书的程序,是借经于元朝倪瓒而上规晋唐的。”行书宽扁之风正是姚书学倪氏的表现。清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将国朝(清朝)书法分为“神、妙、能、逸、佳”五品九级,称:“神品一人,邓石如隶及篆书;妙品上一人,邓石如分及真书;妙品下二人,刘墉小真书、姚鼐行草书。”由此可见邓石如与姚鼐各自书法的精妙,可谓清代书坛前三甲!

    (原文发表于2015年4月29日《收藏快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6 20:10 , Processed in 0.1082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