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4|回复: 0

历史天空中的荻浦女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6-8 09: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天空中的荻浦女人
    桐庐新闻网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6月19日 09:41:47 星期五

      在荻浦申屠氏宗谱中,记载了唯一的一位女性,她叫申屠妙玉。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般是不上宗谱的,为何申屠妙玉能上宗谱呢?因为她养育了一个勤政爱民又遵崇孝道的、国之栋梁姚夔,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姚天官。

      据家谱记载,申屠妙玉系荻浦申屠氏第十一世祖,宝四公之女,她母亲孙氏,系三国时东吴孙权的后裔。妙玉自小命运多舛,出生才一个月母亲就撒手人寰,三个月后父亲又因病去世。可怜这位孤女,由其爷爷资助,其叔叔宝六公抚养成人。她爷爷叫申屠秘,系明朝洪武皇帝钦定督造鱼鳞图的钦差。

      妙玉自幼聪慧、勤劳,深受族人喜爱。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家风礼仪熏陶,至十五岁就出落得楚楚动人,既有大家闺秀之风范,又不失劳动人民之纯朴。她与众多女人不同的是天生一双大脚,封建社会的女子以三寸金莲为美,女子从小缠足。由于妙玉自幼丧母,无人监督缠足,加之从小爱劳动,所以自成一双天足。在那时天足影响出嫁,择媳娶妻看足之大小为必备条件。妙玉虽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相貌端庄,却因天生大脚,虽已至待嫁年龄,也无人上门提亲。

      话说有一天,妙玉在门前池塘洗衣,刚巧有位挑着货郎担的商贩路过,商人看到水中倒影着一位头戴凤冠的妙龄女子,不觉驻足端详。此时妙玉也觉察有生人注视,便收拾衣服羞涩地急急回了家。那“货郎”目送其进家,暗暗记清了门户。其实,此人是受人所托,乔装下乡寻宝的“徽州朝奉”,一见妙玉便觉不凡,日后必定大贵。不几日由这位“徽州朝奉”牵线,央媒人上门提亲,新郎是桐庐坊郭人(现在桐君街道东门头),叫姚惟善。妙玉家人经打听得知,男方条件不错,几天后便回复应允了这门亲事。其后顺理成章,妙玉便嫁入了姚家。婚后夫妻恩爱,孝敬大人,团结妯娌,邻里和睦,深得大家好评。并相继生养五子一女,最小幼子单名夔,从小聪明伶俐,尤得妙玉疼爱。

      不平凡的人总会碰到不寻常的事。姚夔不足周岁时,其父不幸病世。此年妙玉34岁,中年丧夫,家中突然失去了顶梁柱。妙玉不愧为女中豪杰。她强忍悲痛,既当娘又当爹,拉扯着五个子女长大。虽日子不宽裕,但在娘家人的资助下,她仍然把一个大家庭整理得井井有条。她悉心教子,每天督促,从不懈怠。一日,妙玉生病,姚夔相陪床前,她就借机激励:“只要吾儿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娘的病就会好的。”凡遇挫折,她总是鼓励儿子勇敢面对:“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后来姚夔果然不负众望,乡试、会试均得第一,并顺利考中进士。由于他为官政绩突出,后至礼、史两部尚书,为百官之首,人称姚天官。后妙玉随儿进京,看护孙子,享天伦之乐,贻养天年。她还因天生大脚与皇太后结为异姓姐妹,引出许多佳话。据说,当朝皇太后也是天足,从无合适满意的鞋子可穿,又不便公开宣扬,适逢皇太后六十大寿,妙玉亲手缝制绣花大鞋以寿礼相送,皇太后见之大喜,两人叙话十分投机,从此结为姐妹。荻浦村人为纪念妙玉教子有方,在宝庆堂设置大绣鞋一双,并将其洗衣服的池塘命名为“凤冠塘”。还定下规矩:凡荻浦人女儿出嫁,必须去宝庆堂,踩一下绣花鞋,叫“踏脚跡”,去凤冠塘照一下倒影,叫“照凤冠”。

      先贤美德泽后人。据记载,历史上江南一带旱涝多发,有一年大旱,荻浦受灾甚重。族人商议赈灾,当时有族内贤良提议,凿澳引狮泉水以灌溉,可解干旱之困。但因工程浩大,资金难筹,此事一度搁浅。时有申屠氏第十八世祖应嘉公,长年从军在外,领兵戍边,因屡建奇功,获赏不菲,悉数寄往家乡,由其妻陈氏收管。陈氏系豪门之后,性格豪爽,且热心公益事业。当她得知族人欲兴修水利而缺乏资金一事,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将多年积攒的薪资倾囊相助。并亲自参与,组织实施凿澳引水工程。族人深受鼓舞,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陈氏还组织妯娌妇女,烧饭送茶送往工地,竭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全体族人齐心协力下,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顺利竣工,自东边狮山脚折北向西,横贯荻浦田野,全长2000余米,此泉长年不涸,可灌溉粮田千余亩。水渠建成后当年就获大丰收,还使很多原本荒芜的土地得以耕种。村民的生活用水也得到充分保障,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陈婆义举造福子孙后代,村民为了纪念陈婆出资引水功绩,将该水澳取名为陈婆澳。

      陈婆义举较好地解决了荻浦一带的旱灾问题,但遇到多雨年份,许多低洼粮田常被洪水淹没,一年辛劳付之东流。在荻浦村西边有条小溪,常因洪水泛滥而任意改道,极易冲毁粮田,造成洪涝灾害。为彻底解决涝灾,必须全面整治小溪,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是资金。此时有陈婆之堂妯娌杨婆,听说治理小溪急需资金,她毅然将随嫁的金银珠宝首饰,全部变卖用于整治小溪。杨婆出自松江名门大户,嫁妆本来就颇丰厚,娘家人得知女儿为公益事业挺身而出便大力支持,杨婆治理水患更有底气,她对众人说:“希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资金不足由我包箩底。”包箩底是本地方言,即不足部分由她全部负责。村民们无不为杨婆义举所感动,纷纷出资出力,砌石墙,修堰坝,在主要道路上建石桥,使原本危害一方的“小蛟龙",变成具有旱可灌溉、涝可排水的渠道。为铭记杨婆功绩,村民将小溪命名叫“杨婆溪”。

      巾帼不让须眉。清朝乾隆廿年,荻浦申屠氏宗祠落成,该宗祠雄伟壮观,所有梁柱均为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在清代荻浦申屠氏才几百口人,要集资兴建如此规模的建筑是何等不易,值得一提的是荻浦女性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建祠发起人申屠氏第廿世祖申屠鲸深有体会,竣工后他在宗祠后进,鱼池边方石柱上,亲笔提写一副楹联,上下联为:尊宗敬祖不让读书君子;轻财重义居然明范丈夫。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为侄媳张氏捐资建祠题。这里记载的张氏,是一个寡妇,当时家中并无多少积蓄,但她有做草鞋搓麻绳的手艺,她主动提出要为建祠尽点力:建祠所需麻绳、草鞋全部由其供应。殊不知,如此浩大工程,草鞋麻绳的需求量,绝非个人之力就能满足。所有参加建筑的工匠,每天都要发草鞋,所有石料均要从富春江码头,用麻绳扎杠,抬运至工地。据初步匡算,整个工程需用草鞋上万双,麻绳论千斤计。靠一个妇女之力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她只好雇人帮忙。如此一来,人工加材料耗资巨大,她原有的一点积蓄,可说是杯水车薪。无奈,张婆为了一个义字,卖掉了祖上留下的田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她的义举深深感动了族人,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的事迹被刻在了石柱上,永远印在了族人的心中。

      以上这些女人都是当地明星,在荻浦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5 18:53 , Processed in 0.1036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