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镒, 1935年2月出生在安徽皖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1954年高中毕业后考取同济,选择了“制造人类春天的工程师”的暖通专业,从此就为这个专业工作了一辈子。入学后读了一个学期,因肺结核病休学了半年,1955年下半年复学,再从大一开始,原来是四年制改成五年制,所以我在大学读了六年,1959年被提前留校半工半读,即边继续学习、边参加教学工作,在热工教研组参加“锅炉设备”教学,1960年正式毕业。1969年同济大学五七公社为了参加三线建设,从有关的系抽调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专业的教师成立设计组,我中了头彩被借调过去,同年10月到安徽贵池山沟里参加三线厂建设,1971年建厂完成,同年10月五七公社撤回上海。本来说是我被暂借三年,回上海后变成永久调离,于是我从教师转变成了工程技术人员。 文革结束后,1978年五七公社设计室恢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1984年5月,我被任命为设计院副院长,1990年9月至1993年5月被任命为设计院常务副院长,1991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后因冠心病提出辞去行政职务,同时任命我任设计院总工程师,直至1998年2月退休,退休后继续留院工作,2006年我第二次退休。我的一辈子都给了同济大学!
最近在广播台微信上看到不少台友在写台史,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因为我在同济广播台做了三年的编辑,想写几句凑凑热闹。 我记得是1956年初,系学生团总支通知我到学校广播站参加编辑工作,当时也不知道编辑工作具体做什么。当天下午三、四点钟就到129大楼学校广播站,朱国云和石沅接待我,好像旁边还有余安东。朱国云向我介绍广播站的工作情况,编辑工作主要做些什么。那时是冬天,我穿了大棉袄,紧张的满头大汗,就这样进了广播站。 开始工作并不多,一是稿件较少,二是修改稿件的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比较简单。有时为了配合形势,选播报纸上的新闻和校刊上文章。当时编辑只有余安东和我,他比我早进广播站。后来根据工作的需要,编辑人员也增加了,有城规专业的芮光华、丁文魁、工民建专业的何广民、曹生琪、铁道专业的徐志强,还有王文元、陈绍庆、刘长寿等,当时在我记忆中,我们那一批编辑里没有女同学,曾来了一位暖通专业的女同学,没有多久就退学了。 1958年,为了加强广播台政治领导,校团委从道路专业调来一位学生党员周亚男(女)做台长,兼做编辑,广播台编辑组终于有了女生。 编辑的工作也是随着形势的要求不断扩展,先只是修改稿件,而后要到班级去组织稿件,再进一步要根据情况写本台短评。值班编辑每天晚上还要写值班日记,主要记录当天的编辑情况,交待第二天的编辑要处理的事情,有时候第二天的编辑会在前一天晚上和当日值班编辑当面交接。现在不知道这些日记是否还在,可能在文革中被毁,如果在的话倒是写广播台台史的好素材。 虽然编辑组的同学没有播音组同学活跃,但是大家关系都很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感情都很深。 在1958年下半年,教育部在北京举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全国各省市都要到北京办展,上海市到有关学校抽调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办展,我从1958年9月就暂离广播台到北京去办展,直到1959年1月才回学校,回到阔别4个月的广播台。 1959年6月,我所在的系领导通知我从下半年开始参加教学工作,一边参加教学工作,一边继续完成学业,当时叫半工半读。由于边学习边工作,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工作,因此,我只得离开广播台,和我三年共同战斗的台友告别了。 姚大镒 201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