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4|回复: 0

古徽州人的教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6-10 14: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徽州人的教育
    时间:2016-05-23 11:06:46






    歙县雄村竹山书院

          教育,国家兴盛的基石,关系着万千家庭的幸福,万千孩子的命运。特别是在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社会,教育更成为决定个人乃至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重教施礼的国度,出现过千千万万的思想家、教育家,而古徽州更是人才辈出,独树一帜。

      众所周知,早在宋元时期,古徽州就已跻身全国教育发达的区域行列。“永嘉南渡”、“安史之乱”,加之北宋后期的战乱,使得大批的文人之士纷纷南逃。社会的经济重心南移,而青山绿水、与世俗尘埃相隔绝的徽州成为他们理想的安生立家之处。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文人雅士提供了静心思考的场所,还为他们的才思的释放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再加上。徽州是“程朱阙里”。朱子学说影响我国政治及思想文化的发展长达六七百年之久,徽州的世家大族成为孔孟之道的信徒和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明清时科举取士制度的渐趋完备,更是为本就山多地少的徽州人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徽州教育迅速发展。他们甚至把教育事业提高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战略高度。

      在教育如此发达的环境熏陶下,徽州各个家庭都将教育子孙视为一项不可有丝毫疏忽的职业。正如《绩溪东关冯氏家谱家训》中规定的:“为父者,必慈以教子”,身为家长,必须认真严格地管教、约束晚辈,“养不教,父之过也”。

      在理学之风盛行的徽州,教育子孙的首要任务当然就是培养他们的“孝义之道”。道德品行是人立足的根本。《茗洲吴氏家典》:“卑幼不得抵抗尊长,其有出言不逊、制行悖戾,姑悔之,悔之不悛,则众叱之。子孙受长上呵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无得分理。”为把对“礼义”的遵循落实到实处,徽人常“延名师教诸子及族人子弟,必以孝悌忠信为本”。在徽州存留的宗谱中,大多存有对子孙“孝义之道”的规范,如《绩溪东关冯氏家谱,家戒》就多有提及,“奈何子孙繁衍,消长不均,毋以强而凌弱,毋以富而欺贫”,“宜患难而相救,毋相讥以反唇”,而在其《家规》中则规定:“为子者。必孝以奉亲;为父者,必慈以教子;为兄弟者,必友爱以尽手足之情”。

      除了对自家人保持一颗孝悌之心外,对非本家人或族外人更应存有积极向善的良好品质。“家之盛衰,系乎积善与极恶之间而已。何谓积善,恤人之孤,周人之急,居家以孝悌,处事以忠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谓极恶,欺凌孤寡,阴毒阳善。巧施奸佞,暗弄聪明,恃己之势以自强。夺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是故能爱子孙者,遗之以善,不爱子孙者,遗之以恶。”

      道德品行端正只是做人的起点,明清时期的徽州文化气息浓厚,“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万事家风惟孝悌,百年世业在读书”,读书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是教育子孙不可不为之事。为激发子孙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徽州人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或以身传教,或延请名师,或筑书屋,或购大量文人书籍,或直接捐款办校,为了子孙能够有朝一日走上仕途,或有一技之长。或深喑道德礼仪,可谓义无反顾,大力为之。据不完全统计,宋元以来,徽州共建有260多所书院,书院都设有山长,聘请饱学之士作主讲。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子孙予以宗族支持,给予生活费与路费,为其全心全意读书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没有足够悟心的子孙,徽州人也不完全死板的要求他们读书致仕,从商或进行其他职业练习成为生存的选择。众所周知,徽州不但是个盛产科举仕宦的徽商的地方,徽州版画、徽州戏曲――木莲戏、徽州绘画、徽派建筑、新安医学、徽州三雕、徽州饮食等等也都是各有千秋,别具特色。

      除了具有“孝义之道”、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徽州人也不忘教育子孙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刻苦向上的精神。成功者的必备条件是拥有足够的志气和勇气。徽州十之七在外经商的徽州人更懂得这个道理,为培养子孙意志顽强、干预受挫的精神,他们甚至现身说法。例如歙商许尚志常对他的几个儿子“具论艰难辛苦状”,还“勒石堂右,以语子孙”。

      徽州生存环境本就不很优裕,对于得来不易的财富,更是珍惜不已,所以培养子弟勤俭治生的职业观念是成为徽州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勤可以创造财富,俭可以节约支出,在封建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勤俭美德对创家立业的意义尤非寻常。徽州宗族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绩溪《华阳邵氏宗谱家规》中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耕读男子职也,移于游读而男作荒也,纺饪女子职业也,移于艳冶而妇作荒矣。此则十人耕之。不能食一人,十女绩之,不能衣一人,而家何由裕?”《璜上程氏宗谱》云:“俭。美德也。礼兴,其奢也必俭,圣训昭然。迩来侈靡相当甚者,一日而费万金,不思以有尽之财,供不经之费。何以善后乎?”《姚氏宗谱》“勤生业”条云:“许衡曰:学者,生理最急。恭谓曰用食享之所以出,苟一偷惰,则饥寒困苦迫于身,欲无邪僻而从善也,得乎?”

      纵观之,徽州人对子孙的教育,无不贯彻因材施教、顺其自然、重视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5:14 , Processed in 0.1000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