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9|回复: 0

你听过姚际德与皖南大鼓书的故事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8-22 18: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6-6-17 17: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皖东南大地,为人们熟知的有皖南花鼓戏、皖南皮影戏、徽戏、傩舞(跳武猖),却很少有人听说过皖南大鼓书。4月初,记者赴郎溪县寻找皖南大鼓书说书艺人,因其流传范围不广,知名度也有限,甚至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有皖南大鼓书的存在。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郎溪姚村乡姚村老街的一个普通小院,与十几个当地街坊一起,欣赏到久违了的皖南大鼓书。说书人,就是隐居山乡的民间说书艺人姚际德。今年75岁姚老曾说唱数十载,名噪乡里……

      茶馆偷学结缘说书
      “忽然间,一阵大风吹过头,许仙怕,雨打衣湿透,买把雨伞回杭州……”姚际德老人,瘦高个,说起皖南大鼓书来显得精神矍铄。
      一鼓一竹板,姚际德边说边唱,忽坐忽立,或抒情、或激扬,辅之“真切、生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吞吐古传今闻、演绎人生百态。
      出生姚村的姚际德,小时候便与皖南大鼓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姚村老街有个王小喜,开着茶馆。为了添人气,拉生意,王小喜广纳南来北往的说书艺人,免费提供食宿,让艺人在茶馆里说唱大鼓书。每一个艺人说唱的每一本大鼓书,都少不了一个小听众,他就是少年姚际德。
      每次听大鼓书,店主王小喜都会走上来用肥乎乎的大手,捏着姚际德的小脸蛋乐呵呵地说:“你小子,天天占我一个小凳子,从来不买一碗茶……”姚际德一场不落地听书,迎来一个又一个说书人。
      “要记得”,是姚际德名字的谐音,亦如他天生有个好记性。有的书,能记住精彩细节;有的,能复述故事梗概;有的,因为听了两遍或三遍,或者因为故事特别吸引人,少年姚际德竟然能够“现学现卖”。他能将头一晚上听的书,第二天全本说唱给爷爷或邻家小伙伴听。
      没有道具,姚际德就用自家的一个破搪瓷盆,倒扣在凳子上当鼓敲,再找来一截竹筒,用竹棍击出脆脆的“嗒嗒”声。说说,唱唱,一会击鼓,一会敲竹,声情并茂。《封神榜》、《三国志》、《杨家将》、《七侠五义》、《隋唐演义》、《五虎平西》等说书内容姚际德早已是信手拈来,一时间,乡邻惊其为神童。
      听书和“模仿秀”让姚际德度过了快乐的童年。9岁入姚村小学读书,10岁参加姚村公社组织的公开演出,小学毕业被郎溪花鼓戏剧团招为学员,师从小兰英学唱花鼓戏。姚际德学了一年的花鼓戏,第二年又考入郎溪中学,因家中学费“紧张”,只读了两年中学后便弃学回乡务农了。

      与刘兰芳同台竞技
      回乡务农的姚际德白天干农活,晚上,便给累了一天的乡亲们送上文化“小夜点”。特别是夏夜,街坊邻居们一字排开,坐在姚际德的门口竹床上边乘凉,边免费听着姚际德口中演绎着那古代的风云变幻。
      这段时间,说书和研读鼓书文本,占据了姚际德的所有业余时间。他乐此不疲,说唱技艺一天天成熟。
      那时候,郎溪县经常开展文艺汇演活动,姚际德的大鼓书是姚村公社送演的必备节目。1973年,姚际德表演的新编大鼓书《忆苦思甜》在县里的文艺汇演中获得好评,并首次“录音”,通过县里的有线广播设备向全县各人民公社千家万户的“小广播”播放。
      1974年12月,芜湖地区举办全区文艺汇演,姚际德代表姚村人民公社在芜湖的文艺大舞台表演新编大鼓书《小媳妇回娘家》,好评如潮。同台演出的还有代表马鞍山演出的刘兰芳,演出的是评书《河神娶亲》。姚际德回忆说:“当时整台演出的‘书’类节目,只有我和刘兰芳两人带去的节目,一个是皖南大鼓书,一个是评书。一个代表郎溪,一个代表马鞍山。而且,两个‘书’类节目都获得了好评。”同台竞技结束后,姚际德还与刘兰芳相互切磋说书技艺。
      时至1979年11月,郎溪县文教局为姚际德颁发了演出证。有了证,姚际德就可以大大方方演出了。在本公社演出,一般不收费,送两担柴给他就行了。到外地演出,每场收费2到3元。那年月,一晚上挣个两三块,收入不低。至此,姚际德就开始了职业演出,所获报酬,基本上可以养家糊口。

      持证献艺粉丝热捧
      有一年夏初,姚际德在夏桥大队芝麻沟生产队陈玉祥家里开讲《水浒传》,邻村瓦沟、团结、下十里、蔡村等村闻讯来了好多人,一下子屋子就被听众挤爆了。这把姚际德吓坏了,万一出现踩踏事故可如何是好。他拎了鼓板就“逃”,却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粉丝”把大门封死。
      房东陈玉祥只好劝退本村听众,请他们回家听小广播。生产队从夏桥大队借来有线广播设备,把线连上,姚际德在陈玉祥家说唱大鼓书的声音,就传到了芝麻沟的家家户户。
      还有一年的正月初五,姚际德携爱人到广德栗山走亲戚。到了栗山,吃罢中饭,受亲戚邀请,姚际德在村中的篮球场上说唱大鼓书《三侠五义》。那次演出在当地盛况空前。两张乒乓球桌子拼在一起,中间搁一把太师椅,姚际德被村子里的两个头面人物,请到台上。台下的广场上,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还有爬到树上的,男女老少不少于1500人。
      姚际德用一鼓一板,把《三侠五义》演绎的栩栩如生,现场高潮迭起。吃罢晚饭,喜欢听大鼓书的栗山人,在篮球场上燃起了几盏汽油灯,隆重邀请姚际德再次登台演绎。每日两场,说完《三侠五义》,又开讲《封神演义》和《岳飞传》等。姚际德天天嚷着要回家,喜欢听书的亲戚和栗山村人,天天留客不让他走。一直到元宵节的早晨,姚际德与爱人借上厕所的机会,从亲戚屋后的毛竹山上偷偷跑了回家。
      姚际德说:“虽然演出证上标注的演出范围为本县,但是我已经表演到周边的宣、广、宁、绩等地了。”

      隐居姚村亟待传承
      用多才多艺来形容姚际德一点也不过分,他不仅会大鼓书,还会唱花鼓戏、打腰鼓、吹笛子、拉胡琴、玩龙灯、玩狮子、玩旱船等。按姚际德的话说,说书其实不难,关键是要记性好,能抓住故事的“纲”,记住主要场景,记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
      姚际德举了个例子:“关公是红胡子,你不能说成黑胡子或白胡子,关公骑的是赤兔马,你不能说他骑的是白龙马,关公舞的是青龙偃月刀,你不能说他舞的是罗成的梅花枪。其余的次要场景,次要人物,如开店的店小二,忘了名字不要紧,临场发挥杜撰一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行,没有人较真,关键你要机智地自圆其说。”
      好的民间艺术,需要保护和传承。姚际德早些年也想过带徒弟,但是一直没有遇到机会。姚际德坦言:“与艺术结缘的人,关键是要有天赋、有悟性、有机缘。”姚际德有四个儿子,大儿子相对其他兄弟有说书的天赋。于是,他每次外出说书,总带着大儿子。可是,大儿子却对说书不感兴趣,带了大半年,连一本书的开场都学不会。
      姚际德说了一辈子大鼓书,没有带徒弟是他的遗憾。现在的姚际德,因年事已高,很少再说唱大鼓书了。偶尔,有了兴致,想寻找当年的记忆,在自家院子里架起小鼓,说唱一段大鼓书,让街坊邻居听听——“皖南大鼓书,还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23:57 , Processed in 0.1018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