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61|回复: 1

述说山西移民村落,一串地名揭开移民传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6-21 0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6-6-21 09:39 编辑

    一串地名揭开移民传奇(图)


    时间:2014-02-26 03:30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明代山西移民模拟图

    北京市大兴区有条河叫凤河,相传是供帝后妃子垂钓的河,所以叫凤河。凤河长约50里,在大兴流经5个乡,两岸星罗棋布数十个村庄,沿河边一路走去,能看到村子里成排的平房,以及连接各村并不太宽却很平整的道路,完全是北方普通农村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奇怪的是村名。


    从青云店镇的石州营村开始,包括长子营镇,、采育镇,一直到凤河营镇,细心的人会发现很多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庄,几乎小二十个,诸如孝义营、霍州营、解州营、潞城营、黎城营、沁水营等等,不一而足,而不以山西地名命名单以“营”说的村庄,更是不可胜数,当地有两句俗谚,一是说,“五台八庙七十二连营”,另一句是说,“山西多少县,大兴多少营”,稍显夸张,但也部分符合事实。


    地名的命名素来不会随意,总有其地理或历史的原因,这么多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庄,说和山西没有关系,那是说不通的。当地人都说,他们都是明朝山西移民的后代,先祖迁徙至此,为解乡思,为志故土,就将所居之地以家乡名字命名。“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民谚在当地也是广为人知,妇孺老幼也能说得出来。长子营镇白庙村80岁老人贾朝恩更言之凿凿,先祖是“永乐癸未年”从山西前来的。


    贾朝恩老人的话,他祖祖辈辈也都是这么说的,考诸正史,也有佐证。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癸未年是永乐元年,按公元纪年则为1403年。这一年最重要的事,自然是永乐改元——明成祖朱棣经过四年鏖战,取得了史称“靖难之役”的胜利,终于篡逆了他侄子的江山——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盛世的开端。


    不过,当时的人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帝国。四年的战火,打断了明初以来的休养生息过程,中原、华北、华东又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的悲惨景象,尤其是北京地区,作为朱棣的龙兴之地,所以也是靖难之役开始南京建文政权重点打击的区域,兵燹之害尤其严重。据有些记载表明,相较于元末,北京地区人口下降了一半还多。


    永乐元年,朱棣将北平改为北京,称“行在”(皇帝行銮驻跸的所在),亦称顺天府,与应天府南京规格对等,就此拉开了迁都的序幕。


    迁都北京,是朱棣即位后第一件大事,从他个人来讲,他受封燕王、就藩北京二十多年,对这儿感情深厚,且势力根深蒂固,远非南京可比;从国家的层面来说,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部边疆,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后,能够方便有效地调配整个国家的军事和经济资源,保障帝国的安全。而迁都的第一步,就是用移民以充实北京。


    在改元前一年,即洪武三十五年(也是建文四年,朱棣为抹煞建文帝的影响,将建文在位的四年都沿用洪武年号,变相地让朱元璋多活了四年),朱棣命令户部:


    遣官核实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仍户给钞,使置牛具子种,五年后征其税。


    村落档案


    屯留营


    该村位于采育西0.3公里,东依凤河,北临104国道。明朝初年,由山西屯留县移民至此而建村,当时的6户人家为纪念祖籍,取名屯留营。


    下黎城营


    该村位于采育西0.5公里,东临凤河。明朝初年,山西黎城县移民至此而建村。原由大圈子营和小圈子营两个自然村合成,为纪念祖籍黎城县,并区别于北面的上黎城营,故取名下黎城营。


    南、北辛店


    该村位于采育东4公里,明朝初年自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由于此地是北京至天津大道的必经之处,往来客商、行人食宿者很多,当地开店的较多,故以得名。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就叫辛店镇,并已有集市。


    (1)解放前辛店分成南辛店和北辛店。


    (2)1976年南辛店又分成南辛店一队和南辛店二队;


    1983年公社改乡后,改称南辛店一村和南辛店二村。


    考虑到行政运作,洪武三十五年发布命令,永乐元年移民正式开始是合理的,也和那位贾朝恩老人源自祖辈的说法暗合,明永乐初年山西移民北京的史实确凿无疑。


    史家考证,永乐年间,大规模的移民共有八次,且出发地大多在山西,目的地多在北京,移民数55万,有效地恢复了靖难之后战火波及地区的社会、经济,为定都北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以大兴区而言,移民“立营58”,使得大兴的户口人数增长了6倍有余,从一万多人,增加到七万多人。


    六百多年后,这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移民事件,在正史中只有片言只语可寻,在当地,哪可能见到六百年前的房屋,也难觅纪录家族历史的宗谱,让它终于成为一个久远的传奇,只有那些传承六百年的地名才顽强地承载着移民的记忆。


    大兴区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庄,青云店镇有石州营村、孝义营村、霍州营村、解州营村,采育镇有屯留营村、东潞州村、大同营村、山西营村、下黎城营村、铜佛寺村(原名高平营村),长子营镇有赵县营村、沁水营村、(上、下)长子营村、河津营村、上黎城村、北蒲洲营村、潞城营(一、二、三、四村)、永和庄村、南蒲洲营村、和顺场村。另外,周营村原名叫绛州营村。


    顺义区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庄,赵全营镇(为“赵县营”转音)有东、西绛州营村,忻州营、稷山营、红铜营村(与“洪洞”音同),高丽营镇有河津营村和夏县营村。


    不仅如此,那些并非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庄,根据方志记载,移民村落也非常多。如《大兴县志》就记载:


    于家务,明初从山西省移民成村,相传村内曾建有姜太公庙,庙里竖一根鱼竿,以祝福村民年年有余、幸福,后谐音为于务。清光绪年间名于家务。


    祁各庄,据传明初从山西省迁来王、张、马、周、邢、刘六户,从山东迁来毕姓一户,因七户在此定居,取名七家庄,后谐音改为祁各庄。


    大皮营,明永乐间从山西移民建村,因村中有一皮匠手艺超群,远近闻名,故得名大皮匠村,后简称大皮营。


    哱罗庄,明代建村,村中有柳编作坊,所产笸箩远近闻名,故村名笸箩庄。因字体繁琐,后改名哱罗庄。


    诸葛营,明初山西移民至此形成村落。曾名曹庄子,后改朱家营。清末,以村人许半仙智谋过人,遂将村名改为诸葛营。


    ……


    如此计算下来,大兴区共526个自然村,其中110个自然村由山西移民组建。


    亦可证明,永乐年间的数次移民,也并非仅仅是普通的民户移民,如史籍所载,来源亦有罪人,“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皆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也有身怀技术的人,“从山西之平阳、泽、潞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今天的采育镇,仍以葡萄等瓜果蔬菜知名,历史的遗风余绪犹存。


    自然,六百多年过去,如今山西移民后裔早就成为纯粹的北京人,满口的京韵京腔,但中国人素来就有追根溯源的文化传统,在很多人心里,山西并不是离自己很远的一个不太发达的省份,更不是地图上一个枯燥的名字,而依然是,老家。


    本报记者 李遇

    请看下文


    曾经,沁水营村在搞基建平整土地的时候,从地下挖出许多骨灰坛来——那些移民的先祖,宁肯违背自古以来的土葬习俗,也要留存一丝再回山西老家落叶归根的希望。到了现代,他们村的三任支书,也踏上了到山西的寻亲之路,只是,时隔六百年,他们还有可能和故乡的宗亲联系上吗?故乡的人,对这些远亲,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0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600年前,明朝政府先后18次,从山西迁出大批移民,去战祸灾荒后三千里无人烟的地区平衡人口,开荒纳粮。其中7万人落户到北京东南,沿凤河两岸落脚。为纪念故土,他们的村子至今仍叫沁水营、长子营、大同营、孝义营……史称七十二连营,成为中国移民史上特殊的聚落群。
    京市大兴区有条河叫凤河,长50里,在大兴流经5个乡,两岸星罗棋布数十个村庄,从青云店镇石州营村开始,包括长子营镇、采育镇,一直到凤河营镇,细心的人会发现很多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庄。
       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在永乐改元前一年命令户部:遣官核实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经考证,永乐年间,大规模的移民共有八次,且出发地大多在山西,目的地多在北京,移民数55万,有效地恢复了靖难之后战火波及地区的社会、经济,为朱棣定都北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细】
    曾经那些移民的先祖,无论如何都要留存一丝再回山西老家落叶归根的希望。他们说:我们是山西人的后裔,可谁知道?有证据吗?
    山西移民后代生活的村子里,曾有一棵古槐,是明代移民时由山西带来。大兴县《沁水营村志》记载:解放初时京郊沁水营有槐树二十余棵,其中四五百年树龄的槐树有五六棵,皆为汉槐。而洪洞老槐树植于洪洞县广济寺中,相传为汉代所植。也就是说,京郊沁水营种植的那几株老槐都与洪洞广济寺的槐树同根同源。
      在移民后裔村落中,纵然古槐或干枯而死,或砍伐而亡,都不会形神俱灭,这里人们会再栽种下新槐树,那份情结生生不息。【详细】

    古槐的年轮,瓷碗上的汉字密码……那些无声的物件所能承载的记录实在太支离破碎。而风俗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是世代相承、相沿成习的。
     1 清明会:京郊延寿村和庙洼营每年清明节一起开“清明会”——用村里公地上出产的蔬菜瓜果宴请家族亲人。而省内晋东南地区也有相同风俗。
     2 散灯花:正月十五晚上,李家务村会有一队人,头戴混元巾,身着传统道服,一路吹吹打打。饱浸了香油的灯花被点燃放在路边,如果临街的商铺开着门,摆好了茶桌,那么队伍便停下脚步,专门为他吹奏一曲,许个愿再走。而“河东文化研究丛书”《黄土地民俗风情录》中,也有这样一番描写:“河东欢度元宵节从十四日晚上开始。相传这一天是门神的生日,人人要敬神,黄昏时分,屋里屋外,门前门后,各神位前都要散灯……灯芯为棉花,用食油作燃。”
     3 坐花轿:山西旧式的婚礼形式,始于南宋年间。而在过去,坐花轿也是京郊长子营镇婚礼习俗中最隆重、庄严的仪式。
     4 走百病:河津营村以前正月十六要“走百病”。《采育镇志》记载,走百病又叫“散百病”、“烤百病”。在正月十六晚上,女人们成群结队地出游,要把家里的病邪驱散。省内汾阳也有这样的习俗,名字也差不多,叫“游百病”,就跟郊游一样,把“百病”丢在外面去。【详细】
    民俗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可能有意无意间就这么一辈辈传了下来,移民后代们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和衍生。
     1 坛子会:类似杂技中的耍坛子。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大兴卷》中唯一明确地说由600多年前山西移民带来。
     2 民间道教音乐会:长子营镇李家务村为明代山西移民村。据说李家务村道教音乐会成立于嘉庆八年,音乐会有管子、笙等十余种乐器。
     3 五音大鼓: 再城营村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从晋南移民而来。村里人在地里干活,累时拿个犁铧片敲着哼唱,久而久之形成了五音大鼓。

     4 神叉老会:起源于明代,原先叫“耍钢叉”、“开路”,到清朝受皇封后才改名叫“神叉老会”,因掌握难度相对较低,传承比较好。
     5 接骨术:大兴的非遗名录中有一项医术,掌握这项技术的是山西移民后裔。潞城营申忠林家接骨技术摈弃传统石膏固定,不留残疾。
     6 白庙乐会:白庙村音乐会已经完好保存三百多年。音乐会是白庙村上元节祈福活动的主要仪式,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神佛赐福。【详细】
    岁月让太多的东西发生了变化,唐代诗人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可是六百年后乡音还余几多?
     晌午 李家务村人口中的“晌午”,是中午的意思。上午是前晌,下午是晚晌。而山西晋南地区也这么说。
       妗子 妗子意为舅母、舅妈,据记载除北京大兴区,别的地方都不这么称呼。在山西晋南、晋东南地区称呼相同。
       解(hài) 据解州营村老人讲,解州营村原叫“解(hài)儿营”,与山西人说解(hài)州发音相同。【详细】
    事实上,即使是乡音难觅,可跳跃在舌尖上独特的饮食喜好、习惯,未必能彻底丢弃。
     醋 山西营村多数人家吃面、吃饺子、吃饼子等等带馅的都离不开醋。
     黄蒸 用黍米面蒸的豆沙包,是晋东南上党地区的吃食,如今也出现在移民村中,村民们管黄蒸叫黏豆包。
     三和面饸 用白面、豆面、白薯(山西叫红薯)面和面,压成饸饹吃,在晋东南常见,同样在移民村落被发现。
     茶汤 沁水营人把小米磨成面,喝的时候拿水一冲,即是茶汤。在山西沁水县管此叫“茶”,二月二的时候沁水人就讲究吃茶饭。【详细】
    在移民村中,除了似曾相识的饮食习惯,最直接说明移民来历的,还是一家一户的族。

    兴乃至北京周边上百山西移民村落,从地名以及世代流传的传说,是可以确定那段历史真实存在并非杜撰的。大量的细节——来自山西何县何村、兄弟几人、家乡所剩为谁——这些是家谱首先要记载的东西。
      北京京郊解州营共917口人,410人都姓郭,郭是个大户,在以前一代一代都有字辈排行。而在郭家的族谱中来自山西的“殿”字辈还能查到。【详细】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会给人们传达更久远更丰富的信息。
     申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潞城营村、采育镇的屯留营村祖辈都为申姓的聚集地。而山西长治市潞城市翟店镇有东、西天贡村,被看作是申姓的发祥地,方圆数省的申姓者都来此寻根。
     连 襄垣是上党连氏的起源之地,县城阳泽河村又是襄垣连氏的起源之地。研究者认为,上党十数县连姓族人都是从此迁出去的。而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潞城营村另一个大姓就为连姓。
     豆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沁水营村,明初移民至此16姓18户,目前已知的有14姓16户,其中有豆姓。在山西沁水县嘉峰镇,有豆庄村,包含豆庄、豆山和石柱三个自然村,与豆姓似有渊源。
     郭 运城市解州在解放前一直是县级区划,1958年并入运城县,今为盐湖区下辖镇。镇下辖一个郭家村,据说建村已有600余年,村民大多姓郭,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人,因此村名为郭家村。北京大兴区解州营的郭姓,很大可能就源出于此。
     姚 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大同营村有姚姓人,自称是先祖从山西运城迁来。与此同时,运城市盐湖区如今能查出关于“姚”的地名,有姚孟(传说是“尧梦”的谐音),有西姚乡及西姚村。

     柴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白庙村,有贾、柴、白为大姓。贾、柴都为临汾著姓,所以有可能是从临汾迁来。
     高 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霍州营有高姓,为本村三大姓之一。在霍州市,有个村子叫高王庄。高王庄古称高家庄,村中居民都为高姓,后来迁入王姓,才改名为高王庄。【详细】
    凭借姓氏,也许能给山西移民后裔提供一些追溯历史的线索,那么当年的移民除了北京,还曾迁移到过哪里?山西历史上还有过其他朝代的移民吗?
     早期晋国 早期晋国疆域开拓,从晋南一隅而至晋东南、晋中、晋北,华夏族民与狄、戎等融合,渐渐遍布整个山西地区,一直到秦国商鞅变法,其中一项政策是“徕民”,徕,招揽,对象主要就是“三晋之民”,这可以看作是在官方主导下,第一次山西向外移民。
     秦汉魏晋 魏晋之时中原板荡,山西作为北方少数民族集中之地,受害严重。而之后“衣冠南渡”这一中国史上汉族人口第一次南迁,山西人是最早的参与者。
     隋唐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第三年,户部上奏说,“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内附、开四夷为州县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突厥首领阿布思率九个部落南下进山西,转变为“河东九姓”。
     唐末五代 五代十国中后蜀的建立者孟知祥出征西川时,率领着许多山西籍官兵,这些人成了后蜀的中坚人物,他们的家眷亲族也入川定居,成为山西移民史上非典型的“从龙”移民。
     北宋年代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形成了和辽对峙的局面。在攻伐北汉前后,将大批山西民户迁往河南、湖北等地,持续了二十多年,人口二十五万以上,客观上起到了恢复那些地区经济的作用。
     金元时期 北方的游牧民族又一次南下,但社会大动荡之后,山西往往恢复较快,这是因为山西士民在北宋末、金末南逃之后,又呈现回流趋势。
     明朝初期 元朝灭亡后,明政府为恢复全国的经济社会,主导了又一次移民。因为出发及集散地有许多次是在临汾市洪洞县,所以“问我老家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成为现在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谚。
     明清时期 在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兴起,一种新的移民潮也出现了,那就是商业性移民。晋商的生意做到了南至福建台湾,北至外蒙俄罗斯,于是山西人的脚步也遍布了东亚东北亚。
     新中国成立前 1948年11月到1949年6月,山西各解放区区级以上干部南下达1万余名,连同随军的干部,及后来由部队转业到各地的干部,山西支援各地的干部在两万名以上。 【详细】
    该村位于采育西0.3公里,东依凤河,北临104国道。明朝初年,由山西屯留县移民至此而建村,当时的6户人家为纪念祖籍,取名屯留营。
    该村位于采育西0.5公里,东临凤河。明朝初年,山西黎城县移民至此而建村。原由大圈子营和小圈子营两个自然村合成,为纪念祖籍黎城县,并区别于北面的上黎城营,故取名下黎城营。
    该村位于采育东4公里,明朝初年自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由于此地是北京至天津大道的必经之处,往来客商、行人食宿者很多,当地开店的较多,故以得名。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就叫辛店镇,并已有集市。
    该村位于采育东4.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因移民至此正值黑夜,故取名大黑垡。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5.5公里,明朝初年建村。当年此地有两座庙宇,定以两庙相对线为准建村,但要在相对线的一侧盖房,形成半部建村,故名半壁店。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6.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而建村。因当时倪姓为村中之首,故取名倪家村。
    据传明初从山西省迁来王、张、马、周、邢、刘六户,从山东迁来毕姓一户,因七户在此定居,取名七家村,后谐音改为祁各庄。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7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而建村。因当时村中张姓居多,故取名张各庄。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7.5公里,明朝时建村。因当年村中有柳编作坊,且以产簸箩量多质高而闻名,故得村名簸箩庄;又因村名字体繁琐,后改为哱罗庄。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7.5公里,辽时这里称凤凰里;明朝时改名凤凰营;清朝雍正年间又更名凤窝营;乾隆年间疏治凤河流经村北,以河为名,定名凤河营。
    该村位于采育镇东南7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建村。因当年村西有座古庙叫延寿寺,故取村名延寿村。
    该村位于采育镇东南6.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建村。当年村中只有康、季、崔三姓人家,康姓为大户,故取名康营。
    该村位于采育镇东南6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为纪念祖籍取村名潞洲营;后又分成东西二村,此村居东而改称东潞洲营。居西者称为西潞洲营。
    明初一个名叫王虎的人由大同迁居此地,给皇家看守庄子,故取村名王虎庄。后村人不喜欢这个村名,遂改称王化庄,意为驱凶化吉。
    该村位于采育南5公里,明朝初年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始称包头营,延续至今。(村名来历不详,估计和大皮匠营缝鞋 “打包头”有关。)
    该村位于采育西南6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为不忘祖籍,故取山西营为村名。
    该村位于采育西南6.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当年因见村中有一棵老枯树而取村名枯树营;后因移民多为山西大同人,为纪念祖籍,改名大同营。
    明初山西移民至此建村,原有孙庄子、小庄等六个小自然村,后形成集团村落,遂以六合庄为村名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5.5公里,明朝初年建村。因村北有一个打短雇零工的人市,故取村名利市营。段营后并入利市营。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因与大皮营毗邻,且村子比大皮营小,而取名小皮营。
    该村位于采育南4.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时年村中有一皮匠手艺超群,很有名气,故得名大皮匠村;后清朝康熙年间更名大皮营。
    该村位于采育西南6公里,由山西移民迁居至此而建村。因村中韩姓居多,故取名韩家营,后定名韩营。
    该村位于采育西南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高平县移民至此而建村。为不忘祖籍,取名高平营;明朝正统年间,和尚妙湛禅师广募善缘,筹巨资在该村建长庆寺一座;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又铸铜佛一尊,高丈许,有千手千眼,供奉于殿内,始改高平营为铜佛寺村。
    该村位于采育西南5.5公里,村民原属枯树营村人。后因枯树营村北修建了庙宇广佛寺,枯树营部分村民移居至广佛寺周围而成村,并取名广佛寺村。
    明初浑河改道西南,此处始有山西移民落户。因村民多受风沙之苦,为祈恳风沙宁息,曾名风宁屯。清初析为二村,改称前、后新房。康熙《宛平县志》记为前、后新店。清乾隆年间,改名前、后辛庄。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3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原属乌云寺(海慧寺)东村,后因繁衍发展独立成村,村中蔡姓居多,故取名蔡辛庄;清康熙年间改称辛庄营;后两村名交替使用,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定名辛庄营。
    该村位于采育南3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因村后有座大庙乌云寺(海慧寺),故取名乌云寺,俗称寺上;明朝崇祯年间,因乌云寺村人负责用大车为铁台运铁,故得名盘铁营;后因不再盘铁,且村中有潘姓大户居住又改名潘铁营;但解放前本地区大部分人都叫寺上,直至解放后才定名潘铁营。
    该村位于采育南2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集体移民至此而建村。当时因村北有大沙岗,且村中闫姓为大户,故取名闫家沙窝,清朝康熙年间改名为沙窝营。
    据传明朝时此处为一山西人的花园,后此人返乡探亲不归,代为守园的李氏接收其全部家产,定居于此,故称李庄子。
    明代建村,村民多以牧羊为业,故名羊坊。清代修整南海子,辟羊坊角门于此,名大羊坊村。1981年地名普查定名大羊坊。
    明初山西移民至此形成村落。曾名曹庄子,后改朱家营。清末,以村人许半仙智谋过人,遂将村名改为诸葛营。
    唐置沃州,领滨海县,万岁通天元年(696)侨治于此处,名回城。后城废,渐成村落。明初由山西移民于此处,村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大、小回城二村。1981年,小回城更名为东回城。
    明初由山西省霍州县移民至此成村,故称霍州营,曾名高营、梁营。
    明初从山西移民成村。相传村内曾建有姜太公庙,庙里竖一根鱼竿,以祝福村民年年有余(鱼)、幸福。村民称太公庙为鱼府,后谐音为于务,清光绪年间名于家务。
    明初由山西移民建村,因附近荆棘丛生,村民多以荆编为业,故名荆家务。
    据传说,明初山西后禹州白马庄人迁移至此建村,当时共有李、崔、佟、刘姓村民五户,故取村名伍家庄,后改称伍各庄。
    金、元时期,浑河(永定河)流经此处,后主流南移,故道积水,形成“里河”。明初由山西移民在此建村,因地处浑河故道西侧,故称西里河。
    明初,有四户王姓村民从山西迁此定居,村名四哥庄,后谐音为四各庄。
    该村位于采育东南3.5公里,明朝初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建村。当时因杨姓为村中大户,且村址坐落在凤河北岸临堤,故取名杨堤。
    明已成村,村民多为山西、山东移民,村名为魏家村。后改名赵家村,简称赵村。1981年3月定名为东赵村。
    明永乐年间由山西长子县移民至此成村,分上、中、下长子营,后中长子营并入上长子营。
    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省移民成村,因有流民之意,故称流民营,曾名柳木营,清时改称留民营。
    据传为明初山西移民建村,初为陈、刘、韩三姓。魏善庄之名始见康熙 《大兴县志》,时属公田社。村名或因姓而得。
    明初山西移民建村,因此处多盐碱地,故名盐垡。清康熙年间称北盐垡,后谐音改称北研垡。
    明初山西移民至此建村,因土壤黑色故名黑垡。后因水患分为两个村,分别称东黑垡、西黑垡。
    明永乐年由山西移民成村,因一岳姓满族人在此建庄,故称岳庄子,后改称岳街。
    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19 21:01 , Processed in 0.1513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