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6-6-21 12:43 编辑
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一)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
中国古传说之研究
(日)白鸟库吉
当今乃所谓日新月异之时代,世界面目骎骎更新,世人忙于送旧迎新,更无暇回顾往时。从之者进,反之者退。世相变动之急速,莫过于今。当此之时,驱思鸿荒之古,捕捉陈年旧事,爬罗剔抉,检点真伪,或难免迂远之讥。然而世事如流,不寻其源,难求其末,不究其往,难测其来,居于当代而欲论当代者,实不应让悠久之遗迹,等闲忘却。吾人研究中国古代传说,岂必无用之业耶。今欲展其一端,以求识者指正。 既称往古之传说,则其内容并不全都包含正确之历史意义,自不待言。然而在西欧近代学风风靡于东亚之前,所谓古传说者,并不置于正确史实范围之外,两者一概混同,对前者之态度,一如后者,无分彼此。古来几多学者,潜心阐明古史,往往穷毕生之力,虽偶能有所发明,但其对古传说解释所用之方法,几乎无不一样。时代一变,欧美文物频频输入,诸般学术面目一新,史学研究方法亦渐变革,以正确史实为研究之唯一基础,虽承认传说之存在,但以其伪谬过多,故多弃之于史学范围之外,史家费心考察者绝无仅有。江户时代(一六○三至一八六七),日本以古风治学之古与研究虽可说近乎大成,然明治维新至今(本文执笔时,明治天皇仍在位——译者),并未见有何新知卓见,不能不说盖由于此。 话虽如此,传说仍有其属于历史之一面。不论传说如何荒唐无稽,难以置信,亦无非该国历史之产物,一国传说若离开其历史,即不能存立。凡传说必有其主角,其人是否真如所传,固值怀疑,然而传说乃事实与虚构结合而成,其形成之经过,却依然传出事实真相。加之凡国民必有其理想,而古传说又必包含此理想,故欲研究一国国民之历史并论及其精神,必须探讨其国民固有之传说,加以妥当解释。因此传说之历史研究,决不应等闲置之。 欲彻底了解中国之哲学宗教,必须考察其古传说,中国传说之背景以儒教为理想,其中包括负起儒教崇拜角色之主人翁。不少传说一直被视为历史事实,无人提出疑问。现在试以别种解释,批判其所谓之人物遗迹,并探讨其由来。读者若能摒除所有先入为主观念,只保留冷静之头脑,则幸甚。 首先载录尧、舜、禹事迹者,当为号称中国最古史书之《书经》。除此三人外,其他传说之古人尚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但均不见此书。事实上三代之先只有唐虞,今且先述其大略。 据《尚书·尧典》所载,尧之主要事迹,为观测天文,即: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尧又居羲仲于嵎夷,即东方,司仲春;居羲叔于南交,正仲夏;居和仲于西方,司仲秋;居和叔于朔方,正仲冬。《尧典》其后记尧之言曰: 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尧典》又称其德: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然而此段记载无非儒教主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约言,并未提供有关尧之事实。故尧之功绩,主要为授民以时。尧虽有子胤,仍咨四岳,自朝野起用舜,此乃其另一事业。 舜乃瞽者之子,其父顽,其母嚚,其弟傲,然舜据称长久和以孝,不至于奸恶。尧闻之,乃试其德,妻之以二女,察彼内行,且考其绩三载,始授帝位。又据《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年二十即以孝闻,尧试之,以二女妻之,以观其内,九男处之,以察其外。二女事舜,得全妇道,九男事舜,情感益笃。其居所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又筑仓廪予牛羊。然舜父瞽叟尚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纵火焚之,舜持两笠而下,始得免死。瞽叟又命舜穿井,舜从之,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幼子象共下土实井,父子以为舜已死而相喜,不知舜从匿空出。象与父母共谋,分得尧之二女及琴,牛羊仓廪则予父母,自居舜宫。然舜犹事父至孝,爱弟弥谨。于是尧更察舜行事,及知其可授天下,乃登用之。尧崩后,舜亲天下。其一代事业,《尚书》所传甚多,今虽不一一述之,但总而言之,近乎所有人事,皆可学自舜之事迹。舜尚有一功业,即举禹治平未曾有之大洪水。要之,吾人应留意之处,当为舜在人事之所作所为,及其本身之孝性。 禹以舜之荐,得登天位,而其一生之事业,在于治水。初,尧用禹父鲧当其事,九年无功。舜举禹继其业,经苦心积虑及离家十三年后,终治长期浩浩之洪水,蒸民赖之以安。禹之事业,唯此一宗。而其治水详细地域,见《尚书·禹贡篇》。禹性格之特点,在于勤勉力行,其事业主要与土地有关。 尧、舜、禹三王之事迹,略如上述。吾人必须平心静气,以极冷静之头脑考察。《尚书》中《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皆非当时所记。此从每篇必以“曰若稽古”云云起笔,并从“今昔”可知之。再者,三王遗迹之大小轻重,有甚失权衡之处。就中以舜事业最多,行迹最著,尧专关天文,禹专主治水,而其他事业,皆归之舜,此实应大疑。加之尧之事业主要关乎天文,舜之事业涉及人事,禹之事业则限于土地,三王事迹截然区划,颇不自然,亦使人抱有疑团。 又考舜之孝道,以常识判断,颇难置信。舜虽本一匹夫,但既成为万乘之天子,其异母弟纵或骄慢,父子相谋以杀之,亦不能不称为奇事。盖瞽叟之顽迷及无慈悲、象之傲慢及不悌等,皆为突出舜之孝道而设,乃虚构之谈。舜之德行,有此等父及有此等弟始能明显,传说虚构之迹至此益明。 禹之洪水又如何?据称鲧塞之无功,荡荡滔天、浩浩怀山。泛滥者非只黄河,诸水皆然,中国举土悉荡,为逆流所没。惟悠远鸿荒之世,治水工事虽不完善,其灾亦不应大如此。若果真如是,禹如何能于十三年中以一人之功克治耶?然若无此洪水,与禹相关之传说又何以载于古书,是为应考虑之问题。 西洋之汉学者初见中国古传说中此洪水说时,德基努等比之为《圣经》中诺亚之大洪水,但利希德霍·封等否定此说,以为禹之洪水所传为事实,非如诺亚之说乃虚构故事,并以符合实际之地理为证,反问若非洪水,又是何物?然而吾仍疑其说。据法国东洋学者伯希和及荷兰东洋学者等所言,中国之河川,合黄河、长江、汉江,全长一千五百里。加之其他河水,不知又再延几千里。若诸水同时泛滥,禹以十三年之功亦不可能塞之。万里长城延伸四百五十许里,然并非秦始皇一代之经营,从此亦可推知禹单独治水之不可能。又长江古来并不成灾,其遗害甚者主要为黄河。黄河出于青藏高原,水流清澈,流入甘肃省后始带黄色。此即利希德霍·封氏之所谓黄土(lss)灌流。黄河流过陕西、山西二省之境,东屈河南,至开封府之段为急流。然出河南省后地势一转,坦坦平原,故留下沉淀,河床渐高,河水屡屡泛滥。其害及生民者,主要为开封以东,有史以来之事实即如此,故不难推断有史以前情形亦相同。若然,汉族之大灾害实为洪水,彼等因之而苦、因之而忧。若有王者能尽力沟渎,使黎民安于其土,即为圣明之王。汉族之其他灾害,乃在西戎、北狄之入侵,能使之服膺或加以惩罚者,亦不失为受命之君。鸿水滔天、夏禹治水之传说,即由此起,有洪水始有禹,若洪水是历史上之事实,而此传说又有史上之事实为据,禹仍不外为汉族之理想人格化。传说虽或是事实,然如诸水逆流,中国举土没水等,亦显示其之所以为传说。 若上述臆断不误,吾人不得不疑尧、舜、禹三王之历史存在。尧主司天事,司人事者禹舜,而彼之德为孝,并不为奇。孝乃百行之本,为中国人道德之基本。不难推知,彼等以舜为其道德理想之人格化。禹之事业与土地有关,已如上述。若然,尧、舜、禹三王传说之作者,应是心中先有自太古即存在之天地人三才说,始构成此传说。易言之,尧、舜、禹之三传说,实非一相继(successive)之事,乃一并立(coexistent)之事。因作者眼中存有三才说,故传说整体有不自然及人为之统一。 吾人在文学上之研究,更可提供确立前述论断之资料。据《说文》第十三,尧之字义乃“高也,从壵在兀上,高远也”。《风俗通》卷一“五帝”条又解释云:“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白虎通》卷一上号中云:“尧,犹峣也,至高之貌。”由此可见,尧字以其形示义,指高远或存于至高之意。司天事之帝尧以此文字表示其名,当非偶然。《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云:“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论语·泰伯篇》又云:“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二处均可见尧字所示意义与帝尧之所属性质之间,有难以分离之密切关系,故知有高远至高意义之尧字,乃用表彰帝尧之性格。古来中国人对天有宏达之思想,据此理想,以至公至明为之德。中国人称其君主为天子,不外此种思想之表现,彼等对君之理想,乃一享受天德者。故尧虽有胤子丹朱,舜仍以一匹夫登庸,得禅天位,此不过用以表示尧有至公至明之德。 舜字有种种意义。《说文》第五云:“艸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藑,蔓地连华,象形从舛。舛亦声。凡舜之属,皆从舜。”舜乃木槿属植物,学名Hibicus syriacus,此与帝舜之名义无关。又《风俗通》卷十五帝云:“舜者准也,循也。”据《说文》第二,循乃“行顺也”。舜、顺之韵同为震,又同音,故舜字明显有顺之义。回顾帝舜之传说,舜之德以孝著。《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云:“舜年二十,以孝闻。”又云:“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又云:“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此皆记舜孝顺之德。从文字之义而思,再察帝舜之传说,可知舜乃中国人为表示理想之基本道德而虚构之人物。 据《说文》第十四,禹乃“虫也”,此不适合夏王之名。然禹、宇同音,又同属七之韵。而禹字通寓或庽,见《一切经音义》卷七“渐备经”条,“宇,古文庽,籀文作寓同”。而宇、寓等字义,《释文》云“四垂为宇”,孔颖达《正义》云“千屋则檐边为宇,千国则四垂为宇”,四垂(四至),即一特定之区域。若然,《尚书·禹贡》之文,可证夏王禹之命名决非偶然,文云: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禹之名,实得自其治九州四垂之水。 尧、舜、禹乃古之圣王,孔子祖述之,孟子尊崇之,后世儒者之流视为圣贤,言行极受推崇,无人怀疑此等古圣人历史之存在。然而如今检讨研究三王之传说,大有怀疑之理由。人若能舍去偏执,不墨守旧来之见解,当不以为吾人之论断为不当,并加以首肯。然而论者或云:尧、舜、禹三王乃儒教崇拜之宗,儒教以之为生命,今此生命灭却,儒教将如何?吾人答曰:三王之历史存在,与儒教理想并不相关,失去偶像,理想俨然存在。尧之至公至明,舜之孝顺笃敬,禹之勤勉力行,即古代中国人对王者之所望,实儒教之理想。吾人并不怀疑此一事实,儒教之生命亦因之得以保全。 三王传说中渗入了天地人三才之思想,已见前述。现临全文终结,且再费数言。三才思想,由来甚远。《舜典》中有三礼: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祇。《甘誓》中有三正,于三才之月以建正。《易经》中有三才之道,《系辞下》云: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此种三才思想,不仅见于中国之古籍,亦为北方诸民族间传播之共有思想。蒙古、东北、突厥诸族莫不有此思想,所谓萨满教(Shamnanism)拜天之根本思想,即此三才思想。故中国此种思想,其来甚久,尧、舜、禹之传说为其反映,决非偶然。 以上仅为吾人研究尧、舜、禹古传说之概括,古代中国传说之研究,自不以此为尽。若上溯批判三皇五帝之传说,再下降评鉴夏后氏以下之诸说,互为发明,始能完成。本欲详加解释,唯恐失诸过长,今仅述结论,以终结此文:就吾人所见,尧、舜、禹乃儒教传说,三皇五帝乃易及老庄派之传说,而后者以阴阳五行之说为其根据。故尧、舜、禹乃表现统领中国上层社会思想之儒教思想,三皇五帝则主要表现统领民间思想之道教崇拜。据史,三皇五帝早于尧、舜、禹,然传说成立之顺序决非如是,道教在反对儒教后始整备其形态,表现道教理想之传说发生于儒教之后,当不言自明。如是,儒教与道教虽为中国哲学思想之两大对立潮流,然二者均朝拜苍苍皇天,有期于天地,实同为一种自然教(Naturalism)。其异处唯在儒教发挥人类性质,不与天地瞑合;老庄及从其胚胎之道教、从其脱化之风水说等即灭却人性机能,与天地瞑合。若以佛语为喻,儒教当为自力教,而道教则为他力教。因此之故,前者主要控制中国上层社会思想,后者主要支配民间思想。 (《东洋时报》第一三一号,一九○九年) 白鸟库吉(一八六五—一九四二),千叶县人。一八九○年毕业于东洋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一九○一—一九○三年留学欧洲德、法、匈牙利等国。历任学习院大学教授,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理事,帝国学士院会员,文学博士。为日本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尤精于满鲜史、蒙古史、西域史。有《白鸟库吉全集》(全十卷)。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黄约瑟译,中华书局,199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