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连载 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颉刚读书笔记选(八)

    从《水经注》中看尧、舜东西两方之遗迹
    《水经》瓠子河:“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郦注:
    县北十里,即瓠河口也。《尚书·禹贡》:“雷夏既泽,雝、沮会同。”《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雝。”许慎曰:“雝者,河雝水也。”暨汉元光之年,河水南决,漂害民居。武帝元封二年,上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
    《经》又云:“东至济阴句阳县为新沟。”注:
    瓠河故渎又东径句阳之成阳城北侧渎。《帝王世纪》曰:“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墨子》以为‘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北教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二说各殊,以为成阳近是尧冢也。”余按小成阳在成阳西南半里许,实中,俗喭以为“囚尧城”,士安盖以是为尧冢也。
    又《经》:“又东北过廪丘县为濮水。”注:
    瓠河又左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一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故《史记》曰:“武王封弟季载于成。”应劭曰:“其后乃迁于成之阳,故曰‘成阳’也。”《地理志》曰:“成阳有尧冢、灵台。”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都”,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栝、柏数株,檀马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联荫,扶疏里余。中山夫人祠南,有仲山甫冢,冢西有石庙,羊、虎倾低,破碎略尽,于城为西南,在灵台之东北。按郭缘生《述征记》:“自汉迄晋二千石及丞、尉多刊石述叙,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载。”《记》述尧妃,见汉建宁四年五月成阳令管遵所立碑文云:“尧陵北,山甫墓南,二冢间伍员祠,晋大安中立,一碑是永兴中建。今碑、祠并无处所。”又言:“尧陵在城南九里;中山夫人祠在城南二里;东南六里,尧母庆都冢;尧陵北二里有仲山甫墓。”考地验状,咸为疏僻,盖闻疑、书疏耳。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池;泽之东北有陶墟,缘生言“舜畊、陶所在,墟阜联属,滨带瓠河”也。郑玄曰:“历山在河东,今有舜井。”皇甫谧“或言今济阴历山是也,与雷泽相比”。余谓郑玄之言为然,故扬雄《河水赋》曰:“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于河之岩。”今雷首山西枕大河,校之图纬,于事为允。士安又云:“定陶西南,陶丘亭也。”不言在此,缘生为失。
    按郦道元虽录《汉书·地理志》及《帝王世纪》之文,说尧、舜遗迹在成阳,然终横梗一尧、舜之都在河东之成见,故以为“考地验状咸为疏僻,盖闻疑、书疏耳”,又以扬雄之赋驳郭缘生《述征记》。然雷泽、陶丘诸地,终不能移之于西土。《禹贡》于兖州云“雷夏既泽”,于导沇水下云“东出于陶丘北”,其明证也。《水经》河水云:“河水又南,径陶城西。”注云:
    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阪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
    《经》续云:“又南过蒲阪县西。”注云:
    郡南有历山也,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乃经历山下。上有舜庙。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郯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余按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怀?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书》所谓“厘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出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
    《经》续云:“河水又南,径雷首山西。”注云:
    山临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骃曰:“蒲阪,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有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似〕是,千载渺藐,非所详耳。
    是在黄河转角处,有陶城,有历山、舜井及妫、汭二水,又有雷首山即尧山,惟无雷泽耳。《史记》云:“舜,冀州之人也。”大概秦、汉间已有移尧、舜之迹于河东者。哀六年《左传》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杜解:“唐、虞及夏同都冀州。”亦足透露此中消息。《九歌·云中君》:“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王逸注:“两河之间曰冀州。”然楚在南服,其祭云中君何以取于北方之冀?故洪兴祖《补注》纠正之,云:
    《淮南子》曰:“正中冀州曰中土。”注云:“冀,大也,四方之主。”又曰:“杀黑龙以济冀州。”注云:“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
    冀本河北之国,何以移作中土之称?颇疑魏惠王迁都大梁,挟此名以俱至也。又陶唐本在东,而武王之子唐叔实封于汾、浍;有虞亦在东,而周章之弟虞公实封大阳虞原;夏后氏亦在东,而实沈所迁之大夏实在晋:凡此皆古史所以起纠纷之因,而前人不能就发展看问题,执一而坚守之,所以捍格而难通也。观浙中且传上虞、历山,延庆尚有妫水,陕西安康、城固且并有妫虚,甚至中亚之阿母河亦名妫水,何况河东之地久有唐、虞、夏之名者乎!又《禹贡》“雷夏既泽,灉、沮会同”,郑玄注:“雍水、沮水相触而合入此泽中。”(《史记·夏本纪》集解引)许慎《说文》:“汳水受陈留浚仪阴沟;至蒙,为雝水,东入于泗。”徐铉曰:“今作‘汴’,非是。”蔡《传》:
    《水经》:“汳水出阴沟,东至蒙为狙獾。”则灉水即汳水也。灉之下流入于睢水。沮水,《地志》:“睢水出沛国芒县。”睢水其沮水欤?
    胡渭《锥指》云:
    今山东兖州府曹州东北六十里有成阳故城,北与东昌府濮州接界。雷夏在曹之东北,濮之东南。……灉、沮二水在泽西北平地。……导雷泽之下流以注于济,而又浚灉、沮之故道以归于泽,使桑土复其故常。
    又云:
    《周礼》:“兖州,其浸卢、维。”郑注云:“当作‘雷、雍’。”引此“雷夏既泽”为证,盖以“雷”为雷泽,“雍”为灉水也。《通典》不从郑说,云:“卢水在济阳郡卢县,潍水在高密郡莒县。”今按“潍”,《汉志》一作“维”,故杜氏以《职方》之“维”为《禹贡》之“潍”。〔眉批:此“杜氏”为杜佑。〕然周时徐并于青,兖不得越青而东有潍。济阳之卢水,古不著名,他书亦少见。窃谓《周礼》多古字,“靁”似“卢”,“雝”似“维”,以字形相近而误。郑破“卢、维”为“雷、雍”殆不可易。二水合以注泽,则言“雍”固可该“沮”也。
    按“灉”之与“潍”,古本一字。甲骨文有“”(《前编》二、三六)、“”(同上,二、二、四)、“”(同上,二、三五)字,罗振玉释为“”即“雝”,又有“”(同上,二、十六)、“”(同上,二、二四)字,罗释为“淮”,而又曰:“此疑与‘’为一字,省‘口’耳。”按此为商王“于”之地,必在王都附近,不可能至高密之莒县,则甚有即兖州之灉之可能。吾人既知济水流域为鸟夷之地,则水或加“口”作“”,或损“口”作“淮”,皆所以表示其对图腾之信仰,兖、青二州俱有“雍水”或“维水”,正与迁居西土之秦有其“雍水”或“淮水”者同可知也。即“睢水”之名亦可作如是观。
    妫姓与象
    象为舜耕及象封于有鼻之传说,恐皆从陈为妫姓来,甲骨文之“为”字固像手牵象也。
    “妫”与“潍”
    “妫水”疑亦“潍水”之音转,观“有攸不惟臣”一本作“有攸不为臣”可知。〔眉批:《皋陶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即共为帝臣也。〕舜为东夷之人,故其居地为“妫汭”。妫水本在东方,其后乃移于山西及河北,更及于中央亚细亚之阿母河。
    舜耕稼、陶、渔之地皆在东夷,不在冀州
    《韩非子·难一》云:“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按此言舜陶于东夷,可与孟子云“舜,东夷之人也”相证,明舜之故事出于东夷。东夷之陶,则《禹贡》所云“导沇水……东出于陶丘北”,郑玄注云“《地理志》:陶丘,在泲阴定陶西北”,疏引郭璞云“今泲阴定陶城中有陶丘”,王鸣盛《后案》云“定陶乃泲阴郡治,其后徙西南,包陶丘而为城耳。今县属山东曹州府。县治又徙于东北,故陶丘与汉故城皆在西南七里”者是也。《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疑其即袭用韩非语而稍变之。〔眉批:史迁此文取于《墨子·尚贤中》篇。《尚贤中》云:“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其所以独没东夷之名者,以其上文已云“舜,冀州之人也”,虑冀州与东夷远,故变其文曰“陶河滨”也。然其云“渔雷泽”,此“雷泽”即《禹贡》兖州之“雷夏既泽”,郑玄注云“《地理志》云:雷泽在泲阴成阳”,则仍是东夷之地也。《水经注》云:“瓠子河故渎自句阳县西(《后案》:句阳故城在今菏泽北),又东径雷泽北。泽在大成阳故城西北十余里,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渔也。”又云:“雷泽西南十里许有历山,山北有小阜。泽之东北有陶墟。郭缘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连属,滨带瓠河。’”王鸣盛云:“雷泽在瓠河之南,成阳故城之西北,陶墟之西南,历山之东北。”是则舜工作地区历山、陶丘、雷泽,皆相距密迩,而所谓“河滨”者即瓠子河之滨也。(瓠子河固自汉代由大河析出,然地势既卑,汉以前亦必有河。)此非舜为东夷人之证乎!《史记·货殖列传》云:“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阳,亦一都会也。昔尧作游成阳,舜渔于雷泽,汤止于亳。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蓄藏。”此文言尧、舜、汤作于东夷之一区,最近事实。我辈虽不肯定尧、舜之实际人格,然亦不否定尧、舜传说之存在,此传说盖始起于“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即今曹州一带地。而甲文、金文,“汤”皆作“唐”,是“陶唐氏”一名由于汤传说之分化而来。舜为帝俊之分化,商人以夋为始祖,是舜为商祖无疑。故尧、舜、汤三名,实即东夷中一族之标帜,非实有此三人也。后人以今山西境内有唐有虞,必欲敷舜耕渔之地于冀州境内,于是《括地志》谓蒲州雷首山(中条山)亦名历山矣,又谓“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矣。张守节且云“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矣。崔述亦曰“虞乃冀州境,舜不应耕稼陶渔于二千里外,则以为冀州者近是”矣(《唐虞考信录》卷一)。此皆不能穷传说之源,而牵绊于汉以下之误谬之整理结果者也。
    鸣条所在
    鸣条之地,迄无定释。吕思勉《论汤放桀地域考》(《唐虞夏史考》之六)云:
    《史记·夏本纪》云:“汤率兵以伐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殷本纪》云:“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周书·殷祝》曰:“汤放桀于中野。士民闻汤在野,皆委货扶老携幼奔,国中虚。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不齐士民往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尚书大传》略同,惟末句作“桀曰:‘吾闻海外有人。’与五百人俱去”。《墨子·三辩》:“汤放桀于大水。”《荀子·解蔽》:“桀死于亭山。”《御览·皇王部》引《尸子》:“桀放于历山。”《吕览·简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战于,登自鸣条,乃入巢门。”《淮南·本经》:“汤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鸣条,放之夏台。”《主术》:“汤革车三百乘,困之鸣条,禽之焦门(注:焦,或作巢)。”《修务》:“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列女·孽嬖·夏末喜传》:“战于鸣条。桀师不战,汤遂放桀,与末喜嬖女同舟流于海,死于南巢之山。”(《夏本纪》正义云:“《淮南子》云:‘汤放桀于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今《淮南子》无之。疑兼引此文,而传写夺佚。)合诸文观之,则有娀之虚,桀初败处;鸣条,再败处;南巢,被擒处;亭山,即历山,亦曰南巢之山,则其被放处也。《墨子·尚贤下》篇言“传说居北海之州,圜土之上”,则古放逐人固有于水中洲上者。《左氏》哀公八年,“吴囚邾子于楼台,洊之以棘”,则夏台即在亭山之上,正洲上之圜土也。……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放鸣条,东夷之人也。”其地迄无确释。今观《吕览》“登自鸣条,乃入巢门”之语,则鸣条地势必高,巢门或亦天然形胜而非巢国之门与?抑巢固因山为郭也?予又疑《书序》所谓“升自陑”者或即指此。《书序》虽伪,亦当采古籍为之也。当即春秋时之国,见隐公五年。《公羊》作“成”。后汉时为成县。《左氏》杜注云:“东平刚父县西南有乡。”地在今山东宁阳,于鲁颇近。桀都河、洛,其败顾在齐、鲁,殊为可疑。案《左氏》昭公十一年,叔向言“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有缗即有仍。……《说苑·权谋》曰:“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供贡赋。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乃兴师伐桀而残之。”则桀于东方亦颇有威力。《天问》“桀伐蒙山”,傥即《诗》“奄有龟、蒙”之“蒙”与?宜其败于鲁也(《韩非子·难四》“桀索岷山之女”,“岷山”亦即“蒙山”也)。
    颉刚案,总观吕君所举诸证,桀初败于有娀之虚,惟《殷本纪》一言之;桀初败于中野,乃徙不齐与鲁,惟《殷祝》一言之;桀初败于,惟《吕览·简选》一言之;桀逃于海,惟《尚书大传》及《列女传》言之。三之伐,亦惟《殷本纪》言之,或后人以《书序》文录入也。至于鸣条,各条俱有,《殷祝》独阙;南巢(或巢门、焦门),各条俱有,惟《殷本纪》独阙。《尚书大传》先言南巢而后言海,《列女传》先言海而后言南巢之山,二者不伦。《尸子》、《淮南》言历山,《荀子》言亭山,故吕氏疑为一地。诸说错落,虽不易审其究竟,然皆在汤都之东南则可知也。金鹗《舜崩鸣条考》(《求古录礼说》卷三)云:
    桀都在今河南府,汤自亳(今彰德府)往伐,桀出与汤战,则鸣条在河南府之东可知,孔冲远《书疏》:“或云:陈留平丘县有鸣条亭。”陈留为今开封府,平丘今为封丘县(属开封府),正在河南府之东。……大昊氏尝都于陈,舜晚年居于鸣条,或即大昊之旧都而居之与?《孟子》“负夏”、“鸣条”并举……郑注《檀弓》“负夏”以为卫地。《史记》言舜微时“作什器于顿丘”……即《诗》“顿丘”,亦卫地。卫与陈相近,又可为鸣条在今开封之一证。
    其说是也。〔眉批:金鹗原注:“《地理志》东郡有顿丘县。《舆地广记》:‘顿丘,在淇水南。’”〕
    会稽郡之舜、禹遗迹
    鲁迅辑《会稽郡故书杂集》中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有下列诸条:
    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旧记)。百官者,丹朱从舜于此。(《会稽三赋》周世则注)
    郡有禹穴。案《汉书·司马迁传》云:“上会稽,探禹穴。”又有禹井(《御览》五十四)。会稽山在县东南。其上,石状似覆釜。禹梦玄夷仓水使者,却倚覆釜之上,是也。今禹庙在其下。秦始皇尝配食此庙。(《御览》四十一)
    会稽山南有宛委山。其上有石,俗呼“石匮”,壁立干云,有县度之险,升者累梯然后至焉。昔禹治洪水,厥功未就,乃跻于此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以知山河体势,于是疏导百川,各尽其宜。(《艺文类聚》八,《路史·后纪》十二)
    永兴县东北九十里,有余山,传曰是涂山。案《越书》,禹娶于涂山。涂山去山阴五十里。检其里数,似其处也。(《艺文》八)
    禹葬茅山,有聚土平坛,人工所作,故谓之千人坛。(《嘉泰会稽志》十八,云《史记正义》引旧记)
    又陈、隋间人夏侯曾先所作《会稽地志》,其一条云:
    舜桥,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故亦名百官桥。(《寰宇记》九十六)
    又晋贺循所作《会稽记》,其二条云:
    会稽山有禹井,去禹穴二十五步。谓禹穿凿,故因名之(《会稽三赋》周世则注)。石篑,其形似篑,在宛委山上。《吴越春秋》云:在于九山东南,曰天柱山,号曰宛委。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磬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篆其文。禹乃东巡,登衡山,杀白马以祭之。因梦见赤绣文衣男子,自称玄夷仓水使者,谓禹曰:“欲得我简书,知导水之方者,斋于黄帝之岳。”禹乃斋三月,登石篑山,果得其文。乃知四渎之脉,百川之理,凿龙门,通伊阙,遂周行天下,到名山大泽,召其神问之。使伯益疏而记之,名为山海经。防风氏身长三丈,刑者不及,乃作高塘临之,故曰“刑塘”。(《御览》四十七,《寰宇记》九十六,《舆地纪胜》十,《嘉泰会稽志》十,《会稽三赋注》)(“篑”,《寰宇记》引作“匮”)
    合以上诸说,知今浙江绍兴有姚丘,舜所生也;有舜桥,亦名百官桥,舜避丹朱于此,而百官从之也。有禹穴,禹所居也;有禹井,禹所凿也;有宛委山,禹得石匮简书于此,因得治洪水者也;有余山,即涂山,禹所娶也;有刑塘,禹刑防风氏处也;有茅山,禹所葬也。凡虞、夏剧迹,越皆有之,不必求之于中原,此亦越人所踌躇而快意者也。此东南少数民族通于中原之后,援中原古史说而为之者。观《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为秦置,而余姚、上虞两县在焉,则此等古迹自为秦前越民之所为。予颇疑云南有姚安、大姚诸地名,亦西南少数民族接受中原文化后之表现,与舜墓在零陵、舜妃墓在君山者同。
    舜
    《墨子》所说舜耕、陶、渔地;《孟子》所说舜生、卒、贸迁地;《史记》所说舜耕、陶、渔、迁地,皆在兖州,即鸟夷地。
    楚人南迁——舜之传说随行韶山(舜奏乐地)
    九疑(舜葬地)
    湘水(舜妻为神)
    君山(舜妻葬地)
    山西有虞,本为“虞、虢”之虞,与舜后之虞根本不发生关系。以定尧于山西之唐,由是传说虞亦在彼。
    “妫水”疑亦为“潍水”之音转,观“有攸不惟臣”一本作“有攸不为臣”可知。舜为东夷之人,故其居地为“妫汭”。妫水本在东方,其后乃移于河北及山西,更及于中央亚细亚。
    陈为舜后而以“妫”为姓,是否含有象图腾之意味在内?舜弟名象,封于有鼻,亦可为此说作证。“为”《说文》误说为两猴相对,观甲骨文则象也。
    妫
    陈为舜后,其姓为妫。《尧典》言“厘降二女于妫汭”,则舜所居为妫水流域无疑。此水不知当今何水?
    妫水,或即睢水。
    鸟夷族之分支为象图腾,妫字从象,甲骨文可证。
    舜弟名象,度由此来。
    《吕氏春秋》谓“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则当时中原象之繁殖甚多可知。
    关于尧舜禅让复王毓铨函
    前予发表《禅让传说出于墨家考》之后,王毓铨君给予一函,近日检出,录此以待改正:
    (一)九节“禅让说能在古代社会里实现吗”?此古代社会未悉所指何时?商周乎?夏乎?抑尧、舜时代乎?阅后文,得悉吾师所谓“古代社会”即周与春秋。此说如确,则吾师所云“可见在古代的亲亲社会里尚贤主义是决行不去的”之论断自是千真万确,不容怀疑。但本文所论为尧、舜时代事,故“古代社会”一语所指之时期不只限定周与春秋,前此之原始社会时期亦当包含在内。如生之揣测不误,则吾师所言“古代的所谓礼让只是贵族间所行之一种礼教”稍有不妥点。盖周代、春秋与尧、舜时代之社会性质绝不相同,前者为封建社会(春秋已入崩溃期),后者为原始共产社会。封建社会中始有贵族,而原始共产社会中除地位平等之男女成员外,只有被成员选举之酋长。如是,则吾师所指之“古代社会”,其为周代、春秋无疑矣。不然,即生矛盾。是生与吾师之意见不同者一也。
    (二)生亦承认禅让说在古代社会(尧舜时代)是不能实现的,虽然其时为共产社会。盖“禅让”二字之含意是生动的,显然含有私有国家(即“家天下”、“朕即国家”)之义;因其有国家,方得曰“禅让”;如国家属于全体人民,为人长者何得私予“禅让”?此“禅让”说之不能行于古代社会也明矣。
    虽然禅让之说不行于古代,而普选之制却曾存在。战国本为一私有财产社会,一方面新兴阶级欲借古代普选之制希冀参加政治,但又恐普选说行而自己之经济优越地位之丧失,此普选之所以改为“禅让”欤!(禅让即含有私有的意思。)生认为战国学者之伪造古代历史,此即其一例也。
    然而,“禅让”虽不存在于古代(更不存在于周及春秋),而普选制却有,此与吾师之不同者二也。
    (三)吾师又曰:“我们知道战国以前整个的社会都建筑在阶级制度上。”此语所指,显然难符实际。古代社会(尧舜时代之原始共产社会),财产为公有;无剥削,无阶级。阶级只发现于私有财产制确立以后(即商、周以后)。今吾师谓“战国以前整个的社会都建筑在阶级制度上”,否定了中国历史上之原始共产社会一阶段,与事实恐有不合。此与吾师所论不同者三也。
    以上为王君原函。予以前未读马克思主义之书,不了解古代的原始共产社会,自宜有此谬误。得渠纠正,我必当将此文修改。抗战前甚有与我讨论学术之书札,悉为日寇攫取,不详下落。去年“文化大革命”,家人秉破四旧之旨,火烧抗战以来之函件。而此信竟为予检出未毁,真大幸也。
    但王君此函亦有错误,他说春秋时代是封建社会的崩溃期,在今天是不可能这样说的。春秋时代应是奴隶制社会的崩溃期,周王和各国诸侯都是奴隶主。原始共产社会不可能直接封建社会。
    帝俊、帝舜、帝喾
    《山海经·大荒南经》:“帝俊妻娥皇。”又:“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羲”从“娥”得声,“和”与“皇”同纽,故“羲和”为“娥皇”之转变无疑义。“常羲”之“羲”即从“羲和”来,乃是将一人析作二人。“帝俊”即“舜”也。舜有娶尧二女之说,《五帝德》云:“依于倪皇。”“倪”即“羲”之音转。《帝系》则云:“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匽氏。”《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世本》作“女莹”,刘向《列女传》作“女英”,《汉书·古今人表》作“女”。是为“常羲”之别一名。〔眉批:在母系社会,羲和与常羲为独尊之日月神,及入父系社会,乃降为帝俊之配,其后更易其性别。〕
    卜辞中有“”字,祭之之礼隆重,用,又称之为“高祖”,王国维初释为“夋”。《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帝喾名夋。”《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曰:“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曰夋。”《御览》八十引作“逡”。《史记正义》引作“岌”。王国维曰:“逡为异文,岌则讹字也。”是帝喾即帝俊。王氏又云:《山海经》屡称“帝俊”(凡十二见)。郭璞注于《大荒西经》“帝俊生后稷”下云“俊,宜为喾”,余皆以为帝舜之假借。然《大荒东经》[JP2]曰:“帝俊生仲容。”《南经》曰:“帝俊生季厘。”是即《左氏传》之“仲熊、季狸”,所谓“高辛氏之才子”也。《海内经》曰:“帝俊有子八人,实始为歌舞。”即《左氏传》所谓“有才子八人也”……《祭法》“殷人禘喾”,《鲁语》作“殷人禘舜”。……喾为契父,为商人所自出之帝,故商人禘之(《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凡此,均可见俊、喾、舜本为一人之分化。
    郭沫若曰:,王初释为夋,谓即“帝喾名夋”之夋,亦即《山海经》之“帝俊”。俊又改释为“夔”,字读“纳告反”,与“喾”同“告”音,谓即“喾”之本字,“夋”与“俊”均因形近而讹。说虽改变,然于“帝俊”与“帝喾”为一人则倍有见地矣。知帝俊与帝喾为一人,则帝舜与帝喾亦当为一人。……盖同一字,或读为喾,或读为夋,或读为舜,或读为俊,故夋遂为喾之名,而舜与喾复由后世儒家分化而为二帝也。(《卜辞通纂》)
    黄帝、唐、虞
    《管子·法法》云:
    黄帝、唐、虞,帝之隆也。资有天下,制在一人,当此之时也,兵不废。今德不及三帝,天下不顺而求废兵,不亦难乎?
    按此以黄帝与唐、虞连称,与《易·系辞传》之云“黄帝、尧、舜”者同,又言“三帝”,不云“五帝”,可见黄帝传说初入中原之际,原与尧舜相接。其后言“五帝”,乃插入颛顼、帝喾二人。
    同篇又云:
    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理,后稷为田。
    此四人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以事其君。
    按比较《论语》“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尚少一人,可见当时原无九官之说。
    鸣条与攸
    鸣条之名甚著于古史,而迄莫能详其地之所在。按甲骨文有攸侯喜,是即条侯,其国都即鸣条也。《孟子》引《逸书》云“有攸不为臣,东征”,向解“攸”为“所”,而不识其为攸侯之国。〔眉批:“有攸”与“有莘”同。〕今幸甲文发见,始知周公东伐,即以攸为最大之征伐目标。其所以谓之鸣条者,即著其为鸟夷之族也。
    (《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1: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节选)



    苏秉琦



    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过去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徐旭生和童书业先生等还曾进行过系统整理。不过那时史前考古学尚未充分发展起来,无法同考古资料进行比照。有一些作者想用考古资料印证传说,又往往牵强附会。现在史前考古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本身就可以大体复原远古时代的漫长历史,传说资料反而只起参照的作用。若以整理传说史料本身来说,史前考古资料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最可靠的参照系。

    古代有所谓三皇五帝之说,但具体哪是三皇哪是五帝,则往往有不同的说法。要之三皇或类似三皇的说法应属后人对荒远古代的一种推想,并非真实历史的传说。而五帝则可能实有其人其事,所以司马迁著《史记》时径直从《五帝本纪》开始,而于五帝以前的历史则只字不提。

    五帝说大约形成于战国时期,但各家所说不尽相同。《史记》以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也许是司马迁认为这几个人的事迹比较可信。其实在别的古书上还有许多帝,也不见得都是虚构。例如黄帝就是打败了炎帝和蚩尤之后声名才显赫起来的。起码当时还有一个炎帝。只是后来人用千古一系的思想整理古史,把本来比较复杂的情况简单化了。

    五帝的时代究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哪个时代,现在虽然还无法论定,但也不是毫无边际。以往在仰韶文化发现之初,不少学者以为它就是夏文化,后来觉得仰韶年代太早,又提出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意见,现在也还有一些学者保持这一看法。不过从有关夏纪年的各种说法与碳14年代的比照来看,从夏人活动区域的考订与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的比照来看,从夏的文物典章制度与考古学文化内涵的比照来看,从夷夏关系、夏商关系与考古学文化关系的比照来看,二里头文化更像是夏文化。假如这个判断没有大错,那么五帝时代的下限就应是龙山时代。

    五帝时代之始,战争连绵不断。《五帝本纪》说:“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他先是打败炎帝,接着又禽杀蚩尤。这种情况只有在社会财富有所积累,社会分化日趋尖锐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从考古学文化来看,这是仰韶后期即大约相当于公元前3500年以后的事,所以五帝的时代上限应不早于仰韶时代后期。 

    按照古史传说,五帝的时代又可分为两大阶段,黄帝至尧以前是第一阶段,尧及其以后是第二阶段。先秦儒家言必称尧舜,《尚书》就是从《尧典》开始编纂的。墨家常是虞夏商周连称,把尧舜的历史同三代相联系而与以前的历史相区别。在其余各家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倾向。问题是这两个阶段能否同考古学文化相对照。前面已经谈到在仰韶时代与龙山时代之间确实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无论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和分化,还是从文化区系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都能看得出来。不过龙山时代有五六百年,而尧舜禹假如真是相互继承关系,时间就会短得多。除非不是个人的直接继承关系,而是不同部落禅递掌权,否则难以简单比附。

    传说尧为陶唐氏,舜为有虞氏,尧舜的时代或称为唐虞时代。《孟子·万章》引孔子的话说:“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意思是说唐虞时代实行禅让制度,而夏商周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家天下制度。一禅一继,把两个时代区分得非常清楚。所谓其义一也是说二者又有联系,都是合乎天意即时代的要求。《尧典》中谈到那时除帝尧、帝舜外,还有由四岳、十二牧(或曰群牧)组成的贵族议事会;有以司空为首的包括司徒、后稷、士(类似以后之司寇)、工(百工)、虞、秩宗、典乐、纳言等部门官员的行政组织;有刑法(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灭肆赦、怙终贼刑);有军队并有显赫的战功。这已经是一种雏形的国家了。当然,《尧典》系后人追述,难免有记不准确而把作者当时的某些情况附丽增加进去的地方,但也不会是向壁虚构。只要看看龙山时代已有很大的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城内面积就达20多万平方米),就知当时一定有了城乡的分化,有了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有些两椁一棺的大墓墓主一定是身份很高的贵族,制铜、制玉和蛋壳黑陶等当时的高技术产业很可能有工官管理。而当时普遍出现的乱葬坑,死者身首异处或肢体残乱,当是酷刑的牺牲者。如果我们能把这两方面的材料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把这一阶段的考古工作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就会更好地把我国的远古历史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更好地衔接起来,把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如何产生私有制和阶级,最后出现国家的具体进程及其特点阐释得更加清楚。那时我们将有理由说我们所作的确实称得上是恩格斯《起源》一书的中国续篇!

    (《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6-6-27 11:55 编辑

    舜都于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考(一)
    舜都于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考
    秦文生
    历史上究竟有无舜都?舜都何在?由于历史年代久远,史书记载和后人的解释多歧,致使舜都的地望至今不能确指。笔者通过梳理古文献和分析已有的考古资料,认为舜都于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本文之说,不当之处难免,还请方家教正。
    一、文献记载
    文献中关于舜都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六说。
    Ⅰ冀
    《今本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冀即古之冀州,大致范围是指今之晋南、豫北和河北省。
    Ⅱ蒲坂
    《帝王世纪》:“舜居蒲坂。”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舜所都,或言蒲坂,或言平阳,或言潘。”
    《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蒲坂故城在蒲州河东县南二里,即尧舜所都也。”
    蒲坂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一带。
    蒲坂与冀的关系,唐孔颖达疏《左传》曰:“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余里,俱在冀州,统天下四方,故云‘有此冀方’也。”清徐文靖在《竹书纪年统笺》一书中说:“舜都蒲坂,今平阳府蒲州也。亦《禹贡》冀州之地,故曰居冀。”
    Ⅲ妫汭
    《尚书·尧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是,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这里指出舜的居地是在妫汭。
    《世本》:“舜居妫汭。”
    关于妫汭的地望,一说在晋南,一说在河北。
    《帝王世纪》:“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汭,水涯也,犹洛汭、渭汭然也。”
    《尚书·尧典》孔颖达《注疏》持同样说法:“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至蒲坂南入河,舜居其旁。”
    《水经注·河水下》:“(河东)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径历山下,上有舜庙。”
    这些说法,均认为妫汭在今山西南部的永济县。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又云:“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引《耆旧传》云:“即舜厘降二女于妫汭之所。外城中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舜庙。”这里提到的妫州,其地望在河北省中部。
    Ⅳ鸣条
    《今本竹书纪年》:“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
    《孟子·离娄下》:“()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
    鸣条的地望,也有两说:一说在晋南,一说在豫东,历代学者聚讼不决。
    《竹书纪年》笺按《郡国志》说:“(鸣条)河东安邑。”《帝王世纪》也说:“(安邑)县西有鸣条陌。”
    但是,《竹书纪年》笺按《困学记》却又说:“舜卒鸣条,在今陈留之平丘。”
    Ⅴ虞
    《帝王世纪》:“舜嫔于有虞。”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谯周说:“以虞封舜子,今宋州虞城县。”
    《集解》引《汉书·律历志》:“商均封虞,在梁国,今虞城县也。”
    虞城县在今豫东,也有人认为虞地在今晋南。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舜嫔于虞,因以为氏,今河东大阳西山上虞城是也。”
    《史记·五帝本纪》索隐:“虞,国名,在河东大阳县。”《正义》引《括地志》:“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虞地在浙江余姚,从舜的整个活动来看,浙江之说是不大可信的,兹不赘述。
    Ⅵ东夷
    《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周处《风土记》:“舜东夷之人,生姚丘。”
    东夷是古代“华夏”对东方民族的称呼,东夷人主要居住于今豫东和山东省。
    概述以上六说,冀、蒲坂、妫汭三说实为一种说法,即认为舜都冀州蒲坂;鸣条为舜晚年所居并卒之地;虞为舜之子的封地;东夷是舜的祖居之地。蒲坂、妫汭多认为是在晋南的永济县;鸣条和虞或认为在晋南,或认为在豫东;冀和东夷泛指一大片地方。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认为舜的起源地和活动中心是在晋南或豫东地区。
    二、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证明,文献记载大体是可信的,舜的活动中心即舜都的确不外乎在晋南或豫东这两个地区。
    197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晋南的襄汾县陶寺村发现了陶寺类型龙山文化,“这是一种与河南、陕西龙山文化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而又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遗存”[1]。陶寺遗址面积很大,南北宽约1500米,东西长达2000米,总面积为300多万平方米[2]。至1983年已发掘6000平方米[3]。遗迹遗物十分丰富。
    陶寺遗址的遗迹主要分为居址和墓葬。在居址中发现很多小型房址,房址周围有道路、水井、陶窑和较密集的灰坑。房址有地面、半地穴式和窑洞三种,其中以半地穴式和窑洞式居多。半地穴式房址地面多涂一层白灰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发现了盛储白灰(CaO)的早期窖穴和晚期烧制白灰的窑址,说明当时白灰已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还发现夯土碎块和刻画几何纹的白灰墙皮,提供了附近可能有大型建筑基址的线索。
    墓地位于居住地的东南,面积达3万平方米以上,使用时间大致同居住地相始终。从已发掘的1000余座墓葬来看,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墓三种类型。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和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与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类墓不及墓总数的1%;中型墓长宽尺寸略小,使用木棺,随葬品为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见猪下颌骨数个至数十个,这类墓占墓葬总数的10%;小型墓墓坑小而狭长,一般长2米,宽05米左右,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类墓约占墓葬总数的90%。陶寺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可分为生产工具和武器、陶器、彩绘木器、玉、石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等几类。生产工具和武器,有石制的斧、锛、凿、铲、刀、镞,骨质的铲、锥、镞,陶纺轮和制陶用具陶拍、陶垫等;陶器有灶、斝、罐、壶、瓶、盘、豆,个别墓还有鼎和觚,凡泥质盆、罐、壶、瓶、盘、豆均施彩绘;彩绘木器从其残存的彩绘颜料层剔剥出的形状看,有案、俎、几、匣、盘、豆、“仓形器”、鼓等器形;玉石礼器和装饰品有钺、瑗、琮、环、梳以及用绿松石、蚌片镶嵌的头饰、项饰、臂饰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乐器石磬和鼍鼓,还有一件浇铸而成的铃形小铜器。
    发掘者将陶寺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继承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而来,晚期与三里桥龙山文化遗址或王湾三期的年代约略相当。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4]。
    在豫东地区,则发现了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王油坊类型最初发现于河南永城造律台和黑堌堆,因而也称造律台类型或黑堌堆类型,但这种类型被确认下来得自于王油坊遗址。王油坊在永城西约30公里,在这里清理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房基11座,灰坑23个,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陶器纹饰以方格纹为主,其次为篮纹和绳纹。常见器形有深腹罐、罐形鼎甗碗、圈足盘、平底盆、长颈壶、器盖等。11座房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方形房2座,圆形房5座,下层有方形房3座,圆形房1座。在上层房基里,发现了夯土及土坯墙[5]。
    王油坊类型的发达程度,则由淮阳平粮台古城址为代表。该城址位于淮阳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185米,城内面积共计34000多平方米,连同城墙及外侧附加部分,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现存城墙顶部的宽度约810米,下部宽约13米,残高3米多。修筑时系用比较原始的小版筑堆筑法夯筑而成[6]。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城西南拐角的内侧有杀牛祭祀坑,内埋一大一小两具完整的牛骨架,当是举行奠基仪式时留下来的。南北城墙中段各有一座城门,贯通城内的南北大街。在南城门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一座用土坯垒砌成的门卫房,各为13641386平方米。南门门道以下03米处,铺设三条陶水管道,管道每节长035045米不等,直筒形,一端口径为023026米,另一端口径为027032米,每节小口朝南,套入另一节的大口内,节节套扣,结合牢固。管道周围填以料礓石和土,其上再铺土作为路面。
    在城址内还发现龙山文化的房基十余座,多为长方形排房,有的平地起建,亦有高台建筑,普遍使用土坯作为建筑材料。有一座高台建筑,台高072米,长15米多,宽57米,当属后世宫殿之前身。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圆形袋状灰坑、3座陶窑和16座小孩墓葬。
    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也有石、骨、蚌器。陶器种类有鼎、罐、碗、盆、豆、甗、圈足盘、澄滤器等,陶色以灰陶居多,黑陶较少,纹饰主要为篮纹、方格纹和绳纹;石器有凿、锛、纺轮;骨器有凿、镞;蚌器有镰、刀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发现一块绿色铜渣,长13厘米,断面近正方形,四面均为08厘米。说明平粮台古城已进入早期铜器时代。
    考古发掘者把平粮台遗址分为五期,一期为大汶口文化,二、三、四期为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五期为二里头一期文化。古城建于第二期,延用至第四期。据碳14测定,平粮台古城的建造年代在距今4355±175年以前,与陶寺遗址最早的一个可靠数据4415±130年大体相近。
    三、舜都考辨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和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的发掘资料公布之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许多考古学者、历史学者纷纷撰文,对它们的年代、社会发展阶段、族属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关于襄汾陶寺遗存,有的学者认为:“陶寺的许多发掘资料与文献中所说的尧舜时期的情况,实在可以相互对照。”[7]即认为陶寺遗址不仅是尧的活动中心,同时也是舜的活动中心。有的认为:“无论从文化特征、地望、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这四个方面加以探讨,陶寺类型龙山文化与夏族情况基本相合。”[8]笔者同意王文清先生的看法,“陶寺遗址、墓地的文化遗物,在地望、年代、葬法和赤龙图腾崇拜迹象等方面,基本上与帝尧陶唐氏的史迹相吻合,很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9]即认为“陶寺遗址就是尧的活动中心,极可能就是尧都所在”[10]。由于笔者认为陶寺遗址是帝尧陶唐氏的遗存而与舜都无关,且这方面已发表的文章较多,所以在此不详加论证。
    关于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绝大多数文章是在探讨中国古代城市起源问题时提及,专门探讨平粮台古城性质和族属的文章则比较少,且均与传说中的太昊相联系[11]。笔者于此认为,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不是太昊的都城,而是有虞氏帝舜的都城。现考辨如下:
    第一,从社会发展阶段看。《吕氏春秋·贵因》云:“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史记·五帝本纪》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里,既道出了舜对城邑的地理选择过程,又反映了舜的时代自“邑”至“都”至“国”的发展过程,同时说明舜的时代已开始有城。此外,《世本·作篇》云:“鲧作城郭。”《世本》张澍补注转引《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吕氏春秋·君守》篇云:“夏鲧作城。”鲧与舜为同时代之人,说明城出现于舜的时代。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城址有山东历城城子崖[12]、河南淮阳平粮台[13]、登封告成王城岗[14]和郾城郝家台[15]等几处龙山文化古城,与文献记载的尧舜禹时代相当,这更是城出现于舜的时代的有力证据。事实正如雷从云先生所说:“较王城岗古城还要早数百年的平粮台古城等的发现,说明在中原地区,早在四千三百多年前,已经有了初具规模、拥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城市。而且,这种古城,已远不止一座。也由此说明:文献中的‘鲧作城郭’、‘禹作宫室’并非妄说;而是在尧舜禹时代,确已有‘城’有‘郭’有‘宫室’之作了。”[16]城出现于舜的时代,舜的时代开始建城,舜与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的社会发展阶段恰相一致。而传说中的人物太昊伏羲氏时期,不见有建城的文献记载,考古也未发现太昊时期的城址。所以,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不可能是太昊的都城。
    第二,从年代上看。舜不仅与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的社会发展阶段一致,而且年代亦相吻合。据《今本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五十年帝陟。”也就是说,舜在夏代之前50年左右。依高炜等同志新说,把夏代纪年推定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00年之间[17],舜的年代应为公元前2350年,距今已有4300多年了。这与碳14测定的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的建造年代距今4355±175年、第三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340±100(树轮校正)均十分吻合。我想,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更不是凭空想象主观臆造出来的。
    第三,从地域上看。《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有说当今山东诸城,可能太偏东了。负夏据《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郑玄说为卫地,约在今濮阳地区。鸣条一说在今开封附近。这和王油坊类型的分布地区也差不多。而平粮台一期为大汶口文化,更能证明舜为东夷之人。因为,大汶口文化属于东夷,是没有异议的[18]。”东夷之人创造了平粮台一期大汶口文化,舜为东夷之人,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在自己部落的范围内建造了城池,这是极为可能的。  
    主持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发掘的曹桂岑先生,通过多年研究认为:“淮阳平粮台古城应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东夷集团中太昊氏族的都城。”“如果不是太昊的都城,也当是太昊的后代所建。”[19]由于平粮台古城的建造年代晚于太昊时期,所以我认为不是太昊的都城。但作为东夷集团中虞舜所建的都城,则是恰当的。
    虞舜虽不是太昊的后代,但与太昊伏羲氏有着密切的联系。“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其事俱见《史记》、《尚书大传》、《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尸子》诸书。……所言历山、雷泽均在泗水,负夏以雷夏证之。……其云作什器于寿丘,寿丘在曲阜东北,与泗邻县,正为一区。至谓河滨,虽不言何河,就上各地证之,其为泗河,又无疑矣。若历山,若雷泽,若服泽,若寿丘,若河,无一不在泗水一方。知舜亦当时泗水之人,生于斯,故耕于斯,陶于斯,作什器于斯,其后即举于斯。以史证地,无不一一相符。《孟子》谓舜为东夷之人,泗水一带,固东夷、伏族地也。《韩非子》:“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泗水为舜陶之区,更知泗水即东夷,以《孟子》、《韩非子》相证,又无一不符也。……反复推证,上下条贯,舜为泗水之人,已成定谳。《世纪》诸书冀州之说,可不攻自破矣。以舜为泗人,而泗有历山雷泽诸处,知史籍所载,重华耕渔之地,皆确然不诬。更知所载伏羲居处之雷泽诸地,亦确然不诬。当羲皇之前,已有各地之名;伏羲生长于此,居住于彼,族人相传,史籍各就生长之地分别纪之。其后帝舜亦生长于此,而耕渔于彼,史籍亦各就生长耕渔之地分别纪之。二帝同为泗水之人,故史籍纪载游钓之乡,亦多相同,正以确有其地,其事始不谋而合也。使纪载非实,曷以伏羲为泗籍而有雷泽,帝舜为泗籍亦有雷泽?更何以推至他地,音义族系皆通合无间?以二帝居处之相合,知史籍载记之正确[20]。
    太昊伏羲氏和虞舜是否都生长在泗水,姑且不论。但二帝同为东夷之人,二人居处相合,则是明显的。正是由于二人居处相合,正是由于太昊伏羲氏在淮阳平粮台居住的年代早于虞舜,正是后人总是爱把自己的历史说得悠久,因而以讹传讹,误把虞舜所建的都城当作了“太昊之虚”。现在应该把这个冤案纠正过来了。
    第四,从舜的后裔来看。帝舜的后裔,“有姚姓的有虞氏和观国,妫姓的陈国和息国,而其嫡系则为有虞氏,故称虞舜。观国在今山东范县之观城偏北一些。虞国在今豫东虞城县,陈当今淮阳,息在今息县,都处在王油坊类型的分布范围中”[21]。“周之陈国,为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初为太昊之墟。《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昊之虚也。’周武王时,封舜后于此,为侯爵,《史记·周本纪》:‘武王克殷,求虞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22]可见,帝舜的后裔主要分布在豫东一带,西周初年,周武王又将舜的后裔分封到淮阳。如果舜不是东夷之人,如果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不是舜的都城,那么,为什么舜的后裔会都在豫东一带?为什么周武王偏偏将舜的后裔分封到陈国淮阳?看来,豫东王油坊类型文化的主人为有虞氏帝舜的文化,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为有虞氏帝舜的都城,当是合乎历史实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1: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舜都于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考(二)

    四、问题释疑
    既然帝舜为东夷之人,既然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为舜的都城,那么,为什么许多文献记载舜为冀州之人?为什么许多文献记载舜的都城在晋南一带?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在今晋南地区的确存在过一个有虞氏,但这个有虞氏,“可能就是后来被晋国灭掉的虞国之先。虞即虎,不同的部落均可用之。后人不明于此,以存在于今晋南的有虞氏为虞舜,闹出许多无头公案。如《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说太伯之弟虞仲和他同时奔吴,武王灭商后又把他的后代周章封于今晋南为虞国,取代原来的有虞氏。这就是一桩无从考稽的疑案。此案未了,《赵世家》中忽然又露出一位吴姚的女子,说她是姚姓有虞氏之后。这又是一桩无头无尾的疑案。解决这些疑案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姚姓有虞氏如实地恢复出来,它只活动于今豫东地区”[23]。事实也的确如此,若按文献记载,虞舜的活动中心应在晋南的永济县。可永济除了发现相当于东下冯早、中期的遗存外,还没有发现更早一些与舜时代相当的文化遗存[24]。
    二是禅让之说的影响。把孟子说的舜“东夷之人也”改为“冀州之人”,帝舜和帝尧成了同乡,始自儒家的禅让说。因为要禅让,两人或两个部落就必须离得很近而且很了解,若离得很远,古代交通落后,根本不可能了解,也就无法禅让。众所周知的禅让说,即尧年老时,把国家政权自动交出来让位给舜,舜又把政权让位给禹。此说最早出于孔子,“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到战国人编《尚书·尧典》诸篇时,禅让说才正式定了下来。对于禅让说,只能作为儒家的一种历史观而不能作为信史,如古本《竹书纪年》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与禅让说的看法截然两样。
    实际上,“所谓‘禅让’者,‘禅’指祭神活动,其实质就是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形下,联盟议事会重新推举新领袖,并祭天盟誓”[25]。“尧、舜、禹不过是几个不同的部落国家,先后在中原地区争为霸主而已。”[26]当时的历史情况正是这样:“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27]“这局势分明反映了舜所在的部落其力量已压倒了尧和丹朱的部落,而且还慑服于诸方伯即所谓‘诸侯’。在这种局势下,不管尧和丹朱是否愿意,由舜来接替部落联盟领袖的地位乃是势所必然的事了。”[28]更不用说,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其地在今山东鄄城南部,与尧所在的唐国相距甚远,可证舜与尧不同部落。不同部落,当然不存在部落内的选举问题,也就不存在酋长禅让的可能性了”[29]。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舜是黄帝的后裔,为什么会是“东夷之人”呢?
    《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而昌意是黄帝正妃嫘祖的第二个儿子。
    那么,舜是怎样成为东夷之人的呢?原来,“帝舜出于颛顼,颛顼封庶子穷蝉于姑幕,穷蝉生敬康,历句望、桥牛、瞽叟至舜。穷蝉以下,微为庶人。今泗水东南五十里有姑幕山,下有姑幕城,《春秋·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即此。蔑为幕转,《公羊》作昧,声亦相通。姑幕为介、牟二族合名。合名例可单称,故《春秋》署蔑署昧,即古穷蝉封地也。穷蝉之国,即在泗水东南雷泽一带,支裔式微,历世居此,舜为其孙,故即生长于斯,是以祖居支系证之,又遥遥相符也。帝舜本属黄裔,穷蝉封此,所以统治泗水之东夷,居久遂若土著,与皋陶居偃正同”[30]。这段话不仅进一步说明舜确为“东夷之人”,而且清楚地说明了舜为“东夷之人”的缘由。
    总之,通过上述多方面分析和论证,我认为虞舜应是东夷之人,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应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东夷集团中有虞氏帝舜的都城。只有这样认为,理由还比较充分;只有这样认为,也才比较符合历史实际。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3][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第520页。
    [5]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1977年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概况》,《考古》1978年第1期。
    [6][1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7]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8]黄石林:《再论夏文化问题——关于陶寺龙山文化的探讨》,《华夏文明》第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9]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第1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拙文:《尧都考》,待刊。
    [11][19]曹桂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考》,《华夏文明》第27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2]《城子崖》。
    [1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年第3期。
    [1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发掘》(在整理中)。
    [16]雷从云:《中国古代城市起源问题的再探索》,《华夏文明》第26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7]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
    [18][21][23][26]田昌五:《先夏文化探索》,见《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20][22][30]王献唐遗书:《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年。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0年第3期。
    [25][28][29]詹鄞鑫、徐莉莉:《神秘龙的国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27]《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85年。
    (《中原文物》1991年第4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1: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舜禹时代新论



    齐涛



    要真正了解尧舜禹,真正认识他们的时代,必须从新的角度,寻找能勘定其时代的历史坐标,这个坐标应当是大洪水。

    尧舜禹时代,实际上就是一个洪水泛滥的时代,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直到大禹时代,才历尽千辛万苦,平息了这场灾难。这场洪水之大,《淮南子·览冥篇》说得很形象:“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水浩洋而不息。”这是人们记忆中最大的一次大洪水,从此之后再也未有类似洪水的发生。

    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世界几乎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与神话,而且他们往往把大洪水作为自己民族的起点(或者说大洪水是古老民族记忆的起点),对大洪水以前的历史多语焉不详。我们中国也不例外。读一下中国早期的历史与传说,不难发现,尧舜禹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传说的起点,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典籍《尚书》,即“独载尧以来”史事,至于黄帝、炎帝等等的传说都是后人一步一步地追加的,也就是说,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开始于尧舜禹时代,即大洪水时代。

    与鲧、禹治水的同时,尧舜禹部落联盟体系与共工、三苗等部落联盟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共工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个很有特色的部落,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指出:“在古书中多传共工氏的事迹,上及远古,下到虞夏,可以指明共工在古代为一显著的氏族,共系地名,工未知何义,对于共工氏的传说颇不一致,有恭维他的,也有诋毁他的,可是不管恭维与诋毁,它的传说几乎全同水有关。……但是,它的建国在今何地,古代无传。”徐先生之言十分正确,共工与水总是紧紧相联,甚至被目为水神。不过,我们还可以细究一下故实,看看共工与什么样的水有关系,它为什么未给后人留下它建国之地的什么影子?

    《淮南子·天文训》称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实际上是古人把地上河水和远处的海水都涌向东南低地的解释,《淮南子·本经训》更明确地认为共工是大洪水的祸首:“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人们为什么要把共工当成洪水泛滥的罪魁呢?为什么要与共工进行无休止的战争呢?

    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这样:在大地冰期时代结束前,共工等部落居于三海平原的深处,尧舜禹居于高处,或者是跨有今天的陆海相邻处。在冰期结束后的洪水上涨中,共工氏等部落联盟步步后退,与居于高处的部落势必发生战争,而居于高处的人们看到共工到哪儿,洪水就跟到哪儿,因此便认为“共工振滔洪水”。正因为共工的家园彻底地藏身海底,所以,“它的建国在今何地,古代无传”。

    《山海经·大荒西经》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禹攻共工山。”不周山在何处?《山海经》又称:“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有名不句,海水入焉。”清楚地表明共工的根据地不周山在大海之中。《吕氏春秋·求人篇》也记道:“禹东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丘之乡。”注:“青丘,东海地名。”这些残存的传说向我们表明尧舜禹联盟曾与共工在今天的海底发生过战争,而共工的家园也在大海之下的某一位置。

    三苗的情况与共工相似,《山海经》称其居赤水之东,依何幼琦先生的解释,赤水即今山东沂水。沂水距黄海不足一百公里,因此居赤水之东的三苗部落应当是居于黄海平原。

    尧舜禹部落联盟对共工、三苗等部落的战争,最终以前者的胜利而告终,尧舜禹部落联盟巩固、扩展了他们在东方的统治,“流共工于幽州,窜三苗于三危”。将这些大洪水的幸存者驱赶到周边地区。

    长期以来,中国神话发展史上有一个难解的谜,就是为什么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地流传着灾难性的大洪水的传说与创世纪史诗,而中原与东部沿海地区却只有零零星星的治洪记载?现在看来,原因十分清楚,尧舜禹部落联盟由于居于高地,洪水未对他们形成灾难性的打击,而饱尝洪水之苦的劫后幸存者又被尧舜禹驱赶到了边远地区,所以,灾难性的大洪水的传说也就集中流行于这些地区。

    (《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1: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舜“禅让”与对偶婚的演变
    刘兴林
    在中国史前史研究中,尧舜“禅让”是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问题,它关系到与继嗣习惯相适应的婚姻制度及其他有关社会问题。“禅让”的本义也只有放在原始婚姻制度的发展中加以仔细推敲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古代文献表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尚处于“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白虎通·号》)的母系社会,《史记·五帝本纪》却据传说谱列出自黄帝到颛顼以至尧舜禹以下的世次。若是母系发达的时期,子女只属于母亲,父亲没有抚养的义务并无权给子女命名,父子(女)间处于漫不经心的状态,人们并不注意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生父,更不会有如此清晰的口碑材料流传下来。太史公又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缙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这似乎是说,自尧以来的历史方有较为清晰可靠的脉络。中国的原始社会,自尧舜以后,至禹即已过渡到父系时代。故我们有理由断定,尧舜“禅让”一事发生于母系时代的末期,其时不免产生对生父的流传和关心;尽管这种流传未必确凿无误,但部落内在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头号人物,其生身父亲及其权力继承的情况当是流传最多和较切实际的,所以,司马迁所创世系当非纯粹据“阶级社会嫡长子继承制”的附会。我们首先来看母系社会末期婚姻制度的变化。
    一、由对偶婚从妻居到从夫居的转变
    摩尔根《古代社会》对家庭史的研究表明,母系社会后期流行对偶婚制,在对偶婚阶段,男女结为夫妇居于女方,“不过,多妻和偶尔的通奸,则仍是男子的权利”,并且“婚姻关系很容易被任何一方撕破的,而子女像以前一样仍然属于母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2页)。当代学者认为,由对偶婚从妻居到一夫一妻制的确立,有一个对偶婚从夫居的漫长时期,这在摩尔根《古代社会》及后世多数学者的婚姻家庭史研究中只是偶尔提及,从而忽视了它的普遍性、阶段性,而这一点对我们至关重要。在对偶婚从夫居阶段,妻从夫居,有了生身父亲的概念,子女属丈夫氏族并有继承父母共同财产(包括权力)的权利,但女子婚前仍有充分的性自由。
    由对偶婚从妻居到对偶婚从夫居的转变,社会生产及经济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财产的影响和把财产遗交给子女的愿望,为世系之转变为男系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摩尔根《古代社会》下册,第349页)。1860年摩尔根在北美会见了母系部落——麦诺米尼部落成员安托万·吉奇,吉奇在答复有关继承法则的问题时说:“假如我死了,我的兄弟和舅父就会从我的妻子和子女手中夺走我的财产。我们现在希望我们的子女能继承我们的财产,但这毫无保证。按照老规矩,我的财产要给予我最亲近的亲属,那不是我的子女而是我的兄弟、姊妹和舅父。”(同上,第348页)部落内女性世系下的近亲继承财产是母系社会的“老规矩”,这个“老规矩”还包括权力的选举和继承。在女性世系下,酋长一职均通过女性世系来继承,一般是兄终弟及或由舅传甥。麦诺米尼部落显然已不是财产、子女一切归妻子所有的稳固的从妻居社会,吉奇本人也有财产的观念,能确认自己的子女,并渴望子嗣。“财产遗交给子女的愿望”只有在对偶婚从夫居阶段才得以实现,这就使子嗣的欲念在世系转变中加强起来。从吉奇的话中,我们了解到麦诺米尼部落正处在由对偶婚从妻居到从夫居的艰难的转变过程之中。
    在我国,对偶婚分化的形迹远远没有单纯反映母系社会的材料那样明显,吕振羽先生曾据传说中尧、舜、禹散居的主要区域(晋、陕、甘、豫一带)和其年代等的推测,判定尧、舜、禹同仰韶文化相吻合(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146151页,第100页);但仰韶文化的地下埋葬情况错综复杂,并不能明白地折射出对偶婚的阶段性,加之近年来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仰韶文化的传统看法提出了一些异议(参见《文物》1987年第四期载汪宁生文,童恩正著《文化人类学》附录童恩正文等),这使我们更加谨慎其事。在此形势下,对传说材料的认真分析仍是探寻对偶婚形迹的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我们先看《国语·晋语》的一段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其得姓者十四人十二姓……”《史记·三代世表》载尧、舜、禹、稷皆出黄帝,稷、契、尧同父,但各异姓。我们认为,这一同父不同氏姓的现象,本自母系氏族的男子外嫁习俗(偶有兄弟同姓的,那只是因为他们嫁到了同一个氏族),他们分别嫁到了不同的氏族而取得了不同的氏姓,这与摩尔根所说的一群男子嫁给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的普那路亚家庭(族外群婚)有着根本的不同,而是对偶婚从妻居的明证。
    《史记·五帝本纪》、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等又说,舜之弟象与父瞽叟合谋加害于舜,下土实井,举火焚廪,不一而足。《孟子·万章上》昭示其目的:“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弤朕,琴朕,二嫂使治朕栖。”看来,其志不在财富,而在象征权力的干戈弤琴上面,在二嫂身上。偏偏虞舜大难不死,“往见之,象愕不怿”。袁珂先生以为,这类似匈奴“弟兄死,皆取其妻妻之”的风俗对象有所鼓舞,而使象积极参与陷害舜的阴谋(袁珂《中国古代神话》第164页注)。这一见解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若将此事置于母系社会对偶婚从妻居的阶段上考察仍不能贯通。对偶婚阶段,女子保留婚外性爱的自由,丈夫对于红杏出墙的事也不以为怪;同样,妻子亦不能禁止其丈夫同别的女人的性爱,则象与二嫂娥皇、女英的性爱无疑是被许可的。舜既不能成为妻子婚外性爱的障碍,象也就无需必先置兄死地而后敢妻二嫂(“治朕栖”),见舜生还,更不必“愕”而“不怿”。
    解放前,海南岛黎族人保留对偶婚的遗俗,每个未婚男女大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性爱对象,在确定一个对象结婚以后,他(她)们中的多数人仍有婚外性爱的自由,有的还生了孩子,而不受干涉或非议。但黎族毕竟还不是原始的部落,他们男婚女嫁,家内财产由男方子孙继承,确立了父系家长制。已婚男女的婚外性行为若被发现,即要受罚。即,在父系法则形成以后,属于母系的一些传统开始受到排斥;同样,在母系时代,属于父系的新事物也不被接纳。象、舜故事也由此得到说明:在对偶婚从妻居的末期,从夫居的观念已经萌芽,象有独占二嫂等的欲望而产生了害兄的企图,这无疑是对从妻居传统的反动;由于其时从夫居的条件尚未达到与从妻居形态对抗的程度,象的反传统也只能半遮半掩,见舜,“愕不怿”,又巧言自饰;而舜的安然、大度也绝非纯系儒家所谓“孝悌”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说,很可能是对新事物的默许或无可奈何,从夫居渐露发展的态势。从妻居到从夫居的转变一经开始,种种矛盾现象便层出不穷。尧舜“禅让”的记载与此时期婚姻制度的演变相互阐发,则反映了这一转变中的矛盾冲突。
    二、尧舜“禅让”辨析
    《史记·五帝本纪》载: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避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至丹朱而至舜,狱讼者不至丹朱而至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分析太史公所记,我们可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尧以其子丹朱不肖,乃权衡天下利弊,终以权授舜。设尧子丹朱肖又如何呢?明示尧有传子之志;授舜而丹朱病,是丹朱亦有继位之欲。
    第二,舜让避丹朱于南河。按照母系社会的规矩,丹朱不是尧的法定继承人,舜的让避就显得大无必要和不可思议;假定子嗣制度已经确立,舜的避让就有点出于无奈,但尧不必因子不肖授舜,而使自己失天下。诸侯“之舜不之丹朱”,又似说明传贤常道也,传子乃变例,是大众一时难以接受的新事物。所谓授丹朱而“天下病”,盖即此意。
    由是观之,尧时的从妻居已不稳固,尧有确切的儿子不说,又有传子的意图;由于从夫居的规则尚未形成,既是从妻居阶段,在继承权上自然还应遵循从妻居的一般法则,故尧传子与丹朱继父的计划终虑及天下之“病”未能付诸实施。至舜,《五帝本纪》又说: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荐禹于天,为嗣……禹亦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践天子之位。
    如果说尧舜“禅让”背后隐藏的羞答答的传子动机尚因子不肖与天下之“病”而未抒,那么,禹、启父子便毫无顾忌地使这个早已萌动的欲望变成现实。《夏本纪》曰: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益自尧时举用,又为舜的山泽之官,在二十二臣之列,同禹、弃等共奉帝命,佐禹平水土有大功,论资历、事功,禹之世无与伦比,可谓贤。而禹子之贤,即位之先曾不知何所作为,史书亦未见相应著录文字,可见启之“贤”与“益之佐禹日浅”均不过是想当然的托辞。社会观念在变,以禹、益之交与益之作为,曾不若竖子之“贤”;天下属意于启,传子之制出台已成必然之势。此时益的避让实出无奈(很可能是逃跑),而不再具有虚伪谦让的成份,这显然标志着对偶婚从夫居婚姻形态的形成。
    我们注意到,《竹书纪年》等与《史记》颇为不合,《竹书》说,尧“使后稷放帝(子)丹朱于水”。沈约注云:“《史记·五帝本纪》、《高祖本纪》正义两引俱作‘后稷放帝子丹朱’。”《韩非子·说疑》则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而天下誉之。”《史记正义》引《古本竹书纪年》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称,“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又同《尚书·皋陶谟》帝舜对丹朱的讨伐相映照,其父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有学者据此论证尧舜禅让之不存在,以为其时“大部分氏族部落实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酋长世袭制,而部落联盟主的职位主要是依靠本部落的势力来竞争或暴力获取的”(见杨安平《关于尧舜禹“禅让”制传说探讨》,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四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差不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同一社会,氏族长或部落长世袭,独有最高层的联盟主的职位付诸势力的较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我们说,当尧之时,母系继承制尚未解体,一切反传统的行为极易招致社会各方的对抗,尧传子与丹朱继父的动机可能早已被舜觉察,在舜本人还没有涉及自己子女继承权的问题时,未能设身处地面对这一变革,为了不使尧的传子阴谋得逞,借故反叛也是情理中的事。记载中的禹舜之争也是舜尧之争的重演。照此说来,舜、禹避让而后复位,可以领会成权力斗争的过程。这种以势取天下的说法不但没有否定对偶婚从妻居与从夫居的分别,相反,它正是婚姻家庭发展中传子与传“贤”冲突的写照。以《古本竹书纪年》为代表的尧舜事迹充其量不过说明继承制度的变革不是一场温和的和平演变而已。
    我们也注意到,《孟子·万章》等文献同《史记》的表述如出一辙。司马迁自云“择其言尤雅者”“著为本纪书首”(《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详其言曰:“太史公据古文并诸子百家论次,择其言语典雅者,故著为《五帝本纪》。”太史公斟酌先秦诸说,择善而从,但其和平论很可能带有在崇古思潮中未能免俗的一面;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从其矛盾的叙述中找到了实在的东西,即所谓“禅让”很有些不情愿的成分,表明婚姻制度与继嗣习俗处于艰难的变革之中。
    对于禹的传位,司马迁径书“荐益于天”、“以天下授益”,而无如尧、舜子“不肖”一样的良好借故,让天下认贤而归,将启的继立附会成选贤与能的结果,又巧妙地给禹带上了禅让、传贤的面具。然而《晋书·束晳传》引《竹书纪年》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看来,在从夫居与子嗣条件基本成熟的时候,这一变革仍不免有暴力事件相伴。
    自夏启迈出了子嗣制度的第一步,《夏本纪》“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中康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记述者从不饶舌。
    当今学者多论夏禹时期父系制的确立,但往往忽视了对母系到父系过渡时期的认真考察。对偶婚跨越了母系、父系两个时代,夏禹以前的尧舜时代是母系社会对偶婚从妻居到父系社会对偶婚从夫居的转变时期,也是婚姻家庭、继承制度的变革时期。禹时期完成了对偶婚从夫居的转变,确立了父权的地位,但距离一夫一妻制牢固的婚姻形态仍然相当遥远。
    三、禹“不子”与尧舜“子不肖”
    禹时期已是对偶婚从夫居的父权时代,男子不落妇家,《尚书·皋陶谟》:“禹曰:予娶涂山。”《吴越春秋)卷四:“禹因娶涂山。”男婚女嫁,从而实现了父系继承和财产的私有。从夫居一旦形成,确定财产就显得十分必要,人们要确认哪些财产该由自己支配,以便死后传给子女;他们还须确认属于自己血统的子女,以便命名、抚养,行父职责,并赋予其继承财产、权力的使命。但是,在对偶婚从夫居阶段,女子婚前保留性生活的自由,她们婚后所产的首子便大有问题,故血统仍没有—夫一妻制社会那样严格。《史记·夏本纪》载:“禹曰:‘予辛壬娶涂山,癸甲生启,予不子。”司马贞《索隐》按:“《尚书》云:‘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今以云‘辛壬娶涂山,癸甲生启’,盖《今文尚书》脱漏,太史公取以为言,亦不稽其本意。岂有辛壬娶妻,经二日生子?不经之甚。”李衡梅先生则认为:“《今文尚书》与《史记》原文是正确的,《索隐》、《正义》不解其中奥妙,改字求解,显系臆测。这段文字暗示了涂山氏在()禹结合以前有过配偶并已怀孕,结果和禹结成配偶后两天便生启,禹当然知道这不是他的儿子,所以才说‘予不子’。”(李衡梅《我国野蛮时代婚姻形态初探》,载《先秦史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李先生注意到了禹时期女子婚前性生活的开放,把启说成是涂山氏婚前性实践的结果自无不可,也许竟是事实;但有材料表明,对偶婚从夫居阶段,丈夫对于妻子的私生活并不甚介意,在分配财产的时候,“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没有任何差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28),禹在启的血统上大作文章似乎太无必要。
    《夏本纪》说,禹“不子,以故能成水土之功”,《尚书·皋陶谟》:“予弗子,惟荒废土功。”看来,禹不()子与“水土之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张守节《正义》云:“禹辛日娶,至甲四日,往理水,及生启,不入门,我不得名子,以故能成水土之功。又,一云过门不入,不得有爱子之心。”张氏以“往理水”为说,较之断章求解远胜一筹;其“不得有爱子之心”可谓得其旨要。禹以治水重任在身,娶妻无“蜜月”浪漫情怀,生子亦不能尽父爱子之意,心系“荒度土功”,故史书大书特书之。《尚书》云“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无疑是在渲染禹的天下胸怀。仅着眼于家庭的情爱问题,禹确是一位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而据《吴越春秋》卷四:“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如此求子心切,怎能说不认、不亲自己的儿子?及生子又不忘水土大业,不以父子、夫妇之义为要,又怎能不令人大加称颂!
    将禹置于对偶婚从夫居的阶段,我们对禹的“不()子”做出了以上合理的辨正,它启发我们对尧舜禅让所借的“子不肖”的问题再进行一番深入的反省。
    《五帝本纪》谈尧舜禅让,但言因其子不肖之故,如何不肖?如果说形貌不像父亲,这在母系社会倒很有可能,女子婚前性的开放和社会对婚后婚外性爱的许可都使子女的形貌是否酷肖父亲显得不甚重要。《索隐》云:“肖,似也。不似,言不如父也。”皇甫谧又说:“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在同样的问题上,到《夏本纪》中则说“禹子启贤”,贤、不肖相对而言;不肖即不才、不贤可知,故尧曰丹朱“顽凶”,《尚书·皋陶谟》说:“无若丹朱傲。”
    尤可注意者,《左传·文公十八年》等记,帝鸿氏、少皞氏、颛顼氏、缙云氏各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此四子好行凶德,不可教训,谓之“四凶”。上古圣贤如何一律有此不才之子?这里有以下数事值得考究:
    第一,尧子丹朱不肖,曰“顽凶”,《尚书》又严辞讨伐,以“予创若时”方后快;舜子商均,只说其“亦不肖”而极少审述行状。《路史·后纪十一》提到“商均是喜歌舞”,同书引《朝鲜记》说“舜有子八人,始歌舞”,《山海经·海内经》“常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这又与《吕氏春秋·古乐篇》、《史记·夏本纪》等舜修九韶之乐相合,《论语·八佾》称韶乐尽善尽美,可见,舜时创歌舞为后人所乐道,“喜歌舞”又断不能与商均的“不肖”扯在一起;至于无功禹子,一跃得入贤达之列,何贤之有,无由知晓。尧舜禹之子从不肖到贤者的过渡正与继承制度由传“贤”到传子的演变相辅相成。
    第二,典籍说高阳氏、高辛氏各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八元,又说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左传·文公十八年》)。其中后土、五教,父母兄弟子孙之仪皆非舜时所有,必后世附会无疑。杨伯峻先生谓“才子之子,必非儿子之谓”(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第636),《五帝本纪》索隐引贾逵说,“谓其后代子孙而称子”,以此阐释才子、不才()子云集之故亦未必可靠,文献关于才子、不才()子的说法很有推敲的必要。
    第三,刘知几《史通·疑古》说:“《虞书》之美放勋()也,云‘克明俊德’,陆贾《新语》又曰:‘尧之臣,比屋可封。’”而《左传·文公十八年》说,尧不能去四凶、举八恺与八元,是“善恶无分,贤愚共贯”,“又安得谓之‘克明俊德’、‘比屋可封’者乎?”而况尧舜以德怀民,天下归之,宁不能治一子而陷其于“不肖”、“顽凶”之列?这同其本人的名分大相径庭。
    第四,《尚书》等单举尧子抨击,而忽略了对“四凶”的批判,这绝不是偶然的。尧舜处于从妻居到从夫居的转折时期,丹朱、商均能否成为合法的继承人,还取决于新旧势力竞争的成败,二子之不肖是否就体现在其继承欲的伸张上呢?自古对“政治犯”的惩处往往严于万恶之首的淫,而“四凶”作恶,掩义隐贼,并未涉及继承权的问题,故不与丹朱、商均等量齐观。这样,丹朱、商均的不肖岂不是一顶莫须有的政治帽子吗?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丹朱、商均的不肖是不存在的。史家以阶级社会中的传子之制框传说时代的情形,自然把丹朱、商均之辈当作部落联盟主的合法继承人;历史事实不如人愿,于是,他们便设法寻出许多子不能继父的理由来。一俟传子时代真正到来,启便无故成了史家笔下的贤者,而功绩卓然的益反因“佐禹日浅”未能成为传统的继位者,被入于不贤之列,传子成了传贤的翻版,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事情受到史家不公正的评述。
    四、“禅让”说流行的历史背景
    我们今天所见之有关尧舜禹的文字大都出自春秋以来的文献,所有“禅让”、“传贤”及与此相关的事件都在后人笔下得到了巧妙的附会、圆通和升华。受时代局限,其自相抵牾之处在所难免。简单考察一下这类记录文字出现的文化背景,对于进一步理解尧舜“禅让”与对偶婚的演变无疑大有帮助。
    1天命观。中国社会自夏商进入奴隶制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天帝神道思想左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祀神、娱神活动极盛一时。周人从殷王朝的覆亡中接受了“天命靡常”的历史教训,给尊神事天的传统注入了敬德、裕民的新血浆,但事实上,在替天行道的幌子下进一步加强了神权的力量。春秋战国,诸侯乱政,百家争鸣,神权思想受到了诸如子产“天道远,人道迩”、荀子“天行有常”的冲击,而历史的惯性又使得这种舆论力不从心,神权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并朝着政教合一的方向发展,在继位行大事中依然用了敬受天命的旗号,汉代谶纬迷信正是这一发展的变种。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人们谈古论今离不开神天旨意,舜继尧而立,曰“天也”(《史记·五帝本纪》),《论语·尧曰》亦说:“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禹亦以“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史记·夏本纪》)为训。《竹书纪年》“禹荐益于天”,而“天下归启”,又是上天不受的例子。
    根据对偶婚从妻居的原则,尧舜禹相继代立当为常规;以后世文化传统则之,丹朱、商均亦得有继父之宜,史家不解上古之制,将传贤、传子与子不能继父的原因归之于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这个“天”不过是时代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代表时代主流、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括。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当它所给以充分发展余地的那一切生产力还没有展开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当它所借以存在的那些物质条件还没有在旧社会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婚姻制度在向从夫居转化的征途上,子继父的条件尚未成熟,尧舜传子和丹朱、商均继父的意图很快被传统所否定;而当着新的社会形态依赖的物质条件等充分具备,抗拒传统的力量渐成主流,传子制也便成了时代的风尚,“天”不容益,启践天子之位,水到渠成,益干启位也就成了挡车螳螂。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如果我们将“天”领会成事物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孟子的话正合我们的意思。
    2传子制与宗法封建制。夏商确立了中国社会的长子继承制,两周以降,实行宗法封建性分封,“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左传·昭公十八年》),长子是国家政权的合法继承人,庶子及家族内男性成员各有封国、封邑。秦汉以来分封亦大致如此。推及传说时代,以意补之,尧子丹朱、舜子商均亦得继父而立;既不能立,便以“顽凶”、“不肖”诋毁之。然毕竟天子之续,于是让他们在分封制度下取得补偿。《五帝本纪》:“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集解》引谯周曰:“以唐封尧之子,以虞封舜之子。”又引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朱所封也。”《索隐》引《汉书·律历志》,《正义》引《括地志》皆云封地之事,指地颇异。此类封国之说问题是明显的。在氏族外婚制的情况下,丹朱、商均不随父居(尧陶唐氏,丹朱有扈氏;舜虞氏,商均商氏),而且,酋长等职只能在部落或氏族内通过兄终弟及或由舅传甥的方式产生,断不会有封邑、封国之说。《五帝本纪》说丹朱、商均受封,“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二子如此安分守己,又与“顽凶”、“不肖”成对照。以今律古,终遗马脚。
    3尚贤、尚德与大同理想。春秋战国,诸子纷呈,儒、墨、老庄的社会理想占据了先秦思想史的重要位置。在政治上,墨子尚贤、尚同,孔子主张君子治世,老子则以圣人、善者为上。尽管他们的贤人、君子、善者各有其衡量的标准,但都务在政治的清明。战国时代已出现诸家合流的趋势,《礼记·礼运篇》借孔子之口作了总结性的表述,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
    《礼运篇》融会了道家天下为公,墨家尚贤、兼爱以及孔子的德政仁治,绘制出大同世界的美妙蓝图,这个高不可及的奋斗目标代表了一股崇古、复古的思潮,又有着浓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借古讽今,以表达对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现实的不满。
    孔子在审述其德政思想时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同上书《季氏》)“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则格。”(同上书《为政》)而《左传·庄公八年》引《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昭公八年》又说:“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不论其德的确切内涵如何,它们的功用却是相似良多。究竟上古有无后人乐道的以德服人、天下重德的大同境界?整个原始社会,部落间、部落内的争斗此起彼伏,文献不乏这方面的追述文字,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先秦诸子藉以明世的复古依据表示怀疑。
    司马迁等所受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对待上古传说上,更不能免于大同理想的熏染,在继位天子的贤与德上不惜笔墨,树立其得以治天下的典范形象。舜不但佐尧有功,在为尧臣之先即以孝闻,虽屡遭毒害,仍无改于孝悌之道,以致心有愤懑也只能跑到旷野“怨慕”、“号泣”(《孟子·万章上》)对天抒发;禹治水土,过家门不入,不顾其子,等等,都以超人的贤达,解决了传子、传贤的矛盾冲突。清人郭嵩焘不囿成说,直抒己见,他说:“《孟子》之言,发明圣人之心一出于大公,无庸私相计较,但言其理而已,故不必有其实事也。”(郭嵩焘《史记札记》)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所谓传贤、禅让已非尧舜之本意,丹朱、商均不能继父而立并不是不贤、不肖的缘故,禹传子也非德衰的表征,而是历史的必然。尧舜禅让既发生于对偶婚从妻居到从夫居的转变时期,其传位就不免有着新旧两重色彩,表现为传“贤”习俗开始动摇,传子制又尚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种种矛盾。自然,在继承制度的复杂变革中,权力的更替也不排除诉诸武力的可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禹时期父权制的确立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经历了由对偶婚从妻居到对偶婚从夫居转变的曲折过程。只有把尧舜“禅让”放在这一转变的特定时期,才能对其禅让本义以及母系社会末期知母又知父等相关问题得出准确的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后世学者试图以天命观、传子、尚贤及大同理想上下左右贯通之,但由于他们对上古婚姻家庭状况与继承制的发展茫然无知,往往削足适履,曲为之说,从而掩没了尧舜“禅让”的历史意义,也使他们在尧舜“禅让”所导致的矛盾中不能自拔,越走越远,深可戒者。
    (《东岳论丛》1992年第4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4: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



    李学勤



    从现代的古代史和考古学的角度,怎样去看待我国世代相传的炎黄二帝事迹,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课题。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始于《五帝本纪》,而《五帝本纪》开端就是黄帝的史事,也提到炎黄二帝的关系。这样重要的记载,我们是不能忽略过去、不予研究的。可是在几十年来疑古思潮盛行的时期,炎黄二帝的事迹几乎被全部否定了,普遍认为是子虚乌有,屏之于历史研究的视野之外。因此,这里涉及炎黄二帝,也必须从疑古思潮的评价说起。

    疑古思潮从起源上说,可追溯到上世纪末,也就是晚清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向西方寻求真理,对旧的传统观念,包括对中国上古历史的看法,产生了怀疑,开始采取批判的态度。实际上,这种疑古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出现,差不多在同样的时间,日本和欧洲也都有人对中国的古史表示怀疑。他们的见解,对中国学者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辛亥革命以后,疑古思潮在中外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外国的例子,如日本的白鸟库吉有《尧舜禹抹杀论》,是很有名的。由中国当时的思想史来考察,疑古思潮肯定是有积极进步的意义的。因为这一思潮的兴起,有利于冲决封建思想的网罗,和后来“打倒孔家店”也有联系,是起了进步作用的,应给以充分的肯定。不过,我们今天加以回顾,也有必要指出,疑古思潮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就是说,对于古史,对于古代文化,在某些方面否定过度了,以致造成了古代历史文化的空白。在当时疑古思潮中,曾出现一种极端的说法,叫做“东周以上无史”论。过去说中国有5000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不少学者曾提出克服疑古思潮不足的想法。有的认为应以释古代替疑古,提倡信古——疑古——释古的三阶段说,有的则主张应以考古取代疑古,从而重建古史。后来中国的古史是怎样得到重新认识的呢?我觉得主要依靠两点:一点是新的理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入。郭沫若同志1929年撰著,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重新认识中国古史的嚆矢。郭老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强调,要补充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所没有讲到的中国古史[1]。另外一点是现代考古学,从20年代开始,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建立,这在传世文献以外,为人们开辟了认识古代的新的途径。这两点结合起来,才使中国古史的研究有了今天的面貌。

    近人对于古史传说特别作出系统研究,有突出贡献的,应推徐炳昶(旭生)先生。他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书中指出“传说与神话是很相邻近却互有分别的两种事情,不能混为一谈”,传说总是掺杂神话,但“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2]。这个观点对于祛除疑古思潮的副作用非常有益。我认为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特别是炎黄二帝的传说,不能单纯看成是神话故事。这些传说确乎带有神话色彩,但如果否认其中的历史“质素、核心”,就会抹杀中国人的一个文化上的特点,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有着重视历史的传统。有的外国学者说中国人是一个历史的民族,这话是有道理的。中国从记载虞夏商周史事的《尚书》,一直到今天,历史记录从来没有间断。在这一点上,恐怕世界上很少有别的民族足以相比。中国历代都重视历史,也尊重史官。史官在王朝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看《周礼》等古书记载可以知道,太史这个官职虽然级别不高,可是在一定意义上却能和六卿平等[3]。中国这种重视历史的特点,其意义是不能低估的。重视历史的传统的形成,不是在几十年、几百年间所能做到,而是有着深远的根源。古代的历史传说,正是这种传统的一部分。

    在历史研究所和考古研究所都做过领导工作的尹达同志,对古代历史传说的意义也给予很高的估价。他在逝世前最后一篇论文,即为《史前研究》杂志撰写的发刊词《衷心的愿望》里,指出应该揭示古史传说的历史背景和内涵,需要结合考古学作很好的研究[4]。我觉得尹达同志这些话不是轻易讲的,而是他几十年间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和古史研究积累的重要经验。当然,怎样把考古学的成果与古史传说结合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我个人认为,千万不可以简单地把某一考古文化同传说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这样每每会造成误会甚至混乱。德国学者艾伯华说过:“虽然考古学研究在中国已取得巨大进展,当以社会组织为研究主题的时候,考古学仍不是很好的研究方法。即使在欧洲,考古学研究进行了一百多年,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无法把考古学文化与文献记载的文化联系起来。发掘所得遗存的分布,显然与种族的分布不相一致,中国的情形也是这样。考古学家根据物质遗存复原了若干文化,以至试论这些文化的传播和迁移。不过迄今为止,任何把这种文化同文献记载的文化与种族结合的尝试,都仅仅是难于凭信的假说。”[5]这番话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这里我想趁机会向大家推荐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邵望平同志写的,叫《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6]。论文的题目似乎有点奇怪,很多人认为《禹贡》是非常晚的作品,是战国甚至更迟时期才出现的,那么怎样对《禹贡》九州进行考古学研究?我想大家可能会有兴趣。我觉得这篇论文的贡献在于它用现代中国考古学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文化区系的理论,去解释《禹贡》。换句话说,就是把中国史前文化分成若干个文化圈,以这些文化圈与《禹贡》讲的九州逐一对比。从对比的结果,可以看出《禹贡》九州绝不是想象杜撰,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这篇文章至少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给人们不少启发。进一步如果把较早的青铜器文化的文化圈也结合考虑,对《禹贡》的价值或许还可以有更深的认识。

    这样说来,我们对于炎黄二帝的传说也应该有新的理解。如不少同志在讨论炎黄文化时所说的,古史传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表现了中华文明萌芽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史记》一书沿用《大戴礼记》所收《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本纪》所说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而设官置监,迎日推策,“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蚁),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又表现出早期文明的特点。因此,以炎黄二帝的传说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说法。

    《五帝本纪》受《五帝德》内容的限制,对于炎帝所论不多。《史记》三家注于此作了补充。《史记正义》佚文云:“炎帝作耒耜以利百姓,教民种五谷,故号神农;黄帝制舆服宫室等,故号轩辕氏;少昊象日月之始,能师太昊之道,故号少昊氏,此谓象其德也。”[7]可见炎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有密切的联系。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在古书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如《国语》云:“少典娶有氏女,生黄帝、炎帝。”实际传说中的某人生某人,每每并非直接的亲子关系,这是研究中国古史传说的学者所熟知的。《史记索隐》对此有很好的考证,指出:“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世)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按《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黄帝即少典氏后代之子孙……故《左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亦谓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是也。”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少典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方国部族的称号,炎帝、黄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来。第二,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早于黄帝,据《帝王世纪》讲,其间共历八世。

    还应该说明,炎帝与黄帝分别居处在不同的地区。黄帝的区域比较清楚,大家知道,传说他都于新郑。黄帝亦称有熊氏,新郑号称为有熊氏之墟,也就是黄帝居处的故址。这个地点刚好在中原的中央,所以黄帝可以代表中原地区是很清楚的。《本纪》说他“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其活动的范围即以中原为轴心。炎帝则不然,传说中他虽长于姜水,但是“本起烈山”[8],都于陈。陈在淮阳,这乃是豫东南的地方。《山海经》说炎帝之后有祝融,祝融之后有共工,是南方的系统。所以我们看到,黄帝、炎帝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地区,一个是中原的传统,一个是南方的传统。这种地区的观念对我们研究古史传说颇有意义。过去,徐炳昶先生、蒙文通先生等都有类似的见解,在此毋庸赘述。

    近些年,在史前一直到文明形成时期的考古学研究上,有一项重要的成果,就是纠正了过去以中原为中心的单元论观点。以中原为中心的单元论的形成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考古工作大多局限在中原地区。后来考古事业发展扩大,也便自然而然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现在看来,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是单元的,文明起源的各个因素不是在一个地区产生,而是在若干地区分别酝酿和出现的。至于文明在什么地方形成和突破,是另外的问题,至少从起源来说,必须看到若干地区的交互作用。这就是讲,中华文明是我们辽阔幅员之上多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成果。

    长期以来,大家讲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句话今天仍然是正确的。特别是作为文明早期的几个朝代,确实都建都在黄河流域。可是谈到文明的起源,考虑到近年的考古成果,应该认为长江流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长江地区从考古文化来看,是相当进步的,绝对不是一个落后的地区。我想这一点凡是关心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人都会有同样认识,所以有的学者提出中国也有一个“两河流域”,就是黄河与长江。黄河流域的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文化,有联系又有区别,互相影响、沟通和融会。这个观点恰好与炎黄二帝居处的两个地区一致,看来并不是偶然的。

    在黄帝以后的古史传说中,依旧可以看到黄河、长江两个地区的关系。最近我在一篇小文里曾谈到有关问题[9]。据《国语》,黄帝之子有25人,其得姓者14人,但只有12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大戴礼记·帝系》详细记载了黄帝二子的后裔谱系,参以《纪年》、《山海经》、《世本》、《史记》等书,可以看到古代一些重要的王朝和方国都出于这二子,试表列如下(有省略):



    《帝系》说:“青阳(玄嚣)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泜水”《史记》作“江水”,是由于汉代字写草了,这个“泜”字和“江”字接近。泜水应即今河南沙河,源出鲁山西,流经叶县,入于汝河。昌意所居若水,则是今雅砻江,流经四川西部,入于金沙江。颛顼也生自若水,事见《吕氏春秋·古乐》。因此,黄帝这二子的居地也分为一北一南。玄嚣一系,如帝喾、唐尧、商、周,都在北方。昌意一系,却多在南方或与南方有关,例如虞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夏禹生于石纽,崩于会稽,楚、蜀更是南方的诸侯。

    我在上面提到的小文中说过:“《帝系》这种三代统出一源的谱系,在近代备受学者的讥评,以为子虚杜撰。不过既然各种古书都记有基本相合的传说,意义是不容抹杀的。我觉得如果细心推求,其中不乏启示。”这也就是说,炎黄二帝以及其后裔的种种传说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当然我们也不认为可以确切地知道炎帝、黄帝是什么样子的人,我们不能那样去作研究。我只是说,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炎黄二帝传说应当有密切的关系。

    炎黄二帝事迹以及黄帝之后的传说谱系,还向人们说明了两个问题。由于篇幅限制,在这里只能简略地勾画一下。

    第一,中华文明的起源要比很多论著设想的要早,甚至要早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前文曾经说过,因为有疑古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历史一下子被缩短了差不多一半,似乎东周以上,至少西周晚期的“共和”以上,历史都成了渺茫的空白。后来由于甲骨文的发现、殷墟的发掘,商代晚期的存在是不容否认了,于是把古史的上限划到盘庚迁殷,也就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不少外国的历史年表便是这样做的,在“殷”前面完全是空白,不管是传说的时代,还是考古学的文化,都没有列入。这与其他古国相比就不公平了。现在看来,中华文明起源时间肯定要在商代以前,究竟能推到什么时候,要看今后考古工作同古史研究的进展。

    第二,中华文明在相当早的时候,包括它刚在萌生的过程中,便有了颇为广泛的分布。在考古学上,不少学者都在使用“龙山时代”这个词,这意味着从北方到南方很广大的范围里,多种文化都有其共同点。这种情况,也可譬喻为形成了一个文化的“场”,其范围之大在古代世界是罕与伦比的。我觉得,这个文化的“场”正是后来夏、商、周三代时期统一国家的基础。炎黄二帝以及黄帝有25子、得12姓的传说,与这一具有共同点的文化“场”是有联系的。结合古史传说来考察龙山时代各种文化,将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有进一步的阐发。特别要指出的是,从这里可以看到,民族的团结统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虽然在漫长的历史上有过多次分裂,但最后终归于统一。这样的民族精神,在史前时期已经露其端倪了。

    注释:



    [1]参见《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页。

    [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21页。

    [3]参见李学勤:《论卿事寮、太史寮》,《松辽学刊》1989年第3期。

    [4]参见《尹达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0页。

    [5]艾伯华:《华南、华东的地区文化》(Wolfram Eberhard,The Local Cultures of South and East China),莱登,1968年,导言第10页。

    [6]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1~30页。

    [7]张衍田:《史记正义佚文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页。

    [8]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第11页。

    [9]参见李学勤:《〈帝系〉传说与蜀文化》,《四川文物·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1992年。

    (《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4: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舜禹“禅让”的历史背景



    周苏平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正处在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廓清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对于认识早期国家形态及其相关诸问题,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



    关于尧舜禹之间的关系,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一是禅让说。

    此说滥觞于左丘明。《左传》文公十八年云:“舜臣尧……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同书僖公三十三年云:“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左传》虽未明言尧舜禹之禅让,但已论及舜臣尧、舜代尧为天子和舜举禹诸事,为后来主禅让说者所采纳并加以引申,因而可视为禅让说的源头。

    极力倡言禅让说的首推儒家。《论语·尧曰》云:“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能言善辩的孟子继承了先师的遗说,并增添了许多新的成分,将孔子的寥寥数语发挥得淋漓尽致。《孟子·万章上》屡屡谈到尧舜禹的事迹,兹将其集中言及禅让的几段话摘引于下: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孟子托借孔子之口,明确提出了“唐虞禅”的问题。孟子以其善为言辞的本领,将尧舜禹禅让之举演述得有板有眼,其中不乏构想的成分,不必尽信。孟子提倡禅让,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儒家视尧舜禹为圣人,传贤不传子、把天下让给贤者去治理,正体现了所谓的“圣人之德”。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观,“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1]。他所构想的禅让,自始至终贯穿着天命的思想。可见,孟子的禅让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借题发挥自己的思想。

    儒学经典《尚书》中的《尧典》篇,也谈到了尧舜禅让之事,并说尧起初想把帝位传让给四岳,四岳不受,将舜推荐给帝尧,舜代尧而践天子之位。《尧典》的成书年代聚讼纷纭,其禅让说是源于古典,还是出自后儒的增饰,不得而知。

    墨家亦盛称禅让。《墨子·尚贤上》云:“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舜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尚贤下》又云:“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贩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墨家提倡尚贤,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2];“选择天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3]。在墨家的眼里,舜并非尧之权臣,而是从事农耕、制陶、捕鱼和经商的“农与工肆”之人,因其贤能,被尧从民间选拔出来“举以为天子”。可见,墨家所传的尧舜禅让与儒家的禅让说是有区别的,完全是为“尚贤”这一墨家的基本政治思想服务的。

    道家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尧舜让天下的问题。《庄子·让王》称:尧和舜曾相继以天下让于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北人无择等人,他们均以轻蔑的口吻坚辞不受,对君临天下毫无兴趣。庄子超凡脱俗,为文富于想象,每每虚拟典故以借古讽今。他认为,“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4]。即治身为本,治天下为末。被常人视为“至重”的天下,在庄子看来却犹如粪土,与其殚思极虑地操劳天下,不如逍遥自在地修身养性。因此,尧舜将天下拱手相让并不稀奇,甚至是强人所难的“辱行”,更不值得为此举歌功颂德。

    可见,儒、墨、道诸家虽俱言禅让,但由于各家的思想渊源不同,政治主张有别,因而对禅让的解说各异其旨,所构想的禅让情节亦大相径庭。

    二是篡夺说。

    此说主要见于《竹书纪年》,先秦诸子间或有之。先将古本《竹书纪年》中的有关记载条列于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所载尧、舜之关系与传统的禅让说截然相反,当另有所据。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儒家和墨家倡言的尧、舜事迹持怀疑态度,认为是后人杜撰的愚诬之辞。他说:

    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5]。

    他还认为,尧舜禹时期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王天下”的尧和舜享受不到后世天子的荣华富贵,而是居住简陋的茅屋,饮食粗糙,服饰朴素,还要亲自耕作,其生活状况甚至比后世的囚犯和奴隶还要艰苦,“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6]。值得注意的是,韩非还从后世朝代更替的情况推断尧舜禹的关系,认为舜代尧和禹代舜实际上是“逼上弑君”的篡逆行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7]。与诸家之说判然有别,和《竹书纪年》的记载则不谋而合。

    据前引《孟子·万章上》所云,孟子构设的禅让体系还包括“禹荐益”之举,益最终未能代禹而践天子位的原因是由于禹之子启贤,众望所归,益退避三舍,以让贤能。但据《竹书纪年》记载,益和启之间的权力转移并非禅让式的,而是通过武力争夺完成的,“益干启位,启杀之”,“益为启所诛”。战国游说之士则认为,禹禅让益为虚,传其子为实。“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8]。

    三是自然继承说。

    荀子反对“尧舜禅让”说,亦不相信“老衰而禅”和“死而禅”的世俗之说,斥之为不通情理的虚妄浅陋之说[9]。他认为,上古时期是圣德之人代有天下,继承君位者既可能是圣王的子嗣,也可能是圣王的旧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必是圣德之人。简言之,有圣德者则天下自归之。荀子所说的这种君位继承法可称之为“自然继承说”[10]。

    以上诸说互有矛盾,甚或针锋相对。他们对尧舜禹关系的种种理解,除根据各自所属学派的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演述外,还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即都是按照自己的时代观念去理解尧舜禹时期,把当时想象成统一的中央王朝,尧舜禹是统一王朝中先后继位的君主,只是继位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二



    其实,尧、舜、禹并非确有其人,而是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大部族的代称,它们先后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几个早期城市国家——部落奴隶制王国,并相继充当部落王国联盟的盟主。要了解尧舜禹关系的真相,必须将其置于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先说陶唐氏。

    陶唐氏祁姓,系黄帝十二姓之一,说明它是黄帝族的分支。

    陶唐氏的早期居地似在今河北境内。《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佚文:“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冀方即《禹贡》九州中的冀州,其地约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有迹象表明,今河北西南部太行山东麓的唐县一带,可能是陶唐氏的早期活动区域。《帝王世纪》云:“尧初封唐,在中山唐县。后徙晋阳,及为天子居平阳。”另据史志记载,唐县境内有许多涉及唐尧的遗迹和传说。

    和黄帝族南下发展的趋势相一致,陶唐氏后来南迁到了山西南部的汾水流域。关于陶唐氏在晋南的活动情况,史籍中有线索可寻。《左传》昭公元年载,后帝迁高辛氏之季子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陶唐氏所居之大夏,汉人服虔说在晋南汾水下游[11],唐人《括地志》则说大夏是指包括今山西中部和西南部在内的广阔区域[12]。陶唐氏的后裔在其故地建立唐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13]。周初成王灭唐而封其弟叔虞于此,初名唐,后改国号为晋。此外,传说中的唐尧故都,也多在晋南地区[14]。

    陶唐氏的支族还有继续南迁者。尧子丹朱流放丹水的古史传说,暗示了其南迁的线索。直到春秋时代,江汉地区还有一些祁姓国家,如房、唐等国。这些源远流长的祁姓古国,当是陶唐氏的分支在南迁途中遗留下来的。

    陶唐氏虽然有一部分南迁到了江汉流域,但该部族的主体部分仍聚集在晋南地区。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物质文化遗存目前已经有了线索。中原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遗存,可能就是陶唐氏创造的。据初步调查,陶寺类型主要分布在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与传说中的陶唐氏的主要活动区域相吻合。其年代据对陶寺遗址进行放射性碳素测定所得出的14个有效数据判断:“上限应早于公元前2400年,或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下限应断在公元前1900年。换言之,遗址的年代范围,可大致估算为公元前二十五六世纪至前二十世纪,历时五六百年。”[15]如以夏代始于公元前21世纪计,陶寺类型的上限早于夏代约四五百年,相当于传说中的唐尧时期;其下限则稍稍跨入夏代。陶寺遗址的文化内涵,也与陶唐氏的史迹多相吻合。总之,从地望、年代、文化内涵等基本因素综合判断,陶寺类型很可能是陶唐氏的文化遗存[16]。

    以陶寺遗存为代表的陶唐氏文化,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双齿木耒的发现,表明农业生产已采取先进的耒耜耕作方式;水井的大量存在及其所显示的高超的凿井技术,说明农业水利灌溉已初具规模。盛行随葬整猪和猪下颌的风气,以及遗址中大量的各种家畜骨骼,反映了家畜饲养业的兴旺发达。手工业的成就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铜器已经发明;石灰窑、储灰窖穴和涂灰地面的发现,证明石灰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其生产和应用已相当广泛;大量的漆、木器前所未见,种类繁多,器形独特,制作精美,显示出卓越的工艺水平;制陶、制骨、纺织以及玉石器制作等手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就单个遗址而论,像陶寺这样多领域而且俱为突出的物质文化成就,在同时期的龙山文化中是不多见的。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陶唐氏较早地进入了文明社会。从陶寺墓地展示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陶唐氏已完成了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进程,建立了早期城市国家。关于陶唐氏国家内部政权结构,陶寺墓地也有反映。从墓葬的排列布局情况,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家族墓区,各墓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大型墓和比较讲究的中型墓集中于墓地中部,富有的显贵人物多出自这些家族;贫穷的小墓则集中分布在墓地北部。这种现象大概反映了不同家族之间的贫富差别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值得注意的是,在陶寺墓地中部,规格最高的5座大墓呈现前后4排集中在一片,根据墓葬位次排列和各墓富有时代特征的随葬陶器的演变情况判断,这些墓主当是埋在同一家族茔域内的几代人,说明部族显贵的地位是在同一家族内世袭的。综合以上现象,我们对陶唐氏早期城市国家的内部政权结构可得出几点认识:其一,国家尚未蜕去部落的外壳,家族血缘关系十分浓厚;其二,家族奴隶制已经出现,阶级压迫的形式是富有的父权家族奴役本族内的非自由人;其三,国家是父权家族的国家,国家政权以家族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四,权力的继承在同一家族内进行,世袭制已经确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点只是根据有限的墓地材料得出的初步认识。陶寺遗址的内涵极为丰富,由于遗址尚未全面揭露,已发掘的墓葬仅占全部墓地的十分之一,能够反映社会结构的典型居址未见报道,我们的初步认识还有待于更多的考古资料来检验和补正。

    再谈有虞氏。

    有虞氏属古夷人的一支。《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相同或类似的说法还见于《墨子·尚贤下》、《管子·版法解》、《吕氏春秋·慎人》、《淮南子·原道训》等古籍,当有所据。传说中舜的主要活动地点历山、雷泽、河滨、寿丘、负夏等地,多在今山东境内和河南东部一带,其地属古夷人的势力范围,与舜是“东夷之人”的说法相印合。

    帝舜有虞氏同古夷人中的帝喾部关系密切,可能是从帝喾部落中分离出来的。有虞氏分为姚姓和妫姓两支,姚姓之后见诸记载的有虞国和观国,妫姓之后有陈、遂、卢等国。从这些古国的分布情况来看,姚姓偏北而妫姓靠南。

    有虞氏的文化遗存不像陶唐氏那样明确,但也并非毫无线索可寻。有学者认为,帝舜有虞氏“和中原龙山文化中的王油坊类型似乎不无关系”[17]。就目前所知,这个类型多发现在豫东一带,其前身主要是古夷人的大汶口文化,与有虞氏的活动区域和族属可以联系起来。80年代初,在陈国故地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堡[18],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根据城址的居高地势、坚固的城墙以及宽阔的护城河来判断,它绝非一般的氏族村落,而是一座精心修筑的、以适应军事防卫需要的城堡。从城内居住区的房屋排列情况来看,当时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或宗族为核心的。种种迹象表明,这座典型的古城堡实际上是一个早期城市国家。

    平粮台古城堡属于中原龙山文化的王油坊类型,据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约4300年左右,略早于夏代,与传说中的尧舜时期相当;城堡的地望处在有虞氏的主要活动区域之内,妫姓陈国后来之所以在淮阳立国,可能由于这里是有虞氏旧都的缘故。将古帝王之后分封或迁置到其先祖故墟,在周初分封殖民的过程中屡见不鲜。由此看来,淮阳平粮台古城应是帝舜有虞氏的遗存。

    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堡已发现了不少,平粮台古城是其中年代较早的一座。这座城堡的规模、布局,先进的筑城技术,科学的排水设施,以及青铜的使用,在同类遗存中均居于领先地位,集中代表了有虞氏的物质文化成就;同时它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有虞氏已在夏代之前建立了城市国家。

    最后简单地谈一下夏后氏。

    《史记·夏本纪》在追溯夏后氏的渊源时说:“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司马迁整理传说时代的古史,奉黄帝为人文初祖,将颛顼、帝喾、尧、舜、禹乃至商、周都列为黄帝的后裔。我们知道,上古时期氏族部落林立,黄帝只不过是其中较大的一部而已,众多的部落各有渊源,并非同出一系而共祖黄帝。显而易见,太史公构设的整齐划一的古史体系只代表了他本人的古史观,与上古历史的实际情形并不完全符合,不可尽信。

    如实说来,夏后氏的渊源是不大清楚的。古文献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比较混乱,我们只能从中寻找出一点蛛丝马迹。概而言之,夏后氏的形成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与古羌人、古戎狄和古夷人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历史联系。夏后氏并非单线独立发展,而是由不同血缘的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19],将不同部族的祖宗列入祀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夏后氏形成和发展的多元化历史。

    关于夏后氏的活动区域,史籍中有很多线索。从周人所言“有夏之居”和传说中的“禹都”来看,夏后氏建立夏朝之前主要活动于豫西和晋南,其中心区域应在豫西。

    中原龙山文化的王湾类型和三里桥类型可能是夏后氏的文化遗存,两者基本上是对应的[20]。王湾类型主要分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水流域,正在夏后氏的中心区域;从地层关系来看,二里头文化直接叠压在王湾类型之上;从文化内涵及其演变关系分析,王湾类型处于中原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阶段,二里头文化是继承王湾类型发展而来的。二里头文化已属于夏代文化,王湾类型的晚期亦可归入夏文化范围之内。三里桥类型的分布较王湾类型偏西,主要在豫、晋、陕三省交界的地区,包括渑池以西的豫西地区、汾水以南的晋西南地区和关中华山周围地区,与夏后氏的活动区域基本上也是吻合的。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对比分析,夏后氏文化的发达期比陶唐氏和有虞氏都要晚一些,如在王湾类型的典型遗址临汝煤山发现的大面积夯土台和使用青铜的痕迹,均属于龙山文化晚期或二里头文化早期,可能已进入夏代了。



    三



    综上考述,我们对尧舜禹的关系及早期国家形态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传说中的尧舜禹并不一定具有真实的人格,他们分别代表的是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族。尧舜禹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君臣关系,也不是统一的中央王朝中依次继位的君主。他们所代表的部族分属于不同的族系,各有其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在中原地区的晋南、豫东和豫西建立起几个早期城市国家。

    2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部族中脱颖而出,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建立国家,并相继主盟中原,这与他们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是分不开的。相形之下,它们所创造的文化在当时均居于领先地位。

    3.早期城市国家并不是在和平的气氛中建立的,而是武力征服的结果。传说中的尧除十日、舜流四凶和禹征三苗,就是当时部落王国征服战争的反映。同样,舜代尧、禹代舜相继主盟中原,也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通过和平“禅让”的方式完成的,其间必然发生过激烈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舜囚尧”之类的篡夺说倒是更接近于历史实际。

    4以陶唐氏为例,早期城市国家的内部社会结构具有家族奴隶制的特点,国家政权以父权大家族的形式出现,世袭制业已确立。陶唐氏是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国家的缩影,其国家形态具有普遍意义,展现了早期城市国家的一般图景。有虞氏城堡式的国家,则使我们对早期城市国家的外在形式有了直观的认识。

    5早期城市国家的外部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以武力征服敌国,互相兼并;二是与友邦和臣服者结为城邦联盟。部落王国征服战争的情形史多有载,无须赘述;部落王国的联盟问题则少有论及,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尚书·尧典》说:帝尧“克明俊德,以并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合万邦”。这段文字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帝尧的功德,前两句说的是陶唐氏国内的情况,最后一句则言其对外关系。文中提到的“九族”、“百姓”、“万邦”,是理解这段重要史料的关键所在,有必要加以解释。“九族”,今文和古文经学家有不同的注解,今文家认为是同宗近亲和异姓姻亲的合称,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古文家则认为九族均系同宗近亲,即以自己为本位,上推四代(父、祖、曾祖、高祖),下推四代(子、孙、曾孙、玄孙)。两派汉儒的解释均不可取,他们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即都是以后世的宗法亲族关系图解九族。从陶唐氏的社会结构分析,九族当是指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父权家族,“九”并非实数,而是言其多也。“以亲九族”,应该理解为父权大家族联合执政,反映了早期国家的政权形式。商周时期宗族共政的政权结构,即由此发展而来。“百姓”与九族密不可分,同指居统治地位的贵族。“平章百姓”意即辨别和确定贵族身份,昭明等级。“协合万邦”是就陶唐氏的外部关系而言的。古代邦、国不分,万邦亦即万国,《史记·五帝本纪》在转引这条史料时就将“协合万邦”改为“协合万国”。万邦是指与陶唐氏并立的部落王国,因其为数众多,故以“万”字统而称之;“协合”意为怀柔或和睦相处,即通过和平的方式结为联盟。要言之,对《尚书·尧典》的这段记载可概括解释为:帝尧在国内依靠父权大家族维系统治,对外则以盟主的身份与众多的部落王国结为联盟。

    相传,尧舜在位时有众多的大臣辅政,君臣济济一堂,共同商议君位继承、治理洪水、征讨不庭、百官分职等重大事务[21]。司马迁概括古史传说,谓唐虞之际有功臣二十二人,《史记·五帝本纪》云:

    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古人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从大一统的观念出发,将此类古史传说描绘成尧舜与群臣同舟共济、君明臣贤的理想的君臣关系。其实,这些经过后人加工的传说曲折地反映了尧舜时期部落王国联盟的史实。《五帝本纪》提到的所谓二十二功臣,实际上是不同部族的代称,这些部族相继完成了由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建立了部落王国。尧舜与他们的关系,应该理解为陶唐氏和有虞氏这两个发达的早期城市国家与众多的部落王国的联盟关系。这种联盟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平等的。当一个国家率先强大起来,就可以充当盟主,以实力为后盾与其他国家结为有主从关系的联盟,历史上的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都先后充当过中原盟主的角色;而当另一个国家崛起之后,就会后来居上,以武力征讨不庭,将原来的盟主取而代之,传说中的舜代尧、禹代舜,其真实背景就是部落王国代为盟主。

    注释:



    [1]《孟子·万章上》。

    [2]《墨子·尚贤上》。

    [3]《墨子·尚同上》。

    [4]《庄子·让王》。

    [5]《韩非子·显学》。

    [6]《韩非子·五蠹》。

    [7]《韩非子·说疑》。

    [8]《战国策·燕策一》。

    [9]《荀子·正论》。

    [10][17][20]田昌五:《关于尧舜禹的传说和中国文明的起源》,载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

    [11]《史记·郑世家》集解引服虔曰:“大夏在汾、浍之间,主祀参星。”

    [12]《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大夏,今并州晋阳及汾、绛等州县。昔高辛氏子实沈居之,西近河。”

    [13]《史记·晋世家》。

    [14]古人对尧都的地望约有以下诸说:一是晋阳说。《毛诗·唐风谱》:“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日太原晋阳是。”二是平阳说。《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平阳条应劭注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晋书·刘元海载记》:“平阳有紫气,兼陶唐旧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一带。三是蒲坂说。《括地志》:“蒲坂故城在蒲州河东县南二里,即尧所都也。”其地在今山西永济县境。

    [15]高炜:《试论陶寺遗址和陶寺类型龙山文化》,《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6]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19]《国语·鲁语上》。

    [21]事见《尚书·尧典》等古代文献。

    (《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5: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皇五帝及华夏文化探源

    ——中国上古神话谱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黄炘佳



    中国上古神话谱系,可以三皇五帝为概括。三皇五帝在中国家喻户晓,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征性的东西,然而又是最凌乱不堪的一套系统,我们可以举出十来二十个三皇五帝的说法。因此,历来对于这一谱系的观点,要么认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但只举其大者,如黄、炎、尧、舜之类,盲从于史书的记载;要么就承认他们都是神话人物和宗教神灵,只承认他们有一定神话及宗教的意义,而无视于这一谱系所特有的文化上的功能意义。这就是实在派和虚无派的对立的看法。我认为,三皇五帝既不是实在的历史人物,也不是只有虚无缥缈的意义的神秘传说,而是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的体系。这个体系隐藏着华夏民族(汉族)文化起源的秘密。



    一、问题的提出



    现存各种史料中,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炎帝,第二类则把炎帝排除在外。

    第一类:《礼记·月令》以五帝为太皋、炎帝、黄帝、少皋、颛顼。

    第二类:如《帝王世纪》的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五帝为少皋、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世本》、《大戴礼记》、《史记》则谓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按舜之后为禹,则是先儒成说,是没有争议的。这一没有炎帝的谱系大致是这样的(根据《史记·五帝纪》):

    黄帝:正妃嫘祖,生玄嚣、昌意;

    颛顼: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帝喾:玄嚣之孙,黄帝曾孙;

    唐尧:帝喾之子,黄帝四世孙;

    虞舜:颛顼五世孙,黄帝七世孙;

    夏禹:鲧之子,颛顼之孙。黄帝四世孙。

    当我们区别两类不同的神话谱系时,首先必须明确:炎帝与神农氏是两个不同的神。顾颉刚曾论证过这两者的不同,把两者合为一体只是汉儒从五行循环相生的理论出发篡改和附会传说的结果[1]。实际上,神农氏是农耕部族的神,而炎帝却是游牧部族的神(说详后),两者绝然不相同。从《史记·五帝纪》看,太史公是把神农氏与炎帝分开看待的。神农氏是黄帝的先祖,炎帝则是外来的专事“侵陵诸侯”并由此与黄帝战于“阪泉之野”的人物,两者截然不同。因此,顾颉刚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有推翻汉儒的成说,才有可能理顺诸神谱系,还其本来面目。

    让我们考察一下上列的神话谱系。

    在现存的各种史料中,把炎帝排除在外的神话谱系为数最多,居主流地位,而主张包括炎帝的却为数甚少。这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从《国语》说出“皆黄、炎之后也”以后,以华夏族为炎黄子孙是世所公认的。然而为什么多数的神话谱系中却没有炎帝的地位呢?何况在《史记》中,炎帝实际上被看作是一个异族的“王”,“侵陵”中国的“诸侯”,是黄帝的征战对象。这不禁引起我们对炎帝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的疑问[2]。

    三皇五帝谱系的另一个问题是,根据神话传说,黄帝应该是一个农耕部族的神,而炎帝则是一个游牧部族的神,禹的治水,则应是更早的事,比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时代更为久远得多(说详后)。但在神话谱系中,却是炎、黄同时,而禹在后。就社会历史诸形态的发展顺序而言,则上列的神话谱系显然是极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排列方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知道,原始部落居民一定崇拜各自的神灵,不同的部落(部族)各有不同的始祖神。所以孔子曾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3]但就我们目前所知的,至迟到东周的时候,无论周族或夏族、商族遗民,无不以黄帝为始祖,如根据《史记》的说法,夏禹为黄帝的世孙,而商族的祖先契则是帝喾之子,同样也是黄帝的四世孙,周族的祖先弃,同样也是帝喾三子(契是帝喾次妃所生,弃却是元妃所生。但奇怪的是,契和弃却都是其母与神交合所生,而不是帝喾所亲生。这是否对周、商两族起源不同有所暗示呢?说详下文)。

    对于三族同源这一传说,我们只能理解为三族融合以后宗教统一的结果。那么,夏、商、周三族在相互融合之前是否有各自的始祖神呢?如果有,他们各自的始祖神是谁呢?

    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将是解开三皇五帝神话和华夏民族文化源头之谜的关键。



    二、夏商周三族的始祖神



    夏、商、周是上古时期的三代,是华夏民族文化形成的时代。但研究夏、商、周三族的历史文化却不能局限于三代时期,因为三族在先后建立其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之前,都必然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而在建国后又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化融合过程。

    夏、商、周三族在它们先后建国之前,各有其不同的始祖神,这是毫无疑问的。从较原始的史料看,如《诗经》,分别歌颂了他们各自的始祖神。《商颂·玄鸟》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大雅·生民》的“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分别叙述了商族与周族起源的神话。其起源不同,则始祖神也不同。《楚辞·天问》也是分别叙述夏、商、周三族不同的起源,各族起源的神话也大致与《诗经》相同,却丝毫没有暗示三族有共同的始祖神。可见三族俱为黄帝后代是后起的传说。

    (1)夏禹是夏族的始祖神。

    夏禹与夏族有密切关系,这应该是无可置疑的。顾颉刚曾断定禹与夏族没有关系[4],但证据不充分。实际上,《诗经》屡次说到禹的国度,如《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虽然没有明确说禹的国度就是夏,但却明确了商之前是禹的国家,而商代继夏而起,这也是《诗》、《书》所反复说到的,所以禹和夏族的关系,是无庸置疑的。

    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禹在夏族祖先谱系中的地位。按先儒成说,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启继禹而立,始建夏国。那么夏族祖先的谱系,尧、舜是先于禹的。但这一谱系必定是后人所附会的。理由是:首先,《诗经》中只有禹而没有尧、舜,显示禹的传说在先,尧、舜的传说后出;其次,屈原《天问》,从开天辟地开始提问,然后提问鲧和禹的事情,以后才提到了尧、舜,又提到商族的起源。原文是:“伯禹腹,夫何以变化……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舜闵在家父何以?尧不姚告,二女何亲?……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从而显示了夏族先世的“禹——益——启”的继承关系,而尧、舜则与夏族毫无关系。第三,大禹治水,是从现存最原始的史料中就可以见到的伟大事绩。治水的神话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它直接来源于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洪水时期,与西方传说中的挪亚方舟时的大洪水是同时的。这是地球上最近一次冰川期以后的事(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年),由于冰川消融,海水暴涨,洪水泛滥在西方发生了地中海地区被淹没的灾难[5],在中国则产生了众多的湖泊、沼泽(大部分湖沼今天都已干涸消失了)。因此,禹的传说的年代是极为久远的,他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挪亚,是夏族传说中的始祖[6]。

    既然禹是夏族的始祖,那么在传说中禹与启的父子关系又怎样成为可能呢?我认为,这大概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的结果。启的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启之前,益是部族居民所选举的首领,是合法的“王”。但启终于起来使用武力推翻了益的领导,建立了独裁体制。启是第一个不是由选举产生的“王”,即“僭主”。“僭主”地位在建立之初一定是不稳固的,因为他没有合法的权力来源,是任何人随时可取而代之的。为此,任何僭主在建立独裁体制的同时都必定做一件事:宣称他的权力来源于神授,即他是神的儿子或神的直系后裔,故而与生俱来地具有神性和统治者的资格。所以,如果夏启当了“僭主”后说自己是夏族始祖神禹的儿子,这在我们看来是很自然的事。《楚辞·天问》就曾质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说禹治好了洪水,就到人间来视察,怎么就和人间的女子不检点了起来呢?这是对人神交合传说产生了疑问。就是通过这种途径,禹本是夏族的始祖神,后来却又成了启的父亲(但应注意:禹是神,启是人,这是对神话传说作出基本推断的前提)。

    夏族先世的谱系为:禹……益——(禹的神授权力)——启

    (2)炎帝是商族的始祖神。

    炎帝是上古神话中记载最混乱的神。炎帝与神农氏相混已见上述,炎帝与黄帝为兄弟是另一个大混乱。《国语·晋语》说:“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所以炎、黄又是死对头(如《史记·五帝纪》所述),又是亲兄弟。但如果从文化融合最终导致神话融合这一点来说,则这一传说是丝毫也不值得惊奇的,正如古希腊诸神都是宙斯神所生的传说一样。

    那么,炎帝本来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他就是商族的始祖神。理由是:

    第一,炎帝传说的地域与商族活动地域相同。《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可见炎帝的传说地域在河南、山东一带。这正是商族活动的地域。

    第二,东夷民族是炎帝的后裔,而商族是东夷民族的一支。炎帝姜姓[7],齐是姜姓之国,而姜太公亦正是东夷人,《吕氏春秋》说:姜太公是“东夷之士”,《史记索隐》引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可见东夷人为炎帝后裔。

    王献唐从风俗传统、语言、制度等方面缜密考证了东夷氏族为炎帝之后裔,见其所著《炎黄氏族文化考》。而商族为夷人的一支,这从周人对商的称呼中也可看出来。如《逸周书·祭公解》:“用夷居之,大商之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引《太誓》:“纣有亿兆夷人。”《逸周书·明堂解》:“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夷。”由于炎帝、夷族、商族的这种关系,可知炎帝为商族的始祖。

    第三,炎帝是游牧民族的神,与商族早期的生产方式相合。按《说文解字》:“羌……牧羊之人也。从人从羊。”牧羊者曰羌,牧羊者所生曰姜,两字在字源上是一致的。可知姜姓的炎帝必为游牧民族的神灵。《帝王世纪》说:炎帝“长于姜水……初都陈,又徙鲁”,按姜水在今峡西,陈、鲁则是河南、山东之地,这反映了炎帝的部落大范围迁徙游牧的情况。而商族早期主要从事游牧业生产,直到盘庚再次定都殷墟为止,商依旧以畜牧业为主。商族在成汤之前凡八迁,其先祖(王亥)曾游牧至河北易水流域;汤至盘庚又有五次大规模迁徙,这些都反映了商族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郭沫若也曾指出:“殷代毫无疑问是牧畜最为蕃盛的时代。”[8]因此炎帝传说的意义与商族早期游牧民族的性质是相符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文引述炎帝起于西方的传说,与先儒认为商族起源于“太华之阳”的传说是极其吻合的。两者都传说起源于西方而迁徙于东方[9]。

    第四,炎帝崇拜是一种对玄鸟(燕子)的崇拜,是商族的图腾。近年来在陕西华县和河南峡县等地,都出土了太阳与玄鸟(或踆鸟,即三足乌)复合形象的彩陶残片(同属于庙底沟型仰韶文化)。按《淮南子·天文训》说“日中有踆鸟”,《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而《鹖冠子》则说“凤,火鸟也”,并且日中踆鸟也义同于火鸟,由此可推断炎帝崇拜是一种以日中玄鸟为图腾的崇拜[10]。而我们知道,商是以玄鸟为图腾的,故《诗经》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可知炎帝崇拜与商族的图腾是一致的。

    第五,从现存文献看,炎帝与商有密切关系。《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孙伯陵”,而《国语·周语》“大姜之姪,伯陵之后”,又《左传·昭公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伯陵是谁?韦昭、杜预皆曰:“殷之诸侯。”所谓“殷之诸侯”,只能理解为殷的族人(殷并未分封诸侯,诸侯封建制是实行宗法社会制度的周代才有的)。可见炎帝是商族的始祖。

    综上所述,炎帝作为商族的始祖,应是确切无疑的。炎帝的传说后来生出了许多迷雾,它与商族的关系的真相反被埋没,主要是商族与周族敌对的结果(详后文)。

    商族神话谱系中还可能包括尧、舜。孟子曾说舜是“东夷之人也”,又《国语·鲁语》:“商人禘舜而祖契。”尧、舜的传说同时而后起,所以尧也是这一谱系中的一员。

    于是商族诸神谱系应为:炎帝……尧——舜——契。

    (3)黄帝是周族的始祖神。

    黄帝是周族的始祖神,这是没有疑问的,为世所公认。黄帝是农业部族的神,与周族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黄帝姬姓,周族亦为姬姓;黄帝传说地域在西方(今峡西一带),正是周族的活动地域。这几点可进一步证实黄帝是周族的始祖神。

    问题并不在黄帝是周族的始祖神,而在于他是否也是夏、商两族的始祖神。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出的疑问,自古至今的著述都认为黄帝同时是夏、商、周三族的始祖神,但这是极不合理的。从夏族与黄帝的关系来说,黄帝的传说显然后起于禹的传说,故《诗经》、《天问》有禹而无黄帝,禹的传说年代极为久远,这也已见于上文,故黄帝不可能是夏族的始祖神;从商族与黄帝的关系来说,黄帝也不可能是商的始祖神。首先,黄帝是农业部落神。《大戴礼记·五帝德》曰:“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故教化淳鸟兽昆虫”。按《史记·五帝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说明了黄帝是“神农氏”部族的传说人物,亦即农业部族的神。又黄帝之妻为嫘祖,是为蚕神,蚕是农业产品,证明黄帝是农业部族神。而商族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畜牧业部族,与黄帝所代表的生产方式相异。其次,黄帝传说的地域与商族也不同。商族活动地域在东方,而黄帝传说地域则在西方,大致在今峡西黄土高原一带。实则“黄帝”即黄土之神,亦即“后土”。《说文解字》“黄,泥土色也,从田”,而证之《禹贡》,九州之中,唯雍州之土色为黄色:“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所谓雍州,正是渭水流域地区,在古代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所谓“厥田惟上上”),也正是黄帝“有土德之瑞”(《史记·五帝纪》)的发祥地。起源于黄土高原的农业部族的神黄帝,不可能是东方的游牧部族的商族的始祖神。

    以上确定了黄帝是周族所独有的始祖神,则周族的神灵谱系应是从黄帝到弃(后稷)的体系:黄帝……后稷。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炎帝还是黄帝,其名称皆不见于《诗经》、《尚书》、《楚辞·天问》等较原始的史料,这说明诸神的名称本身就有一个演变过程。但这种演变并不是从无到有的演变,而是从含混和无意识到明确和有意识的演变,所以它与对各族始祖神的探讨是不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5: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神话谱系嬗变是民族关系嬗变的结果



    我们目前所见到的神话谱系是春秋战国时代传下来的,应该说,它是周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之后形成的,它基本上是周族的神话谱系,但也包含了夏与商族的神灵。它是怎样演变成今天所见到的样子的呢?它与夏族、商族的神话谱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样的关系又代表着怎样的社会现实呢?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的功能,既不是解释性的,也不是象征的。它乃是一种非常事件的叙述……其功能在于追溯到一种更高尚、更美满、更超自然的和更有实效的原始事件,作为社会传统的起源。”[11]三代的神话谱系及其嬗变,无不是这种“社会传统的起源”的文化的描述。

    禹是夏族的始祖神,以禹为代表的夏族神话谱系正是夏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的描述,是夏的特征。当商族实现了对中原夏族的征服后,禹的始祖神的地位被取消了,炎帝这个商族的神灵取代了禹的地位,现在它不但是商的始祖神,而且被宣布为一切民族的始祖神。那么,禹的位置应该怎样安排呢?既然夏启曾冒认是他的儿子,那么好吧!商人就把他排在商族诸神之后,并真的成了启的父亲。这样排列在商人眼中是很合理的,因为商人自承“缵禹之绪”,承接了夏的正统地位,所以从禹到启,又从夏到商,就顺理成章了。商族人重新建立的诸神谱系很可能是这样的:

    炎帝——尧——舜——禹

    几百年后,当周族征服了中原的商族后,他们也必然要干同样的事。商族的神炎帝被从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而周族的黄帝就成了一切民族的始祖神,神话谱系被再次改造。它的基本形式是:

    黄帝——颛顼——喾——尧——舜——禹

    颛顼、喾很可能是南方一些部族的神,这些部族曾协助周族征服了商族,后来周人又在南方分封诸侯,为拉拢这些南方部族,他们的神就在周人重新建立的谱系中找到了位置。

    炎帝的位置呢?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而形成了不同的传说。一种是说他“侵陵诸侯”,因而被黄帝打败;一种说他是黄帝的兄弟,同为少典氏之子。但无论如何,他的各族祖先的地位是注定没有了。

    怎样理解这种演变形式的功能意义呢?回答是:

    1它与周族的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相一致。周是一个农业生产较发达的民族,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不能由人控制的条件,就归之于神的范畴。当他们在征服了中原的同时他们也把其生产方式带到了中原,并从而也把农业民族的神灵带到了中原,并有了把农业神灵推举到至高无上地位的必要。于是黄帝必须成为中原各族的始祖神。

    2由于周族对商族的征服,这也同时意味着周族文化对商族文化的征服。而黄帝之取代炎帝,不外就是这种征服的宗教领域的反映。另外,以黄帝为代表的周族传统文化之建立统治地位,也为周人的政治统治提供了一种有高度组织性的力量,成为新社会的粘合剂。

    明确了商之于夏、周之于商不但是一种政治上的征服,而且是一种文化上的征服,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农耕民族的神黄帝能够成为石器文化的夏族和游牧文化的商族的共同祖先,这就是在商族文化征服了夏族文化之后,周族文化又征服了商族文化之故。



    四、周族文化的超越



    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取胜于炎帝,以及殷周之际神话谱系的嬗变,都显示着非常明确的功能意义:周族通过对商族的征服,建立周族优势文化的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是怎样取得的呢?

    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曾论述文化的“进化潜势法则”。他指出:“一个物种在既定的进化等级中愈是专化和适应,那么,其走向更高级的潜势就愈小。”[12]他又说:“一个不发达的文明具有着发达文明所缺乏的某种进化潜势。”[13]周族相对于商族是一个后进的民族,但它能够超越了商族并征服之,建立其文化的优势地位和统治地位,其原因盖在于有更大的进化潜势并使之得以实现。

    商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大致是与夏族的发展同时的,到商代中期已经创造了非常灿烂的青铜文化。但是,在另一方面,商族文化主要地形成于游牧生产时期,并长期保持着极蕃盛的畜牧业经济,这使得它的文化制度始终带有游牧民族的本质特征,具体体现在家庭及政治继承的兄终弟及制,相同姓氏的婚姻制及浓厚的宗教传统特色[14]。这种文化制度对于迁徙不定的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特别专门的适应性,并在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条件下得到高度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这种对畜牧业经济的高度适应性反而不利于商文化向农耕文明的进化。这从商代的历史看是很明显的。商代到了盘庚的时期,农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盘庚为适应这种需要,决定要从河北迁都于亳,建立永久性的统治中心区域,“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永建乃家”[15]。但权臣贵族却以“先王有服,恪遵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之借口[16],极力反对。商族先王的这种经常迁徙的习俗,正是畜牧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了发展农耕文明的阻碍力量。盘庚之后,至武乙时又徙河北,武乙又与天神(木偶)搏击以为游戏,最终死于牧猎。而商代后期经济始终不振,这些都反映了商族旧有文化的消极影响。

    相反,周族作为一个后起的民族,其畜牧经济及文化远没有商族那么发达。这反而有利于它向农耕经济和农耕文化的发展。当它在独立发展(或从商族输入)农业耕作技术时,它就相应地建立起一套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农耕文化,新的文化制度同时又促进了农业耕作的发展,使它在短短的几百年中在技术上、经济上、文化上乃至在军事上超越了商族。这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就仿佛周族天生就是一个农耕的民族一样,周人也是把其始祖神黄帝和先祖弃(后稷)拟定为农业的发明者或开拓者的。周族就是凭借着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优势地位最终征服了中原的商族,在中原乃至更广大的地区上建立了周族文化的统治地位。



    五、华夏文化之源



    通过前面的论证,足以令我们确信: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关系,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继承关系,而是一种优势文化对前代文化的取代关系,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征服(在征服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融合,这也是必然的)。因此,华夏民族(汉族)的文化,是起源于周族文化的。从周族统治中原开始,三千年来,周族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绵绵不绝,以迄于今。

    王国维曾经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17]又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18]周族文化并非“周公制作”,而是周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但从所谓的“周公制作”以至于今日,一以贯之,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的进程。

    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9]其实文献不足只是原因之一,主要原因尚在于夏族及商族文化已基本上被周文化同化了,在杞国和宋国当时基本上也是实行周制和周礼,这样,孔子怎么还能在杞与宋考证得到夏礼和殷礼呢!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0]不但孔子要“从周”,直至今日,我们还是在“从周”。

    农耕文化是一种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文化,所以我们在三千年之后仍可在存世的那些周公姬旦的论述中,寻绎出中国(华夏)文化的核心内容,到了孔子,就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人奉行了二千多年的不易之理。推本寻源,我们实在应该感激于周族先人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周文王、周武王等创始之业,功亦在是,罪亦在是。

    确定了周族文化与华夏(汉族)文化的源流关系之后,我们就真正能够理解“黄帝子孙”这句话的含义了。当周人在黄土高原上创制农耕文明时,他们推崇了一个农耕部族神作自己的始祖;当中国人在“四海之内”把农耕文明发展到举世无双的高度时,他们仍然推崇这个农耕部族神作自己的始祖。这个部族神在今天仍是全世界华人的粘合剂,这大概是周族人走下黄土高原时所始料不及的吧!

    六、结论



    一位西方人类学家曾说:“那些早已被认为是最容易解释的神话,那些被认为是浅显易懂的神话……其实反而是最难弄懂的。”[21]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三皇五帝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就像一个人之对于他的十个手指一样熟悉和自然。然而我们是否真的懂得三皇五帝的实在内涵呢?

    对于三皇五帝的阐释的危险之一是将其世俗化,如司马迁摒弃“缙绅先生难言之”的神话真实而将其人化,以及现代众多史学研究者之确信黄帝族与炎帝族的真实存在。只有还神话以神话的本质,才有可能理解神话。

    神话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基本因素。通过对神话的嬗变的揭示,使我们有可能重构文化发展的历史。当然,对于本文作者来说,他更多地认为他只是提出了问题,而不是达到了确定不移的结论。

    至于以周族文化为华夏文化之源这一点,作者认为,如果事实如此,这丝毫无损于华夏文明的光辉和伟大,正如同说古希腊文化有别于克里特文化,丝毫无损于古希腊文化的光辉和伟大一样。无论如何,就周族文化实现了对商族文化的超越来说,对今日的中国人是一个重要的启迪:实现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超越,不但是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而且也是我们的先辈曾经做过的事情。这不是很值得令我们自豪和感奋么?

    注释:



    [1][2]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年。

    [3]见《论语·为政》。

    [4]《古史辨》第一册,第117页。

    [5]见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簿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1页。

    [6]参阅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三联书店,1962年,第192页。吕只是提出可能性的推断。

    [7]见《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又《吕氏春秋·孟夏》高诱注:“炎帝……姓姜氏。”

    [8]见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84页。

    [9]参阅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84页。

    [10]见《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00页。

    [11]见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33页。

    [12][13]托马斯·哈定等著:《文化与进化》,韩建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8~80页。

    [14][17][18]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

    [15][16]《尚书·盘庚》。

    [19][20]《论语·八佾》。

    [21]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39页。

    (《史学月刊》1993年第5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7 15:01 , Processed in 0.1353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