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连载 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3: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禅让是原始社会的民主雏形(节选)



    郭沫若



    韩非对于儒家的理论很有研究是毫无问题的,他抱的是全面反攻的态度,务必要屠其徒,火其书而后快。凡是儒家的东西差不多没有一样不受严厉的反对。君位继承上的禅让说是大成问题的,征诛说也同样,在他看来,禅让征诛不外就是劫弑,而尧舜汤武也就是“奸弑劫臣”。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说疑》)

    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忠孝》)

    但是禅让这种制度并不是儒家的创说,而是原始社会或未开化民族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民主雏形,这在韩非也是知道的,而且说得比任何人都还要明白晓畅。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五蠹》)

    这或许也只是转述当时学者间的口碑,所谓有巢氏和燧人氏的这种圣人或神性的英雄并不必有,“而民悦之使王天下”,王位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这种民约论的见解,确实是道破了原始社会的事实。儒家是根据这种事实把它夸大了起来,发挥为“选贤举能”的禅让说,公平地看来,是站在人民立场的对于父子相承的奴隶统治权的革新理论。

    (郭沫若:《先秦学术述林》,《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册,上海书店据东南出版社1945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3: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舜时代与仰韶时代(节选)



    吕振羽



    与“黄帝”到“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相结合的神话,能说明母系氏族制的主要诸特征,也同样不是偶然的。

    “唐虞禅让”的传说,是两个军务酋长的选举和原始民主制度的说明。

    陕、甘、晋、豫等省境内所发现之仰韶系新石器文化遗物,恰与母系氏族制时代的劳动工具相适应;专家解剖其随同出土的人类遗骸,也认为与现代中国人体构造相近;传说所述“黄帝”到“尧”“舜”“禹”所散布区域,也不出陕、甘、晋、豫。

    与“夏代”结合的传说,除去后人的附会外,也只能暗示出氏族制末期的诸特征;与之相当的,是仰韶系出土的金石器遗物。

    “夏禹传子”和“启”“益”互斗的传说,是母系氏族制开始转入男系氏族制的说明。所以在“启”前,“圣人皆无父”,皆“知母不知有父”,没有父系的血统世系可序;从“启”后,便能序述父亲的血统世系了。

    “尧”“姚”“虞”“夏”是一字的音转。传说中所谓“唐”“虞”“夏”各代,是散在同区域内的夏族的前后名称。

    (吕振羽:《中国历史论集》,《民国丛书》第二编第72册,上海书店据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3: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公社制度



    范文澜



    中国历史同任何民族的历史一样,也就是说,依照历史一般的发展规律,在上古时代,存在过原始公社制度(也称为原始共产制度)。从中国历史开端(黄帝)到“禅让”制度崩溃,正是实行着这个制度的时代。

    什么是原始公社制度?就是对于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那时候,生产力非常低微,人们借以生活的工具,仅仅是石器以及后来出现的弓箭。那时候,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剥削,没有阶级。

    石器和弓箭,已被仰韶遗物证明了。仰韶时代,约当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周朝祭祀制度,祭品必须仿照被祭者原来的生活状况。照周朝人所知道的远古情形,是没有火以前,称为上古;有火以后,称为中古。上古人连毛带血生吃禽兽肉,饮的是血和水。中古人把石头烧热,放碎肉或湿黍米在烧石上,半生不熟的吃。后来才制造陶器房屋布帛酒酪。因此,周天子祭祖先喾和弃,是用薄酒及半生肉。

    韩非子说: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羹不加调味,饮食器是土缶,粗布仅掩身体,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换。舜比尧进化一些,木制饮食器上涂漆。禹更进化,祭器外面涂漆,里面涂红。据龙山发掘,中层黑陶文化,确有这样的陶器,也许就是夏代的遗物。他们的生活资料这样贫乏,所以私有观念,不会发达,大酋长位号,无须霸占传给自己的儿子。

    刑法是阶级压迫的表现。那时候既没有剥削,也就没有阶级,因之不需要残酷的刑法,相传(当然杂有后人想象附会处,不必五刑俱备)尧舜时人犯了罪,止罚面上涂黑(后世黥刑),草制帽带子(后世割鼻刑),苍白色(后世宫刑,是蔽盖腹下的装饰品),草鞋(后世割脚刑),土黄色布衣无领(后世斩刑)。这些叫做象刑。实际上很少人犯象刑。

    从《尧典》等篇看来,当时并没有君臣贵贱严格的区分。姜姓部落的酋长,称为四岳,有很大的议政权,皋陶确是黄帝后裔,似乎做了夷族的酋长(皋陶也称皞陶,皞是夷族通称。夏代与九夷不断战争。春秋时代淮水流域蛮夷小国,很多是皋陶后裔),但仍有被举作继位人的权利。舜举十六族(颛顼帝喾后裔,各八族)。是扩充联盟的范围。所谓“禅让”时代,大概止是黄帝族作主体,炎帝族(羌)太皞族(夷)作辅佐的部落自由联盟。联盟的主要目的,是对抗顽强的苗黎族。墨子载禹伐苗誓辞说:“你们听我讲话,不是我喜欢打仗,那苗子实在可恶。我现在率领众邦君长,去打苗子。”相传禹攻三苗,东夷不出兵援助,也许夷族对联盟,比炎黄族要疏远些。

    依据上面那些材料,生产工具仅仅是石器和弓箭,生活资料仅仅是吃半生肉,着粗布衣,刑罚止有道德上的惩戒作用,大酋长由部落公选,没有特殊权力。这样的社会,恰恰就是原始共产社会。所以《礼记》的《礼运篇》讲禹以前的社会情况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尊重)能(酋长公选),讲信修睦(和平)。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养老),壮有所用(工作),幼有所长(抚育)。鳏(老男无妻)寡(老女无夫)孤(幼儿无父)独(老人无子)废疾(残废)者皆有所养。男有分(职业),女有归(生活可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生产品共同所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各尽所能)。是故谋闭而不兴(不欺诈争利),盗窃乱贼而不作(不侵略),故外户而不闭(没有私有财产,不用关大门),是谓大同。

    产生在封建社会而又极端拥护封建制度的儒家学派,如果不是依据古代传闻,不能虚构“大同”的思想,原始公社制度确在中国上古存在过,这也是一个证据。



    简短的结论



    中国历史,应该从黄帝开始。关于黄帝以前的传说,有的出自后世推想,有的出自异族传说的残余,比较似乎史料的,从黄帝一系起。

    黄帝族从西方迁来,散布在中国西北部。陕西、甘肃、山西、察哈尔顺长城线经热河,到辽东半岛朝鲜北部,都有仰韶文化的遗迹。仰韶文化考古学者认为当是黄帝族的文化。

    夷族(太皞)居中国东部。西方来的羌族(炎帝)、南方来的蛮族(蚩尤)居中国中部。黄帝族向东伸展,到河南渑池地带,受阻不能前进。

    炎黄两族在察哈尔怀来县打过几次仗。炎帝被蚩尤追逐,向黄帝求援,黄帝攻杀蚩尤。炎黄两族开始联合和同化,共同对抗顽强的蛮族。

    黄帝后裔一部分自东北入山东境,与夷族杂居,逐渐同化,颛顼据濮阳自东向西发展,帝喾据偃师自西向东发展,造成夺取中原地区的形势。

    尧舜禹时代,组织黄帝族为主羌炎族为辅的部落大联盟。禹武功最大,压迫蛮族退回长江流域,中国中部成为黄帝族的根据地。

    禹在军事胜利中,自己财富增加了,氏族社会也就开始破坏了。

    黄帝族胜利的原因,主要是联合羌夷,共同攻伐蛮族,迫使退回长江流域。

    从黄帝到禹的社会制度,是原始公社制度。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民国丛书》第一编第74册,上海书店据新知书店1947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舜禹的禅让”与“二头军长制”



    翦伯赞



    有人曾说,从传说中的神农黄帝以至尧舜禹时代,明明都是男子执政,何以竟说这一传说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加以说明。

    母系氏族社会之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氏族共有财产掌握在女子手中,其次是婚姻以女子为中心,最后是氏族评议会掌握在女子的姊妹手中。但为了公共事务的处理,尤其对敌人的防御,男子可以被选为军务酋长,这在梭罗门诸岛的土人中,苏门答腊的米兰巴人(MELENCKABAU)中,还是如此。

    因为婚姻以母系为中心,男子皆来自外族,这些男子的儿子,也同样要嫁到外族,所以军务酋长,不能父子相传。郭沫若氏首先指出传说中的尧舜、舜禹为二头军务酋长,这对于中国母系氏族之说明,是最有力的一个发见。

    依据《史记》所纪从黄帝至尧舜禹的世系,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一个表式。



    从以上的世系表看,黄帝为始祖,尧与舜为黄帝五世孙,舜为九世孙。

    至其禅代秩序,据《史记》云:

    “黄帝崩,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

    “颛顼崩,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崩,而挚代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后禹践天子位。”

    这样看来,则黄帝一传其孙颛顼,颛顼再传其“族子”帝喾,帝喾三传其子挚,挚四传其弟尧,而尧则五传其玄孙舜,舜则六传其高祖禹,如此,则不仅尧舜禅让为高祖与玄孙之递嬗,而舜与娥皇女英之婚姻,亦为与其曾祖姑之血族婚。

    至于舜禹的禅让,更为不伦。据《史记》:“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如此,则舜年为一百岁。同书又云:“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如此,则舜荐禹时,已八十三岁。八十三岁之玄孙,尚及见其高祖禹而倒传之以位,已是难事。且其时,其高祖禹尚能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更是难事。尤其当舜死后,禹为之服三年之丧,则是高祖为玄孙服三年之丧,这与舜之与其曾祖姑结婚,同为儒教伦理观念所不许。由此足证这一个血族世系,完全是假造的。包含在这一个世系中之真实的历史素地,乃是母系氏族中二头军务酋长的相续系统。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氏族,并没有什么血统的关系,而只有先后的秩序。所谓“荐于天”,所谓“禅让”都是选举的意思。

    从这个世系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帝与颛顼二头,颛顼与帝喾二头,帝喾与帝挚二头,帝挚与帝尧二头,帝尧与帝舜二头,舜帝与帝禹二头。至帝禹曾与皋陶为二头,《史记》云“帝禹立,而举皋陶,且授政焉”,因“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故帝禹又曾与益为二头。

    尧舜共同执政三十一年,舜禹共同执政十七年,禹益共同执政十年,皆有传说可考。惟尧以前,则不见传说。但挚与尧之递嬗,《史记索隐》曾云:“卫宏云,挚立九年,而唐侯德盛,因禅位焉。”《帝王世纪》亦云:“挚在位九年,政教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幸群臣遣唐而受禅。”由此看来,则挚或系被氏族评议会所罢免,亦未可知。又传说中尝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神话。或者颛顼与共工为二头,亦未可知,总之我们所要知道的不是谁与谁为二头,而只是证明从传说中之神农黄帝以至尧舜禹的时代,曾有过二头军长制之存在,而这正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特征之一。

    (《中国史论集》,《民国丛书》第二编第72册,上海书店据文风书局1947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虞时代是原始共产社会的反映



    郭沫若



    儒家的理想是哲人政治,就是物质上的贵族阶级要是精神上的贵族阶级,一国的王侯天子要就是那一国的贤人圣人。《中庸》上所说的“有德者必得其名,必得其位,必得其寿”,便是这个思想的结穴了。

    这种政治在父子相承的制度之下是不能够适合的:因为父是圣人,子不必便是圣人。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世世代代的圣人在事理上是办不到的,因此在位者便不必有德,而有德者也就不必在位。要主张有德者必在位的哲人政治,那论理是非高唱禅让不可。于是尧舜禹便成为儒家理想的圣人,唐虞夏便成为儒家理想的时代了。

    这正是儒家要托古改制的重要的原因。时代远隔容易作弊,又加以有禅让的传说适合于自己的理想。本来无论是怎样的传说,多少都是有点实际上的影子的。禅让也是这样。我们现在来看唐虞时代的禅让究竟是怎样的实际罢。

    我们知道人类的原始社会是母系的社会。这种社会的最典型的结婚是亚血族群婚,便是姊妹共夫,兄弟共妻。唐虞时代是怎么样呢?尧的二女娥皇女英共夫舜,所谓“厘降二女于沩汭,嫔于虞”这在我们中国成为了再普遍也没有的传说,确是人所共知的。但是舜的兄弟和他哥哥共妻娥皇女英的事,便完全为后人所隐蔽了。我们看《孟子·万章篇》里的一段话:

    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怩忸。

    这把象写得来好像是一个未遂犯的一样,其实这已经是有后人修改过的痕迹。

    我们再看《楚辞》的《天问篇》罢:

    舜闵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告,二女何亲?……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

    这明明是把并淫的事实说出来了。

    (案)此舜象事夹序于殷之先世中,王国维疑“眩弟并淫”四语非象事,然舜实即帝喾,象即有扈氏,《天问篇》之次第正与事实相符。(详见《甲骨文字研究》)

    我们从这些传说上看来,可以得到一个判断:便是尧舜时代明明还是一个实行亚血族群婚(Punaluafamilie)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只是母系中心的社会,私有财产权还没有成立。平常各人随身动用的东西,如炊爨的家具是属于女人的,渔猎的武器是属于男子的。女人是一家之主,男子是附属物,两情一不相合,男子便只好拿着自己的武器走自己的路。生下的儿子自然是女人的。儿子一长大了,又要嫁给他族的女儿去做丈夫,所以父子不能相承。假使父亲是做过酋长的,儿子也当然不能继任为酋长。酋长的产生是由一族的评议会选举出来,评议会的代表便是一族中各姓各氏的宗长。所以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时候,所有的一些政治的萌芽,完全是一种民主的组织。

    这便是唐虞时代的禅让传说的实际了。

    尧的帝位不能传给丹朱,舜的帝位也不能传给商均,禹的位置也不能传给启,并不是尧舜禹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也不是丹朱商均等都是十恶不肖的儿子,事实上是氏族评议会不能再举丹朱商均,而丹朱商均也嫁到别的氏族去做女婿去了。所以当着尧皇帝要“明扬侧陋”的时候四岳群牧都走来会议,你说这个好,我说那个好,结果是举出了舜来。舜皇帝要组织政府的时候也遍咨四岳群牧,又由大家同意举出一个大贤人来,而后来又把帝位让给众人所举的夏禹去了。

    这场戏景不就是氏族评议制度的反映吗?那一些四岳十二牧九官二十二人不都是当时的各族各氏的家长宗长吗?像这样的事实并不稀奇,在北美的土人中一直到现代都还有保存着的。不过在我们中国是在三千年前已经退下了舞台,所以在我们看来总觉得非常的神圣,在二千年前的儒者也觉得非常的神圣,更有意识的把它神圣化了。

    这种原始氏族社会的崩溃是因为产业的发展,由渔猎进而牧畜进而耕植,促进了男性中心社会的成立。产业日见发达,私产制度便不能不产生。私产制度一产生,护卫产业的武力便不能不成立。护卫产业的武力成立,便不能不有阶级制度的伴随。于是乎立脚于阶级制度的奴隶社会便从此诞生了。

    我国古代氏族社会的崩溃,一般的传说是以为在虞夏之际。尧舜传贤,禹独传子,所以才有家天下制的产生。这个转换的过程是合于人类进化的历史的。但就我们所知道的,这个转换却并不在虞夏之际。就是后来的殷代都还是兄弟相及的制度!这正是氏族社会的表现:因为是亚血族群婚的关系,兄弟是整个的嫁来,儿子是要整个的出嫁,所以只能够兄弟相承。所以氏族社会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可以说一直到殷代末年都还没有消灭。

    不过这个制度在殷代中已经逐渐的在动摇了。我们在《殷虚书契》的研究上,知道殷朝一代正是由氏族社会转换到奴隶制国家的一种革命的时代。所以一方面尽管还有氏族社会的习惯留存,而另一方面已经有奴隶的发生。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民国丛书》第一编第76册,上海书店据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帝时代与彭那鲁亚制家庭



    郭沫若



    社会进展的一般形态已经明了,我们可以回到中国的古代社会上来,中国的古代史事实上是从殷代开幕,是只能从殷代开幕。殷代以前的各种传说,有加以覆核的必要。据我所见,中国的传说大抵可分两种:一种是人为的传说,一种是自然发生的传说。

    人为的传说如盘古,天地人三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共工氏,神农氏等,那个邃古的传说系统显然是周秦之际的学者们所拟议的一种考古学般的推察,而且是很合理的(!)一个推察。便是在宇宙开辟之前只有混沌,继后才有天,继后才有地,继后也才有人。有了人之后最初只是和禽兽一样穴居野处,稍微进步了一点才有鸟巢式的住居。更稍微进步一点才有火的发明,才脱去茹毛饮血的生活。伏羲氏在字面上便表示着牧畜的发明,共工便是表示着各种器械制作的出现,神农便是农业的发明。这真是十二分合理的一种有科学性的推察,然而也就是那个传说系统完全是人造的证明。

    黄帝以后的传说,那性质便稍微不同,那儿有一部分是自然发生,有一部分依然是人造。例如五帝和三王祖先的诞生都是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那便是自然发生的现象,那暗射出一个杂交时代或者群婚时代的影子。又如五帝三王是一家,都是黄帝的子孙,那便完全是人为。那是在中国统一的前后(即嬴秦前后)为消除各种氏族的畛域起见所生出的大一统的要求。

    黄帝之名始见于《山海经》,如云“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海内经》)。大约夏民族的传说是以黄帝为其祖先。又“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大荒北经》)。犬戎即后世之匈奴,是匈奴与夏民族同祖。《史记·匈奴列传》谓“匈奴其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大约也就是根据的这项传说的系统了。

    殷周人之祖先为《山海经》中之帝俊。帝俊即帝喾,亦即卜辞中之高祖夔,已由王国维证明(见《殷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帝俊在《山海经》中为至上神之“帝”,与黄帝并无血族的关系。

    郭璞注《山海经》则云帝俊即帝舜。案此亦非无故。《山海经》中言帝俊者凡十五处:

    (一)帝俊生中容。

    (二)帝俊生晏龙。

    (三)帝俊生帝鸿。

    (四)帝俊生黑齿。

    (五)有神名曰奢比尸惟帝俊下友。

    (以上见《大荒东经》。)

    (六)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

    (七)帝俊生季羲。

    (八)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以上见《大荒南经》。)

    (九)帝俊生后稷。

    (十)帝俊妻常羲生月十又二。

    (以上见《大荒西经》。)

    (十一)帝俊竹林大可为舟。

    (以上见《大荒北经》。)

    (十二)帝俊生禺号。

    (十三)帝俊赐羿彤弓素缯。

    (十四)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十五)帝俊有子八人,实始为歌舞。

    (以上见《海内经》。)

    帝俊之为帝喾者,帝俊生后稷(案郭璞注此独云“俊宜为喾,喾第二妃生后稷”),“又帝俊之子中容季釐即《左氏传》之仲熊季狸,所谓高辛氏之才子也。有子八人,又《左氏传》所谓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也。妃曰常羲,又《帝王世纪》所云帝喾次妃诹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者也。曰羲和,曰娥皇,皆常羲一语之变”(《先公先王考》)。

    帝俊之为帝舜者,以帝俊妻娥皇及羲和与常羲。娥皇、羲和、常羲固一语之变,然此实一事化为二事,一人化为二人。其为一人之娥皇者则女娲传说,其为羲和、常羲二女者二女传说。

    尧“厘降二女于沩汭,嫔于虞”,《列女传》云“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大戴礼·五帝德》云“依于倪皇”,又《帝系》云“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匽氏”,《世本》作女莹,《古今人表》作。娥皇、倪皇自即帝俊所妻之娥皇、羲和;女匽即女英,女莹或乃女英之音变,女英、女匽当即常羲、常仪之音变,古音英常同在阳部,而匽与羲仪则歌元阴阳对转,是则帝俊与帝舜当为一人。

    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故《礼记·祭法》“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而《鲁语》则云“殷人禘舜而祖契”。

    又《楚辞·天问篇》叙舜事于夏桀之后,于殷先公先王之前,曰:

    舜闵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告,二女何亲?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台十成,谁所极焉?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舜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豕,而厥身不惟败?

    于二女之下复言璜台,璜台则当是简狄事,《离骚》云“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言简狄之下复言女娲,而均系于舜事。盖传闻异辞,混淆不分,有时为二人,有时为一人,故此一并叙述而质问。

    象事又叙于殷之先公先王间,下文于上甲微之次,成汤之前复夹以象事四句: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

    王逸《楚辞章句》以此为象事,而王国维疑之,以为所叙“当亦记上甲事,书阙有间,不敢妄为之说”。然知舜即帝喾,则象事叙于此正得其当。且此言“后嗣逢长”,盖承上有扈若有易而言。有扈即有易,王氏已言之,有扈屡与殷人为仇,至上甲微之世始剪灭之,有扈殆象之后嗣,即象所封之“有庳”(见《孟子》),古庳扈双声(古轻唇音与重唇音无别),而庳易叠韵(古音同在支部),是庳字兼有扈易二音,其音必较扈易二字为更确。

    由上可知五帝三王之本身及五帝三王均为黄帝子孙之传说实乃后人所改造。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夔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夔一人而已。由高祖夔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之三人。

    羲和、常羲即娥皇、女英之事于《卜辞》中亦略有痕迹可寻。《卜辞》有下列二人名:

    “贞子渔有礼于娥,酒。”(铁264)

    “贞有犬于娥,卯彘。”(前Ⅳ522)

    “×卯卜×贞求年娥于妣乙。”(林Ⅰ2114)

    (于犹与也。“求年娥于妣乙”犹言求年于娥与妣乙。)

    娥字除固有名词之外古无他用,许氏《说文》云:“娥帝尧之女,舜妻,娥皇字也。”故此名娥之女性(字上从我下从女)当即娥皇,亦即羲和。

    “巳未宜于,羊三,卯十牛,中。”(前Ⅵ23)

    “巳未宜〔于〕,羊(缺)人,卯十牛,左。”(同上2)

    此人名奇字,王氏疑峨,罗氏谓从义京(见《商录待问编》)。余谓此乃义京二字之合书,人名合书乃卜辞通例。义京由音而言则当即常羲若常仪(古义羲仪均读我音同在歌部,京常同在阳部)。

    这些虽仅二三例不能有更详细之论证,然人名如此巧合实属异事。大抵《山海经》及《天问篇》中之传说人物,如帝俊,殷王子亥,《天问篇》“该秉季德”之该(即王亥),季王恒上甲微等均见于卜辞(见《先公先王》考),则羲和、常羲亦所应有。

    [JP2]由上可知帝喾之二妃姜嫄、简狄亦当即娥皇、女英之变。姜嫄生后稷之传说为助祭郊媒,简狄生契之传说亦为助郊媒。知帝喾高辛氏即帝舜,则姜嫄、简狄亦必即羲和、常羲。神话传说中人物,一人化为二人以上,一事化为二事以上,乃古今中外常有之事。[JP](如羲和在《帝典》中即化为羲氏和氏司星历之二官。)帝喾之本字当为卜辞中之“高祖夔”,姜嫄、简狄,或娥皇、女英,或羲和、常羲,其初字则当为卜辞中之“娥”与“义京”。



    要之(一)五帝三王同出于黄帝之说为周秦间的学者所改造,(二)五帝古无叠承之迹,其发生祖孙父子之关系者当在五行生胜说发生以后,后人言五帝者亦无定说,如张守节《史记正义》(“《五帝本纪第一》”注)云“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并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案少昊金天氏帝挚,其实当即是契,古挚契同部,挚之母常仪,契之母简狄,实系一人。)(三)帝喾与帝舜实为一人。(唐尧之名亦属疑问,卜辞称成汤为“唐”。《金文齐侯镈》亦言“虩虩成唐”,疑唐尧即成唐之变。)(四)二女传说古本有之,后世或合而为一人如女娲、女娃、女岐,或分裂之而不相属则如简狄与姜嫄。

    故中国有史以前之传说,其可信者如帝王诞生之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而且均系野合,这是表明社会的初期是男女杂交或血族群婚。递降如二女传说则是表明社会已进展到亚血族群婚的阶段。娥皇、女英为姊妹而以舜为公夫。舜与象为兄弟而兄弟“并淫”。这正表明娥皇、女英互为彭那鲁亚,舜与象亦互为彭那鲁亚。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民国丛书》第一编第76册,上海书店据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4: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代的“兄终弟及”与尧舜的禅让



    郭沫若



    在商代都只还是牧畜盛行的时代,那么商代的社会必然还是一个原始共产制的氏族社会,只要是对于新兴科学稍稍受过训练的人,立刻便可以得到这个暗示。

    事实上竟是这样!

    (一)商代的王位是“兄终弟及”,这是从来的历史上已经有明文的。

    (二)据《殷虚书契》的研究,商人尊崇先妣,常常专为先妣特祭。(自周以后妣不特祭,须附于祖。)

    (三)《殷虚书契》据余所见在殷代末年都有多父多母的现象。

    从这些事实上看来,商代不明明还是母系中心的社会,而且那时候的家庭不明明还是一种“彭那鲁亚家庭”吗?

    在商代都还是这样的社会,那以前的社会就不言可知了,所以黄帝以来的五帝和三王祖先的诞生传说都是“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那正表明是一个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者血族群婚的母系社会,特别有趣味的是尧舜的传说。

    “有虞氏尚陶”,“有虞氏瓦棺”,这是说当时还仅仅是土石器时代。

    尧皇帝的两个女儿同嫁给舜皇帝,舜皇帝和他的兄弟象却又共妻这两位姊妹。《孟子》上有象说的话,要“二嫂使治朕栖”;《楚辞》的《天问篇》上竟直说是“眩弟并淫”。所以舜与象是娥皇、女英的公夫,娥皇、女英也就是舜与象的公妻。他们或她们正是互为“彭那鲁亚”。

    更进,尧皇帝不能传位给丹朱,舜皇帝不能传位给商均,禹也不能径直传位给启,这表明是父权还没有成立,父子还不能相承。

    最后是那时候的禅让了。尧舜禹都是由众人公选出来的。我们在《帝典》中看那些“四岳”“十二牧”九官二十二人在皇帝面前你推选一个人,我推选一个人,在那儿很客气的讨论。那不是一些各姓的酋长军长在开氏族评议会,在推选新的酋长或军长的吗?

    又尧舜禹的传说,都是二头政长。在尧未退位以前是尧舜二头,在尧退位以后是舜禹二头。尧时又有帝挚为对。均与西印度人之二头盟主相合。

    (案)帝舜即是殷人之先祖帝喾,象封有庳即《天问》之有扈有狄,故“眩弟并淫”四句叙在商之先世中。详见《甲骨文字研究》中“释祖妣”篇。(二九年九月十六日后志)

    这些正是古代传说上所保存着的一些氏族社会的影子。我们看,在商代以前的社会不明明还是氏族社会吗?

    由氏族社会转移到奴隶制国家的这个关键,古人也是注意到了的,用古代的话说来便是“由帝而王”。古时的人以为尧舜传贤夏禹传子,是家天下的开始,所以贬称帝号为王。所以在夏禹以前都是帝,在夏禹以后便成了三王。但这帝王递禅的时期也有更说得迟一点的,据《史记·殷本纪》的末尾说:

    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称帝号,号为王。

    荀子的《议兵篇》上也称尧舜禹汤为“四帝”,称文王武王为“二王”,这可见古人把那第一次的社会革命的时期也有看在殷周之际的时候的。这种见解据我们最近的研究可以说是得着实物的佐证。便是由原始共产制到奴隶制的转变到殷周之际才真正的完成。

    本来一种自然发生的社会革命,是要经过很长久的一个时期的,有殷一代或者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所以就在奴隶制全盛的周代初年都还有氏族社会的孑遗,关于这以后的论证,我们为行文的简便起见,暂且把它们省略了罢。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在商代才开幕,商代的产业是以牧畜为本位,商代和商代以前都是原始共产社会。这是我们在这章里得出的结论。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民国丛书》第一编第76册,上海书店据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4: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节选)



    凌纯声 芮逸夫



    古代的三苗非今日之苗



    苗的名称,见于《书·益稷》:“苗顽弗即工。”又《吕刑》:“鳏寡有辞于苗……降咎于苗。”又有三苗、有苗、苗民诸名,亦多见于秦汉以前古籍的记载:

    “三苗”见于:《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分北三苗。”《禹贡》:“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左传》昭元年:“虞有三苗。”《国语·楚语》:“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韩非子》:“三苗之不服者。”《战国策·秦策》:“舜伐三苗。”《魏策》:“昔三苗之居,左洞庭而右彭蠡。”《山海经·海外南经》:“三苗国在赤水东。”

    “有苗”见于《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墨子·尚同篇》:“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荀子·议兵篇》:“舜伐有苗。”《吕氏春秋·召数篇》:“舜却有苗以更其俗。”《战国策·赵策》:“昔舜舞有苗。”

    “苗民”见于:《书·吕刑》:“苗民弗用灵……遏绝苗民……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苗民无辞于罚。”

    此“三苗”、“有苗”及“苗民”诸名称,在古籍中实皆指“苗”。其所以称“三”、称“有”或称“民”者,自汉唐以来,解说颇多。然作者以为“三”,并不限以三,因一二不能尽,于是约之以三;正如九黎之“九”,不必限以九;实是多数之称。“有”为字头,因一字不成词,于是加“有”字以配之。“民”即《诗·大雅》“天生烝民”,《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之民。

    自汉唐以来,说经者大都以三苗为国名。如马融云:“西裔也,三苗国名也。缙云氏之后为诸侯,盖饕餮也。”或以为是国君或氏族之名。如郑玄云:“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皞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居于西裔者为三苗。至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臣尧,又窜之;禹摄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穆王(一作后王)深恶此族三生凶恶,故著其氏(一作恶)而谓之民。民者冥也,言未见仁道也。”

    明清以来,多以古代之苗,附会为今之苗族。如清王鸣盛《尚书后案·吕刑篇》有云:“三苗,九黎之后。盖黎与苗皆南蛮之名,今日犹然。”日本史家,又增饰附会,遂成今说。而近世之中国学者,亦多信之而不疑。如章炳麟氏,初亦信其说。章氏所著《訄书》中有云:“自黄帝入中国,与土著君长蚩尤战于阪泉,夷其宗。少皞氏衰,九黎乱德,颛顼定之。当尧时,三苗不庭,遏绝其世,窜之三危;其遗种尚在。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不修德义,外内相间,下挠其民,民无所附,夏禹伐之,三苗以亡。自是俚繇诸族,分保荆粤至今。”章氏后悟此说之非是,故于民三增删《訄书》成《检论》时,即改正其说。《检论·序种》上篇云:“自神农已营长沙,而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夷其宗。世谓蚩尤为今苗人非也。涿鹿者,今宣化保安州地,极北,不得有苗,今之苗,古之髳也。又亦与三苗异。当尧时,三苗不庭,遏绝其世,窜之三危,其遗种尚在。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不修德义,外内相间,下挠其民,民无所附,夏禹伐之,三苗以亡。此自浑敦穷奇诸族,何与于今之苗人乎?凡俚繇诸族分保牂柯上下者谓之髳,音变为苗,与三苗异所。”章氏在《排满平议》一文中亦说:“尚考苗种得名,其说各异。大江以南,陪属猥佌之族。自周讫唐,通谓之蛮,别名则或言獠,言俚,言陆梁,未有谓之苗者。称苗者自宋始,明非耆老相传,存此旧语,乃学者逆据《尚书》三苗之文以相傅丽耳。汉时诸蛮无苗名,说《尚书》者固不以三苗为荆蛮之族。《虞书》窜三苗于三危。马季长曰:‘三苗国名也,缙云氏之后为诸侯,盖饕餮也。’《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曰:‘三苗盖谓帝鸿氏之裔子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谓之三苗。’此则先汉诸师说三苗者皆谓是神灵苗裔,与今时苗种不涉。”

    继章氏而后,驳古之三苗为今之苗族说者日多,其中以朱希祖之说,证据较多。朱氏云:“三苗乃国名,非种族名;其证甚多,兹略举于下:

    《尚书·皋陶谟》云:“能哲而惠,何爱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按此云迁有苗,即《尧典》之窜三苗;三苗为国名,故称有苗,《虞夏书》称国名,其上必冠以“有”字,如《皋陶谟》之有苗,《甘誓》之“有扈”,皆是若夫种族之上,未闻冠以“有”字,如“有戎”、“有狄”、“有蛮”、“有夷”等名也。

    《春秋》昭元年《左传》:“赵孟曰,王伯之令也,引其封疆,举之表旗,而著之制令。过则有刑犹不壹,于是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按夏之观扈,商之姺邳,周之徐奄,皆为诸侯有国者,则虞之三苗,亦为诸侯有国者无疑。

    《史记·吴起列传》:“吴起对魏武侯曰,‘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按此以三苗与夏桀、殷纣同类并举,则可知其为有国之君。且三苗为国,故禹灭之;若为种族,则既称为灭靡有孑遗,尚何有子孙留遗于今日乎?

    由上所引,我们知道,三苗为国名,而非种族之名,更非今日之苗。然有国必有民,其人民的种族究竟何属?据前引郑玄之说,其人民当属九黎。九黎之子孙,流居西裔者为三苗。所以马融说三苗是西裔,为缙云氏之后(见前引)。《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逵云:“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范晔《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据此,则古之三苗为炎帝之后,姜姓之国,乃西羌之本。古代的三苗国,据古籍所载,疆域颇广。《战国策·魏策》:“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韩非子》:“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陂,右彭蠡之水。”《韩诗外传》:“当尧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史记·吴起传》:“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又《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在此广大的区域中,其土著民族,或不止一种,然其主要者,据旧说当为九黎。九黎之君,在少昊时有蚩尤,在唐尧时有苗民。蚩尤与苗民为九黎在两个不同时代的统治者,其被统治的民族,同为九黎。此由前引马郑诸氏之说,即很明了。《山海经·海外南经》三苗国下郭璞注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则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更清楚了。而三苗君民之实非同族也隐隐可见。



    古代的九黎为今日之黎



    我们在上节考定今之苗并非古代的苗或三苗。然三苗之民为九黎,我们现在要问:今之苗是不是古代的九黎?近人吕思勉以为古代的九黎即为后世之蛮,而蛮又转音为苗。吕氏云:“苗者盖蛮字之转音。……今所谓苗族者,其本名盖曰黎。”以苗为蛮,犹有音转可说;以苗的本名为黎,则不知何所据。我们知道,黎、蛮、苗三者,证以今日现实的材料,各不相同,决不能认为同一族类。

    据古籍所载,三代以前,中国南方民族的分布,大江以南,以九黎为最占势力,洞庭彭蠡之间为其根据地。荆州以西则为蛮,蛮之西有髦。至春秋时蛮始强盛,渐向东南迁移,侵入洞庭彭蠡之间。九黎退居五岭以南,两粤之地。髦则始终在蛮之西,自鄂而蜀,迁入贵州。至宋元之际,再以苗名见称(说详后)。

    广东在汉民族未移入之前,其土著之民为俚,故在汉唐之时,岭南民族多以里著称。《后汉书·南蛮传》:“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其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注云:“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又“建武十六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反……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张华《博物志》:“交州夷名俚子。”《隋书·地理志》:“岭南廿余群,俚僚镈铜为鼓。”又叙扬州风俗云:“自岭以南,其俚人则质直尚信,诸蛮则勇敢自立。”上引各书所记的里、俚,皆即黎,蛮即古代的九黎;用字虽异,而音读则一。至九黎之“九”,则为多数之称。九黎自长江以南,逾五岭,经两粤,而退居于今之海南岛。据近人的考证,亦以今日海南岛之黎,是由大陆迁移而来。其种族属泰掸族,与今日广西的獞人、土人,云南的摆夷、侬人等为同一系统的民族。既非蛮,又非苗。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民国丛书》第二编第16册,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4: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宗族移植史记(节选)



    刘节



    世与代,虞、夏、殷、周四代是东周以后史学家所公认的世代。殷、周,确有史确可征,不能动摇。至于虞、夏,两代是传说里的名称。从广义上说来,可以承认虞是殷祖,夏是周祖。例如相传夏是姒姓,而《诗经·思齐篇》说:“太姒嗣徽音,则伯斯男。”这不是周人也有姒姓的血统吗?并且“姬”姓从“姒”姓所改。再就文化方面看,周与夏文化的系统接近。在地域方面说,也是接近。“夏人”就是“吴人”,在语言方面说来,有雅俗的不同而已。再换一观点来说,“夏人”就是狄族中文化较为进步的一枝。若严格地说来:殷、周同祖于“虞”。那末夏、殷、周,都是虞后。殷代的“吴”,就是西周人所知的“虞”,也就是春秋人所知的“工”。相传虞之祖是“幕”。幕、貊,一声之转。“攻族”就是古代的“貊族”,这一族,能艺麦,又能叉鱼,所以又有“鱼”的称呼。中国古代的种族都是“貊貉”的后裔,如“牟娄”,“微庐”,“苗黎”,都出于“貊貉”一语根。虞所代表的是貊族时代。姒姓所代表的也是“貊族”。《诗经·韩奕篇》“因以其伯”,《思齐篇》“则伯斯男”所指的都是“貊族”。“伯”与“百”都说“伯人”,或“伯世”。就是最早的“貊族”时代。太姒所生的男,可以称“伯”,如伯邑考。又如伯夷、伯益、伯,都是说出于伯族,或伯世的意思。“百男”决不是“一百个男”。所以“貊人”就是“柏人”。古史上的“伯世”正是代表“虞貊”。其活动的区域是“豸方”,或“冀方”。春秋以后人所知的“夏”是从“”字演变来的。“”与“夔”,都是从“夋”字而出。“夋”亦作“”,就是“虞舜”。并且东周以后人所知的“夏”,就是西周人所知的“康”与“虞”。殷代人所知的“唐、商”。“商”与“唐”并峙于中世。所谓“中世”,在“伯世”以后,也可以名为“叔世”,以射猎著称。中世的文化中心在东方。到了晚期,有“殷、东”两族。“殷”是周人名“商”的称呼。原本称“商奄”。《逸周书》、《左传》里所谓“商奄”或“鄘”,就是指“殷、东”两族。殷代正式出现在“中世”、“叔世”之间。伯、仲、叔、季,四名在殷代初年人便用以称呼世代的。中字,叔字,同射都有关系。中世,叔世,都指以射猎为生活中心的时代。在实际上,“殷、周”两代农业都已经很发达了。“季世”并不一定专指周代。殷代已经有伯、仲、叔、季的名称。“季世”是代表农业社会。但晚周人的古史年代观,确是有用“虞”当“伯世”,“夏”当“中世”,“殷”当“叔世”,“周”当“季世”的惯例。

    氏姓派衍,再就氏姓一观点来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有从女性中心蜕变而来之可能。“姓”字从女,从生,就是古有女性中心的痕迹。至于“氏”字,是丘字的意思。古代的行师,驻扎在丘上。每一丘就是一师。所以古代有“师氏”的官。换言之,每一丘就是一氏族。“姓”是血缘关系,“氏”是地缘关系。用地缘来区别血缘,于是姓与氏发生了连系作用。古代的“氏”很像后世的郡望,若深刻一层说来,古代的“氏”,不尽是地缘关系。在氏族社会里的“氏”,就有血缘意味。后世更有用官爵、用职业作氏的。不过在卜辞里,“氏”已经函有地缘的意味。古姓之最早的是“妃”,本作“己”。这是代表“蛇图腾”的姓。其后变为“姒姓”,也有作“姓”的。“易图腾”部族的姓是“匽”,本作“妟”,也有作“偃”的。“赢图腾”后来变作“嬴姓”。最晚出的是“妫姓”、“姚姓”,都属于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到西方去的,改为两姓:就是相耦婚的姬、姜两姓。“姬姓”从“姒姓”而出。古文字中“姒”作“”。这“”形,本是像“己”,误为像“乳”,因而改从“”。就是《易经》“观我朵颐”的“颐”。所以姒、姬,本是一姓。“姜姓”从“”姓而出。《左传》称“姜戎氏”作“允姓之奸”。“”字与“”字还是一字。后来“姜姓”又改作“姞姓”。中世以来,东方新兴的有“妹姓”,“姓”。“妹姓”后变作“姝”。到东周以后,“氏”出现了,而改姓“”。这一族姓,同古代的“麦羌”有关系。“麦羌”卜辞作“来羌”。并且“”字与民、母、每、敏同语根。又与这一姓同源而更晚出的是“姓”。从这一观点看来,中国古代民族还是“貊貉”一系统。所以古代有“白姓,姓”,但是后来都没有了。再来说“妫姓”,本从“族”改的姓。古代的“姓”,有改作氏的;古代“氏”也有改作姓的。例子上文已经说过了。

    宗族分支中国古代宗族总是二分的。这二分的原因,是古代两种生活方式不同的部族。一是攻族,一是牧羊族。这两族的族神,是甲骨文中的“夋”与“兕”。传说中的“舜”与“禹”,或“夔”与“”。也可以说就是神话中的“高辛”与“高阳”。“高辛”是“上辛”族的代表,从“赢图腾”而出。“高阳”是“上巳”族的代表,从“易图腾”而来。在“高辛”一枝中,又添入“共工”、“鲧”、“黄帝”。在“高阳”一枝中,添入“禹”、“皋陶”、“尧”。至于“大皞伏羲氏”,与“少皞金天氏帝挚”,是殷、东二族的神。“神农”称“炎帝”,也是东方的族神。与“高辛”、“高阳”产生于西方的不同。然而“大皞”、“少皞”的根源还是“夋”与“兕”。“神农”的根源是“辰”。“黄帝”的根源是“赢”。这样说来,“黄帝”与“神农”的神话基础还是一个。“农”字从“辰”,“黄帝”称“有熊氏”,这是很显明的痕迹。少皞氏以鸟名官,当然是殷、东的系统。大皞风姓,就是“凤鸟”的“凤”,也可归入“鸟图腾”。原本是“黾图腾”。至于“大皞”又称“庖牺氏”,与“齐国”的“苍兕图腾”又有关系。如同“夔”又可作“夔牛”,都是齐人借用的。《史记索隐》说“苍兕”也作“苍雉”。这是齐人东归以后自齐于“鸟图腾”的明证。

    (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民国丛书》第五编第19册,上海书店据正中书局1948年版影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4: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居民



    范文澜



    远古时代,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经长时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有些逐渐融合了,有些发展起来。

    从传说和神话里,推测远古居民分布的一般情况如下:

    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昊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太昊姓风,神话里说他人头蛇身(一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一族。陈(河南淮阳县),相传是“太昊之墟”。春秋时期,山东还有任、宿、须句、颛臾四个小国,说是太昊的后裔。相传伏羲画八卦。按伏羲与太昊向来被当做同一个人的名号,事实上伏羲是指远古开始有畜牧业的一个时代,太昊则可能实有其人。如果八卦确是一种记事符号的话,按照传说,当是出于太昊或太昊族。八卦是“—”(阳性)“-[阳性]-”(阴性)两种线形凑成

    瘙椸(乾)

    瘙椺(坤)

    瘙椾(坎)

    瘙楀(离)

    瘙椻(震)

    瘙楁(艮)

    瘙椼(巽)

    瘙楃(兑)八个卦形,每一个卦代表当作同一属性的若干事物。如乾为天、父、玉、金,坤为地、母、布、釜,这种记事方法,比结绳进了一步。后来黄帝族发明象形文字,借它作卜筮的符号,失去了原来作为记事符号的意义。

    居住在北方、西方的人统被称为“狄族”、“戎族”。其中“犬戎族”自称祖先为二白犬,当是以犬为图腾。薰鬻族(即秦汉时匈奴的祖先)是北方强族,相传与黄帝族曾发生过冲突。

    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各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神话里说他们全是兽身人言,吃沙石,铜头铁额,耳上生毛硬如剑戟,头有角能触人。这大概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到涿鹿(涿鹿或说在河北怀来县或说在涿鹿县),后来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大械斗,蚩尤请风伯雨师作大风雨,黄帝也请天女魃下来相助。这些荒诞的神话,暗示着这一场冲突非常激烈,结果蚩尤斗败被杀。九黎族经长期斗争后,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后来建立黎国,一部分被炎黄族俘获,到西周时还留有“黎民”的名称。

    炎帝族居住在中部地区。炎帝姓姜,神话里说他牛头人身,大概是牛图腾的氏族。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与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的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统率以熊、罴、貔、貅、、虎为图腾的各族打败炎帝族,黄帝族势力进入中部地区。

    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据传说,黄帝曾居住在涿鹿地方的山湾里,过着往来不定迁徙无常的游牧生活。后来打败九黎族和炎帝族,逐渐在中部地区定居下来。黄帝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古书中有关黄帝的传说特别多,如用玉(坚石)作兵器,造舟车弓矢,染五色衣裳,嫘祖(黄帝正妻)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虞、夏二代禘祭黄帝(尊黄帝为始祖)。这些传说多出于战国、秦、汉时学者的附会,但有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即古代学者承认黄帝为华族始祖,因而一切文物制度都推原到黄帝。

    《国语·晋语》说,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其中十四人共得十二姓。所谓得姓,大概是子孙繁衍,建立起新的氏族来。《山海经》、《大戴礼记》等书记载古帝世系,不论如何分歧难辨,溯源到黄帝却是一致的。历史上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相传都是黄帝的后裔。

    传说中黄帝以后帝尧以前,黄帝族著名的首领,有以下诸人:

    少昊姓己或说姓嬴,名挚,居曲阜(山东曲阜县),号穷桑帝。黄帝后裔或在中原,或在夷狄,少昊族可能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接受了太昊族的文化,因此称为少昊,成为夷族文化的继承者。春秋时郯国(山东郯城县)自称是少昊的后裔。

    颛顼相传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山海经》、《国语·楚语》有此说),居帝丘(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逼令顺从黄帝族的教化。当时南方苗族又逐渐向北发展,自颛顼到禹,传说中常见苗族、黎族与黄帝族的不断冲突。

    帝喾相传是黄帝子玄嚣的后裔,居西亳(河南偃师县),号高辛氏。传说帝喾有四妻,生四子。姜嫄生弃(周祖先),简狄生契(商祖先),庆都生尧,常仪生挚。《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说,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号称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号称八元。这十六族世世有声名,尧不能举用。舜举用八恺,使主管后土,地平天成;举用八元,使主管教化。八恺指以禹为首的各族,八元指以契为首的各族,契距离帝喾既不只一世,尧、弃、挚年代相近,距离帝喾当然也不只一世。如果弃等四人确是同出帝喾一系,应是同族的后裔,决不是同父异母兄弟。卜辞中证明商朝认帝喾为高祖,祭礼非常隆重,帝喾可能是实有其人。

    《国语·鲁语》说:“有虞氏禘(大祭祀)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喾误作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篇》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不论《鲁语》和《祭法篇》所说是否有据,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称为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的初步基础。

    远古时代就居住在中国南方的苗、黎、瑶等族,都有传说和神话,可是很少见于记载。一般说来,南方各族中最流行的神话是“盘瓠”。三国时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盘瓠”入汉族神话,“盘瓠”成为开天辟地的盘古氏。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 21:21 , Processed in 0.1161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