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经玉 为艺术坚持
2016年08月28日 01:25 专访潘钰桢 摄影卢祎祺 图片提供海鹏影业
姚经玉常到真善美戏院看电影,在此拥有许多回忆。
姚经玉会为了了解一部电影,去找寻相关书籍深读历史背景。
[size=1em]以发行欧洲、艺术片为主的海鹏影业,今年成立40周年,总监姚经玉(姚哥)回首海鹏从专门供应军中播映电影,到2002年起转型发行欧洲片,他已自成一套购片、行销哲学。虽已成业界的「欧洲、艺术片之王」,但王者面对大环境改变,同业竞价、版权金飙涨下,仍叹小型独立片商在台湾的经营是愈来愈困难,他说不但「吃不饱饿不死」,且「要小心才不会赔到死」。 [size=1em]「现在就连美商也在抢艺术片市场!」姚哥说,他每年都会到柏林、坎城、美国影展购片,以前国外片商倾向将片子卖给有能力做好发行的买家,但近年来,国外片商都知台湾片商爱竞价,加上美商也渐渐转为金钱至上原则,购片成本愈来愈高。他认为台湾片商间并非真的是同业竞争,「大家都做得很辛苦,只是一种『看到浮木抢着抓』的心态。」
[size=1em]当兵时与片库结缘 [size=1em]欧洲、艺术片难做,但姚哥从没萌生退意,「不是热爱,很难撑得住,一直以来也没想过做电影能让我赚钱。有时候为了导演的那分才华,我赔钱都愿意!」姚哥从小就爱看艺术片,第一部看的是苏菲亚罗兰(Sophia Loren)主演的《第二个月亮》(Sunflower),从此与艺术片结下不解之缘。 [size=1em]他当兵时是军中康乐官,接触电影片库工作,退伍后当时的大来电影公司老板吴山春、福斯的葛世强、万代好电影的刘培英都给了他行销机会,以及福斯前总经理涂铭的牵线下,让他有能够发行蔡明亮、侯孝贤等导演作品,奠定海鹏在台湾的艺术片发行地位,也让海鹏从第1年仅发行2部片,到现在每年维持24部的片量。 [size=1em]不过这几年下来,还是有让他感到灰心的时候,「电影公司不怕赔钱不断进片子, 但观众却不想进步,心态很排斥。」他认为以前的人遇到看不懂的电影,会想要找影评来看,但现在的观众看不懂,反而怪电影拍得烂。他认为现代人倾向在电影中找到认同的东西,却忘了发现「缺失的部分」,也同为重要。 [size=1em]海鹏电影处处真情 [size=1em]海鹏走过40个年头,姚哥笑说,未来会继续贯彻他发想的口号:「海鹏电影,处处真情」,继续将感人电影介绍给观众。姚哥透露,当初决定口号,他在「处处真情」与「充满惊奇」间犹豫很久,「电影要有奇观,海鹏电影希望能引领观众看到生活上接触不到的事,透过2小时的电影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哲学、生活态度,真的很值得。」 [size=1em](中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