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0|回复: 1

大爱昭昭润人心 记花木优秀志愿者姚本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6 12:27
  • 签到天数: 37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9-18 0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茂勇 于 2016-9-18 03:20 编辑

    □记者 聂琳琳(综合整理报道)

      在花木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前半生功成名就,后半生选择落叶归根,晚年主动当起义工做起慈善,他就是姚本炤。

      苦日子中拿到博士学位

      姚本炤先生出生于1944年战火纷飞的重庆,他的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是国民党的一名将领。抗战胜利后不久,1947年当时年仅3岁的姚本炤便远离故土,与父亲去往了台湾,漂泊异乡,台湾的水土和风情伴随着他的童年和少年,也给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
      1970年,在台湾已经大学毕业并服完兵役的姚本炤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抉择。他的选择是美国。由于退役军人在台湾收入微薄,姚本炤也从未想过动用父亲从战场上用生命换来的“血汗钱”,完全凭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资格。与此同时他也准备与自己热恋中女友暂时的离别,在那个遥远的发达国度尽情地挥洒青春,在功成名就之日再来迎娶他心爱的女子。即将离别前,他对她说:“你愿意等我回来吗?”女友默不作声,沉思良久。年轻的姚本炤对他们之间的爱情从来都坚信不疑,但此刻似乎也有些慌了神,但稍作思考便领会了女友的意思,他便接着问她:“你是愿意等我回来娶你呢,还是愿意跟我一起去美国奋斗呢?”于是在一场只有公证而没有任何仪式的婚礼之后她便成了他的妻子,繁华的纽约街头从此又多了一对为梦想而拼搏的年轻人。1970年8月,站在纽约熙熙攘攘的闹市街口,两个年轻人开始直面盘算着未来的生活。当然首先要盘算一下自己的口袋,“75美金”,姚本炤说这就是当时他们夫妻俩的全部身家。他们在一个亲戚家借住了两天后就开始了在纽约的第一份工作,妻子做假发,姚本炤当搬运工,积攒着在当时并不便宜的大学学费。
      6个月后,姚本炤拿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钱,纽约市立大学一学期的学费,开始攻读有机化学的硕士学位。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生活:白天穿梭于纽约高楼林立的大厦之间送快递,让年轻的身体尽情释放着无穷的能量; 晚上的读书时间就是最好的休息和补充,让思维自由地翱翔,奔放着绽放。他的妻子始终坚持着假发厂的工作,这对年轻的夫妻用中国人特有的坚韧和拼搏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1973年,姚本炤拿到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后考取了高分子化学博士奖学金,这在当时的美国也仅有两所大学有资格颁发的学位。姚本炤主攻的是高分子材料动态物性的研发,用现在的话说是非常“高新尖”的前沿科学领域。有了奖学金和较为固定的讲师工作,他的经济情况开始好转,生活开始趋于稳定。1973年的夏天,他迎来了可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时刻,他的女儿在美国降生。从此“父亲”成为了他人生中一个全新的重要角色,许多年后的今天,他或许才更深切地意识到,做好一名称职的父亲可能比做一名高分子化学博士或几万人跨国企业的高管更具有挑战性,更需要智慧和时间。
      1978年,拿到纽约市立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学位的姚本炤顺利进入了全世界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销售企业,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欧文斯?科宁担任“高等科学家”,主攻玻璃纤维粘合剂的研发,这在当时的建筑材料、工业材料和军工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时全世界最尖端的材料科学。姚本炤在此期间获得了六项发明专利,从“高等科学家”晋升为“资深科学家”,成为行业内第一流的领袖级人物,那一年,他年仅34岁。

      靠拼搏当上跨国高管

      1994年的姚本炤再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第二次重要的抉择。
      欧文斯·科宁为拓展亚太业务决定成立亚太地区生产和销售中心,急需高级管理人才,作为公司高管层中唯一的华人,姚本炤自然成为公司亚太区负责人的合适人选,他从总公司带了一名助手和一名财务,进驻香港,开拓当时几乎一片空白的亚太业务市场。
      由于欧文斯·科宁的高分子玻璃纤维建筑材料与当时中国内地飞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高度契合,他在广州和上海所开办的两家工厂迅速扩张,与浦东机场、金茂大厦及虹桥开发区的大型合作项目让公司的产品还未生产就已经被订购一空。他在上海成立亚太材料中心,公司的亚太业务得以迅速展开并进入了高速扩张模式。姚本炤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欧文斯?科宁总部领导的赞赏,进入了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参与了公司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工作。
      1998年,中国内地一个工厂就有几千人的规模,但由于核心管理和研发人员大多仍然来自美国,用工成本非常巨大,流动性也大,给公司管理和生产都增加了不少困难。姚本炤决定采取本土化策略,规定公司每名研发人员必须培养一名本土员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公司的发展从此步入正轨。
      由于当时姚本炤为公司制定了用四年时间完成本土化后所有外派员工包括他本人在内都必须回国的规定,当时她的女儿已在计划香港结婚成家,妻子也已经适应了中国的生活,姚本炤也不愿意违反自己所制定的策略,毅然离开了欧文斯?科宁,加盟美国一年能源公司并负责下属的福建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这同时也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拥有亚州银行等战略投资者背景,摆在姚本炤面前的是对自己能力的又一次巨大挑战。

      视慈善为生活方式

      2000年,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姚本炤的身体每况愈下,几乎到了生死边缘。摆在他面前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是要命还是要工作?”姚本炤决定当年正式退休回到美国休养。
      回到美国后的姚本炤突然感觉对周围的一切竟然是那么的陌生,对于女儿的思念也萦绕在他心头。2003年,当他的健康状况稍有好转便选择在花木的绿缘公寓买了房子,举家搬往上海,原因是他太太是台湾出生的上海人,岳母特别思念故土,加上离在香港的女儿也近了很多。
      虽然前半生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一样不停地工作打拼,但姚本炤内心却有一颗热爱慈善的心,他和太太在香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成立了慈善基金会,致力于帮助中国贫困的人们。近几年来基金会相继在云南元阳、贵州山区等地捐建了学生食堂、宿舍、图书馆等项目。
      他们夫妇每年还会与基金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去偏远落后的地区体验生活,为他们捐款捐物。姚本炤说,慈善绝不是施舍,而只是一些人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即便你今天只是在地上捡起了一张废纸,把它丢在垃圾箱里或是自己遵守公共秩序不乱穿马路都是在做慈善。他说自己至今对待生活仍保持着那种“微微的愤怒”,看到马路上或公园里有人乱丢垃圾,他会冲上前去当着他的面把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他说当他这么做时有些人会表示出尴尬和带有歉意的微笑,有些人会快速走开。
      70岁的姚本炤每天早晨都会在世纪公园坚持三小时的晨练,他跟所有在晨练中见到的陌生人打招呼、问好、聊天。即便是在世纪公园内整理草坪、维护绿化的农民工也成了他的朋友。夏天,他们夫妇俩会为在世纪公园露天工作的他们发水和毛巾等物品帮他们降暑,冬天给他们发围巾、手套、帽子为他们避寒,所有这些都是在随意和悄悄中进行,流淌在姚本炤血液里的善良流露在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似乎与周围的一切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却又让人无比温暖和怀念。
      姚本炤还萌生了在社区里建立英语学习班的念头,方便其他老人出国探亲时与人交谈,开课以来,颇受欢迎。
      英语班越办越成熟,不少大学生、公司白领都慕名而来要听姚老师的课,由于他们不像社区里的老年人时间充裕,一般只有周末有空,姚本炤又和朋友在香梅花园建起了英语沙龙帮大家练口语,沙龙开出后很快吸引了不少韩、日国家的主妇前来学习,成为了社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6 12:27
  • 签到天数: 376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祖隆有一妻一妾,原配康兰君,生二男二女,长子姚本渊,次子姚台生,长女姚淑芬,次女姚桃儿,兄妹四人均在台湾。二夫人熊丹诚,苏州人,生有二子,长子姚本洛,次子姚本昭,母子三人均为美籍华人。
    1928年,祖隆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炮兵科学习。
    1945年,姚祖隆任驻四川江津十四军军直部队指挥官兼江津地区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重庆市卫戍司令部参谋长。1946年,任马公岛要塞司令部参谋长。1947年,祖隆调台湾基隆要塞司令部任中将司令

    此人很有可能就是祖隆公二夫人所生的次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9 10:29 , Processed in 0.1028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