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27|回复: 3

姚锡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7 07:14
  • 签到天数: 5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9-20 1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月圆 于 2016-9-20 10:21 编辑

                            姚锡舟

     姚锦林(1875~1944),字锡舟,上海川沙人。家境艰难,幼年失学。11岁即到上海租界独自谋生,贩过瓜果,为洋人拣过网球,当过外国坟山守夜。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租界当马路小工,因其勤奋被擢升为班首,有机会接触到上海建筑界的一些头面人物,如杨斯盛、江裕生等,认为建筑业发展前途甚广,遂在工余向杨、江等前辈求教,自己潜心研究营造技术,甚有所得。此间结识了挪威籍建筑师穆勒。当时穆勒专为怡和洋行设计房屋,就将怡和纱厂的一部分工程让姚锡舟承建,姚出色完成,光绪二十六年创办姚新记营造厂。

      
    人物生平

    光绪二十九年,外白渡桥重建,旧桥板拆去后,桥桩却拔不上来,工部局的外籍工程师们一筹莫展。姚锡舟胸有成竹地揽下这一难题,他在苏州河里停上几条大船,趁落潮时把旧桥桩固定在船上,涨潮时,靠水的巨大浮力,把桥桩一根根拔了出来,姚的技艺深得工部局工程师玛礼逊、罗德、德利等人的欣赏。

    光绪三十三年,穆勒设计的安徽芜湖铁路局的3座铁路桥开始施工,其中一座地下遇上流沙层,桩头移位严重。姚锡舟将水泥干拌好装在麻袋里沉入桩基坑,一袋袋叠上去,水泥遇水凝固,这样桩头便固定住了。还有一次,穆勒设计上海香港路上一座仓库加层,因仓库内存放着货物,业主要求在施工时保留人字形屋面,姚锡舟便用几十只千斤顶把屋面顶起来,加层的墙逐步砌高,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程。

    此间,穆勒正设计上海第一幢钢筋凝土框架结构的的德律风公司大楼,姚锡舟自然获得该楼的建造权。当时,钢筋混凝土技术刚刚传入上海,姚潜心研究这项新技术,安排铁匠扎钢筋、石匠浇捣混凝土,终于在光绪三十四年完成了在上海建筑施工史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

    清宣统二年(1910年)左右,姚与穆勒、德利合伙开办协泰洋行,这是上海建筑业早期的中外合资建筑企业,也是一家集设计、施工于一体的企业,先后承建了不少重要工程,如中孚银行大厦、中央造币厂、中央银行、恒丰路桥等等。

    其中尤以民国14年(1925年)建造的法国总会(今上海花园饭店裙房)为世人瞩目。这幢典型的法国式建筑装饰精微细巧,富丽堂皇,椭圆形的弹簧地板舞池为上海首次建造,工艺比较复杂。

    民国15年,南京中山陵一期工程即陵墓、祭堂、平台等开工,姚锡舟中标承建。当时施工条件十分艰难,材料均由外埠运来,被沿途关卡层层盘剥,并不时遭军阀拦路抢劫。千辛万苦运到工地,但上山无路,搬运花费大量人力。业主对施工技术、材料要求极其严格,仅青砖一项,选取几次都未能通过,姚决定自行建窑专门为陵墓烧制砖块。工程未完,亏损已成定局。姚锡舟说:"国父坟再蚀本也要做,质量上绝对保证"。经3年多努力,中山陵告竣。姚锡舟在此项工程中亏损14万两银子。姚锡舟和其他两位中山陵二期、三期的参建者康金宝、陶桂林一起,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一件可贵的历史作品。

    姚锡舟很早就意识到建筑业的振兴离不开建材业的发展,早在清光绪三十年,他就在松江长山创办新记轧石厂。20年代,水泥用量日见增加,国人建筑均采用外货,资金大量外流,姚即萌发建设中国自己的水泥工厂的念头。

    民国10年,他联合沪上巨商胡耀庭、瞿宏声共同倡议,发动招股。姚锡舟在同业中奔走说服,并联络了上海无锡等地的金融家和实业家吴麟书、陈光甫、聂云台、荣宗敬、朱吟江等集资从英国、德国购入机器,开设中国水泥厂,姚担任总经理,于民国12年3月开工生产,日产泰山牌水泥500桶。

    中山陵建筑完成后,姚锡舟退出营造界,专心致志于发展水泥工业。面对日货水泥倾销,他联合中国、启新、江南等几家水泥厂实行联营,认定价格划区销售,并积极购入机器扩大生产,到民国25年水泥年产量达11余万吨。当时报纸称:"本埠所用水泥一律华商,日货被挤毫无地位。抵货声中,建筑界有此热血团结,很是自豪。"

    姚锡舟还与聂云台、胡耀廷等在崇明创办大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被举为董事兼经理,生产出的大飞牌棉纱,畅销国内市场。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姚捐款在今四川南路市六中学处建造伤兵医院支援抗战。同年龙潭中国水泥厂陷于日军之手,日方以"中日经济提携"为名胁迫姚锡舟与其合作遭姚拒绝。

    民国27年姚避到香港,半年后回上海租界隐居。

    民国28年,他又投巨资创办华伦造纸厂,出产金轮牌牛皮纸,风行沪市。其子姚乃煌、姚乃炽、姚乃康、姚乃寿及姚清德等均继承姚的事业,活跃在国内外营造界。


    影响

    经姚锡舟培养出来的建筑人才甚多。

    以姚锡舟为代表的姚氏家族已成为上海营造界的建筑世家,至今在上海建筑界中仍有众多姚氏后裔在为中国建筑业效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7 07:14
  • 签到天数: 5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0: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锡舟构筑中山陵
    中山陵

         巍峨壮观的中山陵,以其朴实、典雅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陵墓主人的气概。其气势之雄伟,建造之精良,素为中外人士盛赞。陵墓建造在海拔158米的山坡上,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在我国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由于工程浩繁,费资额巨,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主体工程,包括陵墓、祭堂、平台、石阶、围墙、石坡等,由当时著名包工、上海姚新记营造厂以造价规元银44.3万两承包。   
       

      姚锡舟出于1900年自办了姚新记营造厂。有一年,上海租界工部局重建外白渡桥,当钢筋水泥桥墩浇注好后,外国承建商竟无法拔起围墩的木桩。工部局无奈,只好公开招标。然而,不少前去勘查者无不望黄浦江而兴叹,不敢接招。时年30来岁的姚锡舟艺高胆大,中标后于退潮时将若干木船绑牢在木桩上,借涨潮时的浮力毫不费力地将木桩一一拔起!从此,姚锡舟一举成名,随后承建了中孚银行大厦等许多大型工程,财源滚滚而来。1921年,他在南京创办了著名的大企业——中国水泥厂。
       

      中山陵主体工程是姚锡舟生前承建的最后一个大型项目。该项目中标后,姚锡舟即表示要义无反顾为伟人造好中山陵:“当估价(指造价)之初,即其一崇拜伟人(孙中山)观念,以故一再删削(造价),实觉无利可图,殊与寻常营业有异……(故而)抱一名誉观念、义务决心。”
       

      中山陵工程动工于1926年初,当时南京东郊外一片荒山野草。姚锡舟白天率领员工勘察、施工,夜晚栖身破庙。他们披荆斩棘,开辟了简易公路,运来大量原材料和施工器械,再由工人肩扛上山,并沿着山坡铺设了铁轨,用绞关木(卷扬机)将柱基、大石料等重型材料拉上山。山上无水,就每天专用几百名民工从山下紫霞湖挑水上山。当时江苏、南京尚被军阀孙传芳盘踞,他们层层设卡“雁过拔毛”,一些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所以一次次将物资运抵工地,都一次次难逃其盘剥。那时,仅向沪宁铁道及南京市内小火车铁路局就“打点”了8万银两。再加上散兵游勇和土匪的袭扰,常使工地“一夜数惊,员工衣物被洗劫一空,工人逃散”。但姚锡舟坚毅支撑决不停工。

     姚锡舟为承建中山陵备尝艰辛,结果分文未赚,还亏损了14万银两。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对他的功绩充分肯定,抚慰有加。“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作出决定:为姚锡舟立《陵墓建筑记》碑;为中山陵总设计师、总建筑师吕彦直塑铜像。褒奖吕彦直是因为他对质量一丝不苟,对工程的用料、强度及施工质量等都会同中国工程学会会长徐佩璜、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等专家参照美国标准进行检测、验收。他曾多次卡住不合格的青砖选样,最后由姚锡舟在紫霞湖边专设砖窑烧制,而自己则亲住工地督造。可惜未及奉安大典,吕彦直因操劳过度而病逝。后来,“总理(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要员林森到工地附近“四方城”坐镇指挥。在上上下下、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中山陵主体工程如期竣工,并于1929年6月1日顺利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遗憾的是,塑像、立碑之事后来不知何故被搁置了下来。不过,姚锡舟、吕彦直这两位为建造中山陵而尽职尽力的建筑大功臣值得后人牢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7 07:14
  • 签到天数: 5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总会

      现上海花园饭店裙房。建于1926年,会址在今茂名南路58号。总会新楼建造在凡尔登花园内,由法国退伍军人拉白力斯等人筹建,法商赉安洋行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施工承建。占地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为二层钢筋混凝土建筑。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主入口处呈弧形平面凸出,底层为仿粗石拱券门、窗;二层两侧为爱奥尼式柱廊。室内装饰为装饰艺术派,华贵高雅,处处显现出雍容典雅,不同凡响。内部的彩色玻璃天棚及弹簧地板舞池为上海首次建造,工艺精细复杂,富丽堂皇。1989年新建的花园饭店,将其作为裙房。
    中央造币厂

      建国后改上海造币厂,厂址在光复西路17号。1920年上海金融界为了统一银圆的重量、成色,实行“废两改元”统一币制,建议筹建上海造币厂。它是中国最早的大型货币印刷铸造厂。

      1922年筹建厂房,1924年8月因资金无着落而停建,直至1933年3月正式开铸钱币。厂房仿美国费城造币厂式样,由通和洋行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施工承建。厂房建筑面积为4456.84平方米,三层总高15米,把厂房、库房、办公房连作整体;北面形成院落,南面作绿化广场。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南立面中间设两层高的古罗马爱奥尼巨柱门扇,上有希腊式山花;两翼窗间墙上设爱奥尼式壁柱,窗口有小柱或檐楣等装饰。室内为古典装饰,外墙用汰石子装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9-22 0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锡舟说:"国父坟再蚀本也要做,质量上绝对保证"。经3年多努力,中山陵告竣。姚锡舟在此项工程中亏损14万两银子。姚锡舟和其他两位中山陵二期、三期的参建者康金宝、陶桂林一起,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一件可贵的历史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0 19:17 , Processed in 0.1277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