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3|回复: 0

浦市教育沿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6 12:27
  • 签到天数: 37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2-23 2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浦市的先辈们不仅善于搞活经济,而且目光远大,在培养下一代、发展教育事业上,他们竭尽才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浦市的教育事业已经形成了连接城乡、普及发展的教育网络。二中、一小、浦阳中学、二小,加之遍布农村的村级小学,大写了浦市辉煌的教育成就。其中,二中与一小做为浦市乃至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佼佼者,更是成为浦市兴教重教的最好例证。浦市的教育成绩背后,折射的是浦市教育人百年的努力与奋斗。

      (一)从浦阳书院到浦市一小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李子皋考中举人,联合一帮贡生倡修了浦市“文昌阁”,创办免费“义学”,招来远近贫寒子弟读书,为浦市培养人才出力不少,也为浦市的教育事业铺下了一块稳固的奠基石。

      嘉庆十二年,浦市建“浦阳书院”,师生全部在文昌学校阁寄读,每年有八百石“屯租谷”做师生费用。嘉庆十八年,浦阳书院新建于今第一小学处。嘉庆二十年,浦阳书院改名为“观澜书院”,学校进行了重修扩建。

      清光绪二十九年,废科举,兴新学,浦市将观澜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辰州通判林明哲聘请拔贡陈大浩为首届堂长。陈大浩人称陈老五,博学多才。民国元年,“官立高等小学堂”易名为“浦市官立高等小学”。民国十年,又易名为国民学校,民国十一年,再次易名为“泸溪县立第二小学”(留日生黄傅甲,北大毕业生王元亨曾担任过该校校长;北京美专学生康维舟担任过美术老师;后任台湾基隆要塞司令的姚祖隆担任过该校操育老师。)。学校分男女两部,男生部设在本校(今一小),女生部设在文昌阁(今浦市医院),两部共七个班。为便于教学和节省开支,校长黄传甲曾建议男女合班,却遭到封建势力的阻扰,不能付诸实施。民国35年(公元1946年),该校改为“县立第二中心国民小学”。1951年,学校改称浦市第一小学。1965年,改称浦阳完全小学。1987年又改称浦市一小。学校至今还保存着光绪二十九年刻制的一块完整无缺的青石大校匾,上书:“官立高等小学堂”。从浦阳书院到浦市一小,二百多年来,这所学校为浦市培育了若干人才。

      (二)四所“蒙养小学堂”及“浦市二小”

      在当时“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席卷全国的时候,浦市还同时设立了四所“蒙养小学堂”。第一蒙养小学堂地址在牛头巷文社内,后改为吾南小学。第二蒙养小学堂设在老文昌阁,民国28年停办。第三蒙养小学堂是屠业集资兴办的,地址在桓候庙(俗称屠夫庙)。第四蒙养小学堂是江西籍旅浦同乡龚柏森等人倡议创办的,原校址在水龙宫(今税务所后面),后迁至新街口,又迁移至唐家弄(今敬老院左边),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2月,又迁移至万寿宫,后改为私立豫章小学,即现今浦市第二完小。该校是泸溪教育史上历史较久的一所私立小学,办学经费来自于江西会馆热心公益事业的同乡。

      此外,浦市还修建了一些“义学”和“洋学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泸溪知县施启宇捐资在浦市设立义学一所,民国以后改称浦市初级小学,校址在后街的乾元宫(今副食品公司批发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教会兴办了一所崇德初级小学,校址设在寨尾头福音堂后面,人称“洋学堂”。

      (三)浦市女子学校

      浦市女子学校创办于民国四年二月,校长杨辉,是中国留日学生李仁斋的妻子。初,浦市女子学校招收教育界人士的女子在校读书,后逐步扩大到招收社会各界人士的女子来校就读。当时浦市镇在校就读的女生有蒋琢、彭宗、李执、瞿炯、吉俊、李招、李浩等20余名。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冬,贺龙率部由常德移驻浦市,他积极支持女子学校的办学,并欣然应学校盛情邀请,受聘为浦市女子学校名誉校长。

      开始,浦市女子学校借用李家民房上课,校舍简陋。贺龙了解情况后,便将自己在浦市驻扎的金溪馆(今浦市粮站)让给女校做校舍,部队则移驻到李家祠堂,从此女校有了明亮的教室和活动场地。为了开化风气、摆脱传统旧势力的束缚,贺龙还经常到学校召集师生讲话,鼓励师生坚持进步、立志办学,并要求女学生昂首挺胸投身到社会的潮流中去。贺龙的谆谆教诲,给了女校师生极大的鼓舞。贺部离开浦市前,贺龙和女校师生在浦市清吉坪合影留念。这一珍贵照片,后不幸毁于“十年浩劫”。1921年7月17日,贺龙率部离开浦市。到达重庆后,贺龙给学校寄来了300块银洋,作为给女子学校的资助。

      (四)私塾

      我国私塾教育源远流长,自宋以来就设有封建士大夫和富翁创办的“私塾”。私塾一般分为三类:一是清贫的老学者教书,名曰开馆。老学者接受附近学童,按年龄大小、学识程度高低、家境贫富差异,议定全年学资,开馆授业。第二种是富绅家庭延聘老师教自己子女,名曰东馆。第三种是当地知名人士,以捐资办学的名义,聘请一位老师,设于寺庙之内教学,名曰义学。教私塾的被尊称为“师父”,教洋学堂的被称为“先生”,现尊称为老师。

      学生首人“私塾”,由家长选一吉日,带着红纸包包裹的“贽见礼”(银洋)拜见先生。拜见先生时,学堂正中摆一方桌,桌上放着一块用红纸写的牌位,上书“至圣先师之位”。家长点燃香烛,孩子向“至圣先师”牌位先叩三个头,再向坐在桌边的师父叩两个头,然后作揖,算正式入学“启蒙”。学童开始读启蒙书《三字经》和《百家姓》,以后逐年加深教学内容,有《增广贤文》、《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最后学《四书五经》以及《春秋·左传》、《古文观止》等大书。

      私塾教学一般逐个面授,师父端坐桌边,学生依次拿书至师父桌前,待立恭听,师父圈点口教。下午温书课文、背书,日复一日,没有休息。师父还定期进行命题作文或要求学生作对联、做五言诗,平仄声律要求极严。

      写字在私塾中占有重要地位,字是“出马枪”。老师一般先看字,然后看文章,从“描红”开始到“临帖”,对字体要求一丝不苟。学生读错、写错、背错文章,或者顽皮闹事,都要受惩罚,受惩罚的方式有打手板、揪耳朵、敲脑壳、打屁股和罚跪,整个社会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好人”的教条。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泸溪全县共登记私塾84所。浦市有四所私塾比较出名:分别是天后宫的梅南枝师父,唐家弄的陈大刚师父,烟坊弄的陈大胥(号八老)师父,李家弄的赵敦卿师父创办的私塾。这些学生读书的地方,被称为“私学堂”。名曰“学堂”,实际是一间居室。政府提出了“私塾要改良”的号召。但大多数塾师仍墨守成规,不愿改变教学方式,更不愿废除尊孔读经的教育旧制,加之新学满足不了入学的需要,故私塾仍在城乡与国民学校并行。1951年春,全县乡镇小学普遍建立,有近千年历史的“私塾”终被新学取代了。

      (五)抗站期间寓居浦市的学校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东北、华北的大块国土被日寇侵占,大批国家机关向湘西大后方转移,大量难民纷纷流亡至浦市。就以当时迁来浦市的学校而言,分别有湖南省立高等农业学校、辰郡联立中学、建湘中学、兴华中学、江苏失学青年工读团、国立第九战时中学、陆军通讯兵团官佐子弟学校等,这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浦市教育事业的繁荣。

      “湖南省立高等农业学校”。创立于190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等职业学校,1938年7月迁来浦市,校址设上庵(今县农场),校长孙介凡,后辞职,由韩林风代理校长。该校教员都出自全国名牌大学,学校设农林科、畜牧畜医科、经济科、生物科等,为社会培育了不少人才。学校当时有学生300多人,在浦市办学为时七年余,有农林蚕科七个班、医牧四个班、农林经济各一个班分别毕业,毕业学生260多人。民国三十五年冬,该校奉令迁移浦市,更名为湖南省立第四职业学校。

      辰郡联立中学。始创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民国初改为“湖南第八联立初级中学”,由沅、泸、辰、溆四县联合创办。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由沅陵迁往溆浦桥江,后根据需要迁移至浦市中庵(今老二中所在地),学校设六个初中班。民国三十四年增设高中两个班,有学生500多人。先后担任校长的有黄尊三(留日生)、张介仁(名世蕃、留日生)、王悠然、杨昭蔚、姚建献、高芝生等人。民国三十五年,学校迁回沅陵,为沅陵一中前身。

      建湘中学。创建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校址设浦市观音阁(今耐火材料厂处),创办人为江苏人赵世虹和数学教师刘尔文,外语教师刘耕寒。赵世虹为校长,因省教育厅未予备案,该校只办了一年多就停办。学校初名“建湘补习中学”,第二学期改名为“建湘中学”。

      兴华中学。因省教育厅不给建湘中学备案,校长赵世虹找到旧交李玉堂(国民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国民军第十军师长),向省教育厅拉关系,将建湘中学更名为兴华中学而备案。李玉堂为名誉校长,赵世虹为副校长,方先觉为董事长,浦市警察所所长肖僧为董事。李玉堂拔给学校一部分开班费,并派一位教官担任该校军训教员,当时要求入学的学生达200多人。1943年开设了高中班,学生一度达到400多人。学校有十位老师,平时经费开支除由第十军供给部分外,其余由学费内解决。学生每人每期交大米两石,抗日胜利后该校迁往长沙,解放后与湖南师院附中合并。

      江苏失学青年工读团。1938年7月迁到浦市对河江东寺。该团设有初中班、高中班,有学生300余人,学生半工半读。校长卢叔昂是上海人。该团服务处以编写墙报、为民众提供战时国际动态、国内抗日救亡信息等为主。每逢赶场日,身穿土布长衫的张翼主任就在犁头咀摆一长凳,站在凳上向百姓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闭塞守旧不闻国事的普通百姓和各界人士,在江苏失学青年工读服务团的宣传影响下,都激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

      国立第九战时中学。该校1943年从邵阳祝家塘迁来浦市,校长朱锡紫,教师50余人,学生1000多人,多为难民子弟。学校共设五个部,校本部设陕西馆,高中部、职业部均设在浦溪几座古庙内,师范部设在江东姚家祠堂,初中部设江东。教育经费由国民政府中央教育部直接拨款,对学生有适当接济。学校规模大,教学方法科学,1945年迁离浦市。

      陆军通讯兵团官佐子弟学校。该校是陆军通讯兵团官佐子弟的一所随营小学,校址设于张飞庙(今工商所上首)。抗日胜利后,该校随陆军通讯兵团迁走,当时学校有学生150多名。

      (六)抗战期间浦市人自办的学校

      浦市育才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44年的私立民办学校。陆军通讯兵团迁离浦市后,浦市青年姚世鑫等人,筹措资金13万元法币,购买了通信兵团“官佐子弟学校”的教学用具,将校址迁移到陕西馆,挂起“私立育才小学”的牌子,姚世秦任董事长,唐能刚、肖仕廉任副董事长,谢历德、邹金海、姚本爵、张敦厚等人为董事。第一期开学,学生只交书籍费,免收学费,学校“尊师爱生”风气好,对于部分家境贫寒而成绩优良的学生,一直实行免费上学。

      私立志仁中学。创办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外地学校相继迁离浦市,本地大批学生面临失学。为了振兴地方教育事业,浦市人姚秩安以父亲之名私人捐资创办了一所中学,命名为“私立志仁中学”。姚秩安担任董事长兼校长,校舍设在文昌阁(今浦市医院),姚本成捐赠一块柑桔园,作扩建校舍操场之用。教师每月工薪二至三石谷,一般学生收一斗米(折合10公斤),作为教师薪资补贴,成绩优良的贫寒学生实行免费。该校自1946华秋季正式开学,到1949年春已开设五个班,共有学生200人。1949年“湘西事变”,私立志仁中学停办。

      浦市群力中学。创办于1951年秋,前身为私立志仁中学。姚秩安听信谣言外逃后,志仁中学办学经费断了来源。为恢复地方教育事业,第二区人民政府接管了该校,发动群众集资办学。校址迁移至浦市下湾中庵,学校被二区区委书记施学成命名为“浦市群力中学”。浦市工商联合会主任雷家兴为董事长,浦市派出所首届所长张裕怀、一街街长邓复兴与雷建喜被选为常务董事,负责筹资建校。曾文尧为该校负责人。1953年春,群力中学正式改名为“泸溪县第二初级中学”(县二中前身),辰溪人刘运培为该校首任校长。

      浦阳中学。创建于1983年9月,王瑶、章发礼、孙军武被任命为该校第一、二、三届校长,学校苦心经营,不断扩大发展,校貌变化大,学员增加快。

      浦市自力中学。浦市自力中学是为了解决“落榜”和“失学”青少年的入学难,以民筹公助的集资方式建立的学校。学校始建于1987年3月,因经费缺乏,尤其是财务管理不善,于1991年7月1日停止。1991年12月,该校改为浦市农校。1992年,该校面向全县招收初中毕业生,组织学生参加了全省“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目前这些毕业生已经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浦市农校已经停办。

      

      (向海军、龚仁俊编辑改写)

      

    来源:《浦市古镇》
    时间:2014-04-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9 08:49 , Processed in 0.1002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