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1|回复: 0

姚家宅是怎么变成蕃瓜弄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8-22 18: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1-10 18: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蕃瓜弄这一带原是19世纪末形成的自然村落——姚家宅,到上世纪20年代已发展成为苏州河北岸较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境内有石库门楼房组成的十七条旧式里弄,还有海昌公所、通河布厂以及十多家商业店铺。1937年“八·一三”抗战期间,在日本侵略者炮火的狂轰滥炸下,姚家宅地区的建筑全部毁掉,留下一片焦土和一个个深深的弹坑,时间一久,废墟上长满了没膝的野草,成为一片无人居住的荒野。

    上世纪40年代的蕃瓜弄滚地龙

      上世纪四十年代,受战乱和天灾影响,江淮一带的大批贫困农民逃难、逃荒,来上海谋生。他们因无力租赁“上只角”的现成住房,就在这片荒野之地上随遇而安,往往用一条芦席卷个半圆型,固定在两边支起的竹竿上,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栖身之所。这种窝棚不到一人高,钻进钻出需低头哈腰,天气不好更是难遮风雨。但由于搭建这样的窝棚花费不多,也很方便,后起的窝棚也便渐渐地蔓延开来。到解放前夕,这种简易窝棚竟达到了3000多间,居住着上万人口,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贫民窟之一。由于这些窝棚随地而建,相连成片,远看像一条条卧在地上的“长虫”,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滚地龙”。也有叫“滚地窿”的,那是因芦席卷绑在低矮的竹竿上,中间隆起而得的名。姚家宅变名“蕃瓜弄”,有传说是1947年秋,这里有人种出了一个特大南瓜,“茎蔓卷曲似龙须,果面瘤状象龙眼”,被人称为“蕃瓜龙”。当时有人视其为吉祥物,遂以其谐音,将该地区称为“蕃瓜弄”,后流传沿用至今。

      解放前的蕃瓜弄,以低矮的“滚地龙”窝棚为主,也夹杂着一些草棚简屋,这些建筑多由毛竹、稻草和黄泥等材料建成,居住条件相当简陋。这里没有像样的道路,没有供水供电,也没有厕所、下水道等基础设施。用水靠河浜地井,照明靠油灯蜡烛。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越来越差,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粪便也到处可见,空气混浊,长年臭气冲天。恶劣的居住环境还造成疾病流行、火灾频发,经常有人死于非命。这里的居民曾有“蕃瓜弄似阴沟洞,走路三步一鞠躬”的说法。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包括蕃瓜弄在内的贫民住宅区的生存状态非常关心。1950年,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通过了《改善工人贫民住宅区环境卫生的决议》,开始了对棚户简屋地区的环境改造。蕃瓜弄也同其他棚户区一样,加固危屋、清除垃圾、填埋弹坑、辟建道路和铺设下水道,又开辟火巷、接通电源、装设路灯,建起了公用给水站和公共厕所等,政府又陆续支持鼓励拆除“滚地龙”,翻建起一间间矮平房。这些房屋起先大多用竹片编墙,用芦席和稻草盖顶,竹篱笆墙上抹上黄泥,涂上石灰水,比起原来的“滚地龙”要敞亮多了。以后,又鼓励有条件的人家,翻建起砖瓦结构的平房,进一步改善了居住条件。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建的棚屋

      几十幢五层楼新工房让居民自豪多年

      1958年,中共上海市委明确提出了“既要大量新建住宅,又要对旧住宅进行改造”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对改造棚户简屋开始逐步进行统一规划。1963年1月,市政府(当时叫市人民委员会,简称市人委)召开会议,传达市委指示:“今后上海市的住宅建设,要结合棚户改造,结合市中心主干道拓建,与改善市容同时进行。”随后,时任副市长曹荻秋、李干成到蕃瓜弄现场视察,要求在当年3月拿出改造规划,报市里审批。闸北区按照市领导的要求,立即着手对蕃瓜弄旧区改造进行规划并上报市有关部门,规划获得批准后,又于6月份成立了由副区长丛树荫为组长的蕃瓜弄拆迁改建工作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当年的拆迁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居民也非常理解支持,短短三个多月,边迁边拆,腾出了场地。市建四公司401工程队也及时进场,于10月12日正式动工兴建全新的蕃瓜弄。

      第二年7月,第一期新工房竣工,部分居民欢天喜地搬入新居。众多媒体报道后,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至1965年12月,第二期新工房竣工,共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层楼房31幢,安置入住居民1964户8771人,是本市第一个拥有五层楼房的工人新村。

      蕃瓜弄的这次改造,共拆除棚户简屋2.69万平方米,使一个原来棚户简屋密集、公共环境很差的平民居住区,变成一个建筑整齐、绿带环绕、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人住宅区。小区建筑布局采取“南敞北闭”格局,既保证通风、采光、日照,又注重防寒风、避西晒、降噪声。建筑形态采取条状、点状、E字状相结合,因地制宜,交错有致。建筑房型根据居民人口状况,分别设计为一室户(占40%)、一室半户(占45%)和两室户(占15%)等不同单元,并实行厨卫分离、多家合用的模式。为方便居民生活,街坊内开设了食品杂货综合商店、浴室、理发店、旅馆、书店、银行等,配套建造了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儿童游乐场所和排水泵房等公共设施。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从原来的3.08平方米,提高到7.27平方米,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5年建成的本市第一个五层楼的工人新村,照片右侧为原共和新路新旱桥

      蕃瓜弄的这次改造,还做到了拆迁与安置的就地平衡,所有的拆迁户全部按户原地安置,不仅符合节约用地的原则,也达到了提高土地使用率的要求,为以后上海中心城区(尤其是人口密度较高地区)的旧区改造积累了经验。

      蕃瓜弄改建以后,成为当时闸北乃至上海的标志性地标之一,几十幢五层楼的新工房,在那时的沪北地区也算是“高层建筑”群了。媒体的关注、世人的羡慕,让原本窘迫的蕃瓜弄居民着实自豪了好多年。

      当时,作为对外开放、供人参观的蕃瓜弄,在小区的北面还特意保留了18间“滚地龙”,作为新旧社会对比的教材,成为人们“忆苦思甜”的教育基地,每年不但要接受中小学生参观,还要接待好多批来自亚非拉的外国来宾、包括我国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国各地客人参观访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8:45 , Processed in 0.0986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