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7|回复: 0

姚崇故里人文陕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2-24 22:03
  • 签到天数: 77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4-27 23: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规·文化地理】姚崇故里人文陕州

    环球网 2天前

    姚崇故里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古镇。
    三门峡古称陕州,自西周至唐宋以来,是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的重要州郡。三门峡市陕州区,原称陕县,建县已有2400多年。其地东有崤山咽喉古道,西有函谷雄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才辈出。悠悠的历史长河,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
    姚崇故里
    张茅古镇现有姚崇故居遗址(在张茅中学校园内),姚公祠遗址、姚崇父姚懿墓遗址、旌贤寺(唐姚懿墓守坟寺)遗址、姚崇手书“藩篱”石刻(现存三门峡博物馆)等。
    姚懿神道碑
    姚懿神道碑原竖于张茅古镇姚懿墓前,唐开元三年(715年)十月立。神道碑碑高2.9米,宽1米,厚0.35米。额篆为“大唐嶲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之碑”。1983年,神道碑移于陕州区高阳山刘秀峰。
    藩篱石刻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姚崇在家乡陕州硖石故里亲书“藩篱”题词,刻于石匾。石匾长85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右上题款“大唐开元三年”,左下题款“姚崇题”,中间楷书“藩篱”,为目前全国唯一发现的姚崇手迹,现收藏于三门峡博物馆。
    崤函古道
    三门峡市陕州区崤函古道遗址,位于市区东36公里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金银山北麓,是中国古代一条著名的交通要道。车辙印痕全长300余米,路面宽3至6米,车辙宽约1.06米。
    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
    陕州地坑院位于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院落100余个,面积23平方公里,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棠苑
    甘棠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公园内,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廉吏召公,在古召公祠原址上修建。该苑占地25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是陕州古城的一处名胜。
    空相寺
    空相寺,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西李村乡熊耳山麓,原名定林寺,为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公元536年,禅宗初祖达摩圆寂后葬在这里。寺院曾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一同被誉为中原“四大名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陕州区西李村乡,始建于隋代。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称琉璃寺。它是豫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2013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古城东南部。宝轮寺院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僧人智秀建寺塔,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三门峡灵宝市境内,因“名人、名著、名关”享誉海内外。
    函谷关始建于西周,地势险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辞海》记载,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函谷关更因老子在此写下《道德经》,成为道家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道家的思想由这里开始流传,薪火相继,影响久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
    中流砥柱石
    中流砥柱石位于三门峡市区东北约30公里处,在三门峡大坝下方的黄河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三门峡大坝建成前,在中流砥柱石上游有“神门、人门、鬼门”,水流湍急,波涛凶险,中流砥柱石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石直冲过去,砥柱石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这样船只就能顺利驶出峡谷,由此便有了“朝我来”的别称。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河南省三门峡市纪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5 18:08 , Processed in 0.1025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