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7|回复: 0

姚学谋|唐姚勖墓志考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8-7 14: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3-12-8 08:30 编辑

    唐姚勖墓志考释
    姚学谋

    《姚勖墓志》全称为《唐故通议大夫守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府君墓志(自撰)》。墓志石,青石质,长50 厘米,宽51厘米。志文楷书,共31行,满行31字,共794字。《姚勖墓志》(后简称《墓志》)近年来出土于洛阳伊川万安山姚崇家族墓地。2009年春笔者于洛阳获《墓志》拓片。志主姚勖,为大唐贤相姚崇四代孙,《新唐书·姚崇传》载有其事迹,然及其简略。《墓志》为志主姚勖自撰,记载其宗族、外族、子孙、婚娶、入仕及志主与高祖、曾祖、祖、父墓茔相互位置等内容俱详,文字朴实无华,不蔓不枝。可补《新唐书·姚崇传》后姚勖传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关陕郡姚姓之不足,对于研究姚勖和先祖姚崇及其家族有其重要意义。现将志文标点照录于后并对照史籍对志文作简要考释,希冀方家教正。

    一、 志文

    唐故通议大夫守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府君墓志(自撰)
    叙宗族  勖,本吴兴人。始虞帝生姚墟得姓,后裔遏父封陈为氏。至历公之子完仕齐为田,后有其地。齐太公和十四代至西汉执金吾代睦侯讳丰,生东汉散骑常侍讳邕,避新室乱,遂家吴兴武康成山。五代至吴郎中讳敷,举宗复姚氏。又五代,至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侯孙讳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由秘书五代至隋函谷关都尉讳祥,都尉生唐幽嶲都督赠吏部尚书府君讳善懿,谥文献,实勖五代祖也。高王父府君,皇中书令梁国公谥文贞(茔去寂居东南六百廿一步)。曾王父府君,皇邓、海二州刺史、光祿少卿(茔在寂居南八十二步)。王父府君,皇河南府河南县丞、赠太常少卿(茔去寂居东北三百一十五步)。烈考府君,皇宣州泾县主簿、赠刑部员外郎(茔在寂居南,地相接)。由梁公至员外府君讳字具在烈考玄堂記平涼、颖川二公之词。皇妣,祁县王夫人赠晋阳县太君。
    外族祁县王氏  外王父府君讳腾,皇右金吾卫仓曹参军事。外曾祖府君讳琪,皇尚书水部员外沔州刺史。外曾叔祖讳琚,皇户部尚书、封赵国公。外高祖府君讳仲友,皇楚州刺史。内大外祖,颍州下蔡县令荥阳郑府君讳其荣。外大外祖,河南府河阴县主簿河东薛府君讳回。
    叙婚娶  勖娶堂舅婺州金华县尉讳公幹女。金华公先考金州录事参军府君讳胜,即勖亲外叔祖。
    纪子孙  生男子三人:曰环,小字都官;曰瓒,小字丹霞;曰琢,小字初阳。生女子三人:长女实王氏出,适虢州弘农县令陇西李察,外孙男二人,外孙女三人;次女二人并孾稚。
    叙入仕  勖,长庆元年进士出身。后选授右司御率府仓曹参军事。忠武军辟为掌书记,授试太常寺协律郎,改試大理评事充武宁军节度判官,又守本官、充忠武军节度判官。罢,累月授监察御史里行充浙江西道观察支使,入台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改检校礼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充盐铁转运推官。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又改检校礼部郎中,充盐铁转运判官,迁水部郎中。又迁尚书都官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知盐铁江淮留后,摄盐铁副使。入迁尚书右司郎中加朝散大夫。改守湖州刺史,加朝议大夫。迁尚书吏部郎中。又迁右谏议大夫。改常州刺史,加通议大夫。大中四年受替遂权居润州别业。

    府君以大中七年三月改夔王傅分司东都。其年八月廿三日辛巳启手足于道化里,享年六十九,嗣子环等号奉遗旨,以是年癸酉十月戊午十六日癸酉以皇妣祁县王夫人合窆于寂居穴。

    笔者按:从叙述称呼可知,此墓志基本为墓志主人姚勖自撰。惟墓志标题《唐故通议大夫守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府君墓志》与最后一段内容即“府君以大中七年三月改夔王傅分司东都。其年八月廿三日辛巳启手足于道化里,享年六十九,嗣子环等号奉遗旨,以是年癸酉十月戊午十六日癸酉以皇妣祁县王夫人合窆于寂居穴”之文字为姚勖去世后以子姚环等名义所撰。
    二、宗族世系
    《墓志》云:“勖,本吴兴人。始虞帝生姚墟得姓,后裔遏父封陈为氏。至历公之子完仕齐为田,后有其地。齐太公和十四代至西汉执金吾代睦侯讳丰,生东汉散骑常侍讳邕,避新室乱,遂家吴兴武康成山。五代至吴郎中讳敷,举宗复姚氏。又五代,至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侯孙讳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由秘书五代至隋函谷关都尉讳祥,都尉生唐幽嶲都督贈吏部尚书府君讳善懿,谥文献,实勖五代祖也。高王父府君,皇中书令梁国公谥文贞(茔去寂居东南六百廿一步)。曾王父府君,皇邓、海二州刺史、光禄少卿(茔在寂居南八十二步)。王父府君,皇河南府河南县丞、贈太常少卿(茔去寂居东北三百一十五步)。烈考府君,皇宣州泾县主簿、赠刑部员外郎(茔在寂居南,地相接)。由梁公至员外府君讳字具在烈考玄堂記平涼、颖川二公之词。皇妣,祁县王夫人赠晋阳县太君。”
    而姚勖为其族叔姚合撰写的墓铭其全称为《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府君墓铭》亦云:“公讳合字大凝。惟姚氏由吴郎中讳敷,始渡江居吴兴。五世至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生后魏祠部郎中讳滂。七世至我唐初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長沙文献公讳善意。文献公生宗正少卿赠博州刺史讳元景,即开元初中书令、梁公文贞公之母弟,而公之曾王父也。”其记家世祖先略同,《姚合墓铭》中,“晋渤海太守五城侯”姚禋之被写为“宋渤海太守五城侯”,显然是东晋被南北朝刘宋所替代而延续之缘故。惟《姚合墓志》记载宋渤海太守五城侯姚禋之,“生后魏祠部郎中讳滂”,而《墓志》不载。
    《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并序》云:“公讳懿,子善意。其先吴兴郡大姓。明考以宦历陕者,遂留家于硖石也。” (见《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胡皓文)《墓志》亦云:“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侯孙讳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可见,陕郡姚姓,起家之祖应为北魏时姚仲和,至姚崇父姚懿居陕州硖石时,陕郡姚姓已在此居住七世。
    又《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懿)墓志铭》(见《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载:“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洛阳人也。……高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祖安仁,青汾二州刺史。……父祥,隋怀州长史。”
    再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知,唐雟州都督、文献公姚懿生姚元之名崇,相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姚崇生邓海二州刺史姚彝;姚彝生河南县丞姚闢;姚闢生泾县主簿姚偁;姚偁生谏议大夫姚勖。”而《墓志》则又载姚勖祖河南府河南县丞姚闢赠官为太常少卿,父宣州泾县主簿姚偁之赠官为刑部员外郎。
    综上可知,姚勖较为详细的宗族世系为:
    舜帝生姚墟得姚姓;舜帝后人遏父封陈为陈氏;至陈厉公子完仕齐则为田氏;齐太公田和十四代孙田丰被封为西汉代睦侯,生子东汉散骑常侍邕,五世至三国吴郎中敷恢复姚姓。吴郎中姚敷——吴太常姚信——佚名——佚名——晋渤海太守姚禋之——后魏祠部郎中姚滂——后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姚仲和——佚名——姚宏——北周征东将军姚宣业——隋青、汾二州刺史姚安仁——隋怀州刺史、函谷都尉姚祥——唐嶲州都督、文献公姚懿——唐中书令、梁国公谥文贞姚崇——唐邓、海二州刺史、光禄少卿姚彝——唐河南县丞姚闢——唐泾县主簿姚偁——唐谏议大夫、夔王傅姚勖。
    三、 生平仕途
       《墓志》云:“勖,長庆元年进士出身。后选授右司御率府仓曹参军事。忠武军辟为掌书记,授试太常寺协律郎,改试大理评事充武宁军节度判官,又守本官、充忠武军节度判官。罢,累月授监察御史里行充浙江西道观察支使,入台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改检校礼部员外郎,赐緋鱼袋,充盐铁转运推官。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又改检校礼部郎中,充盐铁转运判官,迁水部郎中。又迁尚书都官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知盐铁江淮留后,摄盐铁副使。入迁尚书右司郎中加朝散大夫。改守湖州刺史,加朝议大夫。迁尚书吏部郎中。又迁右谏议大夫。改常州刺史,加通议大夫。大中四年受替遂权居润州別业。府君以大中七年三月改夔王傅分司东都。其年八月廿三日辛巳启手足于道化里,享年六十九。”
    《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勖,字斯勤。长庆初擢进士第,数为使府表辟,迁监察御史,佐盐铁使务。累迁谏议大夫,更湖常二州刺史。……终夔王傅。”《新唐书》记载和《墓志》记载基本相同。而《墓志》则记载更为详实。
    按《墓志》载,姚勖逝世于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八月,享年六十九岁,据此推算姚勖当生于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中进士,是年35岁。先任太子右司御率府仓曹参军(从八品),又被“忠武军辟为掌书记,试授太常寺协律郎,改试大理评事充武宁军节度判官,又守本官充忠武军节度判官”。《新唐书·方镇二》载:“贞元三年以许州隶陈、许节度使,置陈许节度使,治许州。十年陈许节度使赐号忠武军节度使。”又云:“元和二年,废泗濠二州观察使,置武宁军节度使,治徐州,领徐、泗、濠三州。”《墓志》云:“罢,累月授监察御史,褏行充浙江西道观察支使,入台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改检校礼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充盐铁转运推官。”
    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四月,姚勖平反昭雪河阴院冤狱,得到文宗皇帝的赞许。《旧唐书·韦温传》载:“盐铁判官姚勖知河阴院,尝雪冤狱。盐铁使崔珙奏加酬奖,乃令权知职方员外郎。制出,令勖上省。温执奏曰:国朝已来,郎官最为清选,不可以赏能吏。上令中使宣谕,言勖能官,且放入省。温坚执不奉诏,乃改勖检校礼部郎中。翌日,帝谓杨嗣复曰:韦温不放姚勖入省,有故事否?嗣复对曰:韦温志在铨择清流。然姚勖士行无玷,梁公元崇之孙,自殿中判盐铁案,陛下奖之,宜也。若人有吏能,不入清流,孰为陛下当烦剧者?此衰晋之风也。”这就是《墓志》载姚勖“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又改检校礼部员外郎”的背景及经过。不过,《旧唐书》把姚勖“改检校礼部员外郎”误记为“检校礼部郎中”,当正之。
    姚勖后又“知盐铁江淮留后摄盐铁副使”时,曾接济过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据唐代笔记小说《玉泉子》载:“温庭筠有词赋盛名,初将从乡里举,客游江淮间,扬子留后姚勖厚遗之。”
    《墓志》载姚勖“入迁尚书右司郎中加朝散大夫,改守湖州刺史加朝议大夫,迁尚书吏部郎中,又迁谏议大夫”,但未载任湖州刺史和吏部郎中的具体时间。据南宋谈鈅纂修的《嘉泰吴兴志》卷十四《郡守题名》则载明了任职的具体时间。《嘉泰吴兴志》卷十四《郡守题名》云:“姚勖,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六月二十九日,自尚书右司郎中授湖州刺史。会昌六年(公元846年),迁吏部郎中。”
    《墓志》又云:姚勖“改常州刺史加通议大夫。大中四年(公元650年)受替遂权居润州别业。”姚勖为什么会在仕途中受挫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姚勖受到朝廷中牛李党争的影响所致。据《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勖“为宰相李德裕厚善。及德裕为令狐綯等谮逐,擿索支党,无敢通劳问;既居海上,家无资,病无汤剂,勖数馈饷侯问,不傅时为厚薄。”
    唐武宗会昌六年三月驾崩后,唐宣宗于武宗灵前即位,李德裕罢相,暂“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洛阳)”。李德裕到东都洛阳后,曾到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姚勖家拜访,并观瞻了姚崇当年所撰写的《口箴》石刻,可见二人交情之深。(见《全唐文》李德裕撰文《舌箴并序》。
    后来,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途中再贬为崖州司户。自洛阳乘船沿水路赴贬地。在牛党令狐綯等严厉追索并打击李德裕同党的情况下,无人敢问侯、接济这位昔日赫赫有名的宰相。李德裕全家“资储荡尽,家事一空,百口嗷然,往往绝食,”处于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的境地。唯有姚勖却冒着风险不断派人给李德裕送财物及药剂接济。现《全唐文》卷七百七《李德裕十二》尚存李德裕回复给姚勖的三封书信。文章的题名为《与姚谏议邰书三首》。文曰:

        闰冬极寒,伏惟谏议十五郎尊体动止万福。即日某悲绪外,蒙差赵押衙至,奉示问,不任悚荷,无由拜伏,倍积瞻恋。谨因使回,奉状不次。闰十二月二十八日,从表文崖州司户参军同正李某状上。

        天地穷人,物情所弃,无复音书,平生旧知,无复吊问。阁老至仁念旧,盛德矜孤,再降专人,远逾溟涨,兼赐衣服、器物、茶药至多,槁木暂荣,寒灰稍暖,开缄感切,涕咽难胜。大海之中,无人拯恤,资储荡尽,家事一空,百口嗷然,往往绝食,块独穷悴,终日苦饥,惟恨垂没之年,顿作馁死之鬼。自十月末得疾,伏枕七旬,属纩者数四,药物陈裒,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羸惫至甚,生意方微,自料此生,无由再望旌棨。临纸涕恋,不胜远诚。病后多书不得,伏惟恕察。谨状。

        伏蒙又赐《口箴》,不任感戴。东都日所惠本留洛中,无人检得,兼以道路艰阻,二年来不曾有人至洛,以此前状谘请,倍深惶悚。小生《舌箴》更改三五字,不欲两本流传,今谨录新本献上,旧本伏望封还。如不能远寄,伏惟必赐焚却,下情切望。赵总管知广州时多,此月下旬方至此。伏惟照察。谨状。

    笔者认为正是姚勖慰问接济了昔日的恩相李德裕,被牛党令狐綯等所谮,所以招致了 “大中四年受替遂权居润州别业”的后果。但又因为姚勖不避风险接济李德裕的正直忠义行为,随着李德裕死后其名誉和官职的恢复,也得到了当时士大夫甚至皇帝的赞许。据《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五载:“宣宗十一子。……夔王濨,宣宗第三子也。”史称“宣宗爱夔王濨,欲立为皇太子。”(见《旧唐书》本纪第九,《懿宗 僖宗》)可能是宣宗皇帝看中了姚勖德高望重和正直忠义,于是在大中七年任命姚勖任“夔王傅分司东都。”《唐六典》卷二十九载:“亲王府:傅一人,从三品。”“王傅掌傅相训导,而匡其过失。”
    四、 外族、婚娶及子孙
    《墓志》记载子嗣及其外族甚详。《墓志》载:“外族祁县王氏:外王父府君讳腾,皇右金吾卫仓曹参军;外曾祖府君讳琪,皇尚书水部员外沔州刺史;外曾叔祖讳琚,皇户部尚书、封赵国公;外高祖府君讳仲有,皇楚州刺史。内大外祖颍州下蔡县令荥阳郑府君讳其荣。外大外祖河南府河阴县主簿河东薛府君讳回。”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姚勖的外曾叔祖王琚。据《新唐书王琚传》云:“王琚,怀州河内人。……先天二年七月,(王琚)乃与岐王、薛王、姜皎、李令问、王毛仲、王守一以铁骑至承天门。……(王)琚从帝至楼下,诛萧至忠、岑羲、窦怀贞,斩常元楷、李慈北阙下、贾膺福于内客省。事平,琚进户部尚书、封赵国公。……帝于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可见,王琚为唐玄宗平息太平公主集团叛乱之功臣,深受玄宗信用。
    《墓志》载“叙婚娶:(姚)勖娶堂舅婺州金华县尉讳公幹女;金华公先考金州录事参军府君讳胜,即亲外叔祖。”
    《墓志》又载:姚勖“生男子三人:曰环,小字都官;曰瓚,小字丹霞;曰琢,小字初阳。生女子三人:長女实王氏出,适虢州弘农县令陇西李察,外孙男二人,外孙女三人;次女二人并孾稚”可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陕郡姚姓之简略。
    五、 姚勖“寂居穴”与其先祖及父莹相互之地理方位。
    《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勖“作寿藏于万安山南原崇茔之旁,署兆曰:寂居穴,坟曰复真堂,中剟土为床曰化台,而刻石告后世。”即姚勖生前即在高祖姚崇的坟墓旁边为自己预先做好一座坟墓。他把墓穴命名为“寂居穴”,把坟墓命名为“复真堂”,墓穴内做一土床命名为“化台。”并自撰碑文刻石树于墓前。现今出土的《墓志》中则自称墓穴为“寂居穴”,和《新唐书》所载相同。还在志文中清清楚楚地记载了自己的“寂居穴”和高祖姚崇、曾祖姚彝、祖姚闢、父姚偁坟茔之相互地理方位。《墓志》云:“高王父府君,皇中书令梁國公谥文贞(茔去寂居东南六百廿一步)。曾王父府君,皇邓、海二州刺史、光禄少卿(茔在寂居南八十二步)。王父府君,皇河南府河南县丞、赠太常少卿(茔去寂居东北三百一十五步)。烈考府君,皇宣州泾县主簿、赠刑部員外郎(塋茔在寂居南,地相接)。由梁公至员外府君讳字具在烈考玄堂记平涼、颖川二公之詞。”
    《墓志》云:姚勖逝世后,“嗣子环等号奉遗旨,以是年癸酉十月戊午十六日癸酉以皇妣祁县王夫人合窆于寂居穴。”也就是说其子姚环等遵照父亲姚勖生前的遗嘱,合葬父亲与母亲王夫人于寂居穴。
          
                                   (发表于2010年《河洛春秋》第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5:39 , Processed in 0.1181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