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1|回复: 0

宋慈溪的“二难神童”姚正子、姚登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1-11 1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慈溪的“二难神童”姚正子、姚登孙
    (2015-04-30 09:02:17)转载▼



    在慈溪的历史上,最突出的方域文化,一为“三孝乡”、一为“神童乡”。三孝名人为东汉的举孝廉董黯、和州刺史张无择、少年孝子孙之翰;神童名人为状元姚颖、孝子孙之翰、进士桂锡孙、晚达解元姚正子、未科国子助教姚登孙。其中姚正子与姚登孙是绍定年间的双锐神童,是立“神童乡”石牌坊的由来之因。

    姚正子,按慈溪志中的《传》与《坊》来看,应该是绍定四年(1224)的出生。他初名姚端礼,后来有字为“梦午”(注:古代的“字”,相当于现代的笔名,如“鲁迅”、“老舍”、“茅盾”等等),遂以字而行名天下。他天生具有神童的异质,七岁能说出《小戴礼》的要领等。县令叶汝明很爱其才,面试《中庸》的首章要义,《牧爱堂》诗、《秋水出芙蓉》赋等,姚正子都是挥笔立就。叶县令大吃一惊,欣喜之余,立书“神童家”三个大字以赐之(注:此处的“赐”字引自光绪《慈溪县志》)。姚正子后来又九岁时应试礼部试的“童子科”,但按传中无出身、无官职来看,或则当时未中科举。时童子科考的是通经书一种(注:宋时的经书有《易》、《礼》、《尚书》、《春秋》等九种,《九经》、《五经》、《三传》《三礼》等,是与“进士”、“学究”等并列的及第科举之一),需现场作诗、对句、赋(注:古代的赋即今天的散文)等,对儿童来说难度极高。唐时的童子科限十岁以下,但到宋时,已放宽到了十五岁的少年,难度就更大了。为此他稍长以后,便开始游历中都、遍交当世名士,读从未见过的稀有之书,文章水平笔力益肆。他36岁时才开始进入乡举的奋斗,终于在咸淳六年(1270)的46岁时,举为“解头”。这里的解头,即乡试科首意思,宋承唐制以礼部取士,及第胪(主:即发榜唱名)为六门:一曰科目;二曰学校试;三曰铨法;四曰补荫;五曰保任;六曰考课。烦简适中,隐括归类,通称为“选举”。

    这里要说的是按坊名来看,“神童乡”三字,应该不只为姚正子所立。宋时的慈溪县神童很多,故也应该包含少聪慧善文、天圣(1024-1032)年间举进士不第的冯制(注:但其弟冯准、其子冯硕、从子冯景在其教导之下均为进士,故以显名);少学《易》书、登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的翁升;七岁日诵千言、过目不忘,宣和六年登第、后又复冠“博学宏词科”的王璧;少颖名声淹贯经史的隐士、建炎(1127-1130)“明州五先生”典型学者、“无阂先生”刘继宽(注:刘氏后世闻人多出其源);少志于学,割肝救母以孝名闻达朝廷、因之年仅16而卒的孙之翰;五岁读书过目不忘、十岁乡试校占前列因号“神童”,淳熙五年(1178)对策集英殿、孝宗拔为进士第一的“状元”姚颖;少即颖悟知学、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父子三人同为“杜州六先生”的童居易等人。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有姚登孙与之双星同辉的神童原因,这可能是县令叶汝明后来矗为“神童乡”坊名的一种缘故吧?

    姚登孙,字廷礼。天性颖异,十岁知属文。他与姚正子一起英锐早发,被后人称为“二难”神童之一。景定年间(1260-1265)才试举乡贡,宋亡(1276),又隐退“双峰别墅”治学。文章渊奥、宏博超绝,是名震一时的士学人才。元初,被荐为“国子助教”(国学博士),馆下问学者,常日达数百人之多。他也是著名的盛德君子,苏天爵取其文编入文集时,曰为“识鉴精切、所取之解皆国内文英者,台越之士中惟袁桷、登孙两人而已”。姚登孙的“二难”或是改朝为仕之因,但主要还是对神童也是“大起晚成”的一种感慨。

    历史上大多数的神童,都能在青壮年时即已获仕途的进取;最差一生隐居乡里,后来成为一代名士(注:这里的士,是不做官的读书人意思)。惟此两人仕、隐两道均不通达。姚正子的1270中举已在度宗时代的宋朝末期(注:离恭宗的宋灭、降元只有七年);而且还英年早逝,中举才三年、享寿才49岁,即已墓葬孔家山。以致宋朝学者名臣、曾任史馆检阅的黄震,在姚正子的墓志铭中感概写道:“知名何早、登名何暮,是有数;甫开其端、遂夺其年,胡为。然学名、其家业,传有世。东山苍苍,英风如在”。

    黄震,《宋史》本传儒林名人。宝祐四年(1256)登进士第,是继杜洲先生童易居之后的又一个著名学者。在朝官时曾修撰过宁、理两宗的国朝实录,被宋时学者一时称为“于越先生”(注:于越,辽太祖时百官中地位最高)。他一生刚阿不正,正气凌然,论对国策时,因对宫中设道场视为大弊,帝怒,降为通判广德军。后累任通判绍兴府、知抚州、提举常平仓司、提点刑狱等要职,触怒了贵要后,在降浙东提举常平。丞相贾似道曾命他兼福王府长史、进侍左郎官、宗正少卿等,皆不就后,归避宝幢山中清心潜学。一生中著作颇丰有《古今纪要》十九卷、《黄氏日抄》九十七卷等,与长子黄梦干同年卒于山北精舍。约至元二十年,后人将他的灵绪乡(今慈溪灵湖)隐居处“泽山行馆”改建为了“泽山书院”。族兄弟黄翔,子黄梦干、黄叔雅、黄叔英、孙黄正、黄玠等,均为志载不仕名人。

    神童乡重要的因素当然是“童才”辈出。其中真正的神童,恐怕非姚氏的上一代姚颖莫属。姚颖字洪卿世家在吴兴,自姚孳一代中进慈溪后,姚氏一族即大放光华。姚孳进士后授尉掾、宰桃源乡,因爱民有心,后来虽去外州任知,但桃源乡还是给他建了生祠。其支族世家之风、教导有方,小小的五岁姚颖即读书过目不忘;十岁乡童校试占为前列。其师郑鍔见其出手成章、乃为神童,即延请郡博士前来面试。面试的结果是让郡博士大异,从此“神童”桂冠不胫而走。这个神童长大后更是不得了,竟在淳熙五年(1178)魁为“状元”。可惜二难神童面世时,寿年只有34岁的姚颖早已过世多年,县令或因此非常感叹,即以入宋以来的有名神童冯制、翁生、王璧、刘继宽、孙之翰、姚颖、胡革、童居易、桂锡孙等人及眼前的姚正子、姚登孙新锐两童,奏请立坊“神童乡”。

    叶汝明,以“奉议郎”官慈溪绍定、端平年间县令。绍定五年(1232)十二月四日到任,端平二年(1235)五月初三卒于任上。其在慈溪任上时间虽短,但当时的慈溪却是人才辈出时期。如绍定二年有冯基的进士登第;四年冯基的兄长冯履道登上舍第,严畏登进士第;绍定五年登进士第的人就更多了,桂锡孙、曹巽、桂去疾、冯容等六人联科中举;端平二年,张自明登进士第、张盘登上舍第。这些对叶汝明的任上来说,自是一种风光无限。后人对“神童乡坊”是县令叶汝明专为姚正子立有些疑虑,如从慈溪历史的综合记载来看,的确是可以疑虑一下的。

    一、叶汝明任慈溪令是在绍定五年的12月4日,可能是到任年即面试姚正子的。该年慈溪有六进士同喜,其中桂锡孙就是少幼时试过“童子科”的一位神童。桂锡孙是“石坡先生”(曾直秘阁迁尚书右郎)桂万荣的从子,幼通《春秋》、十岁试童子科,因此号为“神童”。而姚正子更是九岁试童子科,自然也是“神童”的名号了。故立坊当在端平元年的事(1234),可惜《坊传》中未记具体的日期。宋“彰名坊”(即表彰个人的石牌坊)能流传下来的非常之少,仅建载有武状元胡应时、文状元方山景、进士桂万荣、解头姚正子、兄弟进士孙梦观、孙因(堂兄)、御史桂锡孙这几个人。应该说“神童乡”三字中,有姚正子的神童因素,但决不是仅为姚正子的神童之名而立的。志传中,对姚正子是否中了童子举也没有说明,不过叶汝明送“神童家”三字时用了一个“赐”字,应该不是修志者的笔误。绍定年间是理宗在位、史弥远任相、明州刺史镇府升为“宁宗潜邸”庆元军府时期,而理宗出身桃源、小时也是玉立童子一个。后经余天锡的推荐、史弥远的谋划进了訢王府成为世子、皇子,加上慈溪“大耐堂”本来就是的神宗向皇后的娘家关系,他若偏爱慈溪一下也算在所难免。故“神童乡”三字或是经过理宗的御批,一字之差或有遗载因素。

    二、姚正子的咸淳六年(1270)解头,仅见慈溪志的《坊》载中。解头,即宋代对乡试第一名的一种称谓。因有试卷解送京城的意思,后来也称“解元”、“乡魁”等等。宋王谠在《唐语林》中有言:“武翔黄府送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为‘武三头’,冠于一时”,可见解头一祠唐朝已见。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中解释:“今之解元,古之解头也”,说明解元就是解头。姚正子的“乡试而冠”自是非凡,后人认为该坊专为解元而立也是在理。问题是叶汝明在端平二年已卒,也就不可能为咸淳中举的姚正子去立牌坊了。志载为姚正子的说法也算不错,错的是我们的自己理解。因为神童时期的姚正子、和解元时期的姚正子,它们本来就是两回事情。否则该立“解头坊”、“神童家”坊、“神童坊”,而不会立为神童乡坊了。从宋时《选举》制度来看,童子举确属特选之科。一般须由州官亲自送举送朝廷面试,而且多是由皇帝亲点,并授“出身”和“官位”。故能选送试“童子科”的孩子非常殊荣,难怪修志者们都要带上一笔。慈溪在载的曾应试童子科的人好像不少,但确切地载为中童子举的却是不多。

    童子科也是礼部主持的“贡举”科目之一。时以诸州判官试“进士”、录事参军试“诸科”,故入选的通称为“乡举”。宋代没有举人、进士之分,州试合格的进士文卷、诸科义卷由礼部押解进京,“解头”用在选举名次上,或许就是这么来的。这些人还要经礼部试(亦称会试),拔优秀者进入殿试资格(即贡士)。殿试(注:宋时亦含其它科目,主考官一般多为阁学士),合格的榜为“及第”,未及第的称为“乡贡”(注:唐起即有“乡贡进士”、“乡贡三史”等称)。所有的选举都得通过乡方州、郡的各级考试,童子科是高级(即乡士),“童子试”是低级(即乡学)。一般都得经过县、府、院三级的岁考通过,而宋朝的郡府还多有王、公等人的府爵,则郡博士对神童的面试,自是水平不低了。姚正子等人的试童子科,相当于今天的大学生水平(注:国子监为大学、省道为府学、州为郡学、县为县学、书院为乡学),中与不中,自然都是“神童”称号了。

    以此看来,当年的叶汝明能立“神童乡”,原因确在少聪有为的冯制、姚颖、刘继宽、童居易等人,神童之乡方谓“师出有名”。遗憾的是“新锐双童”后来都是“晚展”人才,姚正子后来虽工科、举文等仍列县生之首,但却36岁才进入选业、46岁终获解元;姚登孙也是贡举尝试于宋将告亡时期,“二难神童”,叹为息之!他们的神童路走得并不好:姚正子可谓“才不报国”;姚登孙可谓“难在元初”。才能应该在年青时就报效国家才对,姚正子的46岁“始进仕途”,姚登孙的50出头“始发才华”,应该说是“神童天资”的一种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19 20:49 , Processed in 0.0996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