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吴人也奉 奉简命来宰沅邑钱谷之暇即留心里俗美恶思欲举一以风百上报寄任至意改版图所载通六十二里惟四六都称上为淳良而四六都之中又惟六都五六为最衣冠文物毕华於斯但其地离城百余里不获时亲将大军劝而姚子次元过持簇谱来城焉余言为序余展卷读之知其寒世渊源为累朝之文献洵哉酉阳第一家也公祖德宗功之厚子孙昌衍之盛诸君子言之已悉余以序之元已请即以是为阁邑风可乎盖人莫不各有祖父莫不各有其子孙祖宗能垂法於后世子孙能式谷於前则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也脱六十二里之八隶吾语者皆如姚子之敦笃其亲而渊睦其故则型仁讲让之风家弦户诵之化不且偏阁哉即余吏不亦有荣施哉因喜而为之序 康熙庚寅年春三月 赐进士弟文林即沅陵县事年家眷侍教生吴江沈鲁纯拜序 今世之族移矣皆 也赐姓命氏列海旬而居之年远齿繁之莫可纪極於是虑户口之易淆也家有谱又虑亲疏之莫辩也世有系故凡昭穆之序大宗小宗之别则书之而且前人之出处言行存没岁月则书之以及虏墓开里之地礼乐农桑之制无不悉书于谱蘅文公曰族谱立而孝弟之心油然而生然则谱系之所关也亦綦重矣哉泪乎运会迭更兵火散逸则有悼湮没之不传流移之靡赏常者为遡其始迁之祖以志本木水源之思萃其同乡之族以定祈房分派之谊比比而然母亦亲亲长长之天良有不容已者故欲昭示子孙而绳厥祖武也嗟呼家之有谱犹如国之史发凡起列其体不可不备修分缕析其义不可不激纪实昭信其文不可或诬何则雍然於亲爱之地而恻然於仁义之端将所谓一门之风敖系於此累世之统绪系於此非徒曰手泽存焉而已姚子次元世居江东续其旧谱将城来问於予予迎而谓之曰子其有志于敦本乎远稽遗谱固率旧章也近详本支亦酋祭川者先何后海耶虽然膺斯责者未易言矣子之族号称巨室指数万计凡继述之多端诗书之盛将谱而观之如谓採掇之之或艰也略则其休不备子之族自明永乐入辰衙辰沅三百余年矣其闾里之变迁户口之繁衍将谱而求之如谓织悉之必具也繁则其义不覆子孙之族又出自 代多哲人散见不一其德业之流传支乐之光昌将谱而求之如谓美大之足夸也诞则其文近诬夫世俗之宜戒鉴也非一端矣子弟存慈孝思殚精早夜绍其绪於前哲方其志於簇人衰为全书 俾先哲之芳规洞然简册而变业之孙谋亦可法守无穷不既备厥美乎哉国举其崖略而为之序 康熙庚寅春正月年家眷同学弟梅川张佳晨顿首拜撰 序 吾家之有谱也皆先人之所记然先人记先人今人又当记先人而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则今人又后之先人也故谓之世谱言其世世子孙传之於无穷也吾弟次元簇中佳簇也传涉经史晋心孝道取旧谱而续之亦几费心思矣其为旧谱之所糊涂者从而昭明之所遗失者从而补掇之且为之作图立本分甲分房而又支以分支派以别派条分缕晰灿若列星光如琬琰传后之人有以考其意若曰某公之以诗书起也而今之家学渊源者当知所勉自某公之以种植留也而今之食旧德服先畴者当知所勉自某公之以经营贻也而今之伏先灵持成算以货殖者当知所法而又见夫某公敦孝友之谊某公笃渊睦之风某公得治家之法某公善处世之道无非欲使后之子孙踵而行之其意岂不远哉意吾簇之繁衍浩大世世如一后之子孙能嗣微焉则又吾第次元之望也夫。 时 康熙四十八年岁次已丑秋九月望日愚兄贤荐滨陶氏书於读书之葡圆原序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自世风日薄亲谊岡敦有一父之子而再亏兴刺或支分派别而陌路同观此无他世系弗讲故也吾宗姚氏系出 世列 周汉唐宗代有某人闽楚吾越地多遗种若光若平若崇坦诸君子数能先后辉映重光史册然世远地殊佘弟弗深考今孰就其应 诏选良者定为一书分其支派著其里居明其甲第详其葬所俾后之子孙展卷而知我宗虽分流多户而源则一虽繁异地而本则同展亲睦之谊不致以失而替而仁厚之俗或可由是而成则亦未始不有於佐 圣天子孝治天下之至意也爱为序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岁春三月清明前二日 锦江姚一龙云从氏撰并录世系于左 龙虎清泰宗派 世文思志子 天永必通惟(一) 正大贤明起 荣华复良宗 派说四则 宗派为世龙世虎世清世泰四公盟誓所定鲁祖一龙公录之谱首相传至今已衍一十五字家繁息莫识而尊卑攸序不致凌夷者赖有是耳凡我子孙尚其钦此 统传良能宗岳宗嵩宗伦父子兄弟俱以武功显故后得名为千四千都千邦公弟得之传闻未有确据此亦如史之三皇五帝存而不论可也派末五字原云荣华富贵兴旋为兴不便命名嫌同仆辈故更荣华复良宗以父子弟兄俱显宦也即此证彼则相传父子兄弟有由来矣 宗派二十字字字俱深意固无容吾思议今不自揣凉薄敢妄续先人遗旨预制一十六字以俟后贤采择不识后贤其许我否书呈左副 孝友立家 诗书忠国 扑耕秀读 用光前烈 戊寅初夏黄敬书 历史录序 吾姓昉自 其来旧矣繁衍莫纪无足怪者问当备考氏而知安定之胡河东之满一以谥为姓一以名为姓雁门之田颖川之陈一以赐为姓一以国为姓也至於司徒以官公孙以派之类虽流有各支而朔其原判则皆 也引同为一姓而谓有不出於一者乎故於册谱外复搜罗吾姓名公巨乡自周历明重光史册者得三十余人标其名纪其事颜之曰历史录冠诸谱首非遂藉是以为吾簇重俾寸楮之间仆识先哲亦足供景行者之一助云 已丑之秋信莽甫题 历史录 秋初已丑信莽姚 黄次元氏著 周 姚光吴人得神丹能分开散影父子不焦刃手持一书王观其书莫能解 汉 姚平受易学於京房元帝以为刺史试考公法 东汉 姚期佐光武中兴武功最著为云室二十八宿之一上应列宿 后汉 姚佃为广汉太守孔明知其贤能辟为录进文武之士刚柔并存 唐 姚思廉为太宗世民十八学士之一即吾宗始祖履历详载世谱 姚察弘文馆编修思廉公与魏衙修梁陈二史察与其事 姚崇字元之殃石人邮守荆州详名宦历官至宰相位楫人臣言行交美史不绝书唐之言名相者前惟房杜后惟姚崇 姚思义玄宗时为殿前捡校 姚命言仕德宗朝为汉原節度使 姚仲南德宗时節度使历官至仆射生平守正 姚诗为令杜牧赠诗云姚公德政孰兴侍不减昔时陈太丘顺宗令宰相撰持政记诗主其事 姚最文宗朝为盐钱推官能鞠疑狱识方员外即历仕捡校礼部郎中 姚泊为昭宗翰林学士文名倾世制诰皆出其手 姚崴集号象奚子有文集二十卷行於世
五代唐 姚洪昭宗时为浪州将军董璋陌诚洪书節之死 姚顗与文虐纪同平章事 后唐 姚风与皇甫晖守清流关领除州牧最有声 宋 姚恕太宗时访问团开判官谒相赵普昏者不即为通恕大怒而去 姚坦字明白太宗时为益王元隼详善王每有失辍书言规正王赏作假山费金娄万召群寮往视坦曰见血山安得假山其纳诲每如是 姚平仲徽宗时奉诏袭金营 姚古仕钦宗朝兴种师古奉诏进军太原金人畏其名 姚端高宗时将汉州金将粘没喝曾所走 姚愈为宁宗殿中御史 姚文灏广信人有三能为湖广提学教士先躬而后文艺识鉴充精 姚勉号雪新昌即吾宗荣公之裔居江西者详世谱 姚世安理宗时为戎州统治 姚希得仕度宗朝任参知政事 姚岂希得子知常州恭宗时元人屠常州岂死难吏称希得有子 姚书为宗節义臣二十一人之与文文山谢室山齐名 元 姚枢初为金军资库使后仕元为燕京行省郎中历官至太师旋复禀职隐蘅门中堂龛鲁司冠容傍列周程张邵司马宋六君子像以昌明道学为己任从游甚象许衡亦师之 姚遂世祖朝枢密院斋长学术得之许衡文词该传有西汉风 姚天福拜御史有犯无隐帝常谓当古人中求之 明 姚广孝姑蔌人授异书於道人能知休咎为太子师靖难兵者皆其谋 姚善楚人志行纯实为吴郡太守治为列郡最成祖即死節 姚变宋字大章淅人为吏部尚书表里相称有大臣风度 集内自周历明共三十五人皆纲镒所载其他见於别书者概未登集 历史录通 资考姓氏说 先土之制谥以尊名節以一惠故人生虽有象善及其死也则但取一以为谥而不书举其食也以以是推之则其人或不能无善恶之新者独紊其善而遗其恶是亦谥法之所许也盖圣人忠孝之意所以为其子孙之地与铭哭者称美而不称恶同旨惟其无善之可称而纯於恶焉则名曰幽厉有不能己耳朱子答或问孔固之得谥亦以文如此黄职是而有世之谱之续焉不惟续之而已且从而增益之其用之途亦孔广矣或掇拾亲友之谋文或折衷有道之墓志或为皇祖妣暨皇父母所家传而庭训或为内簇长外戚老所称道而揄扬向既摭其事即实注其人虽若若徽信而可凭未免掇碎而补衲且令读者有头实失主之嫌及觉取闹可厌今悉删之前殊为简净然其实则有不可得而没者故虽载於谱内应名於篇首匪好劳也亦以先王之制谥尊名所以为其子孙之地但取其一以为谥而不书紊其余与名器者称美而不称其恶同上日则固有其本焉耳敢忘其所从来哉 受列资改姓氏於端云 康熙甲午仲春朔日信芥姚黄次元氏重缮谨 资改修谱姓氏 雷登乡语朝选曾祖内姪受业曾祖门墙录(有曾祖文集数卷) 陈鸣翰语云凤皇祖岳 陈帝章语国典府庠生皇祖妣兄也亦受紊曾祖门黄蒙师之得闻曾祖及高祖事甚悉 覃星耀黄姑父县痒生博涉经史善於词调五甲谏文墓誌多出其手 叩禹玉语宗瑜受祭其伯道南南受祭於曾祖龙黄卒业其门十载将临贡卒 米蔚若语荣茂县痒生黄蒙师之 姚正及 姚上玉语宗珍岁进士为曾祖姚雷氏孙(壻黄受祭其门一载) 姚大经字佰绵府养生皇妣表兄黄表旧爷亦受祭半载 姚荐亨语正元皇妣姑父 姚圆玉语正壁县养生居方田妣姨父维持谱记 姚魁楚语文元思廉公裔吾家祖宗生辰(忌日俱能记忆簇呼为姚老删) 姚雨达语大睿岁进士 姚天如语大生岁进士 姚滨陶语贤荐县学士 姚贤美字尊五县养生 姚尊一语贤爵县养生 姚国忠语正反 姚大彦字圣元 姚凤友语大鸣 锦江世谱眷之一 万历(甲寅)锦江姚一龙云从甫笔记 康熙(丙子)元孙姚黄次元氏重订 思廉 始祖 由薄圾逃闽之漳州住孝贤坊下里五代陈尚书之后少仕隋为代王侍读唐兵入城犯关公厉声曰唐公起义兵安王室若寺不得无礼唐王渊义之拜为泸州十八学士与魏微姚察撰梁陈二史宋典公裔孙荣宦居江西新昌土名许家滥泥湾繁衍数世遍及勉号雪波状元及第延对万言与胡中雪刘元高黄梦炎齐名时称为锦江四后以上俱载姓氏改至大明永罗十四年徵各道殷实家卖辰州徽荣公十八代裔弟兄三人同心应诏入辰伯良能仲良德季良珊 第一世祖 良能 行一 妣杨氏 卜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发人丁千余丁折分沅陵万里共九甲一十三户耳房至今莫能数衣冠文物为辰郡最公仁慈阔达茺从甚众藩业后俱令复姓朋户当差皆厚惠之公葬罗衣溪九庄坪生子名崇岳 良德 行二 妣旧谱失载删同 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其后裔章登明科解元历官至 良珊 行三 妣张氏 卜居沅州后西溪柳寨时盖己末年矣 三公分住三房列为鼎足之势以荣祖所传八宝磁炉三分之各执其一以为符良能良德二公所执传至明莫因兵火遗毁惟珊公一片至今执传藏寝 第二世祖单传一德公出 宗嵩德公之子行一 妣胡氏 公性仁原存心受物不为口是心非常需隐恶扬善或乡薰以及诸昆弟一无所厌射之心公葬长坝连花形 妣葬罗家湾生一子名千都 第三世祖单传一嵩公出 千都嵩公子行一 妣陈氏 贸易江湖好施不吝时沅邑皆钱公闻开君赈济其受惠者敬曰 公德仁原可卜后代之荣昌吾党皆饥谁耳拾粮公葬麻湾几子形生二子长世清次世殿 第四世祖胞弟兄二人世字启派 世清都公子行一 妣李氏 公生而性灵敏而好学每志大而言夸不安於流俗之辈最务犯伦固年方一十八详察世谱 与世龙虎泰三公所定二十字派 遍后选拔进士 公葬牛形她生二子长文源次文浩 世殿都公子行二 妣梁氏 公生平不务虚华喜於好善开人好善悟寐思西伏每吃斋而戒杀固龙山有一和尚将近有道常去亲敬乐道而不倦修斋守库於其下 公葬大湾人形地生二子长文学次文政 第五世祖文字启派伯叔弟兄四人清殿二公出 文源清公子行一 妣银氏 公性正敢密微论事大事小矢恭矢惧常训子孙曰人事无常一事败而百事书屡可欺汝尚钦哉 公葬龙形妣葬大钱山生三子思遐次思方三思远 文浩清公子行二 妣周氏 公无异业生平好读书靡有间时固年方一十五考试有声人皆敬而畏之可卜大望果至十八府案养生未及一周不幸次之 公葬狮子形生一子名思来县养生 文学殿公子行一 妣谢氏 公性刚毅行事多方不与流俗同风彷佛有千都公子之风度 公葬长坪月形地生四子长思明次思义三思安四思志 文政殿公子行二 妣郑氏 公设孝于东河溪召之上所从诸弟子八十余人匪有间言新进二十余人亦无易师皆决其手 公岁进士葬龙召山 妣葬溪口金苗形地生三子伯思和仲思仁季思敬 第六世祖思字启派叔伯弟兄十二人源浩享政公出 思遐源公子行一 妣陈氏 分一都二口面中三甲住长坪 公性宽仁原以自处和以榜物而不流凡簇堂以及诸昆弟亦无所厌之心 公府养生额粮二十担四斗六升有零发人丁三十五丁二分有零朋户十二户一户赖胜章一户董志琳一户高元弟一户江三见一户楚耳小见一户张老大一户郝尚贤一户龙小五一户杨永泰一户姜小五一户罗志秀一户方方自系公葬连花形生子 思方源公子行二 妣刘氏 分六都六图下房九甲住高洞波公惟朴实勤力农桑靡有间时力阙江边土田二百余家共额粮三十二担五斗有零发人丁三十二丁五分有零朋户十三户一户毛四琳一户伍九三一户尹大高一户米白若一户且尚贤一户卸四可一户骆尔富一户柯敬德一户石尚连一户包子及一户田四连一户马思齐一户罗元浩 公葬高坡金苗形生子
思远源公子行三 妣喻氏 分六都六图中房十里住马子坝 公性温娴熟礼乐仪举止动静一无所名苟额粮二十八石二斗九升有零发人丁二十五丁四分有零朋户十一户一户梁小五一户田小二一户张景山一户何老五一户刘小晚一户王新章一户张地甲一户张青甫一户左七见一户邱宗保一户陈新见 公葬人形地生 思来浩公子行一 妣曹氏 分六都六图中房二甲住沙坪坝额粮三十一石三斗七升有零发人丁十十六丁八份有零 公能自成立力及独建赏自言曰士君子生有能有作为而惟归於父兄之余泽亦何足贵哉于是力辟大湾土地垦粮七十余亩而如焉朋户八户一户石成玉一户左必山一户裴尚英一户汲尔达一户封世仁一户米尚见一户谷子达一户马四春 公葬虎形地生子 思明学公子行一 妣米氏 分一都六图上房二甲住清坪坝额粮四十一石三斗七升有零发人丁三十六丁四分有零 公度深沉凡其所为终为远图不屑於目前固於沙木仆垦土田八十余亩朋户十二户一户覃三喜一户唐小万一户姜二富一户李书厨一户陸岩见一户何小三一户马老四一户姚甲见一户饶大金一户蒙老五一户周用士一户杨岩隼 公葬形地生子 思义学公子行二 妣熠氏 分四都六图下房九甲方岩 公惟严敦密善于治家微论事大事小矢恭矢慎赏训子孙曰岁朋易过人事难周倘从事虚声至茺本业虽百叹而莫赎 公额粮 思安学公子行三 妣旧谱失载志同 分一都四鄙上房五甲住龙塘坪 公性極悟静举止动履之间时时在於书中口维言而念如是公额粮十七石五斗三升有零发人丁三十一丁一植登科举人 公葬大龙湾生子 思志学公子行四 分一都五鄙中房七甲甲粮二十七石五斗六升发人丁四十一丁三分有零 公性坚毅生平不依人人每畏之其疗造之事业先文而后武俟后一植登科武举朋户八户一户吴福先周清见一户杨如一户龙通德一户覃三章一户李相观一户唐相学一户米如见 思和政公子行一 妣伍氏 分七都鄙中房六甲住坪通坝发人丁二十五丁四分有零额粮十八石五斗七升有零 公性仁厚生平仁义善於交友以暂罔异八十而汶四方来吊極叹極惜朋户十户一户士可一户段清一户秋秀仕一户耳志乾一户杨俊禄一户卓尚芳一户司小二一户谭必源一户荘士启一户古尚贤一户廖二启文老么一户荆文士 公葬月形妣通龙阁生子 思仁政公子行二 妣胡氏 分七都三鄙上房七甲住长河坝额粮十四石九斗七升有零发十八丁三分有零 公性刚强行事迫不犹人动曰大丈夫之作为规模甚远岂似尔寺作居之事 康熙甲午一植登科武举朋户十四户石士臣一户霍元处一户都老庚一户龙小五一户米天贵一户邱三及一户左必山一户羊荣宗一户巴三启一户申天贵一户连士奇一户米士阑一户燕三保一户牛正秀 公粟子山生子
思敬政公子行三 妣米氏 分七都一鄙下房六甲住平成寺额粮十八石八斗七升有零发人丁十九丁三分有零 公性正直举止端方不与流俗辈同风稍有苟且这事心必不安 公岁进士朋户十二户一户紫学阑一户浦五儿一户郭元海一户郭天天位一户王应典一户冉才与一户覃大凯一户马五见一户江茵一户业胜斗一户桓大科一户聂尔章 公葬长山巅朝阳形 妣葬沙坪湾生子 姚大江 已传 江东世谱 领脚步钱若干 外衣裳帽子鞋袜靴未算 第二世祖单传一珊公出 宗仑珊公子行一 妣陈氏 公至西汉时已经吾十有八为人朴实耿介平素不与人争坏人咸曰统有古人之风度 公葬老坟侧左生一子名千邦 第三世祖单传一仑公出 千邦仑公子行一 妣陈氏 公性宽仁原为圣朝淳良百姓常自言曰人能正直光明不屈到处鬼怕神敦象人攻为保稳或与人散事往系人皆信而服之公葬老坟侧右生二子名世泰世经世经幼卒
第四世祖世字启派 世泰邦公子行一 妣龙氏 公生而性灵其领悟每於过人时沅州署读书至江东请察族谱与世龙虎清三公所定宗派二十字 公葬老坟侧右生一子名文献
第五世祖单传 文献泰公子行一 妣杨氏 时有吴世万近临与公最深契万曰比地无几恐后子繁衍难以分给。公曰然开之涉河而上有百余里尚未侵占弟云雾未开深山荒野二人言未竟而意已决斯时幸遇杨癞子亦阅卜居察其祖迹亦系江西二人即请荷担经地数十余里饥渴甚艰坐卧而不言癞斯时抽刀将竹折一根捶下果出清泉。二人私言曰此人一至云露开而求泉应万非斯人之福也万曰未可轻视也于是三人誓盟弟兄其名单曰一君赞二世万三天应以天应为求泉之效因书名为杨天应三人虽异姓犹如同胞不许结姻及至伞寨过河其履繁鱼而起公曰姜哉万曰不可失也於是友居友处于斯应曰兄有几子公曰独子其一万曰兄之字派太繁固发丁亦乏吾二人衍七字发丁亦盛公度之然改之吾家错乱字派者真在斯乎。公葬人形地生四子长再聘次再楼三再麒四再行 第六世祖胞兄弟四人献公出 再正通光昌胜秀启派 再聘献公子行一 妣田氏 公贸易江湖铙有货岁赈济亲朋生平无有苟且之事人皆钦之。公葬老坟山生四子正文次正睿三正富四正贵 再榜献公子行二 妣李氏 公生而好善常持斋而戒杀固於下唐溪立一庙寺修斋寄库於其间人咸见其经表祖之所以流善风於后世也今患册之。公葬老坟册生三子长伯正远仲正方季正祖 再麒献公子行三 妣向氏 公性朴实勤力农桑常训子孙曰世无他求原汝矢力田亩世世守此地以为圣朝淳良仪兆倘从事虚声至荒本业究奚益乎。公葬老坟山生二子长正荣次正华 再行献公子行四 妣陈氏 公性刚柔生平不肯依附人人皆敬而畏之。 公葬老坟生四子长正江次正海三正源四正灏
第七世祖叔伯弟兄十三人聘榜麒行四公出 正字启派 正文聘公子行一 妣吴氏 仍居平五里正八甲住寅事头寨发人丁三十六丁二分有零额粮四石八斗九升有零。公识天象精於地理知吴人形地非常 妣汶与吴讨吴即诺寅葬至邱发获银一鼎吾寺八甲微论老基皆迁於斯数十有余屡控数载 吴输公即界昼直上册顶将近一里横至两傍数十余步至今子孙屡葬不绝 鼓州苗乱姚四系光宗子得功封为千总遍后降为云南总镇官名更为姚殿 胜儒丙子选拔进士皆人形地所出 正文公共系出三房坡却寨二房沙坪寨三房 正睿聘公子行二 妣颜氏 公生平分五里中五甲住石榴坡脚颜家寨发人丁三十八丁七分有零额粮四石八斗五升有零。公善於治家矢力蒙农桑外辟额粮壹石八斗三升至今子孙受其赐。公葬月形生子 正富聘公子行三 妣旧谱失载下同 分平五里上一甲住地东寨发人丁二十三丁一分有零额粮三石九斗六升有零胜龙县养生未几死節。公葬鹿子形生子其后罩溪悉。公之苗裔 正贵聘公子行四 妣 分平五里正五甲住浦寨发人丁三十八丁五分有零额粮四石九斗九升有零其后长影坡有五甲者悉公之苗裔。公葬龙形生子 正远榜公子行一 分平五里上五甲住犬溪发人丁二十五丁三分有零额粮三石九斗九升有零公性好刚强生平万屈不挠见有不平之事似有恨而必攻。公葬虎形生子遍后裔名老连因名昌连西蜀参将皆虎形所出。便永保龙山有姚姓者皆系公之系 正方榜公子行一 妣 分平便里三甲居旧州发人丁五十八丁五分有零额粮四石三斗七升。公性宽仁厚存必爱物赏需隐恶扬善不行口是心非象攻为保总悉称谓公道老公葬金猫形 俟复秀堂乙酉一植登料武举皆金猫形所出龙稳关州与岭栗坡悉系公之苗裔 正祖榜公子行三 妣 分平便里上六甲住旧州寨发人丁四十九丁二分有零额粮四石七斗五升有零。公沅州署户房掌案矢恭矣慎一庄事无大小皆决其手公葬金猫形生子其后山口姚基县养生胜湖与汉口寨皆系公之苗裔 正荣麒公子行一 分平五里下四甲住佛乐寨发人丁四十九丁四分有零额粮四石六斗九升有零。公葬飞鹅形地其后天县邦寨偏洞有姓姚者皆。公之苗裔 正华麒公子行二 妣龙氏 分平五里下六甲住田寨发人丁百余丁额粮七石二斗三升有零。公近苗地每为屑小所侵 公叹曰此非仁厚之俗虽祖有余泽终恐难以保守其后果如其言或逃移天县或贵州或阳溪或流河不一其地亦不一其人虽有旧谱备寨因苗乱放火遗毁所以至今田家寨。有公之裔者少 正江行公子行一 分永正里中九甲住恶傩小寨发人丁四十六丁五分有零额粮四石八斗九升有零。公性宽宏平素不与人争兢喜饮酒观古书长於诗对或道今古之事靡有居其上者。公葬连花形地生子启儒县养生启哲县养生启明县养生。黄泥唐名马溪滥泥马毡领有吾姓者皆公之苗裔 正海行公子行二 妣周氏 分永正里中八甲住恶傩大寨发人丁五十二丁三分有零额粮五石四斗九升有零 公善於治家不荒本业勤捡农桑靡有间时固力辟行坡外额粮四石五斗有零至今子孙受其赐。公葬祖师形地生子竹坡启义 岁进胜连县养生胜乾县养生。祖磨茶山比公之苗裔 正源行公子行三 妣田氏 分新兴里后五甲住旧寨发人丁六十二丁七分有零额粮五石四斗有零。公性好施下吝见本地皆饥发君账济凡有借贷不能还者一无所怨赏训子孙曰富贵乃似浮云何需与认真尔寺有田亩皆受 祖德 宗功之盛否则安有是乎 公葬龙形地生启泽县养生其后凉柳坪对火铺后有吴姓者皆公之苗裔 正灏行公子行四 妣杨氏 分平五里下五甲住佛乐发人丁七十二丁四分有零额粮四石五斗八升有零。公性恬静一无所报七十而强力持中房门户每岁晏及诸昆弟赏谓曰尔寺如吾之年未必如是乎公葬牛形地生子。其塘龙鬼宰与椒坪寨皆 公之苗裔 以上一十三户分里分甲之时即订有草册一部因其某公之性情若何事迹若何即书於其上亦如八宝磁炉之记后相合符之事自正字以下数派诗书未经难以清察时维丁卯斯文始盛重光史册得一十二人载於册内以为吾族重俾寸楮非源册之所有至今发酉春二月底为西汉二字与人相伤再三请谱丁丑始变即录老册概登於谱尾以俟后贤人之采择贤人 共谅我衷庶几无罪矣夫 吾家自再字以数之今共错一十三派清理。至昌字该正字胜字该大字归其流派顺流而行 姚氏家朝具 洪宗惟世大 朝庆走孟廷 仆辈源云 荣华富贵兴 大江 和敬我自有
第二世祖单传一能公出 宗岳能公子 妣娄氏叔晚姐 公识天象精地理自罗衣乔迁江东沙堆角奄有江东之地上至寺桥下至球岔常曰此地不出十年当兴后果开市四方商贾辏集吾家亦繁息莫识如其言。蕉旧载叔晚姐葬神堂溪生一子名千四或娄无出而千四公为叔晚姐即所生与柳叔晚姐即娄氏之名既书娄氏於上复细注叔晚姐於下与然莫可改矣 第三世祖单传一岳公出 千四岳公子 妣杨氏 善营谋至富多术家累万金好施不吝时辰屡数邑皆饥公倾囊耀毂戈阳账之又为仆从置田舍凡借贷不能償者每持券於其家令其人自焚之郡主郑为额其门曰德重乡评。葬失所生二子长世龙次世虎 吾家相传千四公生置寿域数处且多宝金银哭皿於塘戒其子曰勿以葬处传后恐不良之徒因盗浅气故至今莫识其所不识果否 第四世祖世字启派弟兄二人千公出 世龙千公子行一 妣米氏 公生而灵异领悟绝伦年十二附郡享每试冠军为郡守所深器留衙署读书定宗派二十字。葬神溪生二子长文森次文彬 世虎千公子行二 妣康氏旧谱妣唐氏今为彬公裔贤爵改正盖与康子相似而误也 公风節矫健勇略过人生平不喜依附人人敬而畏之吾家相传世虎公掇武科出守清浪衙其地有姚姓者宗派亦与吾家同谓即公之季文舒苗裔也。公葬麻田湾妣葬大岸坪以金钱三文塘至今相传为铜钱塘生四子长文秀次文贤三文彩四文树 第五世祖文字派伯叔弟兄六人龙虎二公出 文森龙公子行一 妣肖氏公葬连花形、 公性严明治家整齐事堂上人必立御诸子必危坐衣冠动履无一或苟即种蔬树果犹严敢位置葬妣长坡鸦鹊岩生六子长思济次思渊三思用四思立五思文六思安 文彬龙公子行二 妣唐氏续配李氏 公性和平娴礼数每岁时晏诸昆季情文咸备或讯等骨肉於乡党公指诸子侄曰若辈繁衍留是以为仪型耳。葬球湾月形地生五子长思温唐氏出次思让三思廉四思良五思海俱李氏出 文秀虎公子行一 妣亦失载下同 公六都六鄙三甲住马子桥。公贸易江湖饶有余资好蓄食繁息维群牧马浦溪上假见其地美葛荛同家马垦粮 文贤虎公子行二 妣 分六都五鄙四甲住浦溪。公性朴实勤俭农桑碎浦溪田土四百余亩而廷美马额粮十七石六斗有零赏训子孙曰原汝曾世世守此作圣朝淳良百姓食德服畴吾之志也若徒事虚声至荒本业究何益乎发人丁三十七丁二分有零朋户十三户一户娄廷锡一户李再奋一户唐国琢一户唐白伦一户李选一户宋本洋一户陈启熬一户熊奉美一户米元衢一户熊志详一户李太常一户米五儿。公生子 文彩虎公子行三 妣 分六都六鄙八甲住四。公性刚毅乃风土田多与辰溪按壤界昼分明一无所淆朔田膏腴厥地沃壤子孙於今受其赐额粮 文树虎公子行四 妣 分六都六鄙十甲住赤岩。公克自成立力能独建赏曰大丈夫天生不能有振作而规於父兄之余泽溪贵哉於是相厥赤岩土地而垦之额粮 第六世祖 思字派伯叔弟兄十一人森彬二公出 思济森公子行一 妣谭氏 分六都五鄙七甲。公为人倜偿任侠存心爱物不专为身家谋彷彿千四公风度旧谱备载辟寺建阁修斋寄库於下今细考之盖寺己建於宋济公特出资修理并施寺园之田而己阁则惟宗岳公建於罗衣溪水车尾者修斋寄库又天然宫之事曾祖一龙尚及见其经表祖之所以作世谱皇祖录常称道之其非济公之事明矣今悉删之。公遗额粮二十三石二斗有零朋户八户一户米金德一户李李讨见一户胡祖国一户郝第见一户晏未见一户唐复三一户唐绍凤一户僧姚澄悬。公葬雁形地戊龙生五子长志淳次志暹三志享四志常五志洪 思渊森公子行二 妣 分六都五鄙五甲住五果溜古城坪庄以其后远图不屑屑於目前於田冲沙园外另辟五果溜古城坪庄以其后分住於此其裔孙一植科举人大昆登康熙乙卯科举人。公於三处共垦粮四十三石四斗有零发人丁二十丁九分有零朋户八一户米廷彩一户米弟儿一户胡酉孙一户石永安一户唐辰见一户郝法孙一户李乔敬一户李神保。公葬形地生子 思用森公子行三 妣 为辰郡掌案矢慎一尿事无大小皆决其手卒於公署农空如罄吊客数郡皆至悉原赎焉其子竟因丧致富乡党袭为美谈葬名提控愤生子 思立森公子行四 公好义急公见本户地丁钱粮浩繁频年债负靡有宁时其后从徙徒栗树坪 思文森公子行五 妣 公博涉经史疏通典放尤长於诗对凡神庙职额多为所制 思安森公子行六 妣 公居涉园生最晚森公五十外始诞性恬静赞虽强健竟以食而强固。用立文安四公共六都五鄙六甲额粮三十石四斗有零发人丁三十四丁有零朋户十四户一户唐启让一户姚大乡一户米甲儿一户易太虎一户张国乡一户张天甫一户姚维明一户杨贤敬一户李申二一户张子美一户刘文见一户谭以登一户黄必伦 思温彬公子行一 妣 分六都五鄙上八甲住江东大衙。公性宽仁原以自处和以接物诸弟皆异母公视之略无界带真事继母尤孝家庭之内靡有间言葬栗子溪生子 思让彬公子行二 妣 分六都五鄙八甲住白岩头 始文彬公暨妣李氏欲将受分江东土田授公以其他授分诸子公固辟谓不可有长兄在宁甘退白岩庄旦曰此地膏腴可受赡吾衣食足矣故江东之地为公后有者少温让二公共发人丁四十四丁五分有零额粮九十四石九斗有零朋户十一户一户胡必魁一户谭凤乾一户张同见一户米弟见一户米辛儿一户米荣佳一户姚正秀一户唐元盛一户米富君一户米荣庆一户米喜儿 公葬球岔月形地生子 思廉彬公子行三 妣 分六都五鄙中房下甲住江东公志行卓越过不犹人力持中房门户为江东首望至今名其居为廉公衙 公葬五果溜铁炉冲生子 思良彬公子行四 妣 分六都五鄙上房十甲住寺衙。公性淑善生平不能非剌人乡党以是尊重呼为良易直葬鸦鹊岩 思海彬公子行五 妣 分六都五鄙下房十甲住古城坪 公量湖置基顿厚每为霄小所侵占竟置之不问人怀其德间有及其所侵之地者旧谱载有争讼情实然皆为吾家世姻今悉删之。公葬球岔廉让海三公共发人丁三十六丁二分零额粮七十石六斗有零朋户九户一户唐得荐一户代正科一户唐复选一户唐元见一户唐尚節一户李凹六一户黄永赐一户石三见一户许登甲 卷内除序始祖思廉源流外自良能公起至思字派止共六代通计昭穆三十四人 历代帝五图。 三皇五帝夏商周。战国归秦及汉刘。吴魏普终南北记。隋唐五代宋元休。大明卓立乾坤定。清世昔传百万秋。天下一统镇山川。洪武三十零五年。永罗乐二十单三岁。弘熙一载未周金。宣德十年君须记。正统十四便登仙。景泰十年天顺八。成化二十三位传。弘帝十八真常王。正德一十六春元。嘉靖四十五年数。隆庆六载赴桃源。万历四十八年整。泰昌一载未周全。天启七年登仙境。崇祯十七游登仙。大清顺治登龙位。一十八载又登仙。康熙六十一年整。雍正一十零三年。乾隆圣主登龙位。四海升平福绵绵。乾隆十年游登仙。嘉靖艹零五载。道光圣寺三十年载。
咸岂皇帝登龙位。河清海岸讼声平。
本垓斋信姚大常(纲硼)孙贤益敬为木本水源理宜慎终追远尚常念祖祺继桃本支 佘 幼读诗书壮未得志年喻不或未展其意为潘母撤灵之斋细观古今之书则国无史兴衰难以稽考家内有谱昭穆可以分晰是史之与谱国家之所不可缺也 意予宗谱其来以失旧谱瓜瓞难以全膳若不从而录之则后世子孙不但昭穆难辩亦且亲疏难分 予辛荐筵之时从其豫章楚蜀近而亲者录之焉 吾自始祖姚君赞子孙居江西南昌府郑城县以世文思志子天永必通一(惟)正大贤明起荣华复良宗为派是时户口稠密岁且荐饥时当明季四海鼎彿祖人避乱於湖广沅州芷江县西隆乡三里九甲落业於茶坪寨葛家湾昌字与正字同辈胜字与大字亦同正合江西老派我祖光荣携父於大清康熙乙未年逃於贵州潼仁府住居七载又於壬寅年间重统四川北道顺庆府岳池县东关乡芴角场地名檀木坑猫儿石落业吾祖昔投扦葬斯地祖母与父同叔於乾隆辛酉年搬移滇省副官村挣业於康家村至於丙寅年赴於永善县报粮开垦地名红岩水星坝小厂新居复於五十九年 予四房合议大连绸寺旋川掛扫代祖笠碑原葬癸山丁向兼旺气之三分应世代之千集祖墓安妥祀事孔彰 予思人口孝广子孙繁昌恐后创业异省逃移他邦世代年远宗支莫辩急禄之于意则后人文又叠起可知某为昭而某为穆次序攸分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任千枝万业皆归为一本而不至於紊乱亦犹国之有史而后朝人文虽远见之於目而了之於心彼此相传互异 经历数代前亡后化开语超凌 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小阳月朔二日血姪姚大量 增补 叙述 四川岳池养生浦写杨系五服内外甥 效藜老泉 以作簇谱 盖不失其源流 法周文王 而泽骷骸 因无间於幽魂 生而度死福以德兴自此追矣不亦乐乎 一朝永决恨难驰 造易状生贻后知 座上虽无亲笑语 行间觉有旧情词 堂中宗序均其内 外族姻历端在斯 子孙世代亲如见 世德流芳庇远儿
前母生一子阳命甲辰年正月二十八日辰时亡于乙丑年十月十八日子时在四川北道顺府岳池县东关外地名檀木坑猫见石身故生死同地名 后母吴氏生八子三女阳命生于乾隆三年戊午岁六月二十三日丑时在云南曲靖府沾益州西门外腰铺生长人氏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青胜乡-------姚良文(公元二00八年腊月阅老族谱手抄本原文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