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1|回复: 0

姚 义 兴‖庐陵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10-8 17: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9-10-8 17:18 编辑

    庐陵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提要  江西与湖南山水相依,自古人员经济往来密切。东汉以前,今江西省萍乡市的湘东、莲花县(部分)、吉安市安福县境内的古安成县,曾为长沙郡属地。在姓氏人口中,安福刘姓为该县第一大姓,约占全县人口的1/4,历有“刘半县”之称,究其来源,多出于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后。
    五代后,江西人口,尤其是与湖南接壤的江西庐陵人口,又大量的向湖南诸县迁徙。宋末元初,明末清初,“庐陵”填湖广的规模达到了高潮。以湖南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县新化县为例,现今全县130万人中95%以上的姓氏都是从江西庐陵的泰和县迁来的,令人惊叹。因此,现今江西、湖南人互称“老俵”。而迁徙湖广的江西人,住了若干代后,又有不少人辗转迁往四川,构成了今天四川人的主体。在封建时代的这种大规模、大范围、持续千年的人口迁徙,创造了人类迁徙史的奇迹。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作者试图提供一些江西庐陵人口向湖南、湖北、四川诸省的迁徙史料,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封建时代南中国各省人口迁徙而带来的经济文化的渗透、互动、互补的关系。
    主题词  填实  庐陵  湖广  四川
    一、庐陵填湖广
    清代安福人在《吉安人物记略 》中说:"吉安,古庐陵也。颜真卿、余靖、黄庭坚所宦地。南接赣江,北竟淦水,东控临江,西引长沙,环地几二千里。据江上游,咽喉荆广,唇齿淮浙。"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现辖吉安、青原、安福、吉水、泰和、永丰、永新、遂川、井冈山等13个县(市)区,古称庐陵,宋以后为吉州、吉安府。
    庐陵,自古有“吴头楚尾”之称,翻越罗霄山脉,便进入湖南,与之接壤的边界线达数百公里。东汉以前的安福等县就属于长沙。因此,赣湘两省的人口迁移,是很自然的事情。其次,庐陵所属各县,开发较早,人口众多。以安福县为例,从宋嘉泰迄于晚清,人口均在50万人以上。“故家楚尾临三湘,粗有隙地麻与桑”。土地高度垦复,生存空间减少,居民不得不外迁谋生,故而出现“庐陵老俵一把伞,走到湖南当老板”的民谣。再次,元末明初,两湖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拉锯厮杀的主要战场,社会动荡,人口锐减。例如,湖南湘潭人口由元时的10万人,骤降至2.5万人。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今天湖南、湖北还流传“洪武开坎”的传说。作为位于赣西的庐陵诸县更是首当其冲。这可能就是“解手”之类俗语传说的历史基础吧。据考,今天湖南刘姓的60%来自于安福、吉安、泰和诸县。
    以偏远的湖南邵阳地区为例,明代从吉安府迁入该地的姓氏达104个,其中来自泰和县的48个,庐陵县29个,安福县19个,吉水县8个。他们之中有不少进入境内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任土官,有的系卫所、营汛官兵,有的从事农耕,为维护其社会地位,宣扬同姓、同宗、同籍、同祖,采取联宗序谱以联络苗、侗、瑶族中的某些上层人士和有识之士及“业儒”。有些少数民族人士,在编序族谱、家谱时,也称本姓的祖先乃吉安府人氏。
    这些从不同朝代从庐陵迁徙湖南的移民,将深厚的庐陵文化传统带至所居地,为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后裔,有的成为叱咤风云的伟人,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1) 湖湘名人的庐陵祖籍
    毛泽东祖源吉水始末。
    江西、湖南向有“老俵”通谊,决非偶然。
    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曾浴血江西,上井冈、打吉安,建都瑞金。毛泽东、毛泽覃先后娶永新女杰贺子珍、贺怡姐妹为妻,除了“革命加恋爱”外,也许还有其深远的人文渊源——他们的祖籍就在江西吉水县。
    毛氏家族自古多俊才。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郑为毛国诸侯——毛伯,从此,毛伯子孙遂以封地“毛”为姓。毛氏后裔自称为“西河堂”族派。至宋代,“西河堂”毛氏有一派迁居浙江衢州,其中出了个人物叫毛让,官居工部尚书。他的儿子叫毛休,在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市)任太守,便把全家迁居吉水龙城(今吉安市吉水县八都)入籍。
    元朝末年,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在推翻元朝统治之际,进入群雄纷争的高峰期。刀兵对垒,烽烟弥漫,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避乱逃难的贫苦百姓潮水般地涌入云南。其实,云南不尽如意,滇南和滇西南烟瘴瘟疫横行,去者十之八九还在边缘地带便莫名其妙地丧生,使人闻风丧胆;滇中和滇东北是元之一隅,梁王统治区,而且战火刚熄,余烟袅袅,惟有原大理国势力范围是一片净土。江西吉州龙城(今吉水县八都镇)人毛太华(1346年)、蔡长甫、戴友伦及安福县郭会、李某五人结伴离开江西,与其他逃难人群一样前往云南。但他们与众不同,有文化、明事理、识时务、善于分析形势,权衡利弊,经过缜密考虑,作出明智抉择,确定去大理。
    毛太华等人避乱西迁路线大致是,从江西吉水出发,由萍乡入湖南,过吉首进入贵州,再经娄山关、桐梓、赤水到四川宜宾,走上官商大道,已历时两三年。他们从西昌盐源进入茶马古道,随同驮运锅盐、布匹、日用百货前往滇西北的马帮来到川滇交界的马喇长官司与华荣庄(今属华坪县)之间的那马箐遭山寇拦劫。恰逢云南行省右丞(从二品)高斌祥率兵出巡赶到,击溃山寇,救出毛太华等人和马帮,并将他们带到北胜世守署小吉都兵寨。高斌祥在与毛太华交谈中得知他们是从祖籍地(吉安县清水井冈村)来的同乡近邻,格外亲热,而高府正处于兴旺繁盛、春风得意之时,正在招贤纳士,用人之际,遂奉毛太华为座上宾,说服他们在北胜落脚。毛太华等人遇难呈祥,转危为安,对高斌祥感激不已,成为高府的得力帮手。
    永胜(时称北胜)是四川内地进入滇西北和滇西的咽喉,是滇西北的交通枢纽、民族大迁徙的走廊,集军事、政治、经济为一体。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都有重兵镇守,作为与朝廷、吐蕃争夺盐池(四川盐源)的军事前卫。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北胜称善巨郡,郡守高方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有功,高氏即为大理国重臣,其后裔世袭领地,统治该区域长达800多年。
    洪武十五年三月,征滇明军平定滇西北,明军主帅傅友德第一次进北胜,毛太华以受世守高氏器重的有利条件,配合明军先锋王佐劝服高氏带领率章、子等土酋内附,化干戈为玉帛,兵不血刃,为明军平定滇西北立了功,并依王佐之说,应募就地从军,成为明军主力撤走后留守北胜的军士之一。洪武十六年(1383)夏,蒙化、邓川、巨津等州土酋复叛,傅友德与部将郭英率兵平乱,攻克原元右丞普彦笃与土酋平章高生凭险据守的松川佛光寨。高生逃往北胜。傅友德、郭英率兵从金江古渡第二次进北胜,追击高生。毛太华凭借在北胜生活多年,熟悉军事地理,配合傅友德、郭英擒获高生。朝廷改土设流,降北胜府为北胜州,设流官知州。毛太华晋升为百户长,参与首任流官知州陶勤兴建北胜州土城(此土城毁于正德十年即1515年大地震,现为国家级地震遗址)。洪武十九年(1386年),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奉朝廷之命,实施屯垦,毛太华率本百户军士在程海之南的凤羽山麓屯垦,此地即以毛姓命名为毛家湾。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首任澜沧卫军民指挥使王佐率督本卫官兵和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构筑滇西北军事重镇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毛太华率本百户军民参加规模空前的筑城工程并立下军功。
    云南永胜毛氏宗祠
    洪武十年(1377年),由北胜府知府高斌祥夫妇主婚,毛太华与土著施蛮女王氏缔结良缘,安家落户。翌年(1378年)生长子毛清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生次子毛清二;洪武十七年(1384年),生毛清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毛太华生毛清四。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庚辰,实际是建文二年。毛太华与同乡蔡长甫以军功奉调内迁。这次奉调内迁,是属中国历史上由朝廷主持的人口大迁移活动,即民间所说的“江西填湖广”。毛太华内迁时55岁,妻王氏46岁,长子清一22岁,次子清二20岁,三子清三16岁,四子清四7岁。毛太华携妻和长子、四子内迁,成为韶山毛氏之始祖;留下次子清二、三子清三在澜沧卫继承军户,成为永胜毛氏之始祖。
    2005年底统计,永胜毛氏共计4000余人,其中清二后裔达3259人。主要分布在毛家湾、朵果、河口毛家村,三川镇翁彭毛家村,清河毛家井、西湖毛家湾、中州以及期纳、涛源等乡镇。
    刘少奇祖籍新发现。
    纂修于清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的湖南宁乡花明楼《南塘刘氏族谱》载,刘少奇同志属宁乡南塘刘氏昭房光裕支派。谱之首载有《初修源流图说》:“吾族世居吴西吉水,汉唐以来,代多名宦。阅有明中叶时显公、喻孺人夫妇随长子长庚名宝者,出宰楚之资阳(今益阳)。解组后,公同夙慕湘滨沩麓之间秀毓灵钟,乃率其子宝、楠、思暨孙邦益、邦义、邦礼等卜筑宁邑南乡……”。
    谱中这段文字,明白地点明了宁乡南塘刘氏的始迁地、始迁祖名及迁徙时间、迁徙原因和迁徙人物等情况。但宁乡南塘刘氏迁于江西吉水何地,谱中未有说明。
    江西吉安市新近出版了《吉安地区刘氏村族志》,在这部百余万字的志书之首,刊载了湖南学者刘志盛、刘桂南、刘魁梧的大作《湖南宁乡南塘刘氏源流考》(湖南部分),他们在编著《中华刘氏族谱考述》时,特意对湖南宁乡南塘刘氏族谱进行了研究考证。因为,该谱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一支的族谱。该谱以刘时显为始祖,时显之下,历代连续至今,记载详明。但是时显之祖居赣地等情况均无记载。为了弄清刘时显的先祖,以便疏通源流,理顺世系,他们先后多次往返于江西吉水县、宁乡花明楼之间,在吉水县地方志办公室和吉水县政协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终于在吉水县枫江镇钟家塘村刘家等地找到了答案。
    新发现的枫江镇南岭《粉溪刘氏重修族谱》记载:“时显,行更三,庆连公次子,字柏引,出外,世系不能悉载。”
    至此,湘赣两地刘氏中断了近500年的家族历史得以重续。经对宁乡、吉水两地刘氏族谱考核对照,推算出刘时显当在明中叶时,即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江西吉水枫江南岭粉溪迁楚。
    据新修的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中的“昭房光裕支派线图”标示,刘少奇属刘时显大儿子刘宝的裔孙,为刘时显的第10代孙。刘少奇的祖父刘端庄,父亲刘方大、母鲁氏。刘少奇为刘方大的第四子,名绍选,字谓璜,后改名少奇。
    彭德怀祖籍亦是吉水。
    湖南双峰县龙田乡《九溪彭氏家谱》记载,九溪彭氏始祖叫彭景祥,于元至正三年(1343),从江西吉水迁湖南双峰县龙田拓塘。彭德怀是九溪彭氏的第20代裔孙。清康熙年间,彭德怀第14世祖彭忠遂,又从双峰县迁往湘潭县斑竹塘(今湘潭市乌石冲)。
    除了上述3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及革命家祖籍庐陵外,历代不少湖湘名人的祖籍也源于庐陵。
    湖南益阳周氏为江西省安福蜜湖周氏的后裔。安福蜜湖周氏,为三国名将周瑜的第二子周胤的后裔。关于周瑜的后裔,陈寿《三国志》做了介绍:“瑜生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陵郡。”
    庐陵郡,郡县同名。包括庐陵、安福、泰和等8个县。新近发现的《蜜湖周氏族谱》中载:周胤忠正不阿,因言忤主,被贬庐陵郡。公元239年,诸葛瑾上书为其鸣不平,孙权召还。但周胤不赴召,策小驴,沿赣江支流泸水寻胜,在庐陵郡平都县(今在安福县)蜜湖结茅定居。死后葬蜜湖之北的小台山,为庐陵周氏始祖。
    蜜湖周氏自晋以来,瓜瓞繁衍,人才辈出。从周胤7世孙周淑孟开始,蜜湖周氏分徙庐陵、吉水等地。宋庆元元年(1195),宋相周必大致仕后,“造安邑(安福),访蜜湖,谒祖庙祖坟”,并为《蜜湖周氏族谱》作序题诗:“谱牒每忧沦丧乱,祀田常恐废春秋。”
    到了明代,周必大第七代孙周兴泰又从吉州徙湖南省宁乡县梨树乡。为使子孙不忘先祖,周兴泰在宁乡周氏宗祠写下“平园泽世,梨树家声”的对联。“平园”即周必大的号“平园叟”。
    梨树周氏在宁乡繁衍若干代后,又分徙湖南益阳,其后裔出了周扬、周谷城、周立波等名人并远播港、澳、台及海外。另据湖南道县周文华先生所办的“濂溪公周氏族谱网”站介绍,道县周敦颐家族也属周胤之后。
    太原王氏,是中国王氏最大的宗派。唐朝末年,有个叫王该的,从山西太原迁徙江西安福连岭定居,其子孙,经千年繁衍,现分布长江以南8个省,人口达百万人之多,其中,包括湖南境内的王氏。
    据1993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由达良所撰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载,长者王该之子王余的第4代王邰,五代十国时为南唐相,尽忠王室,以恢复为已任,拜平章军国事。王邰之子王惟德,名怀相,南唐时官上卿之职。王怀相次子赞,号静逸处士,辞官归隐。王赞的后裔传到元明之际有王礼安,为王该第20代孙,亦即王赞第14代孙。王礼安之子王贵,明洪武时(1368~1398),任北直隶辽东指挥使。永乐二年(1401),王贵与其子辅,征云南,屯田长沙卫。王辅,字翼卿,号弼公,永乐时,袭职长沙卫指挥使,征云南有功,授怀远将军。永乐四年(1403),明成祖下诏屯田,王辅奉旨屯长沙卫中舍,即今湖南宁乡铜瓦桥。王辅的子孙后代,遂留居于此。再也没有迁回安福故乡。这个王氏家族,后来便繁衍成著名的宁乡铜瓦桥王氏。他们奉王贵为本支开基始祖,王辅为二世祖。至14代,出了个著名学者王九溪先生。王文清(1689~1779),字延鉴,清雍正二年(1724)进士,初任湖南九溪卫教授,故人称“九溪先生”。累官至御史。回湘后,出任著名的岳麓书院山长,达14年之久。培养了大批门人弟子,被尊为湘学承先启后的泰斗,传见《清史列传》,名闻全国。还有一支为湘潭南湖泉冲王氏,始迁祖为王辅泰,为王该后裔,亦曾讲学于岳麓书院。其子孙衍于湖北、广东、福建、贵州等地。
    庐陵邓氏,出自于河南南阳邓州新野。其远祖是辅佐汉光武中兴的云台第一元勋邓禹。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先祖就是从庐陵迁四川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有述。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间(881~888),邓禹的后裔邓璠,字韫玉,到江西宜春任刺史,遭黄巢之乱,遂留居宜春白芒(今属江西分宜县)。过了6世,有叫邓梅魁的,从白芒徙邻县安福的瓜畲定居,这时是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的事。之后,安福县瓜畲邓氏分徙庐陵各县。至明初,邓小平的先祖邓鹤轩又从庐陵徙居四川广安县,此是后话。元末明初,安福瓜畲邓家的邓铎,又迁湖南新化县城,若干代后,又分徙离县城20里的梓木冲。至清朝中叶,梓木冲邓氏出了不少读书人,首推著名的古籍整理家邓显鹤。新化县邓氏后代又分徙,分布在今新邵县的塘茅冲、塘口、冷水江市、宁乡县的蓝田坪、香山冲、磨子潭等地。
    刘建绪,字恢先,湖南醴陵人。曾任民国陆将上将、福建省政府主席、第四路军指挥等职。其祖籍是江西安福笪桥,为晋安成(今安福)太守刘遐之后,其始祖母为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夫人(魏华存)。民国36年(1947),由刘建绪资助,在湖南长沙设立《笪桥刘氏总谱》谱局,修撰赣湘两省笪桥刘氏族谱,刘建绪亲为作序。此外,新宁县砖屋刘氏,始祖刘彦仁,自安福迁该县油头村,晚清两广总督刘长佑系其裔孙。
    人所共知,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祖籍湖南湘潭。而湘潭马氏出于何处,却很少人知道。据修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的江西永新县《溪冈马氏重修宦谱》载,溪冈马氏由“姓氏马之得姓昉于赵奢,奢固伯益之苗裔马之后,扶风为最著。扶风十九郎而黄金巷(地在江西南昌市——笔者注)十一传后而永新,而谱首马子仪公者,以子仪始家永新也”。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五世马成中出生在一个前有一条小溪,后有一座三台风仙境环绕的小山村,故又称为溪冈(今江西省永新县象形乡马家村),居民亦称为溪冈马氏。马成中人幼年到壮年都生活在溪冈,因基址有限难于容处,举家前往湖南省安仁县经商。在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马成中毅然弃商从戎,参加了朱元璋所部,身经百战曾立下赫赫战功,为朱元璋一名爱将。公元1392年,与陈友谅部(元军)激战,殁于军中,葬于长沙,终年57岁。于是其子马光佑携母从长沙逆水行舟千余里,在湖南湘潭县马家堰乡寺门前上岸 “筑屋以居,买田以膳”。今嗣孙遍布湘潭、衡山、衡东、株州等县,人口达7万人之多,这一支派马姓,总称为湖田马氏。1919年,马鹤凌先生出生于湘潭县马家堰乡,1950年,其子马英九先生出生于香港,1951年举家赴台湾。
    为了联宗续谱,江西永新溪冈马氏派出代表,与湖南湘潭湖田马氏族谱进行核对,反复论证,终于在《湖田马氏一修族谱》中,发现湖田马氏1世马成中,就是江西永新溪冈马氏5世。依此类推,溪冈马氏1世马子仪、5世马成中、6世马光佑、21世马鹤凌,22世马英九,生在香港,长在台湾,根在永新。
    2)湘西土家族源流之一竟来自庐陵
    彭氏是庐陵大姓,自古状元、宰相、将军接踵相传。
    在湘西土家族聚居的永顺、保靖地区,庐陵彭氏自唐末五代迄于清初的9个王朝近千年中,代代相承,做了30余代土司,是名符其实的“湘西王”。
    “夹岸银涛报白练,凌霄铜柱凛千秋”。
    湘西永顺县王村,有一座雄壮的纪念亭。亭中竖立一根直径40厘米,高400厘米,棱形八面,重5000余斤的镌文铜柱,铸造于后晋天福五年(939)。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细读铜柱铭文,庐陵彭氏至湖南开拓湘西的重要史实历历在目。
    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军攻掠庐陵各地。居住在庐陵山口(今属吉水县)的彭玕、彭瑊兄弟招兵买马,以捍乡里。后与高安人钟传一起,同拒叛乱的吴王杨行密。钟传奏封彭瑊为吉州刺史。不久,彭瑊将刺史之职奏让给其兄彭玕,自己到湖南结交楚王马殷,以拒黄巢。马殷将溪洲(今湘西永顺、保靖、龙山一带)交与彭瑊经营。后来,吉州刺史彭玕被杨行密击败,使率其部属及庐陵百艺工匠千余人,归附楚王马殷。彭玕将女儿嫁与马殷的儿子文昭王马希范为妻。
    于是,庐陵彭氏势力在楚王马殷的支持下,进入了湘西土家族聚居区“五溪”,即酉水、辰河、巫水、武溪、沅水流域,遭到土家族老蛮头吴著冲的顽强抵抗。于是,彭瑊采取恩威并用的手段,杀了吴著冲,从而使湘西土家族聚居区长期处于来自庐陵的彭氏的直接统治之下。
    彭瑊杀了吴著冲,征服五溪诸蛮后,当了溪洲刺史。彭瑊死后,梁开平四年(910),他的儿子彭仕愁继位。楚王马殷将保靖、永顺等湘西诸县归彭仕愁拥有,并封他为南北两江都誓主(盟主),当上了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土皇帝。
    彭仕愁当了30多年的溪洲刺史,势力逐渐强大,加上又得到邻近蛮酋的拥戴,开始向外扩张。
    晋天福四年(939),彭仕愁率领湘西诸蛮,进攻辰州、醴州等地,结果被马希范击败。彭仕愁无奈,指派他的儿子彭师杲求和。马希范出于姻戚关系,又清醒认识到来自江西庐陵的彭氏在湘西的势力存在,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于是,在永顺会溪坪立了一根重5000多斤的铜柱,将盟约刻在铜柱上:“尔能恭顺, 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可为供赡;本州士兵,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业。”
    会溪坪立柱之后,彭仕愁为了巩固他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的世袭统治,将他的两个儿子,分管永顺、保靖等地。长子彭师裕,成了永顺土司之祖,次子彭师杲,成了保靖土司之祖。
    永顺土司,从彭师裕到彭肇槐止,承袭了32代。保靖土司,从彭师杲到彭御彬止,承袭了37代。本是汉族的来自江西的庐陵彭氏及其随从人员,进入湘西时,虽不是土家族,但在近千余年漫长的岁月里,受到湘西土家族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的长期影响,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成为今天土家族的一部分,同时,他们将当时先进的庐陵汉族文化与科学技术带到了当时落后的湘西,致使当地社会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
    值得一提的是,庐陵彭氏在湘西的最后一任土司彭肇槐,于清雍正七年(1729),响应朝廷的“改土归流”政策,率子孙又回到了睽违近千年的庐陵故乡定居。为此,雍正皇帝大为褒奖,封为参将,赐世袭拖沙喇哈番之职,并赏银1万辆,作为回庐陵祖籍定居之资。
    3)贵州穿青族亦来自庐陵
       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黔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族暂不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其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穿青人现分布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地区、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人数约六十七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据史志记载,穿青人的族称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叫“穿青” 。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贵州的土著民族,这是以居住的历史状况来称呼的;所以称为“里民子”,是因为他们先民与早期“里人”(亦泛称“僚”)有关,这是就其历史源流来称呼的;所以称为“穿青”,是从“衣尚青”而得名,这是以其服色特点来称呼的。这几种称呼先是他称,进而“穿青”一名被穿青人接受了,成了他们的自称。
    据贵州穿青人口传和家谱记载,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的,他们的祖先是明洪武七年(1374)来到贵州的。
    贵州省民委曾于1982年组成由毕节、安顺、六盘水地区的织金、纳雍、大方、清镇、六枝、盘县、水城等县民族识别办公室的同志参加的调查组前往江西及吉安地区进行调查。   
    调查工作从1982年10月开始至12月,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涉及14个县市、26个村寨、查阅地方志书26部、族谱14部、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17次,共搜集调查材料62份。初步查清了穿青人与江西的历史联系,对穿青人的社会历史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吉安自古就有各种氏族或民族杂居,这些杂居人群,有很多因参与当时反抗统治者的造反,失败后就被徙往他方。特别是在元末的反元复宋和清初的反清复明斗争中,吉安人民常聚义兴师,与官兵对抗,这些斗争大多数被统治者镇压下去了,反动统治阶级采取大量撵走反民的政策,很多人都被撵出了江西,其中就有不少人被撵往云南、贵州。
    据江西地方志书记载,江西古代民族居住面广,社会活动比较频繁,继历史上较早的“三苗’’和“百越民族”之后,又出现有“土夷”、“土人”、“山人”、“峒”、“畲人”、“徭人”、“蛮人”、“獠人”。“棚民”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对“土人”、“山人”、“峒人”这几个民族的情况记载较多。《吉安府志》卷一、二、三、十五“产物、地理、古迹”载;“坐孥草,永丰县秋田出,六月开紫花结实,土人采之以治打扑伤”。 “泰和山、王山,在县东八十里……而土人名此山者犹匡山、王山、子瑶山云”。“金牛泉,在府城焕文门外金牛寺下,……且谓土人名灰汁为金,故名金井”。
    《万载县志》“古迹”载:“鄂王岳飞土城,在县城北三十里,三百丘,俗称土城里,接三百丘。土城相传飞征扬公道驻此,灭土冠高蔡阳等,遗址犹存”。“武功峡,在城北一百二十里,黎原明万历甲戌守备邓子龙追贼李大奎、杨青山至此破之,土人名峡曰破城,又曰武功”。
    《莲花厅志》“产物”载:“甜瓜,一名熟瓜,土人用着凉水黄瓜,蕨产山中,茎可食,土人取根作粉。布谷,土人呼为催耕鸟,又名催工鸟”。“西入山里日符溪寨,在九都,元季土寇立寨山上,明初叛服。不常,居民患之,千户喻茂破其寨”。“七一峰隘,砻西乡,昔土人樵采峰上,常有拾得古剑者……”,“界下山隘,元时土寇立寨于此” “界头岭隘,土人立有城隍庙,故又曰:城隍庙。”
    穿青人是一个勤于农耕、善于田歌相答的民族。他们辗转贵州,开垦田园,立家创业,生产力有了提高,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
    二、湖广填四川
    金戈铁马、血风腥雨的宋末元初,天府之国经历了一次大战乱。这场残酷的战争断续经历了50年之久,70~80%的四川土著居民在战乱中毁灭了,余下的20~30%的土著居民,又在元、明末年的两次大乱中伤亡惨重,所剩无几。因此,现今的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土著,而是“移民填四川”的后代。
    例如,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率起义军三进四川,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清政府的“清剿”、义军的“反围剿”在四川大地上拉锯式地惨烈进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以及南明将领内部之间的互相争夺厮杀。还有吴三桂反清部队与清军的血战等。这些战乱持续达30余年,四川人民遭受了一次次的屠杀。
    关于屠川惨状,郭沫若说“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话虽有夸张,但当时,四川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伤亡人数确是惊人的。
    由于战争、瘟疫、灾害,四川人口锐减。明万历元年(1578),四川人口310万人,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陡减至50万人,竟比不上江西庐陵一个县的人口。康熙初年,入蜀赴任的巡抚张德地,溯长江,“船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以至成都,只见“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为茂草矣”。成都无法驻守,官员只好移驻保宁(今四川阆中县)。
    在封建年代,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因此,清朝皇帝与前朝皇帝一样,在平定四川战乱以后,积极鼓励外省移民进川,移民垦荒三五年免交赋税,而当时江西赋税特别重,这就调动了移民的迁徙积极性。此外,还进行强制性的捆绑移民,因此出现了诸如“解手”之类的历史俗语。清朝的这次大移民,持续了一百多年,从四川省外涌入了大量劳动生力军,又因政府鼓励生育,人口回升很快。康熙六十一年(1722),四川人口从50万人的谷底,增至285万人。乾隆十四年(1874),又增至778万人。到晚清、民国时达数千万人。上世纪70年代后,虽进行计划生育,但四川人口最高峰曾达到1亿多人。
    在这些移民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人,人数达100多万人。当时的湖北、湖南是一个省(包括广西、广东的一部分),称为“湖广省”。故民间称这次进川大移民为“湖广填四川”。而湖广居民又大多是从江西迁入的,所以,民间又在“湖广填四川”的前面加了一句“江西填湖广”的话。
    考今湖北、湖南人的原籍,90%来自外省。而在外省移民中,江西又占90%,“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湖广人的来历,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江西庐陵人除官府组织或个人自发直接上四川外,还有做官入川的,如邓小平的先祖邓鹤轩,于明洪武时至川做官,而定居广安(参阅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但多是辗转湖广,若干代后再上四川的,这就是所谓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的来历。
    修于民国时期的四川《宗氏族谱·序》说:“吾宗氏先祖以来,原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分派,迁居湖北黄州府之麻城孝感,住高水井历九代矣。于大明洪武初年,平红巾乱,恢复四川,奉旨填实。”从此段文字可知四川宗氏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湖北麻城孝感之籍算是过籍,最终定居于四川。
    4)原籍庐陵,过籍湖南,定居四川的中国名人
    据四川省区域史学者孙绍芬女士所著《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一书介绍,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家主席杨尚昆祖籍均为庐陵。
    世人皆知李鹏总理是四川高县庆符镇人,为庆符东门李氏。而庆符东门李氏,又出自于湖北麻城。湖北麻城李氏又源于哪里呢?纂修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麻城县李氏家谱》中,收有明万历八年(1580)庚辰秋八月作的《麻城县李氏家谱序》:“……李氏先世,派出唐太宗第七子庐陵王之后,宋金之乱,有季八公者,自江西迁至麻城,至提领公生八子而族分焉。”该谱记载麻城李氏的江西始祖为“唐太宗第七子庐陵王(即李恽)分封江西而遗其后也。”至宋金之乱时,季八公“提兵避于麻城”。谱中所称“季八公”者,即为湖北麻城李氏始祖。麻城李氏传至十世,有叫李浩,字朝翰的,又从麻城迁到四川高县庆符镇定居。李鹏即为李朝翰的第15代裔孙。
    已故国家主席杨尚昆,是四川潼南县双江镇人氏。关于他的祖籍,《杨尚昆回忆录》是这样说的:“双江镇杨氏是从哪个省移来的……据记载,我们这一族的远祖,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南宋末年,曾在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当县令。第二年宋亡,不能归籍,就在湖南辰溪县定居。康熙三十五年(1696),杨文秀的后裔光基辈的堂兄弟三人,先后来到四川……”。
    在明代庐陵迁楚移民中,还有一支陈姓,自泰和县迁至今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若干代后继迁四川的乐至县,诞生一代革命名将陈毅。
    湖南省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张正清先生在《邵阳古今姓氏述略》中考证,邵阳市新宁县陈姓始迁祖陈和,原籍庐陵之泰和,明洪武时,曾任粤西桂林知府云南道尹,后解甲归田回乡,道经新宁,爱其山水而卜居该县南乡金家村。清代,陈和的第15代孙陈尧钦,“壮年陟川”,定居四川乐至县。陈尧钦的第9代孙陈世俊,即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
    元代名臣夏竦是江西泰和高塘人。明洪武十三年(1380),夏竦的裔孙从泰和迁居湖南永州府东安乡流洪司。数传至夏日昭时,他携妻子从湖南入川,最终定居落业于四川达县明月乡亭子堡六保一甲(今达县亭子镇天安村1组)结庐为舍,创业立基。今达县夏氏人兴旺,人口达4000余人,代有闻人,如民国时期夏绍第、夏文榜父子救死扶伤誉为神医,该县百姓立碑颂之:“留不死妙方依然不死,自先生去后无好先生。”
    明代正德六年辛未(1511)进士第一名(状元)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是四川新都人。他家祖孙三代均为朝廷重臣。据《明史》介绍,杨慎祖父叫杨春,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先授翰林院检讨,后为首辅(宰相)。杨慎的叔叔杨廷仪,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为兵部右侍郎。杨慎的弟弟杨惇,及侄杨有仁,皆进士。可谓一门数世,显赫天下。关于杨慎祖籍,1994年版四川《新都县志·社会风土》载:“杨,元末避乱,徙湖北麻城县,后入川居本县。”但麻城以前又属何方人氏呢?据《杨少师石斋先生墓表》:“公先世庐陵人,有名世贤者,以元末欧祥乱,徙麻城,避红巾军贼入蜀,家新都。”据吉安市地方志办汪泰荣先生考证,由庐陵徙鄂的始祖叫杨世贤,杨慎是他的6世孙。
    来自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大紫溪刘氏甲第呈祥的故事,在当地长传不衰。明永乐年间,安福大紫溪的刘大原入蜀当官,卒于任上,其后子孙遂定居于重庆市永川县陈食镇。至第4世刘朝海,中明弘治五年(1492)“亚魁”,即四川省第二名举人。5世刘用中,字义庵。明弘治九年(1496)丙辰进士,任云南按察司副使。八世刘之龙,万历八年庚辰(1580)进士,官湖广左布政,后升五省监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9世刘尧珍,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后任兵部左侍郎“因国难就义”。10世刘大来,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岁贡,任成都县训导。
    著名美籍华人文龙,是四川渠县琅琊乡文家沟人氏。而他的先世祖籍却是吉安县富田。文龙系民族英雄、宋丞相文天祥第27世裔孙。文天祥为国捐躯后,有一支后裔流落于湖南。明洪武四年(1371),有一个叫文泽民的,从湖南回迁于江西吉安老家。过了7代,文固国在清代移民填川时,又从江西吉安举家西迁到四川广安观阁镇,不久,其族人文嗣广又从观阁镇移居渠县文家沟(今渠县保和乡石峡村),至今传衍10代。
    5)庐陵移民开拓四川经济文化的历史贡献
    安福县《前溪刘氏总谱》载,前溪刘氏从20世刘瑞翁始迁四川温江县石桥,直到37世刘名贞迁四川省盐源县白盐井止,共有11代迁四川,其迁入地范围包括四川温江、永川、绵州、资阳、泸州、什邡、建昌、巴陵、合江、凉山、汉州、灌县、会理、光文、定远、蓬溪、冕宁、眉山、西昌等近20个县。时间跨明、清两代数百年。此外,该县塘边刘氏明德堂谱载,塘边刘氏迁四川始于清康熙时,迄于清同治间,持续200年之久。
    庐陵移民填四川的路线有水陆两条路,水陆入蜀:吉安—南昌—九江—重庆,再由四川东路陆路进入川西成都等地,主要是居住在赣江沿岸吉安诸县移民;陆路入蜀:翻越武功山,经茶陵或萍乡,过浏阳到宜昌,从恩施入川,进入巫山、奉节……,主要是安福、永新、莲花等县的移民。还有的水陆并用,翻越武功山,过萍乡,入湖南,经长沙到洞庭湖湖畔的常德,再横贯湖南,沿沅江流域,经湘西吉首而抵四川境,过秀山,沿乌江抵彭水、涪陵而西进……。清道光时期撰写的四川《新津县志·重修万寿宫记》是这样描述这些移民艰苦万状的入川情景:“涉长江,历鄱阳、洞庭、三峡之险,舟行几八千里,波涛浩渺,触目惊心……”。安福县塘边的刘秀章于清同治丁卯(1867)结伴上川,行至湖北张义大店,因缺少盘川(旅费),被同伴丢弃于该地,生死至今未知。
    如果说,当初填四川的移民是迫于官府的压力而入川的话,后来却是自愿的,这是因为天府之国的富庶及无限商机,加之封建王朝的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庐陵人自发“走蜀”,凭着庐陵人特有的聪明才智,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仅在四川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
    胡礼伟,字英俊,世居庐陵县儒林乡连山堡商坪第十都,因家道破落,为求生计,约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来到川南富顺县桐档镇(今属逢贡市自流井区),为老板当伙头,勤做俭吃,略有积蓄,遂在当地娶妻生子。不料,胡礼伟因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妻子吴氏丢下一双儿女改嫁下团,孤儿胡元和只得随族亲返回庐陵原籍。胡元和,字清宇,长大成人后,在家乡亲友的帮助下,从事庐陵人擅长的贩布生意,先贩少量棉布至川出售,然后在当地从挑担赶场,到积有盈利,开设“元和布店”,有店房5间。一般商家卖出的棉布由顾客买回后自行缩水,而元和店是先行缩水然后售出,而且卖出时又多量一点(一尺多量一分),因此,川人称“胡家一尺,不怕打湿”,即胡元和的布不会因洗涤(打湿)而缩短,因而顾客纷沓而来,生意兴隆,资金积累一年胜似一年。其二,勤俭持家,虽有万贯家财,但家中大小生活以温饱为准,不过奢侈生活。其三,抓住机遇。咸丰年间,清军围截阻击太平军,战争阻塞淮盐西运通道,于是朝廷放弃川盐官营,允许川盐自由运销楚岸(长江流域、江淮平原各省),这是有名的“川盐济楚”。这给四川自贡盐业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胡氏父子抓住这个天赐良机,从开布店转为开拓盐业生产运销,获利巨大,至胡元和之孙胡汝修时,拥有卤井21眼,火圈500多口,工人1000余人,推牛600余头,骡马10多匹,年盈利达12万两白银。胡氏家庭也增至数百人,分为5大房,但他们不忘家族根源,在祠堂石柱上镌刻了一副对联:“庐陵春到溪山艉,安定经移水竹香”。
    四川重庆市江北县有一个稀有姓氏——淦,究其来历竟出自吉安市的新干县,新干原名新淦,因境内有淦河得名。据江北县淦家沟《淦氏族谱续谱》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位金老宰相因幼主昏庸无能,便弃官告老还乡,后携家小四处游历。有一次,来到江西中部赣江附近的淦水河的“淦”字为姓,隐姓埋名,耕读自娱。新干淦氏传至清乾隆后期,有个叫淦农的率率小入川,定居于江北县,传衍至今,有子孙千余人。
    到了清同治年间,淦家沟有一个名叫淦朝益的年青人,因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便到江北县城站柜台,当学徒,以后他又从“打称盘”到小量进货赶“溜溜场”做小生意,经月积年累磨练,利润慢慢增多,生产经逐渐丰富,于是便自己开了一家“荣盛布号”。“买卖争毫厘,仁义送匹马”,淦朝益做生意的秘诀是“诚信”,因此,生意越做越大,直至其店铺房宅占江北县半城之多,还有积谷二千石,人称“淦半城”。淦朝益为防风险,除了经营布庄外,又将生意扩展到酒庄、钱庄,成了一个大财主,以致地方官上任之初,都要到他家拜访。
    清朝咸丰年间,从江西泰和县云亭乡三十六都下六里走出了一个身材矮小且又秃头的年青人,此人叫萧芳政,字典堂,人称“萧癞子”,可是就是这个“萧癞子”及其儿子们日后成了威震中国西南数省的“生漆大王”。
    且说萧芳政从泰和来到四川,便到彭水县万足场生漆商号“萧长泰”号中学徒求艺。几年后,稍有积蓄,便娶当地女子郑氏为妻,没有房子住,便借当地萧氏宗祠后殿栖身。郑氏陆续为萧芳政生下了5个儿子。肖氏父子6人经数十年的打理拼搏,便自家开了一家“萧源顺”的漆号。萧家虽是做生漆小买卖,但获利颇多,资金也逐年增多,生意越做越大,知名度越来越大,他家的漆船从乌江开到了长江,生漆近销四川的彭水、涪陵,远销湖北的宜昌、沙市、武汉及上海等南方商埠。连日本漆商伊藤三郎也是“萧源顺”的常客。
    “萧源顺”年年两次运漆至武汉,来武汉时,船上装的是漆桶,返回时,则装运汉口布匹,内销四川的漆民、农民而获巨利。
    萧芳政父子做生漆生意到底赚了多少钱?没有人说得清楚。试举几例,可见一斑。萧家每次销售生漆后,所得盈利除购布匹外,多数兑成黄金白银,银两铸成10两、50两的大锭,黄金则有金条、金手镯、金项链、金耳环、金簪子、金戒指乃至金牙签等类。萧家的闰女出嫁,每人都要送一对各重5两纯金手镯陪嫁,其它陪嫁更不及细数。还有一次萧芳政的长子萧鼎三被地方军阀绑票,花了几万两银子才得以赎回。
    四川自贡江西万寿宫
    散布在四川各地的庐陵人氏的会馆有“万寿宫”、“文公祠”、“五侯祠”、“泰和会馆”、“吉水会馆”等等,这些会馆实际上是在川的庐陵人的民间互助组织、商人的信息中心,展示的是悠久灿烂的庐陵文化。在这些会馆中,还不时可听到熟悉的庐陵乡音。比如:同乡旧谊皆曰“老俵”,公鸡称“鸡公”,馄饨称“包面”;黑称“乌”;下雨称“落雨”;这个称“嘞歪”;那个称“那歪”等等。
    庐陵籍商人胡元和在自贡初创业时,仅建了一正两横的房舍,至第二代胡勉齐时,大兴土木,建成了8个四合院,乡人称为“大山新房子”。至第三代胡汝修时,又增建“灌园”新居室,仿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新建祖祠及荷塘、亭榭、小桥、小溪、花园等,面积达30亩。是民国时自贡著名的园林建筑。不仅是胡氏盐业总柜房所在,又是文人名士、达官贵人游乐下榻之所,林森、冯玉祥到自贡时,曾到此参观。
    重庆市江津县塘河镇孙氏,原籍吉安府吉水县,后迁湖北麻城县。清初,孙远志从麻城入川定居于塘河镇经商。塘河古镇是今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而其中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首推孙氏“廷重祠”。该祠占地4.5亩,宫殿式建筑,由正、中殿及戏楼三大部分组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彩色浮雕,琉璃黄瓦,金碧辉煌。是目前重庆市仅存最完好宗祠建筑。
    “一堂四房聚沭川”。四川沭川县刘氏,祖源于吉安泰和县仙槎乡,入川祖刘永昌,于清嘉庆年间“走蜀”,白手起家经商,遂成沭川富户大族。刘氏家族承袭庐陵“耕读传家”优良传统,致富后在沭川场河边修建“太学楼”,藏书达万册,可谓旧时沭川刘氏的图书馆。并且富不忘义,城内不管是何人,只要遇灾求助,就按家给10吊钱。
    庐陵人入川不但带来了文化,而且还带来了生产技艺。据《中国酿造》介绍:“四川豆豉的制法,是江西泰和传去的。”四川《三台县商业志》载,清乾隆中叶,祖籍江西泰和的湛氏在三台县南百里的景福院开设酱园,生产豆豉,后谌氏祖姑又在潼川城中开设“天锡昌”酱园。以后“天锡昌”与同出泰和的邱氏“邱正顺”酱园联手,共同打造潼川豆豉品牌,使该地豆豉调味品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到民国34年(1945),“天锡昌”豆豉产量达1万坛200多万斤,从水路涪江运销至重庆、涪陵、万县等地,从陆路销往川西北及陕甘青等省市。解放后,潼川豆豉得到进一步发展,1992年年产量达600万斤,在全国28个省市有潼川豆豉的销售点,随着海外川菜馆的兴起,潼川豆豉又销东南亚、欧美22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当地财税收入的支柱。
        注:本文参考引用了孙绍芳编著的《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和贵州省民委关于穿青人的调查报告部分资料。特此鸣谢!
    注:作者为安福县谱牒研究会会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9:38 , Processed in 0.1160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