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8|回复: 2

西充县青狮镇姚氏播迁概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11-1 0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播迁概况
    提供人佚名
    我枝姚姓是舜帝正宗后裔,我这一代是舜帝第129代传人。公元1725年左右,我祖姚之义、姚之富二人携手从湖北沔阳迁徙至,四川省西充县青狮镇红庙嘴村,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至今已有传人800余人,占地范围扩展至周边几个队,也有部分后人迁居外地。
    红庙嘴村位于南充市西充县青狮镇政府东面一公里处,因以前有一庙红瓦红墙而得名。该村地处四川盆地北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浅丘地貌。
    这里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秀美,人们都饮用山涧泉水,是块天然宝地。这里家家户户通公路,水保工程的池渠井然有序的遍布于田间地头,高标准农田工程也已建成完工,以前的溪流都筑成了石板河,涓涓流水淌过清澈纯洁、叮咚作响,俨然一幅秀美的现代田园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昔日的南充和西充是充国世外桃园,今天的西充是全省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的有机公园。这里有243种野鸟,20多种珍稀鸟类;这里有数百万亩森林、数万公顷湿地;这里春有鸟语花香,夏有百花盛放,秋有繁花似锦,冬有腊梅飘香……
    当初我祖之义、之富二公携手至此,一眼便看中了这块宝地,于是在此落地生根繁衍后代,至我这一代已是第八代传人。据传之义之富二公共生了八个儿子,成为今天的姚家八房,但因各种因素干扰破坏,现今只有一支的脉系能完全理清。
    山形地脉
    青狮镇政府大楼后有苦家山,山有东北、东南、西三个角,镇政府位于其山西脚下,沿着苦家山东北角往前走,经过烽火桥垭、黑寺山、元宝山、马鞍山、大山、朽石垭,就来到了官帽山上,官帽山西南脚下就是红庙嘴村姚家户,这里是姚姓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之义之富二公最初落脚之地。相传官帽山在风水上叫做金龟下海,直连杨坪和罗家嘴交接处的祖坟地。
    以前的姚家祠堂就修建在朽石垭下,现今鸿斌老板主持修建的祠堂建在原址之上,坐北朝南,没有丝毫走动,其私家别墅就建在祠堂右边十余米处。祠堂西南角就是姚家户的朝门,曾有一牌坊上题“邦国之光”四字,据说是清朝某一皇帝赐给姚光印先祖的。
    沿着苦家山的东南角往前走,经过马家垭、狮子嘴、石凤崖、知识岭、见凤山、藏凤山就来到了龙门垭,据说介于此两垭(马家垭和龙门垭)之间的这山有三脉:卧狮、隐龙、藏凤;狮子嘴代表雄狮,知识岭匿伏真龙,藏凤山潜藏凤凰。
    东汉末年,藏凤飞天,见凤山上最先见到凤凰,她飞过观凤乡上空,又到凤鸣去鸣叫,于是见凤、藏凤、观凤和凤鸣四地就此得名。此山还有一条隐龙未显,传说龙门垭开隐龙显世,1984年姚家世奎公打开了龙门垭,并在旁建房居住。
    狮子嘴有一个活像狮子口的石型屹立于山头,其山脚下就是我家以前居住的地方,背靠龙凤狮,面朝官帽山,四方风水汇聚,八面灵气来仪。狮子嘴脚下的姚家人和官帽山脚下的姚家人都是之义之富二公后裔,他们隔河相望血脉相连,世代友好团结相互守望。
    跃过龙门垭再往前,就来到了龟子山,龟子山的东西脚下均有之义、之富二公后裔居住。据老一辈讲曾亲眼所见红庙嘴村以前的乌龟都能上树,能在树上晒太阳,傍晚时分又能自己爬下来,不知此是否冥冥之中与金龟下海的风水或龟子山有关联。
    建祠修谱
    据老一辈讲,红庙村姚门以前也有一个老祠堂,就在现祠堂的地基之上。祠堂白墙青瓦,木篱结构,与一旁的老房子风格一致,宽8米,深12米,高约6米。门口的匾上从右至左依次刻着“助望彤迟”四个大字,十分庄严肃穆。起初大家在这里共同供奉先祖,后来祠堂划分给了三队的姚人。文革后人们的宗族文化意识淡薄,于是十几年前三队的姚人便把祠堂拆来做家具了。
    2017年鸿斌老板从商界衣锦还乡,看到老家祠堂破落的仅剩下地基了,不禁心生悲戚,浓浓的家族情怀促使其发心重建祠堂,缅怀先祖,凝聚族力。在其全资援建下,新祠堂于2017年农历9月开工建设,于2018年X月建设完工,是年农历8月25日挂匾并举行典礼。
    新祠堂建在老祠堂地基之上,坐北朝南,宽8米,深12米,高约10米,柱子和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浇筑而成,甚是结实,造价约三四十万。新祠堂双重宝盖,黛瓦飞檐,白墙红柱,古朴庄重,巍然矗立于众多姚家后裔的房舍之间,供人们簇拥膜拜。
    一层宝盖将祠堂外观分为上下两层,二层宝盖就是祠堂天顶。祠堂二层正面墙上两侧各有一圆孔窗,一层正墙两侧各有一方木格窗,窗前阶沿外侧各有一排大理石栏杆,栏杆种着一排绿植,再往下就是水泥浇筑的院坝。
    阶沿石栏杆与祠堂大门前倾斜向上的石台阶栏杆连为一体,台阶上接祠堂大门下连庭前院坝。拾阶而上,跨过齐大腿的祠堂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面红色神龛上供奉的姚家列祖列宗牌位,以及牌位前摆放的香炉和供果,供大家纪念祭祀之用。两侧摆放的是深色排桌,供大家议事之用。
    追根溯源
    2018年农历7月4日,我承载着姚家众人的殷殷期盼和嘱托,怀着对列祖列宗的虔敬和向往之情,秉承着百折不挠之志,踏上了寻根问祖之路。这一路前途未卜艰辛难知,这一路任重道远不辞劳苦。迈出脚步的那一刻,只觉前路漫漫,人海茫茫,我不知将要去往何方,但我心中抱存着踏破铁鞋也要觅的信念。凭着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些扑朔迷甚至面目全非的蛛丝马迹,我来到了湖北。
    武汉是我寻根的第一站。农历7月5日凌晨四点过,我在武昌站下火车。顶着夏日的酷暑我未作停留,凌晨即刻前往姚家岭,但几番询问过后发现此地与我们祖脉并无关联,于是又前往第二站湖北麻城。
    来到麻城,我即刻动用一切手段在麻城四处打听,把所有关于姚家人以及与当年移民有关的地方都翻了个底朝天,并记录下了所有相关信息,也没有寻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当晚我入住麻城小旅馆,待第二天一早就前往麻城县政府,不巧方志办的工作人员上午不在,一直等待到下午来人,我才触及到相关信息,也并无所获。
    于是我又即刻动身,赶往麻城周边县城,原本计划是把麻城周边县城都翻个底朝天,但又萌生了借助专家力量走捷径的想法,于是决定花费一点时间寻找姚高才老师。因途径武汉,当晚就在武汉旅馆住宿,也方便第二天寻找高才老师。
    第二天天明,我就前往武汉博物馆、考古队、社科院寻找姚高才老师,一番搜寻后,发现并无湖北省考古学会和姚高才考古专家的任何线索,甚至引起了博物馆、社科院人员的怀疑,险些与保安干起来。在我进退有序,攻防有节的情况下他们抓不住我任何把柄,只能让我继续搜寻。几番寻找无果后,我决定重启A计划,前往麻城周边县城搜寻。时值中午我料想工作人员还没上班,于是就近前往湖北省文化厅、图书馆搜寻一番。
    由于此次经费有限时间紧急,我以博物馆委派人员的身份向图书馆的人说明来意,并恳请他破例把所有姚氏家谱全部一起拿给我。下午2:50分左右,他竟然真的把所有的姚氏家谱都从仓库搬到了我的桌前,足足摆了一大桌,这令我大喜过望。于是我即刻马力全开,仔细的翻看所有姚氏家谱,不肯放过任何一页,任何一个相似的名字,耐心的寻找着,并在大脑里反复的推演推算着。
    约一个小时后,我找到了我们的祖脉,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却也越发谨慎,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家族整个祖脉的对与错,不容有失。我从各方面反复的推算、反复的验证着,还试图去否定它,可是多次验算后,我发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与传闻完美吻合的,没有一丝不合理的地方。
    其吻合度可以说达到了99.8%,如此完美为何还留有0.2%的余地呢?因为由于时间仓促经费有限,我未能把整个湖北省所有的姚氏族谱全部看完,对于追求完美的我来说,这是唯一的一丝遗憾。
    在茫茫人海和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准确度能达到50%以上的都极少了,更何况这个吻合度达到了99.8%的祖脉,我想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于是我即刻锁定,并准备前往祖庭拜祭先祖。
    接续祖脉
    农历7月7号情人节当天下午,我在湖北省图书馆找到了祖脉所在,欣喜若狂,便即刻赶往沔阳在旅社下榻,想着第二天就能见到梦寐已久的祖庭了,兴奋的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便出发寻找到当地姚人,向其说明我们祖脉的情况,在其热心引荐下,几经辗转终于见到了我们本脉的姚家人姚高才老师。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刻我竟然见到了高才老师,他居然和我是一个脉系的。当晚我便留宿他家,我们相互交流,深入交换意见,并详细询问了对方许多问题,最后双方都一致认可了祖脉的正确性,并确认了我们是同一辈分的宗亲族人。
    第二天一早,姚高财老师又联系了理事会的成员,我们一起共进午餐并又一次确认了祖脉的正确性。可是祖庭并未建成,我们只去了天福公居住的旧址看了一下。那里只立了一块碑文,我们在碑前拍照留念,共同纪念这一亲情时刻。随后我就恋恋不舍的踏上了返乡之路。
    祖脉详情
    祖脉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1-12 11: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1#帖,作者应是族人姚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1-12 11: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西充姚松)是舜帝第129世。公元1725年左右,我祖姚之义、姚之富二人携手从湖北沔阳迁徙至四川省西充县青狮镇红庙嘴村,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至今已有传人800余人,占地范围扩展至周边几个队,也有部分后人迁居外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6 12:49 , Processed in 0.1025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