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1|回复: 0

曹生伟||《从姚崇探究姚姓发展的历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5-28 14: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生伟||《从姚崇探究姚姓发展的历程》

    原创 曹生伟  

           《从姚崇探究姚姓发展的历程》



    “张茅街,十里吊,中间有个会馆庙。东大桥(董达桥),西大桥,店铺林立古崤道”。说的就是位于三门峡市东15公里的张茅乡。张茅乡全境有尉迟、令狐、拓跋、司马、姬、车、铁、仝、山、查、闪、勾、曾、锁、贾、冯、陶、凌、扈、褚、琚、季、费、胡、卫、李、张、富、樊、候、薛、巴、王、马、穆、杨、潘、苏、韩、杜、翟、刘、梁、景、荆、许、徐、沈、王、陈、田、苗、闫、宁、陆、熊、曹、崔、周、连、齐、辛、秦、康、朱、卢、乔、占、蒋、祁、水、宋、任、赵、史、高、芦、孙、吕、蔡、庞、段、岳、姚、牛、代、董、彭、黄、焦、贺、程、唐、戴、尚、许、范、温、曲、昝、单、裴、祖、丁、冯、左、顾、方、郝、楚、翟、戚、余、常、康、雷、柴、纪、毛、符、关、虎、孟、邱、詹、姜、郑、邢、白、芦、石、惠、茹、莫、蔺、霍、孔、聂、南等126个姓氏。这些姓氏演绎着张茅乡过去的繁华和落幕,也展示了这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
    进入张茅街,赫然竖立着姚崇故里石碑,让人联想到曾经生于此长于此的姚崇。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县(今河南陕州区)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宰朝,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721年(开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姚崇只是姚姓人士中卓有成就的一员,但还有许多姚姓人士在民族发展进程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远古姚重华(舜帝)到现在,姚姓的发展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国姓氏文化发展的历程。
    通过考古和专家对基因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起源并非只有一个地区,而是存在多地区多起源的趋势。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距今3万至4万年前,亚洲人沿着从南往北的路线迁徙,才形成了如今的东亚人群。随后,东亚人群在黄河流域生存并发展,有了黄河流域文化(如仰韶文化、半坡氏族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这些厚重的文化伴随着“黄帝尧舜夏商周,秦齐楚燕韩赵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南北宋,元明清”朝代更迭推进了中国历史不断发展。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360年)和“五代十国南北宋”(302)两个动荡时期。频繁的政权更替,使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民大批南迁躲避战乱。南迁的人民把北方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带到了江南一带,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当地生产的发展,并促进了中国姓氏的变迁。
    姚姓在张茅乡仅有一户,然而姚姓却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华)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尚书·尧典》记:“舜在当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gui)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舜因生于姚墟而姓姚,因居妫(gui)水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
    《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gui)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gui)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为姚氏。据此可判断,大唐名相姚崇系田恢之后。
    姚姓自诞生后至春秋期间,主要在河南发展,到秦代以前,姚姓已经发展到了山西,广西,四川等地。公元384年, 羌人贵族姚苌(chang)建立了后秦政权,姚氏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后秦政权消亡后,南朝宋武帝刘裕将姚姓“余宗迁于江南”【《晋书》记载】。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有不少是这支姚姓的后裔。


    之后姚姓发展更快,到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以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南北朝时,吴兴武康姚仲和北迁任北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定居陕州硖石县,是为陕郡姚姓起家之祖。其玄孙姚宣业,任北周(今从《姚懿墓志》说为宇文朝北周人)征东将军,陕渑姚姓家谱载为一世祖;二世祖姚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三世祖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姚祥生唐嶲州都督姚懿乃为四世祖,五世祖姚崇出生于陕州硖石(现张茅乡),乃大唐一代名相。姚崇在690年到洛阳做官,居家从现在的张茅乡迁居洛阳。姚崇的第十四世姚起铉宋时寓居洪洞县柳沟村,授都统总戎,殉难西域;有二子清标、清宽。至明初二十二世姚才又返居洛阳。姚才五子:长子姚恭,继承父业,居洛阳三山村;三子姚信,迁居孟津;四子姚敏与其叔姚钦,卜居巩邑鲁庄(今属巩义市);五子姚惠,教读襄县,定居郏县。惟二子姚宽复返陕州,定居陕县谷水(1953年行政区划,谷水划为渑池县英豪镇管辖),乃为明朝陕、渑姚姓始祖。今谷水村属渑池县英豪镇管辖, 90%为姚姓。经过600多年的繁衍迁徙,陕、渑姚姓今主要分布在渑池、义马、陕县等几十个村子,大约有1万多口人。从迁陕第一代始祖姚宽公算起,已繁衍20多代人。渑池县姚姓居住地主要有今英豪镇谷水村、苇园洼村、芦苇沟村、东马村,果园乡东安头村、谷堆洼村;义马市姚姓居住区主要有姚礼召村、桑园沟村;陕县姚姓居住区主要有张湾乡桥头村、吕家崖村;栾川县县的姚姓定居在陶湾乡张盘村等。陕郡姚姓自南北朝时期到陕郡生活至今约有1500余年,他们的族人自元泰定四年(1327年)春开始完善家谱,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姚姓族人的丰功伟业均记载在册。家谱记载了姚姓族人的发展、变迁,也是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上能起到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唐朝以后姚氏的生存范围更加广泛,已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唐朝时,姚姓首次进入福建。唐武德(李源)四年(公元621年)因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人最多而专门设姚州。宋朝,姚姓发展到了广东。莆田姚姓姚天明九世孙姚东夫,在宋绍熙二十八年,从莆田迁往潮州,创立横沙姚姓,衍为海阳姚姓(潮州潮安县旧称),姚天明九世孙姚立夫,宋淳熙二年,从莆田迁往揭阳定居。其后又在揭阳海湖村仙阳开族,衍为揭阳姚姓,姚天明九世孙姚粢,那时任职潮州潮阳县三任县尉后,宋淳熙九年,由莆田举家迁居潮邑城西,其后代亦衍为潮阳姚姓,称作莆田姚姓昆仲三人创三阳,一海阳(潮州潮安县等),二揭阳,三海阳。此后,潮汕姚姓又传衍海外 。明朝初年,祖籍福建莆田人,户籍广西的姚武定、姚武宽、姚武官进入海南,成为姚姓入琼始祖。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也于这一时期迁入云南蒙化(现云南省巍山县),2001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发现了一份由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亲笔题序的《姚氏族谱》,落款为“熙宁四年辛亥年,现文殿学士特进上柱国太子少师、六一居士欧阳修书”。书字后盖“六一居士"”篆字方形图记。从族谱及序文中可以看出,巍山姚姓原为江西籍,他们的先祖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海内望族,这支姚姓的第二十四祖克明、克澄跟随明军进入云南后入籍蒙化(现巍山县),欧阳修真迹应为明朝初年带入云南的,成为巍山姚姓家族的祖传之宝。清朝,姚姓进入台湾并开始播迁海外。
    姚姓与姬姓、媙(wei)、妫(gui)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华姓氏中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他们的族人在中国历史长河的洪流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姚姓在向南发展的同时也向北发展到了内蒙古,辽宁等地。姚姓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名人辈出,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从有历代关姚姓人的对联中便可管窥一斑。如“父子成双史,兄弟号二姚”,上联说的是隋朝散骑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陈》、《梁》两部史书,直到去世时还没有完成,他的儿子继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联指宋代都指挥使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夸,治军严明,下属兵将都乐意为他效命。兄弟二人后来都立了大功,人称 “二姚”。
    “爵封梁国;文重桐城”,上联说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开元初年被封为梁国;下联指清代散文家姚鼐,字姬传,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参与了《四库全书》的修纂。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长达四十年。姚鼐工古文,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著有《古文辞类纂》、《惜抱轩文集》、《竺集》等。

    姚姓的发展也逐渐演变了很多姓氏,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撰所著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公元前1046年)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胡公满子孙以国为姓,即成为陈姓的由来。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史称陈胡公,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从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杀陈愍公为止,陈国共历25世,延续568多年。陈胡公子孙除了以国为姓以外,还以官号改称陶唐氏,以谥号胡称姓,以尊讳满称姓。在查阅了以上资料后,禁不住对发生在张茅乡西崖村的一件事而笑。说的是西崖村一陈姓青年对陈宝禹和姚学谋老师在张茅街西竖立“姚崇故里”碑的事不理解,曾对群众说:“整个西崖村没有一家姓姚的,陈姓人为姚姓人立碑,真气人。我只想把这块碑蹬倒”。殊不知,陈姓和姚姓本是一家人,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不识自家人”。
    陈国末年,陈厉公的儿子陈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后改田氏。公元前386年,十代孙田和取代了姜姓齐国,废齐康公而自立为齐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诸侯列国的承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一是陈哀公之子陈留,避居陈留郡;二是陈愍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或颍川;三是迁居固始,源于陈愍公次子陈温之后陈琏,其后因无子,便以颍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颍川陈氏。唐初期、中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东人陈政、陈元光,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于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宋嘉佑七年(1062年),由于陈氏族人过度集中,形成了地方上的压力,有碍于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经朝中的文彦博、包拯等大臣合议,宋仁宗准奏,决定采取双分流的办法。是年七月,由宋仁宗御赐编号,将家族财产列为291份,将陈氏分流至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125个县市,入住的田庄达290余处,致使义门陈氏遍植于华夏四方,这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人口分流和远距离的动迁行动。这些陈氏徙居新址后,家家门口都挂起"义门"灯笼。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在中华姓氏中,王姓的最早来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经过多次改姓,从姚姓改为妫氏,再改为陈氏,再改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没有改回,便继续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为王姓。齐王田建有三子,分别叫“升、桓、轸”,“升、桓”改姓为王氏,其后代即汉代王莽,西汉帝国皇太后王政君一族,此为王姓的一大源流。《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在谈及自己的族系时说:“虞氏之先受姓曰姚,姚姓,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 姚、妫、陈、田、王姓,凡五者皆舜帝嫡裔。王莽在这里概述了舜帝一族姓氏变迁的历程。王莽封自己祖先的本姓姚姓同族田丰为代眭侯,后来丰之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又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姚氏。
    《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封建孙安为济北王,齐谓之王家,以王为氏。”意思是:“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其子孙为纪念这一时辉煌,改姓王,是为春秋战国秦代时期的河南王氏。”

    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公元前221年。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姓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垮台。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在强迁之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后来,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从汉代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田姓避乱南迁,可以说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姓的开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姓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长汀,滋茅子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区),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明清之际,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后来又有田姓族人移居台湾,移居海外的族人。如今,田姓在全国分布广泛,以河南、四川、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为多,上述五省田姓约占全国汉族田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
    姚姓演变至汉朝,衍生出:妫(gui)、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脉。由此可见“姚、妫、陈、田、王”皆舜帝嫡裔。
    沿着姚姓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姓氏文化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7 23:59 , Processed in 0.0999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