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22|回复: 0

宛福成著——家文化研究:现状、出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7-14 18: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0-7-14 18:21 编辑

    宛福成著《姓氏文化与实务》



    家文化研究:现状、出路




    “家文化”分为“单元家文化”和“多元家文化”。“单元家文化”也叫“家族文化”,是某一个家族或姓氏的文化。“多元家文化”是众多家族或姓氏的共有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家文化研究”是“家文化实践(宗亲活动)”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一、“家文化研究”现状

    (1) 不具备“学科”地位。尽管人们认为“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但按学科分类,它却没有一个社会认可的“类名”。由于没有“学科”地位,难以构成“学术”,也难以成为文化人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活动也就与政府基金项目无缘,加上成果与学术职称评定无关等等因素,导致文化人对此无暇顾及或敬而远之。现状就是:家文化研究有“热潮”,但仍然处于民间式、自发式、松散式、爱好式状态。

    (2) 研究人员少、理论成果少。全国专事“家文化”研究的人数,虽无具体数据,但总量并不乐观,而且绝大多数是“单元姓氏文化研究者”。跨姓氏的“多元姓氏文化研究者”就更少了, 导致通论性的理论著作十分稀缺。目前,主力人员多是 70 前。40后和 50 后之中,中小学老师就是文化人了,主要是整理本姓文化和修谱。这批人是共和国历程的见证人,饱经沧桑,是新中国第一代家文化研究者,历史功绩十分巨大。60 后赶上的恢复高考,一些受到高等教育的文化人,加入了研究队伍,但因公职在身,研究多是处于业余爱好层面。

    (3)单兵作战多,团队合作少。各姓氏都有本姓文化研究者,由“爱好”引发族人关注,进而成为本姓文化研究主女军。有正事儿的宗亲组织,会以立项资助的形式,促进本族历史的挖掘和整理。但这样的宗亲组织实在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是“个人研究”。即使同一姓氏的多位研究者,“合作研究”的也不多。目前有一批“多元家文化”研究者,而研究行为也都是“个人行为”,几乎没有“团队攻关”。这种状况导致的后果是,信息与资料不能共享,重复研究又浪费人力。

    (4)个别研究出现畸形。某些“单元姓氏文化研究”已经进入误区,有些研究成果,缺乏历史观和辩证观,结果把家族研究分裂了。有的还动用 DNA 验证,用“考古学术”较真“血源”,完全忽视了家文化的“求和”本质属性,在“大方向”上出现了问题。还有“钻牛角尖式研究”,死盯谱书一行字,缺乏文化大背景思考等。家文化研究,更多地带有“个人情怀”属性,一些“内刊”也带有较多的“自我欣赏”语调,而且伴有“瞎研究”。如为文学作品中的不雅人物“平反”,或为本姓史上坏蛋当“辩护律师”等等。这些“瞎研究”不单纯是文化素质问题,价值取向出现了扭曲。当然这是极其个别的,权当笑料。


    (5)曲高和寡,无奈退出。文化研究是很严肃的雅事,但最终还要落到实处——宗亲活动。宗亲活动是方方面面的,文化人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在“赚钱是硬道理”的时段,族人对家文化的 需求还没到渴望地步。相当数量的宗亲组织“以钱定职”,无形之中排斥了文化人。还有个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识字人,时不时地发出商榷甚至人身攻击,也伤害了文化人的自尊。在文化人心里,研究成果就是孩子,也希望大家都喜欢。但事实是,即使你以成本价卖书,认购者也不多。这是一件倒贴的事儿,如果经济条件不富裕,再加上家属的不同意见,好事往往泡汤。很多难得的文化人,因种种原因退出了家文化研究领域,实在可惜。


    二、“家文化研究”出路


    (6)大师出面,构建学科体系框架。由学术大师提笔,构建“家文化”学科体系框架。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完全是开拓性的,短期内难见成效。但这是战略需要,不可忽视。目前有力的理论依据是: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和“家风”;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不能培养出数典忘祖的人;第三,《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要求把家风建设提到制度层面。第四,中办和国办于 2017 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眼下喜人的形势是,主流媒体加大了对家风的宣传。可以预见的是,家风教育不仅要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也要成为大中小学国民教育的“公共课”。不久的将来,也会有统编的《家风教育读本》面世。家文化正在迎来春天,也是构建学科框架的好时机。同时,争取在民办职业教育中适时切入,设立相关专业或科目,让家文化成为国学体系中的一个名正言顺的类目学科。


    (7)整合人力资源,编写教材和工具书。无论是家文化理论著作,还是宗亲活动教案书籍,目前市面上可以用“不多”来形容。北京王大良、郑州魏怀习、常州朱炳国等诸位先生,在这方面都有建树,也有著作出版,但发行量都不大,主要是社会整体对家文化认识不到位。与此并行的是,很多做家族事务之人,没有参考读本,完全凭经验和想当然处理族务,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根本不需要学习。时下宗亲活动乱象丛生,与缺乏理论学习和指导,有直接关系。指导宗亲活动的书籍,还有很多空白。比如研究家族史,首先要看懂旧家谱中的古文序言,如果有一本《家谱辞典》就会节省很多时间。著书立说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最好是团队攻关,汇集各姓氏专家的智慧,见效就会快些。目前全国各姓氏文化研究人员,基本处于游击状态,资源整合十分必要。谁来整合呢?京城有一些大牌社团,理论上讲,可以有所作为。总之,大家盼望有权威机构出面张罗这事儿。再有,修谱公司也可以考虑商业运作,各姓氏宗亲组织给予全力配合,好事必成,造福后人。
    (8)培训常态化,培养接班人。这是目前见效最快的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最有远见的措施。没有高质量的理论队伍,必然产生低质量的宗亲活动,随之而来的负作用就不必多说了,所以政府要监管你。培训内容是很多的,不单单是专业理论,还包括政治理论,如党的方针政策、相关法律制度等等。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学术探讨或是宗亲活动实践,凡有悖于国家和民族大政方针的,都将走入死胡同。可以办修谱班、会长班、基础班、提高班等等,只要不搞会议经济,各姓氏宗亲组织都会积极响应的。修谱公司也可以主攻修谱班。培训要常态化,不能偶尔搞一次,所以最好由京城大牌社团策划操作。此事是双方互动行动,更需要各姓氏宗亲组织积极配合支持。培训的重大意义不在解决眼前问题,而是在于培养接班人。每个姓氏都有大量的 50 岁以下的关心族务的年轻人,很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虽然大多处于立业阶段,但未来还是他们的。他们的长处就是文化功底好、电脑应用技术水平高、精力充沛,只要不影响他们的主业,一个有远见的会长就应该派他们出来学习。其实,这事儿被很多会长忽视了,倒是应该先办一个会长班。


    (9)利用网络,开展互助。现代技术网络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遗憾的是很多宗亲组织负责人,不仅不会 QQ,还不会微信,更谈不上驾驭网络了。不能与时代同步,必然被时代淘汰。令人欣慰的是,一大批 80 后加入了宗亲事务行列,有的寻根、有的编谱,实乃家族之幸!更可喜的是,有不少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文化人,也加入了家文化研究行列。网络的好处就是,方便了交流和信息分享。很多无私的好人,把自己的收藏分享给大家,把自己经验分享给大家。很多人在 QQ 群和微信群,都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和技能,减少了弯路。目前,有很多姓氏文化微信群,群内不乏学术大师和高人。这些,对家文化的研究与互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之,家文化研究虽然有许多令人着急之处,但前景十分美好。尤其是发达的网络技术,让很多以前不可想象的事情,成为现实。家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是忠孝文化,是爱心文化,是感恩文化,是做人的文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理论研究,固然不需要千军万马,但却不能脱离亿万大众。根植于民的家文化,需要理论升华,需要志士奉献,需要合力促进。


    【本文校正】夏锦灿(浙江萧山),柳栋馨(辽宁大连),齐方永(贵州贵阳)
    【本文评论】
    一句二句三句,都行。说什么,都行。私给宛福成。给我灵感和启发的短文,择优列入本文文末(无稿酬,心存敬意)。欢迎大家在自己家族群里分享,若有高人指点,望能引见。


    宛福成微信 18364236673(已经是微友的,不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6 22:28 , Processed in 0.0982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