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姚波

舜文化探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0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竹书纪年》的出现在很多方面粉碎了南方零陵舜葬苍梧和湘妃泪的传说;而这里面很明显尧舜的活动地带:冀州、首山、河洛、鸣条都在中条山,比较接近舜的历史事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0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0-10-4 12:26 编辑

    尧都平阳,即今考古发现的陶寺尧都遗址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为华夏族先民所创造。
    [1]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近年来在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结合了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
    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3]  。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 [4]  。
    陶寺古观象台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距今约4700年,是该遗址考古中重大的发现,“观象台”遗迹的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是对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重要的实物例证。该考古成果被中国国家文物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 陶寺古观象台发现时间2003年发现地点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年   

    代距今约4700年
    简介
    陶寺古观象台是2003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山西尧都陶寺遗址考古发掘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距今约4700年,是该遗址考古中重大的发现,“观象台”遗迹的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是对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重要的实物例证。该考古成果被中国国家文物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

    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复原
    中发现的,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古观象台遗址在今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境内。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举行了“陶寺城址大型特殊建筑功能及科学意义论证会”。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5位天文学家基本肯定了该大型建筑为天文观测遗迹。但是考古学界仍有许多学者持怀疑态度。 [5]
    规模
      整个遗迹包括外环道直径约60米,总面积约为1740平方米。台基直径约40米,总面积约1001平方米。台基大约可分三层。第一层台基基础位于台基正东,呈月牙芽形。生土半月台基芯被第一层台基的夯土版块所包护。第二层台基基础呈半环状,东、西两端接在城墙Q6上。第三层台基呈半圆形,由夯土挡土墙、夯土观测柱缝及台基芯构成。第三层台基芯以生土为主,还有部分夯土台芯、观测点等遗迹。
    在现存的陶寺晚期的台基破坏界面上,发现了一道弧形夯土墙基础,人为挖出10道浅槽缝,形成11个夯土柱基础。夏至观测柱缝系统向东错位,设置到了第二层台基上。在最北观测柱D1与夏至观测南柱之间搭上一根门楣就成为一个面向东南、内宽1.8米的小门。估计此门专为“迎日门”。从观测点经“迎日门”向东看去,又可形成一条宽50厘米的观测缝。据此,陶寺IIFJT1上用于观测的柱缝系列共计13个柱子12道缝。经垂直向上复原,这12道缝分别对着崇峰(俗称塔儿山)的某处山头或山脊。其中主峰塔儿山在东5号缝内。
    陶寺观测点夯土标志位于第三层生土台基芯中部,打破生土。该夯土遗迹共有四道同心圆。中心圆面直径25厘米,二圈同心圆直径42厘米,三圈直径直径约86厘米,外圈同心圆直径145厘米。解剖结果,陶寺观测点基础残深26厘米。 [5]
    地位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2003年,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记载。2009年6月21日,24节气中的夏至日,随着“陶寺史前天文台考古天文学研究”项目组利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表”复制品测量日影的成功,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宅芬模谎艄。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的记载,也进一步奠定了陶寺作为“帝尧古都”、作为“中国”的地位。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和天文学家的初步结论,该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09: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0-10-4 09:02 编辑


    除陶寺类型的遗存外,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陶寺遗址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陶寺遗址确认宫城存在 迄今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宫城


    陶寺遗址疑似宫城城墙的发掘表明,陶寺宫城基本完整,自成体系,规模宏大,形制规整,结构严谨,并具有突出的防御性质,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城。此外,陶寺宫城的发现,使得陶寺“城郭之制”完备,陶寺很可能是作为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制度内涵的城郭之制的源头或最初形态。


    其中宫殿区作为最核心的功能区,备受学术界关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支持下,自2013年3月31日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持续对陶寺遗址疑似宫城城墙进行发掘,至2017年基本廓清了宫城城墙堆积、结构、年代、发展演变等问题,并重点发掘疑似宫城“南东门”和“东南角门”。


    “连续做了5年,这是一个逐渐认识、确认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联合考古队领队高江涛说,目前明确了宫城位于陶寺遗址东北部,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70米,南北宽约270米,面积近13万平方米,由北墙、东墙、南墙、西墙组成,城垣地上部分已不存在,仅剩余地下基础部分。南墙西段及西南拐角已被破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0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0-10-4 09:16 编辑

    第三章 姚姓
    一、姚姓的来历
    姚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与姬、妫、赢、姜等姓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姓氏。这些姓氏主要特征都带女旁,它从造字上首先打上了久远的烙印——发源于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因此,这些氏姓又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姓。 姚姓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在当今中国内地姓氏中排名第六十四,在台湾排名第六十八。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孝经·援神契》:“舜生于姚墟。”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瞽叟妻曰握登,陶唐之世,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
    由此可见,姚姓始于舜,《说文解字》说:虞舜居姚墟, 因以为姓。
    另外,姚姓还有出自子姓的。据《路史》记载,春秋时有姚国,为商族的后代,他的子孙便以国为氏,称为姚氏。此姚姓非舜之裔。
    二、舜裔姚姓的迁徙分布
    姚姓自舜之后,迁向四面八方。例如:浙江余姚地名的来源,就与姚姓部落南迁有关,《太平寰宇记》中说:“古舜后,为余姚之墟。”河北的观氏魏郡,《续汉书·郡国志》记有:“观,姚姓”。《汉书·郡国志》记有:“东郡卫公国,姚姓。”《路史·后纪十一》记道:“舜庶子七人,皆厘降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有、何、母、辕、余姚、上虞、濮阳、余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唐贞观六年,丰城瀛州学士姚思廉曾奉敕创修《姚氏世谱》。这个《世谱》曾一度失传。后来又在福建莆田后裔收藏的古籍族谱中,发现有录载的《姚氏世谱》,有人把它编入了《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从《大族谱》看,它反映的是舜子商均一支的后裔,与陈姓同出一支。由此可见,姚姓与陈、胡、都尊奉此宗谱世系为先祖世系。即太始祖舜帝姚重华、商均、箕伯、强馀、虞颉、虞思、友龙、寿肸、叔仪、康仲、祖妫、发、妫方、振、维、寿固、敖、胜、元捷、偃、故獈、公允、蔺、填叔、野、无、菑、叔正、献子、亚寿、原寿、梦延、虞阏父(虞遏父)、妫满。
    陈氏谱说:周武王御极,诏求三皇五帝之后,又得阏父之子满,配以元女太姬,封侯于宛丘,赐姓妫氏,以奉帝舜祀。备之三恪,国号陈,谥胡公,讳满,人称陈胡公。
    妫满之后,有改姓姚氏者。
        
    (一)姚姓出现主要有四个时期
    1、尧舜时期:舜生姚墟,始姓姚。舜帝乃姚姓之祖。
    2、先秦时期:因为舜帝姓姚,所以,自舜以后,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不乏舜帝后裔追姚姓。这期间,有来自妫满前三十三世,也有舜庶子的其它裔族。也有妫满陈国至秦时期的改为姚姓,但无确切谱系相传。所以,姚姓在东汉以前,已有徙居今河南、山西、广西、四川、浙江等地者,就是这个原因。春秋时,郑国(建都今河南新郑)有大夫姚句耳、姚般。这是见于史籍较早的姚氏人物。晋代以前,姚氏族有居山西、广西、四川省,如西汉时的姚平为河东人,东汉时的姚文为合浦人。三国时蜀汉的姚柚为阆中人。
    3、两汉时期:有吴兴姚。进入西汉之后,姚姓的姓氏虽大致稳定,但人口的流动播迁则比较频繁,且涉及的区域广大,遍及大半个中国。西汉后的姚氏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南系泛称吴兴姚,以吴兴为主,今之浙江临安、余杭、德清、湖州,兼有江苏宜兴等地;西北系泛称南安姚,以甘肃陇右为主。南安,即东汉南安郡,治所在甘肃陇西渭水东岸,相当于今天的甘肃陇西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
    《新唐书·宰相世系》云: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后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回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姚姓。居吴兴武康。
    依照此说,吴兴姚姓则是从陈胡公妫满——陈申公——陈孝公——陈慎公——陈幽公——陈厘公——陈武公灵——陈平公燮——陈文公圉——陈桓公鲍——陈厉公他——完。
    公元前672年,因陈国发生内乱,陈历公的儿子完逃到齐国,改姓田,称田完或田敬仲。
    陈厉公——田敬仲——孟夷——孟庄——须无——无宇————常——盘——白——齐太公田和——齐桓公田午——齐威王田因齐——齐宣王田辟强——齐闵王田地——齐襄王田法章——齐王田建(公元前221年失国)。
    姚姓世系表:
    舜帝,生姚墟,始姓姚
    自舜以后,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不乏舜帝后裔追姚姓
    ……陈胡公妫满
    ……陈公子完,奔齐,改田姓。
    ……齐太公,田和,代姜氏立为齐侯,取齐国。
    ……田建,失国。齐为秦所灭。
    ……
    延年,字子宾,河东太守,汉昭帝拜大司农,因奸臣诬陷,羞于坐牢,自刎而死
    渊,恐株连,逃吴兴,吴兴有归安县与妫同音,改姓妫。
    平,易姓姚,西汉冀州刺史,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迁武康
    丰,因与王莽同宗,王莽登位,封丰为代睦侯,以奉舜后。易姓田。
    恢,王莽败后,丰为避乱,携子恢过江隐居吴郡,复姓妫。
    显,隐居不仕,钧于箬川,号智川醉翁
    妫奕,西陵县令
    敷,武帝骑侍。复改姚姓。居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
    姚、妫二姓因为同宗,曾经互用。所以,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中说:“姚与妫二姓可通。”从吴兴姚中妫姚互换的频繁可见二姓通用之一斑。
    汉高祖八年,刘邦下令把齐国、楚国的大族势力,迁到关中,以便瓦解他们,于是,田氏族人迁于长陵的很多,在今陕西咸阳北。这其中大多是田氏八王的后裔,齐王田建有弟田假,也是八王之一。据河南洛阳《姚公帝舜世系表》所列:田假子长子田嘉、次子田修。
    台湾复刊的宋以前《颍川陈氏族谱》和海南陈氏民国10年汇编的《陈氏世系源流图·胡公世系表》以嘉、修、良为兄弟,列为田建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建三子为升、桓、轸。
    田嘉不食而死,田修落难后改姓王,田良生疾祐、疾祚,疾祚生岳,岳生牟,牟生延年,字子宾,汉昭帝拜大司农。延年生渊,因父事发,怕受株连,逃吴兴郡,改为妫姓,渊生征,征生平。平改姓姚,西汉冀州刺史,迁武康。
    姚平生丰,王莽登帝位,寻田氏后人,的丰,封为代睦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尽姓姚,居武兴武康。
    莽败后,田丰为避乱,携子恢过江隐居吴郡,复姓妫。恢子显,显孙敷,复改姚姓。居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子孙沿袭未改。“吴兴姚氏”,就是因为自汉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姚平卜居之后,子孙后代蕃衍昌盛,且“历代簪缨济世,有鼎缨济世,有鼎鼐重臣,有封疆大将。”于是,姚氏成为吴兴的大族、望族,吴兴成为姚氏著名郡望。外迁异地的姚姓子孙遂以吴兴标榜为郡望。福州闽东地区姚氏,都是吴兴姚氏分支。所以,族谱、楹联都标明吴兴望族、吴兴衍派、吴兴郡姓。
    吴兴堂《姚氏世谱》姚平世系载曰:
    据姚氏家乘第五卷记载吴兴姚氏始祖姚平(姚重华第六十九世孙),汉代人。
    因曾祖父延年(汉昭帝時任大司农,因奸臣诬陷贪污,羞于坐牢,)自刎而死。祖父渊因父亲延年事发,恐株连,逃吴兴郡,吴兴有归安县与妫同音,改姓妫。
    妫平姚(姚平,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姚为吴兴姚氏起家之祖)。二世祖姚丰(王莽篡汉求舜後,封代睦侯)三世祖姚恢(与父姚丰复归吴兴)。
    此后繁衍生息,代代相传,逐步发展壮大,隋唐时期我姚氏族人因官北徒,明清时代时最为鼎盛,被称为“名门望族。
    始祖,妫平姚,征之子,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为吴兴起家之祖。——二世祖姚丰,王莽篡汉後求舜后,封代睦侯。——三世祖姚恢,与父丰复归吴兴。——四世祖姚显,隐居不仕,钧於箬川,号智川醉翁。——五世祖姚奕,西陵县令。——六世祖姚敷,武帝骑侍。——七世祖姚膺, 敷长子,字彥和,累官至少府。姚信, 敷次子,吴选曹尚书,信长子逄,信次子巡。——八世祖姚伯,膺子太守,诸葛亮辟为丞相椽子。姚逄, 信长子,子得仁,累获羌校尉,使匈奴拒,因为赤亭羌之祖。姚巡,信次子,乐于游山玩水,号默叟。——九世祖姚子恒,巡之子。——十世祖姚墨。——十一世祖姚和。——十二世祖姚岳,王逊知宁州,拜为大将,大破李让有大功,因谄言被罢官。——十三世祖姚杰,痛父诽命,洁身不仕。——十四世祖姚度。——十五世祖姚元。——十六世祖姚汾,隐居不出征召。——十七世祖姚纲,事魏,徒家陕州,生子宣业,南朝陈国征东大将军,为陕州姚始祖。纪。普提,生子僧垣。
    吴兴姚自汉末迁居江南到北魏时期,逐渐壮大开来,并反向中原内地回流。至唐代初期,流播遍及浙江、江苏、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广东、四川、安徽、湖北等地,逐渐演化出陕州姚(河南三门峡)、桐城姚(安徽桐城)等分支,自唐以后显于后世。
    4、三国时期:南安姚。甘肃陇西一带的姚氏,起始祖为三国蜀汉的姚逄。姚逄,字得仁,蜀汉护羌校尉,因出使匈奴为匈奴拘困,遂落居甘肃陇西的赤亭一带,并逐渐融入当地的羌人之中。到晋末,姚氏开始成为羌族首领,成为当地最显赫的望族。特别是到了西晋姚仲的时候,羌人达到了空前的强盛。晋朝永嘉年间,南安赤亭羌族在其首领姚弋仲率领下,从赤亭迁到榆眉(今陕西千阳),后赵时被徙关中,后姚弋仲被任为西羌大都督,率羌众数万居于清河之滠头(今河北枣强)。二十年后,其五子姚襄率领部众返回关中,在三原被杀,襄弟姚苌降于前秦,386年,姚苌趁前秦内乱之机,攻入长安,建立了后秦政权,陇右姚氏也开始了向中原内地迁徙。
    有人认为西晋时有羌族首领姚仲,本是汉时西羌烧当氏的后人,他们自称是帝舜的后代,故而改姓姚。唐贞观六年弘文馆学士姚思廉撰《姚氏世谱》载:西汉姚平七世孙信之长子姚逄,字得仁,累官获羌校尉;因出使匈奴被拘,滞留未归,遂为赤亭姚氏之祖。所以,也可认为这一烧当氏人也出自吴兴姚氏之后。其传承世系如下:
    陈厉公——田敬仲……齐太公田和……齐襄王田法章——齐王田建(公元前221年失国)、田假——良……延年,字子宾,汉昭帝拜大司农——渊——征——平(易姓姚,西汉冀州刺史,迁武康)——丰(易姓田)——田恢——田显——田奕——姚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姚信——姚逢,字得仁,姚信长子,累官获羌校尉;因出使匈奴被拘,滞留未归,遂为赤亭姚氏之祖。
    赤亭,甘肃南安,今陇西、渭水一带。西晋末十六国时姚弋仲,其先世雄踞罕羌,世代为羌人首领。其子襄、苌,孙兴,曾孙泓,四代骁将,到姚苌白雀称帝,建立大秦国,定都长安,于是,姚姓这一支兴盛于关中,他们以南安为郡望,使南安姚成为望族郡姓。
    公元384年,姚姓建立了后秦政权,姚氏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后秦政权消亡后,据《晋书》记载,刘裕将姚姓余宗迁于江南。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有不少是这支姚姓的后裔。
    (二)其它支系的形成:
       
    1、北魏时期:有陕州姚。吴兴姚平十七世姚纲,事魏,徒家陕州。姚纲子姚宣业,南朝陈国征东大将军,为陕州姚始祖。自姚纲至唐代中叶,陕州姚累世出显宦,到九十世唐代姚崇时,显耀盛极一时。其间,姚崇父姚懿移居洛阳,成为洛阳姚氏的肇始。陕州《姚氏家谱》尊姚宣业为始祖。四世姚懿,字善意(公元590-662),出仕大唐,任隽州都督,又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到五世姚崇,字元之(公元650-721),唐陕州硖石人,后定居洛阳,历任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代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封梁國公,紫微令。已被列入《中国历史名臣录》。
        陕州姚姓世系如下:
    姚平
    ……十六世姚汾,隱居不出征召
    纲,事魏,徙家陕州
    宣业,南朝陈国征东大将军。
    陕州姚姓始祖
    安仁,隋汾州刺史
    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都尉
    懿,字善意,隽州都督,文献公
    元景,潭州刺史
    元之,名崇,武后、睿、玄三朝宰相
    元素,宗正少卿
    孝孙,壶关令
    彝,邓海二州刺史
    异,大理卿
    奕,永阳郡守
    弇,楚州长史
    冯,通事舍人
    算,鄢陵令
    姚彝,子五:闿为越州长史、阆为郫县令、闉为贵乡令、闶为太子司郎、闢为河南丞。
    姚异,子三:闳为左拾遗,閈官职不详,阀为洛州参事。
    姚奕,子阐:为侍御史,孙六:恒为都水少监,恺官职不详,协为东阳令,勉为右监门率府兵曹参军,忱为恒王府主簿,恽为左千牛卫兵曹参军。
    弇,子二:闲润州司户参军、誾睢阳太守。
    姚冯,子二:阍为余干丞,论为豫州司户参军。
    姚算,子:閈为临河令,孙:合为秘书监。
    姚闢子称、偕(偕子烈为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姚勖——姚岱—— 姚相如——姚铨衡——姚玘——姚起铉,寓山西洪洞县柳沟村,后蒙如授都统总戍,兼参军事,屡立奇功,殉难西夷,阴袭三世。娶马氏,封夫人,生二男:清标、清宽。
    南阳姚氏以姚崇为祖:崇之裔孙伯禄,为宋代绛州观察判官(观察使的副职),遂卜居稷山南阳里。金元之际其裔孙居实在赴燕京途中遇蒙古兵南下,避兵于雁门(代县),金进士赵泰把女儿配给他,生子天福。忽必烈继位后,姚天福以刚正清廉为一代名臣,谥忠肃。子祖舜,秘书监、著作郎;侃,内藏库副使;女适柯九思。  
    2、南北朝时期:有长安姚。西魏有吴兴武康人姚僧垣及其次子姚最入长安,姚僧垣长子姚察则仕陈为吏部尚书,陈国灭亡后,姚察及其子姚思廉被安置在雍州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形成当地一大望族。
    长安姚世系:
    姚平
    ……十六世祖姚汾,隱居不出征召
    普提
    僧垣
    察,隋太子内舍人,袭公
    最,蜀王友
    思廉,左散骑常侍、修文馆学士、丰城康男
    思聪,左庶子
    哑,字处平,豫州司户参军
    恽,符宝郎袭丰城公
    慎盈,寿州刺史
    怹,字令璋,相武后
    珽,户部尚书
    敬文
    昌演谏议大夫
    昌沛
    昌原
    昌润
    昌温
    昌济
    行表,郢王府司马
    体权
    循棣
    乔栵
    齐梧
    崇桂
    绩曲沃令
    殷觌
    希齐,湖州司功参军
    玄宋城令
    弘庆字引之,苏州刺史
    发右领军卫将军
    玉斧
    孟瑜
    南仲
    3、唐朝时期:有福建姚。姚姓进入福建大约在唐初。据史书记载,陈元光入闽开漳州时,就有姚氏相佐,其后,又有姚氏从福建迁入广东、海南等地。
    4、元朝时期:桐城姚。元代姚胜三随父官居安庆,自浙江余姚迁桐城麻溪,今枞阳县义津镇姚王集,在桐城桐积乡麻溪河畔落户,为桐城姚姓始祖。
    桐城姚家的先居在麻溪,至五代姚旭,举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告老还乡后,定居县城,78岁卒。又有旭五代孙姚之兰迁居县城,但仍称“麻溪姚家”。传至姚鼐这一代时,姚家已在县城定居300余年了。此后自明朝时,姚家人文蔚起,成为著名的文化世家和仕宦望族。有麻溪、白苓涧、官庄三支,以麻溪姚最旺。
    桐城姚氏世系表
    胜三,元代自余姚迁桐城麻溪,今枞阳县义津镇姚王集

    文二(本名子华。)

    仲义

    显,字宗显,赠“给谏”

    旭,字景旸,号菊泉,明景泰辛未进士,參知云南政事

    楫,字世用,邑庠生,“杏林公”

    琛,字廷献

    希廉,字崇贤,居栗子岗南,“葵轩公”

    自虞,字智思,精《易》,门徒甚众。隆庆元年入邑庠,诏赐博士冠服,不受。著《白石山吟》。似葵公

    之兰,字汝芳,万历二十九年辛丑进士,万历四十三年官杭州知府,加副使衔,始迁桐城城关天尺楼。“芳麓公”、“副使公”

    孙棐,之兰四子。字纯甫,号戊生,行四,崇祯庚辰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 “职方公”

    文然,字若侯,号龙怀,行三,崇祯癸未进士,清刑部尚书,居桐城北门雁轩。谥端恪。潜园十五子之一。

    士基,文然四子。字履若,号松崖,行四,康熙壬子举人,罗田令。居桐城南门树德堂

    孔锳,字涤修,行二,邑增生,早卒,赠“朝议”。生子二:范、淑

    范,初名兴竦,字己铜,乾隆壬戌(1742)进士,编修。著《援鹑堂笔记》《诗集》《文集》五子:昭宇、羲轮、登、励隆、斟元
    淑,字季和,居桐城北门口初复堂。赠大夫。

    昭宇
    羲轮
    励隆
    斟元
    鼐,淑长子。字姬传

    景衡
    师古
    执雉

    姚鼐先世由余姚迁入麻溪,十世即定居县城,但定居县城以后,他们仍自称为“麻溪姚”。传至姚鼐这一辈时,姚家在县城已定居300余年。高祖姚文然,康熙间官至刑部尚书;曾祖父姚士基做过湖北罗田知县;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父姚淑,终身未仕。
    清朝以来,桐城姚家以政绩,儒学,文艺,义行等而闻名者有很多人。就近亲说,官至刑部尚书的名臣姚文然,是姚莹的七世祖;以“经学”名世,官至翰林院编修的姚范,是姚莹的曾祖,以学术文章称师表,被目为“桐城文派”主将的姚鼐,是姚莹的叔祖。姚鼐、姚莹,先后居桐城县城天尺楼、雁轩、树德堂、初复堂、惜抱轩、慎宜轩等名居美轩,部分遗迹今存。后裔有桐城派末期作家姚永朴、姚永概,当代女诗人姚倚云、女作家姚瑜等。
    5、其他姚姓分支:历史上,姚姓的迁徙甚为广泛,除遍及大江南北外,还有姚姓前往辽宁,并有陕、甘、豫之姚姓人入迁云南、四川。其中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最多,故唐武德四年,因此地多姚姓而置姚州。宋朝,姚姓发展到了广东。明朝初年,原籍广西的福建莆田人姚武定,姚武宽,姚武官进入海南,成为姚姓入琼始祖。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也于这一时期迁入云南蒙化(现云南省巍山县),2001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发现了一份由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亲笔题序的《姚氏族谱》,落款为熙宁四年辛亥年,现文殿学士特进上柱国太子少师、六一居士欧阳修书。书字后盖六一居士篆字方形图记。从族谱及序文中可以看出,巍山姚姓原为江西籍,他们的先祖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海内望族,这支姚姓的第二十四祖克明、克澄跟随明军进入云南后入籍蒙化(现巍山县),欧阳修真迹应为明朝初年带入云南的,成为巍山姚姓家族的祖传之宝。   
    姚姓的人丁于魏晋之前并不太兴旺,但随着吴兴姚南安姚的内迁而迅速壮大开来。今天的姚氏大多数来自这两支。
    明朝初期,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东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姚姓湖广填四川。此际姚姓已广布大江南北,尤以江苏、浙江为最集中。
    清朝初期,有姚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
    如今,姚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江苏、浙江、安徽多此姓。上述四省姚姓约占全国汉族姚姓人口的35%。姚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四位的大姓,人口约五百六十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35%。
    姚姓在向南发展的同时也向北发展到了内蒙古,辽宁等地。姚姓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名人辈出,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从有历代关姚姓人的对联中便可管窥一斑。如父子成双史,兄弟号二姚,上联说的是隋朝散骑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陈书》、《梁书》两部史书,直到去世时还没有完成,他的儿子继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联指宋代都指挥使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夸,治军严明,下属兵将都乐意为他效命。兄弟二人后来都立了大功,人称 二姚爵封梁国 文重桐城,上联说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开元初年被封为梁国;下联指清代散文家姚鼐,字姬传,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参与了《四库全书》的修纂。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长达四十年。姚鼐工古文,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著有《古文辞类纂》、《惜抱轩文集》、《竺集》等。另外,谈到姚姓,腊梅和姚黄牡丹也不能不说。河南省鄢陵县的蜡梅在中国最为著名,县城西的姚家村,家家户户,房前宅后,遍植蜡梅,历来享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盛誉。牡丹花中的名品——姚黄是一个古老品种,据说起源于宋朝一姚姓庭院,被誉为花王。
    三、郡望堂号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等地。
    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分汉阳置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肃陇西渭水东岸,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隋朝初期废黜。
    圣仁堂:舜帝是至仁圣明的帝王。
    吴兴堂:《姓篡》记载:虞舜生于姚墟(今河南濮阳县南)其子孙以姚为姓。西汉时避王莽之乱,有姚恢者迁居吴兴,并在吴兴形成望族。史称姚氏吴兴望,所以多有以吴兴为堂号。
    还有耕历堂、存仁堂、世德堂、藻镱堂、谐孝堂、耕山堂、承德堂、重华堂、上郡堂。
    四、历史名人
    仲:西晋永嘉年间人,吴兴姚逢之后,后来成为羌族首领,率领他的部落从赤亭迁到榆眉,后赵时被徙关中。公元323年被任为西羌大都督,率羌众数万居于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儿子姚襄率领部众返回关中,在三原被杀。姚襄弟趁淝水之乱攻入长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后秦。建都于今陕西西安西北。
    姚僧垣:吴兴郡武康人,父姚僧垣为北周著名医学家,有《集验方》、《行记》行世;长子姚察历仕梁、陈、隋三朝,历任高级行政官员,以廉洁闻名。次子姚最,继谢赫完成《续书品》,凡所论断,出以俪诗,气体雅博。
    姚思廉:唐初史学家,江苏吴兴人,后迁入关中,为今天的陕西西安人。编纂有《梁书》50卷、《陈书》30卷。
    姚寿:思廉孙。博涉经史,育才辩,武后时他任地官尚书,姚寿弟姚班自幼聪明好学,官至户部尚书,亦善经史,撰有《汉书绍卷》40卷。
    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唐玄宗朝宰相,为人清廉,深得众望,后来宋景继他为相,史称姚宋。姚崇曾孙姚合,元和进士,官终秘书监,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他开创的诗体也称武功体。姚崇玄孙姚瑁,长庆进士,湖、常二州刺史。
    姚合:姚崇曾孙,唐代著名诗人,元和进士,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其诗派亦称武功体,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为五律,刻意求工,颇类贾岛,故姚贾并称,其诗为宋江湖诗派所师法,有《姚少监诗集》、《极玄集》。
    姚铉(968-1020): 宋庐州合肥人,字宝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善文辞,藏书颇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为《唐文粹》百卷,去取谨严。与柳开、穆修等开宋代古文运动之先声。
    姚孳: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哲宗元佑中补武陵墓令,讯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资修孔子庙,督课诸士,奏课为天下第一。以荐除提举成都府常平等事。后由江东副曹除知夔州,兴学劝农,有古循吏风。有《桃花源集》。
    姚燧: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人,元朝学者,其诗文有西汉风格,名噪一时,有《牧庵集》传世。另有《国统离合表》。
    姚天福:元绛州稷山人(今属山西省),初以材辟为怀仁丞,累迁至监察史。忠直敢言,曾廷斥阿合马,忽必烈赐名巴尔思(虎)。历河东、淮西、湖北、辽东诸道按察史、刑部尚书,拜参政知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
    姚长子:明朝浙江会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进入县境,逼迫他作向导。他把敌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坛,并于事先秘密吩咐乡亲撤桥,断其后路。倭寇中计,遂为明军所围歼。而姚长子因此殉难。事后,被乡人尊为英雄。
    姚广孝:明代苏州长州人,初为燕王心腹,朱隶夺取帝位后拜太子少师。曾参与修纂《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宏大工作。
    姚范: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乾隆进士,任三礼馆纂修, 其学深究遗经,综括精粹。有《援鹑堂笔记》及诗文集。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弟子称他为惜抱先生,清桐城人。姚范的侄子,与方苞、刘大槐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参加过清代《四库全书》编撰。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授福建平和县知县。嘉庆二十四年(1819),调往台湾,任台湾知县。道光元年(1821),署海防同知、噶玛兰通判。后迁高邮知州,不久擢为两淮盐运使。道光十八年(1838),调任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咸丰元年,被授予湖北武昌盐法道,广西、湖南按察使,咸丰二年冬病故。
    姚文田:清学者。字秋农,浙江省归安(今湖州市)人,嘉庆进士,官礼部尚书。治学宗宋儒,亦取汉学之长,治学宗宋儒,著有《易原》、《说文声系》、《邃雅堂集》等。
    姚燮: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三应会试不第。他多才多艺,诗、词、曲、骈文、绘画俱工,成就最大的是诗。他身经鸦片战争甬东之役,所写诗篇具有诗史的意义。他继承了乐府诗现实主义精神,采用比较通俗易晓的语言,许多歌谣体的诗,叙事性强,富有形象性。著有诗集《复庄诗问》、《疏影楼词》等。
    姚依林(1917-1994):祖籍安徽省贵池县,191796日出生于香港,一二·抗日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国务院财贸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常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19797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帝后裔是如何取得姓氏的
    (摘自王雪蕉  郝仰宁《舜裔姓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的一个特殊时期。许多原有的诸侯贵族,因失国、失爵,沦为平民、奴隶。也有的平民、奴隶又因战争而获得提升与解放。为了解决新形成的土地、财产的归属问题与继承问题,不论哪一种人都需要有一种新的人身符号,于是出现了众多的取得新姓氏的途径。宋代学者郑樵归纳有三十二条:
    一、以国为氏;二、以邑为氏;三、以乡为氏;四、以亭为氏;五、以地为氏;六、以姓为氏;七、以字为氏;八、以名为氏;九、以次为氏;十、以族为氏;十一、以官为氏;十二、以爵为氏;十三、以凶德为氏;十四、以吉德为氏;十五、以技为氏;十六、以事为氏;十七、以溢为氏;十八、以爵系为氏;十九、以国系为氏;二十、以族系为氏;二十一、以名氏为氏;二十二、以国爵为氏;二十三、以邑系为氏;二十四、以官名为氏;二十五、以邑溢为氏;二十六、以溢氏为氏;二十七、以爵溢为氏;二十八、代北复姓;二十九、关西复姓;三十、诸方复姓(夷狄二字姓);三十一、代北三字姓;三十二、代北四字姓。
    正因那个历史时代,各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取得自己的姓氏,所以同样是舜后的陈国,有的姓陈,有的姓胡,有的姓姚,有的姓田……。
    舜裔概要
    1、舜裔姓氏源头
    舜帝后裔不论是那个分支,宗派,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它的源头。舜裔姓氏的源头则是妫姓。 《尚书》正义:“瞽叟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在这里,意感只是一种假托。传说中,舜的母亲握登氏生舜之后早逝,舜的父亲又与舜的继母联姻,并且生下一个儿子,名叫象。象与舜为同父异母的兄弟。  
    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说文解字•十二下•女》记载:“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元和姓纂•五支》记载:“妫:《世本》:‘帝舜之后,舜生妫汭,子孙氏焉。’汉有妫皓,后改为姚氏。”《通志•二七•以姓为氏》记载:“妫,舜之后也。舜居妫汭,因以为氏,亦以为姓。”
    妫姓,是上古最古老的八大姓之一,根据舜父瞽叟姓妫来判断,舜帝祖支应为妫部落,它是有虞氏部落的分支,居住在妫水一带。所以,舜应是妫姓,弟象也是妫姓。而舜因为生姚墟,又姓姚。所以,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因此,舜帝后裔皆出自妫姓。因为舜帝姓姚,为中国姚姓的鼻祖,它也出自妫姓。而舜的后裔,则皆为姚姓后裔。这些后裔,有的以姚为姓氏,有的以妫为姓氏,而有的则以舜的帝号,或者说以国号虞为姓氏。于是,在舜帝后裔中,最先出现的姓氏,则是虞、妫、姚。
    中华民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五千年繁荣的文明史。在这个大家庭里,舜帝的支裔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巨姓望族。舜帝的子孙们,是帝王之后,自然受封诸侯国王,食邑一方,这些子国,成为各子孙之间相区分的象征,所以,子孙后代中,又有以所封子国名号为姓氏的。《路史·后纪十一》记道:“舜遮子七人,皆厘降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有、何、母、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到夏王朝时,有虞氏部落除一部分留居山西南部及河南外,有的南迁浙江、湖南、新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地。有的北迁蒙古、东北、朝鲜、日本以至远达南北美洲等地。
    有虞氏部落支裔众多,子孙繁衍昌盛,星罗棋布,构成华夏族和汉族的主体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现代华人中,虞、姚、陈、胡、田、袁、陆姓的人士,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其中陈姓还是我国十大姓之一,约有五至七千万人口,姚、胡之姓也在我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是舜帝之后。
    王、孙等姓氏中,也有尊舜为祖者。
    2、舜裔姓氏总脉
    为了弄清舜帝后裔的历史宗脉,唐贞观六年,丰城瀛州学士姚思廉曾奉敕创修《姚氏世谱》。这个《世谱》曾一度失传。后来又在福建蒲田后裔收藏有古籍族谱中发现有录载的《姚氏世谱》,有人把它编入了《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从《大族谱》看,它反映的是舜子商均一支的后裔。此外,舜的其他支裔还有虞恩(季厘)、箕伯,直柄、虞遂等,其世系不详。
    我们姑且把朝廷史官(如:姚思廉)所修的谱系,称作正史谱系。
    以下是舜至陈胡公妫满世系:
    一世
    虞舜
        舜帝,五帝之一。姚姓,名重华。父瞽叟,母握登氏。于唐尧壬午39年,生舜于姚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尧闻其仁孝,又历试诸难,皆杰出于人,乃使其摄政28载,受禅为天子,国号虞。建都于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市古为蒲州。在位四十八年,逊位于禹。
    二世
    商均
        禹继位,商均作宾王家,食采于虞,封为虞侯。
    季厘
      舜之次子。女英生九子,次子是虞恩。季厘即是虞恩?史记1581页,宋忠云:“虞恩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祭祀舜”
    三世
    夷伯
    有人以为夷伯即箕伯。
    四世
    强余
    五世
    虞颉
    六世
    梦熊
    虞思
    少贤德,袭封虞,佐夏室,世称虞宝。
    七世
    梦熊子。
    友龙
    虞思子。
    八世
    寿肸
    九世
    叔义
    十世
    康伯
    康仲
    十一世
    祖妫
    康仲长子。
    宗石
    康仲次子。
    十二世
    忠谏于夏桀,为桀所灭。宗石子。
    商汤兴,复封于虞。祖妫子。
    十三世
    妫方
    发子。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寿固
    或称寿周。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元捷
    二十世
    二十一
    姑獈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顼叔
    二十五
    二十六
    无斁
    或称元斁。
    二十七
    二十八
    叔正
    二十九
    献子
    三十世
    亚寿
    三十一
    原寿
    三十二
    梦延
    三十三
    阏父
    又称虞遏父,仕周为陶正,武王克商有天下,封陈邑。
    三十四
    妫满
    周武王御极,诏求三皇五帝之后,又得阏父之子满,配以元女太姬,封侯于宛丘,赐姓妫氏,以奉帝舜祀。备之三恪,国号陈,谥胡公,讳满,人称陈胡公。
    自舜帝至妫(胡公满)满的世系,经历了夏、商两朝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段世系被人们称为《中古世系》。
    综观陈氏的谱牒,其世系式样繁多,代数不一,有34代、38代、25代,还有自舜帝至妫满之中用省略号等多种多样的世系图。
    这些世系图的来历,概为两种:一种是正史谱系,是由历朝“史官”所撰。另一种是非正史谱系,是由民间谱所列。两种谱系中,以正史谱系可信度为高。因为正史谱系是皇家利用各种皇家世谱,宗室,国家档案,民间资料汇集考证而来。古代皇室、王室,诸侯国都有史官为其记谱,修谱,其资料来源广,资料详实。当然,也有断代无考的事发生。而非正史谱系,则来自于民间人士从各种资料中收集记录而来,相对于正史谱系,欠缺很多,于是,常常在世系中,加入许多名人,史中之人,或错接,错续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对于正史谱系,错的概率要大。形成世系中代龄短,不合常规的现象。比如,舜帝到妫满世系图的多种版本,既如此。以为这一段时期在中古时期,资料极为短缺,即使是正史谱系,也不可全信,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和后人的寄托罢了。所以,这里不求认可那种,只是以正史谱系为基本。下面是最常见的其他几种世系图,罗列给大家参阅:
        (一) 广东陈立钦先生主编的《中华陈氏源流(二)》与《漳浦与台湾陈氏综合谱》的世系,采用正史谱序:舜-商均-箕伯-强余-虞颉-虞思-友龙-寿肸-叔仪-康仲-祖妫-发公-妫方-振公-维公-寿固-敖公-胜公-元捷-偃公-姑猛-公允-蔺公-填公-野公-无斁-甾公-叔正-献子-亚寿-原寿-梦延-阏父-妫满。
    (二)福建闽清县的《陈氏千郎公派》谱内的世系与正史谱系不同,但代数相通,仍为34代:舜帝-商均-虞思-宏公-吕公-纬公-贺公-楷公-淮公-泰公-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覆公-频公-卢公-表公-环公-容公-灵公-益公-希公-蔺公-填公-野公-无斁-甾公-叔正-献子-严寿-元寿-阏父-妫满。
    (三)有的谱舜至妫满为38代,为数不多:舜帝-商均-箕伯-东公-趾公-诰公-兴公-琪厉-隆公-康音-王公-随致-帛公-再谊-希元-长公-世周-大年-巡丰-迁之-日谦-市心-览公-志寅-孟纪-致大-倚敏-戾公-垌公-纲公-兴谊-元志-仲原-普光-敬祭-武直-阏父-妫满。        
    (四)《中华胡氏人物志》所记仅为18代:帝舜──商均──虞夏──仲华──太元──叔容──隐翼──端明──景旭实──勾较──禹纳──灵冠──德懿──咸亨──余念──仲公──阏父──妫满。
    (五)《江州义门陈姓祖源世系》的记载是:舜—商均—虞思—圣明—之后—时封—邦夏—商断—续周—复昌—约隔—千年—卅二—代对—应更—王祀—相当—虞夏—仲华—太玄—叔容—隐翼—端明—景旭定—勾较—禹纳—灵冠—德懿—感亨—馀念—平仲—阏父—妫满
    (六)还有一种记载,为38代。据《皖南胡氏统谱西阳支谱》:舜帝—商均—拘孟、毁仲—毁仲—珀—耆—良—兴—克—弗—虢仲—宇—合元—丕—珍—玄通—恢—抚—伯盛—奢—整—元则—述—榖—伸合—宝昂—志—雅—次豹—敷—节—超—逊—庆—禹—文科—阏父—妫满。这一世系有唐李白(李谪仙)撰《胡氏家谱序》:
    “古者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邑亦如之。
    吾友胡珲,字璞山。其祖颉,仕唐,归老林泉。珲因隐居云台之麓,常养白鹇。予访至其宅,见其家谱,始晰胡氏出自商均。
    商均之子,孟曰拘孟、仲曰毁仲。毁仲生珀,珀生耆,耆生良,良生兴,兴生克,克生弗,弗生虢仲,虢仲生宇,宇生合元,合元生丕,丕生珍,珍生玄通,玄通生恢,恢生抚,抚生伯盛,伯盛生奢,奢生整,整生元则,元则生述,述生榖,榖生伸合,伸合生宝昂、宝昂生志,志生雅,雅生次豹,次豹生敷,敷生节,节生超,超生逊,逊生庆,庆生禹,禹生文科,文科生阏父为周陶正。
    阏父生满,武王克商,以元女太姬配满,封国于陈,以奉舜祀。弥年寿考,谥曰胡公,其庶子丹,以谥为氏,遂姓胡氏,三十七世而至君祖颉。
    溯自周秦汉魏,以历晋隋而至我唐。代有达人,世多显宦。闻之积德而累仁,保世以滋大。胡氏之兴,正未有艾。君奚以隐为因请谱序,即书所系以记之”
                大唐乾元戊戌元年(758)仲冬月长至日  供奉翰林李白序
    自妫满上推至舜帝是距今约有三千至四千年前的事,史学界称为古史。在古史文献中,关于有虞氏之后,其人名的记载,特别是关于陈氏本支世系的记载几乎微乎其微。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一旦列入世系的名字,就被认为是先世祖宗之名,所以有关人士考虑到血统的关系,而不敢轻易妄为,一般以《史记》、《左传》等书中出现的舜帝父子与妫满父子为多。这两对父子恰是夏初商末一千多年的首末,中间年份的世系人名则无从查考。分析上列几种形式的世系图,此段世系之中历时一千多年,传34代,平均每代约30多年,其平均龄比较合理,而38代的世系总觉平均龄太短。
    中国人的姓氏有万种之多,而在古代,每个姓氏的形成都有自己特殊的缘由。天子可以国为姓,望族则以赐封为姓,有由帝王直接赐姓,也有以封地为姓,或以官职为姓,平民百姓则有以居住地、排行、技艺等为姓。此外,还有以吉德为姓,以凶德为姓,以事件为姓,以谥号为姓等等。于是,舜的后人随着历朝历代的封国封侯,加之战争中的隐姓埋名,便衍生出诸多姓氏。其中最主要几支为,陈厉公之后的田姓、陈、姚、妫;陈湣公之后的胡姓;陈相公之后的袁姓。
        3、舜裔姓氏不同的原因
    汉代刘向编撰的《世本》对胡姓的阐述是:周武王封舜裔妫满于陈,谥胡公,因氏。《世本》对陈姓的解说是:周武王封舜裔胡公满于太昊之墟,子孙以国为氏。二者大同小异,都是舜裔胡公满之后,前者以谥为氏,姓了胡,后者以国为氏,姓了陈。何以同出一源而又所姓不同,原因有二:
    其一,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对姓氏的内涵虽然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像后人那样将姓氏神圣化、神秘化。“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由于中国古代母系社会的色彩较浓,氏可以代代变化,姓则不可更改。郑櫵《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秦汉以后,姓氏合一,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姓氏。
    其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的一个特殊时期。许多原有的诸侯贵族,因失国、失爵,沦为平民、奴隶。也有的平民、奴隶又因战争而获得提升与解放。为了解决新形成的土地、财产的归属问题与继承问题,不论哪一种人都需要有一种新的人身符号,于是出现了众多的取得新姓氏的途径。宋代学者郑樵归纳有三十二条:
    二、以国为氏;二、以邑为氏;三、以乡为氏;四、以亭为氏;五、以地为氏;六、以姓为氏;七、以字为氏;八、以名为氏;九、以次为氏;十、以族为氏;十一、以官为氏;十二、以爵为氏;十三、以凶德为氏;十四、以吉德为氏;十五、以技为氏;十六、以事为氏;十七、以溢为氏;十八、以爵系为氏;十九、以国系为氏;二十、以族系为氏;二十一、以名氏为氏;二十二、以国爵为氏;二十三、以邑系为氏;二十四、以官名为氏;二十五、以邑溢为氏;二十六、以溢氏为氏;二十七、以爵溢为氏;二十八、代北复姓;二十九、关西复姓;三十、诸方复姓(夷狄二字姓);三十一、代北三字姓;三十二、代北四字姓。
    正因那个历史时代,各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取得自己的姓氏,所以同样是舜后的陈国,有的姓陈,有的姓胡,有的姓姚,有的姓田……。
    参考文献:
    1、《山海经》
    2、《尚书》
    3、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
    4、《竹书纪年》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6、(东汉)应勋《风俗通》
    7、(汉)司马迁:《史记》
    8、(汉)刘耽《吕梁碑》
    9、(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10、(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11、(隋)孔颖达:《尚书注疏》
    12、(唐)姚思廉:《姚氏世谱》
    13、(唐)李白:《胡氏家谱序》
    14、(唐)林宝:《元和姓纂》
    15、(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正》
    16、(南宋)罗泌:《路史》
    17、(南宋)郑櫵:《通志》
    18、(北宋)曾巩:《齐州二堂记》(《曾巩集》卷十九)
    19、《蒲州府志》
    20、《济南府志》
    21、《濮州志》
    22、《永济县志》
    23、王北辰:《妫水河名考》(《北京史苑》第一期)
    24、孙国中:《河图洛书解析》
    25、陈立钦:《中华陈氏源流(二)》
    26、何光岳:《东夷源流史》
    27、郝仰宁:《虞舜之墟在永济》(《山西师大学报》《学术论纵》)
    28、《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
    29、《福建闽清陈氏谱》
    30、何光岳、聂鑫森:中华姓氏通书《陈姓》
    31、湖海:《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
    妫姓
    一、姓的来历:
    妫姓,是以居住地为姓,始于舜帝这个庞大家族。妫乃水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内。《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居妫汭”,《尧典》说,尧帝“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因为舜居妫汭,其后以妫为氏。
    《史记·陈杞世家》说:“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而在陈胡公妫满之前,舜后就有以妫为氏者,如:妫方。
    女英生商均,商均之后,姓妫者居多,尤其自妫满封陈国,以妫为姓。陈国王室即为妫姓。后来又有以国为氏,才有陈氏。以谥号为氏,有胡氏。如逃于陈国的完,因为是妫氏后裔,也称妫完。
    妫姓之显肇始于虞舜时期。在舜还未代尧摄政以前,与二妃居于妫汭,妫汭即为尧封舜的地方。妫汭在虞,《论语注疏正义》说:“舜居虞地,以虞为氏,尧封之虞为诸侯,及王天下,遂为天子之号,故从微至著,常称虞氏”。可见,舜的封地为虞,因有妫汭水出,又称妫;舜的后代即以虞为氏,也以妫为氏。待尧将帝位传到舜以后,舜帝的后代便以封邑地名作为姓氏,称妫姓。妫姓是我国西周青铜器铭文中记载的上古最早的八大姓之一,成为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八大始姓之一。
    中国历史传说肯定了舜居妫汭之说。《说文解字》说:“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从女,为声。”《元和姓篡》还说:“舜生妫汭,子孙氏焉”。舜居妫汭,是随父亲、继母住在一起,换句话说,瞽叟也居住在妫汭,按照以地为氏的原则,妫姓不应是从舜居妫汭开始,而应该从舜的父亲瞽叟开始,以妫为氏。所以,《尚书·正义》有:“孔安国云,瞽叟姓妫”。舜父瞽叟姓妫,而舜改姓姚,舜弟象又姓妫,以此来看,妫氏乃有虞氏部落的一个分支,或言有妫氏部落。所以说,舜帝后裔,均出自妫氏。
    有人说,帝舜一氏二姓,一氏为虞氏,二姓分别是姚和妫。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通志·氏族略》中还说:“姚与妫二姓可通”。妫姓是舜帝大家庭的宗姓,但在其后,随着演变,姚姓渐渐兴盛,加之舜裔不断受封,而以国、以爵为姓,妫姓渐渐地消失了。
    二、妫姓源流
    舜继承了尧的天下,他退位之前,又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夏商周三朝,常常有舜的后裔受封各地,就形成了妫姓人的四处流徙。妫姓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时期:
    1、尧舜时期,舜父姓妫,舜弟象也姓妫。
    2、殷商时期,在舜后至妫满封侯,期间三十余代后裔中,也不乏有以妫为姓者,如商均之后第十世有祖妫,康仲长子。祖妫生发,发生妫方。王莽建国初,封妫昌为始睦侯,专奉虞帝后。妫昌,发之后。西汉有妫昌,东汉有妫皓,西晋有妫昆,三国有妫览。
    3、周朝,周武王御极,诏求三皇五帝之后,又得虞阏父之子满,配以元女太姬,封侯于宛丘,赐姓妫氏,以奉帝舜祀。妫满封于宛丘后,国号为陈,人称胡公,即陈胡公。这就是春秋时期,妫姓人所建诸侯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所以陈国王室皆尊妫姓为祖姓。
    4、汉唐时期,妫姓多次出现,在江浙一带繁衍为望族,以吴兴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史籍中已不见妫姓踪迹。这些妫姓人主要来自陈国后裔。公元前672年,因陈国发生内乱,陈历公的儿子完逃到齐国,改姓田,称田完或田敬仲。世系如下:
    陈胡公妫满
    据史书记载,陈国前四世,历时约262年。每世在位平均66年,如果以父子关系论这段世系,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明显因时代久远而缺少世代。司马迁说:“维三代久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谍谱旧闻。
    陈申公犀侯
    陈相公皋羊
    陈孝公突
    陈慎公
    陈幽公宁
    陈厘公孝
    陈武公灵
    陈平公燮
    陈文公圉
    陈桓公鲍
    陈厉公他
    子完,因避祸奔齐国,谥田敬仲。
    田敬仲
    田孟夷
    田孟庄
    田须无
    田无宇
    田乞
    田常
    田盘
    田白
    齐太公田和
    取代姜姓齐国,为诸侯。
    齐桓公田午
    齐威王田因齐
    齐宣王田辟强
    齐襄王田法章
    齐湣王田地
    齐王田建田假
    公元前221年失国
    齐王田建失国以后,世系模糊不清。按正史世系,田建有三子,升、桓、轸。而《广东平远姚氏世系》认为良为建三子,避秦而徙颍川改姓陈。台湾复刊的宋以前颍川陈氏族谱和海南陈氏民国10年汇编的《陈氏世系源流图·胡公世系表》说建三子为嘉、修、良。而在有的谱中认为:田嘉、田修为齐王假(建弟)之子,田嘉不食而死,田修落难后改姓王。 三子良,避秦,免遭诛死。汉高祖八年,诏齐楚大族,徙关中,家于长陵。良生疾祐、疾祚,疾祚生岳,岳生牟,牟生延(或延年,字子宾,汉昭帝拜大司农),《汉书·酷吏传第十六》:“田延年字子宾,先齐诸田也,徙阳陵。”
    从吴兴堂姚氏世系看:田延年——渊(改妫姓)——妫征——姚平(易姓姚,西汉冀州刺史,迁武康)——田丰(易姓田)。
    《四川威远姚氏三修宗谱序》中记到:“渊始居越之吴兴” 《广东平远姚氏三修宗谱世系摘录》:“(延年)因坐罪,耻入狱,自刎而死。其子渊,逃吴兴,改姓妫,卜居于雩溪之崖。到六十九世平,汉时为冀州刺史,复姚姓。”
    吴兴妫姓自妫渊以后,还有同族改姓妫。《新唐书·宰相世系》云:“陈胡公后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回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
    田丰与王莽同为田建之后,王莽登位,封田丰为代睦侯,以奉舜后。王莽败后,田丰为避乱,携子田恢过江隐居吴郡,复姓妫。恢子显,五代孙敷,复改姚姓。居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子孙沿袭未改。
    由此可见,吴兴妫氏与吴兴姚氏,乃同为一宗。吴兴妫氏就是因为自妫渊——妫征——汉谏议大夫姚平卜居之后,子孙世代蕃衍昌盛,成为吴兴大族、望族,后来又有田恢改为妫恢,妫恢有子妫显等,至妫恢四世孙敷,才又改姚姓。从陈延年之后,曾两次分出妫姓,虽后来有裔孙易为姚姓,但妫、姚皆为祖姓,在吴兴逐渐繁荣,成为妫、姚的著名郡望。
    因为妫、姚同出于一宗,所以,两姓可以互换使用,这一点在吴兴妫姓、姚姓中表现尤为突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09: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妃坛是舜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佐证
    在蒲坂东南的历山下,有一个古老的妫汭泉,它承载着虞舜的历史。而在妫汭泉旁,有一个古老祭坛,称作二妃坛。它是见诸史籍的唯一一所原住地祭祀二妃的祭坛。
    中国社会是有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在春秋时期,男性皇权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根深蒂固,帝王的祭地和陵庙并不被重视,甚至不存在。孔子在谈到为父母修墓时,曾哭着说:“吾闻之,古不修墓”。因为中国沿袭母系社会传统,男权观尚未到极盛时期。
    那么只有母系社会传统特征遗存才最有代表性。
    在永济韩阳镇山底村苍陵之上,古代的人们为了纪念舜二妃,修建了这座二妃坛祭祀。
    在唐·李泰《括地志·蒲州·河东县》云: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坛。蒲坂二妃坛被唐代史学家重视,这说明二妃坛的历史影响力是比较大的。
    2010年5月,我们陪同北京大学一个考察组,在二妃坛发现大量陶片和瓦片,散落在二妃墓塚的泥土之中。而在这孤独的山梁上,从没有秦汉以后的建筑存在过,这些陶瓦全部是具有战国乃至夏代特征的遗留物。说明二妃坛上这块净土没有后来的历史修葺覆盖过,它依然是最古老遗存的净土。
    这些陶片经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有关专家鉴定认为:有一些是战国瓦,有一张陶片具有山西夏县东下冯文化(夏代)特征。
    尧舜历史演绎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二女厘降妫汭到民间为妃。
    她的传说痕迹在全国自古以来仅有两处,一处就是二妃坛及周围的妫汭之水,从二妃坛印证舜帝的活动地域在蒲州。所以,皇普谧在《帝王世纪》中说舜的都城:或蒲坂妫汭。这是古代帝王史中明确界定出舜之都。另一处则是湖南湘妃的民间传说,来源主要是《山海经》中的荒诞传说:舜帝南迁,崩葬苍梧,而二妃奔至江南,死于江湘之间。出处即刘向的《有虞二妃》,录于通史、四库全书等,影响广泛。
    刘向《烈女传》中,有一篇《有虞二妃》: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从掩,舜潜出。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父母欲杀舜,舜犹不怨,怒之不已。舜往于田号泣,曰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兹,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笃厚不怠。
    既汭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尧试之百方,每事常谋于二女。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封象于有庳,事瞽叟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纯而行笃。《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此之谓也。
    颂曰:元始二妃,帝尧之女,嫔列有虞,承舜于下,以尊事卑,终能劳苦,瞽叟和宁,卒享福祜。
    司马迁在《史记》正文中记道:“舜居妫汭”。这一结论出自早于司马迁近400年的孔子笔下。孔子在《尚书·尧典》记述尧舜传说中的“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妫汭在哪?在永济蒲州南山。所以皇普谧在《帝王世纪》说舜都:蒲坂妫汭。
    汉代《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孔颖达疏: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至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
    这些古老的历史记载,诠释了着二妃坛的真实故事。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C%E5%A6%83%E5%9D%9B/3841131?fr=aladdin百度百科《二妃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9-8 09:41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1-3-8 11: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秘书长收集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0 22:16 , Processed in 0.1334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