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30|回复: 2

唐县山村发现大唐名相姚璹shu撰文之中山法果寺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5-27 18: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1-5-27 18:57 编辑

    唐县山村发现大唐名相姚璹shu撰文之中山法果寺碑



    路终远2021-05-25 17:13:59





    唐县山村发现大唐名相姚璹shu撰文之中山法果寺碑

    作者:保定路终远(中山远路)

    5月23日,笔者受同为文史爱好研究者的青山磊落(邸双杰)兄邀请,与中国共产党日记博物馆的寇广生老馆长及书法家赵坤杰先生,一行从保定市出发,共赴其老家​唐县南城子村一带游玩,寇老年近80,却健身有方,创"滚爬抓″健身法和"骡子哲学″,很有学习意义,精神矍铄,非常善谈,一路欢快。

    南北城子村这一带历史悠久,古迹故事不少,传四千多年前华夏圣帝之一唐尧初受唐侯之封于此,是谓上古唐侯国。到春秋末又有著名的中山国曾建都于此,因城中有一粟山是谓中山城,《水经注》唐水发源于此,分内外城,外周长15里总面积345万平米,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代曾发掘出两座春秋末古墓,出土一批精美青铜器,对中山国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后五胡十六国时鲜卑慕容垂建后燕国又都于此。

    徘徊城中,举目四望,农田错落,城垣残隐,一派苍凉空阔,回想先民创业之艰,不禁感慨万千,此城有不少谜团未解,有待加强文史研究、考古发掘及保护旅游开发。

    至大唐总章年前,城南部今南城子村,建一"中山法果寺,有塔高数百尺″,寺院占地达2百亩,规模宏大,香火旺盛,至抗日战争时才被日寇炸倒损毁废弃,许多小块碑铭石雕都散见在房屋田垅砌石中了,不少铭文还可辨认,同行书法家赵先生赞叹不已,说是不错的盛唐书法作品。

    关于法果寺始建年代,唐县县志等本地文史文物资料中记载,说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但在一块砌于房基的捐资功德碑文上发现有"大唐总章元年″字样,可见寺建年代当不迟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总章年间正是大唐国土最大、国力最强时期。最重要的是还存一块约3米长、1米宽的大碑,基本完整,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但状况看来实在堪忧,平卧村边田头荒草中,日晒雨淋,人为损坏,本来满满的碑文日渐残隐,急待专门保护。

    单说这2、3米长的大碑,碑头雕盘龙,大字为"大唐定州中山法果寺碑″。本地县志资料都无具体碑文内容及撰文者、书写者,我们几人现场查看碑文,不少字看不清了,也没找到撰者书者,另一面朝下也看不见,只能遗憾而归。这么好的盛唐书法大碑到底是谁所撰书呢?本着文史研究爱好者的強烈好奇心,在网上猛搜一番,终于搜到北宋赵明诚与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夫妇合著之《金石录》中载有:"唐中山法果寺碑,姚璹撰文,鞠处信正书,武后时人,工书,尤工正书,垂拱二年″,立碑年代、撰者、书者都有了,原来县志所记垂拱二年(686年)当是立此大碑之年,那撰文者姚璹又是啥人呢?继续网搜,原来姚璹是武则天时的一位名相啊,《新唐书》《旧唐书》都有传,此处只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名相吧:

    姚璹(632年-705年),字令璋,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出自史学世家,唐初著名史学家姚思廉之孙。唐代有两位姚姓宰相,一即武则天名相姚璹,二即同时稍后的唐玄宗开元时名相姚崇。二姚皆著名的吴兴(今浙江德清)姚氏之后,姚崇在后世的名声更大些,笔者猜测在宦途上,姚璹应提携过年令小些的同族姚崇。璹父母早亡,他抚养弟妹以友爱称,少年勤学,永徽年间以明经登第,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他学识出众,善于文辞,升为中书舍人,封吴兴县男。武后时擢夏官侍郎。后受武则天重用,两任宰相,督造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天枢及重建明堂,创"时政记″,宰相时政有史录自璹始。宦海沉浮50多年,二任宰相,神龙元年(705年)74岁去世,遗命薄葬。唐中宗追赠他为越州都督,谥号为成。

    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姚璹与定州中山法果寺碑的事,网上又搜到《唐九卿考补订》,文中见有:晚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续编》卷二二《大唐定州中山法果寺之碑》阳 面与阴面都题有"朝议大夫、守司府少卿、检校定州刺史、吴兴县开国男姚璹",跋引《金石分域编》云:"姚璹撰,鞠处信正书,垂拱三年四月,在唐县岭上村法果寺″。
    也即是说:这法果寺碑立在垂拱三年(687年)四月,姚璹时任​朝议大夫、守司府少卿、检校定州刺史、爵吴兴县开国男。笔者分析法果寺立碑时,因姚璹此时正在定州检校刺史任上,于是就请他撰碑文了,又请了名书家鞠处信书写,他俩人应该都来过这唐县法果寺。或者这碑干脆就是姚璹自己积极作主、提议刻立并亲自督造的,用来记载纪念建成这数百尺宏伟高塔或其它一些大事。这有待找到具体碑文内容。

    另网上又搜见姚璹之弟姚珽亦为贤能大儒名臣,姚珽(641~714年),字令珪,在其兄之后也任过定州刺史,网上见《姚珽墓志铭》,文中有提到其任定州时的内容"……以(珽)课最居多,擢为定州刺史。于时北蕃逆命,侵扰朔垂;東胡作梗,凭淩赵际。公式遏有备,虏不敢窺,州壤肃清,人无劳止。先是吴兴公(姚璹)经牧此州,棠荫在詠。及公为政,仁恩重洽,有识议者,以为近代莫之有焉。是知两杜夹河, 古来为贵;二冯继踵,今胡足称。……″姚氏两兄弟先后任定州刺史,皆有政绩名声,皆为时所美,史上确实少见,且兄弟二人皆高寿至74岁,更是巧合啊。不知姚珽来过唐县法果寺见过其兄所撰文的这块大碑否?也可能专程或公务顺便来过吧,看着抚养自己长大的兄长的美文大作,想着兄长的政绩名声,定有一番感励在心头。姚珽也有可能效其兄也在此留下有意义的碑或文啥的,能发现就更好了。

    姚璹姚珽这俩亲兄弟,同为大唐大儒名臣,又都曾为本地定州刺史、有功绩的父母官,又同高寿74岁,又都在此中山法果寺留下宝贵文字的话,这么多历史的巧合,恐怕中国历史上唯一了吧?著名的北宋二苏兄弟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同科制举、同朝为官、同贬地方、死葬一处,已让后人称奇乐道,这二姚兄弟岂不更奇?苏轼也曾出知定州,留下政绩美名佳话,苏辙也寿74岁,巧哉奇哉!

    总之,笔者以为这中山法果寺大碑,据网上搜看,很可能是武则天时名相姚璹与名书家鞠处信的唯一现存碑文了吧。这么大体量的、有记载的一方名寺名人名碑,历经千百年保存至今,实属难得珍贵。很可惜碑文整体内容网上没有搜到,现场也看不太清了,需相关专家拓片察看,若碑文亦有重要史料内容,那这碑的价值就更大了。已有裂纹了,再不加强保护,日晒雨淋,人为破坏,很快就完了,惜哉痛哉!



    荒草丛中卧大碑,大唐名相姚璹撰。


    碑头:大唐定州中山法果寺碑




    小碑们砌墙了,多有文字,可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14: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1-6-30 15:57 编辑





    网名;路终远供图


    这是在清末《八琼室金石补正》中查到的,幸好有法果寺碑文,虽有些缺字。最后三页是此书作者陆增祥对碑文的一点解说,主要提到姚璹家族


    内容介绍此书是继《金石萃编》之后又一部金石学集大成之作,1925年刻印出版,1980年时文物出版社曾用雕版刷印,1985年又出版了缩印本。此书名为补正,是指对金石萃编的补正,陆一生专注于金石之学,对金石文字的考证也更精审,搜集也更全,是清代金石学的殿军之作。作者介绍陆增祥字魁仲,号星农,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卒于光绪八年1882,主要经历是在湖南做了十几年的布政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7-11 1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县中山法果寺碑文终在北京图书馆中查到了,大意如下



    原创2021-07-05 10:36·山海经研究路终远



    唐县中山法果寺碑文终于在北京图书馆《八琼室金石补正》(清陆增祥)中查到了,感谢唐县在京老乡"菩提本无树″费心费时去书海中找捞。初步研究了一下,法果寺简要兴废历史、与隋唐皇家的关系、关键人物修德禅师事迹、当时名臣姚璹受武后圣旨前来立碑的原因,很可惜不少字漫灭不全,只能说下大意:


    法果寺似建于北齐,北齐崇佛建此寺,用的是北魏著名僧统法果禅师的法号,法果禅师以"天子为现世如来″、"敬天子即礼佛″的观点著名且因此受北魏皇帝尊敬,实为保佛教发展对皇帝的迎合,他还协办政事有功。


    法果寺建成后不久北周武帝灭北齐并灭佛,寺也残破,"齐变朝市,周毁伽蓝″。到隋文帝开皇十年,遣僧百余人,多有修葺,查文帝杨坚也曾任北周定州总管,政绩斐然,又崇佛,应是也知道此寺。但尚未完全修复,又遭隋炀帝昏虐,全国大乱,这里也未幸免,似又毁于战乱大火。直到唐朝建立,国泰民安。


    修德禅师刘姓,汉中山靖王之后,自小聪悟向佛,读维摩经一部,三日便可背诵。后居葛洪山中达"二纪有余″(24年多),一日来到法果寺,见残败不堪,遂发恢复大愿,陆续营造八院四廊、72龛室、佛像203躯,僧俗皆欢,名声远播。


    插一段有关高宗李治在定州的史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将讨伐高句丽,命令太子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确定了发兵日期之后,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马奏事,从此开始。等到唐太宗大军凯旋,李治跟从唐太宗从定州到并州。当时唐太宗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多日。


    可见高宗李治在定州监国约有1年左右,是其最后确定稳固嗣皇之位的关键1年,向太宗证明了自己经国理政的能力和至孝。高宗在定州政务军务之余,搜求本地贤达人土,应是在这期间听说了修德再造法果寺的事,很是欣赏,便敕其为曲阳修德寺住持,但仍居住在法果寺,应该是便于其调拔修德寺的僧众、产业来助其继续修造法果寺,并以这个寺名赐其法号为修德禅师,修德原来并无法号。高宗可能向修德咨询请教些事情、助己安抚民众、为太宗征辽战事顺利做法事祈福吧,二人间似是机缘巧合建立了较深君臣师友谊情。修德从此就在法果寺一直住了40余年,没有再去过别处,苦修佛法,刻写经石36部、共400多块,字都镌金,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五月二十九日,82岁去世,僧俗悲痛,弟子海玉继其位。上元二年(675年)高宗又敕此寺为大唐皇家建寺,赐旧名法果寺,说明法果寺之前有一段时间已改为它名。"寺称法果,标证果而崇法,僧名修德,彰具德而聿修″,高宗也似有将修德禅师比作北魏法果禅师之意,二位禅师都有大功德、又都敬礼辅助皇帝、还都高寿至八十多岁。


    到睿宗垂拱三年687年,时任检校定州刺史姚璹又奉武后圣旨到寺刻碑立碑,圣旨内容在末尾,缺字多、内容不清了。


    后面人名列表中有修德禅师的祖父侄孙名字官位。​


    另碑文中所说修德所造经石,现也散藏于南城子村民家中一些,当然修德之后千年间历代也应有别人续造,现存的也并不一定皆修德造。


    https://www.toutiao.com/i6981244 ... r&wid=162600098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3-29 14:07 , Processed in 0.1203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