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在永和镇,有一处红色旅游打卡点,那就是钱仓村。钱仓村曾是永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永和街正是钱仓村衍化出来的一条古街。钱仓现存有40多座古厝、番仔楼,它们是当地华侨们艰苦奋斗、热爱家园的重要见证。
姚氏故里 华侨之乡
钱仓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历山姚氏先祖徙居此地,至今繁衍六百余年,因此村民多姓“姚”。
大明洪武初,在此地收租设仓,因此得名钱仓,并沿用至今。村口处有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生动地还原了过去钱仓村设仓纳粮的历史面貌,上面飘着“南洋码头”的旗帜,承载着钱仓村民到海外谋生的历史记忆。

从明末年间开始,钱仓村民便兴起了下南洋做生意的风潮。到目前为止,村子里有人口一千八百多人,海外侨胞却有三千多人。虽然旅居海外,但侨亲们对家乡感情极深,每年的晋江姚氏始祖中华舜帝诞辰,在海外的钱仓游子都会组团回乡谒祖。
钱仓村有成片的古厝群,徜徉在午后的阳光中,显得特别古朴静谧。在众多古厝中,最宏伟的莫过于姚金策宅。姚金策宅建于民国,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设计师巧妙地把古大厝设计成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两边的护厝却设计成西式风格,中西合璧的绝妙糅合,令人叹为观止。
古厝主人姚金策青年时期就前往印尼打拼,初靠肩挑杂货叫卖,因常关照一位独居阿婆,阿婆临终赠与一颗宝珠为念,谁知宝珠价值连城,卖珠购置椰子山一座,从此生意兴隆。后回家建下此宅,并热心回馈家乡,捐资建设重华中心小学的前身——腾圣小学。
姚金策英年早逝,他的后辈们将他与人为善的美德继承了下来,将空置下来的姚金策宅借给村里使用。后来,姚金策宅陆续当过驻军和部队团部驻地、乡村小学学堂、人民公社社址和党委驻地,在钱仓村的每个发展阶段,古厝姚金策宅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姚金策宅旁边有一座五间张的宅院,它的来源也颇具传奇色彩。清末年间,宅院主人姚端契在菲律宾当皮革工人,当时有一种风靡全菲律宾的彩票叫“地理”,姚端契有幸获得一等奖,奖金五万两白银。他随即回乡建家立业,建成两座二进五开间带护厝的房子,并分与兄弟四人各一份。
据说,当时在家乡的姚家大嫂也非常贤良,经常接济村里的穷苦人家,有需要的人往往会在她家屋外徘徊,不等他们主动开口,她便将钱银塞出屋外赠予他们。
从这些先辈的故事里可以看出,钱仓村自古以来就有着乐善好施、反哺家乡的传统和风气,并且一直保留了下来。从过去到现在,侨亲对钱仓的贡献从未停止过,钱仓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华侨对家乡的贡献史。
旅外贤达 乐善好施
2002年钱仓村开始规划建设,拟划出一块地来建设工业区。为了配合征迁工作,许多海外乡亲都得回来迁墓,有的侨亲就想干脆把先辈骨灰带去海外居住地安葬,这无疑会将侨亲们的“根”也一起带走。如何在留存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了建设钱仓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此时,香港钱仓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姚贻白提议建设一座新的陵园,将所有的墓地迁移至此,用空出来的这块地建设工业区。这座陵园就是占地十亩的“姚氏陵园”,而永和镇第一工业区也得以建成。
这一举措不仅留住了血脉,也留住了乡愁,同时为永和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姚贻白不仅主持姚氏陵园的修建,还将修建陵园剩下来的钱和多方筹集的资金一起投入到重华中心小学教学楼的建设之中。自此之后,重华中心小学便有了一栋四层二十四间教室的崭新教学大楼。

说起重华中心小学的捐建,还不得不提另外一位钱仓村的乡贤——姚加环。姚加环十三岁时便离开家乡随家人前往香港打拼,迫于生计,他不得不早早放弃在香港的求学之路,尚未成年便参加工作。
虽然上学的时间短,但姚加环对教育非常重视,先后认捐建设了重华中心小学教学楼和永和中心幼儿园。除了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姚加环也一直关心着家乡人的生活条件,他曾出资捐建了永和卫生院门诊大楼和钱仓老人协会大楼,后又斥资一千五百万元兴建了永和新街,使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
姚加环深谙“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为了促进家乡发展,他积极出资在家乡修桥造路,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修建时他慷慨捐资,并鼎力相助永和侨联大厦的建设,加强了钱仓村和外界的联系。姚加环捐资建设的建筑设施不胜枚举,家乡许多公益事业的功德碑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近年来,钱仓海外侨胞持续热心参与家乡公益慈善活动,支持家乡建设。2015年的舜帝诞辰,姚建基和姚建筑两位兄弟便共同出资数百万在家乡捐建“仙家茶大厦”。大厦一共有九层,村里主要活动场所都设于此处,包括村委会、老人活动中心、菲律宾同乡会驻钱仓办事处、国学教育基地等。大厦旁的济云寺也是兄弟两人出资百万修建。
古村新韵 再焕异彩
如今经过修缮后的姚金策宅变得更加干净整洁、视野更为开阔,还成为了以反映“晋江精神”,宣传“晋江经验”为主题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爱拼会赢》的取景地。古厝姚金策宅的变化正是钱仓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9年,“海峡两岸青年学子光明之城建筑文化体验营”在姚金策宅启动,来自台湾台北市立大学、台湾高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及华侨大学等10所高校的17个团队125名师生共同驻村踏勘,完成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为钱仓乡村振兴提供了许多金点子。
师生团队秉持“乡村的规划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的专业理念,深入实地测量数据,与村民展开交流,深入调研周边的场地和人文环境,在反复讨论后确定了改造方案,并在村委会、施工队的配合下完成了景观改造。

今年初,钱仓村新添了一个新时代文明建设的党建文化长廊。长廊把古民居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观光路线,分布在古厝群里的几个微景观更成为整条线路的点睛之笔。现阶段,钱仓村正着手于灯光亮化工程、公厕和道路修缮,并计划在重华中心小学原址建设新的灯光篮球场,进一步扮靓村庄。

得知家乡钱仓越变越美,姚金策的曾孙、旅居香港的姚培树乡贤倍感欣慰。他表示,家乡有许多的古宅、古建筑,保护好它们就是为在外游子们留住“乡愁”。为了不负在外游子的期待和提升当地村民的幸福感,钱仓村将继续在社区营造、人居环境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村落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引领钱仓古村落重新“活”起来,再次焕发光彩,彰显魅力!
打卡有好礼!摆出你最靓的POSE!
惊艳!今夜,梧林沸腾了!
刚刚!这视频在晋江疯传!事关……
来源 | 晋江乡讯
编辑 |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 李宇凌
审核 | 黄昌木 张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