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24|回复: 0

〖潘民中〗姚姓在平顶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8-24 16: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1-8-24 16:15 编辑

    姚姓在平顶山

    潘民中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祝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姚姓委员会平顶山联络处正式成立!祝贺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召开!


        欢迎大家从省内各地来到平顶山参加这次会议。平顶山市比着洛阳、开封、南阳,是座年轻的城市,但平顶山市辖区这块地方确是古老的。她位于中原腹地,伏牛山东麓,中岳嵩山南麓,淮河西北流向上流径最远的支流沙河(古称滍水)、汝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之内。在三皇时代,娲皇曾居于汝水之阳。炎黄时代,蚩尤居于滍水中游。五帝时代,玄嚣青阳氏降居于滍水,颛顼高阳氏降居于汝水,祝融族群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进入三代,这里是“夏人之居也”;尧之裔孙奔鲁,即今天的鲁山,建尧祠于滍水的发源地尧山;周公姬旦封鲁,其子伯禽将鲁之国号带到奄即今天山东曲阜,于是有西鲁、东鲁之分。秦汉时期,这里地处以洛阳为中心的三川郡,以宛城为中心的南阳郡和以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为中心的颍川郡的结合部。这里发生过一系列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战役。刘邦在这里发动犨东之战,打败秦南阳太守吕齮,奠定了入关灭秦的基础。刘秀在这里昆阳一战消灭王莽主力,进军河北,攻克洛阳,开中兴汉朝之大局。站在这里,背依豫西山地,面瞰黄淮平原,进可攻,退可守;右绾江汉,左控河洛,左右逢源,绾毂中原。历史的经验证明,这里具有军事战略枢纽地位。常言说“得中原者,得天下”。要深问一句“得哪里可以得中原”?回答将是“得伏牛山东麓者,可以得中原。”“得伏牛山东麓者,可以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历试不爽。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随后转出大别山,来到豫西,将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首脑机关安驻在伏牛山东麓的宝丰县,解决中原问题,为中国共产党得天下打下根基。


        说到姓氏文化,今天“姓氏”是一个概念,姓也是氏,氏即是姓。每家中堂祖宗牌位无不写着“×氏先远三代祖宗之神位”就是明证。但在汉代之前,“姓”、“氏”却是两个概念,姓是姓,氏是氏。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姓是用来区别血统的,氏是用来别贵贱的。同姓属同一血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了优生学原理“同姓不婚”,同姓通婚其育不繁。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氏族内逐渐出现贵、贱分化,作为氏族贵族的氏族首领、部落酋长、部落联盟首领有了氏号,氏族平民却不得有氏号,所以氏是区别贵、贱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进入奴隶制社会。在我国,五帝时代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五帝的后四帝颛顼、帝喾、尧、舜都出自黄帝的后裔,黄帝姓姬,他们都姓姬,但氏号却不同。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尧伊祁氏,舜姚氏。所以司马迁在《五帝本纪》最后总结说“自黄帝至舜,皆同姓而异其号。”舜生于姚墟,姚墟应当是一处姚姓母系氏族居住过的地方,所以舜以古姓“姚”为氏。舜以“姚”为氏,使“姚”这个古姓得以发扬光大,绵延千古。周武王灭商,封第四子于应为应侯,封帝舜之后于陈。滍阳应国墓地出土的铭文青铜器中有应姚簋、应姚鬲、应姚盘,当是陈国国君之女姚氏嫁于一代应侯遂称“应姚”所制。使应国国君后裔有了姚氏血统。


        平顶山市所辖舞钢市下边有一个庙街乡。庙街的“庙”是供奉舜帝的舜帝庙。这里怎么会有一座舜帝庙?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舜帝生前曾到过这里,留下有遗迹,后人为了纪念他,修了舜帝庙;二是舜帝的后裔一支流落定居在这里,为了敬奉祖宗修了舜帝庙。舜帝庙一直存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舞钢这里系桐柏山余脉浅山区,不临大道,利于族群隐蔽世居。东汉做过三公之司空的韩棱是这里人,死后葬在这里的老金山下,其后一支近两千年来不管天下治乱兴衰,世世守护祖墓,至今韩棱墓近旁的大韩庄、小韩庄仍居住着韩棱的后人。舜帝庙的建立与绵延也应如此。


        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铫期,是郏县人。“云台二十八将”是追随刘秀打天下的三百多位武将中的佼佼者,相当于新中国开国授勋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刘秀是南阳人,起事于南阳,追随其打天下的也多是南阳人,云台二十八将中有十七位是南阳郡人。刘秀从南阳出来,在昆阳大败王莽主力,昆阳属颍川郡,昆阳大战后经颍川郡北上河北。“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七位是颍川郡人,父城(今宝丰)的冯异,郏县的臧宫、铫期,襄城的坚镡、傅俊,颍阳(今襄城颍桥)的王霸、祭遵。十七加七等于二十四,只有四位是其他地方人。铫期之“铫”本为“姚”,《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其先姚氏,避难去‘女’从‘金’,成铫氏。


        汝州广成是姚崇的成才之地。姚崇故里在陕州硖石,他十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居住在汝州广成外婆家。广成一带(今汝州温泉镇一带)为汉唐皇家苑囿,就是专供皇家游猎的自然保护区,有山有水,有泽有林,由广成泽(今汝州温泉镇涧山口水库)、广成山即崆峒山、广成城、广成关、广成祠、温泉群组成。失去严父管教的少年、青年姚崇在这里日与同里伙伴呼鹰放犬,布阵游猎。姚崇二十岁那年,饱学之士张憬藏游学路过广成,落脚姚崇家,见姚崇气宇轩昂,眼神里透出一股灵气,但与之交谈却感到知识贫乏,文理欠通,于是就劝姚崇要好好读书,增长见识,并鼓励说:“广成是上古贤人广成子居住之地,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你将来当以文才显名,可能做到宰相,不要自暴自弃,要好自为之!”从此,姚崇潜心修文,刻苦攻读,学业大进,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三十岁步入政坛。开元元年(713),取得皇位的唐玄宗要选一位大才任宰相,辅佐自己振兴朝纲。经过多方考察,有任用同州刺史姚崇的意向。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下举行盛大阅兵式,参加的军队足有二十万,旗帜相连五十余里,但军容不整,秩序紊乱。玄宗大怒,下令将总指挥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罢官流放,召姚崇以试之。玄宗问姚崇:“卿颇知猎否?”姚崇回答:“臣少孤,年十岁居广成泽,目不知书,惟以涉猎为事。二十岁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宰相,无为自弃。尔来折节读书,今虽官位过忝,至于驰射,老而犹能。”于是,指挥卒伍,投枪射箭,进退有序。玄宗很称意,即拜姚崇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郭元振为宰相。可知汝州广成是姚崇人生旅途上转入正道成为盛唐四大贤相的关键之地。姚崇为相后,封梁县侯、梁国公。这个“梁县”、“梁”国均取自广成之所在的政区,这里自秦置梁县,至唐汝州的附郭县仍为梁县。


        襄城,与郏县、汝州同在汝河中游,与鲁山、宝丰、叶县共同构成一个地理单元滍汝流域,今天属许昌市,过去属平顶山。明初姚家从山西迁居襄城,到明朝后期出了一个姚继可,万历三十年(1602)官至工部尚书。我们知道明朝不设丞相,六部尚书入阁辅佐皇帝为政。到现当代,襄城姚家的姚从吾1922 年夏由北京大学选派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专攻历史方法论、匈奴史、蒙古史及中西交通史。1934 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主讲历史方法论、匈奴史、辽金元史及蒙古史择题研究等课程,系当时蒙元史研究首屈一指的学者。1936年,兼北大历史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1946 年 9 月,任河南大学校长。1949 年初去台湾,受聘为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创办辽金元研究室。1958 年 4 月,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1970 年 4 月 15日病逝。遗著《姚从吾先生全集》共十册。七、八、九十年代的台湾闻人李敖就是姚从吾的研究生。


        现如今平顶山境域内的姚姓聚落,鲁山有姚沟、姚吴程和三个姚庄,宝丰有姚家、姚洼、姚店铺、姚庄,郏县有姚家门、姚王庄和四个姚庄,叶县有姚王、姚寨,汝州有两个姚姓行政村姚庄、姚楼和五六个姚姓自然村,舞钢有四五个姚姓村庄。市区有姚孟。这些聚落起码都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有些可能还更久。可以说,平顶山无疑是一个姚姓聚居的地区。平顶山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一座移民城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省内各地,全国各地的人才荟萃于平顶山,其中当然也包括姚姓族人。大家为平顶山的建设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正因为此才有了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姚姓委员会平顶山联络处的正式成立。平顶山姚姓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今天,河南省姚姓与姚崇文化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在平顶山召开,给平顶山的姚姓宗亲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相信联络处一定能够把姚姓文化做大做强。


        祝河南省姚姓与姚崇文化研究会越办越好!

    (此文为平顶山市著名学者、平顶山市原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在河南省姚姓与姚崇文化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上的学术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5:37 , Processed in 0.1019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