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84|回复: 48

平远姚氏二修族谱原文誊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12-2 1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远姚氏二修族谱原文誊录



    平遠姚氏族譜序



    吾盖读吾太守姚公家乘記畧,而知姚之所由,昌興其所以悠且久也。古帝王之後,皆爲世家巨族,往往變姓别氏,以长子孫。三代以来莫盛于姬周,其苗裔至百三十有八姓。三代以上莫盛于大舜之裔。凡为姓二十有九,皆自姚變妫以遞更焉,唐夏殷无及此者。说者曰:“周以孝治天下,舜以大孝格天,祖功宗德不同,故天之培之亦异”,此其大较矣。然周以孝治天下,而当时历世三十,历年八百者,无改姬姓,之旧其祥焕发殆尽,天不能为私之,是以百三十八姓中,最昌者不过什一二,余多失传,而姬反不甚著。舜起侧陋,以大孝为天子,輙即禅禹,不私其子孙,无由盡發其祥,积愈厚而流愈光,是以二十九姓多望族。而姚之传也,遍海内,一本萬葉,盛大靡穷,於戯孝之所闗,岂不誠大矣哉。今粤之姚,本于閩,閩之姚,本于越。而越之姚则本于帝舜六十七世孙渊,有故而逃至吴兴变姓妫而居焉。渊孙冀州刺史平,复姓姚氏,是为武康起家之祖,此吴兴郡所由称也。由武康而遷莆田宁化,或遷陕,或散居會稽山陰不具论。由莆而惠占籍归善,而潮占籍潮陽程乡,皆同时。遷其在程乡者,念一公也。生子四:长曰祖德,再遷海陽。四曰祖章,徙居虔之安远久之,乃有更姓为妫以避本籍差徭者:三曰祖盛,遷石正郷,見與大柘超竹同蒸嘗。而自石坑迁大柘者,则於太守公为二世祖,即念一公之仲子祖隆也。祖隆四传而后分居柘、竹,皆古梅州地,明初隸程乡,嘉靖中割为平遠,并辖大柘、超竹、石正,即今平远遠之姚之所由来也。先是潮惠诸姚皆鼎盛,巍科顯位,代不乏人。惟平远一支,久而未贵,至太守兄弟,始以明經高等起家,而太守歷官司马郎叠点杭徽两大郡,此古二千石,漢武帝所谓与朕共天下者,实惟此官,豈不偉哉。往者,余为少司马時,與太守公同官,數闻其言歉歉,以不克光大为憾,有舊譜未授剞劂,亟欲修而梓之,夫孝莫大于親親,親親不外於睦族,尊祖敬宗之義由此其昭焉。太守身为賢大夫,立朝臨民,犹一念不忘家乘若此,则其所以為孙若子,并其祖若父之層纍而上佑启后昆者,盖可知矣。而况其六世祖謙,嘗以里长受事,行間掌绘山图,导勦東石垻頭贼,其时不分玉石,奉令杀無赦。謙不忍,捐已資賄缩其地,又使扶老挈幼遁去,全活億萬性命。师至無功,坐謙受賍。罰军需千两,僅乃得释。此其積功累仁為何如也。夫舜,聖人也。徒以一帝之興不足以尽其盛,醞釀積蓄而至后裔,或發於閩,或發於越,或發於陕,於赤亭羗之地。而其在粤者,或於潮、於海、於惠,漸次先發焉。推而至今,江楚、吴、晋間莫不燁然以冠盖称。自漢、晋、唐、宋、元,明以来。未之有艾。平遠亦聖人之裔也,又多陰行善,其前此亦猶未發,潮海二陽及惠併閩越秦晋江楚未發之諸姚也,今而後,方自太守公始,何必不若諸姚之盛,又何必不若漢晋唐宋元明之世之迭興也哉,後之子孫,世守此譜,紹衣聞德,期無负于聖人之裔可矣。是歲也,太守公方領吾郡,称良二千石,不余鄙棄,移書至,以譜序命之,余固部民,重念平生,言不敢謝,不敏聊序梗㮣,寄弁簡端。若其詳,则有太守公記畧在。

    康熙十六年丁巳歲春正月。
    賜進士出身光祿大夫。經筵講官、禮部尚書加二級,前工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督捕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刑工兩部左右侍郎,右春坊右庶子兼内翰林弘文院侍講,内翰林國史編修庶吉士。誥勅撰文甲午科顺天郷試主考,甲辰癸丑科文武殿試讀卷,丙辰科會試正主考。
    年家治弟吴正治頓首拜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遠姚氏族谱自序



        今夫族之有譜,犹國之有史也。史以記历朝之實錄,其間政事之得失,風尚之異同,雖治亂因革靡常,要不越夫禮,而典章文物由是昭焉。譜以誌一家之世系,其间水木之本源,支裔之蕃衍,虽聚處遷移不一,要不忘其自而,門第閥閱由是著焉。然则族譜之修,固不重且亟哉!維我族本黄帝之後,因帝舜生于姚墟,逐以姚著姓,其後有柝為陳思胡虞者,又有出使被羈异域,遂為赤亭羌之祖者,而嫡傳子孫,终依姚姓。稽舜六十七世孙渊,為大司农;延年被執,逃于吴興,而改姓妫。渊子徵,徵子平,为漢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復姓姚,为吴興起家之祖。今海内姚氏,皆吴興郡,则我姚氏水木一源,與他氏之宗泒不同者有間也。但後裔繁多,散居各省,遷徙不常,後之子孙,不攷究源流,詳稽家乘,竟有㤀其世系而不知其分自何代,徙自何地者矣。予祖景清念一公,其先由越徙閩,至宋末元初,念一公为潮之梅州驛,值时變亂,民逃地荒,因休官而立籍此地,承甸、韓莆、義化、龜漿、萬安等都,遂卽韩莆之均田而居焉,生子四:长祖德,次祖隆,三祖盛,四祖章。祖德移居同郡海陽,祖章移居虔之安遠,祖隆即尴二世祖移于梅之大柘郷,祖盛移于鄰郷石正。泒系井井,其景清以上,则潮陽之祖孚,與尲祖景清,俱出于天明一支。天明以奉常典禮出宰侯官,莆福韶溪居焉。天明父孟瑜,一名遠,為泗州參軍,參軍為薊州刺史弘慶之子,弘庆父希齊為节度使,是為九十四世。希齐为八十六世吏部尚書察之裔孫,察父僧坦為開封府儀同三司。凡策勳彛鼎、流光天壤者,僧坦以上,代有其人,俱详于谱中。自六十七世之下,徙居吴興武康後,或遷居陕郡,或散居會稽山阴,或遷漳莆宁化,或遷吾潮與惠,源流昭然。然则姚氏之散處海内者,其初皆本一人之身無疑也。祖隆生文馨員外郎,文馨生志昌,志昌生仲禮,三世俱單傳。至仲禮生子九人,為肃、静、謙、讓、敬、寬、裕、定、完,而寬、定无嗣,七房皆有傳。而后後裔乃漸昌熾,尲则謙祖所自出也。吾潮有廣濟橋,甃石壹百餘丈,架屋叁百餘楹,横亘婉蜒。相传為韓仙湘子所造。而查橋旁寧波寺,則勒予祖仲禮督造之功,其勤勞至今永賴。又吾謙祖,因東石垻頭變亂,法宜盡勦,予祖以里长入行陣,扦山圖,恐玉石俱焚,以橐中資賄缩其地,且陰传預避。俄而緫戎征勦无功,遂陷祖受賍,罚军需千两方脱罪。家產殆盡。夫倾產以救億萬性命,陰德至大。我子孫今日丁赋殷盛,衣冠濟楚,孰非先澤之所遗也哉。祖隆與孺人合塟於惠州之齊昌,距柘郷百餘里,因三世單传,且單传之祖,或早逝或家難,祖隆塚墓失祀幾三百年。盖舊譜内载祖塟齊昌石馬某山某向,而其邑有石馬村,子孫惟于是尋覓,不知所塟墳邊有古墓石馬,遂相傳其地为石馬,非前石馬村也,屢世采访弗獲。不意於今上康熙壬寅年,裔孫上启與桴及道明,偶宿其地,土人為言,此處有汝族祖墳,經久失祀。因往觀之,銘誌宛然,巒翔岱舞,称为姚氏佳城。此固祖孫一氣所孚感哉。要之山川有靈,不忍我祖久湮于荒烟断壠間也。我後人益信修德之報,三百年来毫髮不爽有如此。因修家乘,粗述其源流,并表而著之,後之人誠能善繼善述,以大前人之烈而振後嗣之芳,世增其美,則于斯谱為有光而于祖宗貽謀之心為無負云。
        旹
        康熙贰拾贰年歲在癸亥仲春月。
        恩 進士通議大夫,知江南徽州府事加二級,前知浙江杭州府事,兵部督捕清吏司郎中,户部山西清吏司員外郎,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加一级奉
        差 監督大通橋漕运知直隸昌平州順義县事加一級
                                        十三世孫尲謹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  系  畧

    十三世裔孫景謹識
        我平陽姚氏,分自天明季派。天明為尚书察之裔孫,察父僧垣,封北隆公,自帝舜逓至僧垣,蓋八十六世也。察生豐城公思廉,思廉生憕、惲。憕之十世孫源為會稽山陰祖。惲之六世孫蘇州刺史弘慶,生二子盂玉(一名遷)、盂瑜(一名遠)。遷生鳳,徙莆陽霓坡。遠生天明,居莆福韶溪。天明三子,盂派由度而惠,至宋進士廣東倉判亨震则其八世孙也;仲派由慶而升,至六世朝圭,为漳之祖。十世伯紹、伯純兄弟,入廣居海豐。而揭陽始祖又其十二世孫岱徙居也。季派由業而益,至念一公兄弟四人,念二生廷喜,遷居暢山,念八、念九生千四、千二、千三未徙也。念一公與潮阳之祖孚,均出季派十世支孫。孚為潮陽尉因家焉。念一公为驛梅州,休官承甸,遂家均田。平之有姚氏自此始也。念一公生子四,祖德、祖隆、祖盛、祖章。祖德遷海陽,祖章遷虔州,祖盛居石正,生文新,文新生仕昌。明成祖時任人材布政司,運粮卒于旅邸。景之二世祖祖隆,生員外郎文馨公,其子即志昌,其孫即仲禮。仲禮生九子,為肃,静、謙、讓、敬、寬、裕、定、完。寬、定无嗣,七房皆昌盛,散居大柘、超竹。而景则静祖捌世孫也。自念一公逓傳以下,富贵通顯,代有其人,而家乘残缺,尚未明備。至十三世孙弗塵以明經高等授縣令,目公中丁酉鄉進士,欲重修譜牒而未逮焉。今中憲大夫滙川,歷任司農司馬,遷杭徽两郡太守,解組林下,重訂族谱。景乃與弟亦公,升菴、姪天若、枚侯,考其世系,粗槩其畧。後之觀者,溯其源始,詳其支裔,知河流萬派,出自一源,则尊祖睦族,孝弟之心应油然生矣。

    康熙二十二年歲在昭陽大淵獻律中林鐘之桂魄初圓時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族  谱  跋
    十二世裔孫凱謹識
        嘗稽宗譜之設而知古聖王之為天下,後世人道計至深且切也。禮曰:人道親親也,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収族。自宗法不修,而世系不明、昭穆莫辨,族姓繁衍,始有忘其本者,后世欲復古而無由,势必假族谱以维繫之。使知先祖雖遠而世系可考,后裔雖繁而昭穆不紊,是後裔千萬,其身皆由先祖一氣之攸分也。而孝友之心自有,勃然莫遏者矣。余姚氏家譜,修于明萬曆庚辰歲,迄今百有餘年矣。歷年久而后裔益繁,恐有一本而至於塗人,如秦人視越人之肥瘠,漠然不加忻戚於其心,此仁人孝子不能無遗恨也。家太守仁孝夙著,雖居官署,每惓惓于家乘,予軰亦有志而未逮。乃壬戌春,太守致政榮,旋即毅然以修譜为急務,倡率族人士,鳩工付梓。命族之有史學者共勷厥事。其用意虗公,其立法則謹嚴,考之往牒,詢之故老,而依序臚列,世系燦然,昭穆秩如。凡有徽行潜德,必为發其幽光;官职封谥,必为著其寔跡,以至大節必嘉,閨範必揚。已载者仍舊不敢芟,未載者增新不敢匿。盖家乘稱善不稱惡,稱善為後人勵,隐惡為亲者讳也。閱又六月而譜告竣,太守嘱予一言以跋其後,予不嫻於辭苐,歷观古今来名门右族,其苗裔之蕃衍,雲仍之鼎盛,雖由祖先德澤之厚,而皆由於後人能以仁厚立其基,勤儉培其根,謙虚卑遜毓其枝幹,且勤學修行,孜孜而灌溉之。斯根深枝茂,故能保世而亢宗,光前而裕後也。余軰誠能勸而勉之,毋刻薄居心以傷和气,毋驕侈接物以敗令德,毋耽逸縱肆、援引匪人,以隕墜家聲,則奕葉弥茂,宗風有光,斯譜垂芳無窮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族谱后跋
        程子有言曰;管攝天下人心,须是明谱系,立宗子。夫谱一家之乘耳,何與天下人心?蓋自人心之不知有孝也。而弒奪之禍生,人心之不知有弟也。而凌競之風起,譜系不明故至此。使天下之人,家有譜,譜有宗,則人知尊祖,由高曾上溯始祖皆一氣相承也。而孝親之心油然而生。人知睦族,由兄弟逓推雲礽,皆之人所出也,而弟長之心油然而生。人人亲亲长长,而天下平矣,譜之所係顾不重哉?吾家前有舊譜,乃先王父东台公倡脩。然自明万曆庚辰至今,更厯百餘年。所而族之生者、卒者、隐者、顯者與夫轉徙者,不知其凡幾也。徜無以譜之,则歲久齒繁,其昭穆世次将有乖離錯亂,而莫之能辨者矣。太守公滙川,孝弟性成,深為此懼。因致政之暇,繼閱前谱而增脩之。楠乃不辭足繭,親考郡之海陽、潮、揭譜系合符,慱採廣搜,敬謹重訂,闕者補之,畧者詳之。後之觀者,當興孝親弟长之心,而盡尊祖睦族之道。若徒覽其世系之詳明,人文之繁盛。是猶晋人之爱其文媵,鄭人之寶其珠櫝也。豈太守公增脩譜牒之意哉。

                                    十三世裔孫楠謹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讀陳情而堕泪,仁孝興思誦出,帥而生悲,忠蓋繫念。况親繙先人之懿蹟。手書家世之芳,型其衣裳,桮棬之恩,感慨於中,興发於後者,将何如也?癸亥之歲,家大夫重訂族譜,慱採廣罗,搜逸闡幽。凡遠祖之系派,近祖之昭穆,與夫茔兆谥号,芳名善行,記載詳明,如数家珍,編集成稿,以筆墨之役属余小子。夫小子雖無换鵝之书,敢辭塗鴉之劳?乃筆就全譜,以付劂剞。鸣乎,鲁公性孝,親書家廟神碑,陽氷思親,手揮侍即,寔錄載筆,興思先人不遠。後之觀者,畧书法之粗陋,覩先型之昭垂,以動仰止之思,可乎!
                                          十三世裔孙暘謹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世裔孫簡謹跋
    萬物本乎人,人本乎祖。未有娠于空桑感于武敏者也。人惟知本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使本支之裔不致繁衍絲亂,漸夷于途人,泛然忘其為宗族者,修明譜牒之功也。吾家昔有舊譜,但草創之初,規制未偹,事多闕畧,文亦簡率。又自明萬曆迄今,更歷八世,時移歲改,風會遷移,人文消長,變更已極。每念祖宗統緒之垂,支裔宗盟之重,幾望賢哲莫有起而承其事者。中憲大夫,解綬榮歸,敬謹重修以續百餘年未傳之緒。不特記載詳明,開卷瞭然。抑禮儀為興家之重,忠厚為立身之本,而忮刻鄙恡為夷于卑賤之由。法戒昭明,趋向易決,尤為族人之鼎銘。後之子姓,世為遵守焉,可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1-12-2 14:41 编辑

    史記帝紀

    漢太史令龍門司馬遷著宋中郎外兵參軍聞喜裴駰著唐朝散大夫國子博士弘文館學士河內司馬貞撰諸王侍讀宣議郎守右清道率府長史張守節上
    明李元陽輯訂                       高世魁校正

        第一世  帝舜,生姚墟,始姓姚,妻尧二女娥皇、女英。生商均,稱有虞氏
        第二世  商均,食采于虞。
        第三世  夷伯,商均子。
        第四世  强餘,夷伯子。
        第五世  頡,强餘子,
    第六世  夢熊,頡長子。
    第六世  虞思,颉次子,颉孙汶失国后,相君,谏以为有虞氏国家受命之,帝不可绝祀,乃求汶叔思,复封於虞。
    第七世  汶,夢熊子,學豢龍於劉累,以事孔甲。累敗而逃。汶因失國。相君諫以為有虞氏,國家受命之事不可絕祀,乃求汶叔思復封于虞。思卒,子友龍立。
        第七世  友龍,虞思子。
        第八世  寿肸,友龍子。
        第九世  叔儀,寿肸子,生子二:康伯 康仲。叔仪传国康伯康伯传子宗石宗石生子期,忠谏於桀为桀所灭。
    第十世  康伯,叔儀長子,子宗石
    第十世    康仲,叔儀次子。
    第十一世  宗石,康伯之子。
    第十一世  祖媯,康仲之子。
    第十二世  期,宗石之子,忠諫於桀,為桀所滅。
        第十二世  發,祖媯子,汤興,復封於虞,謚思公。
        第十三世  媯方,发子。
        第十四世  振,媯方子。
        第十五世  維,振子。
        第十六世  壽固,維子。
        第十七世  敖,壽固子。
        第十八世  勝,敖子。
        第十九世  元捷,勝子。
        第二十世  偃,元捷子。
        第二十一世  姑猛,偃于
        第二十二世  公允,姑猛子
        笫二十三世  簡,公允子
        第二十四世  填叔,簡子
        第二十五世  野,填叔子
        第二十六世  无斁,野子
        第二十七世  菑,无斁子
        第二十八世  叔正,菑子
        第二十九世  獻子,叔正子
        第三十世  亞壽,獻子子
        第三十一世  原壽,亞壽子
        第三十二世  梦延,原壽子
        第三十三世  閼父,梦延子,武王代纣任为陶正
        第三十四世  胡公,閼父子,父为陶正,能利器用武王,封於陳以奉舜祀,嫁以元女,赐姓妫,乃改姚为妫。生子申公,相公,申公,传位相公,相公传位孝公。
    第三十五世  申公,胡公长子,名犀侯
    第三十五世  名臯羊,申公弟,傳位孝公
        第三十六世  孝公,申公子
        第三十七世  慎公,孝公子名圉戎   
        第三十八世  幽公,慎公子名宁
        第三十九世  釐公,幽公子名孝
        第四十世    武公,釐公子。名灵,生子二,夷公、平公。
        第四十一世  夷公,武公長子
    第四十一世  平公,武公次子名燮
    第四十二世  文公,平公子名圉、生子二:桓公、佗。桓公传子厉公、庄公、宣公,宣传穆公,穆传共公、共传灵公,灵传成公、成传哀公,哀传惠公、惠传怀公、怀传泯公,楚灭之。
        第四十三世  桓公,文公長子
    第四十三世  厲公,文公次子,名佗。立未逾年、无谥佗死,厉公跃立,旧谱以厉公即佗。以跃为利公、从史记误。今从左氏传考正。
    第四十四世  免,桓公子
    第四十四世  利公,桓公子,名躍。
    第四十四世  莊公,桓公子,名林。
    第四十四世  宣公,桓公子,名杵臼。
        第四十四世  完,五父佗子、佗死與莊公太子籞宼善,莊公娶嬖姬生款,欲立為太子,乃殺籞宼,完惧祸及己,變姓名田完。逃於齊桓公使為至正,懿中妻之以女。卒謚敬仲。为陈大夫、完与宣公太子御寇善、宣公嬖姬生款.欲立为太子、乃杀御寇.完惧祸及己,变姓名曰田完,逃於齐桓公、使为工正、懿仲妻之以女,卒谥敬仲。生子五:穆、密、伾、洙、宰。
        第四十五世。穆公,宣公子,名款
    第四十五世  穆,完长子
    第四十五世  密,完次子
    第四十五世  伾,完三子
    第四十五世  洙,完四子
    第四十五世  宰,完五子
    第四十六世  共公,穆公子
    第四十六世  伯考,穆子
    第四十七世  靈公,共公之子,名手國
    第四十七世  续,伯考子
    第四十八世  成公,靈公子,名午
    第四十八世  文子,续子,名须无
    第四十九世  哀公,成公子,名?
    第四十九世  桓子,文子子,名无常
    第五十世    惠公,哀公子,名?
        第五十世    武子,桓子子,名开
    第五十一世  懷公,惠公子,名?
      第五十一世  僖子,武子子,名乞
      第五十二世  湣公,懷公子,名?。四年楚滅之
        第五十二世  成子,僖子子,名常
        第五十三世  襄子,成子子,名盘
        第五十四世  庄子,襄子子,名白
        第五十五世  大(太)公,庄子子、名和,周安王命为诸侯。
        第五十六世  桓公,大(太)公子,名午
        第五十七世  威王,桓公子、名因齊,戊子始称王。
        第五十八世  宣王,威王子、名辟疆
        第五十九世  湣王,宣王子,名地
        第六十世  襄王,泯王子、名法章、生子二:建、假。假齐立为王。
        第六十一世  王建,襄王長子、降秦国滅。生子三:嘉、脩、良。嘉国灭,不食而死。嘉子安,项羽立为济北王,修逃难改姓王氏。
        第六十一世  假,襄王次子。
    第六十二世  嘉,建長子,不食而死。
    第六十二世  脩,建次子,逃離改姓王氏。
    第六十二世  良,建三子、见秦兵入宫,以奔走折足得免诛死,生子二:疾祐,疾祚,疾祐汉高八年、诏齐楚大族徙关中,家长陵。疾祐子昌、女为景帝后、生武帝,昌长子蚡 、武帝时武安侯大尉、六月癸巳为丞相、昌次子胜、以盖国封靖侯、蚡子梧、袭武安侯、胜子佗、袭靖侯、后皆坐事、国除。
    第六十三世  安,嘉子,項羽立為濟北王。
    第六十三世  疾祐,良長子,漢高八年詔齊楚大族徙關中,家長陵。
    第六十三世  疾祚,良次子
    第六十四世  昌,疾祐子,女為景帝后,生武帝。
    第六十四世  留,疾柞子
    第六十五世  蚡,昌長子,武帝時武安侯太尉,六月癸巳為丞相。
    第六十五世  勝,昌次子,以盖國封靖侯
    第六十五世  牟,留子,以子贵,封大司农。
    第六十六世  梧,蚡子,武安侯元朔三年,坐衣襜褕入宮廷中,不敬,國除。
    第六十六世  佗,勝子,靖侯元鼎五年,坐酎金,國除。
    第六十六世  延年,牟長子、字子宾、昭帝朝以材畧,给事大将军光,後拜大司农、坐罪,耻入徴,自刎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1-12-2 10:49 编辑

    姚氏族譜



    唐豊城公瀛洲學士裔孫思廉奉

    敕創脩



    貞觀六年



            第六十七世  渊,大司農子(延年子)、见父被收、即逃吴兴、而改姓媯,卜居於霅溪之崖。
        第六十八世  徵,渊子,吴興有歸安县與媯氏同音、父渊以为合归安之义,因名徵。
        第六十九世  平,徵子,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復姓姚氏、為吴興起家之祖。
        第七十世  豊,平子,新莽纂汉、求舜后,封代睦侯,仍姓田氏。
        第七十一世  恢,豊子,莽乱随父丰復歸吴興而家焉,更姓为妫。
        第七十二世  顕,恢子,隐居不仕,钓於箬川、號箬泉酔翁。
        第七十三世  奕,顕子,西陵縣長。
    第七十四世  敷,奕子、武騎常侍、复姓姚、居吴兴、武康,生子二:膺、信。
    第七世五世  膺,敷長子,字彦和、累官至少府。膺子仙、广汉太守、诸葛亮辟为丞相椽。
        第七十五世  信,敷次子、吴選曹尚書。生子二:逢、巡,逢字得仁,累官至护姜校尉、使匈奴、被拘囚、为赤亭姜之祖。
    第七十六世  伯,膺子,太守諸葛亮辟為丞相椽。
    第七十六世  逢,信長子,字得仁累官至護羗校尉,使匈奴,被拘囚,為赤亭羗之祖。
    第七十六世  巡,信次子、湖山自乐,号默叟。
        第七十七世  子恒,巡子
        第七十八世  墨,子恒子
        第七十九世  和,墨長子
        第八十世  嶽,和子,晋永嘉中,王逊知宁州,拜為大将、大破李、有大功、以谗谮黜,裂冠而卒。
        第八十一世  杰,嶽子、痛父非命,潔身不仕。
        第八十二世  度,杰子
        第八十三世  元,度子
        第八十四世  汾,元子,隐居徵,召不出。生子三:纲、纪,菩提。纲事魏,徙家陕州、纲子宣业、梁吴兴郡公,宣业子安仁、隋汾州刺史、安仁子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都尉,祥子懿,字善意、嶲州都督、谥文献。懿长子元景,潭州刺史,元景子孝孙,壶关令,懿次子元之,名崇,历相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元之长子彝,邓海刺史,彝长子闿,越卅长史,闿子系典仪俟大祝、彝次子阆,郫令,阆子倍,须山令,伦扬州都督参军、彝三子,贵乡令,子侑,黄梅令,侑子琪,震山令,彝四子,司议郎、彝五子辟、河南丞,辟长子偁、主簿、偁子勖、谏议大夫,辟次子偕、御史,偕子烈、御史内供奉,元之次子异,大理卿,异长子闳、左拾遗,三子阀、洛州参军、闳子怦、宝应令,悟、襄王傅,、邓州刺史,惇、朝城令,惕、华原令,闳孙丹、陆浑令、浼、楚丘令,温、尉氏令,闳曾孙增、荥阳令,均、金华令,蕴、大理司直。元之三子弈、阳郡太守,弈子阐、御史,阐子恒、步监,协、松阳令、缅、参军,忱、主簿,恽、参军,懿三子,元素,宗正少卿。元素子弇,楚州长史,冯、舍人、算、鄢陵令,弇子闲、润州参军,訚、郓州刺史、赠、潞州大都督,冯子阍、余干丞,论、鄢州参军,算子闻、临河令、闻子合、秘书监
    第八十五世  綱,汾長子,事魏,徙家陝州。
    第八十五世  紀,汾次子
    第八十五世  菩提,汾三子,梁高平令。
    第八十六世  宣業,綱子,梁吳興郷公。
    第八十六世  僧垣,菩提子、官隋開府儀同三司,封北隆公、進爵北綘郡公。生子二:察、最。最官司马,最子思聪、左庶子、思聪子慎、刺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史姚氏宰相璹元之年譜



    宋宋祁奉

    敕撰                  
        姚姓虞舜生於姚墟,因以為姓。陳胡公裔孫敬仲仕,齊為田氏,其後居魯至田豊,王莾封為代睦侯以奉舜。後子恢避莾亂過江,居吳興郡,改姓為媯。五世孫敷復改姓姚。居吳興武康。敷生信吳選曹尚書。十二世孫僧坦隋開府儀同三司北隆公二子察。陝郡姚氏亦出自武康梁??東將軍吳興郡公宣業生安仁隋沴州刺史生祥。
    第八十七世至九十六世止(宣業支)
    第八十七世   安仁,宣業子,隋汾(沴)州刺史
    第八十八世   祥,安仁子,隋懷州長史檢校函谷都尉
    第八十九世   懿,祥子 ,字善意 嶲州都督 謚文獻
    第九十世     元景,懿長子,潭州刺史
    第九十世     元之,懿次子,名崇相,武后中睿玄
    第九十世     元素,懿三子,宗正少卿
    第九十一世   孝孫,元景子,壺関令
    第九十一世   彛,元之長子,鄧海刺史
    第九十一世   ,元之次子,大理卿
    第九十一世   弈,元之三子,陽郡太守
    第九十一世   弇,元之四子,楚州長史
    第九十一世   馮,元素長子,舍人
    第九十一世   算,元素次子,鄢陵令
    第九十二世   関,彛長子,越州長史
    第九十二世   閬,彛次子,
    第九十二世   閩,彛三子,貴郷令
    第九十二世   門,彛四子,司議郎
    第九十二世   閼,彛五子,河南丞
    第九十二世   閎,長子,左拾遺
    第九十二世   閈,次子
    第九十二世   閥,三子,洛州參軍
    第九十二世   闡,弈子,御史
    第九十二世   閑,弇長子,潤州參軍
    第九十二世   誾,弇次子,睢陽太守金吾將軍
    第九十二世   閽,馮子,餘干丞論豫州參軍
    第九十二世   聞,算子,臨河令
    第九十三世   係,関長子,典儀
    第九十三世   俟,関次子,大祝
    第九十三世   倍,閬長子,須山令
    第九十三世   倫,閬次子,楊州都督府參軍
    第九十三世   但,閬三子
    第九十三世   侑,閩長子,黃梅令
    第九十三世   伾,閩次子
    第九十三世   偁,閼長子,主簿
    第九十三世   偕,閼次子,御史
    第九十三世   怦,閎長子,寶應令
    第九十三世   悟,閎次子,襄主簿
    第九十三世   憺,閎三子,鄧州刺史
    第九十三世   惇,閎四子,朝城令
    第九十三世   惕,閎五子,華原令
    第九十三世   恬,閈長子
    第九十三世   憕,閈次子
    第九十三世   恆,闡長子,少監
    第九十三世   愷,闡次子
    第九十三世   協,闡三子,從陽令
    第九十三世   怙,闡四子,參軍
    第九十三世   忱,闡五子,主簿
    第九十三世   惲,闡六子,參軍
    第九十四世   承宗,侑長子
    第九十四世   珙,侑次子,震山令
    第九十四世   勗,偁子,建議大夫
    第九十四世   烈,偕子,御史內供奉
    第九十四世   舟,怦長子,陸渾令
    第九十四世   浼,怦次子,楚丘令
    第九十四世   溫,怦三子,尉氏令
    第九十五世   增,舟長子,榮陽令
    第九十五世   均,舟次子,金華令
    第九十五世   蘊,大理司直巡官
    第九十六世   颋,蘊長子
    第九十六世   圭,蘊次子,主簿
    第九十六世   進,蘊三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1 11:15 , Processed in 0.1225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