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3|回复: 0

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 1370 周年座谈会会议纪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7
  • 签到天数: 29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9-13 17: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录于《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15期刊


    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 1370 周年座谈会会议纪要


    2021 年 12 月 18 日,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姚崇故里纪念馆联办的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 1370 周年座谈会在三门峡市博物馆举行。三门峡市文化学者、陕州区张茅乡姚崇故里志愿者、姚崇后裔共 50 多人出席会议。

    姚崇,字元之,唐陕州硖石人,故居在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他五朝为官,三朝为相,一生为稳定国家政局、改革弊政、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做出杰出贡献,尤其是以十条政治纲领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封建社会最鼎盛的开元盛世而载誉天下。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其为唐代四大贤相之一。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称其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是伟人唯一表扬过的三门峡历史人物,是三门峡市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人。


    为了纪念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联合中国唐史学会、三门峡市文旅局,原计划于 2021 年 9 月中旬举办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 1370 周年学术研讨会,已有 10 个省市 20 多家高校与研究机构 40 多名专家学者撰写论文 36 篇准备参会,因为疫情原因,会议一再推迟。这次在姚崇故里三门峡市举办活动,是学术研讨会的一部分。


    会议由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姚学谋主持。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顾问、三门峡市原政协副主席姚龙首先致辞,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顾问、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李久昌,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三门峡市楹联诗词学会会长、湖滨区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方留聚,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顾问、三门峡市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主任石耘,市社科联副主席李纪文,市交通局副局长、社科专家尚柏仁,三门峡日报社副总编辑、文史专家刘书芳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以文会友,在此次会议上,三门峡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主任石耘,三门峡市党校副教授王福东,三门峡市原外经委主任、虢国文化研究会顾问刘宗武,三门峡市党校副教授姚宏章,三门峡市检察院原教育处长卫思捍,渑池二高高级教师任文武,三门峡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田双印发,三门峡二高社科专家王长见,文史学者《婉儿传》作者董建华等发表纪念姚崇诞辰的研究论文。姚崇故里乡贤、姚崇故里纪念馆创建者陈宝禹,三门峡市工信局原副局长崔跃,中华楹联报副总编、三门峡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李进才,虢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官君笑等先后发言。


    与会人员达成共识:姚崇以天下为己任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政以公、严以律己的廉勤思想,以人为本、提倡节俭的唯物论思想,与时俱进、善做善成的政治智慧和其家风家训,对于我们三门峡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乡村振兴等有启迪和借鉴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大家还对如何保护、开发历史名人姚崇故里的资源提出不少有积极意义的探讨和具体建议。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研究开发姚崇文化研究和开发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姚崇文化传承和创新必将会为我市文化强市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 1370 周年,三门峡日报公众号刊发了《中华楹联报》征集的《楹联同题:贤相姚崇》楹联 120 多幅;年初和三门峡市老年书协还举办了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70周年书画展。本次会议交流了姚学谋主编的《姚崇研究文集》1-2 集、《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会刊、刘书芳的《文史拾遗》、董建华的《婉儿传》和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编写的《三门峡文史资料》第 31 辑。


    现将会议各位领导、各位文化学者及参会者的发言要点整理于后。


    姚龙(三门峡市政协原副主席)
    姚崇是三门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是三门峡市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三门峡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姚崇一生最伟大的功绩就是以著名的“十事要说”为施政纲领,协助唐玄宗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开元盛世。故而,姚崇被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冠以唐朝四大贤相之一的美誉,被当代伟人毛泽东给予“大政治家,唯物论者”的极高评价。不仅如此,姚崇还给我们留下了以奋斗精神、改革智慧、吏治思想、唯物思想、廉勤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遗产和以《遗令诫子孙文》《五诫》等为主要内容的家风家训。


    这些都是姚崇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自 2007 年成立以来,在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爱好者的支持和帮助下,以研究弘扬姚崇文化为己任,积极开展活动,坚持一年一个专题会议和出版一本专刊。2005 年,我市文史学者姚学谋编著的《大唐贤相姚崇》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5、2011 年两次和中国唐史学会、三门峡市文化局、伊川县政协等联办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参加的纪念姚崇诞辰研讨会,先后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会议研究的成果《姚崇研究文集》第一辑和第二辑。2019 年在伊川和中国唐史学会又联办一次学术研讨会。


    今年原计划和中国唐史学会、三门峡市文旅局联合举办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 1370 周年学术研讨会,已有 10 省市 20 多个高校、研究机构 40 多名唐史专家学者准备参加,已提交论文 36 篇,原安排 9 月中旬召开,由于疫情原因,一推再推,不能举行全国性活动。只好再次推迟。


    姚崇故里人民以姚崇为荣。自 2007 年以来,陕州区张茅乡乡贤、原陕县职高校长陈宝禹和陕县政协原秘书长崔九龄等以研究、弘扬姚崇文化为己任,传承、创新故里文化。2010 年 4 月树立姚崇故里纪念碑,2012 年草创姚崇故里纪念馆。2017 年 5月,由中共三门峡市纪委、陕县纪委和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联合制作的《藩篱——大唐贤相姚崇的家风家训》在中纪委网站播放。2017 年 5 月蒲剧《姚崇辞官》演出,获得河南省多项文化大奖。


    近年来,特别是曹生伟同志到姚崇故里工作以来,张茅乡党委、政府以开发姚崇故里文化为重点,拿出场地,拿出资金,使姚崇故里纪念馆面貌一新,被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命名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被陕州区关工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目前,已吸引省内外 3000 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已成为我市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张茅乡打造的姚崇故里文化一条街、姚崇故里饭庄、姚崇故里客栈、姚崇故里电商等已初见成效。


    姚崇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在国家有关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指引下,随着市委文化立市和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姚崇文化研究会越来越深入,姚崇文化创新定会开出灿烂的的花朵,姚崇文化资源变为社会效益和文化旅游效益的目的一定会达到。


    李久昌(三门峡市职业技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历史地理学博士、教授)


    2021 年原计划举办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因疫情推迟,因此今天这个会议是全国性会议的一部分。三门峡研究历史人物,可以说,姚崇研究是成功的。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我们研究姚崇,要进一步把他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加以研究,研究他对那个时代的影响,对三门峡地区的影响。研究姚崇,在姚崇故里建立文化苑,怎样把姚崇文化转变为经济效益,值得很好研究。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广黄河文化的研究,姚崇这个历史人物要找到定位,才可能找到姚崇文化对三门峡文化的助力,对姚崇故里张茅乡村经济文化的助力。


    方留聚(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三门峡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湖滨区原人大常委会主任)


    我是搞楹联文化的。姚崇成为大唐贤相,是时代的必要。毛主席在《新唐书姚崇传》上批注:“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姚崇在历史上评价很高,作为三门峡人,我们感到很骄傲。因此,我们 7 月份开展《中国楹联;楹联同题:贤相姚崇》活动,征集到全国 23 个省市区 100 名作者楹联 100 多幅。


    昨天,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又刊发了《楹联同题:贤相姚崇》。其中,我写姚崇的楹联是:历三朝鲠骨忠良,呈箴言靖国,除蝗祸恤民,功载开元堪裕后;如万丈青松高洁,以简朴持家,视清廉为宝,名传亘古可思齐。


    上联:一、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二、唐玄宗亲政后,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执政三年,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三、治理蝗灾。开元四年 (716 年 ), 山东发生大面积蝗灾。姚崇主张杀灭蝗虫并焚烧虫尸。地方官员和百姓不敢捕杀蝗虫,反而祭天祈福消灾,连唐玄宗都担心灭蝗会违背天命。四、唐朝出现过两个盛世,一是贞观之治 ,二是开元之治。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之初,准备任用姚崇为宰相。姚崇针对时弊,提出 10 条意见,问玄宗是否同意,同意即系说可上任,否则只有违抗君命了。这 10 条意见是:(1) 武后执政以来 , 以严刑峻法治天下 , 你能否施行仁政? (2) 青海边界
    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你能否不再贪图边功? (3)能否对宠爱的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 (4) 能否不让宦官参政? (5) 能否在租赋之外不收大臣公卿的礼物? (6) 能否不任命亲属出任公职? (7) 能否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 (8) 能否允许大臣们“批逆鳞 , 犯忌讳”? (9) 能否禁止营造佛寺道观? (10) 能否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而禁止外戚内宠专权?姚崇的 10 条意见 , 区区 200余言 , 却都是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中宗和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而提出,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唐玄宗以一句“朕能行之”而悉数采纳 , 并委以大权,由此奠定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基础。毛泽东非常欣赏姚崇的 10 条意见,对此批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下联:一、把姚崇比作万丈青松高洁,一点不为过。二三分句、简朴持家,清廉为宝,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个人官位达到至极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 , 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由于清廉,只拿”死工资”,没有灰色收入,所以他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得住在离朝廷较偏远的郊区。四分句“名传亘古可思齐”,是对姚崇一生的总结和赞美。引出成语见贤思齐。以为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李健(三门峡市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2007 年,我参加了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首次会议,全力支持姚崇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弘扬姚崇文化,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姚崇是从古陕州即今天三门峡走出的一位大唐贤相,收到不同时代的名人大家的赞扬和高度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赞扬姚崇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我对姚崇始终怀着一颗崇敬之心。渑池县的姚学谋老师,三门峡市陈宝禹、崔九龄、刘全生等老师,还有职业技术学院的李久昌博士、崔跃、卫思捍等老师,10 多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我亲眼所见,我深深为之感动。今年秋季,我参观了姚崇故里纪念馆,写了两句话概括了我的学习体会:“廉勤善政,五诫为官;廉慎谨行,藩篱律己。”


    尚柏仁(三门峡市特约社科专家、市交通局调研员)
    一、姚崇是国家层面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尤其在唐代有着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姚崇不能站在三门峡的角度,要站在国家层面,甚至国际的高度来研究、来思考问题,更不能站在姚氏后裔的角度来看问题。对三门峡而言,研究姚崇不仅仅是姚氏后人的责任,而要放到全市的高度来把这件事情做好。
    二、姚崇是封建时代的贤相,他对我们今天的价值、意义是什么?要深挖、要探究,一定要与时代相结合、相融合,不能只姚崇而姚崇。这个事能不能做大,关键要看与现代的治国理念、清正廉洁、教育后人、家人、家训结合的紧不紧,要看高度够不够。
    三、姚崇研究能不能在三门峡形成高地,会不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心,这个旗我们能举多高,能扛多久,主要看我们取得的成果。很敬佩姚学谋老师、陈宝禹老师、李久昌老师、苏醒世老师、史智民老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多年的努力和工作,先后出版了《姚崇研究辑存》、《姚崇研究文集》、《姚崇的故事》、《河南姚姓与姓崇文化》会刊,开设了姚崇故里纪念馆。但从学术角度讲,这些还远远不够。一是学术上仍有深挖、扩展的空间;二是不足以在国内产生影响; 三是还没有给当地经济带来明显的变化。要把国家研究姚崇及其文化的顶尖级大咖们吸引来,聘请他们参与到我们的研究队伍行列。这样对学术、对三门峡当地都有益处。
    四、能否把国内外有关研究姚崇文化及姚氏文化的书籍、学术文集收集起来。
    五、要有一个基地、阵地,有一帮子人,要有经费。
    六、要开放、包容、研讨、争论,多开一些学术性的会。
    七、我们三门峡的研究会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很好的开头,有了一定成果,有姚学谋、陈宝禹这样严肃、认真、执著的人,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前程和效果。


    刘书芳(三门峡日报社副总编辑)
    三门峡历史名人很多,但是能达到像达到研究姚崇这样程度的很少。姚学谋老师对姚崇研究工作多年来轰轰烈烈,卓有成效。专家学者的研究更细更深。希望对姚崇的研究更加透彻,使其对社会影响更大。姚崇这个历史人物,论成就,论人品,论历史地位,屈指可数,值得后人尊敬。
    唐代宰相很多,对历史影响的不多,在位置上没有什么作为,值得人纪念的事不多。但姚崇有担当,有作为。
    武则天时,他以自己一家百余口人的性命作担保,建议武则天废除酷吏政治;睿宗时,提出罢免几千名“斜封官”,整顿吏治;后来又和位高权重的太平公主斗争,不惜丢官;唐玄宗时,提出十条建言为条件任相,毛泽东非常欣赏,对此批注道“十条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毛泽东遍览二十四史,历史人物汗牛充栋,能以“古今少见”的政治纲领而获得激赏的,确系凤毛麟角。尤其是治蝗 , 更是了不起,说服皇帝、大臣和老百姓。有人有不同意见,姚崇说,如果老天惩罚,就惩罚我好了。姚崇去世 35 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跑到成都,在评论房琯为将时,说“若姚崇在,此贼不足灭!”怀念姚崇,肯定他的文治武功。
    希望把姚崇研究会继续办好。第一,建议每年研究都要有主题,如姚崇的青年时代,姚崇智慧,姚崇为人,能力,思想等,可以分别作为一个主题。现在研究会员年龄偏大,要吸引年轻人参加。研究与年轻人结合,与现代社会热的元素结合起来。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更多的人群,更多年龄段的人,让各行各业的人了解姚崇。结合社会热点,把他推出去。譬如和廉政建设结合,和家风家训教育结合。古为今用,姚崇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什么,治国理政的方法是什么,让社会接受,让青少年接受。


    李纪文(三门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发言的题目是:
    宣传、提炼姚崇思想品德、事迹、政绩社科联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的专门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将千年名相姚崇的思想、品德、事迹、政绩等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我们号召和组织社科专家和学者,在做好各项论证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炼姚崇思想行为的时代价值,编写诸多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一篇篇文章,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特别是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短文。少年强,则中国强,让青少年在姚崇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祖国的栋梁之材。


    石耘(三门峡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
    发言题目是:发掘贤相文化,建设姚崇文化园巍巍秦岭,滔滔黄河;豫西形胜,人杰地灵;陕州大地,物华天宝;两京锁钥,商旅不绝;崤函
    古道,车船辐辏;欣逢盛世,百业兴隆;姚崇研究,十有五载;风雨同舟,阔步走来。
    华彩厚重的三门峡,伴随着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三门峡、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三门峡,为新时代中原‘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强劲的三门峡力量”的总体要求的深入实施,愈益焕发出勃勃生机,必将不断为古老而神奇的三门峡这片热土增光添彩,不断焕发出盎然春意,展示出无限魅力,姚崇文化研究会定将不断创造出更多佳绩,姚崇文化研究事业也定能够永载三门峡的光辉史册。
    大唐名相姚崇在唐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鼎鼎大名,不仅是一代贤相,更是杰出的政治家。生于陕县硖石,长期在长安做官,逝后葬于洛阳万安山,其一生可谓连接了古丝绸之路上的三个重要节点城市洛阳、陕州和长安。因此我们积极建议,提出建设姚崇文化园的设想,以弘扬三门峡地域特色文化,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1. 近年来,姚崇后人姚学谋等学者积极奔走,联系中国唐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学者,加强姚崇文化研究,发掘文化内涵,拓宽研究视野,研究的领域包含姚崇的治国理政思想、宗教信仰、成长的社会环境,姚崇文化的现实意义等多个方面。他倡导并坚持每 5 年举办一次“大唐贤相姚崇文化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研讨,提升了姚崇文化的社会知名度。2019 年 12 月 31 日,在陕州区张茅乡乡长曹生伟和张茅乡贤陈宝禹等人的努力下,姚崇故里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姚崇文化发展可谓迈出了一大步。但整个纪念馆利用原陕州区张茅乡政府服务中心门面房场地,面积狭小,仅仅能满足“展”的需要,无法满足游客“游”、“玩”“体验”等需求,姚崇文化苑呼之欲出。
    2. 姚崇故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镇。2014 年 6 月,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的崤函古道石壕段遗迹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整个丝绸之路 33 个申遗项目中唯一一条道路遗址。若能在一段“古路”的基础上,在它的西面 16 公里处张茅镇再建一个唐代“文化驿站”(即姚崇文化园),必将大大提升三门峡的文化旅游知名度,有利于打造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3. 建设姚崇文化苑的设想:姚崇文化苑建议选址陕州区张茅乡西崖村村委会东边空地。建议应以盛世大唐文化为主格调,以贤相文化为特色(以姚崇文化为主,兼顾其他贤相,努力建造中国第一贤相文化园,实现文化的错层发展),以体验式历史旅游为方向,打造产、学、研、游相结合的综合文化园,包含姚崇文化、唐代文创、民俗体验、古镇小吃、农家特产多个项目,努力让文化在保护中传承中,传承中发展。


    王福东(三门峡市党校副教授)
    发言的题目是:
    姚崇廉政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一、姚崇廉政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1. 注重理论武装,用廉政理论武装官员的头脑,用廉政理论指导廉政实践。姚崇辅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辉煌成就,与姚崇的治国理念密切关联。姚崇非常注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唐开元二年,他创作了著名的《五诫》箴言,用以修身和治国。《五诫》所表达的思想丰富而深刻,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极大的启迪教育意义。《五诫》分别是《持秤诫》、《弹琴诫》、《执镜诫》、《辞金诫》、《冰壶诫》,总共只有 1300 余字。《持称诫》主要强调官员要维护公平正义,《弹琴诫》强调要构建和谐社会,《执镜诫》强调官员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辞金诫》强调官员要做到廉洁自律,《冰壶诫》强调官员要一贯保持纯洁性。
    2. 官员要率先垂范。姚崇强调,官员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姚崇一生清廉自律,生活简朴, 尤其是在唐玄宗时期,“以廉慎为师”,十分注意廉洁,协助唐玄宗兴利除弊,为开创开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姚崇特别强调法律的公信力和官员的表率作用:“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唯上之平。故曰上之所仰,人皆其向;我之所教,人皆其效。”
    3. 官吏要捍卫公平主义。在《持秤诫》中,他要求官吏像持秤那样,“不差毫厘,使锱铢不惑,轻重无疑,智不能矫,愚不能欺,存信去诈,以公灭私”。他要求官吏做到公平正直,即做到我们今天追求的公平正义:“称物平施,为政以公,毫厘不差,轻重必得,是执衡持平之义也。圣人为衡,四方取则。志守公平,体兼正直。”
    4. 官员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自警自省。 在《执镜诫》中,他说执政如执镜,“内涵虚心,外分朗鉴,物不可以匿诈,体无得以逃形”,“当须如镜之明,断可以平;如镜之洁,断可以决。敢告后来,无忝前哲”。
    5. 官员要做到以廉慎为师。在《辞金诫》中,他高度称赞“昔子罕辞玉,以不贪为宝;杨震辞金,以四知为慎”的为政廉慎的高贵品质,要求官吏廉洁奉公:“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他告诫官吏贪赃受贿必将暴露,“欲人不知,莫若勿为;欲无悔吝,不若守慎”。他要求官吏正人先正己:“凡所从政,当须正已,诫往修来,慎终如始。”
    6. 官员要保持纯洁性、先进性。在《冰壶诫》中 ,他赞扬了冰清玉洁、表里如一的为政者,抨击了“当官以割剥为务,在上以财贿为亲”的卑鄙龌龊行径,并规劝官吏说:“在位禄厚官尊,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冰壶是对,炯诫犹存。”。“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玉本无瑕,冰亦至洁,方圆相映,表裹皆澈:喻彼贞廉,能守其节。”
    7. 官员要尊重多样性,尊重人权,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在《弹琴诫》中,他以弹琴比喻治国,调和琴音,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以求得社会整体和谐。他指出“易俗以雅乐,和人以正声”,“琴音能调,天下以治。异而相应,以和为美,和而不同,如彼君子”。
    二、姚崇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
    姚崇的《五诫》不仅在盛唐是官员修身治国的教科书,而且对唐以后的官员都有警示教育意义。姚崇的廉政思想,受到后人的尊崇和借鉴,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在廉政建设上仍然在学习借鉴姚崇的廉政思想。譬如对干部进行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活动,学习借鉴了姚崇的《冰壶诫》思想;譬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学习借鉴了姚崇《执镜诫》的廉政理论;譬如廉洁自律学习借鉴了姚崇《辞金诫》的廉政理论;譬如公平正义学习借鉴了姚崇《持秤诫》的廉政理论;譬如构建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学习借鉴了《弹琴诫》的治国理政思想。
    姚崇的廉政思想,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姚崇《持秤诫》的思想发展为领导干部要坚持公平正义,并且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公正”是社会层面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姚崇的《冰壶诫》发展为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永不变色,永不懈怠。姚崇的的《辞金诫》发展为拒腐防变、廉洁奉公。姚崇的《执镜诫》发展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自我监督,自我警醒,自我革新。姚崇的《弹琴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姚崇的廉政思想不仅为廉政文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且具有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刘宗武(三门峡市原外经贸委主任、虢国文化研究会顾问)
    发言题目是:
    打铁需要自身硬,反腐倡廉学姚崇在毛主席阅读过的《新唐书 姚崇传》时评价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在读到姚崇的“十事要说”时批示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也许是因为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虽然三门峡市在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但是
    受到毛主席如此直接的高度赞赏的,姚崇可能是第一人。仅就这一条就足以令我们对我们这一位乡贤肃然起敬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出的动员令,也是要求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态势和良好风气。
    在这个问题上,生活在 1300 多年前的乡贤姚崇已经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姚崇虽然几上几下,多次遭到贬谪,但他始终敢于犯颜直谏,甚至在面临被提拔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高位的时候,仍然敢于揭逆鳞,大胆向皇帝提出挑战皇帝权威、限制皇帝权力的十事要说,甘冒丢官甚至丢命的风险。他敢于屡次冒着风险罢免冗职,整顿吏治,都基于他“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基本品质和“洁身自好”的基本功。说得直白一点,他之所以敢于抡起大锤击打铁器,是因为他有自身的硬气和功夫。
    俭朴持家是姚崇家的良好家风。
    关于反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要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提出要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就这个角度而言,姚崇用他的言传身教为当时的官员设立了“不敢腐”“不能腐”的“藩篱”,也为当时的官员乃至当今的我们树立了“不想腐”的光辉榜样。


    姚宏章(三门峡市党校副教授)
    发言的题目是:
    论姚崇精神
    姚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担当、改革、廉俭、勤政、务实。
    一、担当奋斗精神
    (一)勇于担当
    姚崇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 ,诤以忘躯的大公无私 和敢做敢为的勇气斗志 。姚崇的勇于担当,主要表现为对君王、国家、人民的忠心和忠诚 。比如,在武周朝,姚崇敢于以全家百余口的性命为担保促使武则天下决心废黜酷吏政治 ;又如,在玄宗朝,姚崇敢于以“要挟”的方式让玄宗以答应实施“十事要说”为是否接任宰相的条件;再如,在玄宗朝,他又以宰相的官位作担保,为民请命,请求玄宗下旨捕杀蝗虫。
    (二)敢于斗争
    姚崇敢于直面挑战,敢于冲破传统:
    1. 凡是为一己私利的行为,姚崇都决不允许 。比如,在武周朝,姚崇就没有批准张易之,张昌宗想让佛教高僧去其老家河北定州的请求,表现出他不向权贵低头的勇气和胆略;
    2. 凡是对皇权巩固和国家政权稳定产生不利的行为,都坚决阻止 。比如,在睿宗朝,他提出“安储三策”,在玄宗朝提出“十事要说”,并特别强调宦官不得干政,外戚不得专权,要与民休养生息等;3. 凡是危及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都坚决反对和阻止 。比如在玄宗朝抑制佛教的过度发展和反对天命论,天谴论,与不主张捕杀蝗虫的封建迷信和官员作斗争。
    (三)乐于奋斗
    姚崇一生不畏艰险,不惧权贵,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奋勇前行 ,虽仕途坎坷 但他以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炉火纯青的权谋智慧 终成大业,终铸辉煌。
    二、变革创新精神
    (一)通达权变
    变通是姚崇的执政风格。知变、会变、善变、敢变,灵活多样,把握尺度,相机行事 。懂得克制,知道退让 的变通,是姚崇政治智慧的显著特点:
    1.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如在武周朝,在酷吏极盛时期他“三缄其口”,在酷吏衰退时期他以“百保百官”的担当讲出实情,促使武则天下决心结束酷吏政治;
    2. 韬光养晦,以守为攻 。比如在中宗朝因在大庭广众之下哭武则天被贬而免遭像五王那样的杀身之祸;
    3. 不温不火,把握尺度。比如在睿宗朝提出“安储三策”;4. 灵活多样,因人而异 。比如在玄宗朝贬斥功臣张悦,刘幽求,智斗魏知古等 ;5. 不搞教条,灵活务实 。比如,在玄宗朝,在灭蝗救灾过程中 采取堆火诱虫和以捕代赈的方法 。
    (二)勇于革新
    1. 兴利除弊,建章立制 。比如在睿宗朝废除“斜封官”整顿吏治建立规章制度 。
    2. 大刀阔斧,锐意革新 。比如在玄宗朝以十事要说为政治纲领进行了在政治、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革新,整顿了朝纲,使得皇权得以巩固,政局得以稳定,经济得以发展,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三、廉洁节俭精神
    (一)倡导廉政
    姚崇主张从思想上,源头上清理和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 使为官者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做到廉洁自律,以身正人,戒贪守慎,知止知足,达到不想腐的境界。为此,他:
    1. 理论上正本清源 。比如他撰写“五诫”劝诫官员要廉勤为政,题写“藩篱”二字倡导官员守规矩、不逾矩,要提升人生境界,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
    2. 实践上以身作责。姚崇自己廉洁自律,以身正人。比如,在玄宗朝,他在 < 答张九龄书 > 中说自己上依赖皇帝明察秋毫,下凭借神明公正无私,自认为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就是死了也是清清白白的 。且要以张九龄的告诫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由已要经常把选拨贤能视为要务。又如,他身为一人之下的首相不去住玄宗为他安排的四方馆,而是寄居在一个破旧的寒寺里。再如,他的两个儿子犯了错他不包庇,而是主动向玄宗讲请实情。
    (二)提倡节俭
    姚崇倡导节约节俭,简单生活,反对奢侈奢靡,铺张浪费,及过度的形式主义 。
    1. 理论上倡导节俭。比如,在其临终前的政治遗嘱《遗令诫子孙文》中他:主张薄葬,反对厚葬 ;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主张简单务实反对虚假空名及形式;提醒人们莫要贪图富贵要像冰壶一样冰清玉洁,洁身自好。
    2. 实践上做到节俭。比如,他自己在生活上十分节俭,不注重穿着打扮(性不受衣冠)。又比如,他建议朝廷焚烧珍宝玉器。又比如,在公元 705 年唐玄宗为奖励其对开创开元盛世的功绩专门奖励他一千金让其好好补办其父姚懿的丧事,而他却在家乡硖石节俭补办了父亲的丧事,只是为其简单做了个衣冠冢。再比如他再三叮嘱子孙要节俭办理自已的后事,并把薄葬作为家现传于后代。
    四、勤政为民精神
    (一)勤政典范
    姚崇一生为了事业,大公无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堪称勤政的典范。


    1. 他以“为政以公”,“以民为本”,“勤政为民 ”为执政理念。
    2. 他一生“忧国如民,爱民如子 ”,以求真务实态度践行其勤政理念 。
    3. 他荣获“救时宰相”,“灭蝗宰相”,“大唐贤相”等诸多美誉,留下了众多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和脍炙人口的传世佳话 。如“安抚大使”,辞相侍母,哀不违事,赶蛇鹳鹊,救时宰相,国事顾问等。
    (二)为民楷模
    姚崇虽然手握大权,但却从不任性。他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求过任何的私利。而是用权力为国家、人民办了许多的好事 。
    1. 他的为政理念:“以民为本 ”,“勤政为民 ”。
    2. 他的为政特色:政简条肃。他践行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治的为政理念,其“简”的含义:一是尽量使政策、条令、办事程序简单、简化、减少;二是使百姓承受的苛捐杂税达到最少;三是尽量不干扰老百姓的生活。
    3. 他的为政效果。姚崇深受百姓爱戴,百姓为他立德政碑,并敬若真神 ;百姓传诵故事以盛赞和宣扬他的功德和美名:比如,他在越州(今绍兴)离任时,百姓到钱塘江边为其送行,久久站在江边看着他坐的船渐渐远去,但却不忍离去。又比如,他在主政扬州时,扬州大治,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在他离开时,拦着他的马舍不得让他离开,留下了“截镫留鞭”的这个盛赞官员勤政美政的成语,成为传世佳话。再如,在玄宗朝,他力主灭蝗使得民不甚饥,从而获得了灭蝗宰相的称号。
    五、务实科学精神
    (一)明确中心,政治第一
    姚崇思路清晰,重点明确,讲政治、依实际,讲实效,一生以忠君、爱国、为民为重点、中心、根本和目的,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大政治家。其大“智”主要表现在:1. 胸怀全局,着眼于国家的繁荣昌盛 ;2. 心中装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比如抑制佛教、政简条肃、灭蝗救灾 等;3. 着眼于长远的目标,洞察危机,预见未来 。比如玄宗朝提出了十事要说的政治纲领,规划了唐朝中兴的宏伟蓝图 。
    总之,姚崇的一切行为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一定要有政治敏锐性,政治意识即办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或着是非对错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皇权(政党权利)的加强和巩固;是否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生活幸福。
    (二)不搞教条,灵活务实 。
    姚崇不信天命、鬼神,不搞教条。不过分注重形式,而是讲科学,讲方法,重实际、事实,以理服人,以实际事实为依据和遵循 。比如他抑制佛教,主要是因为大量兴建佛寺及抄写佛经及假的僧尼拿着国家的费用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生活带来伤害。又比如,如果蝗虫不灭任其发展,粮食将被吃空,百姓无粮食吃将被饿死。再比如,太庙倒塌后他经过调研认为是年久失修自然毁坏故不是所谓的“天意”。
    (三)讲求方法,适度中庸
    姚崇办事不盲从,不鲁莽,不走极端,不过极,而是讲科学,讲方法,敢创新。比如,他对佛教的处理上就不走极端,讲求方法,不温不火,适度中庸,很讲辩证法:一是在理论上正确看待佛教,指出了佛教的本质及危害;二是在实践上不过极,如他不主张强行拆毁已建好的佛寺,而是下令停建佛寺;二是解散和消除吃空饷的假冒僧尼,而对符合现定的正式僧尼仍然保留;三是允许人们继续信仰佛教,但不下令禁止人们信仰佛教,只是禁止人民再花钱抄写佛经。
    总之,姚崇反佛抑佛主要是基于政治的考虑,因为佛教的过度发展已经给国家、社会及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而必须加控制和干预。目的还是要对佛教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范,使其发展更加有序。
    从姚崇对佛教的态度,以及他提出并实施的一系列抑制佛教的措施来看,他在处理佛教问题时表现出中庸适度的儒家智慧即适度不过极:他虽然批判佛教,但并不全盘否定佛教;他虽然反对崇信佛教,但并不反对顺应风俗适当做些佛事;他虽然限制佛教过度发展。但并不是反对和完全禁绝佛教 。


    任文武(渑池县二高高级教师)
    发言题目是:
    文学姚崇论
    姚崇是大政治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在盛唐文化繁荣、明星闪烁的文学天空应有一席之地。本文试图从文学角度谈谈一个大政治家的文学成就、文学地位与文学影响。
    姚崇文学水平
    姚崇个人出身贵族,有充足的文化学习条件,但少年时期喜欢走马斗狗在游戏,富有许多贵族青年的坏毛病。后来折节读书,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达到下笔成章,这决不仅仅是后来人的吹嘘,有科举成就为证,也有他的作品为证。
    就现存姚崇文章可言。《全唐诗》收录姚崇诗歌 6 首:《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故洛阳城侍宴应制》、《春日洛阳城侍宴》、《秋夜望月》、《夜渡江》、《奉和圣制龙池篇》。《全唐文》收录有其文 24 篇:《扑满赋》、《请褒赏刘子元吴兢奏》、《请东都别立义宗庙奏》、《请宣示豫州鼎铭符瑞奏》、《对太庙屋坏奏》、《谏造寺度僧奏》、《答捕蝗奏》、《对问冤狱疏》、《请遣捕蝗疏》、《东幸疏》、《答张九龄书》、《报倪若水捕蝗牒》、《造像记》、《遗令诫子孙文》、《先师冉伯牛赞》、《口箴》、《执秤诫》、《弹琴诫》、《执镜诫》、《辞金诫》、《冰壶诫》、《十事要说》、《答卢怀慎捕蝗说》、《兖州都督于知微碑》。《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有《姚崇集》十卷,今不可见。
    姚崇的文学交游
    政治家从事文学,与一般文学圈不同。毛泽东除了学生时期从事文学活动,其他时间的文学活动,只是政治调剂。古代政治家,有特别重视文化的,如曹丕,把文章当作“经国之大业”,而盛唐如李世民、武则天,文学休闲性与观人观世作用,优先于个人感情的抒发。文学不再是斟词酌句,字里行间信息含有丰富的政治密码。所以我们研究姚崇的诗友圈,除了应制、应酬,发现姚崇之于文学,有朋友而没有朋友圈,或者说加微信而不冒泡。所有的文学交往较少的信息可供查找。
    《答张九龄书》,贤相对贤相,可以披肝沥胆。处世真经,也是官场历练所得。《答卢怀慎捕蝗说》《报倪若水捕蝗牒》,可做《报任安书》读,政治手段,文学不过是借他人发之而已。《兖州都督于知微碑》,是姚崇现在唯一一篇碑文。于知微为于志宁之孙,出身世家,仕至都督。此碑文虽有部分阙字,整体看骈散结合,用典精当,辞藻丰赡。
    在与姚崇相关的其他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姚崇应酬诗与文学交游圈。圈子不大,档次高。正常交游,戒绝养士拉帮结派。四方安宁,自然文学繁盛。
    历史上升时代,间接扶持文学有功,直接招揽人才有罪,这条规律使姚崇巧妙避开灾区。
    姚崇的文学影响
    首先是一个政治家的影响。当时应该说是发展经济,奠定文学繁荣的基础。此后则是盛世成就引发其他政治家效仿、文学家感叹。比如说前述李德裕故事。他是之后政治家的理想与楷模。政治家张九龄、李德裕,唐代诗人贯休,对姚崇推崇备至。今天我们纪念姚崇,也更期待在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社会,姚氏后裔及深受姚崇影响的姚崇故里文学爱好者有更好的作品奉献给时代,不负韶华,开创未来。


    卫思捍(三门峡市原检察院教育处长)
    发言的题目是:
    现存姚懿碑文字与文献所存文字比照“大唐故巂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谥文献姚府君碑”即通常所称之“姚懿碑”,系唐朝宰相姚崇于唐开元三年(715)为其父姚懿所立之碑。现位于河南省陕县刘秀峰。
    就我们所见,这通姚懿碑的内容还有清嘉庆年间所编《全唐文》(下简写为“全唐文”)、清乾隆龚松林编《直隶陕州志》(下简称“龚志”)、1936 年欧阳珍编次的《陕县志》(下简称“欧志”)、陕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张继德)1988 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陕县志》(下简称“张志”)所附文字。另有三门峡市姚姓族人于 1988 年续修《姚氏族谱》录有姚懿碑文字,但错误明显较多。
    1988 年出版的《陕县志》记载:“唐姚懿墓与祠、寺位置均在县东张茅乡西崖村西南约 1.5 公里处(祠、寺不在一处),距三门峡市约 18 公里。墓为一圆形封土冢,后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被填平,墓前所列石人石兽亦被破坏,仅存一神道碑”,1983 年秋,“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局授权省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进行发掘搬迁”,“发掘结束后由省文物研究所负责将墓前的神道碑运往县西刘秀峰西侧山阿照立,旌贤寺与姚公祠的石碑 4 块亦运置同一地点”。姚懿碑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0 年,我在陕县今张茅乡山口村修水库,经常在从张茅火车站上下车经过姚懿墓地旁边,姚懿墓地就在火车站南边不远处的河北岸。墓地被树木围绕,给人以阴森森的感觉,高大的石碑上有不少绿色东西,看不清字迹,墓旁有石马石羊等物件。现在才知,南阳村的坟不是宰相坟,而是宰相姚崇父亲姚懿的坟。
    姚懿碑已断裂为数块,现对接,与中华民国 31年(1942)“旌贤寺重修碑记”碑、中华民国 11年(1922)“先贤姚文献公墓记”碑、中华民国 13年(1924)“河南洛阳地方审判厅民事判决理由”碑同在一处,砖砌带顶方柱,四面镶嵌。因原碑石文字渐趋剥损,后者文字又有错讹脱衍。为了客观地保存姚懿碑文,现将碑文按原碑石行文格式分行列出(横排),以原碑石文字为基础,以“全唐文”、“龚志”、“欧志”、“张志”所录文字,将其文字不同者分别列出,仅作比照,但不作说明与考据。(碑文省略)


    田双印(三门峡市博物馆支部书记、副研究馆员)
    发言的题目是:
    从“藩篱”石刻看姚崇的精神追求三门峡市博物馆收藏有一块姚崇手书“藩篱”刻石。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弥足珍贵,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人物姚崇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该手迹入手,可以窥探唐朝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人称“救时宰相”姚崇的的精神追求,即: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为官,都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慎终如初,做到公正公平;要不循规踏矩,审时度势、通达权变。。
    一、姚崇题写“藩篱”刻石的由来
    姚崇父亲姚懿,字善意,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今三门峡市陕州区)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 年),卒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年),享年七十三岁。
    先后任硖石(今陕州区东部)县令、峡州(今湖北宜昌)刺史,雟州(今四川西昌地区)都督,唐龙朔二年(662 年)12 月 1 日殉职于任所。
    开元三年十月,唐玄宗因姚懿忠心为国,殉职边疆,又追封姚懿为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姚崇回到故乡—陕州,为父亲建了一座纪念墓地由昭文馆学士胡皓撰文,大书法家徐峤之书丹的《大唐故嶲州都督礼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之碑》,又建一座旌贤寺(清龚松林,《直隶陕州志》,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为了进一步褒奖父亲保卫边疆告慰父亲,题写“藩篱”二字,并被刻成石匾 。
    二、姚崇题写“藩篱”刻石的寓意
    姚崇写此“藩篱”二字,用意十分清楚。其一,显示了姚崇对父亲姚懿一生的高度评价,父亲是国之干城;其二,是指故里之地是东西两京的屏障,地势险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地处唐代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之间,属崤函古道的咽喉重地,春秋时秦晋崤函之战就发生在那里。该地山高林密路险,崎岖小道,车不并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其三,激励其族人,守其要地,扼其险阻,一旦国家有事,要奋起保卫帝京,作国家安全的屏障;其四,以“藩篱”比喻人生的境界、规矩和准绳,预示族人为人处事不逾矩、不越轨;其五体现了姚崇本人的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
    三、“藩篱”体现出来的姚崇精神追求一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廉洁情怀。二是公正公平,救时济世的担当情怀。三是通达权变,审时度势的执政情怀。
    总之,正是因为有“藩篱”这样的精神追求,姚崇一生无论是做人还是为官,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慎终如初,做到公正公平;不循规蹈矩,审时度势、通达权变,因而被时人称为“救时宰相”、被后人评为唐代“四大名相”。而作为体现姚崇精神追求的“藩篱”刻石也值得三门峡市博物馆永久珍藏。


    王长见(三门峡市一高教务处副主任、社科专家)
    发言的题目是:
    唐代名臣治国理政经验总结及产生社会环境浅析——以宰相姚崇、宋璟为例姚崇和宋璟均为唐代名相,二人辅佐唐玄宗出现了“开元盛世”。《新唐书》评论说:“唐史臣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 ,(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 , 同归于治 , 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二人治国理政方略虽有不同,但都达到了国家中兴的目的。本文尝试对贤相姚崇与宋璟治国理政思想进行总结,并浅析其产生的社会环境,以便为后世提供参考借鉴。
    一、为官或贬或辞,淡泊名利
    姚崇和宋璟一生均高官荣光,身居宰辅,但也多次罢相,主动请辞,体现了不以做官为目的高尚情怀。
    二、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姚崇与宋璟作为名相,均能犯颜直谏,一定程度上扼制了皇权的过分增长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
    三、姚崇的善变与宋璟的守法姚崇在提出“十事要说”后成为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迅速改革时弊,裁汰冗员,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可谓是一位改革家。姚崇被毛泽东称赞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是因为他能从实际出发,不信鬼神,其灭蝗一事令后人津津乐道。宋璟在姚崇之后被推荐为相,与姚崇的“十事要说”相比,宋璟虽没提出大的治国方略,但他的守法给朝野留下了政治清明的烙印。
    四、唐代名臣产生的社会环境浅析唐代与前朝相比,人才辈出,出现了“前有房杜,
    后有姚宋”的名臣贤相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名臣的产生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科举制促进了优秀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文化的开放与思想的多元。文化的开放与多元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唐代诗赋、政治等方面的人才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贤相的产生。


    刘云(陕州区蒲剧团团长、编辑、剧作家)
    发言的题目是:
    浅谈姚崇题材戏剧文学创作
    近年来,在姚姓暨姚崇文化文化研究会的推动下,关于姚姓暨姚崇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姚崇的研究,硕果累累。通过认真研读,笔者深受启发,同时也深入思考:研究姚崇具有时代社会意义,姚崇的行为和思想有当代值得借鉴和发扬的价值,姚崇一生的所作所为对当代社会有很大启迪,通过戏剧文学艺术创作,进一步扩大影响,进而对当今政治和文化建设有所启迪和借鉴。
    一、姚崇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姚崇题材戏剧文学创作的基础
    二、姚崇题材戏剧创作更能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精神
    三、姚崇题材戏剧文学创作的尝试和突破
    我从 2012 着手进行姚崇题材戏剧创作,初稿取名《姚崇斩子》,之后修改为《姚崇辞朝》。
    2017 年 3 月,召开了举办《姚崇辞朝》剧本研讨会,邀请专家、领导为该剧把脉会诊提出修改意见。后经多次修改,定名为《姚崇辞官》(与张新秋合作)。
    2017 年《姚崇辞官》由陕州区蒲剧保护传承中心排演,参加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获得文华大奖。同时《姚崇辞官》还获得了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以及文华表演奖个人的一等奖、二等奖。2019 年《姚崇辞官》获得第十二届河南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蒲剧《姚崇辞官》较好地塑造了姚崇这一大唐名相的艺术形象。姚崇作为陕州人,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姚崇不但以显赫的政绩而载入史册,而且以他有鲜明特点的家训而流传后世。开元三年,姚崇题写了“藩篱”,以警诫姚氏后人:“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
    进行姚崇题材戏剧文学创作,就应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董建华(三门峡市作家、《婉儿传》作者)
    发言题目是:
    挖掘姚崇故里文化,促进三门峡文化强市的建议
    姚崇故里的价值
    目前姚崇故里有 1983 年发掘的姚崇父亲姚懿墓遗址,旌贤寺和姚公祠遗址。其中现迁移到陕州区高阳山上的唐姚懿碑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河南省文物保护文物;在西崖村出土的姚崇亲笔题写的“藩篱”石刻现存于三门峡博物馆。另外张茅乡姚崇故里还有西崖遗址、古茅戎城遗址、张茅递运所遗址。
    姚崇是国家级的历史名人,是三门峡市古代历史人物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三门峡市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近年来,各地对历史名人的争夺,有“伏羲”故里之争、“炎帝”故里之争,“李白”故里之争,部分城市争抢历史名人诸葛亮、朱熹屡引争议,甚至连牛郎织女、西门庆都不放过,有些城市甚至砸下大投资、展开大公关、大宣传,来为当地历史名人树碑立传。我们三门峡幸有唐代四大贤相姚崇如此重要的人物,任资源荒废和闲置甚是可惜。姚崇故里初步开发现状
    自 2007 年以来,陕州区张茅乡乡贤、原陕县职高校长陈宝禹和陕县政协原秘书长崔九龄以研究、弘扬姚崇文化为己任,传承、创新故里文化。
    2010 年 4 月树立姚崇故里纪念碑,2012 年草创姚崇故里纪念馆,联合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中国唐史学会、三门峡市文广新局等单位,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和书画展,初步提升了姚崇故里的社会知名度。2015 年在张茅中学创建姚崇故里纪念碑林。
    2005 年,我市文史学者姚学谋编著的《大唐贤相姚崇》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11 年、2005 年两次举办全国专家学者参与的纪念姚崇诞辰研讨会,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会议研究的成果《姚崇研究文集》第一辑和第二辑。
    2017 年,由三门峡市纪委、陕县纪委和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联合制作的《藩篱——大唐贤相姚崇的家风家训》在中纪委网站播放。2017 年5 月由刘云编剧、陕州区蒲剧团成功演出的《姚崇辞官》大型历史剧,获得河南省多项文华大奖。
    近年来,张茅乡党委、政府把办好姚崇故里纪念馆作为促进本地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新馆面貌一新,已经被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命名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被陕州区关工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目前,已吸引省内外 3000 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已成为我市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张茅乡打造的姚崇故里文化一条街、姚崇故里饭庄、姚崇故里客栈、姚崇故里电商等已初见成效。
    姚崇故里开发存在问题:
    1. 深度开发不够,资源缺乏整合
    2. 历史文化名人宣传、整理、开发资金投入欠缺
    3. 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发未能与大旅游密切融合
    姚崇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发保护的建议建议保护性的建设和恢复历史名人姚崇的遗址遗迹,增加人文内容
    (一)提升姚崇故里纪念馆的档次
    建议把姚崇故里纪念馆列为三门峡市文化旅游重点发展项目,从政策、资金、文化、旅游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姚崇故里纪念馆有两个内容,一是大唐贤相姚崇生平展,需要重新设计展板,摆放实物,增添内容;二是姚崇文化书画展场面小;三是纪念馆缺少应有的空间。
    (二)筹建三门峡市陕州姚崇故里文化苑
    1. 复原陕州区张茅乡姚崇故里古迹
    姚崇故里原有唐姚崇父亲姚懿墓及墓碑,唐代建立的保护姚懿墓的旌贤寺、宋代建立的姚公祠等文物古迹。1983 年,因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姚懿墓及碑、旌贤寺等被毁,唐姚懿碑(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移在陕州区温塘高阳山上。
    这些遗址已被列为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建议在原址上恢复姚懿墓及碑、旌贤寺、姚公祠等,使之与姚崇故居遗址、姚崇手书“藩篱”石刻等有机结合。这对旅游发展、吸引全国文史学者考古和陕郡姚姓后裔寻根问祖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 在陕州区张茅乡姚崇故里建立姚崇故里文化苑
    姚崇文化苑以“唐风豫韵,锦绣崤函”为形象定位,让姚崇“贤相”“政治家”等文化标签具体化,姚崇从历史中“走来”,为陕州“代言”,为三门峡“代言”,见证这片土地上的生生不息,弘扬中华传统忠、孝、廉文化。具体地址确定在张茅乡西崖村原塑料厂旧址(此地已闲置多年,经村民代表讨论决定,作为姚崇故里文化苑地址)。姚崇故里文化苑建设规模及内容:1. 大唐贤相姚崇塑像。2. 大唐贤相姚崇纪念馆(也可称姚公祠)。3. 陕州历史名人展厅。4. 陕郡姚姓历史名人展厅。5. 姚崇故里学术报告厅(也可称姚崇书院,含党员活动室)等。6. 姚崇故里文化碑廊。
    3. 建立姚崇故里文化山庄,助力张茅乡振兴
    在姚崇故里建立一个以盛世大唐文化为主格调,以贤相文化为特色,以体验式旅游为方向,打造产、学、研、游相结合的综合文化园,包含姚崇
    文化、唐代文创、民俗体验、古镇小吃、农家特产多个项目,让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让姚崇文化山庄和三门峡地坑院、函谷关、天鹅湖、仰韶文化一样,成为三门峡文化振兴的又一重要景观。
    4. 开发姚崇文化品牌系列产品
    (1)注册“姚崇”商标,构建名人品牌系统,形成将旅游经济开发、旅游文化宣传,区域文化特色,与利用和宣传名人紧密结合,使之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服务。
    (2)用电商做大做好系列产品:
    姚崇系列书籍、儿童图书绘本唐代文创产品:
    泥人(唐代四大贤相、豫剧蒲剧十大人偶、张茅十大人物、陕郡姚氏十大名人);
    刺绣(提兜、靠垫、装饰布);饰物(小挂件、桌旗等)
    书画、摄影作品(陕州故事、姚崇故事、婉儿故事、召公故事、蛤蟆塔、陕州老城全景、函谷关、
    三门峡大坝、仰韶、甘棠苑、白天鹅等)庙会、秧歌、村戏、庆丰收。
    非遗产品展示:剪纸、捶草印花、金石拓片、陶瓷制作、木版年画、面塑、澄泥砚、酱、布老虎等(与非遗工坊合作)。
    姚崇文化酒 (已与贵州茅台镇酒厂合作)。
    农副产品及其衍生品(张茅乡清泉沟贡米、连翘花、苹果、麻花、木耳、核桃、豆类、香油、手工挂面等)
    5. 开展丰富多彩节庆文化活动
    节庆文化活动是迅速提高景点知名度的有效方法,文化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文化性节庆活动潜力巨大。姚崇故里文化苑是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宜居的好地方,可利用清泉沟康养项目、程宇小南源奶牛养殖、山口水库以及连翘等自然条件,快速打开市场,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1)每年一度的“姚崇文化节”,邀请省内外姚崇家族知名人士和企业家,举行恭祭先贤姚崇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招商引资活动。结合春天旅游旺季和高粱成熟季节,和旅行社合作,举办姚崇故里春游活动和红高粱摄影活动。通过节庆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媒体,做深度报道。
    (2)每 5 年与省内外专家学者联办一次“大唐贤相姚崇高端学术研讨会”,把三门峡建成姚崇文化研究中心和高地。姚崇的人生哲学、人格力量和进取精神以及作为姚姓家族之中佼佼者在寻根问祖游中均有巨大号召力。
    (3)编排、提升《姚崇辞官》、《姚崇灭蝗》系列剧目水平,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春节、端午、中秋、中老年文化鉴赏活动中进行演艺。
    六、姚崇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发保护的意义
    (一)放大历史文化名人影响,促进三门峡文化强市吸取、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名人的精髓,提高转换成效,使历史名人资源成为三门峡经济实力的有效支撑,对三门峡文化强市意义重大。
    (二)把姚崇故里文化开发和张茅乡经济振兴发展相结合
    一要把姚崇文化研究开发和创新姚崇文化景点打造相结合,二要把姚崇故里文化开发和张茅乡经济振兴发展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三要把姚崇故里文化开发和当地项目发展相结合,脚踏实地,扎实开展,保护地域历史文脉、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彰显乡村文化魅力。
    七、具体措施:
    (一)姚崇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发保护项目成为市级项目
    ( 二 ) 成立姚崇故里文化开发领导小组
    由政府领导牵头、专职人员、专家学者参加。成立姚崇文化创意小组,建议骋请顾问:李久昌,尚柏仁,苏醒世,史智民,董建华、姚学谋,刘佰洋,刘书芳等。
    聘请有市场开拓经验的 CEO 或市场部经理,负责市场开发业务;完善项目体制,建立市场部、宣传部等部门。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姚崇文化品牌
    1. 在主流媒体上实施密集型宣传,打造和树立姚崇及其文化形象。
    2. 建立网站,提升姚崇品牌形象。


    陈宝禹(陕县职高原校长、姚崇故里纪念馆创建者)
    发言的题目是:
    弘扬姚崇文化,继续砥砺奋进
    姚崇是大唐贤相、国家重臣,他五朝为官,三居相位,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善于应变成务,为稳定政局、整顿吏治、改革弊端、灭蝗救灾、发展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尤以”十事要说”为施政纲领,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开元盛世。而为人称颂的姚崇不但以光耀千古的丰功伟绩而彪炳史册,还留下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神财富:以天下为己任、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政以公的吏治思想和身体力行的廉勤模范,善于应变成务的政治智慧和改革思想,以人为本、精明强干的实干精神,还有著名的“五诫”文章、忠孝传家务实节俭的传统美德、反对迷信自筑“藩篱”的家规家训,都让人们受到深刻教育。
    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就出生在我的家乡——陕州区张茅乡西崖村,他的父亲姚懿墓就在我们村里。陕州出了个“救时宰相”,不仅是姚姓家族的骄傲,也是陕州区乃至三门峡市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孩童时期,曾和伙伴骑在墓地上的石羊、石马上玩耍,不知这些是文物,更不懂得对它们进行保护。1983 年陇海铁路电气化改线,眼看着墓冢被挖掘,神道碑被放倒,因怕损坏用铁箍箍住被立在与姚崇故里风牛马不相及的温塘山下,至今想起这些痛心疾首,愧对先贤。
    2007 年,第一届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在郑州召开,我和恩师崔九龄以姚崇故里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听了唐史专家马驰教授和姚氏宗亲代表的发言,十分感动。感动不如行动,经过商议,遂萌发了保护文物古迹、弘扬姚崇精神的念头。我俩不顾年老体弱,为查找线索、搜集资料,东奔西跑,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着嘴皮,踏着脚皮,饿着肚皮,合不上眼皮,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得到市、县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才获得了姚懿墓、旌贤寺、姚公祠、姚崇故里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我们这种“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感动了我的学生和社会有识之士,他们慷慨解囊,捐款支持,2010 年 4 月 18 日立起了姚崇故里遗址碑、姚崇故里纪念碑、旌贤寺遗址碑,年近八十高龄的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如学欣然为纪念碑题字,并亲临现场参加揭碑仪式。
    碑已立起,让大家来看什么? 2012 年,又借用张茅乡中三间教室,办起了简易的姚崇故里纪念馆,把征集的三门峡书画名家 100 余幅作品、10 余件文物实物布置在纪念馆及碑廊里,伊川县政协副主席姚和文参加了开馆仪式,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三门峡市、陕县文化界名人应邀出席了开馆仪式。随着时间推移,张茅乡中成了陕县农村中学的典型学校、教学重点,增添仪器、图书等需占用教室,无奈将软件东西堆在一间房内,20 几块大展版只能搬放在我的家里,存放整整两年之久。面对欲干不能、欲罢不忍、骑虎难下的窘境,我们一鼓作气不松劲,不泄气,到处鼓与呼,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把大展板抬到张茅街,利用集会时间展出,以此让广大群众了解姚崇故事,感动领导和广大群众。
    2019 年时机终于来了,张茅乡党委班子调整了,当他们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采取果断措施,将张茅乡便民服务大厅腾出,开办姚崇故里纪念馆,并且美化了周边环境,添置了大电子屏、空调,购置了紫红色帘子,重新布置展馆,使馆内面貌焕然一新,群众非常满意,久负我心的压力得到释然。
    现在,姚崇故里纪念馆已挂起了三门峡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陕州区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牌子,在陕州区乃至三门峡市掀起了一股张茅风,不但为姚姓家族提供了寻根祭祖的场所,更成了共产党员廉政教育的基地。重新开馆以来,全国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 3000 余人来此参观学习,特别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活动中,各级单位,上至市、县直组织,下到农村党支部,在此搞入党宣誓仪式,交流学习心得。在姚崇精神的鼓舞下,不少商业店铺抢占先机,挂起了“姚崇故里饭店”“姚崇故里客栈”“姚崇故里电商”“姚崇故里商超”的牌子。
    时至今日,张茅乡有东村的红高粱、瓦山沟的连翘、清泉沟的贡米、西崖村的姚崇故里饭庄风味小吃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还有介绍陕州名人姚崇的专题片《藩篱》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中播出。同时,由陕州蒲剧团刘云编剧的展现姚崇廉洁、正气的蒲剧《姚崇辞官》先后在河南斩获大奖并在北京成功展演。
    姚崇是送给我们的是一块金字招牌,我们一定要格外珍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次涵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赋予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最近,市社科专家尚柏仁在“三门峡古村”板块连续发出《行走陕州区张茅乡》《厚重的张茅乡西崖村》两篇文章。
    12 月 12 日,香港河南社团总会会长姚康先生到姚崇故里寻根问祖、参观考察,并表示回去以后要发动在港姚姓企业家和宗亲以及慈善家们积极行动,争取对姚崇故里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国家经过了 100 年奋斗,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顶天立地的大变革,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同志们,如果你的使命是为民族复兴而来,如果你的志向是为民族担当而来,如果你的声音是为民生呐喊而来,那么,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弘扬正能量,歌颂真善美,为共同推进民族复兴而
    不懈奋斗!(姚学谋、董建华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30 02:12 , Processed in 0.1290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