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林玲《清代布衣文人姚世钰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0: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对水光,隔离尘世,坐卧闻荷香,笑语起惊鸥,环境淡雅而充满生气;“秋窗眼为明,碧浪濯花魄。云来莲影凉,风过莲叶白”①(马曰璐《题姚薏田莲花庄图》),马氏笔下的莲花庄清疏淡雅,给人明亮清谧之感,姚世钰在《莲花庄图记》也称“清境罕耀”,清远之致。正是在此环境中,形成了姚世钰清雅的品性,正如好友施安在《题姚玉裁莲花庄图》中称“仿弗吴兴老,风雅冠乡闾”②,以及厉鹗在《寄题姚玉裁莲花庄图》赞其“风雅犹忻道昇佐”③,性雅而诗清。
    此外,好友汪士慎善画梅,姚世钰爱梅,二人是梅中知己。汪士慎在《写梅寄吴兴姚薏田》称“......吴兴诗老夙契久,爱我梅花胜琼玖。病中欹枕琢秀句,粒粒珠玑常在手。闻君日夕坐高楼,楼外水云一千亩。王孙去后继诗人,更羡水晶宫不朽。题诗聊复寄相思,洒洒春风墨一斗”④,诗中吴兴诗老即姚世钰,二人夙契甚久,姚世钰喜欢汪的梅花,以至病中倚枕仍在斟字酌句,得诗粒粒珠玑,可见姚世钰写诗态度之慎重。“更羡水晶宫不朽”句,汪士慎羡慕好友坐观楼外水云的闲适自在的生活。汪士慎曾多次画梅寄予姚世钰,姚作诗答之,《孱守斋遗稿》中答汪近人画梅4首,咏梅诗5首,并有18首提及梅的诗,诗人笔下诸多对梅花的描写能体现出其清隽之风,且看《山中看梅花》二首:
    其一
    芒履冲寒书裹身,意行一笑野梅新。
    石桥茅店春山路,可少先生一幅巾。
    其二
    林下风标玉雪姿,更怜一树淡胭脂。
    端相好向冰壶贮,弄影明窗看折枝。⑤
    诗人行至山中,抑制不住看到野梅的欣喜,“玉雪姿”、“淡胭脂”勾勒出梅的动人情态,而后折枝赏梅表达对梅花的喜爱。再看《汪近人画梅见寄并自作长歌题其上赋此报之》:
    笔端谁摄梅花魂,江都汪郎能逼真。
    逃禅煮石不复作,汪兼二子成三人。
    珍重新图锦绣段,素壁悬来百回看。
    玉容粉泽艳而淡,万蕊千花繁不乱。
    纵横屈铁蟠蛟螭,干真是干枝是枝。
    思君疑到窗前见,忆我还题画里诗。
    小园一树跡如扫, 几度巡檐恶怀抱。
    99页。
    ①(清)马曰璐著:《南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②(清)施安著:《旧雨斋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③(清)厉鹗著,(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4页。
    ④(清)汪士慎著:《巢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5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36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0: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瞥眼荣枯莫更论,草堂自此春长好。①
    《答近人寄画》:
    客从淮甸来,遗我双立幅。
    峭蒨凌风梅,修纤买霜竹。
    猗兰不纫佩,抱质在空谷。
    云谁罗众芳,臭味原一族。
    伊人判年别,骋望千里目。
    想见高杉阴,栖迟数闲屋。
    染翰寄相思,开缄吐余馥。
    菲菲偏袭余,采采难盈掬。
    秋草凛芸黄,春华贲寒木。
    懿此贞秀姿,中林伴幽独。②
    好友汪近人赠手书梅兰两帧,姚世钰视若珍宝,将其装裱并张之素壁反复观赏。上诗写道“玉容粉泽艳而淡,万蕊千花繁不乱”,赞赏梅花艳而淡,繁不乱。以及梅竹的形态“峭蒨凌风梅,修纤买霜竹”,峭蒨梅于凌风之中,高耸挺立,修纤竹于寒霜之中,修长挺拔。“懿此贞秀姿,中林伴幽独”如此美好贞秀的梅竹,却只能在山中幽独伴林。再如《竹外梅花》其二:
    鸾尾修篁数百竿,年年翠袖倚天寒。
    算来合是林泉伴,莫作齐奴步障看。③
    古代多有文人写“翠袖倚天寒”句形容翠竹倚寒而生,诗人爱梅竹,也化用此句。后两句写梅竹作为林泉伴,“莫作齐奴”四字既是梅竹的品性,也是诗人的心声,在文网高张的形势下,不屈于皇朝,拒绝奴化自己,就像淡雅峭蒨的梅竹,即使是幽独伴林,但仍选择以孤傲的姿势挺立于世间,这是诗人对孤傲高洁的追求,正如他人生的写照,虽有才华,却只能隐于世,终其一生。再如《题汪近人梅、竹、水仙》三首:
    其一
    今年寒甚勒春迟,一幅繁花见折枝。
    几度南窗卷帘看,雪晴先被冻蜂知。
    其二
    斜拂疏篁四五茎,烟梢叶叶起秋声。
    忆君点笔茅堂静,风竹影摇檐月明。
    (近人自题云:夜半草堂添画稿,月摇清影上红阑。)
    其三
    白描能事世应稀,冰雪肌肤状总非。
    若为寒花写生态,灵根愁尽玉苗肥。④
    上诗虽是描写好友偏爱之物,但诗人同样喜爱。诗中“寒梅”、“疏竹”给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3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9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0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1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0: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疏清幽冷之感,“雪晴”、“堂静”、“月明”、“冰雪”等词营造了高洁明净的氛围,形成了清隽高洁的诗歌风格。汪士慎曾经称赞过诗人,其《对月煎茶有怀薏田》曰:
    待月立中庭,夕霭散为绮。
    禽鸟归林樾,蟾蜍出海底。
    乍见如金轮,转瞬碧于水。
    呼童携竹床,抱膝空明里。
    茶铫作松声,市喧不到耳。
    因念远方朋,高洁但姚子。
    题我煎茶卷,诗品清无比。
    朗吟复高诵,此际饮更美。
    一瓯复一瓯,通宵对月姊。①
    “因念远方朋,高洁但姚子”,姚子即姚世钰,汪士慎称赞其品性高洁、“诗品清无比”,让他忍不住反复高诵,通宵对月一饮再饮,深情厚谊跃然纸上。再看《余病不饮茶,近人以煎茶图索诗走笔戏成》:
    侬家二陆园边住,曾读茶经咏茶具。
    眠云跂石绿未悭,瘠气侵精心所惧。
    巢林嗜茶同嗜诗,品题香味多清词。
    (近人有试茶难咏)
    吟肩山耸玉川屋,风炉烟裊青杉枝。
    自笑真成杀风景,欲论毁茶防齿冷。
    茗柯傥得当金篦,(君方病目)奇句还堪联石鼎。②
    诗中“玉川、风炉、袅烟、青枝”等意象,形成诗歌清丽之风。姚世钰的诗歌风格主要体现在“梅、莲、竹、水仙”等意象的使用上,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象,诗人通过寓“意”于“象”来物化感情,抒发心志。梅清莲洁,正是运用了这类高洁淡雅致远的意象,才形成诗歌清隽高洁的风格。
    (二)凄清
    《孱守斋遗稿》332首诗中,使用“清”字出现69次,“寒”字34次,“霜”字14次,“冷”字9次,使得万物皆著“凄清”之色,如水清——“苕之水清清”(《安定胡公墓下作》)、风清——“满林谡谡清风”(《题姜学在双幅小画六言绝句二首》、云清——“白莲塘外冷云清”(《冬日答陈楞山寄画白莲》)、月清——“霜月同凄清”(《和刘丈补斋留别诗社诸友韵即送归白田二首》)、光清——“一段清光冷画屏”(《寄抱朴立父兼示金寿门、厉太鸿诸子》)、气清——“浙河秋气清”(《戊午八月初三日钱唐观潮有怀江上故人金寿门陈授衣江皐久客》)、音清——“清音结林籁”(《上强山访上强寺阯怀白公》)、夜清——“深山遥夜清复清”(《宿吕氏风雨菴》)、昼清——“清昼盈盈工出水”
    ①(清)汪士慎著:《巢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5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7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4: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9-24 14:37 编辑

    (《白苹(有序)》)、境清——“万壑千岩境过清”(《扬州道中戏赠同舟越客》)梦清——“清梦谁知在寥廓”(《戏赋六客堂双鹤送观三北行》)、泪清——“那禁清泪溅芙蕖”(《早秋西湖舟中望断桥陈氏庄伤故友朱霞山作》)、神情——“居然林下见神清”(《程文石出其妹叔贞墨梅索题》)......一“清”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激赏,通过诸多意象,将诗歌染上一层凄清、清冷的意蕴。再如《同诸君饭清河菴》:
    出郭散愁疾,招提恣游衍。
    经声如院静,鸟语因风善。
    清泠净池饮,香美斋厨饭。
    萧寥修竹林,低徊夕阳晚。①
    诗中大致描绘了清河菴的面貌,鸟语更显院静,净池泠清,竹林萧寥,诗人徘徊于此清境,疏散愁思,道“清”之情,别具“清”味,正如全祖望称:“‘姚诗激宕凄清,吟咏最富’,余见其《孱守斋遗诗》二卷而已。《答陈楞山寄画白蓬》云:‘白莲塘外冷云清,一笑开缄妙写生。宛是舍南池上见,水花风叶月胧明。’《黄梅》云:‘水云城郭数吴兴,曲港重湖一碧澄。添得黄梅三日雨,家家门外有鱼罾。’风调绝胜”②,“激宕凄清”便是对姚诗最恰当的评价。
    姚世钰的跌宕凄清之音主要在体现在中年,其忧郁、愁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困窘,他的诗中多记此无奈,如“稛载将焉往,苦被饥来驱”(《题书柜》);“俗眼白途穷,襟期头盼中”(《冬日留梧桐乡有怀樗崖霅上》);“残生仗知己,未敢哭穷途”(《得丁霍菴先生见寄诗力疾成四十字奉怀》);“清门文采看无恙,坎凛穷途莫更论”(《得㯉崖翁书却寄》);“栖栖门户计,俯仰涕交颐”(《岁暮杂感二首》)等。
    其次,经年漂泊,病思羁愁,如“自怜漂泊动经年,长羡君家伯仲间”(《□见示题秉衡浮湘集诗泣然有作并视霞山端友二首》);“晚天孤艇载愁还,暂借清溪照病颜”(《桐乡归州夜泊南门外二首》);“忧患逼垂知命岁,瓢零愁问渡江航”(《昔岁庚戌,余客扬州......感念陈迹叠韵奉酬》);“病思羁愁两不胜,相逢且任连腾腾”(《旅病初起偕文石凤冈秋玉授衣过寒木山房值近人振华方清斋礼佛因留蔬饭即事漫成》)等,无不饱含凄楚之感。
    再者,思怀故园,如“我更沈吟惆怅多,故园不为苹花住”(《喆士移吴中白苹种盆池满作花邀诗友同咏》);“三十六陂千万春,乡心一寸兰丝棼”(《乡心》);“想见故园风雪里,一窗灯火话归人”(《纸窗竹屋图》时余将归里秋玉属题);“朋欢固堪恋,乡梦亦已频”(《五十初度,寓马氏书斋,秋玉、佩兮昆季为余招集诗社诸君觞咏竟日,赋此志感》);“旅思看毛褐,乡音听夜鸿”(《冬日留梧桐乡有怀樗崖霅上》);“乡思忽无际,徐公画有灵”(《题学山所藏徐幼文画》);“诗翁理剧丛簿书,倦客怀乡托豪素”(《伤足不出门忽焉,春半闻山中梅花正盛,因忆西塞旧游,赋寄西冈先生于嘉兴官署并舍弟敬直索共和之》);“乡思峰头雁,官情阁下铃”(《寄怀浔州戴尚安丈大夫十六韵》);“故里春光未有涯,乡愁浩荡白鸥知”(《秋玉佩兮昆季招游黄家园率题四首》)等,诗人流寓他乡,诗中是写不尽的乡愁。
    还有,年华易逝,友朋凋零,如“镜里朱颜变不停,未秋蒲柳隙先零。颊豪渐有雨茎白,双鬓原无万古青。莫向苍华悲种种,也休侧室染星星”(《镜里》);“近游何日共,漂泊易华颠”(《江都寓斋得金寿门平阳消息因寄》);“飞腾暮景心先淡,哀乐中年鬓已苍”(《四十初度辛浦先生分俸见遗并赠长句依韵奉酬兼呈改堂先生》);“何当郑重游佳句,衰鬓翻添一倍苍”(《昔岁庚戌,余客扬州......感念陈迹叠韵奉酬》);“余生饱忧患,旧友渐凋疏”(《沈蕙圃六十》);“高山流水间,知音邈难遇”(《题闵古则横琴图》);“悼亡谁复吟遗挂,(霞山先于去冬丧妇,今尚殡,庄中陈氏其妇翁也)垂死君犹返旧庐。(新年霞山归省桐乡旋遇疾卒)回首楼台夕阳里,那禁清泪溅芙蕖”(《早秋西湖舟中望断桥陈氏庄伤故友朱霞山作》)等等,读之满是苍悲。
    姚世钰激宕凄清之音的诗歌还体现在其弟与爱女亡后,感念亡弟,作《五寄灵》三首“烛醉琴歌忆昔游,朝朝衣带缓离忧。暮云楼阁春窗月,归梦与君相对愁”、“四海当时一子由,感君末契託朋俦。而今夜雨真萧瑟,一恸人琴万事休”、“箧中散失订遗文,恨唱凄凉忍再论。留得王融白团扇,夜台何路与招魂”、“忆从南浦盼归航,出手新诗泣数行。但以散蓬悲道路,可堪埋玉哭文章”、“我亦天涯思今弟,中宵风雨懆朱颜”(《□□见示题秉衡浮湘集诗泣然有作并视霞山端友二首》),忆及与弟昔游,因思念而衣带渐缓,读浮湘集而泣然泪下,满是离忧凄凉,忧郁不安。及女殁,姚世钰诗中凄清之音拟之哀猿啼岭,秋虫鸣夜,如“仰哀强自拭啼痕,病妇悲号似断猿。欲道情钟是无益,转喉鸣咽已声吞”(《哭女》其五);“抬头添得伤心泪,墙角尘封放鹤图”(《哭女》其九);“不料三年光景促,歌于斯即哭于斯”(《哭女》其十);“汝母惊呼入户迟,形神奄忽欲相离。但留一点辞亲泪,万恨千悲永诀时”(《哭女》其十六);“廿年骨肉半幽沦,未死重消九逝魂。地下还哀此茕独,相逢冤怨更堪论”(《哭女》其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4页。
    ②(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36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4: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猿枯失子泪,雁背去乡心”(《秋杪客中病疟》);“兹来独不见,悯点泪阑干”(《归家悲亡女》)等,《哭女》组诗,“哭”字直抒心底无限凄楚、怆恻之情,如哀猿啼岭。厉鹗为其女益敬作序曾提及姚世钰失女悲悼不已,姚世钰读其女诗曾曰“余皆悽惋,不堪卒读。”
    姚世钰的诗歌前后期风格不一,后期因中年多遭变故而激越跌宕,富于变化,多凄清之音。同时姚世钰的诗歌内容朴实,对生活困窘的无奈、病思羁愁的忧郁、思乡怀友的愁绪、至亲悼亡的悲恸都有质朴的表达,亦有凄怨,在《哭女》诗中“地下还哀此茕独,相逢冤怨更堪论”①,弥漫着诗人的哀怨之音,直抒其情,情兼雅怨。
    如前所述,清隽、凄清之风乃是姚诗突出的特点,但在态体格局上则偏于柔弱,缺少宏大深远之境,在风格多样性上不免有所不足,正如瓮方纲评价的那样:“其诗清弱,饶有秀致而不能深入,气格亦乏。”②
    二、广用典故
    用典在中国诗史上有悠久的传统。典故运用的妥当贴切,可以极大地丰富诗作的内涵和容量,产生咀嚼不尽、余味悠长的艺术效果。唐代杜甫、李商隐等人都是用典的高手。但作诗用典真正形成风气是在宋代,宋人诗不但大量用典,而且取典也各有专门,像江西领袖黄庭坚作诗喜用《世说新语》中事,清人作诗用典更是家常便饭。
    典故的主要形式包括事典和语典,事典,就是引用历史故事,即“举人事以征文”,也叫用事;语典,就是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即“引成辞以明理”,也叫用句。姚世钰知识渊博,学力深厚,所用典故涉及甚广,包括神话传说、诗文辞赋等,广用典故已经成为姚世钰诗的一种创作特色。《孱守斋遗稿》中332首诗歌,至少用典90处,包括:
    涉及文化名人之典,包括:阮元(阮籍),白石(姜夔),虞山先生(钱谦益),子由(苏辙),坡公(苏轼),杜樊川(杜牧),朱老(朱彝尊),杜老(杜甫),欧公(欧阳修),召伯,刘尹,白居易,卢仝,韩初,浮邱公,吴会,王融,柳恽,西施,黄歇,陆机,虞蕃讼,赵德,何蕃,陶甄,苏辙,胡安定,张耒,蔡少霞,陶潜,子期,欧阳表,陈世德,赵倚楼,蔡邕,许浑,李安溪,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1页。
    ②(清)翁方纲撰,吴格整理:《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8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4: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乔公,林雍,庾信,柳文畅,孟阳铭等。
    涉及神话传说之典有:王母、娲皇,羲娥等。涉及大小官员之典,包括:少陵(杜甫),鲍参军(鲍照),杜司勋(杜牧),韦苏州(韦应物),何学士屺瞻,杨尚书宾实,张翰林长史,蔡侍郎闻之等。
    由上可见,姚世钰用典,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同时忌板滞、单一之风,注意方式的多样化,灵活自由,例如:
    1、直用古语
    《临平湖晓行》:“爱山如爱色,脉脉欲与语”①,前一句出自苏轼《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韻招之,宿湖上》中的“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施元之注:“韩退之《假山》诗:‘公乎真爱山’”②,诗人情才并貌,后“脉脉欲与语”句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更形象勾勒出其喜爱山色的动容情态。
    《寄怀储翰林书山先生》:“一篇三致意”③出自刘克庄《回叶寺丞启》:“七十古来稀,已践暮迟之境;一篇三致意,喜闻倡叹之音”④。
    《官米》:“东吴万里船”⑤出自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⑥
    《官米》:“十十与五五”⑦出自褚廷璋的《鬻子行》:“百钱鬻一男,千钱鬻一女。十十与五五,道路自俦侣。牵衣或顿足,大者三尺许。”⑧
    《官米》:“北里霍家奴”⑨出自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家奴”⑩,霍家指的是霍光家,霍光是西汉昭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在这里有讽刺意义。
    2、化用古语
    《宿吕氏风雨菴》》“明明孤月不开口”⑪句化用孟郊《闻角》:“似开孤月口,能说落星心。”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4页。
    ②(宋)苏轼著,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0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4页。
    ④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328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5页。
    ⑥(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43页。
    ⑦(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5页。
    ⑧(清)王昶辑:《湖海诗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757页。
    ⑨(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5页。
    ⑩曹道衡选注:《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⑪(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7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4: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汪近人梅、竹、水仙三首》其二:“忆君点笔茅堂静,风竹影摇檐月明”化用汪近人自题云:“夜半草堂添画稿,月摇清影上红阑。”
    《闻鸡》:“拏云心事闻鸡舞,不到先生晓枕边”句化用李贺诗《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①
    《和寿门斜阳次韵》中“玉溪何事惜斜阳”句化用李商隐《谢河东公和诗启》云:“既惜斜阳,聊裁短什”②。
    《横塘》:“横塘秋意正清华,岸嘴风清漾钓查。谁放白鸥三四点,避人争入水葓花”③化用张炎《湘月·行行且止》:“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④等等。
    3、截用古语
    《朓砚诗为沈东甫赋》:“老兔周天欲西匿”⑤中“老兔”出自李贺《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⑥
    《朓砚诗为沈东甫赋》:“焚膏继晷如不及”⑦中“焚膏继晷”出自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⑧
    《早秋西湖舟中望断桥陈氏庄伤故友朱霞山作》:“便抛白日一床书”⑨中“一床书”出自卢照邻《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庾信《寒园即目》中‘隐士一床书’句谓扬雄唯以著述为意。这里暗喻朱蔚为扬雄。”⑩
    《秋杪舍馆杭大宗松吹书堂逾月临分留赠》:“轻薄纷纷那在眼”中的“轻薄纷纷”语出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⑪
    《岁暮杂感》:“栖栖门户计,俯仰涕交颐”中“涕交颐”出自刘基《感寓六首》:“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颐。”⑫

    ①(唐)李贺著,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6页。
    ②(唐)李商隐撰,吴汝霖等辑校:《樊南文集详注2》卷4,上海书局据原刻本校刊,第15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3页。
    ④(宋)张炎撰,袁真校点:《山中白云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7页。
    ⑥(唐)李贺著,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7页。
    ⑦(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7页。
    ⑧(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⑨(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5页。
    ⑩(唐)卢照邻著,祝尚书笺注:《卢照邻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2页。
    ⑪(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3页。
    ⑫(明)刘基著,林家骊点校:《刘基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4: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立甫往桐乡因寄霞山第□季》:“知音倘相忆,为说半焦桐”①中“半焦桐”出自《伏敔堂诗录序》:“谁赏半焦桐。”②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姚世钰用的典故多是熟典,故诗多易读易懂;有一部分典故用得自然贴切,故而诗也显得含蓄典雅;有些典故两句连用,形成对偶;有些典故用得十分巧妙,不露痕迹,如《臧丈道山归自金陵以诗奉访》的“穷能抛一切,老更惜三馀。破矣卢仝屋,翛然玄晏书。”③看似是普通的感慨,但却寄意遥深。题中臧丈指的是《庄子》寓言中的姜太公,诗中“三馀”典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人有从学者,(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若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或问‘三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④,言外之意即要抓紧一切时间刻苦读书。“卢仝屋”指的是唐代诗人卢仝,为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其室虽为破屋,但图书满架,终日苦哦而学有所成,博览经史,工诗精文。性狷介,不愿仕进。“玄晏”语出陆机《文选·演连珠》:“‘是以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李善注:‘玄,静也;晏,安也。’李善注引曹植《魏德论》:‘玄晏之化,丰洽之政。’吕延济注:‘玄晏,礼教也’”⑤,后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该诗意在阐述即使居住陋室,但不影响读书,莫要虚度光阴,正如诗人所说“人间甲子休虚度,读尽儒书便是仙”,这首诗中多处用典,极大地丰富了诗的内涵,读来意犹未尽。
    诗人用典还体现在怀古诗中,如《德清舟中望吴羌山怀古》:
    生长木精宫,百里临溪县。
    数典富遗踪,夙昔会梦见。
    言乘春木船,屡檥平洲饭。
    馀不信清澄,坐我一匹练。
    回山纷倒映,灵秀不敢咽。
    三宿对吴羌,蓬头见真面。
    缅彼古贤踪,闭门乐嘉遁。
    文冕生匪荣,勤书老无倦。
    嗟哉惠反凶,谁欤企玄散。
    千载邈真风,清晖滋慕恋。
    何处识帘祠,香△未遑荐。⑥
    德清为湖州市辖,想要确切理解此诗的内涵,须理解“帘祠”这一典故。姚世钰有《织帘先生祠堂记》一文,织帘先生即沈麟士,南北朝间浙江德清人,家贫,织竹帘以补家用。沈麟士充分利用时间,一边织布,一边读书,因其如此用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0页。
    ②(清)江湜著:《伏敔堂诗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61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499页。
    ④(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16页。
    ⑤(晋)陆机著,杨明校笺:《陆机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97页。
    ⑥(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499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5: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9-24 15:06 编辑

    功,世人称“织帘先生”。后沈麟士成有名的学者,在吴差山办私塾教学。姚世钰来到德清,发现人们只知宗庙址而不知织帘先生祠堂,惑于鬼神禨祥之说,而不若古邦人之尚德,这是人民秉持常道不同的缘故。乡州末学者愤于生遇不平,又苦于尘俗牵累,而沈麟士老更年仍勤奋读书,正如上诗“勤书老无倦”,姚世钰作祠堂记,称赞沈麟士致于学问的勤奋精神,希望来此游人都能记起其事迹并学之。姚世钰巧妙地运用典故,缅怀古贤德踪迹,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使得该诗境界宏阔,寄旨遥深。
    再看《选举》:
    吏部限资格,科场衡时文。
    学校兼选举,取士良慇懃。
    胡为广文官,若据要路津。
    曰师曰弟子,便坐时相亲。
    宛转行东修,伛偻踏破绅。
    眼不判黑白,气唯识金银。
    或美如冠玉,或髯兮轶群。
    酒肉屠沽儿,悉充席上珍。
    三物向谁教,四科今谁陈。
    久品谁上下,八行谁伪真。
    谁何评月旦,孰谁鉴人伦。
    一与世抹摋,公道奚由伸。
    吾闻虞蕃讼,太学升舍偏。
    竹簟与陶器,受贿犹停官。
    使之蒙显戮,莫若清其源。
    潮州师赵德,鄞县请杜醇。
    阳城为司业,诸生荐何蕃。
    游学得张耒,时苏辙在陈。
    师儒慎简择,自足资陶甄。
    矧昔胡安定,规矩传循循。
    庶几复湖学,贤才会诜诜。
    方今舍天网,举错该知仁。
    明明扬侧陋,多士胡忧贫。
    先生勿欺余,唯帝其知人。①
    此诗中,提及诸多历史人物,潮州赵德是唐代学识修养兼备的才干俊彦,通晓五经,韩愈对其十分赏识,赞其品格高尚,派他主持潮州学政,时赵德已是年过半百的士子,可以为师矣。鄞县杜醇是北宋时期为世人所称颂的道德学问大家,其以学明志,发奋图书而不图仕进,以养亲孝友著于乡里。时王安石始建学,延请之,时人谓其学行足以为人师。阳城司业谓国子监一种官衔,也有指张籍。何蕃为唐末太学生,其学问深厚且德行彰著,受到众多诸生荐官。张耒为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曾游学于陈州,深受当时在陈州为学宫的苏辙的厚爱,而后得以谒见苏轼,师从之,终有所成。姚世钰在此诗中列举诸人,行文自然流畅,同时借典也丰富了说理的内涵,强调说明了师儒慎简择”的重要性。
    姚世钰诗中的用典比比皆是,以典入诗,能避免平淡与一览无余的直白,往往能产生好的艺术效果,首先,言简意赅,精练的语言使得诗歌言尽而意不尽,言近而旨远;其次,表达生动形象,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正所谓要“力透纸背,掷地有声”;再者,含蓄而婉转的诗句可以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
    总之,姚世钰诗歌创作上广用典故是其注重学问的必然结果,能一定程度反映他的学问之深与涉猎之广,以古语今,既寓时空之感,又含丰富的历史知识,意蕴无穷。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6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5: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姚世钰散文创作
    姚世钰《孱守斋遗稿》以及散见在好友诗文集中的散文共有64篇,体裁包括序跋、书信、传记、墓志铭、像赞以及一些杂记等,其中主要以序跋文和书信为主。文钞中的散文体现了姚世钰的文学观点,展现了他的才情,同时还记录了与之交游文人的信息,兼具文学和史学两方面的价值。为方便论述,将姚世钰的散文依在文集中出现先后的顺序附表于下:
    序号
    篇名
    创作时间
    创作年龄
    1
    《念慈经义题辞》
    雍正丙午(1726)七月立秋日
    31
    2
    《湖船录序》
    雍正庚戌(1730)三月
    35
    3
    《闵节母姚夫人六十寿序》
    雍正甲寅(1734)
    39
    4
    《孔堂初集序》
    乾隆己未(1739)六月
    44
    5
    《陈竹町十九秋吟卷序》
    乾隆辛酉十一月(1741)
    46
    6
    《石川诗钞序》
    乾隆辛酉(1741)十一月
    46
    7
    《锡谷堂诗序》
    乾隆乙丑(1745)秋
    50
    8
    《施竹田诗集序》
    不详
    9
    《送沈㯉厓归宣州序》
    不详
    10
    《赠新昌梁先生诗序》
    不详
    11
    《玉兰堂诗集序》
    不详
    12
    《石贞石遗诗序》
    不详
    13
    《道腴堂诗抄序》
    不详
    14
    《陈竹町诗集序》
    不详
    15
    《琴语集诗序》
    不详
    16
    《史安人八帙寿序》
    不详
    17
    《丛书楼铭(并序)》
    不详
    18
    《陈竹町诗跋》
    雍正乙卯(1735)中秋月
    40
    19
    《书申培舅送朱端叔会试序后》
    乾隆戊午(1738)十月书
    43
    20
    《书朱霞山小传后》
    乾隆戊午(1738)十二月
    43
    21
    《书钱安伯时文稿》
    乾隆戊午(1738)十二月
    43
    22
    《书马氏古印谱后》
    乾隆己未(1739)十月
    44
    23
    《书奉母图后》
    乾隆辛酉(1741)六月
    46
    24
    《书程氏古印谱后》
    乾隆癸亥(1743)十月
    48
    25
    《笠泽藂书跋》
    乾隆乙丑(1745年)秋八月
    50
    26
    《董思翁书卷跋》
    乾隆丙寅(1746)九月
    51
    27
    《戴剡源文集钞跋》
    乾隆丙寅(1746)九月
    51
    28
    《虞秘监<汝南公主墓>草稿跋》
    乾隆丙寅(1746)十月
    51
    29
    《徐幼文师子林图跋》
    乾隆丙寅(1746)十月
    51
    30
    《戴剡源文钞跋》
    乾隆丙寅(1746)仲冬月朔旦
    51
    31
    《何批唐三体诗跋》
    乾隆丁卯(1747)五月十三日
    52
    32
    《自书册跋》
    不详
    33
    《宋刻公羊传跋》
    不详
    34
    《安溪先生墨迹跋》
    不详
    35
    《与杨筠谷》
    不详
    36
    《与陈竹町》
    不详
    37
    《与程松门》
    不详
    38
    《与余茁邨》
    不详
    39
    《与陆南圻》
    不详
    40
    《与张渔川》
    不详
    41
    《与汪巢林》
    不详
    42
    《与王梅沜书》
    不详
    43
    《答沈勉之表弟书》
    不详
    44
    《答沈蕙圃论行状书》
    康熙壬寅(1722)六月
    27
    45
    《西唐山人书余说》
    不详
    46
    《㯉崖道人画松志》
    雍正丙午(1726)夏六月
    36
    47
    《瘗莲香文》
    不详
    48
    《怨雨师文》
    不详
    49
    《璋砚铭》
    不详
    50
    《山行木拐铭》
    不详
    51
    《端石病砚铭》
    不详
    52
    《方镜铭》
    不详
    53
    《陈授衣四十像赞》
    雍正乙卯(1735)
    40
    54
    《鲍辛甫先生像赞》
    不详
    55
    《从弟敬直读书图赞》
    不详
    56
    《织帘先生祠堂记》
    不详
    57
    《莲花庄图记》
    不详
    58
    《月湖丙舍图记》
    乾隆辛酉(1741)二月
    46
    59
    《驿西桥重修牵路记》(代改堂师)
    不详
    60
    《新修六客堂记》(代改堂师)
    不详
    61
    《参议陟山姚公家传》(代)
    不详
    62
    《御史沈公传》(代)
    不详
    63
    《通奉大夫陕西西安布政使赠太常寺卿方公墓志铭》(代改堂师)
    不详
    64
    《史宜人传》
    不详
    由上表可知,姚世钰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有具体的创作时间,多作于寓扬与入幕府期间,序跋文和书信的内容与材料相对其他散文更为详细,下面重点分析这两种体裁的作品。
    第一节序跋文
    序跋文指的是序文和跋文的统称,由于序和跋产生的时间相差较远,所以早期的一些著作,如《宋文鉴》、《元文类》、《文苑英华》等都没有将二者列在一起,直至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才把它们合而为一。关于序、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有详细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 15:28 , Processed in 0.1273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