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林玲《清代布衣文人姚世钰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闻邻人吹笛声,展卷呻吟,令人终日不乐,故宜为不寿之征也。’”①
    此外,对卷入文字狱风波的人,当时很多文人惟恐避之不及,只字不提,姚世钰的作品却多次透现端倪。今存《孱守斋遗稿》为张四科在其病逝多年后梓其集,虽难窥全貌,但从遗稿中我们仍可寻出蛛丝马迹。还以上文为例,姚世钰称隐晦提及平生亲故好友王立甫、钱景泉、朱霞山死于文字狱风波,其诗更是存世有限。“坎廪失职”语出《楚辞·九辨》:“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②,“岂更能死人耶”,是作者发出的不平之音,正如严迪昌先生在《生态与心态—也谈怎样读古诗》中评价:“是怨而怒的谠论,是对人世间的诘难”。③王、钱、朱三人均系吕留良案牵连,作者在此发愤懑之言。相似的感触还有《挽朱啸岩》:“曾听蓉裳(立夫旧字)谈绝倒,也因兰佩寄相思。如今空妒王钱辈,看杀羊车入市时。”作者在诗中寄托相思,后两句更是发任人宰割的无奈。
    再看姚世钰为王豫《孔堂初集》作序曰:“己酉以同郡严氏牵连逮诏狱,犹记余送之杭州武林驿,鋃铛拖曳,书未尝去手。”④全祖望也称其“故不慎于择交,而连染之祸,至逮入京师。”⑤这里严氏是指严鸿逵,系吕留良弟子,安徽桐城孙学颜在《麻山文集》中记载了其与车鼎贲、严鸿逵、王豫交往之事,后吕留良案发,王豫受牵连致祸。上文提及《哭女诗》中也有记载,其二十一自注云:“壬子六月遭王氏姊之丧,时立甫方繋刑部狱。既归不数年,相继夭殁,草殡山间。女每与母语及,辄歔叹曰:‘安得吾父稍有余力,使诸丧备举,姑亦免于暴露乎?其于亲爱伦理间,存心类如此。’”⑥再如《书朱霞山小传后》,作者在跋文中大谈当年与王、朱高谈雄辩之乐事,其平生亲故被存入清廷案狱卷宗,历经诸多禁毁或被删讳言书目,姚氏作品中依然有他们的身影,这在存世文献中属罕见。
    严迪昌先生说:“文字狱对民族文化最具破坏性灾难效应的,是文士的失语。于是,层累有千百年文人积淀,又历经翻复更变之人生体审,本属才识之士辈出的时代,却由此陷入令人浩叹之心灵荒漠,呈现了一种集体怔忡症:或热衷拱枢、或冷漠遁野,或饾饤雕虫、或风花雪月,或乡愿、或佯狂,或趋时、或玩世。总
    ①钱钟联著:《清诗纪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011页。
    ②(宋)朱熹集注:《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页。
    ③严迪昌著:《严迪昌自选论文集》,北京: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28页。
    ④(清)姚世钰撰:《孔堂初集序》,《丛书集成续编》19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⑤(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页。
    ⑥(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1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灵光耗散,卓识幽闭,顺者昌,逆得亡”。①统治者动用王法来逼驱朝野人士趋入心灵的自闭状态,其持续百年、遍殃朝野,着意营造肃杀酷厉声势,目的确系威劫天下人。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说:“到了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是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有些新意,也还是不行的;不是学韩,便是学苏。韩愈、苏轼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文章来说当时要说的话,我们并非是唐宋时人,怎么做和我们毫无关系的时候的文章呢。即使做得像,也是唐宋时期的声音,韩愈、苏轼的声音,而不是我们现代的声音。”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谓读书人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与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
    姚世钰便是如此,居马秋玉半槎丛书楼,得珍藏本过录校正,其治学尤受何焯影响。何焯(1660-1722),初字润千,后更字屺瞻,晚字茶仙,江苏长洲(今苏州),一生恰与康熙相始终。先世曾以“义行”旌门,故取“义门”二字名其私塾,学者因称“义门先生”。何焯生平笃志于学,精通经史百家之学,尤善校勘考订古籍且极为矜慎,其所考订,咸有义据,所论多能考镜源流。平生所校勘、考订、评注之书遍及经、史、子、集。何焯以评点方式治学的学术成果主要保存在评校本中,成就卓著。何氏评点本的价值在当时就得到了认可,有称“开乾隆以来考订之风”,章太炎先生认为何焯是乾嘉考据学派之“吴派”学术的先驱之一③,崔高维先生称何焯是“有清一代考据学开风气的学者”。姚世钰一生并未得受教何焯门下,然颇服膺何氏之学,全祖望《姚薏田圹志铭》云:“薏田之学,私淑义门。(薏田尝述义门之言,以为厚斋不脱词科中人习气也。予谐之曰:义门亦不脱纸尾之学习气也。薏田大愠。)义门之徒,莫之或先。”④《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平生学问,以何焯为宗”。⑤沈德潜作序曰:“为文章贯串经史,磅礴闳肆,有所考订,必详核精当。”⑥姚世钰治学颇得义门之要,他通过抄录义门批校本继承师学。
    现存的姚世钰过录何批本有《孟东野诗集》(北大图书馆藏)、《五代史》(上海图书馆藏)、《苏学士文集》(上海图书馆藏)、《六子书》(浙江图书馆藏)、《春秋公羊注疏》(国家图书馆藏)、《春秋谷梁注疏》(国家图书馆

    ①严迪昌:《从<南山集>到<虬峰集>—文字狱案与清代文学生态举证》,《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第73-85页。
    ②鲁迅著,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纂:《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4页。
    ③章炳麟著:《章太炎全集》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6页。
    ④(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⑤(清)纪昀编:《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88页。
    ⑥(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497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有的甚至过录两种,如《刘宾客诗集》,分别藏北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唐三体诗》分别藏北大图书馆、杭州是图书馆。姚世钰的过录本极大地还原了何校本的原貌,是文化的有序传承,也是重要的诗文研究资料,其贡献足以为学林增色。
    姚世钰在马氏兄弟丛书楼得以校刊,其文集中《戴剡源文钞跋》、《戴剡源文集钞跋》、《宋刻公羊传跋》、《何批唐三体诗跋》、《自书册跋》等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文献资料,如《戴剡源文集钞跋》:
    余少时读梨洲黄征君所撰《剡源文钞》,每恨未见其全集。去冬客扬州,遇吴趋薄君自崑,出示何义门先生手写剡源文六篇,上有朱书,谓得自汲古阁所藏抄本。余时方束归装,未暇誊写,仅记其目于巾匦。今年吾友喆士购得此集,因出家藏《贞山草堂》旧抄本属为对勘。后有无名氏跋,似是同时人所编次,分甲、乙、丙、丁四卷,并《补遗》三篇,共七十篇,有文无诗。其为近刻遗逸者计十二篇。而何抄六篇胥在焉。初有客见义门字画偏旁不依《说文》,疑是小年笔迹。余辄谓此殆仍元抄之旧,正前辈矜慎阙疑之意。今按之果然,乃知此抄本盖即汲古所藏。而明陆氏子余号贞山,或系陆氏旧抄,流传有绪,弥可珍重。余遂据以订刻集之讹,兼记其得失互异者于边阑之下。喆士又属陈子以东抄补阙佚,庶称完书。顾余私愧习复戴先生文几三十年,了不长进,执简操笔,霑汗盈握。乾隆丙寅九月记于韩江张氏丽泽书堂。
    跋文提及义门先生何焯手写剡源文并批注于上,并交代了其编排与流传,为后世研究其版本及注疏等提供依据。此外,姚世钰序跋文中也会通过交游来勾勒人物活动轨迹,如《陈竹町诗跋》:
    余与竹町同丙子,其游处踪迹率多同者。竹町处赘扬州于今余十年,而余亦尝一再游其地。岁庚戌,余为江都师馆置郡斋,竹町则已先余入幕。频年以来聚集逾密,惟竹町归里觐省渡江宁家或越月移旬不见,否则无三日不相见也。顷诏举博学鸿儒吾师以余两人名附荐书。余既病不成行,竹町亦谦退辞不就。读竹町初度感怀之什,不能无㮣于中者。顾竹町日益工,每善自道其羁愁感叹之思,长篇短咏方将追贞元、元和诸公,而尚友之。如余之偷惰无闻,正未可同年而语矣。时雍正乙卯中秋月,书于六客堂池上南轩。②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0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9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交代了陈章的生平事迹,记述了陈姚交游事宜,提及唐绍祖举荐二人,姚世钰因病弗就,陈章亦推辞不就,还指出陈章诗歌宗唐的思想倾向。这类文章还有《石贞石遗诗序》:“曩余初冠,遇金寿门自杭来,示余以其同里厉太鸿、暨陈石二子诗,陈谓授衣,石即贞石也。时未识面而邮筒唱和,缔文字交。岁庚子,始晤太鸿于钱唐湖上。”亦交代了姚世钰与金农、厉鹗、石文的交游。通过对这些人物信息的记载,可为后者进行具体研究提供资料。
    第二节书信及其他
    吴讷《文章辩体序说》曰:“昔臣僚敷奏,朋旧往复,皆总曰书”①。褚赋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也提及“古代臣下向皇帝陈言进词所写的公文与亲朋间往来的私人信件,均称为‘书’”②《孱守斋遗稿》中收录的均是酬酢往来的书信,共计60封,分别写给陈章、汪士慎、张四科、王藻、余元甲、陆钟辉、杨筠谷、程松门、余砚南,其前四人就占了55封。笔者发现,姚世钰久寓“二马”丛书楼,与之称莫逆的厉鹗、金农等,却未有书信往来。此外,文集中虽有写给杨筠谷、余元甲、陆钟辉、余砚南等人的书信,但篇幅均短小,不过百字,至多是吟社中人寒暄问候而已。姚世钰写给陈章的书信多达29封,写给汪士慎的有12封,写给张四科的有8封,这三人的书信占总数八成多。这些书信只是作于挚友间,因此作者在写作时没有故作深奥,也没有晦涩艰深的义理,如《与陈竹町》,兹分为三类,首先,询问近况,寄托相思:
    三年不见,交手匆匆想同此怅惘也,别后闻尊体偶失调,到扬州,当即时安稳耶?讷夫书札各件,并弟春间奉寄托分致马闵各件,今仍将原封送上烦劳神,捡发弟贱躯小极,又不比会面时近人,先生自能言之,渡江之。约拟在八九月间,若果斯游,则良觌亦不远耳,玉眷上下多佳,诸惟慎夏自爱不尽。
    分手经年,相思之深,可胜劳结。
    回忆六客堂中连床谈醼顿成昨梦,时复黯销魂,不止一日九回肠矣。③
    其次,拜托其代办些许琐事:
    ①(明)吴讷撰,于北山点校:《文章辩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②褚赋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7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6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弟有一札,欲烦交方柱山兄,并索渠家集,如有回信,更希确付。戴光兄管家当不患浮沉也只此。①
    再者,向好友倾诉自己困窘的境遇:
    方欲轻舟径渡不意,旧疾又发,药物支吾生趣都尽。比旬日间眠食幸渐就安稳,藉庇可翼复常。
    弟病体自入冬以来稍苏,但贫甚不堪其忧耳。
    弟痼疾虽少差,然寒乡岁晏情绪煎迫不堪其忧。知我者固可悬揣而得也。②
    姚陈“宾馆游从六载余”③,在改堂馆置或饮酒赏花、或切磋文艺,直至乾隆元年(1736),唐绍祖奉旨入京,才暂时分离。期间,二人相互勉励扶持,正如信中所说“我辈相怜同济之情”④。
    姚世钰除了和陈章书信往来密切之外,还有汪士慎,如《与汪巢林》:
    秋杪,竹町来湖,接手书并妙画梅兰两帧,发函伸纸,粉光香艳,郁然满室,不觉狂叫欲绝。时寿门在座,先托渠以梅花付武林好手装裱。装成之日,张之素壁。适沈丈㯉厓,自宣州来,亦赞赏不去口,谓频年在扬见尊墨,妙甚伙要未若此帧之尤入神也。题画长歌淋漓酣,适雅与图称,但媿盛意不敢当,且才思短浅,屡欲一酬高唱而苦无好句。尚俟来年,此更不得以巧迟借口矣。尊目疾,自入冬后能全愈否,深切驰念。闻欲觅桑叶茶,春间,此物最贱,过时即难得。石柱记郑氏后人,颇零替刷印甚难,弟仅从同学郑观三见得一部,盖即其族人,亦不易致。因竹町语及,辄用移赠恶札丑怪涂坏佳纸年来于古人用意稍有窥寻,及下笔则无一是处,亦缘久病废学,自尔难进易退耳。欲多写数帧呈教而辄止,其方寸自知之明,或转为尊贤所不弃耶。专此报谢兼候近履不宣。
    汪士慎赠手书梅兰两帧,姚世钰视若珍宝,并与金农墨竹画扇同裱,合成立轴,题“岁寒三友”,以此象征他们三人的友谊,并题诗《汪近人画梅见寄并自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9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9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3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4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73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9-25 16:47 编辑

    作长歌题其上赋此报之》于其上,“思君疑到窗前见,忆我还题画里诗”①句聊复寄相思之情。后闻汪士慎染目疾,姚世钰驰念深切,听说桑叶茶能医其目疾,他便去寻觅,而后“数月以来,不得息耗,未知尊用何如,目疾全愈耶?时切悬念。”写信给好友询问其目疾是否痊愈。又:
    二月中得手书,并蒙惠读新诗妙画,昕夕吟玩时,时如面先生也。迩日秋气凉爽,想尊用增胜佳制定。复日新恨无因缘快读为怅,拙恶一纸。是春初,旧稿诗不足言,特申倾倒之私,辄录就正外,倭纸五十枚,质颇粗聊傋,文房起草并望笑纳。授兄归便顺布区区,临风翘企不宣。②
    收到汪士慎回信,分外珍视其墨宝,“蒙惠读新诗妙画,昕夕吟玩时,时如面先生也”,从中能感受到得信时的欣喜之情。姚世钰寄给好友五十枚倭纸,以期时见友之墨函,可见其交之密,友情深厚。
    姚世钰的书信文,多为至友间往来,语言直白流畅,字里行间没有坚深的义理,也未故作深奥,虽然多述交往事宜,内容浅显,但感情真挚,娓娓而谈,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近人之思跃然纸上,文章质朴,为人所称道。
    除了着眼于个人,姚世钰还关注社会现实,如《瘗莲香文》:
    婢莲香,松江产。雍正癸丑六月,有人携小女子走烈日中,踵吾门告曰:是吾甥也。不食三日矣,苟得喫饭地斯活耳。余视其面有馁色,以千钱买之。性慧,不好嬉戏,有问之曰:汝欲归乎?曰:不欲也。因自言其父饥而死,其母买一炊饼,纳诸其舅之怀中而俾携莲香走四方以求活。闻者惨然。松江自前年海潮大,上流尸塞川,继以饥馑疾疠,其幸村者,方且转徙,呼号以乞须臾之命,而旋起旋仆者滋不可胜数。莲香,故以饥虚致疾,郡又无小儿医,卒为药所误,一日忽号泣曰:吾将死矣!吾不能舍某某。盖余夫妇怜而善视之,故其言云:越日,家人方早膳,急呼水靧面,整衣履,遂绝。临绝眸子炯炯,音词琅然,若无病者。余为买椟,瘗于城南九里山之麓。时甲寅九月十有八日,距其生六年耳。鸣呼!天实生之且智之,乃使之不得有其父母而遽以强死,是何为耶。③
    此文是姚世钰为六岁的婢女莲香所作。莲香生于松江,据史料记载,清世宗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3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73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45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辛亥(1731)“松江县秋七月,螟害稼。岁饥”①,后一年,松江县“秋,飓风海溢,惟松江海塘无害。”②清代松江府的水利资源颇为富饶,但水患也频发,旱涝交替。此文便是松江水患,江上流尸塞川,继而饥馑瘟疫蔓延,其父饥而死,其母纳其舅之怀走四方以求活。姚世钰夫妇怜之,雍正癸丑(1733)六月,以千金买之使之活,最终还是因饥虚致疾而死。作者从聪慧而死于非命的婢女莲香角度,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民频年遭水患,食不果腹,饿殍遍野,文末的悲叹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无限同情。再看《怨雨师文》:
    乾隆二年闰九月暨十一月末,雨不止,田谷熟而不克升。大雪震电,平原出水,民将为鱼。王立父寓余诗,以为天意欲杀人。余谓是特有激而云尔,夫天以生物为心,而日月星辰、雷霆风雨则有司存。譬如国家建官分职以行君之令,而或反其令以虐民而谓君欲云云。是使方命圮族者,胥得归过于君也。尧之时,十年九潦,百姓不以病尧之为君而咸服于羽山之殛。然则今之欲杀人者,非雨师欤?余因为此文以明吾所怨不在天,且自以叫天无路,不敢傚昔人讼风伯,庶几言之者无罪焉。其辞曰:
    天生万物兮,雨以润之。胡不仁之官长兮,乃反时以为灾。三日为霖兮,矧三冬以为期。微阳来复兮,积阴蔽之玉女。粲然一笑兮,鞭雷车以载驰。霰雪纷纷以交集兮,川原浩浩以流凘。滞穗横亩兮,年丰而啼饥。尺薪如桂兮,析骸不能炊。谓人言其不足恤兮,胡宁不畏天之威。吾欲叫天兮,天路无梯。维皇有赫兮,聪明照微。不见戢戢之鱼头兮,惟曰怨咨。忽震电以舍怒兮,孰罪之魁尔。雨师则殛死兮,虽悔奚追(贾公彦《问礼序》所云官者皆是官长,故皆云师以目之。)③
    据光绪《乌程县志》记载,雍正癸丑年(1733),湖州市夏大旱,雍正甲寅(1734)四月,大雨雹,损麦。雍正年间湖州多次水患,上文写到乾隆丁巳(1737)的水灾,雨不止,平原出水,民将为鱼。本来雨水润万物,反过来却成为灾害。雨水滞穗横亩,本是丰年却啼饥,百姓对雨师有的只是怨咨。文中通过怨雨师,描绘了水患带给人民的灾难,表达对啼饥百姓的无限同情。还如给陈章的信中写道:“去年水灾,乡州凋敝弥甚。开岁两日,大雪盈尺,或者麦有望,民困稍苏乎。”姚世钰在与好友日常通信中都心系民生,对大雪盈尺,或能稍解民困有些许安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怀。


    ①乾隆《华亭县志·祥异》卷十六。
    ②光绪《华亭乡土志·政绩》。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45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9-25 16:57 编辑

    此外,姚世钰工书,对书法有深刻研究,其散文稍有涉及,如《西唐山人书余说》:
    余友西唐山人自题所作画曰:“书余”,语人曰:“吾之画,吾书之余也,犹之词之为诗余云尔。”客曰:“词后于诗而源于诗,虽变其音节,固诗之余也,书之与画曾若是班乎?”余曰:“昔南唐李后主作钩勒竹,谓之铁钩锁,自言柳公权有此笔法。唐希雅又仿后主金错刀书矣,笔三过法作颤掣画。吾乡赵文敏公以飞白写石,以籕与八法写竹树。柯博士论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法,叶用八分法,或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法,此犹分而言之也......”沿及后世以分易篆,以楷易分,然犹有左画图右书方之意,故《广韵》“画”字注引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五色挂物象也,而卦字注引易疏云挂也,悬挂万象于其上也。论者因谓伏羲氏画八卦,即八卦字,虽其说颇奇,要之殊途而同归,则卦犹画犹卦矣。今山人之言曰:吾以山水勾勒为奇,以皴皵渲染为耦。盖将离绝远去,于笔墨畦畛之外,以上溯巢燧以来,仓颉、史皇书画之权兴以观区会通,而客犹剪剪拘拘,执唐宋作家院体笔虚、笔实、六法、六病之常格以绳之,是何异守神景以后之变律下逯花闲草堂,金元南北之词曲以上,规风薰云烂之操。宜惊怖其言,若河汉而无极也。①
    高翔未曾提出“书余说”的创作思想,我们无法从诗文集中窥探其内涵。姚世钰总结高翔重书法趣味,以书入画,以书法为主体推动画法,突破赵孟頫“书画本来同”的观点,同时讲究笔意的舒展与笔势的传达,这一新观点体现了“书余说”的价值取向,此文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此观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世钰还在文章后附好友像赞,有《鲍辛甫先生像赞》、《从弟敬直读书图赞》以及《陈授衣四十像赞》,且看为《陈授衣四十像赞》(授衣出赘扬州时,方客郡将唐公官署):
    写正锋字,吟中唐诗,穷年矻矻,一卷是披。或以为齐赘婿淳于髠,或以为王俭府庾杲之。要非竹町子本来面目,请视此大布之衣。②
    赞文笔触有力,短短数字便刻画出陈章孜孜不怠的形象,作者还将他与身世相当、博学多才的淳于髠媲美,与清贫自业、学识广博的庾杲之比肩,从侧面来丰富好友形象。
    《孱守斋遗稿》中传记与墓志铭数量有限,且多代人而写,讲求格式,作者与人物之间关系不大,故文中难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代唐绍祖作《御史沈公传》、《参议陟山姚公家传》以及《通奉大夫陕西西安布政使赠太常寺卿方公墓志铭》等。集中《奉母图后》、《史安人八帙寿序》与《史宜人传》等记载了扬州“二马”以及张四科的家族信息,这为后世研究者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同时对扬州地方志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其他如《莲花庄图记》、《月湖丙舍图记》描绘了地方景致,《丛书楼铭》详细介绍了丛书楼的情况,作者认为马氏藏书比肩唐宋名家、超迈明清先贤。这些文章体裁不一,书法、文学均有涉及,使我们了解姚世钰个人生平、交游以及当时扬州文人、文化等方面重要的资料。
    虽然姚世钰文散文作品中的序跋、书札等的篇幅与数量还远称不上宏富,往往显得零碎且不成系统,但是作为第一手资料,文献价值与认识价值仍弥足珍贵,值得格外重视。我们通过对这些基础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勾勒出当时不少江浙文人的生活与创作轨迹。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44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姚世钰作为清代布衣诗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其生前身后都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现在的文学史基本上也未曾提及其诗名。今人对姚世钰诗文集《孱守斋遗稿》研究更是少见。或许是因为清代诗人众多,名家荟萃,诗歌成就卓著,姚世钰的文学创作在整个清代文学史上一直处于湮没无闻的地位。
    本文将姚世钰置身于清代康乾盛世的社会与文化视野下,力求客观公正地再现姚世钰诗文的价值。通过生平和交游的研究,展现姚世钰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以期更深层次地理解其作品。受文字狱风波的影响,清代浙派寒士诗群多远离朝堂,诗歌内容也多表现出在野性,很少描写重大题材,较少关注民生,多着眼于个人生活与感受。姚世钰作为成员之一,其作品除了感悟世事、吟咏性情之外,还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层面,表现出心怀民生之情。康乾“盛”下,主流诗人都在为盛世赞歌,关注民生者本就不多,对于姚世钰这样一个下层布衣文人来说,能有此类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姚世钰学力深厚,在诗歌内容上能将性情与学问巧妙结合,同时诗歌中还透露出清隽、凄清之风,具有浙派寒士诗群所共有的风格。其散文创作,正如沈德潜评价:“为文章贯串经史,磅礴闳肆,有所考订,必详核精当。而一娴于法,别于赝秦汉而失之袭、赝唐宋八家而失之庸者,盖卓然成一家之言者也。”①当然,姚世钰的诗文也存不足之处,如部分诗歌和书信的语言过于直白,当然这部分也只是少数,并不影响其整体价值。
    尽管在浩瀚的文学史中,姚世钰也许只占据了几行文字,但毕竟刻下了自己的一笔,他的风雅高洁为人所称道,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当时不少文坛大家的好评,因此他在诗坛的地位不应该被忽视。姚世钰散文具有文学欣赏价值的同时,还有不少关于诗歌创作的文学主张,也应该得到重视。受时间和学识所限,笔者对姚世钰诗文研究难免有疏漏和不周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497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7: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姚世钰年表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
    姚世钰生。字玉裁,号薏田,浙江归安(今吴兴)人,与扬州文人多交游。《孱守斋遗稿》卷四《陈竹町诗跋》:“余与竹町同丙子,其游处踪迹亦多同者。”跋中竹町即陈章,世钰死后,陈章有《哭玉裁》:“丙子同生庚,飘零略相类。”陈章与世钰为同乡好友,二人诗文互证,因此可得世钰生于丙子年,为康熙三十五年,即1696年。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二十岁
    十二月初五,女益敬生。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二十五岁
    姚世钰初见厉鹗。
    《孱守斋遗稿》卷三《石贞石遗诗序》:“岁庚子,始晤太鸿于钱唐湖上,丙午授衣访余莲花庄,居久之”。①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二十六岁
    是岁,姚世钰同王立甫过钱塘,同游汪园见丛竹数百竿之壮观。
    《孱守斋遗稿》卷一《坐汪氏园水边》:“汪园隔岸见丛竹数百竿,猗猗美盛因忆。岁辛丑同立父过钱塘,汪抱朴言诗引梧借竹之亭,今不到五年矣,作二绝句,分寄抱朴立父兼示金寿门、厉太鸿诸子。”②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二十七岁
    全祖望来游武林,交姚世钰及厉鹗、杭世骏、龚明水、梁芗林、陈句山、赵谷林、王豫诸人,讨论经史,证明掌故,尊酒郵筒,时相往复。③
    雍正二年甲辰(1724)二十九岁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6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2页。
    ③蒋天枢编:《全谢山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8页。
    写诗示金农,回忆当年同游汪园见丛竹百竿之壮观。
    《孱守斋遗稿》一《寄西冈先生》:“三伏一相见,迢迢踪跡疏。闲门久罗雀,秋雨又生鱼。去鲁罢行役。侨吴无定居。更怜子魏子,汗漫复何如。”诗中“更怜子魏子,汗漫复何如。”句怀念金农。
    是年,姚世钰与全祖望、厉鹗、梁诗正、陈兆崙、赵昱、赵信、王豫等交。董秉纯《全谢山先生年谱》:“是年当娶前孺人张氏。自昨年再过武林,尽交樊榭、堇浦、芗林、勾山、谷林、意林、薏田、立甫诸先生,讨论经史,证明掌故,尊酒邮筒,殆无虚日。而简贴题跋,多不署岁月,不敢附会,惟与樊榭论苏若兰回文诗札确系此年。”①
    冬,姚世钰负疴梧桐乡,陈章从扬州寄示《秋吟卷》十九首,姚世钰《孱守斋遗稿》卷三作《陈竹町秋吟卷序》。
    是年,其弟秉衡殁。
    雍正三年乙巳(1725)三十岁
    乙巳春日,留滞梧桐乡,感念亡弟秉衡,代书寄孙。作《五寄灵》三首、《夜灯下读此有怀秉衡蓤湖雕六字诗四句寄之》、《慈敬直两弟》等诗感念亡弟。
    雍正四年丙午(1726)三十一岁
    陈章访姚世钰莲花庄居。
    《孱守斋遗稿》卷三《石贞石遗诗序》:“岁庚子始晤太鸿于钱唐湖上,丙午授衣访余莲花庄居久之”。②
    雍正丙午夏六月大暑书《㯉崖道人画松志》③。
    丙午七月立秋日作《念慈经义题辞》④。
    丙午作《笠泽藂书跋》⑤。
    雍正五年丁未(1727)三十二岁
    丁未正月晦日,同厉鹗游吴兴道场山,即归。
    厉鹗《樊榭山房集》作《正月晦日同姚玉裁念慈游道埸山》⑥与《寄题姚玉裁莲花庄图》。
    ①陈文新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清前中期卷》,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6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44页。
    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77册别集类《孱守斋遗稿》卷四[M].济南:齐鲁书社.1997.第554页.
    ⑤《孱守斋遗稿》卷四.
    ⑥(清)厉鹗著,(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37页。
    是年,㯉崖翁别姚世钰归宣城,同约渡江。
    姚世钰作《得㯉崖翁书却寄(并序)》①。
    雍正六年戊申(1728)三十三岁
    全祖望北行至吴兴,泊舟先生莲花庄。②
    雍正七年己酉(1729)三十四岁
    雍正七年(1729年)秋,厉鹗复至邗上,姚世钰亦适至扬,因与同宿闵廉风斋中,金农、陈章、陈皋等人先后契集于此。
    厉鹗《樊榭山房集》作《玉裁来广陵同宿闵廉风斋中即事》:
    比年还往数今年,乍到江城夜签悬。地主能诗欣会宿,旅人贪话废高眠。性疏我不王晞悔,才大君须杜老怜。除郤风沙鞍马事,商量换得五湖船。③
    姚世钰《孱守斋遗稿》同作《冬日客江都与太鸿会宿闵莲峰书斋太鸿次余赠大宗韵见示重用韵答并示莲峰》:
    客中对客互留连,竹屋青灯坐惘然。潦倒何堪中散病,飞扬空忝少陵篇。武林旧事衔杯问,汉上题襟对榻眠。不是良知心郑重,几曾轻唤渡江船。④
    后厉鹗出《湖船录》,请姚世钰为之序。
    姚世钰作《湖船录》序曰:“雍正己酉冬,与吾友厉兄太鸿俱客扬州。示余以所著《湖船录》者,盖本朱太史竹坨先生《说舟》而添注增广之。”
    《孱守斋遗稿》卷一作《江都寓斋得金寿门平阳消息因寄》⑤。
    雍正八年庚戌(1730)三十五岁
    是年,于扬州识得程文石。
    《孱守斋遗稿》卷三《玉兰堂诗集序》:“余自庚戌(1730)识君,于扬州别去十年,复与相遇于马氏玉堂山。”
    姚世钰本年始终入唐绍祖湖州幕中。
    《孱守斋遗稿》卷四《陈竹町诗跋》:“余与竹町同丙子,其游处踪迹率多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8页。
    ②蒋天枢编:《全谢山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82页。
    ③(清)厉鹗著,(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40页。
    ④(清)厉鹗著,(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40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9页。
    同者。竹町处赘扬州于今余十年,而余亦尝一再游其地。岁庚戌,余为江都师馆置郡斋,竹町则已先余入幕。”①
    姚世钰与厉鹗重会邗江。是年冬,厉鹗与马秋玉、佩兮等自京口放船至焦山金山,旋归。
    厉鹗《樊榭山房集》作《有怀玉裁授衣》:
    我梦吴兴好,看山兼著书。远游成计左,归去与人疏。水阁三间隐,家风一曲渔。焉知陈正字,不共采秋蕖。②
    雍正十年壬子(1732)三十七岁
    秋,金农至湖州,姚世钰兄弟与之盘桓,岁末重游莲花庄,金农作《岁暮复寓吴兴姚大莲花庄》。
    秋,其姊姚世鉴殁,王豫出狱。
    《孱守斋遗稿》卷二《哭董氏女子》其二十一注:“壬子六月,遭王氏姊之丧,时立甫方声刑部狱。既归,不数年相继夭殁,草殡山间。”③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四十岁
    是年作《陈竹町诗跋》。
    《孱守斋遗稿》卷三《陈竹町诗跋》:“时雍正乙卯中秋月,书于六客堂池上南轩。”④
    乾隆元年丙辰(1736)四十一岁
    唐绍祖奉旨入京,姚世钰返乡授徒。
    姚世钰、金农荐举鸿博,应试落选。全祖望姚劝世钰应试博鸿。
    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六《答姚薏田书》:近闻制科之诏,浙中当事多相屈致,而薏田谢病未能。今天下之求一当於是科者,岂胜指屈,盖固有竭其力而得之矣。然其胸中不过数卷抽青俪白之文,无足当於有无之数者也。薏田以古谊自期,则真其人也。虽然,苟足称是科,则应世之求,而不必过以鸣高。
    自宋南渡而後,吾浙董西词科极盛,而吴兴则莫氏一门,多以是科发迹。若其文章风力,卓然足为大科取重,必推倪文节公。薏田居莲花庄上,莫氏之故址也,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9页。
    ②(清)厉鹗著,(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6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1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9页。
    至于所学,则继文节而起,庶几不娩。
    兹者有司再奉韶,以延访未至,更事博采。薏田必复为当道所敦迫,而宾友南来,皆云薏田必无出山之想,仆以为不必也。浙中朋辈多应车乘,而独至薏田有遐心,是又吾朋辈中之憾也。仆之文虽自知其不足传,然亦欲待薏田之来,或有良药,为我发而瘳之,则又仆之私也。立甫山居,近状何似?幸为我寄声问之。
    汪士慎作《粉梅图》,并写梅花七言诗寄吴兴姚世钰。
    《孱守斋遗稿》卷一《六月十五夜六客堂对月招授衣》、《丙辰七月自京口溯江抵金陵感赋》。①
    乾隆二年丁巳(1737)四十二岁
    岁丁巳,姚世钰客桐乡。
    《孱守斋遗稿》卷二《哭董氏女子》其十五注:“岁丁巳,余客桐乡,梦女手折梅花一枝,俄顷尽落。”
    乾隆三年戊午(1738)四十三岁
    姚世钰于钱塘江上观潮时,怀念起江上故友金农。
    《孱守斋遗稿》卷一《戊午八月初三日钱唐观潮,有怀江上故人金寿门、陈授衣、江皐久客》,特此记怀。
    《孱守斋遗稿》卷四《书申培舅送朱端叔会试序后》:“乾隆戊午十月书。”②
    《孱守斋遗稿》卷四《书朱霞山小传后》:“乾隆戊午十二月。”③
    乾隆四年己未(1739)四十四岁
    乾隆四年,汪士慎游浙,与姚世钰会。姚世钰并作《桐乡客舍喜晤汪近人,即书其“移居图”后》、《饮茶怀近人桐乡》、《余病不饮茶近人以煎茶图索诗走笔戏成》。
    六月,姚世钰为王豫作《孔堂初集二卷文集一卷私学二卷》序。
    姚世钰为王豫作《孔堂初集二卷文集一卷私学二卷序》:“乾隆己未六月,姚世钰书。”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4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5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5-556页。
    己未中秋,姚世钰与金农于汪氏求是斋观《五牛图》并作题记:“乾隆己未中秋,钱塘金农、归安姚世钰观于桐乡汪氏求是斋。世钰记。”
    《孱守斋遗稿》卷四《书马氏古印谱后》:“乾隆己未十月书。”①
    乾隆五年庚申(1740)四十五岁
    厉鹗《樊榭山房集》记姚世钰作《庚申秋日入黄鹤山怀厉樊榭》:“游记曾披画不知,笋舆香篆路纡徐。与君同有幽栖志,黄鹤山中好著书。”
    厉鹗《樊榭山房集》作《答姚玉裁庚申秋日入黄鹤山见怀》:“十里秋松泻暗泉,参差游事又三年。著书未遂名山志,纔说幽栖一怅然。”②
    姚世钰交扬州张四科,居其家四年。
    张四科作《孱守斋遗稿》卷末题跋:“薏田与余定交十年,而主余家者四年。”③
    乾隆六年辛酉(1741)四十六岁
    《孱守斋遗稿》卷三《月湖丙舍图记》:“越来春辛酉二月书。”④
    《姚世钰过录何焯校本题识》,辛酉初秋,韩江寓斋借马氏收义门原校本覆审。《东湖丛记》云:“姚世钰字玉裁,号薏田,归安人。著有孱守斋遗稿四卷,录入四库全书附存目中。”全谢山庶常鲒埼亭集姚薏田墓志,称其“授徒江都而卒,马曰琯兄弟经纪其丧。”又云:“薏田之学,私淑义门。人亦有言墨守太坚。”
    今此跋称“韩江寓斋”云云,正与授徒江都之语合。
    《孱守斋遗稿》卷三《书奉母图后》:“乾隆辛酉六月书。”⑤
    中秋后二日,汪士慎作《墨梅图》手卷,并录旧作赠姚世钰。
    《孱守斋遗稿》卷三《石川诗钞序》:“乾隆辛酉十一月,旧治诸生归安姚世钰谨书。”⑥
    乾隆七年壬戌(1742)四十七岁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6页。
    ②(清)厉鹗著,(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78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42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6页。
    ⑥(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7页。
    正月,姚世钰为陈章作《陈竹町诗集序》①。
    是岁二月十一日,女益敬以娩身殁,年仅二十七。是岁十二月,作《哭董氏女子二十二首》②。
    《孱守斋遗稿》卷二《哭董氏女子二十二首》:“董氏女子名益敬,字元吉,生于康熙丙申十二月初五日,于乾隆壬戌二月十一日㝃身得男,堕地而母子俱殒。
    余无他儿子,独此女,聪明仁孝,不啻陶公所谓:弱女非男慰情胜无者,今已矣!割慈忍爱,触类增悲,岂能备辛酸之苦言,聊以写茶毒之极哀云尔。是岁,十二月,孤独生,世钰书。”
    姚世钰至扬,高翔偕同世钰、汪士慎、马曰琯兄弟、陈章等人,在寒木山房作清斋礼佛活动。
    乾隆八年癸亥(1743)四十八岁
    《孱守斋遗稿》卷四《书程氏古印谱后》:“乾隆癸亥十月记。”③
    《全谢山年谱》:是时邗上诗社称极盛,一时才彦麕集。杭世骏马嶰谷传:
    钱塘厉征君樊榭,陈处士竹町,有震世之才,凌厉一切,授餐适馆,久无怠容。吴兴姚秀才薏田,甬东全吉士谢山,仁和张孝廉南漪,有宿读之约,穿穴万有,发槅鞍,欣然款洽。结行庵于天宁寺侧,与陆司马渟川张国子喆士让圃相邻。春秋佳日,郡中名辈咸集,擘笺阙韻,开设壇坫。君与难弟半槎闭户沈思,追蹑古作,长篇短简,悉中程度。
    乾隆十年乙丑(1745)五十岁
    秋,鲍珍携酒,于刘郎泊与金农、姚世钰同酌。
    乾隆乙丑秋八月记时寓扬州新城马氏丛书楼。
    《孱守斋遗稿》卷四《笠泽藂书跋》:“乾隆乙丑秋,余寓扬州马氏丛书楼。
    因从陆二守渟川访牧翁校本,其书抄写笔画偏旁,颇不草草。”④
    冬,先生与厉鹗、陈章、张熷集于小玲珑山馆对雪联句。看山楼复与厉鹗、陈章、马曰琯、马曰璐赋雪月联句。
    《厉樊榭山房续集》卷五《小玲珑山馆对雪联句》、《看山楼雪月联句》。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8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0-521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7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57页。
    又《除夕同江声、寿门、堇浦、瓯亭诸君登吴山饮酒楼分韵》。
    厉鹗、陈章、姚世钰、马曰琯、马曰璐等在小玲珑山馆对雪联句。
    岁暮,金农复至浙江吴兴,与姚世钰之莲花庄寒鉴楼,书写五言诗五首。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五十一岁
    姚世钰书于韩江张氏丽泽家塾《扬子法言目十卷》移录何义门校本。
    丙寅三月,诸人于行菴文讌,授简分题,追悼南轩唐丈。语出姚世钰为程梦星作《琴语集诗序》①。
    丙辰夏,五月,韩江吟社成员作五集行庵《喜谢山至,因忆樊榭、堇浦、薏田诸游好》:“挂帆甬东云,弭棹邗沟水。三年一见君,襟袍犹如此。闻君离旧居,吟啸过西湖。春光一百五,故人无密疏。林扉启曩昔,中有旧行迹。心赏不同来,因之访消息。风吹南以北,风送北以南。相思更苕霅,相念还当谙。岁月流水驶,游好晨星散。假如君不来,何人续文宴?
    《春秋谷梁注疏》二十卷,晋范甯集解、唐杨士勋疏、陆德明释文,汲古阁刊本。亦姚薏田(世钰)临何义门(焯)校。跋录后:“康熙丁酉七月,心友写寄宋本及石经校出讹字至京师,据以改正。焯记。”“余既假马氏丛书楼,所藏义门先生公羊校本校勘竣事,复假此经得以刊改讹脱一过。时乾隆丙寅七月十有七日姚世钰记。”
    姚世钰作《戴剡源文集钞跋》、《董思翁书卷跋》、《虞秘监汝南公主墓草稿跋》、《徐幼文师子林图跋》。
    《孱守斋遗稿》卷四《戴剡源文集钞跋》:“乾隆丙寅九月记于韩江张氏丽泽书堂。”②
    《孱守斋遗稿》卷四《董思翁书卷跋》:“乾隆丙寅九月记于韩江寓斋。”③
    《孱守斋遗稿》卷四《虞秘监汝南公主墓草稿跋》:“乾隆丙寅阳月(农历十月)炙砚书于韩江荣木轩。”④
    《孱守斋遗稿》卷四《徐幼文师子林图跋》:“乾隆丙寅十月书于韩江寓斋。”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9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0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0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0页。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五十二岁
    五月五日,“扬州二马”集厉鹗、张四科、陈章、姚世钰、汪玉枢于“小玲珑山馆”席间联句。
    《沙河逸老小稿》卷三《五日席间咏嘉靖雕漆盘联句》。
    《孱守斋遗稿》卷四《何批唐三体诗跋》:“丁卯五月十三日丽泽书堂记。”②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五十四岁
    三月,姚世钰于韩江舍馆题《南山樵隐图》跋文。
    《南山樵隐图》裱堂上16位名家跋文。姚世钰行书:“吾乡多樵山,无边白云养。腰斧入深林,于喁有时唱,暮归蓬屋底,茅柴暖家酿。岂不劳筋骨,聊且谢尘妄。忘机麋荒群,任运羲皇上。病来艰事力,谁海空流浪。一对伐檀人,搜图愧青嶂。乾隆己巳年三月吴兴姚世钰奉题于韩江舍馆。”
    姚世钰卒于江都,“扬州二马”为之料理后事。
    全祖望作《姚薏田圹志铭》曰:“吾友马曰琯、日璐、张四科为之料理其身后,周恤其家,又为之收拾其遗文,将开雕焉,可谓行古之道者也。”
    张四科作《孱守斋遗稿》跋:“薏田与余定交十年,而主余家者四年。己巳冬以痁疾殁。当病亟时,举他文稿悉烧之,独以诗册见属曰:平生学诗思苦言艰,了无成就,若六诗之教可讲,或亦不大背谬。子似知我者,幸为我藏弆。然勿以示人也。余泣而受之,后十许日,遂不起。哀伤之暇,方拟稍为缀葺而。”③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1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1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78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0 12:19 , Processed in 0.1226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