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1|回复: 1

○王晓燕 目录学大宗:姚振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3-8-22 1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学大宗:姚振宗

    ○王晓燕


    姚振宗生平
    姚振宗(1842-1906)清末目录学家、藏书家、版本学家。字海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姚振宗一生在目录学方面的著作很多,计有:《师石山房书录》、《汲古阁刊书目》2卷、《百宋一廛书录》1卷、《湖北通志·艺文志》14卷、《汉书艺文志拾补》6卷、《汉书艺文志条理》8卷、《后汉艺文志》4卷、《三国艺文志》4卷、《隋书经籍志考证》52卷首1卷。晚年又辑《七略别录佚文》1卷、《七略佚文》1卷,并选以上其中7种,各刊为《快阁师石山房丛书》。他认为目录学的任务是“辨章学术,剖析源流,”称“目录之学,言其粗,则胪列书名,略次时代,言其精,则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各具渊源。”阐述目录学必须运用考据学、校勘学、版本学的知识与方法。他的目录思想和在史志目录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增加了古典目录学的内容。《清史稿》称他“目录之学,卓然大宗。”


    2姚振宗对目录学的贡献


    2.1姚振宗在目录学领域中的活动
    姚振宗治目录学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7年到1887年。在这20年中间,他曾两次整理家藏古籍,编成了《师石山房书录》31卷。还先后釐订《汲古阁刊书目》上、下卷,《百宋一廛书录》1卷,并受托撰写《湖北艺文志》14卷。从1888年至1901年,为其大规模研究撰写目录学的第二阶段,他在这13年间,先后完成《汉书艺文志拾补》6卷、《汉书艺文志条理》8卷、《后汉书艺文志》4卷、《三国艺文志》4卷、《隋书经籍志考证》52卷。并辑录《七略别录佚文》1卷。最后把它们编次汇合为《快阁师石山房丛书》计7种、74卷。这部丛书自三代秦汉以迄于隋,学术流别,大抵略具,在中国史志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2姚振宗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


    2.2.1重新认识目录学
    姚振宗对中国传统目录学给出了一条极精当简要的定义,指出:“目录之学,言其粗,则胪列书目,略次时代,亦不失其体裁;言其精,则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各具源渊,版椠之古刻今雕,显有美恶。与夫纸墨优劣,字画精粗,古之人亦不废抉奥提纲,溯源散委,盖实有校勘之学,寓乎其中,而考证之学,且遞推遞密至无穷尽也。”(《师石山房书录序》)目录学的功能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姚振宗在《师石山房书目》中体现了这种思想。《师石山房书目》“目录类”的著录顺序为:《七略》→《汉志》—《汉志考证》→《三礼目录》→《补后汉艺文志》→《补三国艺文志》→《七录》→《隋书经籍志》→《隋志考证》。这也彰显出目录学的源流衍变。[1]“(《师石山房丛书》)可谓国粹簿录学,亦可谓国粹源流学。其间如《别录》、如《七略》、如《艺文志》,自黄、禹以迄先汉,学术流别胥在于是。如《隋经籍志》,则自三代迄隋唐之经、史、子、集,尽在其中,国粹学簿录源流,与夫门径部居、类例名目,详悉备具。”可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非常明确。


    2.2.2私人藏书目录
    同治六年(1867年)当他26岁的时候,曾将他父亲购求的旧籍,按照四部分类法,编订出1个书目。其后,姚振宗又经过几十年的采访补充,藏书较之过去大为丰富,已达6万多卷。于是,在光绪五年(1879年),决定在原来藏书目录的基础上,加以重编。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在光绪八年(1882年)脱稿付梓。这套家藏书目,共31卷,收录图书三千二百多种,六万余卷。其中经部703部,史部800部,子部1076部,集部700部。且部部都有考证,皆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源流定论。并参考其他现存的不同本子,适当地撰写了一些提要,至于史部各家书目未收的书,以及新出版的书,另外无从考见的书,还把自己的见解附上去。“凡直旧本则兼及行款印记,盖兼汉中垒《别录》、清《天禄琳琅书目》之例”(陶存煦《姚海槎先生年谱》)。而分类图书,均依《四库全书总目》,但又不拘泥于《四库全书总目》。常把图书的发展情况,根据需要,置于所编书目之中。如晚清时期,文字学、金石学,已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有关著作也空前增多,完全可自成为1个类目。姚振宗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类分这些图书的时候把小学类中的子目字书门,分为“说文”、“八体”2个小类;把金石从目录类中提出来,不仅自成一类,还细分为“目录跋尾图象”、“分别考证”、“法帖”、“砖瓦文字”4个子目。这一变革,表明了姚振宗勇于创新的精神。姚振宗在《师石山房书录序》中,曾明确指出:“目录之学,言其粗则胪列书名,略次时代,亦不失其体裁;言其精则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各具渊源,版椠之古刻金雕,显有美恶,与夫纸墨优劣,字画精粗,古之人亦不废抉奥提纲,溯源散委,盖实有校勘之学寓乎其中,而考证之学,且递推递密至无穷尽也。”[2]他对目录学的这种认识,是对“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传统目录学的发扬光大。


    2.2.3补史艺文志
    补史艺文志开始于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年),明史馆成立的时候,最初,是由黄虞稷补撰的辽、金、元三代艺文志,其后,逐渐出现补后汉、三国、两晋、五代等艺文志,竟形成目录学中一个流派。姚振宗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显著:他共补撰5种。其中广有影响的为:(1)《汉书艺文志拾补》。该书6卷,体例仿照六略分类、编次,计补收图书317部,34种,258家。值得称道的是所补之书,都一一进行了考证,并加以说明。如在例言中说:“诸子之书,大抵多之于董卓、崔汜之乱,唯应仲远得见之,甚著录于氏族篇中者或约略其说,不复详述,其所有殆不可考,陆法言以下诸家辗转授引,要皆本诸氏族篇,今一一据以录存之。”并基于此,又撰成《汉书艺文志条理》8卷,对后人研究《汉书艺文志》颇为有益;(2)《三国艺文志》。该志4卷,姚振宗在钱大昭《补后汉书艺文志》、侯康《补三国艺文志》、顾怀之《补后汉艺文志》的基础上,修改加工而成。计收录古籍829部,依照四部分类,类目计32个,加上佛道两附录,共有44个类目。收书起止时间。按魏、蜀、吴分别划限;(3)《后汉艺文志》。该志4卷。收录典籍计1109部,也仿照四部设立类目,作者在序录中指出:“其人物撰著悉以献帝逊位之年为断,其卒在是年之前,则无论乃心魏室,如王粲、陈琳;尽事吴朝、如陆绩,皆比之诸侯王官属,不以汉之系统予假于魏王,故亦阑入三国志所裁,非牵和时代,漫无断限。”足见姚振宗断限概念之清。


    2.2.4精于考证
    清代学者治学,非常注重考证,姚振宗也不例外。他的《隋书经籍志考证》很能反映这方面的成就,是他的得意之作。该书卷帙浩繁,计52卷,呕心沥血5年之久,才雕版问世。正如他所说的:“吾于此书多心得之言,为前人所未发,亦有驳前人旧说之未安者。当其危疑莫释、湮没无征,有累日寻思不得,忽开悟于俄顷之间,有一时委曲未详,而辗转得数事之征。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有不期然而然者,亦莫之为而为也。一书之中,凡本事可考及命意所在者,靡不著于篇,其或疑或信参半,亦姑过而存之……取裁安处之间,几经慎而始定,订正疑异之处,数易草稿而后成。力据繁冗不切之言,务存简要核实之语。”(《隋书经籍志考证》后跋)


    2.2.5正确评价
    姚振宗在《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上批驳了一些人的片面看法,做了充分的肯定。如刘知几在《史通志书篇》中指责“班《汉》定其流别,《续汉》以还祖述不暇,夫前志已录而后志仍书,篇目如旧频频互出,何异以水济水,谁能饮之者乎?”姚振宗驳之曰:“按艺文经籍之可贵,贵其纪实,有存佚新旧之可稽,篇卷异同之可考,何谓频频互出,以水济水,是直于是志体要未尝详者。”(《汉书艺文志条理叙录》)此外,姚振宗在批评郑樵讥讽《汉志》以太公《兵》书入于道家时说:“《太公》之书二百数十篇,其中有《谋》、有《言》、有《兵》,不仅兵法一端,旧时既合为一帙,故刘氏不复分析,从其大而著录于道,亦未为失也。”[3]已经注意到了著录图书时要考虑其整体性这一特点。杜定友在谈到图书分类法时云:“书为实物,部居有定,故置于甲不能复置于乙;书为一书,不能剖而为二,岂可以用互注互见之法哉?”[4]与姚振宗不无异曲同工之处。


    2.3目录学方法
    姚振宗提出了“根据书之有无”和“因时制宜的变通”的图书分类主张。“说文、金石,在清代各为专家,著述浩如,如不别分,就有末大于本之嫌。”因此,他在小学类字书门中别出说文一类;又目录类中别出金石一类。姚振宗在他的著作前后都写有《自序》、《后叙》之类的题跋,这些都是他读书、治学,做学问的心得和方法,同时也是版本考证、收藏经过的介绍,书籍流传承袭的叙述,判断书籍价值的方法,鉴定版本优劣的技巧等,这些文字对藏书活动、撰写书评、学术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参考材料。


    3结束语
    姚振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方面是他勤于治学,发奋著述;另一方面是他善于汲取前人的精华,如他采用元代马端临开创的辑录体提要格式,把成书经过、作者生平等有关该书的资料,汇集在一起,方便索骥。由于姚振宗在补志、补注和考证方面,作出了成绩,所以得到后人的好评:认为他“每种各书叙录,掇拾群言,折衷己意,叙原委,考撰人,条流变,论浃周至”(《姚海槎先生年谱》)是清代补志之业中最精勤者,不愧为一个考订宗源之得失的目录学大家。

    参考文献:
    [1]孙振田.姚振宗对章学诚目录学的继承与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4):55-59.
    [2]姚振宗.师石山房书录[M].上海:开明书店,1936.
    [3]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M].上海:开明书店,1936.
    [4]杜定友.中国无分类法论[A].上海:上海书店,1991.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 14:32 , Processed in 0.1038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