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回复: 1

试论姚美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21 09:50
  • 签到天数: 41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4-4-21 13: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论姚美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沈沧源※



    (广州《天河报》编辑部510630)



    原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摘要: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八届政协委员、海外华人杰出的青年实业家姚美良先生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姚先生之所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就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使国家和民族更加强盛。他坚持“三个结合”,即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开发落后地区相结合、与办实业结合、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相结合,斥巨资为国家办了多件实事好事,充分体现了他秉承“家训”与爱国主义思想的统一。


    关键词:姚美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爱国主义


    ※沈沧源,广州《天河报》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姚波收集录出、以原文为准


    姚美良先生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大埔(茶阳)社团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新加坡客属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亚洲地区副总理事、英国剑桥国际传记协会研究会永远理事、南洋客属总会荣誉会长、香港嘉应商会名誉会长,还是中国第八届政协委员,等等。


    姚美良先生的传略被入远《世界有成就的领先人物名人录》第二版、《国际名人录》第三版及《国际有成就的男士》名人录这三本名人传记。


    姚美良先生之所以成为国际名人,不仅仅是他在发展实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是他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海外华人杰出的青年实业家。


    由于姚美良先生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他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赏。


    本文就姚美良先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问题,试作探讨。


    1、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在许多著名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中,他们都热心乡梓,十分关心和支持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他们投资捐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热心于教育事业,有的热心于体育事业,而姚美良更多的是热心于文化事业。作为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而著称的姚美良先生,不仅仅是慷慨捐资,而且有其一系列浅显而概括、明晰而深刻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论。他在许多场合,一有机会就公开宣扬自己的主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姚美良先生说:“鸦片战争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国,安定建设的时期实在太少了!通过十年来的开放改革,中国确实进步很大,但也存在不少弊病。我想,要克服这些弊病,从根本上讲,就要提高人的素质。中国的振兴,要从振奋民族精神开始。可以肯定,只有民族精神的振奋,才能导至中国的振兴,否则,中国的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我深深感到:今年纪念中国近代史开端一百五十周年,缅怀一个半世纪以来为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奋斗的先贤们,是很有意义的。海外老一辈的华侨都把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走向世界的黄遵宪和推翻清王朝的孙中山等先进人物,当作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象征”(《在纪念中国近代史开端150周年,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上的致词》)。我们从这里不难看出,姚美良先生是站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高度,纵观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如何,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如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我们中国人之所以被西方人视为“东亚病夫”,这不只是因为物质文明之落后,而更重要的是许多人的精神被麻木了。在这方面,姚美良先生深切地说:“社会的文明进步,仅有物质文明的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少至一个人办一件事,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没有精神支柱是不行的,民族的振兴,必须从振奋民族精神开始”(《南源永芳集团广告画册〈序言〉》。


    由于姚美良先生有这一深刻认识,所以他公开表示:“本集团公司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就把捐资办文化、教育、艺术事业作为义不容辞之责任,把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国际学术交流,视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之行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姚美良先生这些言论,与我们党新时期以来所提出的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相一致的。我们党在十二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战略决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早在1979年,他就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新形势而提出一系列关于“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理论,显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体现,而作为一个海外赤子的姚美良先生,也有同我们党所提出的“两个文明建设”相一致的思想和理论,那就十分难能可贵了。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实施“三个结合”


    姚美良先生曾在许多场合这样真诚地表示过:“我愿以精卫填海的精神,继续与海内外各界朋友们携手合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中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而竭尽绵薄之力”。(香港紫荆杂志:《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记姚美良弘扬中华文化活动》)姚美良先生确实是这样去实践他的诺言的。他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仅在1990年就捐资数千万元办了九件实事好事:


    ——在广州举办“纪念中国近代史开端一百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图片集、论文集和纪念专刊;
    ——举办“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史迹展览”;
    ——主办“纪念黄遵宪先生当代书画艺术国际展览”;
    ——赞助出版《孙中山年谱长编》和“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协同海内外各方,倡办林则徐基金会;
    ——与《瞭望》周刊编辑部联合举办“情系中华”征文活动;
    ——捐资创办以孙中山纪念馆为主体的“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在浙江美术学院设立“永芳艺术基金”:
    ——与《体育报》联合举办“李惠堂球王奖”评选活动。


    近两年来,他又先后捐资赞助广东省作家协会出版基金会、广东省新闻人才基金会等。


    为实现以上计划,姚美良先生风尘仆仆,四处奔走。


    姚美良先生在创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事业时,认为要做到“三个结合”。


    2.1、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开发落后地区相结合


    姚美良先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的世界名人大会上的讲演中呼吁:“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实业家们与文化艺术家们共同携起手来,通过弘扬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开发落后地区的经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之我见》)。他认为,促进文明的发展,还必须大力开发落后地区。作为实业家,希望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把钱投到发达地区更容易生利发财。但是,如果对落后地区,人人都不去投资建设,那么落后就会永远落后。他还认为,要发展人类文明,开发落后地区已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重要了。如果落后地区不发展,不但影响落后地区自身,而且影响和牵制着发达地区。因此,在发展先进地区的同时,要致力于开发和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不断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和人的素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得到发扬,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才会更加顺畅和发展。


    姚美良先生这些见解都是非常正确的,是符合经济和文文发展的辩证法的。他这些观点同我们国家对支援落后地区的“扶贫政策”,也是相一致的。由于他有这种认识,所以近几年来,在大陆投资逾三亿元人民币,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开发落后地区。他在经济不发达的自己的家乡大埔县,投巨资办实业,积极带动了该县经济的发展。同时,他还投资兴办文化教育事业,致力于落后山区的建设。


    2.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办实业相结合


    姚美良先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实业家,发展工商业是自己的应尽责任,但是还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办实业是为了挣钱,挣了钱要用来发展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他这种热心公益事业的经商之道是很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姚美良先生说:“作为企业家他必须重视文化,并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被推动后,又会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他这一观点符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企业和文化,虽然形态上各不相同,但又不是绝对分开。企业是经济实体,属物质文明;文化是意识形态,属精神文明。但企业和文化在发展中,两者是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因此,姚美良在大陆投资办企业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他投资上亿元在广州兴建了海内外闻名的嘉应宾馆,其宗旨就是要通过办企业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2.3、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相结合


    每个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姚美良先生认为:“世界上各民族振兴其民族文化的努力,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特点;每个民族文化,都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人类文明的繁荣,就是以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为基础的”(《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之我见》)。由此可见,姚美良先生是站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高度,远见卓识地纵论弘扬一个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及其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于是,姚美良先生总是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国际学术文化交流,视为促进人类发展的行动和贡献。近年来,他在中国大陆捐巨资创办“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纪念黄遵宪先生当代书画艺术国际展”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其宗旨不仅仅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而且是作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的一种努力。


    3、“家训”与爱国主义思想的统一


    姚美良先生竭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源泉首先来自“家训”。廖训振先生在《嘉应乡情报》撰文说:“姚先生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他秉承其父姚永芳的遗训:‘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他的一言一行始终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并以此自豪,这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姚先生把“家训”视作座右铭。他把“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家训,写在南源永芳集团公司的广造画册的首页,以此激励自己。


    的确如此,家训对姚美良先生的教育很深。他11岁时,父亲就把他送回故土,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他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先父对子孙的遗训:‘炎黄子孙在海外不管怎样有钱和有地位,如果祖国不富强,也是抬不起头来的,更不用说扬眉吐气了’。先父刻骨铭心的教诲,使我一旦想起,就坐卧不宁,感到有责任想方设法,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振兴民族工业,谋求祖国富强而奔波呐喊”。(《在纪念中国近代史开端150周年,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上的致词》)。由此可见,“家训”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是很深的,无不潜移默化地激发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竭尽绵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卓著实践。


    姚美良先生竭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源泉来自爱国主义。他说:“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回顾一百五十年来艰难曲折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沉沦的民族,是一个奋发向上的优秀民族,一个充满希望的伟大民族!她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发展。我们海外华侨华人,世世代代都以此为自豪,并以此为不断奋斗的精神支柱。中国永远是海外侨胞的祖国,我们不应当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去冷眼嘲笑她,丑化她;而应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办法出办法去热心建设她,美化她”(《纪念先贤,昭示来者》)。我们知道,姚美良先是受过“文革动乱之苦”的,当他离开大陆时曾想:“这个又穷又乱的地方,今生今世我再也不想回来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在海外经历了一段闯荡世界、艰苦创业的生活后,他又萌发了对故土和乡亲的深深怀念。他说:“无论多穷多丑,这毕竟是我们祖辈繁衍生息的故乡啊”!他的一片赤子之心、报国之心是显而易见的。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当那些自称中华民族的“精英”,而失去国格而大肆否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极力丑化中华民族,拜倒在所谓西方“文明”的脚下时,而作为一个海外侨胞的姚美良先生,能如此坦诚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理解自己的祖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姚美良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总是同他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年来,他四处奔走,甚至连一些娱乐活动都牺牲了。但是,他一回到大陆,在百忙之中,总是抽出时间去瞻仰先贤圣迹,拜访文化名人。他到西安,第一件事就是参加黄帝陵的祭典。他去吉林通化,便冒着凛冽寒风拜谒抗日英雄杨静宇将军的陵墓,自觉地接受先烈们爱国主义高尚气节的薰陶。他还在百忙中去拜访夏衍、巴金、冰心、艾青——这四位中国文坛泰斗,与他们共叙爱国情怀。


    姚美良先生崇拜和敬仰的爱国诗人黄遵宪有这样一句诗:“弱供万人役,治则天下强”。姚美良先生之所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就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让国家和民族更加强盛。为实现自己的心愿,他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正如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所说:“姚先生多年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倾注满腔热情,鼎力奔波,贡献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4-21 13: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6 21:10 , Processed in 0.1057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