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回复: 0

姚碧|长忆血脉情,漫话家族根——南充顺庆李家镇姚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6-6 12: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6-6 12:58 编辑

    长忆血脉情,漫话家族根
    ——南充顺庆李家镇姚族寻根纪略


      一句经典的寻根语录“要问老家在哪里,洪洞县里大槐树”在很多年前这句话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只是那时候没有深究这个话题,不知道家族文化中寻根问祖的意义和重要性,直到2023年11月底,我和妹妹到广东南雄帽子峰及其周边观赏完银杏叶后,在回程的路上顺便到珠玑古巷景区去看了看,这里和大槐树一样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作为南方人的我们肯定想进去走走看看,了解下这段历史不给自己留遗憾。行走在祖宅故居的古巷里,我们在各姓氏的祖宅里穿来穿去,看见豪横的黎家、邓家等祖宅时我们的眼睛瞪得老大,艳羡的目光不言而喻,同时在游人如织的这“哇”那“哦”声中我们也在寻找咱们姚家祖宅的门。在参观完祖居纪念馆后,我和妹妹决定回到家后我们也联系一下家族中的兄弟姐妹,看看我们祖上究竟是从哪里来到四川南充的。


      从珠玑古巷回来后我就立即联系在江苏工作的弟弟永平,问他是否知道我们的祖上在哪里,他说每年过年回老家都会去找家族中最年长的90几岁的五公公,找他问族谱的下落,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听五公公说的我们是从湖北麻城孝感乡高街阳搬来的,现在只记得那20个字辈和几辈老祖的名字,家谱以前在五公公手里,每年他都要出来主持清明祭祖会。家谱具体在哪一年家不见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当时获取的基本信息只有这么多,想寻根那是困难重重,把它形容成象大海里捞针那样困难也是毫不为过。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亲自通过母亲的电话叫五公公接听,想了解更多的情况。第一次通电话后五公公说叫我要把弟弟妹妹们带回湖北麻城老家去看看,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祖上老家,我回答他说“好的,我记住了。”话虽这样说,回个麻城不就是一趟旅行嘛,但距离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祖上老家绝非易事,我没办法对老人家说把家谱弄丢了那些埋怨的话,但是心里还是觉得这个事情非常令人感到遗憾,就算埋怨也没用,总得想办法把家族文化传承下去呀,难道让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它失传吗?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斗争,想到家族中的长兄也是70以上的人了,最小的弟弟才20几岁,也就是五公公的孙子,他除了年轻也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很显然寻根这样的大事没办法交给家族中的老和少来完成,在和永平商量后我决定亲自出马为娘家人寻根,寻根的结果如何我们先不去想,首先是我要尽力去做这件事,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多少算多少吧。接下来我联系了和我们祖上曾经在姚家嘴一起生活过的姚仕勇,他们家这支人就是接上了湖北赤壁锦江堂姚这支。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他父亲说的我们是从湖北那边来的,湖北那边的人近些年还到南充来找过我们的,说他那里有家谱呢。于是我就叫仕勇把家谱上的内容给我拍下,我一看这本家谱是姚邦茂老人家在2016.8.编写的全南充姚氏的家谱,上面没有李家辉景我这一支人的信息。了解清楚情况后才知道当时登记资料的时候我这支人没有报上去。仕勇的家父在世时和我们家这支部分人都有来往,我们都是从姚家嘴搬走的,仕勇家那支人搬到了现在的李家万家沟,我们这支人搬到了现在的李家镇辉景乡,原本很多人都认为我们这两支人是同一支系的,说是我们家更改了字辈导致双方不敢相认,仕勇那一支的字辈和我们这一支人的字辈确实是完全不同,这下问题就来了,如果说我们这两支人是一起的,我们家这支的字辈为什么和仕勇家那一支完全不同,究竟那些年有什么样的故事导致我们更改字辈不得而知,我半信半疑,不敢说是也不敢说不是,总得用时间和事实来验证才行啊,这是寻根路上考验我的第一关—必须弄清楚我们家和仕勇家支系的真正关系,是与不是一家人我必须要去研究下。


      那几天,我一边上网查找资料,也开始关注到了世姚会公众号,我开始求助世姚会,说自己在寻根,很快得到了川姚会姚波的回应,就这样,在他的帮助下我加入了川姚会这个娘家大家族群,在里面我看到了很多关于姚氏家族的人文轶事,同时我也知道了姚波亲自收集了十多万篇姚氏文史,他手里的资料真的是聚宝库,是咱们姚家人的百科全书,这下我心里的底气足了,把步子迈得更大些,心想找错了大不了又重新来过,遇到拦路虎就找姚波给我跟进资料,有他的助力我信心十足,吃饭也感觉到香了,也睡得着觉了,该干嘛干嘛,思想压力没以前那么大了,已经几十年没看过电影的我重新在网上把《杨家将》、《穆桂英挂帅》、《三毛流浪记》又看了一遍,片中人物积极向上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不移地行走在寻根的路上。


      在姚波的大力帮助下,我找到了编写南姚家谱的姚邦茂老人家,我向他说明了我需要拿这本族谱去寻根,他将自己手上仅有的一本族谱寄给了我,唯一的要求是我用完了要给他寄回南充,这个我绝对会完璧归赵的,我以我的人格向邦茂老人家担保。与此同时,在湖南宁远的姚氏宗亲姚克宣帮我联系了江西省的世姚会副主席姚峰,姚峰也是颇有研究家族历史文化的族贤,并叫我拿着家谱去找他帮忙寻根,说峰哥手上有老谱,或许有新发现。就这样,在2023年的12月初我踏上了了开往江西吉安的列车来到了吉水县姚峰大哥的家里。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他写的关于姚氏家族文化的书籍,看到了两本精美的祠堂图片集,在他家的墙上挂着一幅比《世界地图》还大的他亲自整理的(舜)《69世吴兴郡始祖姚平公后裔江西高安灵源派尚忠公位下也系图》。


      看到姚峰大哥几十年来研究姚氏家族文化取得的成果,深深地被他这种热爱姚氏姚氏家族事业的精神所感动,在他这里寻根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他和邦茂老人家通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都认为我这支人绝大可能是湖南姚氏三公系的人,极有可能是幺房珊公的后人,沿着这个思路我也继续画好了图。闲聊中,也有其他的姚家人打电话给,他回复说在帮一个小妹寻根,说几十年来帮了无数的男丁寻根,这回来了个小妹,哈哈。说实话,在峰哥家我真有一种回娘家的感觉,给他添了很多麻烦,到车站接送我,当我坐上吉水开往吉安火车站的公交车时,峰哥向我挥手告别直到车辆离开看不见,那一瞬间我们的眼眶都湿润了…。


      话题重新回到我要如何认定和仕勇家支系是不是一家人的轨道上来,我踩着时间的年轮努力地回忆曾经的过往,同时无时无刻保持和老家五公公的联系,因他年高,陆陆续续,把我不明白的一件一件分开勤问并引导,就象挤牙膏似的让五公公慢慢倒出他所知道的家族的口述历史,我并一一记录,这时候我获得了两条重要的线索:(一)、祖上是湖北麻城本地人,并非是从其它地方集聚到麻城孝感乡来集中往四川迁移的那类人;而是直迁南充。(二)、我们老祖到达当时南充县姚家嘴生活的时间比仕勇家要早很久很久,姚家嘴这个名字就是老祖把湖北老家的地名搬过去叫的地名。收到这两条重要信息后,我开始回忆我家父辈和仕勇家父辈健在的早些年我们两家人有来往的始末,同时也发现仕勇家支系其他人和我们辉景这支一个也不认识,这就奇怪了,如果两支人是同一支系为什么互动的只有我们两家人呢?在那一瞬间我想到了仕勇的大姑春华,他大姑父曾经在辉景粮站当了多年的站长,刚好我奶奶那时在粮站做炊事员,春华大姑就叫我奶奶为“陈二娘”,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要叫仕勇的父亲为“大爷”了,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就明显问过我爸,说仕勇的爸爸是国字辈,我爸是应字辈,辈分都不同为啥要叫大爷呢?父亲说反正就是应该叫大爷呢,就这样因为我们两家有来往,仕勇家父和我家族的五公公和几个长兄也都比较熟悉,确实与仕勇家支系的其他人家无任何瓜葛,这是铁定的事实,从这一点来看我有点否定是一家人的可能,再次问五公公,他回答说虽然和仕勇父亲比较熟但是我们两家支系的人不是一家子的。到了这一步我又开始找姚波了,他帮我联系到了川姚会的仕君会长,因为仕君会长和仕勇家支系是同一支人。


      和仕君会长取得联系后我拜托他帮我查一下他手上从湖北那边送过来的老谱,看看在他那里能不能找到一些和我这支人有关的信息,在2024年的2月6号,刚好是农历春节的前两天我收到仕君会长的回复,说查到他们有一支人走到贵州和甘肃去了,不是我们这一支。就这样,关于我们和仕勇家是同一支人的说法被正式否定、排除。


      上面那条路走不通就回到原点再次重新起步。农历春节过完后又重新调整方向,同样在在姚波的帮助下我和湖北姚会会长茂锜取得了联系,向他说明我目前寻根需要联系黄冈当地本土姚姓负责人,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随后茂锜大哥就让鄂东姚会的姚群戈和我联系上了。我把我家祖上的一些基本情况发给群戈,然后他就叫家义等几个族会人员去帮忙查找放在祠堂里的家谱,看看有没有和我们这一支人有关的信息。


      记得是2月27号我和群戈兄取得了联系,问了一下黄冈地区是否有三公的后裔,回答是没有,那就更进一步说明了我家那支人和三公系没有关系。当群戈看见我老祖那个思字辈时第一眼感觉我们是宗茂公的后裔,并且告诉我重庆的姚玉梅也代表家人来寻根找回来了,原来我以为就我一个姚家大姐代表家人去寻根,没想到早在一年多前玉梅已经完成了家族的寻根之旅,也真心佩服玉梅。究竟我们这支人是不是宗茂公的后裔呢?我们还必须要认真查一查。那段时间我也没有停止过和五公公以及家里的人联系,试图找到更多的线索。到了3月20号的晚上我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告知我们这支人到南充已经216年了,清晨一觉醒来那个216还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于是我拿起笔算了算,那我们就是嘉庆年间的1808到的南充,这个时间和湖广填川第三批移民的时间段是吻合的,也得到了五公公的认可,说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来的南充。不管梦境是真是假我且相信它是真的,可能老祖看我寻根太不容易了而格外厚爱我,就是平常大家说的老祖显灵吧,我想公安破案都有根据梦境成功的,我也相信我老祖给我托的梦就是真的。


      接下来我就把群戈和家义发给我的有关宗茂公后裔的一些重要资料打印出来了,在老字辈的派别中我发现了迁祖思字辈的影子,同时发现了宗茂公潘塘那一支人的字辈和我这边对得上13个字,同时发现开头和中间这两处是连续的字辈,这就引起了我的高度怀疑,于是我就把情况向姚波汇报,请他帮我看一看,又在他的帮助下我找到了编写《湖北姚姓概述》的作者姚高才,高才老根据我提供的字辈,问了我迁祖的思字辈、爷爷光字辈和我的永字辈以及现在家族繁衍的代数,从而他得出结论:说我们这支人从思字派来只有10代,那移民时只能是明末清初,有可能是宗茂公后裔的一部分,可能是明初迁出后到明末清初再次迁移,明初到思字辈应该隔了10代,这符合逻辑,叫我拿到潘塘这一支的谱好好研究,十有八九是同一支人。


      同时,高才老还说分支后,派别会出现差异,细心探究即可,再说宗茂公到浠水年代较早,他的后人分支都在周围几个县。


      从高才老判断我这支人是明初迁移后到明末清初再次迁移的论点来看,他和当初姚波给我说的一眼就看得出我这支人的是经过多次迁移才到的现在这个地方的说法是一致的。刚联系姚波时他就说了我这支人是改过字辈的,那时我不信,经过半年时间的研究这下我信了,不管迁祖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更改字辈我们都能理解老祖的绝情和无奈,但是转念一想,就算这样东改西改,改得个面目全非最终也还能对得上祖系的十几个字,也算是迁祖他们没有忘本,心里还是放不下,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让我们后人能够摸着石头过河找回祖上老家。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清明期间,我休假回老家南充参加今年的南充姚氏宗亲会举办的清明会,在这里我见到了湖北来凤兆大公后裔的一支人来参会,他们带来了一麻袋老族谱,也有一些新族谱,蓬安负责接待的人是姚家全,家全也是湖南靖州兆大公的后裔,同时也是一个致力于姚氏家族事业的热心人,来凤的客人向参会的川姚理事长姚忠弟说他们有一支人迁到四川来的没找到,我也开玩笑说会不会是我那一支人哦,随后家全很热心说叫湖北来凤那边的人帮我找一找。过了几天,家全得到回复说他们国凤公入川后就没要老家的字辈,等于是自立字辈了,说得跟我这支真还有点象呢,国凤公走出来从来没有找回去,我家刚好是改过字辈的还没找到老家。说归说笑归笑,虽然经过各种考证我家支系并没有在湖南靖州生活过的经历也就不存在和兆大公支系有什么关系,我从心里还是非常感激家全的,寻根的难度这么大,你走过来我走过去,也许一寻找就是好几年甚至几十年,在那个信息化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情况下,能够突破万难找到祖上地的姚家人真的是感天动地。


      在回南充的前几天我到了湖南辰溪江东姚家祠,应姚本好老人的邀请要去那里采风为姚氏三公写一首歌,也就是后面创作出来的名字叫《百字令.咏江东三公姚祠》那首歌,本好老人和众多的姚家人热情地迎接我,盛情款待我,在江东周边游玩时也不禁感概万千,心里暗自佩服三公真会选地方生存啊,这地方多美啊……。席间,本好老人家说我长得跟面前的姐姐那么像,说我不是三公后裔是谁家的啊?要不和姐姐他们去长沙做个DNA验下,没准就是三公后裔呢。说完笑倒一片,这是非常美好的愿景,不管是不是三公的后裔,在我寻根的路上所见所遇的姚家人都是亲亲的家人。长忆血脉情,漫话家族根。天下姚氏一家亲,这是永恒不变的理念,带着美好的心愿告别辰溪江东的家人们,期待下次再相逢。




      趁这次休假回到老家,我向五公公和两个长兄汇报了一下近半年寻根的情况,想听下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也算是把前期的寻根工作给他们交个底,让他们心中也有数。临别时我专门又去到五公公家里,那时他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毕竟93岁的人了,好多东西都是他传递给我们,交流时,我用手机把它们记录下来,我打开手机录音功能,向他说明了目前从找到的信息来看疑似宗茂公的后裔,没想到他一听到宗茂公几个字一下子就从椅子上站起来了,说我们就是宗茂公的后人,随后我说了黄冈地区其它几个县,黄梅啊、罗田啊、红安啊等等,他不出声只是听,到最后我说我们的字辈只和潘塘这一支合得上十几个字,他一听见潘塘这下就兴致来了,说潘塘离长江边有十几公里,那地方非常不错……等等。回来后我和哥哥弟弟商量好了,心想五公公80年退休的,退休前经常一个人因为工作关系到湖北,他如果不是经常去潘塘怎么会把潘塘刻在脑海里?那时家谱在他手上,他一天记得滚瓜烂熟,宗茂公的名字他一听才这么熟悉敢肯定“是”。带着种种疑问,我和哥哥永国、弟弟永平商量,咱们三人还是要亲自去一趟湖北黄冈才行,起码得实地过去考证下,光凭我收集的资料看是不行的,于是5月下旬我们找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到了麻城。


      在参观完麻城移民公园里的谱堂馆后我们到了浠水宗茂公总祠,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家谱,搞追根溯源的家人教我们看字辈排字辈对字辈,我们学到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午饭过后我们直奔潘塘镇。在潘塘,我们一样参观了祠堂,心里也是诸多感概,这么少的一支人居然还能建成一座祠堂,而且维系得这么好,在到达祠堂门口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没办法下地,只能在车里等待,就那么一小会儿雨就停了,我们下地进入祠堂参观,敬香,走出祠堂门口时太阳又出来了。突然想起“万物皆有灵”这句话,祠堂里的老祖人是不是为我们漫漫的寻根路而感动得落泪了呢?答案只有天知道。


      告别潘塘,告别黄冈的家人们,我们带着潘塘家人送的三本家谱回程了,随后还有定一公支系的其它几本家谱会陆续寄给哥哥永国,哥哥说他拿回去送到五公公面前叫他老人家翻,没事做就叫他老人家天天翻,天天看,他老人家虽然年纪大但是眼睛特好,看报纸都不用带眼镜,但愿他老人家在看这些家谱的同时能回忆起更多的家族往事告知我们,让他也明白寻根问祖是了解过去,感念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方式。


      不忘根源方能长久,寻根问祖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启迪,家是永恒的港湾,先人流传的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是血脉的延续,是人的一种本性、一种情节。至此,现阶段我的寻根之旅就圆满结束了,感谢这一路走来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世姚会、川姚会、南姚会、鄂姚会、鄂东姚会,天下姚氏一家亲,寻根路上遇贵人!感谢在我们寻根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所有贵人们! 谢谢你们!
               姚碧
    甲辰(2024)时节端阳·于广东茂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18 21:41 , Processed in 0.1357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