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6|回复: 1

《石匮书后集》◆卷49◆两广死义列传(节选)姚奇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4
  • 签到天数: 33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8-1 11: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8-1 11:46 编辑

    《石匮书后集》明史◆张岱撰◆卷49◆两广死义列传(节选)姚奇胤


    姚奇胤,浙江钱塘人。父兰亭,多隐德,方正;课奇胤严。未五十,眉白,毫垂数寸许。奇胤生嶷伟,长眉广额,清矫如鹤立;目光所及,十烛不能过。少读忠肃于谦传,欺不去手;曰:「不劝立前太子,是其一失。顾不得此公,此家没处设座矣」!已则一谒其祠。梦忠肃袍笏披帷下,以身压奇胤;叱曰:「若知重,不即不能胜此哉」!奇胤觉,因自负;益好道,动止不苟,每以忠孝教人。人或腐笑之,輒正色持不衰;歎曰:「二字盖难之矣」!家最盆,乃喜缓急人;遇是非,按剑不可夺。与奇胤交者,率感其谊,务醇淑;奇胤未数数也。举庚午迄丁丑乡试。客有怀刺谒黄士奇,误投黄国琦所,国琦出揖,状貌酷类奇胤;而客故识奇胤最熟,大惊失节,以为士奇乃似姚,久之知为国琦似姚也。庚辰,上礼部;时国故艰难,奇胤不欲见闻,疾鞭驴南下。中道得隽报,曰:「此日须有用;故所哦尽无为也」!不即赴殿试,竟归。闭庐,揣救时要策,即不得;或迴步庭中,忽惊「若此奈何」?从者不解;则奇胤已预度甲申情事,遽失声不觉也。于是更号「二存」,以「仁礼」为期;题其壁曰:「忠孝酬君父,清廉与子孙」。


    时李贼骚楚、复奔秦,天下讳言变。奇胤有友吴求履,初与同学,已奇胤辄北面事之。癸未,行殿试,往别其友;友曰:「解时务第一指乎」?奇胤曰:「敬思之」。友曰:「无急!太子南,监国留都矣」。奇胤大悟。既试得南海令;不敢越言事,乃草「监国意见」,谓中丞李邦华为条安危甚悉。李感歉,遂引其意上之;阁议以为过计,不报。南归,其友让之:「此何时?乃借人言」!奇胤悔,复驰草前中丞;究不果。甲申,奇胤怏怏驰任。抵万安而闻三月之变,恨曰:「悔不决前计,今欲死不得矣」!豫章诸名宿进曰:「即北平失事,度有以留都兴者。不能翼太子如公议,无非迺公;不以南海还之,如简书何矣」!


    弘光中,奇胤治南海,捐怨谤,为肃宄侧,百姓得休息。明年,留都复变,隆武起八闽;而靖藩争之,以兵垣劫奇胤,奇胤斩其使以闻,诏以奇胤巡抚南粤;奇胤谢曰:「臣分得劳剧,食闲诚非臣意」。上嘉其忠,更下守虑之命;奇胤即日单车行。上抚案太息曰:「乃果有靡室家赤心臣子」!遂与阁部杨廷麟等共守虔,奇胤分得龟角尾。丙戌,清入攻虔急,历七月不下。十月之三日,清得间从小南门入;火起,众骇散。奇胤顾歎日:[于公教我任重矣」!遂以戎服为位,北拜谢先帝。其僕三哭,劝奇胤且脱观变;奇胤曰:「失此何所守」!解袜带授之,僕悸不受;则下拜僕,正色曰:「做忠臣好事,若何仇」?而带力浅,气不尽,奇胤复甦;笑曰:「莫道忍汝主!助我死,汝亦有义。汝三奉带声力,则得之矣」!乃竟死。


    子以式,留粤。初登隆武广东榜;闽败,走桂林,为词林。请父谥,得加兵部尚书,谥「忠闵」。桂林破,以式为僧,共收葬瞿、张二公,在金镇幕中。


    奇胤既殉赣,其友在浙闻讣,曰:「二存诚不负所学哉」!方灯下走笔记奇胤始末,忽四壁惨惨若动;久微闻有声,友曰:「二存来顾余!余言不实,唯鉴之」!


    姚波收集录出,以原文为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4
  • 签到天数: 33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奇胤(1602年—1646年),字有仆,号二存,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政治及南明军事人物。姚奇胤是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庚辰科会试四十六名,未殿试,崇祯十六年(1643年)补癸未科进士,获授广东南海知县,当地富庶多盗贼,他却能不接受贿赂,有为政声誉。之后转任职方主事,改山东道御史,巡按广东,但未就任就在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和郭维经、郭承乾、王岩、郭维翰、彭之玠、彭吉修、李之梁、张世广、钟灵及经历卢君聘招募八千人到赣州,协助杨廷麟、万元吉守城,当中他守卫龟角尾。后来炮裂城陷,他和郭维经拒守东门,当天和彭期生在郁孤台饮酒,酒醉后说:「我守护危城数月了,援绝力尽,与城池共存亡,是道义。同乡在千里外共事,死也不孤单。」喝完后散去。下午城陷,他向南拜后在城楼上吊自尽,时年四十三;其子姚端亦以御史殉柳州之难,其灵柩与遗孤不得归乡,其友吴模求而得之,为他哭泣发丧,葬于武林,祀乡贤。永历年间追赠太仆卿、兵部尚书,谥忠闵,有儿子姚端。


    164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8 02:11 , Processed in 0.1237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