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回复: 0

姚秋园嘱黄际遇书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秋园嘱黄际遇书联
    吴晓峰
    老友游揭阳古沟张氏祖祠,无意中发现村中泥泞小道的小水沟上架着两片烂木板,走近仔细一瞧,好像有刻字,但因与烂泥相混,看不清楚是什么内容。由于对书法的敏感,将烂木板带回家洗干净,打电话叫我去作拓片,一拓,字迹比较清楚,落款也完好,内容如下:
    “……司徒为父,兰台为弟,合有左芬子幼,远绍馨芳,……蔂,欲筑怀清客巴妇;”款“姚节母张太夫人七十大寿,国民政府赐匾褒扬,撰联志庆。”
    “……伐忠孝为栋,贞顺为梁,又逢沛相汉家,树之……高行故应县祀膰桓釐。”“愚世侄黄际遇拜手”,印章为朱文“黄际遇印”。((图1、图2)
    图1木刻联残片
    图2木刻联残片拓本
    2018年12月7日至10日,汕头大学召开“潮汕碑铭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我于潮学网微信群见到会议消息,于是与陈景熙教授取得联系,将对联实物照片与拓片奉示,陈教授正在辑校黄际遇先生文集。感谢陈景熙教授,承陈教授赐示《黄际遇日记》中该联照片(图3)。
    图3 《黄际遇日记》中该联照片
    前日收到陈景熙教授颁赐之《黄际遇文集》,有《姚秋园嘱》:
    “日暇,至人定苦思成楹联二对。秋老所属撰,憧憧往来,未应命者。
    姚太公囗囗老世伯百岁冥祭:
    再命而伛,一命而偻,世有达人,问字亭前钦明德;
    葬以三鼎,祭以五鼎,礼由贤者,泷冈表后无异词。
    张母姚夫人生祠颂寿(原注:秋老女兄,子季熙,女孙荃,并有令誉。明年七十,其族党为生祠祝之)
    如此女师,以司徒为父,兰台为弟,合有左芳(芬)子幼,远绍馨芬(芳),南国荫葛蔂,欲筑怀清容巴妇;(笔者注:“清容”应为“清客”因日记手稿中“客”字与“容”字极度相似,《黄际遇文集》辑校者可能未及细察,误“客”为“容”。清客巴妇,据“百度百科”:“巴寡妇清,名清,巴是巴郡之意。战国时代大工商业主,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丈夫死后,巴寡妇清守着家族企业,凭雄厚财力保卫一方。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为她筑女怀清台。”又联中“左芳”日记手稿为“左芬”,“馨芬”为“馨芳”。)
    乃瞻衡宇,伐忠孝为栋,贞顺为樑,况逢沛相汉家,树之绰楔,他年奉高行,故应县祀膰桓釐(原注:下联用《列女传》沛刘长卿妻恒鸾之女事,沛相王吉上奏高行,显其门闾,号曰“行义”,桓嫠县邑有祀必膰焉。“嫠”通“釐”)
    夜成稿,念立意审题,故自不易;定声选色,兹乃更难。首联欲以寿语祝已故者,下联欲以祀语贶犹生者,真未知死何如生,生何如死也。予能以算学解(难)题之法语人,而不能以作联属文之隐,宣之于口。人定亦无可语者,校灯已戛然熄矣。”该则日记记载了创作“秋老所属撰”二联时的想法。
    现将以上资料作一修理,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一段故实,领略旧时文人学者之风采。
    黄际遇(1885-1945)(图4),字任初,号畴庵。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擅长数学而又兼长文学、书法。14岁中秀才,17岁(1902年)留学日本,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攻读。1906年毕业回国,任天津工学堂教授。1910年参加京试,中格致科举人。1914年以后转任武昌师范大学教授。1920年由教育部派赴欧美考察,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数学,1922年获硕士学位。归国后仍回武昌师大任教。1924年任河南中州大学教授;1926年应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1928年又北上任河南中山大学校长,一度还出任河南省教育厅长。1930年至于1936年,历任青岛大学教授兼理学院长、山东大学教授兼文理学院院长。1936年返粤,仍任教中山大学。1938年日寇攻占广州,他随校辗转播迁。1945年8月日寇投降,中大复员返穗,他与同事乘木船从北江南下,道经清远峡时不幸于10月21日凌晨失足坠水身亡,终年61岁。
    图4黄际遇(摄于青岛)
    揭阳古沟张氏祖祠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韩师办学旧址。1939年夏,潮州沦陷前夕,址在潮州湘子桥东笔架山(又称韩山)麓的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在揭阳县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帮助下,迁址揭阳古沟乡(今揭东县白塔镇广和村)坚持战时办学。韩师师生活跃在揭阳大地上,既积极办好学校,又热情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成绩显著,社会影响很大。
    “姚节母张太夫人”是揭阳著名学者姚梓芳(图5)之姐姐(女兄)。
    图5 姚秋园七十岁肖像
    古沟张氏十一世张加禄与姚孝贞(姚梓芳的姐姐)传十二世:张孟熙、张仲熙、张宗熙、张淑熙、张季熙。张仲熙和张季熙分别娶了姚梓芳的两个女儿姚元任和姚元瑞,张仲熙与姚元任的儿子张克悟(张德培的爷爷)。女儿张荃(1911—1959)(图6)曾从学于黄际遇,毕业于私立之江文理学院国文系。著有《荪簃诗词稿》《张荃诗文集》。姚梓芳既是张荃的外祖父,又是她的舅爷。张季熙既是她的叔父,也是她的姨父。张季熙(1898—1970)毕业于北京大学,是蔡元培的学生。1922年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世界酵糖权威专家(乡亲们昵称“德国五”)。
    图6 张荃(摄于吉隆坡尊孔中学)
    姚梓芳谓“与教授(黄际遇)三世笃交,道义相许”,姚梓芳七十寿诞,黄际遇作《秋园先生七十寿序》。黄际遇逝后,姚梓芳为作《澄海黄任初教授墓碑》。
    该联也是应姚梓芳之约所制,原载《因树山馆日记》第一册(1936年4月20日),见《黄际遇日记》卷六,第106—107页。该联原注:“秋老女兄,子季熙,女孙荃,并有令誉。明年七十,其族党为生祠祝之”。张荃有诗《节孝堂落成欣逢王母姚太夫人七十寿恭述祖德》描绘了新落成的节孝堂的非凡风貌,赞颂了与这样宏大建筑相匹配的是姚太夫人的生平与功德。
    张氏祖祠建筑群中的节孝堂是一座潮汕“四点金”式建筑,是张季熙博士的几兄弟专为其母姚太夫人(姚梓芳的姐姐)而建造的。因姚太夫人之子张季熙博士等所取得之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如支持韩师办学等),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姚太夫人七十大寿时赐匾褒扬,所以黄际遇在落款中题“姚节母张太夫人七十大寿,国民政府赐匾褒扬,撰联志庆。”
    今有幸从陈景熙、林伦伦两教授辑校的《黄际遇文集》见到该日记,从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出版的《黄际遇日记》中见到黄际遇所写该日记手迹,又幸运得睹黄先生书写该木联实物,并拍了照片,制了拓片珍藏,三者相互应证,相互补充。可从中领略黄际遇先生的文学艺术魅力,也可从中见证黄际遇与姚梓芳及古沟张家的渊源。
    吉光片羽,得以留存,幸甚幸甚!
    参考文献:
    [1]黄际遇著,陈景熙、林伦伦辑校,黄际遇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第221—222页。
    [2]黄际遇著,陈景熙、林伦伦辑校,黄际遇文集[M],黄际遇简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扉页。
    [3]姚梓芳(1871-1952),字君悫,号秋园,又曾署名觉庵,岐山老民。原揭阳县桂岭镇凤林村(俗称“鸟围”,今属揭阳市蓝城区)人,后移居揭阳榕城。民国元年(1912),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历任暹罗华侨宣慰使、潮梅行政考察官和司法官、广东省禁烟总局督办、潮州统税局局长、汕头厘金局局长、全国烟酒驻沪办事处督办、福建银行监理、浙江金华区复选议员监督、浙江余上茧捐局局长、浙江海门统税局局长等职。姚梓芳虽身居财政部门要职,但常感慨学无以致用,54岁时退休回归故里,定居揭阳榕城,于榕城中山路中段建“秋园学苑”,故其晚号为“秋园”。居榕城期间,曾担任《揭阳县志》修志馆馆长,重印清光绪年间修编的《揭阳县正续志》,并担任监刊、督校等工作;他又参与当时县长谢鹤年倡导修建黄岐山塔和在榕城进贤门外建揭阳县贫民救助院、育婴堂等公益事业。同时,他重视办学,拿出自己科举所得的全部奖学金帮助家乡凤林村建成养志小学,为家乡培养了一批人才。姚梓芳是清末民国时期潮汕著名文史学者,古文学家。他生平著作甚丰,多为序跋、传记、墓志、杂文等,刊行面世者有《秋园文钞》、《广西办学文稿》、《致远斋公牍》、《觉庵丛稿》等。
    [4]陈景熙、林伦伦编著,黄际遇先生纪念文集[M],澄海黄任初教授墓碑(姚梓芳),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7页。
    *吴晓峰,1970年生于广东揭阳桂岭双山村,1994年毕业于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1998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研究生进修班。编著有《吴雨三吴泽庵书画集》、《渤湖居书画集•吴木忠作品选》、《云中守望•吴晓峰作品选》、《人隐庐集》、《吴雨三先生家书集》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0:48 , Processed in 0.1023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