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回复: 1

四川新都斑竹园姚氏清明祭祖颁谱活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11
  • 签到天数: 32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4-11 10:08 编辑

    四川新都斑竹园姚氏清明祭祖颁谱活动




    2025(乙巳)年
    清明祭祖文
    天地轮回,蛇年新象。中华大地,春风荡漾。
    九州同祭,祖德宏扬。始祖帝舜,万民景仰:
    远古苍茫,大地洪荒。帝舜率众,开土辟疆。
    亲历农渔,教人稼穑。制定礼法,整纪肃纲。
    统一度衡,公平执掌。传布教化,楷模榜样。
    泽被华夏,功成禅让。九嶷山高,永播芳香。
    伟哉帝舜,宏德高光。姚姓起始,源远流长。
    源自姚墟,妫河汤汤。受姓于舜,氏族发扬。
    向外迁徙,兴旺南方。江浙余姚,南安吴江。
    苏闽徽赣,川黔湖广。东南西北,四面八方。
    融合壮大,弥繁弥昌。四千多年,瓜瓞绵长。
    人才辈出,誉满汉唐。数百万众,华夏增光。
    吾祖廷禄,填川离湘。跋涉千里,苦难尽尝。
    披荆斩棘,毗河垦荒。野外结庐,插田千垧。
    柯琦承统,登魁盛彰。六世单传,七世兴旺。
    成就家业,儿孙满堂。良田沃土,家庙祠堂。
    三百春秋,兴衰苍桑。八世开始,字辈排行:
    “元祈永世,文遇国光,肇起云凤,万政家帮。
    ”根在何处,脉流何方。血脉传承,永志不忘。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祖宗恩泽,铭记心上。
    今逢盛世,民富国强。爱我中华,奋发向上。
    振兴乡村,奔向小康。勤劳致富,祖德流芳。
    开拓创新,家业重光。传承家风,乡梓名张。
    尊老爱幼,孝顺谦让。诚实守信,事业远航。
    幸福安康。列祖列宗,神位天堂。家庭和睦,
    子孙叩拜,献花敬香。佑我后人,世代隆昌。
    伏惟尚飨!
    乙巳(2025)年清明新都斑竹园姚氏子孙恭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11
  • 签到天数: 32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新都斑竹园姚氏溯源
    四川新都斑竹园姚氏来源于清朝初年康熙(公元1662—1722)年间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普遍说法是来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但据线装本老家谱记载,应为“湖南姚家沟”。“麻城县孝感乡”为当时湖广移民的集散地。“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普遍将“麻城孝感”作为祖籍地,或是从众心里、或是移民记忆、或是移民情结,代代相传。据了解,现在麻城姚氏,其祖先来自江西而非湖南。至于“湖南姚家沟”,具体在湖南何处,也尚待考证。
    姚氏到四川新都斑竹园这一支系从廷禄公始。
    一世祖廷禄公娶王氏,无生育;继娶范氏,育子二人:长子珂公、次子琦公。二世祖珂公,娶妻高氏,无生育:琦公娶妻谭氏,育子一人:承统公。三世祖承统公娶妻金氏,育子二人:长子登魁公、次子登俊公。四世祖登魁公娶妻梁氏,育子一人:盛公;登俊公娶王氏,无生育。五世祖盛公娶妻黄氏,育一子:松年公。六世祖松年公娶妻王氏:育子宗尧公、师尧公;继娶王氏育子心尧公;继娶胡氏育子钦尧公、赞尧公,松年公共育五子。七世祖宗尧公娶妻王氏、育四子:正元、福元、重元、丙元。七世祖师尧公,娶妻杨氏,继娶刘氏,育四子:庚元、愷元、德元、建元。七世祖心尧公娶妻周氏,育五子:三元、春元、天元、条元、金元。七世祖钦尧公,娶妻陈氏,育四子:陞元、纪元、明元、晋元。七世祖赞尧公娶妻梁氏,育五子:有元、礼元、仁元、中元、上元。八世祖正元,未娶无子。八世祖福元公娶妻张氏,育二子:祈兴、祈寿。八世祖重元公娶妻刘氏,未育。八世祖丙元公,娶妻鲁氏,育二子:祈彦、祈交。八世祖庚元公娶妻张氏无育,继娶曾氏,育一子:祈贵。八世祖愷元公娶妻阎氏,继娶黄氏,育二子:祈顺、祈高。八世祖德元公娶妻胡氏,育四子:祈泰、祈昭、祈伦、祈高。八世祖建元公娶妻罗氏,育二子:祈慧、祈台。八世祖三元公娶妻姜氏,育一子:祈亭。八世祖春元公娶妻李氏,育四子:祈開、祈太、祈安、祈宽。八世祖天元公娶妻路氏,育一子:祈章。八世祖条元公娶妻李氏,育一子:祈廉。八世祖金元公娶妻苏氏,育二子:祈成、祈相。八世祖陞元公娶妻梅氏,育一子:祈壹。八世祖纪元公娶妻陈氏,育一子:祈发。八世祖明元公娶妻苟氏,育四子:祈山、祈盈、祈福、祈祥。八世祖晋元公娶妻赵氏,育四子:祈钢、祈义、祈位、祈华。八世祖有元公娶妻张氏,无育。八世祖礼元公娶妻刘氏,无育。八世祖有元公娶妻徐氏,育二子:祈团、祈纯。八世祖中元公娶妻梁氏,育二子:祈万、祈武。八世祖上元公未娶无子。
    当时为何要从湖南移居四川呢,一是清初相关资料显示:“湖南民有毂击摩肩之风,地有一粟难加之势。”人口饱和,荒地尽辟,已无发展空间。二是四川地广人稀,有地无人耕种,发展潜力巨大。三是清政府实行“移民填川”政策,鼓励向四川移民。
    史载当时四川经明末清初连绵六十年战乱,惨遭兵灾匪患,“张献忠屠川”,加上瘟疫流行,人口或死或逃,造成田地大量荒芜。据清朝王士祯(1672年)《蜀道驿程记》和方象瑛(1683年)《使蜀日记》记述:其时四川“地广人稀,不啻荒郊旷野,一望无际。”“自潼川(三台县)西行,弥望百里,田在草间。”“州邑皆荒残,无烟火。”“城内外皆林莽,成虎狼之窟。”“到汉州(今广汉)城堞室庐,鞠为茂草。抵新都县,皆名区,乱后中衢茅屋数十家,余皆荒草,虎迹遍街巷”。当时,一个幅员百里的县,人口仅三百来人。有田无人耕种,政府税赋徭役无处筹集。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政府制定四川“荒地听民开垦”政策,陆续颁布“川民实川”、“移民填川”圣谕,制定了减免税赋、补贴农耕的鼓励政策,从湖广等地进行大规模移民。
    姚氏先祖正是在此大环境下,敢为人先,变卖家产,携眷入川,一路结伴而行,带着食盐干粮,挑着行囊,宿祠庙、住岩洞、栖森林,或一口干粮、一口泉水,或在野外拣石支锅煮食,顶风冒雪、日晒雨淋、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跋涉三千余里,耗时百余日,历尽艰辛,然后来到新都县城西毗河岸边,持刀斧斩草伐木,以树枝茅草在田中结庐立足。
    当时湖广人入川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是走川鄂交通路线之小道,翻越巴山、入夔州(今奉节)、巫山;二是南走沅水,从湘西经酉阳、彭水至涪陵;三是走水路经长江三峡坐木筏上行。但水路耗时耗钱。大多走陆路。姚氏先祖取何路入川?因老家谱失传,留下问号。姚氏先祖属于清初早期移民。那时移民对荒地可以任意插占。以插杆为记,乡约作证,县衙备案发照,自主耕耘。姚氏先祖砍柳树枝条插在田地四角,“上到罗家碾,下到踏水桥”,姚氏有田“一万多亩”(老辈口传)。后因无力耕种,移民增加,难负税赋徭役,便转让退出了多数土地。三百多年间,子孙繁衍,家道兴衰,几度沉浮,然到公元1950年时,姚氏祠堂,家庙白云庵,碾房姚家碾、祖莹玉石碑尚在。当时,新都柏水乡柏水村尚有三座玉石碑,传为新都姚氏入川老祖宗廷禄公、珂公、琦公之墓。新都姚氏后裔散居新都、新繁(1964年新繁县并入新都县)、郫县、彭县、灌县(今都江堰市)、金堂县、成都市区、天回镇、陕西西安、重庆市等地。姚氏族人勤劳俭仆,多为自耕农。现今在斑竹园姚氏族人中,有农民、企业员工、政府官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民营企业主、教师、医生、律师、记者、作家等。
    新都斑竹园姚氏在七世祖时商定,从八世起按字辈排行。将“元祈永世,文遇国光、肇起云凤,万政家帮”四句口诀作为新都斑竹园姚氏支系的字辈排行,以明确本支系的血脉传承。
    综上所述,斑竹园姚氏元字辈共计22人,祈字辈共计35人。由于史料局限,本《新都斑竹园姚氏家谱》仅记载德元公1人名下各房子孙繁衍情况,德元公以外诸支系如郫县三道堰青杠村姚氏、新繁万安乡姚氏、新都大丰镇高家村(北延新居)姚氏、竹友乡八大队姚氏等留待日后考证衔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4-17 01:01 , Processed in 0.1353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