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5-3 09:29 编辑
【桃林文艺】 军营旧事(3):我来到了福建前线 ‖ 姚栓奎
我来到了福建前线
文/ 姚栓奎
新兵连学习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护卫艇上任雷达兵,后又转战海岛、机关、高山,都是福建前线的沿海阵地,我的军旅生涯从此和“福建前线”有了不解之缘。
在火车上,当接兵领导宣布我们的目的地是福建省时,我脑海里立即出现“福建前线”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形成的。
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学过这样一篇课文:“海浪哗啦啦,大炮轰隆隆,打到台湾去,活捉蒋介石。”我知道了家乡南面的南面是大海,大海的对面有个台湾岛,岛上有个蒋介石,是我们的敌人。
小学三年级,学习过杜凤瑞的英雄事迹。杜凤瑞是空军飞行员,1958年 10月10日,在福建前线上空,他驾机与来犯的台湾美制蒋机作战,在连续击落二架敌机后,因座机受伤失去操纵,他被迫跳伞,台湾飞行员违反国际空战规则,袭击已跳伞的杜凤瑞,杜凤瑞壮烈牺牲。当时有一篇宣传英雄的文章叫《有大志,才有大勇》,老师给我们讲杜凤瑞从小有崇高的志向,长大后就有无畏的勇气。虽然我不甚明白志气与勇气的关系,但“ 有大志,才有大勇”的意识却在年幼的心灵中留下来烙印。后来学习雷锋活动中,知道雷锋是湖南望城人,而杜凤瑞是河南方城人,一个湖南望城,一个河南方城,两个英雄,家乡一字之差,记忆尤深。
小学四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名字不记得了,大意是说:1958年 8.23炮战中,福建前线某地的民兵帮助解放军运送炮弹,积极支前,趁着打炮的间隙,在地里种“地瓜”。当时不知道“地瓜”为何物,有同学说是像西瓜或香瓜之类的瓜果,有同学说是像南瓜冬瓜之类的蔬菜,大家争论不休,老师解释说是福建的一种农作物,像柑橘甘蔗一样,只在南方生长。我到福建当兵第一次回家探亲时,当年的小伙伴们向我求证“地瓜”的长相,我随口一句:地瓜,就是红薯!前些年我们赖以生存的红薯,在他们那里叫地瓜。并解释说红薯是很多年以前从菲律宾传到福建,再由福建传遍全国。他们才恍然大悟,释然了十几年的困惑。
小学6年级时,一篇《非凡的四十分钟》的课文,把我们带到“8.23”炮战的激烈场面 ,使我们看到了钢铁战士安业民的英雄形象。1958年 8月23日,安业民所在的海军岸炮阵地,按照上级的命令,向距5.6海里的金门岛国民党军进行炮击。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对岸的国民党军集中了所有炮火,对安业民所在阵地发起反击,一颗炮弹在贮放发射药包的附近上空爆炸,一块弹片把药包打着了,刹那间阵地上一片火海。安业民在浑身着火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大炮的安全,毅然地坚守在自己的炮位上,终于把炮身转向隐蔽地方。安业民头发、眉毛都烧光,衣服和皮肉粘在一起,他冲出炮位,就地打了几个滚,灭了身上的火。身负重伤的安业民仍然坚持在岗位上还击敌人,坚持了40分钟,一直到战斗胜利结束,这不平凡的40分钟,就成了课文的标题。安业民严重的三度烧伤面积达70%以上,战地医院医护人员尽全力对他抢救,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安业民牺牲后,在福建泉州市晋江金井镇围头村岸炮阵地旁,建立了安业民烈士纪念碑 ,碑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题词:“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在纪念碑的对面,是安业民战斗过的炮位,上有“钢铁阵地”四个大字,附近尚有防炮洞工事遗存。
电影《英雄小八路》是60年代对青少年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是根据厦门思明区的何厝村5名少先队员在“8.23”炮战中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积极进行各种支前活动的事迹改编的。这5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帮助驻地解放军修公路、擦炮弹、洗衣服、修工事等,并在炮火硝烟中坚持读书学习。电影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以 其优美的旋律,激情澎湃的精神,曾经鼓舞激励着千千万万少年儿童,为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知识。不擅长唱歌的我,在不得不唱的场合,只能拿出这首歌应付,也会得到同龄人的认同。1978年10月27日,共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正式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上初中一年级时,适逢8.6海战打响,知道了海军战士麦贤得的英雄事迹。1965年8月6日在福建东山岛以东海域,人民海军护卫艇和鱼雷快艇联合作战,将国民党军猎潜艇“章江”号和 “剑门”号击沉,创下了小艇打大舰的海战先例。麦贤得是611号护卫艇机电兵,在战斗中,机舱中弹受损,麦贤得前额被弹片击中,脑组织外露,失去知觉。在艇舱开始进水的危急情况下,麦贤得忍受剧痛坚守战斗岗位。他在视线受阻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在剧烈摇晃的机舱中,凭触觉检查机器管路、阀门、螺丝钉,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机器运转。战斗持续了3个小时,机器正常运转了3个小时,麦贤得坚守岗位3小时,取得了战斗胜利。麦贤得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以上这些福建沿海军民对敌斗争的事迹,使我逐步知道了福建是对敌斗争的前线,福建前线成了我向往的地方,参军入伍到福建前线是我的荣幸。
在新兵连时,我和战友们有过一次关于“福建前线”的争论。一次班务会上,我说我们当兵从内陆来到了海边、从大后方来到了福建前线。有的同志不以为然说:哈哈,什么呀?福建前线?说是前线,怎么不见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分明是和平年代,人们安居乐业、一片祥和,哪来前线一说?我说:广播里听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春节期间,广播里说:为了使台湾同胞欢度佳节,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对金门停止炮击三天,以示关怀;我们福州军区内部报纸叫做《前线报》;地方政府有一个工作部门叫“支前办”,为正科级单位,专门负责辖区部队的粮油蔬菜水果肉食等食品副食品生产供应。支前支前,支援前线嘛!如果不是前线,怎么会有“支前办”?大家都说我分析有一定道理。
虽然是福建前线,但县城里前线的氛围并不浓厚,到了前沿部队,才真正体验到“ 前线”的含义。
在舰艇上,跑防空警报是家常便饭。上世纪70年代,台湾国民党军的侦查飞机时不时抵近大陆进行侦查活动,大多数时间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或者午休时。一旦信号台响起了空袭警报声,舰艇的警报器随之响应,整个军港码头警报声响成一片,水兵们迅速跑向自己的战位:正在吃饭的立即放下饭碗进入状态,正在午休的立即爬起来抱着衣服钻出舱门,到战位上再穿衣服。轮机兵立即启动主机、枪炮兵瞄准敌机来袭方向、装填手拎起炮弹随时准备压入炮膛、帆缆兵松开缆绳、拿着碰垫随时准备离开码头疏散。报话机传来空情通报:台湾飞机RF-105一架,方位xxx,距离60公里!…..方位xxx,距离80公里…..。好像是有意无意的默契配合,我方进入防空部署的范围是飞机进入60公里距离,距离80公里解除警报,而台湾飞机一般不进入60公里以内。有一次正在吃饭时,空袭警报响起,我们赶紧跑警报,十几分钟后警报解除,我们蹲下来继续吃饭,没想到这该死的飞机又折返回来,警报再次响起,我们只好放下饭碗再次上战位。舰艇在码头停泊的防空部署中,雷达兵是没有具体任务的,出了港雷达才开机,因此出舱门时是最后一个,因为舱门小,只能容一个人进出,排在第一的是枪炮兵,他们要快速跑上炮位,才能及时开张对空射击。人们说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但也有不空的时候,1983年4月22日,时任中国台湾地区陆军航空兵少校分队长的李大维,驾驶U-6A侦察机从台湾花莲机场起飞,飞抵福建三都港上空,在三都港上空盘旋。三都港内顿时防空警报大作,港内的舰艇纷纷进入防空部署,离开码头规避,火炮瞄准飞机,在看到飞机猛烈摇摆机翼,知道是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的飞机,就保持监视状态。这时海水退潮,露出一大片平坦的海滩,李大维凭着过硬的技术,中午12时25分在 三都港海滩安全降落,迎接他的水兵护送他上岸,李大维受到了祖国军民的热烈欢迎。
翌年5月, 已是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的李大维,在驾机起义回归一周年的日子,又回到三都港看望当时接他从海滩上岸的水兵。那天我也住在海军招待所,初夏的夜晚,凉爽而宁静,李大维和接待他的同志在隔壁阳台上喝茶聊天,我就在隔壁倾听。李大维身材魁梧快人快语,声音洪亮,回忆起一年前那惊心动魄的时刻,仍激动不已,说去年就是这样的好天气,我算好了时间,那天中午12时是海水退潮 ,三都港内会有大片海滩,适合飞机迫降。并风趣地说:我已经猛烈摇摆机翼发出信号,可还有舰艇开了炮,还好没打准,还好大多数舰艇明白了我的意思,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那天确实有炮手看到印着青天白日旗的飞机,心里一紧张炮弹就打出去了,只是没有打中。
在前沿海岛上,战斗随时可能打响,前线的气氛的感受特别深刻,在海底电缆登陆处,卡了一颗子弹头,使通讯时通时断,显然是敌特破坏所致。部队集会、看电影时,全副武装腰上外挂四颗手榴弹;岛上的民兵也是全天候荷枪实弹站岗放哨。民兵的装备比海军部队先进,他们配发的是62式全自动步枪,20发的弹夹,我们配发半自动步枪,弹仓只能压10发子弹,是因为我们的最主要任务是在坑道里;海岛四周战壕工事连成网,战壕的转角处,都埋有压缩饼干和蔬菜罐头,一切都是临战的状态。
1974年1月,西沙海战爆发,我军击沉击伤多艘南越舰艇,收复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岛屿。南越再次集结多艘军舰驶向西沙群岛,面对这一紧急情况,中央军委调动东海舰队的三艘导弹护卫舰南下支援。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麻烦,大型军舰都是通过台湾外海南下的,而当时情况紧急,绕过台湾走外海,势必会贻误战机,毛主席果断做出军舰直接通过台湾海峡南下决定。南下支援护卫舰编队在福建沙埕港补给后,从台山岛以东沿台湾海峡福建一侧南下,没有受到台湾海军干扰,顺利到达南海西沙群岛。网传台湾军舰没有阻拦,是因为蒋委员长说:“西沙战事紧啊!”,是否说过此话,众说纷纭,无法证实真伪。至于台湾军舰打开探照灯指示航向、提供淡水补给”等说法,纯粹是瞎扯。从台山岛开始,大陆海军雷达站给护卫舰编队全程引导,导航数据无缝隙覆盖,何须“ 探照灯指示航向”;编队在福鼎沙埕港进行了补给,足够舰队一周的生活所需,何须另外“ 提供淡水补给”?
1975年的一天中午,从台湾方向飘过来一只硕大的气球,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站长命令警卫班长从坑道拉出12.7高射机枪对气球射击,100发子弹打出去,只见气球晃悠了几下,我们以为打中了,正准备看它坠落到哪里,谁知它又晃悠悠地随着高空气流向大陆方向飘去,警卫班长换个弹夹再打时,气球已经飘远了,大家感到甚为遗憾。几天后有新闻报道说,在河南平顶山市,发现一只坠落的台湾空飘气球,是不是被我们打伤的那只,也不一定。
厦门同安县大嶝镇,辖区内有大嶝、小嶝、角屿三个岛屿,离金门岛最近处仅一千多米。 8.23 炮战中,三岛军民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奋战精神,立下了不朽功勋,被国防部 授予其“英雄三岛”光荣称号。 1982年,我有幸到这里体验生活,穿过弯弯曲曲的防空洞,来到前沿阵地的观察所。通过50倍的炮镜,可以看到金门岛上奔驰的小汽车,最前面的海滩上,有一座二层小楼,一面青天白日旗在飘扬,穿着连衣裙的美女广播员在海滩上悠闲地散步;大喇叭传来策反的广播声,白天听得不甚清楚,夜晚人静的时候,听的更清楚。我们这边也不示弱,2米口径的大喇叭也不断广播大陆的对台政策,为了使声音传送更远,大喇叭后面有强大的鼓风机传送气流 。
在8.23炮战中,还有一次成功的海上奇袭:为了打击美军护航的台湾到金门的补给运输船,海军利用刚开通的鹰( 潭)厦( 门)铁路,从上海秘密运输了几条鱼雷快艇到厦门海域,打了个敌人意想不到措手不及,一举击沉国民党军补给运输船。火车运输鱼雷快艇,成为海战史上奇迹。
人们都知道和大陆对峙的是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就是这些地方的国民党军,从大陆败退后天天叫嚣反攻大陆。在经过“8.23炮战”(1958年炮击金门)、“ 5.1海战”(1965年重创“东江”号猎潜舰战斗)、“崇武以东海战” (1965年11月,福建惠安崇武以东海战,台湾方面称“乌坵海战”)、“8.6海战”等军事进攻失败以后,又转换战术,派遣小股敌特到大陆搞破坏。插一面旗子,搞一点爆炸,抓一把土就走,刷一下存在感。反小股敌特是福建前线部队的重要任务,小股敌特乘坐的交通工具目标小、速度快,机动性强,有一个专用军事术语叫它“小目标”。后来的网络词语“ 小目标”的意思为“一亿元”,其实是大目标。“小目标”又成为一种香烟的牌子,每当我看见它就想起当年在荧光屏上搜索小目标的情形:在苍茫的大海上,从敌占岛驶出“ 小目标”,针尖大的光点在海水杂波中时隐时现,雷达操纵手紧紧抓住狐狸尾巴,引导我方护卫艇将小股敌特一举抓获。在大陆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反小股、反骚扰”强大压力下,小股敌特搞破坏的阴谋破产。70年代以后,台湾又搞起了“心战”,就是利用打宣传弹、空飘气球、海漂浮物等手段,进行心理战。那时适逢物资匮乏的年代,渔民出海打鱼,不时捞出“ 漂流瓶”,里面除了宣传品以外,还有小学生用的铅笔橡皮作业本之类的东西,渔民们拿走有用的东西,在漂流瓶里灌上海水,把它连同宣传品一起沉入海底,因此海边的小学生,很多用过漂流过来的学习用品。空飘的气球可以深入大陆很远,大都带有背心毛巾之类的生活用品。
在福建还有三个敌占岛,分别是乌坵、东引、西引。其中东引、西引在我们驻地的正面。在北礵岛上,肉眼可以看到东引岛上的雷达天线。在台山岛上,对海雷达可以搜索到东引岛往返的飞机,这些飞机每周六傍晚必然出动,飞到东引岛上空,转一圈就回去了,它是专门空投文件、报纸、信件的。在出现波导管现象的时候,雷达探测距离会成倍增加,屏幕上会出现台湾岛的全貌。波导管现象又叫超视距传播,是指电磁波实际的传播距离超过两点间的直达距离,就像电磁波在波导管里传播一样。在深夜值班时,为了驱赶瞌睡,我会看着台湾省的轮廓的回波,浮想联翩。虽然分不清哪里是阿里山,哪里是日月潭,但我知道这是中国的领土。在雷达关机休息时,我和值班的战友讨论起台湾海峡的局势,打开值班日志,在最后一页,记下了我们当时的感想和对台海局势的预测,期待若干年后验证。1981年,台山站撤销,机器设备和那本记载预言的值班日志一起,永久地密封在坑道里了。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结束了两岸军事对峙状态,福建前线部队奉国防部长徐向前命令,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也被“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所代替,大陆和台湾实现“三通”。我乘旅游船环绕小金门游览,目睹“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巨幅标语。到“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故地重游,购买了一把金门生产的、用炮弹皮制作的菜刀留作纪念。 至此,“福建前线”就成了历史名词,我在福建前线的经历就成了我的《军营旧事》的第三篇回忆文章 。
作者简介
姚栓奎,灵宝函谷关西留村人,文学爱好者。 1973年入伍,海军东海舰队服役。转业在三门峡市政府工作,2014年退休,现居住三门峡市。
原文来源:
【桃林文艺】 军营旧事(3):我来到了福建前线 ‖ 姚栓奎 https://mp.weixin.qq.com/s/wEv1Yf0-S5LIK4jTon0pf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