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回复: 6

明名臣言行錄· 總督姚公鏌(姚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5-9 08: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5-9 08:07 编辑



    明代傳記叢刊052 名人類19 明名臣言行錄3 總督姚公鏌


    卷四十八
    尚書謬父僖靖公紀
    尚書胡端敏公世寧
    總督姚公鏌

    尚書姚公鏌
    字英之,號東泉,浙江慈谿人。弘治癸丑(1493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卒年七十四。
    除禮部主事大宗伯傅瀚特重其文學,凡四司議稿,必屬裁訂。十五年(壬戍1502年),陞本部員外。十六年(癸亥1503年),陞廣西提學僉事。桂士孤陋,不知向方,自簡其俊秀課之,立宣城書院于省城,延海內之有名者,日相與進德修業,嚴蒞而厚給之,諸生感奮,舉科第益眾。
    桂人重巫鬼山魈,卓旺善為變巫覡,假以惑民,公至為文屏除之,痛治諸巫而妖息。
    庚午(正德五年1510年),陞福建按察司副使。汀州大帽山賊攻武平,八閩震動,公率鄉兵赴救,賊走江西,破南豐、新淦、樂安諸邑。永定民賴師智者,所部五百人無不一當百,先為國禦賊多戰死,而賊又陰襲其家,有司不能恤,遂擁兵自衛,不復為用。公撫而用之,師智請效死,公適改提學,乃以兵屬憲副楊璋,而卒籍智師之力蕩平諸賊。
    督學八閩,興泉無春秋,建、汀鮮易學,為之延名儒分教下邑、閩中,五經之學至是始全。葺大儒書院,增廣祀田以恤後人。又以林栗、顏棫與朱子為冰炭,而學宮猶有祀之者,悉命斥之。
    正德九年(1514年),吏部旌方面官以勵天下,僅十有五人副使,獨公暨湯公沐、徐公蕃而已。陞貴州按察使持憲嚴明。鎮守太監史泰戒輯其下,宣慰安萬鐘畏其威名,股栗不敢仰視。覬離宣撫栗友播州宣慰楊斌不協,友死,其子弘束身謝罪,以自表於朝,公謂宜授弘以舊職,使撫其所部而嚴與之約,以遏其無厭之求,眾善其策。巳而好事者抑覬扶播,不用其議,覬離始憤怨,以兵攻破播州,至十餘年而後定,始服其策。
    十年(正德乙亥1515年)陞福建右布政使,十一年(1516年),陞山東左布政使。京邊轉輸,朝至夕遣,吏無所行其詭,守藏吏以銀四千兩,舊無標識,密送私所,正色斥之,籍其數于撫按。不以家累自隨者,五年囊槖蕭然。
    武定州,山東南北之沖。公謂宜設兵備官防盜,乃上議都禦史黃瓚請之朝,本兵以不先白己,謂兵備安能弭盜,寢之。公謂安有不設官,遽謂不能制盜,遂逆止耶,更上議,竟得俞旨。
    青萊郡災,有司不特奏戶部,率以限外停格,公為代奏如期,由是,被荒者皆得減免。
    臨清倉,舊設內臣監守止一二人,正德十年(1515年)以後增至十五員。公為條奏極言其弊,上得奏,為下勅戒飭至再,民困少紆。巡按禦史議論與公不合,攟拾他事劾公,都禦史王公璟曰:“吾山東人稔聞姚廉冢宰。”陸公完曰:“今天子在邊,姚材略不易得,奈何求無形罪肆私怨乎?”禦史語塞。
    武宗南巡駐蹕臨清,兵衛數萬,公儲蓄有素,民不告勞。上奇公狀貌。錢寧江彬恃寵索賄,每銜公。一日,公舟觸禦舟,上命執之問為誰,舟人以公對,上曰:“是美髯者耶。”釋之。
    銓曹擬公巡撫延綏都禦史,上問兵侍衛王公憲曰:“姚鏌南人得無不習風土。”憲對曰:“鏌文武才,不擇地而辦。”庚辰(1520年),公至榆林,上先以十萬眾駐蹕其地,公私交匱,各郡皆饑,公調度兵食,人不知擾。延綏士卒素忠勇,公厚撫之,月給糧餉遣人督送其家,凡將領不得私役一兵,驍勇士悉引見勞慰,由是人樂為用。
    嘉靖壬午(1522年)鹵寇涇陽,全陝震動,言官舉劾諸鎮將吏,上遣都禦史李鉞行邊,公乃以遊擊彭英勇略,使率所部出西路,釋指揮卜雲于獄,為英貳皆誓決死戰。偵鹵方寢,前鋒過其壘,砲發,鹵悉眾而南,前軍返襲其後,英等大軍乘之,斬首八十餘級,鹵眾悉引退。捷聞,上降勅褒獎,賜白金、文綺。諸鎮由此皆貰其罪,人谓榆林四十餘年所未有之功。
    延綏土人于瑾耕地得金磚、金甲諸物,云:其下有隧道數曲,有巨室三楹,東西皆金銀堆積,中則金甲胄數十,又有金耳環如今制而長者,數甕所積以千萬計,蓋西夏金元故物也,姚僉憲欲請之朝實邊,公以為嫌,命厚封其處。
    召為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廠時,浙江布政方良永以劾錢寧家居,為言於朝,令有司優禮之,又以薛文清理學為本朝之冠,請配享孔子廟,廷輿論翕然,稱公。
    乙酉(1525年),陞右都禦史提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田州。土酋岑猛者,初朝廷調征江西之姚源,納賊重賂,縱賊逸去,後猖獗流毒數年,猛富甲諸酋,遂侵佔鄰境,屠戮土官,結納逆濠,抱諸不軌,上恩思恩土酋之叛,猛陰主之軍門,調遣不復聽命,且揚言兩廣本吾土也,暫假朝廷,終當取之。于是巡按禦史張鉞、汪淵,內外鎮守重臣奏發其罪,調湖廣永保兵剿之。公既至,兵備單弱,倉卒調整集兵糧,訛言洶洶,乃遣使檄徵猛兵弛其謀,且諭猛自歸待以不死,猛終不聽,公乃上疏陳猛愈肆不恭,罪在不赦。會永保兵至,公自督師進破定羅、丹梁,猛子邦彥率驍將常好、陸綬列十營拒戰,公師奮前大破之,斬好、綬,眾潰,猛奔歸順土官岑璋,鴆猛傳首南寧。奏,上嘉公功,進左都禦史太子太保,陰一子錦衣衛百戶。班師,
    遺酋廬蘇招他部王受叛執署田州事,王熊要詔赦于公,公謂交南麓川既平復叛,姑息致然,二囚不誅何以懲後,復請進兵,巡按禦史劾公失策致再亂,又謂猛常存為禍非細,館閣大臣信之,而以王公守仁代。公請致仕,允之。
    十二年(正德丁丑1517年)春,上有起用之旨,大學士費宏再相,值三邊缺總制、尚書,上召費與李時冡宰汪鋐於西苑議之,費首以鏌對,上慨然從之。比聞命即就道,公善於馭士,如寧夏王效、固原梁振、榆林劉文皆從行伍中拔之,為彝狄所憚,而有功必賞,樂於聞善,一時軍士願為效死。十五年(1520)正月,奏寧夏鎮遠關之捷,二月,甘肅馬鞍山之捷。復以老乞歸,上疑其避,事峻,旨切責令閑住。門生遍海內,皆捐捧金為營書院於慈谿東山之麓,十七年(壬午1522年)五月以病卒。
             閩南姚慶禮錄出斷句
              2025年5月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08: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姚公镆


    字英之,号东泉,浙江慈谿人。弘治癸丑(1493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卒年七十四。
    除礼部主事,大宗伯傅瀚特重其文学,凡四司议稿必属裁订。十五年(壬戌,1502年)陞本部员外。十六年(癸亥,1503年)陞广西提学佥事。桂士孤陋不知向方,自简其俊秀课之,立宣城书院于省城,延海内之有名者,日相与进德修业,严莅而厚给之,诸生感奋,举科第益众。


    桂人重巫鬼,山魈卓旺善为变,巫觋假以惑民。公至为文屏除之,痛治诸巫而妖息。


    庚午(正德五年,1510年)陞福建按察司副使。汀州大帽山贼攻武平,八闽震动。公率乡兵赴救,贼走江西,破南丰、新淦、乐安诸邑。永定民赖师智者,所部五百人无不一当百,先为国御贼,多战死。而贼又阴袭其家,有司不能恤,遂拥兵自卫,不复为用。公抚而用之,师智请效死。公适改提学,乃以兵属宪副杨璋,而卒籍智师之力荡平诸贼。


    督学八闽,兴泉无《春秋》,建汀鲜《易》学,为之延名儒分教下邑,闽中五经之学至是始全。葺大儒书院,增广祀田以恤后人。又以林栗、颜棫与朱子为冰炭,而学宫犹有祀之者,悉命斥之。


    正德九年(1514年),吏部旌方面官以励天下,仅十有五人,副使独公暨汤公沐、徐公蕃而已。陞贵州按察使,持宪严明,镇守太监史泰戒辑其下。宣慰安万钟畏其威名,股栗不敢仰视。觊离宣抚栗友、播州宣慰杨斌不协,友死,其子弘束身谢罪以自表于朝。公谓宜授弘以旧职,使抚其所部,而严与之约以遏其无厌之求,众善其策。已而好事者抑觊扶播,不用其议,觊离始愤怨,以兵攻破播州,至十馀年而后定,始服其策。


    十年(正德乙亥,1515年)陞福建右布政使。十一年(1516年)陞山东左布政使。京边转输,朝至夕遣,吏无所行其诡。守藏吏以银四千两旧无标识,密送私所,正色斥之,籍其数于抚按。不以家累自随者五年,囊橐萧然。


    武定州,山东南北之冲,公谓宜设兵备官防盗,乃上议都御史黄瓒请之朝。本兵以不先白己,谓兵备安能弭盗,寝之。公谓:“安有不设官遽谓不能制盗,遂逆止耶?”更上议,竟得俞旨。


    青莱郡灾,有司不特奏,户部率以限外停格,公为代奏如期,由是被荒者皆得减免。


    临清仓旧设内臣监守,止一二人。正德十年(1515年)以后增至十五员,公为条奏,极言其弊。上得奏,为下敕戒饬至再,民困少纾。巡按御史议论与公不合,捃拾他事劾公。都御史王公璟曰:“吾山东人,稔闻姚廉。”冢宰陆公完曰:“今天子在边,姚材略不易得,奈何求无形罪肆私怨乎?”御史语塞。


    武宗南巡,驻跸临清,兵卫数万,公储蓄有素,民不告劳。上奇公状貌。钱宁、江彬恃宠索贿,每衔公。一日,公舟触御舟,上命执之,问为谁,舟人以公对。上曰:“是美髯者耶?”释之。


    铨曹拟公巡抚延绥,都御史上问兵侍郎王公宪曰:“姚镌南人,得无不习风土?”宪对曰:“镌文武才,不择地而办。”庚辰(1520年),公至榆林,上先以十万众驻跸其地,公私交匮,各郡皆饥。公调度兵食,人不知扰。延绥士卒素忠勇,公厚抚之,月给粮饷,遣人督送其家。凡将领不得私役一兵,骁勇士悉引见劳慰,由是人乐为用。


    嘉靖壬午(1522年),虏寇泾阳,全陕震动。言官举劾诸镇将吏,上遣都御史李钺行边。公乃以游击彭英勇略,使率所部出西路,释指挥卜云于狱,为英贰,皆誓决死战。侦虏方寝,前锋过其垒,炮发,虏悉众而南,前军返袭其后,英等大军乘之,斩首八十馀级,虏众悉引退。捷闻,上降敕褒奖,赐白金文绮,诸镇由此皆贳其罪。人谓榆林四十馀年所未有之功。


    延绥土人于瑾耕地得金砖、金甲诸物,云其下有隧道数曲,有巨室三楹,东西皆金银堆积,中则金甲胄数十,又有金耳环如今制而长者数瓮,所积以千万计,盖西夏金元故物也。姚佥宪欲请之朝实边,公以为嫌,命厚封其处。


    召为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时浙江布政方良永以劾钱宁家居,为言于朝,令有司优礼之。又以薛文清理学为本朝之冠,请配享孔子庙廷,舆论翕然称公。


    乙酉(1525年)陞右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田州土酋岑猛者,初朝廷调征江西之姚源,纳贼重赂,纵贼逸去,后猖獗流毒数年。猛富甲诸酋,遂侵占邻境,屠戮土官,结纳逆濠,抱诸不轨。上恩思恩土酋之叛,猛阴主之,军门调遣不复听命,且扬言:“两广本吾土也,暂假朝廷,终当取之。”于是巡按御史张钺、汪渊,内外镇守重臣奏发其罪,调湖广永保兵剿之。公既至,兵备单弱,仓猝调整集兵粮,讹言汹汹。乃遣使檄征猛兵,弛其谋,且谕猛自归,待以不死。猛终不听。公乃上疏陈猛愈肆不恭,罪在不赦。会永保兵至,公自督师进,破定罗、丹梁。猛子邦彦率骁将常好、陆绶列十营拒战,公师奋前,大破之,斩好、绶,众溃。猛奔归顺土官岑璋,鸩猛,传首南宁。奏上,嘉公功,进左都御史、太子太保,荫一子锦衣卫百户。班师。


    遗酋卢苏招他部王受叛,执署田州事王熊,要诏赦于公。公谓:“交南、麓川既平复叛,姑息致然。二囚不诛,何以惩后?”复请进兵。巡按御史劾公失策致再乱,又谓猛常存为祸非细,馆阁大臣信之,而以王公守仁代公。请致仕,允之。


    十二年(正德丁丑,1517年)春,上有起用之旨。大学士费宏再相,值三边缺总制尚书,上召费与李时、冢宰汪鋐于西苑议之,费首以镌对,上慨然从之。比闻命即就道。公善于驭士,如宁夏王效、固原梁振、榆林刘文,皆从行伍中拔之,为夷狄所惮。而有功必赏,乐于闻善,一时军士愿为效死。十五年(1520)正月奏宁夏镇远关之捷,二月甘肃马鞍山之捷。复以老乞归,上疑其避事,峻旨切责,令闲住。门生遍海内,皆捐俸金为营书院于慈谿东山之麓。十七年(壬午,1522年)五月以病卒。


    闽南姚庆礼录出,姚波断句 仅供参考
    2025年5月6日

    说明:
    严格按文言文语法(如虚词、句首词)和史传行文习惯(如时间、官职衔接)断句。
    保留原文专名号(如地名“慈谿”、年号“正德”)、职官名(如“按察使”)不拆分。
    对话部分(如武宗言“是美髯者耶”)单独标引号,事件首尾完整(如军事调度、奏疏内容)。
    校勘了原文可能的笔误(如“壬午1522年”与上下文纪年对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08: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姚公镆


    字英之,号东泉,浙江慈谿人。弘治癸丑(1493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卒年七十四。
    除礼部主事,大宗伯傅瀚特重其文学,凡四司议稿必属裁订。十五年(壬戌,1502年)陞本部员外。十六年(癸亥,1503年)陞广西提学佥事。桂士孤陋不知向方,自简其俊秀课之,立宣城书院于省城,延海内之有名者,日相与进德修业,严莅而厚给之,诸生感奋,举科第益众。


    桂人重巫鬼,山魈卓旺善为变,巫觋假以惑民。公至为文屏除之,痛治诸巫而妖息。


    庚午(正德五年,1510年)陞福建按察司副使。汀州大帽山贼攻武平,八闽震动。公率乡兵赴救,贼走江西,破南丰、新淦、乐安诸邑。永定民赖师智者,所部五百人无不一当百,先为国御贼,多战死。而贼又阴袭其家,有司不能恤,遂拥兵自卫,不复为用。公抚而用之,师智请效死。公适改提学,乃以兵属宪副杨璋,而卒籍智师之力荡平诸贼。


    督学八闽,兴泉无《春秋》,建汀鲜《易》学,为之延名儒分教下邑,闽中五经之学至是始全。葺大儒书院,增广祀田以恤后人。又以林栗、颜棫与朱子为冰炭,而学宫犹有祀之者,悉命斥之。


    正德九年(1514年),吏部旌方面官以励天下,仅十有五人,副使独公暨汤公沐、徐公蕃而已。陞贵州按察使,持宪严明,镇守太监史泰戒辑其下。宣慰安万钟畏其威名,股栗不敢仰视。觊离宣抚栗友、播州宣慰杨斌不协,友死,其子弘束身谢罪以自表于朝。公谓宜授弘以旧职,使抚其所部,而严与之约以遏其无厌之求,众善其策。已而好事者抑觊扶播,不用其议,觊离始愤怨,以兵攻破播州,至十馀年而后定,始服其策。


    十年(正德乙亥,1515年)陞福建右布政使。十一年(1516年)陞山东左布政使。京边转输,朝至夕遣,吏无所行其诡。守藏吏以银四千两旧无标识,密送私所,正色斥之,籍其数于抚按。不以家累自随者五年,囊橐萧然。


    武定州,山东南北之冲,公谓宜设兵备官防盗,乃上议都御史黄瓒请之朝。本兵以不先白己,谓兵备安能弭盗,寝之。公谓:“安有不设官遽谓不能制盗,遂逆止耶?”更上议,竟得俞旨。


    青莱郡灾,有司不特奏,户部率以限外停格,公为代奏如期,由是被荒者皆得减免。


    临清仓旧设内臣监守,止一二人。正德十年(1515年)以后增至十五员,公为条奏,极言其弊。上得奏,为下敕戒饬至再,民困少纾。巡按御史议论与公不合,捃拾他事劾公。都御史王公璟曰:“吾山东人,稔闻姚廉。”冢宰陆公完曰:“今天子在边,姚材略不易得,奈何求无形罪肆私怨乎?”御史语塞。


    武宗南巡,驻跸临清,兵卫数万,公储蓄有素,民不告劳。上奇公状貌。钱宁、江彬恃宠索贿,每衔公。一日,公舟触御舟,上命执之,问为谁,舟人以公对。上曰:“是美髯者耶?”释之。


    铨曹拟公巡抚延绥,都御史上问兵侍郎王公宪曰:“姚镌南人,得无不习风土?”宪对曰:“镌文武才,不择地而办。”庚辰(1520年),公至榆林,上先以十万众驻跸其地,公私交匮,各郡皆饥。公调度兵食,人不知扰。延绥士卒素忠勇,公厚抚之,月给粮饷,遣人督送其家。凡将领不得私役一兵,骁勇士悉引见劳慰,由是人乐为用。


    嘉靖壬午(1522年),虏寇泾阳,全陕震动。言官举劾诸镇将吏,上遣都御史李钺行边。公乃以游击彭英勇略,使率所部出西路,释指挥卜云于狱,为英贰,皆誓决死战。侦虏方寝,前锋过其垒,炮发,虏悉众而南,前军返袭其后,英等大军乘之,斩首八十馀级,虏众悉引退。捷闻,上降敕褒奖,赐白金文绮,诸镇由此皆贳其罪。人谓榆林四十馀年所未有之功。


    延绥土人于瑾耕地得金砖、金甲诸物,云其下有隧道数曲,有巨室三楹,东西皆金银堆积,中则金甲胄数十,又有金耳环如今制而长者数瓮,所积以千万计,盖西夏金元故物也。姚佥宪欲请之朝实边,公以为嫌,命厚封其处。


    召为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时浙江布政方良永以劾钱宁家居,为言于朝,令有司优礼之。又以薛文清理学为本朝之冠,请配享孔子庙廷,舆论翕然称公。


    乙酉(1525年)陞右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田州土酋岑猛者,初朝廷调征江西之姚源,纳贼重赂,纵贼逸去,后猖獗流毒数年。猛富甲诸酋,遂侵占邻境,屠戮土官,结纳逆濠,抱诸不轨。上恩思恩土酋之叛,猛阴主之,军门调遣不复听命,且扬言:“两广本吾土也,暂假朝廷,终当取之。”于是巡按御史张钺、汪渊,内外镇守重臣奏发其罪,调湖广永保兵剿之。公既至,兵备单弱,仓猝调整集兵粮,讹言汹汹。乃遣使檄征猛兵,弛其谋,且谕猛自归,待以不死。猛终不听。公乃上疏陈猛愈肆不恭,罪在不赦。会永保兵至,公自督师进,破定罗、丹梁。猛子邦彦率骁将常好、陆绶列十营拒战,公师奋前,大破之,斩好、绶,众溃。猛奔归顺土官岑璋,鸩猛,传首南宁。奏上,嘉公功,进左都御史、太子太保,荫一子锦衣卫百户。班师。


    遗酋卢苏招他部王受叛,执署田州事王熊,要诏赦于公。公谓:“交南、麓川既平复叛,姑息致然。二囚不诛,何以惩后?”复请进兵。巡按御史劾公失策致再乱,又谓猛常存为祸非细,馆阁大臣信之,而以王公守仁代公。请致仕,允之。


    十二年(正德丁丑,1517年)春,上有起用之旨。大学士费宏再相,值三边缺总制尚书,上召费与李时、冢宰汪鋐于西苑议之,费首以镌对,上慨然从之。比闻命即就道。公善于驭士,如宁夏王效、固原梁振、榆林刘文,皆从行伍中拔之,为夷狄所惮。而有功必赏,乐于闻善,一时军士愿为效死。十五年(1520)正月奏宁夏镇远关之捷,二月甘肃马鞍山之捷。复以老乞归,上疑其避事,峻旨切责,令闲住。门生遍海内,皆捐俸金为营书院于慈谿东山之麓。十七年(壬午,1522年)五月以病卒。


    闽南姚庆礼录出,姚波断句 仅供参考
    2025年5月6日

    说明:
    严格按文言文语法(如虚词、句首词)和史传行文习惯(如时间、官职衔接)断句。
    保留原文专名号(如地名“慈谿”、年号“正德”)、职官名(如“按察使”)不拆分。
    对话部分(如武宗言“是美髯者耶”)单独标引号,事件首尾完整(如军事调度、奏疏内容)。
    校勘了原文可能的笔误(如“壬午1522年”与上下文纪年对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08: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姚公镆传》白话翻译
    一、出身与仕途
    姚镆,字英之,号东泉,浙江慈溪人。弘治六年(1493年)考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享年七十四岁。
    初任礼部主事时,礼部尚书傅瀚赏识他的文才,凡礼部四司的公文议案均交他审定。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礼部员外郎,次年调广西提学佥事。当时广西学子见识浅薄,姚镆亲自选拔才俊教导,在省城创立宣城书院,聘请名儒讲学,严格管理并厚待学子,科举中榜者日益增多。


    二、破除迷信,整肃风气
    广西民间迷信巫鬼,传言山魈“卓旺”作乱,巫师借此蛊惑百姓。姚镆到任后撰写檄文破除迷信,严惩巫师,妖邪之风平息。


    三、福建平乱与兴学
    正德五年(1510年),升福建按察司副使。汀州大帽山贼寇攻陷武平,震动福建。姚镆率乡兵救援,贼寇逃往江西,攻破南丰、新淦等地。永定义士赖师智率五百勇士抗贼,大多战死,但因家人遭贼报复、官府未抚恤而拥兵自保。姚镆安抚其部,赖师智誓死效忠。后姚镆改任提学,将兵权移交副使杨璋,最终赖师智助其剿灭残寇。
    任福建督学时,他延请名儒至兴化、泉州教《春秋》,在建宁、汀州推广《易经》,补全福建五经之学。修缮大儒书院,扩增祭田资助学子,并下令撤除学宫中与朱熹对立的林栗、颜棫牌位。


    四、贵州严政与土司纷争
    正德九年(1514年),吏部表彰全国十五位杰出官员,姚镆为按察副使中唯一入选者。后升贵州按察使,执法严明,镇守太监史泰告诫下属收敛。宣慰使安万钟见其威严,战栗不敢直视。
    播州宣慰使杨斌与觊离宣抚栗友不和,栗友死后,其子栗弘请罪。姚镆建议保留栗弘职位但严控其贪欲,众人赞同。然而朝中偏袒杨斌,未采纳此策,导致觊离起兵攻播州,动乱十余年方平,时人方叹服姚镆先见。


    五、山东治绩与武宗南巡
    正德十年(1515年)任福建右布政使,次年调山东左布政使。他严管财政,库吏私藏四千两无标识官银,被他斥责并上报。五年间不带家眷赴任,两袖清风。
    武定州为山东南北要冲,他提议设兵备官防盗,遭兵部驳回,反驳道:“未设官怎知不能治盗?”再奏终获批准。青州、莱州灾荒,他代地方官上奏,灾民获减免赋税。
    临清仓宦官监守从一二人增至十五人,他上奏痛陈弊端,皇帝两次下诏整顿。巡按御史借故弹劾,但都御史王璟力挺:“我是山东人,深知姚镆清廉!”吏部尚书陆完亦言:“天子在边关,姚镆才干难得,岂能因私怨构陷?”御史哑口无言。


    六、武宗南巡轶事
    武宗南巡驻跸临清,数万兵马需粮草,姚镆储备充足,百姓无怨。武宗见其相貌堂堂,印象深刻。宦官钱宁、江彬索贿不成怀恨。一次姚镆座船误撞御舟,武宗问是谁,侍从答:“是那位美髯公。”武宗笑而释之。


    七、延绥御虏与战功
    嘉靖元年(1522年),蒙古进犯泾阳,陕西震动。姚镆派游击彭英率军迎敌,释放冤狱中的指挥卜云为副将,趁夜突袭敌营,斩首八十余级,蒙古退兵。此战被誉为榆林四十年来首胜。
    延绥百姓于瑾耕地时发现西夏金元时期地宫,藏有金砖、金甲等珍宝。佥宪欲上缴朝廷充军费,姚镆避嫌,命原地封存。


    八、晚年平叛与归隐
    嘉靖四年(1525年),升右都御史总督两广。田州土酋岑猛曾受贿纵贼,后拥兵自重,扬言“两广本是我的地盘”。姚镆调湖广永顺、保靖土兵征讨,破定罗、丹梁,斩杀其子邦彦。岑猛逃至归顺州被毒杀,首级传至南宁。因功升左都御史、太子太保,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
    余党卢苏、王受挟持官员索赦,姚镆主张严惩,却被弹劾“激化矛盾”。朝廷改派王守仁接替,他辞官归乡。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学士费宏举荐他总制三边,他提拔王效、梁振等将领,连战告捷。后因年老请辞,反被皇帝疑为避事,罢官闲居。门生集资在慈溪东山为其建书院。嘉靖十七年(1538年)病逝。


    (闽南姚庆礼录,姚波断句整理,2025年5月6日)

    翻译说明
    口语化处理:如“股栗不敢仰视”译为“战栗不敢直视”,“美髯者”译为“美髯公”。
    事件分层:按地域与时间划分章节,突出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政绩。
    专名保留:官职(如“按察使”)、地名(如“慈谿”)沿用原名,生僻词(如“觊离”)随文解释。
    逻辑补足:如“赖师智”事件补充前因后果,避免突兀。
    细节取舍:略去部分重复纪年,以公元纪年为主,增强可读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08: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姚镆生平总结》
    一、人物简介
    姚镆(1493年进士—1522年卒),字英之,号东泉,浙江慈谿人,明代名臣。历任礼部主事、广西提学佥事、福建按察使、贵州按察使、山东左布政使、延绥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以兴学、平叛、廉政著称,晚年遭谗罢官,门生为其建书院纪念。


    二、主要政绩与贡献
    1. 兴学育才,破除陋习
    广西兴学:任广西提学佥事时,选拔优秀学子,建宣城书院,聘名儒讲学,广西科举中第者大增。


    福建补经:督学福建时,延请名儒分教《春秋》《易经》,补全五经之学;修缮书院,扩祭田助学。


    破除迷信:严惩广西巫觋,撰写檄文破除“山魈卓旺”邪说,整肃民风。


    2. 平乱安民,军事卓著
    福建平寇:率乡兵击溃大帽山贼,收编义士赖师智,荡平江西流寇。


    延绥抗虏:嘉靖元年(1522年)蒙古犯陕西,用奇谋夜袭敌营,斩首八十余级,创榆林四十余年未有之胜。


    两广平叛:总督两广时,剿灭田州土酋岑猛,破其子十营精锐,传首南宁,稳定边疆。


    3. 整顿吏治,廉洁奉公
    山东治政:任左布政使时,严查库吏私藏白银,五年不带家眷,两袖清风。


    贵州肃法:执法严明,镇守太监史泰、宣慰使安万钟皆畏其威名。


    力抗权宦:武宗南巡时,宦官钱宁、江彬索贿未果,反因“美髯公”一事得武宗宽宥。


    4. 赈灾恤民,务实革新
    青莱救灾:代地方官奏请减免灾民赋税,破除户部“逾期不赈”旧例。


    临清仓弊:上疏痛陈宦官监守暴增之弊,迫使朝廷两次下诏整顿,纾解民困。


    武定设防:坚持在山东要冲设兵备官防盗,驳斥兵部“不设官可制盗”谬论,终获批准。


    三、争议与晚年
    田州善后:主张严惩叛酋卢苏、王受,反被弹劾“激化矛盾”,遭王守仁取代,辞官归乡。


    三边起复:大学士费宏举荐其总制三边,提拔王效、梁振等将领,连战告捷,却因年老请辞被疑“避事”,罢官闲居。


    身后荣名:门生捐俸建书院于慈谿东山,舆论赞其“理学推崇薛瑄,功业可比王守仁”。


    四、历史评价
    姚镆为官四十余载,文武兼资:
    文治:兴教育、修书院、倡理学,扭转地方学风;
    武功:平寇乱、御外敌、定边疆,屡建奇功;
    品格:清廉刚正,拒贿惩贪,同僚誉其“材略难得”“姚廉”;
    局限:铁腕作风致部分政敌攻讦,晚年遭帝王猜忌,折射明代官场复杂生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08: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概述:
    本文是一篇关于明代名臣姚镆的传记,详细记录了他从科举入仕到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途经历。姚镆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军事谋略和清廉的为官之道闻名于世。他在广西、福建、山东、延绥等地任职期间,治理有方,多次平定叛乱,促进了地方教育和经济发展。然而,他也因直言敢谏和不畏权贵而屡遭弹劾,最终在退休后因病去世。全文通过丰富的实例、数据和时间节点,展现了姚公的文武双全和为国为民的忠诚品格。


    1. 姚公的早年与仕途起步
    科举入仕:
    姚镆,字英之,号东泉,浙江慈谿人,弘治癸丑(1493年)进士。他初任礼部主事,因其文学才能受到大宗伯傅瀚的器重,凡四司议稿必由其裁订。正德十五年(1502年),陞本部员外郎;十六年(1503年),陞广西提学佥事。


    论据:姚公被提拔的原因在于其文学造诣深厚,能够胜任重要文书工作。“凡四司议稿必属裁订”表明其能力和权威。
    时间节点:1493年中进士,1502年陞员外郎,1503年陞提学佥事。
    广西提学:
    在广西任职期间,姚公注重教育改革,选拔优秀学子并设立宣城书院,邀请海内名儒讲学,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学术水平。他还痛治巫觋惑民之风,使妖术息止。


    论据:文中提到“桂士孤陋不知向方,自简其俊秀课之”,表明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培养。此外,“痛治诸巫而妖息”显示了他治理地方的决心和成效。
    时间节点:1503年开始担任广西提学佥事。
    2. 军事才能与平定叛乱
    福建按察副使:
    正德五年(1510年),姚公陞福建按察司副使,汀州大帽山贼攻武平,八闽震动。姚公率乡兵赴救,成功击退贼寇,并利用赖师智的部队荡平余党。


    论据:“破南丰、新淦、乐安诸邑”说明他指挥作战的能力;“撫而用之師智請效死”则体现了他善于用人。
    时间节点:1510年陞福建按察司副使。
    贵州按察使:
    正德九年(1514年),姚公陞贵州按察使,持宪严明,威名远播。他提出授播州宣慰杨斌之子弘以旧职,既安抚了地方势力,又遏制了其野心。可惜此建议未被采纳,导致十馀年后播州再次发生战乱。


    论据:“镇守太监史泰戒輯其下”、“宣慰安万钟畏其威名股栗不敢仰视”反映了他威望之高。而“觊离始愤怨以兵攻破播州”则印证了他的先见之明。
    时间节点:1514年陞贵州按察使。
    延绥总督:
    嘉靖壬午(1522年),虏寇泾阳,全陕震动。姚公派遣游击彭英出西路迎敌,在定罗、丹梁一带大败敌军,斩首八十馀级,被誉为榆林四十馀年所未有之功。


    论据:“侦鹵方寢前鋒過其壘砲發鹵悉眾而南”详细描述了战斗过程;“人謂榆林四十餘年所未有之功”评价了此次胜利的重要性。
    时间节点:1522年取得大捷。
    3. 政绩与清廉为官
    山东布政使:
    正德十年(1515年),姚公陞福建右布政使,次年陞山东左布政使。他严格管理财政,杜绝贪腐行为,将私自运送的银两全部登记上报,自身生活简朴,囊橐萧然。


    论据:“守藏吏以银四千两旧无标识,密送私所,正色斥之”体现了他的廉洁;“不以家累自随者五年,囊橐萧然”则表现了他的自律。
    时间节点:1515年至1516年间担任山东布政使。
    临清仓弊政改革:
    针对临清仓内臣监守过多的问题,姚公上奏极言其弊,促使皇帝下敕戒饬,减轻了百姓负担。


    论据:“內臣監守增至十五員”、“極言其弊上得奏為下勅戒飭至再”指出了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节点:1515年以后。
    4. 晚年与历史评价
    退休与辞世:
    姚公晚年因请求致仕获准,但仍关心国家大事。嘉靖十七年(1522年)五月,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门生遍布海内,纷纷捐俸金为其营建书院。


    论据:“門生遍海內皆捐俸金為營書院於慈谿東山之麓”显示了他人格魅力的影响。
    时间节点:1522年去世。
    历史地位:
    姚公一生致力于教育、军事和政务,其文武兼备、清廉刚正的品质深受朝野敬重。尽管多次遭到弹劾,但他的才干和贡献始终得到肯定。


    论据:“舆论翕然称公”、“今天子在边姚材略不易得”均是对他的高度评价。
    总结
    本文通过对姚镆一生的详尽记述,展现了一位明代忠臣的光辉形象。他不仅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还在军事行动中屡建奇功,同时始终保持清廉自守的操守。这些事迹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坚持原则,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傳記叢刊| 名人類|明名臣言行錄《總督姚公鏌》姚镆  https://mp.weixin.qq.com/s/T4lJb-zie8wSlh1JDDxEn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5 21:18 , Processed in 0.1523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