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回复: 1

东汉玄菟太守姚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9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5-17 07:53 编辑

    姚光(东汉)
    姚光(?—121年), 汉安帝时任 玄菟郡太守,因正直清廉而导致人事关系不协调。公元121年( 建光元年),素来怨恨姚光的人伪造玺书谴责姚光,并赐他 欧刀。又下诏给辽东 都尉庞奋让他迅速执刑,庞奋便斩杀了姚光。后来冤屈昭雪,安帝...


    简历
    姚光(?—121年), 汉安帝时任 玄菟郡太守,因正直清廉而导致人事关系不协调。公元121年( 建光元年),素来怨恨姚光的人伪造玺书谴责姚光,并赐他 欧刀。又下诏给辽东 都尉庞奋让他迅速执刑,庞奋便斩杀了姚光。后来冤屈昭雪,安帝很同情他,于是赐姚光钱十万,并以其子为 郎中。


    事迹
    东汉末年,汉庭政令衰渐、朝纲废弛。随之而起,各边郡地区则少数民族政权纷然迭起并称雄四方。当时与辽东、玄菟二郡接壤而争雄一隅的,有已经迁都在鸭绿江右岸今吉林省集安“国内城”的高句丽民族及其北邻的“夫余”和辽西“鲜卑”诸部。其中以高句丽民族政权,地域千里,成为汉代“辽东”和“玄菟”郡的强邻。当时的“玄菟郡”治,已由苏子河流域的今新宾县“二道河子”古城,继续内迁至今沈阳、抚顺间的浑河下游辽沈腹地,今沈阳东陵区上佰官古城。与地居辽东“襄平”(今辽阳)的“辽东郡”,并成为唇齿相依的关东望郡、历史名城。正是在这东汉末年的多事之秋,在辽沈大地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临危受命的“幽州刺史”冯焕、“辽东太守”蔡讽、耿夔和“候城障尉”陈禅等名将。而安帝建光年间,“玄菟太守”姚光,更以镇戍辽沈的封疆大吏,先有威服高句丽的政声,后有恪尽职守,纠发地方奸恶,而惨遭诬陷的殉国悲壮,成为辽沈古代政坛上一位德政双馨的一代历史名臣。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春,高句丽六代王名“宫”,联合鲜卑、秽貊等围攻辽东“玄菟郡”。烽燧报警传至郡首,当时“幽州刺史冯焕、玄菟太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等将出兵击之。……宫乃遣嗣(子)遂成等将二千余人逆光等”。面对当时首当其冲的严峻形势,地处今沈阳东部的玄菟太守姚光先与辽东太守蔡讽等逆击高句丽和鲜卑联军。但因初战中高句丽王宫的诈降之计,当年四月,辽东太守蔡讽在追击入塞的鲜卑军时,战死在“新昌县”(今鞍山南旧堡)。成为汉魏辽东战史上,以身殉国的最高将领.


    面对痛失良将和岌岌可危的辽东边备,主镇一方的“玄菟太守”姚光,镇定自若,表现出了大智大勇的大将风范。他一方面联合臣属汉廷的夫余王子“尉仇台”,实施远交近攻之策,与郡、县联兵,一举解除厂商句丽王子遂成的“玄菟郡”之围,打破了高句丽与鲜卑、秽貊联军的城下之盟;一方面抓住时机,趁高句丽旧王“太祖大王”刚刚死去,其嗣子“次大王”遂成即位之初,恩威并举,在得到汉中央王廷首肯之下,遣使节持书吊唁高句丽旧王之丧,以汉礼感召其新王“遂成”。姚光等人的远见卓识和恩威并重,收到了明显成效。公元1 22年初,即高句丽围攻玄菟郡的第二年,遂成不仅归还了全部掳去的汉郡人口,而且向汉“玄菟郡”称臣内属。在剑拔弩张、瞬息万变的汉末辽东民族关系史上,谱写了一曲化干戈为玉帛的美谈。


    玄菟太守姚光在辽东的德政,与同其先后的“候城障尉”陈禅,辽东太守耿夔播美于辽东一样,历来为史家称许。直到千年后的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仍然追述往事,盛赞玄菟太守姚光等人威服高句丽以后,称辽左“秽貊率服,东垂少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9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玄菟太守姚光是汉安帝时期的重要边郡官员,以正直清廉和军事才能著称,但因政治斗争含冤而死。以下综合史料对其生平及历史地位进行梳理:


    一、背景与官职
    姚光为东汉安帝时期(约公元2世纪初)的玄菟郡太守,玄菟郡是东汉东北边疆重镇,治所位于今沈阳抚顺一带,与辽东郡互为唇齿,共同防御高句丽、鲜卑等部族135。东汉末年朝纲松弛,边疆民族政权频繁侵扰,姚光临危受命,成为镇守辽东的关键人物之一。


    二、军事与外交成就
    抗击高句丽
    建光元年(121年),高句丽太祖大王宫联合鲜卑、秽貊围攻玄菟郡。姚光与幽州刺史冯焕、辽东太守蔡讽联合作战,初期因高句丽诈降而失利,蔡讽战死于新昌县(今鞍山南)。姚光随后调整策略,联合夫余王子尉仇台实施“远交近攻”,成功击退敌军,解除玄菟郡之围178。


    外交感化高句丽
    高句丽太祖大王去世后,姚光趁新王遂成(次大王)即位之机,遣使吊唁并示以汉礼恩威,促使遂成归还掳掠的汉民,并向汉称臣。此举缓和了辽东边疆局势,史称“秽貊率服,东垂少事”134。


    三、蒙冤与结局
    政治陷害
    姚光因纠察奸恶、触怒权贵,遭仇敌伪造玺书赐死。伪诏以皇帝名义谴责其“罪行”,并命辽东都尉庞奋行刑。庞奋未核实诏书真伪即斩杀姚光,幽州刺史冯焕亦被牵连下狱,几近自杀。后真相查明,安帝赐姚光钱十万,其子被授郎中官职,庞奋则抵罪受诛156。


    事件背景
    该事件反映了东汉后期中央权威衰落与边疆吏治腐败。伪造诏书的“仇家”身份史书未明载,但推测可能与宦官或地方豪强势力有关。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其视为东汉边疆治理的典型悲剧68。


    四、历史评价
    姚光被后世视为“德政双馨”的名臣。其军事与外交手段兼具,既以武力保疆,又以文化感召,展现了汉朝边疆官员的智慧。北宋司马光赞其“威服高句丽”,稳定辽东局势13。然而,其冤死也暴露了东汉末年政治生态的黑暗,成为边疆吏治研究的典型案例。


    五、相关争议与细节
    玄菟郡治迁移:姚光任职期间,玄菟郡治已从新宾迁至沈阳抚顺一带,考古发现的上佰官古城遗址(今沈阳东陵区)可能为其治所5。


    高句丽策略:姚光对高句丽的“恩威并施”成为后世处理边疆关系的参考,但其诈降事件也警示轻敌风险78。


    姚光的一生交织着边疆守卫的功绩与政治斗争的悲情,其事迹在《后汉书》《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史籍中均有记载,是东汉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7 14:18 , Processed in 0.1049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