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回复: 3

解读经典|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678年) 初唐 · 杨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读经典|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678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汉丞相之尊官大位。乘轮满于十人。齐景公之利用厚生。有马盈于千驷。羽旄冠剑。摐金鸣玉叠其前。苑囿池台。清歌妙舞喧其后。崇高在于宠禄。大欲存于食货。义然后取。横玉带以当仁。道不虚行。坐盐梅而自得。若乃时之不与。数之不通。贵贱任于天。穷通由于命。左太冲之咏史。下僚实英俊之场。嵇叔夜之著书。贱职为老庄之地。虽复势力以高下相悬。尊卑以商周不敌。孔宣父中都之小宰。幽厉多谢于陪臣。陈仲弓太邱之一官。公卿有惭于县长。是以德成者上。道在斯尊。陶潜则安枕北窗。言偃则鸣弦东武。抑扬足以仪四海。顾盼足以破三军。代有人焉。斯为盛矣。公讳晃。乐安博昌人也。其后因官。遂家蒲州之永乐。天子令德。轩皇为诞姓之源。诸侯计功。薛国在宗盟之后。西京执法。则有御史大夫。东汉循良。则有会稽都尉。任光乡里之忠厚。任隗朝臣之鲠直。益州从事。术数知名。临海真人。清贞克巳。况乎东西海岱。强齐九合之都。表里山河。全晋三分之国。车马雷骇。衣冠鼎盛。盟书百代。可谓功臣。迁徙邱陵。实惟豪族。曾祖显。祖熙。考憬。并策名天爵。独步人师。怀素履之幽贞。保黄裳之元吉。张家碑碣。荆州有七代孝廉。荀氏乡亭。颍川有八人才子。君外资刚健。内育文明。合千载圣贤之间。钟五行金木之秀。王恭濯濯。春柳怀风。和峤森森。寒松列景。有曾参之孝。有史鱼之直。有子夏之文。有冉求之艺。先王德行。固名言而在兹。大圣温良。亦颠沛而于是。当朝一见。许其王佐之才。行路相逢。加以美人之赠。解褐为家令寺主簿。天王太子之位。赫赫前星。天地长男之宫。岩岩左阙。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万邦。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秩满。授将作监主簿。千门万户。张华穷壮丽之图。东主西宾。班固尽讴谣之致。职掌宫观。是名将作。大司马桓温之府。绩用在于元琳。大将军窦宪之曹。文章寄于亭伯。累迁右卫长史。南京左掖。上将陪藩。北落师门。天军列卫。东观汉记。梁统有清白之名。中兴晋书。薛兼有恪勤之誉。诏迁朝散大夫。行益州温江县令。华阳西极。汉水东流。背面通秦越之乡。左右夹巴凉之城。风烟可接。悬车束马之山。云物潜通。织女牵牛之象。神仙所宅。则有二十四居。途路所经。则有五千馀里。金城石郭。还闻上代之风。国富人安。时听中和之乐。于是乎龙泉独断。龟兆旁求。品命千名。封疆万户。暂过亭长。乘轩之望可知。且诣中军。理剧之才有属。旌孝悌。劝农桑。省徭役。恤鳏寡。所以一县称平。所以百城尤最。萧育是杜陵男子。不入后曹。黄浮非乡里所知。不宽同岁。洛阳行马。门士无心。齐国池鱼。权家绝望。郑文公邵陵之县。但称男子之名。师尚父灌坛之乡。唯有神人之哭。实谓枢机八座。上下三阶。岂惟缚柱鞭丝。操刀制锦。巫马期之任力。弊起乘星。钟离意之悦人。灾生解土。享年五十有九。以仪凤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卒于官第。夫人姚氏。徵士神俊之女也。寿邱仙叶。妫水灵苗。定姚信之玑衡。审姚光之术艺。明星燄燄。不临太邱之前。暮雨沈沈。不散巫山之曲。妇人谓嫁。女子有行。织纴组紃。枣脩榛栗。南斗千龄之匣。忽怆沈江。北方三代之仪。终悲其穴。先以咸亨三年七月二日。终于西京翊善里之私第。越仪凤三年冬十一月一日。归祔于永乐县历山之平原。卜虞芮之閒田。带关河之设险。居人致祭。桐乡有朱邑之祠。怪石成坟。叶县有王乔之墓。君燕赵奇士。神仙中人。容貌魁梧。衣冠甚伟。扬子云之穷巷。好事来游。段干木之闾居。通侯展敬。自陈力就列。居家可移。妾本绝于织蒲。马无闻于食粟。原子思之厚秩。遍给乡人。孔文举之中樽。延留坐客。加以备观图史。尤精释教。梦幻泡电。知一切之皆空。园林货财。见三阳之巳净。遭时屯坎。浮生蹇剥。佳人不再。荀奉倩之伤神。赤子无期。潘安仁之惨恸。天乎到此。命也如何。及其瞑目少城。归魂旧壤。平原古树。唯馀孺子之坟。春露秋霜。非复皋陶之祀。于是乡邻作主。朋友加麻。撰德铭之于素常。披文刻之于翠石。鲁哀公作仲尼之诔。天不慭遗。蔡伯喈为有道之碑。人无愧色。其铭曰。
    轩帝之族。汉朝之臣。西州智士。东海真人。豪杰天纵。衣冠日新。实生其德。必有其邻。道在为贵。知几则神。气冲南斗。价直西秦。大蒙之信。太平之仁。辨穷非马。学究成麟。孝友为政。观光利宾。重明比德。少海为春。宫室之象。南斗北辰。甲兵之卫。阊阖钩陈。山控金马。江回玉轮。天文井络。地纪梁岷。庭前置水。甑内生尘。园蚕有绩。野雉来驯。时命屯蹇。生涯苦辛。宝钗虚赠。玉树长沦。辅德无辅。亲仁不亲。百年夭枉。一旦归真。雷鸣之下。长河之滨。旌旃委郁。徒御逡巡。悲风汨起。血下沾巾。死而可赎。人百其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译文:


    汉丞相(萧何、曹参等)那样尊贵的官职高位,家族中乘坐官车(轮)的达到十人。齐景公那样善于利用资源、丰厚民生,拥有的马匹超过千乘。仪仗用的羽毛旌旗和佩带的冠冕宝剑,敲击金石、佩玉鸣响的声音在前方重叠响起;园林池沼楼台,清妙的歌声与优美的舞蹈在后方喧闹。崇高的地位在于恩宠俸禄,最大的欲望在于饮食财货。符合道义然后才获取,(如孔子)横束玉带也要坚持仁道;大道不会凭空而行,(如伊尹)坐在调味的盐梅(喻宰相之位)上也自得其乐。


    倘若时运不济,命数不通。贵贱任凭上天安排,困厄通达都源于命运。左思(字太冲)吟咏《咏史诗》,身处下僚实是英雄才俊汇聚之地;嵇康(字叔夜)著书立说,卑微的职位却成了阐发老庄思想的地方。即使权势地位高低悬殊,尊卑如同商周强弱不等,(但)孔子(字仲尼,尊称宣父)在鲁国中都担任小邑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绩)反不如陪臣(指孔子);陈寔(字仲弓)在太丘担任县令,公卿大臣们(的德行)反不如这位县长。因此,德行成就者居上,道义所在者受尊。陶渊明能在北窗下安卧高枕,言偃(孔子弟子子游)能在东武城鸣琴治民。他们褒贬足以作为天下表率,顾盼之间足以挫败三军。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啊,这就是盛世景象了。


    公(讳)名晃,是乐安博昌人。后来因为做官,就在蒲州永乐安了家。他是天子(黄帝)有美德的后裔,轩辕黄帝是他姓氏的源头;诸侯论功,薛国(任姓)在诸侯盟约中列于宗盟之后。西汉时执掌法律,有(任敖)任御史大夫;东汉时奉法循良,有(任延)任会稽都尉。任光(东汉开国功臣)以乡里忠厚闻名,任隗(东汉大臣)以朝臣耿直著称。益州从事(任文公)以术数知名,临海真人(任敦)清正贞洁,严于律己。何况他的家乡在东西海岱之间,是强盛齐国九合诸侯的都城所在;表里山河环绕,是完整晋国三分天下的雄邦。车马如雷般轰鸣,衣冠仕族鼎盛繁荣。盟书世代相传,可称功臣世家;迁徙定居丘陵,实为豪强大族。


    曾祖父名显,祖父名熙,父亲名憬,都在朝为官享有天爵(朝廷爵位),都是人师(德高望重者)中的佼佼者。怀抱朴素履行的幽静贞操,持守《周易》“黄裳元吉”(谦恭守中)的至善吉祥。如同张家碑碣所记,荆州有七代孝廉;如同荀氏乡亭所载,颍川有八位才子。


    任晃公外表刚强健朗,内心涵养文明。汇聚了千年圣贤之间的精华,禀受了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金木的秀气。像王恭那样清朗,如春柳在风中摇曳;像和峤那样高耸,如寒松排列成景。他有曾参的孝道,有史鱼(史鰌)的耿直,有子夏的文采,有冉求的才艺。先王(孔子)的德行,确实通过名言(《论语》)而体现在他身上;大圣(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也在他颠沛困顿时体现出来。朝廷初次见面,就赞许他有辅佐帝王之才;路人偶然相逢,也赠予他“美人”(喻君子)的赞誉。


    初入仕途担任家令寺主簿。太子是天王的储君,如明亮的星辰;天地长男(太子)的宫殿,是巍峨的左阙(太子宫)。入朝侍奉君主,太子之位稳固关系到万邦;束发成年即登朝堂,(他处理事务)如同主持祭祀(匕鬯)般从容镇定,使百里之地安定不惊。任期届满,授任将作监主簿。负责建造千门万户的宫殿,穷尽了张华所描绘的壮丽图景;安排东主西宾的宴席,达到了班固诗赋中所咏唱的极致。掌管宫室楼观的建造,这正是“将作”的职责。如同在大司马桓温的幕府中,功绩成就寄托在袁宏(字彦伯)身上;在大将军窦宪的官署中,文章之事托付给班固(字孟坚)。他屡次升迁至右卫长史。南京(指洛阳)的左掖门,是上将(右卫将军)辅佐藩王(太子)的地方;北落师门(星名,喻宫门),是天子禁军列队守卫之处。如同《东观汉记》所载,梁统有清白的声誉;如同《中兴晋书》所记,薛兼有恪尽职守、勤勉的美名。


    下诏升任他为朝散大夫,代理益州温江县令。温江地处华阳西陲,汉水东流。背靠(中原)面朝(南方),沟通秦越(陕粤)之乡;左右夹峙,连接巴凉(川甘)之城。风烟可相接,那是车悬马束(形容艰险)的蜀道高山;云物暗相通,仿佛织女牵牛二星遥遥相望的景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二十四处洞天福地;是道路必经之地,有五千多里行程。城墙坚固如金城石郭,仍可听闻上古淳朴之风;国家富足人民安乐,时常听到中和雅正的音乐。


    于是,任公在温江如龙泉宝剑般明断是非,像占卜龟兆那样广泛征求民意。治理着品级千种(指百姓众多)、封疆万户的县邑。他短暂经过(基层)亭长之位,乘轩大夫(喻高位)的期望已可知晓;且去拜谒(上司)中军将军,治理繁剧事务的才能正得其用。他表彰孝悌,鼓励农桑,减轻徭役,抚恤鳏寡。因此全县称颂公平,在百城之中尤为突出,堪称第一。像萧育(西汉名臣)那样自视杜陵男子(有骨气),不屑于屈就后曹(低级属吏);像黄浮(东汉酷吏)那样执法严明,不为同乡故旧所知(即不徇私情),不因同年登科而宽纵。洛阳权贵的行马(禁止通行标志),门吏无心畏惧(指他不畏权贵);齐国池鱼(喻受牵连的无辜者),权贵之家断绝了(迫害的)希望。郑文公(郑国国君)治理邵陵之县,只留下“男子”(指自己)的名声;师尚父(姜太公)的灌坛之乡,只有神人(风神)因敬畏而哭泣(喻其德政感天)。实在是说他有位列八座(高官)的枢机才能,可通达三阶(上中下)的官位。岂止是像西门豹那样(缚柱)破除河伯娶妇的迷信,像宓子贱那样(操刀)治理单父(鸣琴而治),像巫马期那样(鞭丝)披星戴月亲自劳作(虽勤而弊),像钟离意那样(解土)为取悦百姓而免除劳役(却反生灾祸)?


    享年五十九岁,于仪凤二年(677年)六月二十五日,在官邸去世。夫人姚氏,是隐士(徵士)姚神俊的女儿。她是寿邱(黄帝出生地)仙树的枝叶,妫水(舜居地)神灵的苗裔。通晓姚信(三国吴人)的天文历法(玑衡),深谙姚光(东汉方士)的方术技艺。明亮的星辰光辉灿烂,却不再照耀太丘(指任家)之前;暮雨沉沉昏暗,也难消散在巫山的峰峦(喻夫人已逝)。妇人谓嫁(指出嫁),女子有行(指远行)。她精通纺织缝纫(织纴组紃),备好枣脩榛栗(古礼用品)。南斗星君掌管寿命的匣子(千龄之匣),忽然令人悲伤地沉入江底(喻死亡);北方玄武星象象征三代(父母、夫妻、子孙)的礼仪,终竟悲伤地归于墓穴(指合葬)。夫人先于咸亨三年(672年)七月二日,在西京(长安)翊善里的私宅去世。到仪凤三年(678年)冬十一月一日,归葬于永乐县历山的平原,与任公合祔。他们选择了虞芮两国(古称有礼让之风)之间的良田,周围环绕着关河的险要屏障。当地居民前来致祭,如同桐乡人为朱邑(西汉清官)立祠;奇特的石头垒成坟墓,如同叶县有王乔(仙人县令)的仙墓。


    任君是燕赵之地的奇士,神仙中的人物。容貌魁梧,衣冠庄重伟岸。如同扬雄(字子云)身居穷巷,好事者(慕名者)前来交游;如同段干木隐居闾里,诸侯(魏文侯)也下车致敬。自从尽力任职,居家生活也可随官迁移。他的妾室早已不再织蒲席(喻生活清贫不事奢华),他的马匹也从未听闻要喂食粟米(喻清廉自守,不贪图俸禄外之物)。如同原宪(字子思)虽俸禄丰厚,却遍施乡人(喻乐善好施);如同孔融(字文举)家中酒樽常满,延留宾客(喻好客)。加之他遍览图书史籍,尤其精通佛教。深知人生如梦幻泡影、闪电般虚幻不实,明白一切皆空;看透园林货财等身外之物,见到三阳(灾祸)已经消散净尽(喻超脱)。


    遭遇时世艰难坎坷,浮生困顿不幸。佳人(夫人)一去不返,如同荀粲(字奉倩)丧妻般伤神;爱子(或指无子)没有期冀,如同潘岳(字安仁)丧子般惨痛。天意如此,命运又能如何?等到他在少城(成都别称,指温江官署)阖目长逝,魂魄归返故土。平原上的古树旁,只留下他的坟冢(孺子之坟,喻其逝);春露秋霜的祭祀,已不再是皋陶(贤臣)那样的后嗣祭奠。于是乡邻为他设立神主,朋友为他披麻戴孝。追述他的美德铭刻在素绢之上,铺陈文辞镌刻于青翠的碑石。如同鲁哀公为孔子作诔文,哀叹上天不留下这位老人(慭遗);如同蔡邕(字伯喈)为郭泰(有道)撰写碑文,人们觉得无愧其德。


    铭文曰:
    轩辕黄帝的宗族,汉朝功臣的后裔。
    西州(益州)的智慧之士,东海(仙人居所)的得道真人。
    豪杰天赋卓绝,衣冠仕族日日更新。
    他确实生有美德,必然有仁德之邻。
    大道在身最为可贵,知晓玄机便是神明。
    气概直冲南斗,声价可比西秦(强秦,喻贵重)。
    (他如)大蒙(东方日出之地)般守信,(行)太平盛世的仁政。
    辨析能穷究“白马非马”的玄理(辨穷非马),学问可探求麒麟(祥瑞)的奥秘(学究成麟)。
    以孝友之道施政,以礼乐之仪接引宾客(观光利宾)。
    其德可比日月重明(光明相继),其仁如少海(太子)带来春意。
    其治如宫室法象南斗北辰(众星拱卫),其安如甲兵守卫宫门(阊阖钩陈)。
    山势控扼金马(金马山),江流回环玉轮(明月)。
    上应井宿天象(井络),下镇梁岷地脉(梁州岷山)。
    衙门前置水(喻清廉),甑内生尘(喻贫俭)。
    园中蚕茧丰收,野鸡(雉)驯服来朝。
    时运困顿(屯蹇),生涯艰辛苦辛。
    宝钗徒然相赠(喻夫人早逝),玉树(喻任公)长逝沉沦。
    欲辅其德却无辅佐(辅德无辅),欲亲其仁却不得亲近(亲仁不亲)。
    百年之寿中途夭折,一朝归于本真(死亡)。
    在雷鸣(或指地名)之下,长河之滨。
    旌旗低垂委靡(委郁),侍从徘徊不前(逡巡)。
    悲风骤然涌起,血泪(血下)沾湿衣巾。
    如果死亡可以赎替,人们愿以百身换他一命(人百其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与赏析:


    这篇神道碑是杨炯为唐朝益州温江县令任晃所作,创作于678年,是初唐骈文碑志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与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1.  结构严谨,骈俪工整: 全文严格遵循碑志文体的传统结构:
    序文: 开篇宏阔,从历史人物(汉丞相、齐景公)的权势富贵起笔,引出对人生际遇(时命、穷通)、德行价值(德成者上,道在斯尊)的议论,为后文赞美任晃的品格才能定下基调。接着追溯任晃的家世渊源(黄帝、薛国、历代任姓名臣),强调其门第高贵、家族显赫。然后详细描述任晃本人的天赋(外刚内文)、品德(孝直文艺)、学识(博览精释)、仕宦经历(家令寺主簿、将作监主簿、右卫长史、温江县令)及政绩(旌孝悌、劝农桑、省徭役、恤鳏寡),突出其才能与清廉。最后记载其卒年、夫人情况、合葬事宜及乡邻哀思。
    铭文: 四言韵语,高度凝练地总结任晃的出身、品德、才能、政绩、命运及哀思,与序文呼应,情感更为浓烈。
    全篇以四六骈文为主,对仗工稳,辞藻华丽,典故密集(涉及历史人物、典籍数十处),音韵铿锵,充分展现了杨炯深厚的学养和驾驭骈文的能力。


    2.  人物塑造:理想化的循吏形象:
    出身高贵,天赋异禀: 强调其黄帝后裔、功臣世家的身份,以及“合千载圣贤”、“钟五行金木之秀”的禀赋,塑造其神圣性。
    品德高尚,儒家典范: 集曾参之孝、史鱼之直、子夏之文、冉求之艺于一身,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尤其突出其孝友、正直、温良。
    才华卓著,见识深远: 精通儒家经典,博览图史,甚至“尤精释教”,能参透“梦幻泡电”、“一切皆空”的佛理,体现了儒释交融的时代特色和作者的哲学思考。其“辨穷非马,学究成麟”显示其思辨与学识。
    政绩斐然,爱民如子: 在温江县令任上,施政核心是儒家德政仁政:表彰道德(旌孝悌)、发展经济(劝农桑)、减轻负担(省徭役)、关怀弱者(恤鳏寡),达到“一县称平”、“百城尤最”的效果。作者将他比作萧育、黄浮(公正严明)、朱邑、王乔(有德政仙名),甚至超越郑文公、姜太公。其清廉(庭前置水,甑内生尘)与感化力(园蚕有绩,野雉来驯)被极力渲染。
    命运多舛,英年早逝: 尽管品德才能出众,却屈居下僚(家令寺主簿、将作监主簿等皆为中下级官职),最终仅官至县令(虽为朝散大夫行县令,品级稍高,但非显要),并在59岁卒于任上。作者反复感叹“时命屯蹇”、“生涯苦辛”、“百年夭枉”,用荀粲伤神、潘岳惨恸的典故烘托其丧妻失子(或指无子)的不幸,强化了悲剧色彩和哀思。


    3.  思想主旨:德才与命运的冲突:
    对德才的推崇: 文章开篇虽铺陈权势富贵,但核心观点是“德成者上,道在斯尊”。作者认为真正的崇高在于德行和道义(“崇高在于宠禄”仅是表象),并举孔子为小宰、陈寔为县长远胜昏君公卿的例子,强调内在价值高于外在地位。对任晃的赞美集中于其品德与才能。
    对命运的无奈: 在推崇德才的同时,作者也流露出强烈的宿命论思想。“贵贱任于天,穷通由于命”、“遭时屯坎,浮生蹇剥”、“天乎到此,命也如何”等句,明确表达了对个人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奈和悲慨。任晃的英年早逝、屈居下僚,正是这种德才与命运冲突的集中体现。这种感慨在初唐文人中较为普遍。
    儒释交融: 文中既宣扬儒家德政仁政、孝友忠直的价值观,又引入佛教“梦幻泡电”、“一切皆空”的哲理,用以解释人生的虚幻和超脱苦难。这反映了时代思潮对作者的影响。


    4.  艺术特色:
    铺陈排比,气势恢宏: 开篇对权贵的铺陈,对家世的追溯,对任晃品德才能的罗列(四有句),对温江地理形胜的描写,都运用了铺排手法,营造出庄重恢弘的气势。
    用典繁密,贴切精当: 全文典故俯拾皆是,涉及经史子集、神话传说、人物轶事。这些典故大多用得贴切自然,或类比(如用陶渊明、言偃喻隐逸与治民),或衬托(如用孔子、陈寔衬托任晃),或深化主题(如用荀粲、潘岳烘托哀伤),极大地丰富了文章内涵和文化底蕴。
    语言华美,音韵和谐: 作为骈文精品,辞藻华丽典雅,对仗工整精巧,声韵抑扬顿挫,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情感真挚,哀婉动人: 尽管文体要求庄重,但文中对任晃命运不济的惋惜、对其逝世的悲痛(“宝钗虚赠,玉树长沦”、“死而可赎,人百其身”)、对德政的赞美,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尤其在铭文部分更为深切哀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杨炯的《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是一篇典型的初唐骈体碑志文杰作。它通过精心的结构、华美的辞藻、繁密的典故和深沉的感慨,塑造了一位出身高贵、品德完美、才华横溢、政绩卓著却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的县令任晃的理想化形象。文章在极力赞美逝者德行政绩的同时,也深刻表达了对德才与命运冲突的无奈,融入了儒释思想,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沉的思考。它不仅是为任晃树碑立传,也寄托了作者自身对人生际遇、价值实现的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1 12:41 , Processed in 0.1336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