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回复: 2

唐·元稹撰写的敕文《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1
  • 签到天数: 33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代元稹撰写的敕文《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的译文和解读:


    原文:

    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勑:姚文寿。出入中外,备尝剧职,静以自胜,高而益谦。先皇帝以其忠愿谨信,知书有文,每决务宫中,付以密命,已事而复,终无漏言。朕方藉良能,夺其情礼,起自哀疚,命为监临。和而有常,威而不侮。修身处众,两得其宜。忧服既除,庸功可奖。崇阶厚秩,兼以命之。无忘慎修,用副毗倚。可冠军大将军、行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封赐如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1
  • 签到天数: 33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任命)姚文寿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敕令:姚文寿。你出入于朝廷内外,担任过各种重要繁难的职务,能以沉静克制自我,地位崇高却更加谦逊。先皇帝(指唐宪宗)因为你忠诚朴实、谨慎可靠,通晓诗书、富有文采,每当在宫中裁决事务,常将机密使命交付于你。你完成任务回来复命,始终没有泄露过一言半语。朕(指唐穆宗)正需要倚重你这样有才能的人,因此不得不违背你守丧尽孝的礼制(指丁忧),将你从哀痛和居丧中起复,任命为监临(监督、管理)之职。你上任后,待人温和而有原则,威严而不失庄重。修养自身和处理众人事务,两方面都做得恰如其分。如今你的守丧期已满,你的功劳值得嘉奖。特此授予你崇高的官阶和丰厚的俸禄,一并任命新的职务。希望你不要忘记谨慎修身,以不辜负朕对你的倚重和依赖。兹任命你为冠军大将军、行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原有的封赏和赐予保持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1
  • 签到天数: 33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


    这份敕文是唐穆宗李恒任命宦官姚文寿担任重要官职的正式文件,由时任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的元稹撰写。它清晰地展现了唐代中后期宦官权力上升的典型例证,并提供了关于宦官角色、皇帝对其评价以及任命缘由的宝贵信息。


    1.  任命对象与职务: 对象是宦官姚文寿。他被任命为三个职务:
    冠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的武散官名号,表示官阶和荣誉。
    行右监门卫将军: “行”表示其散官阶(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高于职事官(右监门卫将军,从三品),故称“行”。右监门卫将军是禁卫军十六卫之一的重要将领,负责宫禁门卫、稽查出入,是掌握宫廷安全的关键职位。
    知内侍省事: “知”表示主持、掌管。内侍省是唐代管理宫廷事务的最高机构,由宦官充任。知内侍省事即实际掌管内侍省,是宦官首领(类似后来的内侍监、宦官头目)。这标志着姚文寿成为当时宦官集团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


    2.  任命背景与缘由:
    过往功绩(先帝时期):
        履历丰富: “出入中外,备尝剧职”说明姚文寿曾在宫内宫外担任过多种重要且繁难的职务,经验丰富。
        个人品质: “静以自胜,高而益谦”赞扬他性格沉静、能自我克制,地位高升后反而更加谦虚。
        核心评价: “忠愿谨信,知书有文”是皇帝最看重的四点:忠诚、朴实、谨慎、可靠、有文化素养(这在宦官中尤为难得)。这使他成为皇帝处理机密事务的理想人选。
        关键信任点: “每决务宫中,付以密命,已事而复,终无漏言”强调了他深受先帝(宪宗)信任,常被委派执行宫中机密任务,且口风极严,从未泄密。这是宦官获得皇帝信任和权力的基石。
    当前需要(穆宗时期): “朕方藉良能”表明新登基的穆宗急需有才能的人辅佐。姚文寿正是这样的“良能”。
    特殊起复: “夺其情礼,起自哀疚”表明姚文寿当时正在为亲人服丧(丁忧)。皇帝因急需其才干,打破常规礼制(“夺情”),在他守丧未满时就强行征召起用,任命为“监临”之职(应指之前某个负责监督管理的职位)。
    起复后表现: “和而有常,威而不侮。修身处众,两得其宜”肯定了他在新职位上的表现:待人温和而有原则、有威严但不失礼、个人修养和领导众人两方面都做得很好。
    服丧期满,论功行赏: “忧服既除,庸功可奖”说明现在守丧期已满,且他在起复后的工作中立有功绩,理应嘉奖提拔。


    3.  任命内容与期望:
    晋升奖赏: “崇阶厚秩,兼以命之”指给予更高的官阶(冠军大将军)、更优厚的俸禄,并同时赋予新的重要实权职位(行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保持原有待遇: “封赐如故”指他原有的爵位封号和赏赐保持不变。
    皇帝期望: “无忘慎修,用副毗倚”是皇帝对姚文寿的告诫和期望:希望他不要忘记谨慎修身,以不辜负皇帝对他的高度倚重(“毗倚”意为辅助、依靠)。


    4.  历史意义与反映:
    宦官权力的体现: 这份敕文是唐代中后期宦官势力膨胀的明证。姚文寿不仅掌握宫禁门卫的军权(右监门卫将军),还掌管整个宫廷事务(知内侍省事),位高权重,深受皇帝信任和依赖。
    宦官的角色与形象: 文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宦官形象:忠诚可靠、谨慎守密、有文化素养、有行政能力、谦逊稳重、能服众。这反映了皇帝对心腹宦官的要求和期望。
    “夺情”制度: 体现了在特定情况下(如国家急需人才),皇权可以超越常规礼制(丁忧制度)。
    元稹文风: 作为公文,敕文措辞庄重典雅,逻辑清晰,评价中肯,既表彰功绩,也提出期望,体现了元稹作为大手笔的诏诰写作水平。


    总结:
    这份敕文是唐穆宗任命宦官姚文寿担任禁军将领(右监门卫将军)并执掌内廷最高机构(内侍省)的正式文件。它高度评价了姚文寿的忠诚、谨慎、能力(尤其守密)和在先帝及本朝的功绩,并详细说明了因急需人才而打破礼制将其起复,以及在其服丧期满后予以重大提拔的缘由。文件最后在赋予其极高荣誉和实权的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对其未来表现的期望。这份敕文是了解唐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历史背景、宦官角色定位以及皇帝与宦官关系的重要文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13 08:24 , Processed in 0.1214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