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回复: 4

解读|送侍御姚君(姚虞)湖广清戎序 《文简集》[明]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0
  • 签到天数: 34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9-7 0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波收集录出整理解读,仅供参考!


    原文句读


    《文简集》[明]孙承恩撰卷二十八


    送侍御姚君(莆田姚虞)湖广清戎序


    安于无事者,恒人也。于恒人之所安而独知虑之,有志者也。虑而有以处之,非豪杰之士不能也。恒人之为见也不及远,彼且于天下之事漠然若于己无与也。惟夫有志之士,则目击其弊而心为之弗宁。然有其心而无其处,徒怀隐忧焉耳。若夫以身任天下之责,随事究其积弊而刬涤之,振颓起废,建长策以为永远不拔之业,非豪杰之士曷以哉?


    今夫天下之事可虑者多矣,而莫若军旅为大。恭惟我朝酌前古以创制,至精极备,而岁月既久,法斁斁弊生,乃至营伍空缺,武备寖弛。曩予在都下,值寇小警,朝议出师,简阅旬日始备。京师且然,省若郡可知矣。夫冗滥耗费之忧,闻于前代,而空缺弗备,则今日所当虑者。虽云兵贵精弗贵多,然备矣而后可教可择,可以言精。弗备曷教?弗择曷精?又何有于武事哉?《易》戒不虑,《书》称诘戎兵,孔子以足兵为为政之一,孰谓在承平可弗讲也?


    惟今制岁遣御史分道司清戎之任,间亦奏绩而不能一一皆善也。士君子孰无体国之心,无乃亦豪杰之寡得耶?乃嘉靖戊戌之秋,湖藩缺清戎,泽山姚子实受命以往。姚子夙抱忠荩,其为人也,英毅而介特,而明敏,而勤励,而笃实,兹行其必有试乎?


    夫窒漏巵者,必求其隙;去蔓草者,必绝其根。军伍之耗,必有以也。而胶固猥琐,隐昧变乱,势有所弗行,法有所弗及,明有所弗格,力有所弗逮,兹惟艰哉!姚子则济矣。夫英毅则能任事,介特则不可挠,明敏则不能眩,勤励则弗懈,笃实则弗苟。姚子忠荩之志,而岂徒也哉!湖藩之宿弊,殆一刬涤矣乎!豪杰之士,不于姚子谁望耶?


    予不佞,不敢自同于无志,然杞人之忧耳。幸遇豪杰之士如姚子,如之何而弗为之喜,喜而不为告也。抑天下之事有待于姚子者多矣,兹特其发硎云。作送姚子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0
  • 签到天数: 34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7: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送侍御姚君赴湖广清理军籍序》


    安于现状、无所事事的人,是平庸之人。在平庸之人所安于的环境中而独能深谋远虑的,是有志之士。能深思熟虑并有办法处理(问题),不是豪杰之士是不能做到的。平庸之人的见识不够长远,他们对于天下的事情漠不关心,好像与自己无关。只有那些有志之士,才会亲眼目睹其中的弊病而内心为此不安。然而,空有这份忧心而无处理的办法,也只是白白地怀有隐忧罢了。至于那种以身承担天下责任,遇事便深究其积弊并将其彻底清除,振兴衰败、革除废弛,建立长远的策略以成就永不动摇的基业,不是豪杰之士,谁能做到呢?


    如今天下值得忧虑的事情很多,但没有比军务更大的了。恭敬地想到我们明朝参考前代古制创立制度,极其精良完备,但岁月既久,法度松弛,弊病滋生,以至于军队编制空缺,武备逐渐废弛。往日我在京城,正值敌寇有小规模的侵扰,朝廷商议出兵,检阅军队花了十天时间才准备完毕。京城尚且如此,各省各郡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冗员泛滥、耗费粮饷的忧患,在前代就听说过,但(军队)空缺、战备不足,则是当今所应当忧虑的。虽说兵贵精不贵多,然而,(首先)要员额完备,然后才可以教导、可以挑选,才可以谈得上精良。员额都不完备,教导什么?不经过挑选,何来精兵?又还谈什么军事呢?《易经》告诫(人们要)思虑(预防),《尚书》强调(要)整顿军备,孔子把军备充足作为治理政事的要件之一,谁说在承平时期就可以不讲究(军备)呢?


    依照当今制度,每年派遣御史分道掌管清理军籍的任务,间或也有成效,但不能每次都做得很好。士人君子谁没有体恤国事之心呢,莫非也是因为豪杰之士太难得了?于是在嘉靖戊戌年(嘉靖十七年,1538年)的秋天,湖广地区缺少清理军籍的官员,泽山姚君确实受命前往。姚君一向怀有忠贞之心,他的为人,英武刚毅而耿介独特,而且聪明敏捷,而且勤奋努力,而且敦厚诚实,此次之行必将有所展现吧?


    堵塞漏酒器的人,必须找到裂缝;去除蔓草的人,必须断绝其根。军队兵员的耗损,必定有原因。然而(这些弊病)盘根错节、琐碎繁杂、隐蔽不清、变诈混乱,情势上有所不能推行(改革),法律上有所不能触及,明察有所不能穷尽,力量有所不能达到,这真是艰难啊!(但)姚君却能成功。英武刚毅就能承担重任,耿介独特就不会被屈服,聪明敏捷就不能被欺骗,勤奋努力就不会懈怠,敦厚诚实就不会马虎。姚君怀着忠贞的志向,此行岂是徒劳的呢!湖广地区积存已久的弊病,大概可以一举清除了吧!豪杰之士,不寄望于姚君还能寄望于谁呢?


    我虽然没有才能,不敢自等同于没有志向的人,但(我的忧虑)也只是像杞人忧天罢了。有幸遇到像姚君这样的豪杰之士,怎么能不替他高兴,高兴而不(把想法)告诉他呢。况且天下的事情需要姚君去做的还很多,这次只不过是他初试锋芒(发硎:新磨好的刀)而已。因而写作此文为姚君送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0
  • 签到天数: 34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7: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


    1.文体与主旨:这是一篇“赠序”,是为友人姚姓(姚虞)御史赴任湖广“清戎”(清理军籍、整顿军政)而写的临别赠文。主旨在于赞扬姚君的品德才能,表达对他成功革除湖广军政积弊的期望和信心,同时也阐述了作者关于居安思危、重视军备、以及豪杰之士应以天下为己任的观点。


    2.历史背景:明代中期,卫所制度逐渐败坏,军户逃亡严重,导致军队缺额、武备废弛的现象十分普遍。“清戎”即指由朝廷派御史清查军籍,补充兵员,整顿军事,是明代维持军队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此文反映了当时有识之士对军政弊端的深切忧虑和对改革的期盼。


    3.内容层次:
    立论(第一段):开篇提出三种人:安于无事的“恒人”、有心忧国的“有志者”、能除弊兴利的“豪杰之士”。将姚君定位为最高的“豪杰之士”,为全文定下褒扬的基调。
    阐述必要性(第二段):集中论述“军旅”之事是天下最可忧虑的大事。指出明朝军制虽初设完备,但日久生弊,当前核心问题是“营伍空缺,武备寖弛”,并以京城阅兵迟缓为例证。引用《易》、《书》、孔子之言,强调即使在太平时期也必须讲求军备。
    切入主题与介绍人物(第三段):点明“清戎”制度及其执行效果不佳的现状,引出姚君受命赴湖广的背景。详细介绍姚君“忠荩”的品性和“英毅”、“介特”、“明敏”、“勤励”、“笃实”等多项优秀品质,预示其必能胜任。
    分析困难与表达信心(第四段):深刻指出清理军籍工作的巨大难度(胶固猥琐、隐昧变乱),认为非寻常手段可解决。然后笔锋一转,将前述姚君的各项品质一一对应到克服这些困难的能力上,逻辑严密地论证了姚君必能成功的理由,信心十足。
    结尾(第五段):自谦自身忧虑不过是“杞人之忧”,庆幸有姚君这样的豪杰出来任事,因此喜而作序。并提升格局,指出此次清戎仅是姚君施展才华的开始(“发硎”),未来还将承担更多天下重任,寄予更高期望。


    4.艺术特色:
    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从普遍道理(三种人)到具体问题(军备废弛),再到具体人物(姚君)和具体任务(湖广清戎),环环相扣,说理清晰。
    对比手法:“恒人”、“有志者”与“豪杰之士”的对比,突出姚君的不凡。
    比喻生动:用“窒漏巵者,必求其隙;去蔓草者,必绝其根”比喻革除积弊需从根本上入手;用“发硎”(新磨的刀)比喻姚君初展锋芒。
    排比有力:介绍姚君品性时连用“英毅而介特,而明敏,而勤励,而笃实”;分析其能力时连用“英毅则能任事,介特则不可挠……”,增强了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5.思想价值:
    体现了明代士大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
    强调了实事求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务实精神。
    揭示了明代中期军事制度面临的危机和朝廷的应对措施。
    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官员品格(忠荩、英毅、明敏等)的推崇和对改革者的殷切期望。


    总之,这篇赠序不仅是一篇应酬文字,更是一篇充满真知灼见和时代责任感的论说文,展现了孙承恩作为一位士大夫的政治洞察力和对国事的深切关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0
  • 签到天数: 34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7: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综合概述:
    本文为明代孙承恩为御史姚君赴湖广清理军籍所作赠序,阐述了居安思危、整顿军备的重要性,并赞扬姚君的才能与品格,寄望其革除积弊,振兴武备。


    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三种人与豪杰之士的责任
    恒人:安于无事,对天下之事漠然置之。如文中所述,“恒人之为见也不及远,彼且于天下之事漠然若于己无与也。”
    有志者:能深谋远虑,但空有忧心而无处置之策,徒怀隐忧。
    豪杰之士:以身任天下之责,随事究其积弊并刬涤之,振颓起废,建长策以为永远不拔之业。文中强调:“非豪杰之士曷以哉?”通过对比,凸显姚君作为豪杰之士的担当精神。
    2.军旅问题的严峻性
    明朝军制的衰败:文中指出,“我朝酌前古以创制,至精极备”,但“岁月既久,法斁弊生,乃至营伍空缺,武备寖弛。”
    实例佐证:作者回忆在京师时,“值寇小警,朝议出师,简阅旬日始备。”京师尚且如此,行省郡县的情况更堪忧。
    兵贵精而不贵多的前提:文中提到,“虽云兵贵精弗贵多,然备矣而后可教可择,可以言精。”明确指出当前军队空缺不备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核心。
    3.清戎制度及其困境
    清戎御史的职责:每年派遣御史分道司清戎之任,负责核查军籍、补充兵员。
    执行效果不佳:文中坦言,“间亦奏绩而不能一一皆善也。”反映出清戎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士君子的无奈:作者感慨,“士君子孰无体国之心,无乃亦豪杰之寡得耶?”表明当时真正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豪杰之士稀缺。
    4.姚君的品格与能力分析
    品格描述:姚君被形容为“英毅而介特,而明敏,而勤励,而笃实”。这些品质分别对应不同的能力:
    英毅:能任事,敢于承担责任。
    介特:不可挠,坚持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明敏:不能眩,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勤励:弗懈,始终保持勤奋努力。
    笃实:弗苟,做事踏实认真。
    具体任务的挑战:文中用“窒漏巵者,必求其隙;去蔓草者,必绝其根”比喻清理军籍工作的难度,认为“胶固猥琐,隐昧变乱,势有所弗行,法有所弗及,明有所弗格,力有所弗逮。”
    对姚君的信心:作者坚信姚君能够克服困难,“夫英毅则能任事……姚子忠荩之志,而岂徒也哉!”
    5.作者的情感与期望
    自谦与忧虑:作者自称“予不佞,不敢自同于无志,然杞人之忧耳。”表达自己虽有忧患意识,但无力改变现状。
    对姚君的期待:作者喜遇豪杰之士如姚君,“如之何而弗为之喜,喜而不为告也。”并认为此次清戎仅是姚君施展才华的开始,“兹特其发硎云。”
    更高层次的期许:文中提到,“抑天下之事有待于姚子者多矣。”暗示姚君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6.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
    逻辑严密:从普遍道理(三种人)到具体问题(军备废弛),再到具体人物(姚君)和任务(湖广清戎),环环相扣。
    对比手法:通过“恒人”、“有志者”与“豪杰之士”的对比,突出姚君的非凡之处。
    比喻生动:如“窒漏巵者,必求其隙;去蔓草者,必绝其根”形象地说明清除积弊需从根本入手。
    排比有力:连用“英毅而介特,而明敏,而勤励,而笃实”等句式,增强文章气势。
    思想内涵:
    强调“经世致用”:将“足兵”提升到“为政之一”的高度,体现文武兼资的理想人格追求。
    提倡务实精神:主张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映时代危机:揭示嘉靖时期军事制度的衰败与士大夫的普遍焦虑。
    7.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卫所制度的崩溃:文中提到“营伍空缺,武备寖弛”,反映了嘉靖年间卫所制度的严重问题。
    监察制度的运作:详细描述清戎御史的职责与困境,填补了明代军事监察制度的研究空白。
    仕宦心态的折射:作者自谓“杞人之忧”,体现了嘉靖朝士大夫对国势的普遍担忧与无力感。
    8.总结与启示
    文章不仅是送别赠序,更是一篇充满政治关怀的论说文。通过对姚君的赞扬与期许,作者表达了对理想官员品格的推崇以及对改革者的殷切希望。
    其核心思想——居安思危、重视军备、以天下为己任——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后人关注国家治理中的潜在危机与改革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30
  • 签到天数: 34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7: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9-7 07:28 编辑

    姚虞,字泽山,埔尾村(今福建省莆田市国欢镇林柄村)人,姚鸣鸾(正德16年进士)之子,姚鸣凤(正德12年进士)之侄。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任镇江府推官,后升奉训大夫,南京道监察御史。曾巡按湖广,时值岁荒,百姓背井离乡,虞绘流民十二图给朝廷,反映下民疾苦。官终至淮安知府。他是明代方志学家,著有《岭海舆图》,是他巡按广东时所作。该书详记当时的要塞、武备、兵马、钱粮,于志乘中别为体例,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10-26 05:54 , Processed in 0.1056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