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复: 3

解读经典|《慈溪姚氏家乘序》[明]罗玘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前天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波收集录出整理解读,仅供参考!


    罗圭峰先生文集[明]罗玘撰卷之三




    《慈溪姚氏家乘序》



    句读
    《慈溪姚氏家乘序》句读:
    慈溪姚氏家乘成,广西提学佥事英之所作也。其曰乘云者,若车之乘以载焉者也,亦晋之乘之云也。英之,予校礼部所得士,因得纵观焉。其制首世系,英之曰:“伯父参政所修慈溪新谱在斯,譬则乘之舆也。”次列诰制一、敕制二、廷试策问二,英之曰:“先后所得诸朝者在斯,譬则乘之轼也,所冯以敬焉者也。”次列表二、序一、策问三、启一、赋一、行状三、诗三,英之曰:“先世之手泽在斯,譬则乘之幰也,仰而朝夕者也。”又次列志铭二、序三、诗十,英之曰:“诸先宗工为吾氏仰者在斯,譬则乘之帷也,华乎外而蔽乎内者也。”
    予曰:“噫!善哉子之取义于乘也。然试思之,族之生生无穷也,日载乎其中,其为任也甚重,而历于千万世,其为道也甚远。以甚重之任而行甚远之道,降敬集曰:‘吾见污池沮洳之阻,飞崖绝磴百折之险,风雨晦冥,雷电冰雪之遭,寇争战斗,猛兽虫蛇之戹,日相寻乎其前,以为乘之灾者,盖纷如也,而可以言至乎?故必毂以持之,必攻也;轮以运之,必员也;马以驾之,必良也;御以御之,必法也。而或其持之也以匪攻之毂,而运之也以匪员之轮,马也非超逸之良,而御也无范我驰驱之法,则吾为尔乘危矣,恶在其无覆也哉?’夫心也者,毂也;智也者,轮也;才也者,马也;而又三脉重厚,不震不动,以为家法也者,御也。而皆备焉,则夫舆也、轼也、幰与帷也,可以无虞矣,而乘之为道得矣。虽举天下之乘可也,独姚氏之乘乎哉?”
    英之不觉龂然笑,答然而无辨,欣然书于后以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慈溪姚氏家乘序》译文如下:


    慈溪姚氏的家乘编纂完成,这是由广西提学佥事姚英之所编写的。所谓“乘”,就像车乘用来承载物品一样,也是指晋国的史书《乘》的含义。姚英之是我在礼部任职时选拔的士人,因此我有机会全面阅览这部家乘。它的体例首先列出世系,姚英之说:“伯父参政所修的慈溪新谱在这里,好比车乘的车厢(舆)。”其次列出诰制一篇、敕制两篇、廷试策问两篇,姚英之说:“先后从朝廷获得的这些文件在这里,好比车乘的轼(车前横木),依靠它来表示敬意。”其次列出表两篇、序一篇、策问三篇、启一篇、赋一篇、行状三篇、诗三首,姚英之说:“先人的手迹在这里,好比车乘的幰(车帷),早晚仰视。”又其次列出志铭两篇、序三篇、诗十首,姚英之说:“各位先辈宗工为我们家族所仰慕的人的文章在这里,好比车乘的帷(车帷),外表华丽而内里遮蔽。”


    我说:“唉!好啊,你从‘乘’中取义。然而试着想想,家族的生生不息是无穷的,每天承载于其中,它的责任非常重大,而且历经千万世,它的道路非常遥远。以非常重大的责任而行非常遥远的道路,降敬集说:‘我看见污池沼泽的阻碍,飞崖绝磴百折的险峻,风雨昏暗,雷电冰雪的遭遇,寇争战斗,猛兽虫蛇的灾害,每天相继出现在面前,作为车乘的灾难,纷至沓来,难道可以说到达目的地吗?所以必须用毂来支撑,必须坚固;用轮来运转,必须圆润;用马来驾车,必须优良;用御手来驾驭,必须合法。但如果支撑的是不坚固的毂,运转的是不圆润的轮,马不是超逸的良马,而御手没有规范驰驱的方法,那么我为你车乘危险了,怎么能不翻覆呢?’心是毂,智是轮,才是马,而又三脉重厚,不震不动,作为家法,是御手。如果这些都具备,那么车厢(舆)、轼、幰和帷,就可以无忧了,而车乘之道就得到了。即使举天下的车乘都可以这样,难道只有姚氏的车乘吗?”


    姚英之不觉龂然一笑,回答而没有辩解,欣然写在后面作为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透析
    这篇《慈溪姚氏家乘序》是明代罗玘为姚英之所编《慈溪姚氏家乘》所作的序文,通过“车乘”的比喻,深入探讨了家族传承的哲学意义。以下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


    1.比喻结构与象征意义
    家乘如车乘:姚英之将家乘的各个部分比作车乘组件,赋予其深层象征:
    舆(车厢):象征世系谱,承载家族历史的基础,强调家族的根基和延续。
    轼(车前横木):象征朝廷文件(诰制、敕制等),代表家族的荣誉和外在依托,体现对朝廷的敬意和家族的社会地位。
    幰(车帷):象征先人手泽(表、序、诗等),表示对祖先的仰慕和日常敬仰,强调家族文化的内在传承。
    帷(车帷):象征先宗工文章(志铭、序、诗等),外表华丽而内里遮蔽,寓意家族文化的修饰与保护,既展示外在光华,又守护内在精神。
    比喻的延伸:罗玘进一步将车乘的运行要素(毂、轮、马、御)与家族维系所需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毂(心):家族的核心精神,如诚信、团结,强调内心坚定。
    轮(智):家族的智慧与策略,如应对变故的灵活性,强调理性思维。
    马(才):家族的人才与能力,如杰出子弟的贡献,强调实践能力。
    御(家法):家族的规范与制度,如家训家规,强调秩序与传承。


    2.哲学内涵:家族传承的艰巨性与必要性
    任重道远:罗玘指出家族传承责任重大(“甚重之任”),道路遥远(“甚远之道”),比喻家族在历史长河中面临的自然与社会挑战(如“污池沮洳”“风雨晦冥”等)。这反映了儒家“修身齐家”的思想,强调家族延续需要克服内外困难。
    内在修养与外在制度并重:罗玘强调,仅靠外在形式(如家乘文档)不足以确保家族永续,必须辅以内在品质(心、智、才)和严格家法(御)。这体现了宋明理学“内圣外王”的理念,将个人德行与家族治理相结合。
    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尾“虽举天下之乘可也,独姚氏之乘乎哉”将姚氏家乘的比喻提升到普遍高度,暗示所有家族都应注重类似修养,彰显了儒家“天下一家”的理想。


    3.文学与修辞特色
    层层递进:从姚英之的具体比喻到罗玘的抽象升华,结构严谨,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对话体运用:通过作者与姚英之的对话,增强文本的互动性和说服力,结尾“龂然笑”“无辨”表现姚英之的谦逊与共鸣,使序文更生动。
    意象丰富:以车乘行路喻家族历程,险阻意象(如“飞崖绝磴”)强化了传承的艰辛,而“毂、轮、马、御”的比喻则具象化抽象概念,易于理解。


    4.历史与社会背景
    明代家族文化盛行,家乘、谱牒编纂成为士大夫阶层维护家族荣誉的重要手段。罗玘作为官员和学者,通过此序倡导家族注重内在修养,呼应了当时社会对家族伦理的重视。
    文中“校礼部所得士”反映明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网络的形成,姚英之作为罗玘选拔的士人,体现师生关系与学术传承,序文本身也是这种关系的产物。


    5.现实启示
    这篇序文对现代家族文化、企业传承或个人成长均有借鉴意义:强调在承载历史(如家族档案)的同时,需注重核心价值(心)、智慧(智)、人才(才)和规范(法)的平衡发展。
    比喻中的“车乘”可视为任何组织或事业的象征,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需全面准备,避免“覆灭”风险。


    总之,这篇序文不仅是家乘的导读,更是一篇关于传承哲学的深刻论述,融合文学性、哲学性与实用性,值得细细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10-31 08:39 编辑

    逐步断句:


    "慈溪姚氏家乘成广西提学佥事英之所作也。"


    意思是:慈溪姚氏的家乘是由广西提学佥事姚英之所编写的。


    "其曰乘云者,若车之乘以载焉者也,亦晋之乘之云也。"


    解释“乘”的含义:就像车乘用来载物一样,也是指晋国的“乘”(指史书)。


    "英之,予校礼部所得士,因得纵观焉。"


    姚英之是我在礼部考试时选拔的士人,因此我有机会全面观看这家乘。


    "其制首世系,英之曰:‘伯父参政所修慈溪新谱在斯,譬则乘之舆也。’"


    家乘的体例首先列出世系,姚英之说:“伯父参政所修的慈溪新谱在这里,好比车乘的车厢。”


    "次列诰制一、敕制二、廷试策问二,英之曰:‘先后所得诸朝者在斯,譬则乘之轼也,所冯以敬焉者也。’"


    其次列出诰制一篇、敕制两篇、廷试策问两篇,姚英之说:“先后从朝廷获得的这些文件在这里,好比车乘的轼(车前横木),依靠它来表示敬意。”


    "次列表二、序一、策问三、启一、赋一、行状三、诗三,英之曰:‘先世之手泽在斯,譬则乘之幰也,仰而朝夕者也。’"


    其次列出表两篇、序一篇、策问三篇、启一篇、赋一篇、行状三篇、诗三首,姚英之说:“先人的手迹在这里,好比车乘的幰(车帷),早晚仰视。”


    "又次列志铭二、序三、诗十,英之曰:‘诸先宗工为吾氏仰者在斯,譬则乘之帷也,华乎外而蔽乎内者也。’"


    又其次列出志铭两篇、序三篇、诗十首,姚英之说:“各位先辈宗工为我们家族所仰慕的人的文章在这里,好比车乘的帷(车帷),外表华丽而内里遮蔽。”


    "予曰:‘噫!善哉子之取义于乘也。然试思之,族之生生无穷也,日载乎其中,其为任也甚重,而历于千万世,其为道也甚远。以甚重之任而行甚远之道,降敬集曰:’"


    我说:“唉!好啊,你从‘乘’中取义。然而试着想想,家族的生生不息是无穷的,每天载于其中,它的责任很重,而且历经千万世,它的道路很远。以很重的责任而行很远的道路,降敬集说:”


    "‘吾见污池沮洳之阻,飞崖绝磴百折之险,风雨晦冥,雷电冰雪之遭,寇争战斗,猛兽虫蛇之戹,日相寻乎其前,以为乘之灾者,盖纷如也,而可以言至乎?’"


    “我看见污池沼泽的阻碍,飞崖绝磴百折的险峻,风雨昏暗,雷电冰雪的遭遇,寇争战斗,猛兽虫蛇的灾害,每天相继出现在面前,作为车乘的灾难,纷至沓来,难道可以说到达吗?”


    "‘故必毂以持之,必攻也;轮以运之,必员也;马以驾之,必良也;御以御之,必法也。’"


    “所以必须用毂来支撑,必须坚固;用轮来运转,必须圆润;用马来驾车,必须优良;用御手来驾驭,必须合法。”


    "‘而或其持之也以匪攻之毂,而运之也以匪员之轮,马也非超逸之良,而御也无范我驰驱之法,则吾为尔乘危矣,恶在其无覆也哉?’"


    “但如果支撑的是不坚固的毂,运转的是不圆润的轮,马不是超逸的良马,御手没有规范驰驱的方法,那么我为你车乘危险了,怎么能不翻覆呢?”


    "‘夫心也者,毂也;智也者,轮也;才也者,马也;而又三脉重厚,不震不动,以为家法也者,御也。’"


    “心是毂,智是轮,才是马,而又三脉重厚,不震不动,作为家法,是御手。”


    "‘而皆备焉,则夫舆也、轼也、幰与帷也,可以无虞矣,而乘之为道得矣。’"


    “如果都具备,那么车厢、轼、幰和帷,就可以无忧了,而车乘之道就得到了。”


    "‘虽举天下之乘可也,独姚氏之乘乎哉?’"


    “即使举天下的车乘都可以,难道只有姚氏的车乘吗?”


    "英之不觉龂然笑,答然而无辨,欣然书于后以为序。"


    “姚英之不觉龂然一笑,回答而没有辩解,欣然写在后面作为序。”


    译文



    慈溪姚氏的家乘是由广西提学佥事姚英之所编写的。所谓“乘”,就像车乘用来载物一样,也是指晋国的“乘”(史书)。姚英之是我在礼部考试时选拔的士人,因此我有机会全面观看这家乘。它的体例首先列出世系,姚英之说:“伯父参政所修的慈溪新谱在这里,好比车乘的车厢。”其次列出诰制一篇、敕制两篇、廷试策问两篇,姚英之说:“先后从朝廷获得的这些文件在这里,好比车乘的轼(车前横木),依靠它来表示敬意。”其次列出表两篇、序一篇、策问三篇、启一篇、赋一篇、行状三篇、诗三首,姚英之说:“先人的手迹在这里,好比车乘的幰(车帷),早晚仰视。”又其次列出志铭两篇、序三篇、诗十首,姚英之说:“各位先辈宗工为我们家族所仰慕的人的文章在这里,好比车乘的帷(车帷),外表华丽而内里遮蔽。”


    我说:“唉!好啊,你从‘乘’中取义。然而试着想想,家族的生生不息是无穷的,每天载于其中,它的责任很重,而且历经千万世,它的道路很远。以很重的责任而行很远的道路,降敬集说:‘我看见污池沼泽的阻碍,飞崖绝磴百折的险峻,风雨昏暗,雷电冰雪的遭遇,寇争战斗,猛兽虫蛇的灾害,每天相继出现在面前,作为车乘的灾难,纷至沓来,难道可以说到达吗?所以必须用毂来支撑,必须坚固;用轮来运转,必须圆润;用马来驾车,必须优良;用御手来驾驭,必须合法。但如果支撑的是不坚固的毂,运转的是不圆润的轮,马不是超逸的良马,御手没有规范驰驱的方法,那么我为你车乘危险了,怎么能不翻覆呢?’”


    “心是毂,智是轮,才是马,而又三脉重厚,不震不动,作为家法,是御手。如果都具备,那么车厢、轼、幰和帷,就可以无忧了,而车乘之道就得到了。即使举天下的车乘都可以,难道只有姚氏的车乘吗?”


    姚英之不觉龂然一笑,回答而没有辩解,欣然写在后面作为序。


    解读透析
    现在,对这篇序进行解读分析。


    这篇序是罗玘为慈溪姚氏的家乘所写的序言。家乘即家族史或家谱。姚英之编写了这家乘,并用人乘(车乘)的比喻来解释家乘的各个部分。


    比喻结构:姚英之将家乘的不同部分比作车乘的组件:


    世系谱如车厢(舆),承载家族历史。


    朝廷文件如轼(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和依靠。


    先人手泽如幰(车帷),供人仰视。


    先宗工文章如帷(车帷),外表华丽而内里遮蔽。


    作者的评论:罗玘肯定了这个比喻,但进一步深入,指出家族传承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因此,需要像车乘一样有坚固的毂(心)、圆润的轮(智)、良马(才)和合法的御手(家法)。如果这些要素都具备,家乘才能顺利传承,无忧无虑。


    哲学意义:作者将家乘的维护与个人修养和家族治理联系起来。心、智、才和家法是确保家族繁荣的关键。这反映了明代儒家思想中重视家族传承和个人德行的观念。


    结尾:姚英之欣然接受,并让罗玘写序,表明两人在思想上的共鸣。


    整体上,这篇序不仅赞美了姚氏家乘,还提出了对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强调内在品质和家法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11-2 13:43 , Processed in 0.1052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