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寻梦的岁月>姚镜清烈士生平 姚能宏整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破盗案
    一个寒冬的夜晚,胡乐上街头郭义成布店柜里的布匹一扫而空。翌晨,老板起来见此情况,知为被盗。早饭后,找人写了报告,报交乡公所,要求追查被盗布匹案。
    姚乡长接案后,派人把更夫李义抓来,晚上进行审问,讵料一问三不知。乡长发怒道:“你干这一行,没有不知道的,晚上民宅失盗,你有责任。弟兄们,给我打!”乡长话音刚落,更夫便说,我自己打。于是脱去棉衣,拾取地上的劈柴要打。乡长见此情况急忙下座来,将他的棉衣给披上,并说不审了,让他回去吧。
    当晚,姚乡长来到做夜市的四时春馆店,向店里点了几样菜,又要了酒,跟随店伙计一同到更棚里,与更夫李义两人吃酒聊天,促膝谈心。姚乡长谈到当游击队挺进军在孝丰、广德一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时,曾拜广德××为师,为关门徒弟。这时,更夫跃然而起说:“我也拜过他为师,那么,我和乡长是一家人了。”于是,更夫李义将郭义成布店所失布匹一事全盘托出,并道出所盗布匹现在放在碉楼的棺材里(碉楼在胡乐乡下街头,是通往旌德县的要道)。
    第二天,姚乡长派人通知失主,按址去取,竟丝毫无损。郭义成布店老板盛赞姚乡长真能干,于是在乡公所门前燃放鞭炮,表示感谢。
    挚友劝辞
    一九四三年春,姚师的至交挚友汪赵卿来到胡乐,两人多日不见,分外亲切。暇时饮酒作诗,彻夜促膝谈心。赵卿与姚师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胡乐的情况。胡乐地处两省通衢三县交界的战略险要位置,芜屯公路从中而过,是皖东南的中心孔道。这里山高林密,各种势力在此拉锯式竞争。这个乡长不好当,即没人来当,也没人敢当。当时社会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当乡长即要应付上级,又要照应人民,实在太难。赵卿送给老友一副对联:“宁国不宁民胡乐,安徽不安官无为”。此联将安徽省、无为县、宁国县、胡乐乡四个地名嵌在一起,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赵卿力劝老友,辞政从教,不要太为难了,不要把性命搭上。而姚师却坚定地告诉赵卿,我光明正大,坚持正义,凭自己的良心来当这个乡长,我提出的“宁可把富人逼穷,不可把穷人逼死”的口号,正是要为全乡穷苦人民减轻负担。我只要做一天乡长,就要为全乡人民做好事情。
    赵卿力劝姚师辞政从教,无功而返。谁知第二年,姚师竟被五十二师以“通匪济匪”的罪名逮捕入狱,当年七月一日壮烈牺牲。
    姚镜清烈士永垂千古!

    周全禄
    2006814
    注:周全禄,绩溪县坎头乡石歇村人,现居甲路镇,姚镜清的学生,后来在胡乐乡共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绩溪史志简讯》第七期
    姚镜清传略
    姚镜清,绩溪县塘边山村人,一九○七年八月出生于该村的“耕读世家”。一九四五年七月一日在县城英勇就义,年仅三十八岁。
    少时的姚镜清,生性聪颖。由于家境贫寒,父亲不得不出当田地供他进绩城读书。后因病失学。他矢志在家自学,常常苦读至深夜。十七岁时,考入公费负担的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十岁毕业。先后任绩溪县城北胡氏小学教员兼训育主任、宁国县县立胡乐小学高级部主任导师兼第三区教育委员。后经新闻界人士介绍,在南京三民导报社担任社会教育等新闻编辑。一九三五年,因母故返籍,被推为绩溪县地方财务委员会委员兼出纳组主任,从事整理地方财政工作。一九三六年,调任绩溪县第二区署区长,后调任第三区暑区长。一九三八年夏,倦勤辞职,时值抗战,日寇横行。他不甘闲居。又在愤不可遏之余沥贡管见。改组绩溪县民众动员委员会。同年,承友人函介委办第三战区兵站总监部运夫第三大队部文卷工作。因自感“第念昂庄七尺,从不去效命疆场,执戈杀敌,亦应去唤起全民共同抗战,以达我政府抗战建国之完成,若长此埋首案头,岂不徒消壮志乎”于是,一九三九年冬,去泾县云岭新四军总部寻求革命真理。时正国共合作,与新四军接触频繁,看了多种革命书籍。后因皖南事变,投奔抗日前线的愿望未能实现。一九四一年秋出任宁国县胡乐乡乡长。当时,宁国县有四大富翁,胡乐乡就占了三个。他一到职,首先调整赋负比例。 提出“只可把富人逼穷,不可把穷人逼死”的口号。他办事公道,屡遭当地士绅的反对,却深得乡民的拥戴。
    一九四三年,与绩、宁、昌区游击队取得联系,后经上级领导王成信,舒梦熊同志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以伪乡长的公开身份积极为党工作,成了我党插入敌人内部的一把尖刀。他巧施妙计,为游击队输粮送盐,探听敌情,递送情报;暗送枪支弹药,使敌人围剿计划一次次落空。一九四五年春,敌伪二千余人在胡乐境内围剿一个多月,没有剿到一个游击队员,便开始对他产生怀疑,并进行监视。一九四五年四月中旬一个深夜,敌五十二师以所谓“通匪、济匪嫌疑犯”之罪名突然将其逮捕,押送到绩溪县城苏浙皖边区缓靖指挥部,进行毒刑拷问。在嚣张的敌人面前,他曾激昂地怒斥道:“国民党是中国人,共产党也是中国人,但损害人民的事情,却都是国民党人干的。我没有做过对人民不利的事情,何罪之有”。敌人施尽种种毒辣手段,不能使他屈服。遂将其惨杀于县城南的下三里。
    (民政局供稿,李春林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镜清烈士有关历史资料
    《徽州日报》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报道:[本埠讯前至德国民兵团副团长高昌衡及宁国胡乐乡乡长姚镜清以通匪济匪及组织大刀会、扰害地方罪,经行署查明属实,分别呈奉长官及省保安司令部电令,先后就地枪决,以昭炯戒。(皖新)
    1986422日  
    抄于安徽省档案馆

    1945328日,旌德党政办事处向浙、苏、皖边区第三绥靖区(抄者注:刘秉哲)第二分区(注:廖梓英)指挥部报告(匪情旬报表):“奸匪余三股四十余人近在宁绩旌三县交界之苞罗源(绩属)地方匿居,公开组织民众,经常派遣党徒曹子元(宁国胡乐郑岭脚下人)潜赴本县里八都活动,并向当地富户勤借粮米并与宁国胡乐乡乡长姚正卿(镜清)亦有通匪嫌疑”。
    19831
    抄于安徽省公安厅敌档
    抄录人:许观明
    200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的 父 亲
    (代后记)
            我终于将父亲的手迹书稿,整理成册出版了。
            父亲的一部分遗稿是母亲交给我的,一直珍藏着。后来,我又收集到父亲的朋友、学生及政府报刊的一些回忆纪念文章。二零零六年上半年,我的侄儿凯敏从他爷爷(我胞叔正沐)的书堆里翻出了我父亲的大量书信及一部分诗词转交给我时,我如获至宝,才萌生了系统整理出版父亲遗稿的念头。
            我翻开父亲的手迹残本,仿佛穿过了历史的时空隧道,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似乎他牵着我的手共同览阅他那苦难而光辉的岁月历程。那激情横溢的诗词文章;那忠国忠家的书信日记;那遒劲飘逸的字体书法,让我领略到父亲的杰出才华。他的诗、词、杂文、随笔、游记、日记、书信、挽联等,体裁多样,感情细腻,情景并茂,想象丰富,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他那无法抑制的绝望和痛苦,受尽严寒酷暑而发出的心声,撼人心魄的悲歌哀号里,奔涌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生活的哲理、悠远的意境、优美的辞章。我无法想像父亲是怎样从一次次困境中走出来又艰难前行的;我无法想像父亲是怎样的胸襟和毅力包容生活的艰辛,抵挡命运的磨难。想起这些,使我感到了一阵阵剜心的疼痛。
            父亲曾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啊!一个充满热情和才气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充分燃烧时,希望之火就被无情的扑灭了。他为了正义进步,为了民主自由,为了民族解放,为了祖国和人民,不仅以心血讴歌,还献出了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生最壮丽的诗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的坎坷一生
    我父亲姚镜清,在世只有短暂的三十八年光阴,但他不平凡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传奇。
            一九零七年八月,他出生在安徽省绩溪县坎头乡塘边山村一个“耕读世家”。从小在苦难中生长,养成他坚韧不拔、刻苦耐劳的品格。其父姚志明是私塾先生,他也随父发奋读书。当时在石歇村(与塘边山一河之隔)小学教书的郎岫生先生曾写诗赞他:“云影全消星影疏,鸟儿栖定二更初。隔河灯耀重楼际,知是姚君夜读书。”他自己也有感怀诗云:“争妍众卉休呜盛,寂处孤芳且待时,雪耻从今无别事,三更仍下读书帷。”(P21)可见他的勤奋好学精神是很突出的。
            他读了小学以后,进入休宁万安省立第二师范读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绩溪、宁国两县多所小学任教员、训导主任、级任导师、校长等职。后又六次赴金陵(南京)进入新闻界,担任首都亚光各新闻社记者,《三民导报》社会教育新闻编辑、记者、发行部助理员等职。一九三五年返籍后,被推为绩溪县财务委员会委员兼出纳组主任,后调任绩溪县第二、三区署区长,岩寺区署指导员,旌德县田赋管理处科长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进入军界,委办皖南第三战区兵站总监部文卷工作。后又加入第三战区皖南抗敌义勇军第六总队政治部任少校秘书及抗敌忠义救国军铁血团任副团长。但因时事变迁。军内派系倾轧,他毅然脱身回到原籍。一九三八年冬,就任铜陵县政府第三科科员、第一科科长及县长助理秘书。一九四一年秋任宁国县胡乐乡乡长,直至一九四五年牺牲止。
            他的足迹遍布皖南各县及南京、徐州、上海、杭州、浙江西北一带,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大部分是步行,风餐露宿,酷暑寒天,吃尽苦头,有时身无分文,只靠举债度日。并承受了各种家庭变故及社会坎坷。
            尤其是一九二八年八月至一九二九年七月,不到一年时间,他先后失去了四位亲人。先是长女眉月去世,十天后,母亲许凤元逝世。第二年四月次女雪月因出天花去世,当年七月爱妻周女香坠水而亡。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心惨肉痛,在他的诗文中声声血、字字泪,责问苍天,肝肠寸裂,呼天抢地,痛不欲生,他写道:“十月无霜地也寒,客中飘泊叹衣单。追思慈母生前事,几滴伤心泪暗弹。”(P33)“风雨连摧姐妹花,霄深心事乱如麻,天公底事无情理,忍把严霜雪上加。”(P35)“数载以来,余已受尽社会环境之刺激,尝遍世间之酸味,南北奔波之劳碌,江湖遍迹之堪怜。并感家庭之廖落,且念身后之萧条!此情此景岂能久存人世乎?每一思维,几欲追湘(香)魂于九泉,而相向同声一恸哭也,呜呼!”(P38)
            他在军界时,因派系倾轧,发生“瓜州兵变”,差一点命丧黄泉。而在绩溪县从事财务工作时,又被人诬告入狱,后经审查还一身清白。一九四五年被国民党五十二师以“通匪济匪”的罪名逮捕入狱,而壮烈牺牲。
            父亲坎坷的一生,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再大的严刀酷剑都不能动摇他坚定的为国为民而誓死如归的信念。

    父亲的杰出才华

            父亲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才华横溢,情感丰富,他刻苦、勤勉、拼搏、奋斗、求知欲强烈。他高尚的品德情操,卓越的智慧才华,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勤于做事,为人师表,都跃然体现在他的诗文中。他兴趣广泛,聪颖睿智,文思敏捷,知识渊博,这与他博览群书,好学上进,经史子集,无不涉猎有关。
            他的诗词文章非常出色,生动活泼,新颖流畅,脱俗不羁,雅俗共赏。早期,他与一批热血青年,怀着建设新国家、改良新社会的美好愿望,结诗社,出刊物。现留存的《思齐诗社》及假期研究社出版的《曙光》书刊、青年研究社出版的《朝阳》书刊、《三民导报》副刊等刊物都登载了他创作的大量诗文。还有他自己编纂的《泥爪吟》《花窗便笔》等收集了他未出版的诗文。
            早期的诗词是他睹物抒情,对月吟诗,饮酒赋词,触景生情,大部分是写花、草、山、水、天上月、窗前灯等。例如:“梅花:众木正如梦,一枝方自春。逐令江水上,真见独醒人。”(P21)“书窗夜月:挑灯凭几夜更深,一卷吟成月影临,同饮三人争得句,果然诗酒有知音。”(P23)他后期的诗文逐渐发展到忧国忧民,为国家存亡、民族独立而发出的高昂呐喊,似战斗的号角,唤醒人民去冲锋陷阵。例:“焦土城市:山河破碎祸横行,叹息倭奴太不仁,昔日繁华成一梦,几城瓦砾几街蓬。”(P50)“景坞夕游:为谋杀敌事奔波,邂逅同乡乐趣多,难怪中原无净土,桃源几度敌人过。”(P50)
            他的诗文意深净洁,饱含着浓郁的故园泥土芳香,且寓意深刻,韵律华美。诗词中除了运用正常的平仄韵以外,还夹杂着绩溪话韵。这是一种以绩溪土话吟诵诗词的写法。我小时候就常听胞叔正沐以绩溪话吟诗读文章,韵脚音调非常动听,像唱歌一样。例:“谒郎岫生墓:传闻噩耗悔来迟,致欲登坟路不知。还是英魂防我哭,演成隐法使人迷。”(P43)“无题:``````经济维艰学未成,送穷无计怨南征,壮士途穷遭眼白,苍天岂为不平呜。”(P44)
            父亲不仅诗词文章好,而且书法功底非常扎实精湛。其楷书、行书、草书、蝇头小草,下笔如龙蛇狂舞,运用自如,他的字遒劲刚健,圆润流畅,纵逸奔放,严整秀丽。于豪放中兼婉约;于刚健中寓妩媚;于雄强中显柔情;于粗犷中见纤巧。展阅他的诗文书信,看书法就是一种享受。

    父亲的大同理想

            我爷爷兄弟四人,爷爷是老大。我父亲嫡亲叔伯兄弟姐妹刚好是“十兄弟,十姐妹”。十兄弟即:正清(镜清)、正澍、正沐、正楠(社金)、正璋、正路、正熙(和尚)、正贤(三耳)、正科、正助。十姐妹即:添娣、花桃、荣花、成花、春花、春兰、春女、荣仙、杏仙、六仙。在这个大家族中,当长的自然是族长,承担教育弟妹,抚助家庭的责任。我父亲就是要实现大同的和谐的大家庭,大家和睦相处,尊老爱幼,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他自己身先士卒,对父母、叔父母非常孝顺,对弟妹非常关心,每次写信回家,均要个个问侯请安。他要求弟弟们要读书,并在外面买好课本寄回家给他们阅读。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就多次提到:“大人乃一家之长,理则理,法则法,对三叔随时劝慰,对子侄不时训导,以期长爱少敬兄友弟恭,能得如此便是兴隆气象矣!”(P103)“日常大人应规劝大家要和气,和气若贤,所谓‘和气致祥’一家人都能了解此意,上慈下爱,家运自可转机``````。”(P89)他在给弟弟们的信中写到:“我有事干,将来做衣服,办家伙,决不分你我,有则大家有,穷则大家穷。”(P140)他在诗中写道:“妯娌融融治菜园,形同姐妹笑声喧。”(P52)这些都体现了他在大家庭中的大同理想。
            尤其是在原来的旧屋容纳不下大家庭的人丁兴旺情况下,他发起做一幢“新屋”,兄弟十人共同兴造,按爷爷兄弟四人均分,我父亲也只能分十二分之一。可他对这幢“新屋”真是呕心沥血,操尽心思,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这屋的一砖一瓦、一砂一石、一柱一梁、点点滴滴都考虑的万分周到。在此《文集》中,他给家中的信,多次提到此屋兴建过程。他在给沐弟的信中提到:“木匠不知动工否?如有需用经济,俟我回来结算,惟装皮门时,东西前步房,靠过厢处,毋须打槛子,用准备装玻璃方式做成六扇槛子门,暂时用板粗刨,俟玻璃买到再行掉换``````。”(P126)并专门画了平面图。“新谷尔可酌量购买,数量总要三十石,稍迟或者可行,我意请三叔父即行着手装修新屋,费用我可随时寄给``````”(P129)此新屋于一九三九年落成,而我父亲一九四五年就牺牲了,可他为家庭、为兄弟、为子孙的一片关爱之心,可昭日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的爱情婚姻

            父亲从小在邻村石歇读书,与住在学校隔壁的周女香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双方家长的敦促下,他与周女香十二岁订婚,十八岁结婚,十九岁生了长女眉月,二十岁生了次女雪月。在当时的农村早婚早育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是他的初恋,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在文中写道:“``````似觉无限爱情,惟晕红两颊。三日未见。心神无定也。”(P36)“从此两鬓斯摩,相亲相爱,天伦聚首一堂,乐也奚如。”(P36)“回首当年深夜时,一声湘妹一声眉,温存体贴多娇语,纵有千愁亦解颐”(P41)这是他的第一次美满婚姻,可头尾只有五年,天公无情夺他所爱。在两个女儿相继去世后,爱妻女香竟于一九二九年七月,因为给他做鞋赴石歇娘家,返回过桥时,坠水而亡。他在《顾内子周侣湘墓》中写道:“荆棘丛中埋玉墩,坟前未到眼先昏。吊灵未带金银纸,热泪双行答尔恩。``````恩爱反为惹祸根,一封书信竟催奔。伤心为尔思余切,荆棘丛中埋玉墩。”(P41)
            在他的第二次婚姻之前,从其诗中可以看出他还有一次恋爱。他在南京写的《挽碧仙女士》一挽词中提到:“人亡帕在泪丝丝,辗转难眠漏尽时。地下有知应觅伴,可寻香妹共游嬉。”(P57)诗中的“帕”是从前情人之间的定情之物——手帕。可这碧仙女士也不寿,竟然“可怜一病弃尘埃”,他劝她如“地下有知”,可找亡妻香妹做朋友,在天堂一起游嬉玩耍。可见他用心良苦。这段恋爱也以碧仙女士之死而告终。
            父亲的第二次婚姻是在一九三一年迎娶胡田村洪韵梅(1913——1982),我称她“梅”。因为“梅”脾气怪异,父亲在给她的信中屡次三番的嘱咐她,要孝敬老人,爱护弟妹,搞好妯娌关系。其实她也不容易。当时家中有老人,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全靠她一人承担家务,而父亲的朋友又多,经常迎来送往,不厌其烦。他在给韵梅的信中写到:“你在家里,几位老人要好好奉承,老人家说的话要相信,不能由尔一厢情愿``````我父亲及二位弟弟的鞋要望尔做,衣服污浊要尔洗,破的要尔补,早晚茶水要招待得到点,方不失为人的道理,那我在外面也安心了。”(P117)
            而最关键的是,他们夫妻多年,“梅”一直未曾生育,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男人遵循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至理。所以父亲瞒着家中,实现了他第三次婚姻。
            他是在一九四一年任歙县岩寺区署指导员时,结识了歙县东山村的程少娟(1918——2004),即我的母亲。他们在岩寺结婚,后来,父亲任胡乐乡乡长,即搬到胡乐街上居住。一九四二年我姐姐龙华出生,一九四四年我出生,这才了却了父亲儿女双全、后继有人的心愿了。父亲牺牲后的一九四五年,我们才搬回了绩溪老家居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的革命思想

            父亲为人正直,性格则强,办事光明磊落,坚持正义,由于家境贫寒,并历受挫折,对穷苦人民非常同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在军政界为抗日做了许多事情。一九三八年冬,他去泾县云岭新四军总部寻找革命真理。在国共合作的当时,就任铜陵县政府一科科长及县长助理秘书,并与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胡荣,新四军司令部第一支队参谋长张正坤,第二支队三团一营营长胡成得,第三支队学兵队队长袁大鹏,第三支队司令部秘书王义安,新四军民运部方休及张营长等许多新四军首长指战员相处很密切,并时常参观新四军“抗敌书店”,看了很多革命书籍,树立了爱国抗日的革命思想。他在“述略”中写到:“杀敌有心,请缨无路,倘有机缘,得随大军出没于枪林弹雨之下,饥嚼倭奴肉,喝饮倭奴血,虽血洒沙场,身埋塞外,我泉下先灵,亦得扬眉吐气也。”(P7)后因皖南事变,他这种投身革命,到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愿望未能实现。
            一九四一年秋,他出任宁国县胡乐乡乡长,并做了许多有利于全乡人民的事情,提出“只可把富人逼穷,不可把穷人逼死”的口号,尽量少向山区穷人要钱、要粮、要壮丁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明征暗放”的办法。一九四四年在邵盛福的介绍及游击队领导人舒梦熊、王成信批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利用乡长的合法身份,在绩、旌、宁、昌四县边界开展抗丁、抗粮、抗税等活动,并为游击队解决枪支、粮食、油盐等。他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一九四五年上半年,他被国民党五十二师以“通匪济匪”罪名逮捕入狱,当年七月一日英勇就义,壮烈牺牲。解放后当时的游击队领导人舒梦熊说:“镜清的牺牲是光荣的,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光荣称号。”(P163)一九五五年,人民政府追认姚镜清为革命烈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的精神财富

            父亲虽然正年富力强之时就为国捐躯了,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端重儒雅、性格刚强、正直无私、爱憎分明的高尚品德是我们做人的准则;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酷爱诗文、擅长书法的杰出才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办事公道、光明磊落、坚持正义、信念坚定的处事风格是我们工作的表率。我们以父亲为荣。我和姐姐及我们的后代,都是以父亲的精神来鞭策和激励自己,勤奋地学习,努力地工作,做一个有利于祖国和人民的人。
            我姐龙华于安徽大学毕业后,继承父志,从事教育工作。我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曾赴越南战场参战,为保卫祖国贡献青春,后来在工厂和宾馆工作。我妻子周飞媚,湖南大学毕业,中国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姐姐的大女儿高燕安徽大学毕业后也从事教育工作,二女儿高冬、儿子高健都在祖国建设的岗位上尽心尽力。我的大女儿姚崎大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在琦玉大学读研究生,又留日工作两年,回国后现居上海。二女儿姚峻(周云)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一桥大学读研究生,至今仍在日本工作。现在,姐姐、我及飞媚都己退休,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所有这些,告知父亲,若父亲泉下有知,应颇感欣慰了。

            在《姚镜清文集》整理出版之际,我要衷心感谢胞叔姚正沐先生。在我父亲牺牲后,当时国民党县政府,对我家进行抄家,父亲的大部分手迹、书稿、信件已抄走烧毁,是我叔正沐妥善保存了一部分至今。也是我叔叔在解放后,向上级政府申报我父亲的革命事迹。我母亲拿着这些材料,上屯溪、跑绩溪、找领导,请求政府给予姚镜清一个正式称号。在当年游击队领导人王成信、舒梦熊等同志的证明和帮助下,在我父亲牺牲十年后的一九五五年,我们领到了由国家主席毛泽东签署的中央人民政府颂发的绩烈字第零零一号《烈属证》,这是我叔叔对我父亲的那种兄弟手足情的深情回报,是我叔叔对我们姐弟俩的深切关爱。此《文集》出版,同样若叔叔泉下有知,也颇感欣慰啊。

            此文集,因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父亲以文言形式用草书写成,加上我本人水平有限,誊写成简化字有一定难度,肯定会出现许多错误之处。另一方面,事隔七、八十年,许多文稿已经水泡、虫咬、残缺不全,我只能用“口”来代替联结。在排版时间顺序上也有颠倒,特别是书信,因为他只注月日不写年,所以无从分辨。还有我父亲的朋友,大都是早已作古,我也访问过一些父亲朋友的后代,但经过漫长的岁月及多次政治运动,也找不到任何有参考价值的材料。我特别愧疚的是,我应在我母亲和叔叔健在时,整理父亲的遗作,而现在已经太晚了。我只好跪叩父亲面前,请他原谅儿子吧!

            我手捧着这本沉甸甸的《姚镜清文集》,再读他的诗文,使我无语哽咽;使我抚搞长叹;使我掩卷沉思;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怀念之中。也许那个时代早已过去,可种植于人心中的崇高和优雅,生离死别与关怀至爱的亲和感依然存在。他那诗文手稿,字里行间充盈着对祖国、对民族、对故乡、对亲友、对生活的赤子情怀,让我感动!让我震憾!
            我点燃一炷心香,连同这本融汇他无数心血的文集一起,敬奉给父亲在九天之上的英灵。在父亲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请接受儿子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祈祷吧。

                                  
    姚能宏  
    二零零七年三月
    于郑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梦的岁月

                                   ——姚镜清诗文日记书信选编






    姚能宏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1
  • 签到天数: 2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3-12-18 12:52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7 05:16 , Processed in 0.1282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