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6|回复: 0

神喜人欢,傩舞吉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8 09: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喜人欢,傩舞吉祥
    荡里姚,是梅街镇姚街村下属一个自然村落,亦称“姚街”。
    村里傩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祠堂。姚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嘉庆21年(1816年)重修,祠堂原为五进,现存三进,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气势恢宏。1988年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春节举行傩活动期间,整个祠堂被布置得雍容华贵,气象森严。祠堂大门内第二进摆一祭桌,两侧的一应卤簿执事呈左右对称陈列。左侧的兵器上柱立着龙头杖、钺、金瓜、铜钱、顶子、日牌,兵器架里边是百代伞、孝伞中的二把;右侧对应为龙头杖、钺、金瓜、铜钱、顶子、月牌,万民伞、孝伞中的另外二把;再往里,祠堂的中心位置摆放着雕刻精美的龙亭。
    正月初七,荡里姚傩神会社坛起圣后,开始在祠堂的戏台上表演傩舞。
    傩舞,是指傩事中各种舞蹈动作和在傩中表演的舞蹈节目,其发轫初衷是驱邪逐疫、祈求风调雨顺、祈盼平安吉祥。后来增强了悦神、娱人、祭祖的功能。傩舞情节一般较简单,表演地点亦是根据不同的傩舞所表达的不同寓意,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或祠堂、或社坛、或社树下进行。傩舞中一般都夹有一领众和的“喊断”(即吉祥词),其意,一是抒发心中祈盼和祝愿,二是傩舞内容的表达和强调,肢体动作与音声渲染,相得益彰,别有韵味。
    大多数村庄第一个傩舞都是“舞伞”,这是迎神的傩舞,多为独舞,也有与古老钱合舞者。先由家族的长者执伞,引戴面具的伞孩儿上场,念致语口号后退下,伞童持伞 “端举”、“横握”、“斜送”、“担肩”、“倒悬”、“逗跳”、“斜压”、“轮转”,每个动作又有前、左、后、右再复前的方向之分(即“舞四方”),每种姿态,四个方向为一段,一段结束,锣鼓声歇,“会首”再出“喊断”。 “伞舞”是明代的称谓,宋时称“竹竿拂子”,隋代称“拂舞”,汉代称“灵星舞”,先秦称“绂”舞,为祭祀土地之舞蹈,历史十分悠久。在傩戏演出中面具被视为神的载体,伞永远不离面具,伞的天盖作用十分明显。古人视傩戏表演为神灵降临,所以演出前,必先将伞带往社坛迎神,并且第一个傩舞便是舞伞,古拙、抽象的舞蹈语言道出了在农耕社会里农业生产与天体时序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灯烛红光映照下,锣鼓、鞭炮、喊断声中,五色伞朝上下四方旋舞,忽如天边彩云,悠然飘荡,忽若地上蛟龙,欢腾翻飞。让人眼花缭乱,耳热心跳。
    接着舞“打赤鸟”。“打赤鸟”系楚文化遗存,为楚人祝国祈年之舞。传衍至今,作为祝愿国泰民安的舞蹈深受乡民喜爱。
    还有傩舞“舞财神”和“魁星点斗”,财神为赵公元帅(赵公明),执鞭而舞,是祈求财神护佑的舞蹈。“魁星点斗”,舞者一人,动作幅度大,以脚踢斗贯穿始终。相传,魁星为读书人所祀奉的神,主文运。魁星,据顾炎武考证,本作“奎星”,因“魁”有“首”的意思,所以将“奎”谐为“魁”,取文登榜首之意。结合傩舞“五星会”同台演出,福、禄、寿、喜、财五星站立高台上,魁星出场点斗。傩戏“刘文龙赶考”之后,是傩舞“舞回回”及仪式性表演“新年斋”。
    傩戏演出最后的逐疫仪式和舞蹈是“圣帝登殿”。关羽率周仓、关平登高台,关羽命周仓舞刀驱邪。
    2008年,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家伟等人组成的梅街镇乡傩表演队在镇党委书记、镇长程保东的带领下,应邀赴法国参加第十二届意象艺术节,表演傩舞、傩戏,引起轰动。
    2006年,荡里姚结合漂流等旅游开发项目,重新雕刻了30枚面具,专用于商业性演出,游客在欣赏姚街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尽情领略古老傩文化的迷人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9 20:16 , Processed in 0.0969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