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0|回复: 0

汪鋆题画《绿阴庵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2 09: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鋆题画《绿阴庵图》2013-09-21 09:05:00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




      汪鋆绘《绿阴庵图》

    在守研斋第二代主人南京汪维寅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批与泰州、扬州文化有关的旧书画,最引人注目的是晚清画家汪鋆的《绿阴庵图》及24位名士的题咏。这组题咏由20张折页组成(每张折页两面),保存完整,是了解晚清苏北名士生活的宝藏。

    汪鋆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扬州画苑录》,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纪念咸丰癸丑(1853年)在扬州城殉难的诸位画友,凡是在成书前去世的画友,他都尽量收入书中。《绿阴庵图》和他的书一样,也是纪念癸丑在扬州殉难的画友。

    汪鋆作画怀念施亮曾

    汪鋆《绿阴庵图》是一幅写实画,绿阴庵坐落在古运河边,图中有画室,画室旁边是长廊,树木婆娑,绿阴环绕,是处清幽所在,是文士的画室兼书房。他在图上题了一段话“斯地为吾友瞑琴所购,乱后瞑琴归道山,地亦坵墟,今哲弟铁琴以予尝过从,属写斯图所以志令原之痛者,此其一端云。”由此看,这幅画是缅怀画友瞑琴(亦作眠琴)的,起因是受瞑琴的弟弟铁琴之嘱,以成纪念性质的画卷。这幅画中的景色是追忆,因为在汪氏作图时,图中的景色已经不复存在,成为“坵墟”。咸丰癸丑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对扬州人来说是悲情的日子,数年内,太平军三次进入扬州,清军不断反扑,扬州城充满腥风血雨。除了战争外,当年扬州流行瘟疫,有的人摇摇头,很快就死亡,无药可救。10年、20年后,当人们回忆起昔日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瞑琴就是死于癸丑之难的若干画家中的一位。瞑琴何许人也?

    《扬州画苑录》中有专门记载:“施亮曾,字瞑琴,甘泉人。工画驴,承习北湖施原之旧,为人潇洒自得,不为世局所拘,随遇而安,大有晋人风趣。”瞑琴是画家,长于画驴。这些都是汪鋆对友人的理解。汪氏作画时,再次来到绿阴庵遗址,感叹唏嘘。除作画外,他又专门写了五首诗,其中有句“君家三世总相亲”,这说明他们是世交,三代人交情都很好。他动情地回忆说“记得丁香花未放,浓阴如水澣春愁”。

    汪氏作画时,绿阴庵已经成为坵墟。遗址究竟在哪里?

    从汪鋆的诗中可以找到线索。汪诗有“猛惊香阜暮钟残,故地重经草不删”。 这里的“香阜”指香阜寺,是一座名寺,地处扬州东北郊古运河东岸的五台山,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时曾驾临该寺,并御笔题书“香阜寺”。若干年后乾隆皇帝南巡时又曾驾临此寺。100多年后的咸丰癸丑年(1853)后,香阜寺成为屯军之所。从诗中看,绿阴庵离香阜寺很近,这个地点也决定了它易遭兵燹。

    从汪鋆的诗看,施亮曾的画是大有可观的。汪诗云:“阿大生平兴不孤,朝寻茗椀夕携壶。有时泼墨驴儿画,笔趣公然傲北湖。”施氏爱饮茶饮酒,兴之所至就作画。汪氏以他的画比施原,他在诗后作注说“北湖施原工画墨驴,君先兄瞑琴亦擅此,几与之埒”。这说明从画技说,二施不相上下。汪鋆对施原也有记述,称“施原,工山水,晚居北湖,性好驴,蓄驴数十,凡有客至,与客骑驴谈论田间道左罄咳风生,因画驴成神品,谓之施驴儿”。

    施际云情系绿阴庵

    施际云对长兄施亮曾感情甚笃,为纪念长兄去世二十周年,他请汪鋆作画,又请众名士题诗。汪画作于1873年,名士们的题诗时间有先后,最早的丁至和作词于1873年,最迟的周顼作诗于1883年,前后相隔十年时间。十年中,他不断请人题画以纪念长兄,这些人大都是施亮曾的生前好友,也是扬州诗坛的重要作者。

    施际云为汪画写过一篇跋,这段跋可称是一篇美文。跋的开篇曰“东风杨柳,春梦婆娑。秋雨梧桐,新愁缱绻。问当年之门巷点点苍苔,寻昔日之池台凄凄碧草……”文字之优美,令人遐思。

    据他的记述,绿阴庵是长兄施亮曾在故宅后拓地建成,其中也写到“香阜之慈云入户”,可见离香阜寺很近。在这一良好的环境里,长兄读诗作画,是人生的快意时期。“讵意癸丑之乱,梓里成墟,芜城再赋……”这真是痛心语!由鲍照写《芜城赋》到“扬州十日”,名城一次次遭受血的洗礼。扬州由于是长江边上的重镇,因此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清初被洗劫的扬州,经过康、乾之际的建设,变成了一座繁华的文化名城,但咸丰之难,“芜城再赋”,繁华的城市又变成芜城,这是扬州的痛史。20年,历史蒙上了厚厚的尘埃,为了保存这段记忆,施际云请众多名士,留下笔墨作证,既是怀念长兄,也是留下一段信史。

    名士题咏绿阴庵

    这组书画合璧作品是由众多名士集体完成的,除作画的汪鋆、作跋的施际云外,还有题引额的姚正镛以及题写诗词的海云、汪国凤、赵深培、蒋超伯、厚安、张云鹏、陈浩恩、汪召棠、丁至和、卢崟、卢清绶、朱罗、王炳奎、赵济舟、范凌竑、姚光祖、莲舟、严崇德、何广生、周顼、江璧。这些作者多一时名士,我们查阅《扬州历史人物辞典》、《扬州历代诗词》以及地方志的书,尚能有一些线索,但也有几个人我一点不了解,包括卢清绶、王炳奎、赵济舟以及厚安,厚安题诗时署“厚安弟堃”,姓什么没有说。如果博雅之士有以教我则幸甚矣。

    名士题咏,对施亮曾的画艺和绿阴庵的地点多有描述。如何广生的诗中说“旧时浓阴已全删,香阜残云任往还” 。海云诗说“结邻香阜寺,钟声听旦暮”,海云是僧人,吴恩棠曾作《重宁寺怀种瓜僧海云》,这幅题字中海云用的印鉴就是“种瓜僧”。但海云不熟悉施亮曾,他说“我未交先生”,但他和施际云是好友。莲舟和施家更熟些,他的诗说“少小论交德作邻,君家兄弟最相亲”,又说“一支妙笔輶轩采,画个驴儿伴隐纶”,他特地加注说自己是以隐居城北的施原比施亮曾(眠琴),他们的画是相近的。

    前面所说的何广生,字芸卿,晚号遁翁,《扬州历史人物辞典》未标生卒年,新版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标了生卒年是1846-1916,但写的字芸斋,号遁翁,该是同一人。编者将芸卿误为芸斋。题咏手迹可以订正名号的错误。

    周顼也是直接了解施氏的,他说“繁华事散水滔滔,几抔黄土葬诗豪”,说明施氏不仅善画,也能诗。他回忆“眠琴风雅超凡俗,编竹为篱树为屋。读书得地身自闲,结庐人境如空谷,晚凉对客一樽开,挥毫泼墨信多材”。这些内容对我们认识画家很有作用。周顼是所有名士中最后题诗的,时间是光绪九年(1883),离汪鋆作画已经过去了10年,这也说明,施际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作者征诗。周顼,字子瑜,非扬州人士,他原是贵州人,跟随父亲做官到江苏,90岁时卒于泰州。

    名士逃难之痛

    咸丰癸丑后,太平军和清军进行了反复较量,两军交战给百姓和扬州这座城市带来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名士离开旧居,到泰州避难逃生,汪鋆就是其中之一。

    汪鋆谈到吴廷飏时说,先生五十后以字行,少轻时为包世臣的入室弟子,“邃于小学,其篆书铁笔,当世无俪,所作花卉,亦风韵绝俗。”后来汪鋆拜吴让之为师,吴氏年长汪17岁。《扬州画苑录》中称“乱后师事之,终日晤于泰州姚氏迟云山馆。”这是吴、汪交往的重要记录。姚氏指姚正镛,字仲海,辽宁人,长期生活在泰州,金石书画皆精,据说吴让之为他刻的印章达百枚。《续纂泰州志》称他“性耽风雅,喜结纳文士。咸丰中客泰州,颜其斋曰迟云山馆。与高氏三峰园同为文宴所。主盟风骚,擅拈极盛”。这段时间,泰州的文化繁荣是流寓这里的众多文士带来的。

    “绿阴庵图”引额即为姚氏所题,印鉴是“迟云山馆”。这幅篆书极有气势,金石味很足。因为汪鋆等人终日在迟云山馆谈艺,很可能这引额是汪氏直接请姚氏所书,连画一并送给施际云。值得注意的是史载姚正镛“同治四年以供职都分发河南,同治年卒于官”。汪鋆的画作于1873年,由此看题“绿阴庵图”不久姚氏就去世了,这是目前所见他的最后遗墨。

    范膏庵的题诗也记载了避居泰州的这段历史,诗云“迟云山馆角声秋,乱里漂蓬不自由。谁信二分明月外,晨星依旧丽扬州”。诗后有注“迟云山馆为姚君仲海斋名,避地海陵(泰州)时与研山(汪鋆)诸君子共数晨夕者凡六七年,今复归扬州”。

    姚光祖与张云鹏

    某报曾刊发过一篇“古怪诗人姚光祖”,称“瓜洲有位名驰大江南北的‘诗星’,却无片纸只字诗传世”。这次我看到的这组题咏中,有他的一首五古长诗和二首绝句,较为难得。

    诗云:园林好绿阴,旧日稳眠琴。慷慨披图画,沧桑万古心。纸上绿阴多,烟痕染翠螺。池塘春草梦,怅惘奈愁何。不见园中客,但吟图上诗。请看垂柳意,新绿爱连枝。我晤铁琴叟,乍交情已深。那堪绿树影,对我白头吟。余家有别业,卅载付东流。惆怅空云水,柴门对野鸥。邗上莺花地,兴衰不忍谈。朱门与翠馆,无限绿阴庵。

    两首七绝是:

    恨不相逢少壮年,绿阴时节态翩翩。而今垂暮才相识,已近黄梅白雪天。

    元龙豪气消磨尽,尚有闲情赋绿阴。老夫何妨琴共抚,仙音飞入碧云深。

    最后标明“时在壬午秋八月题奉…… 瓜渚子清弟姚光祖”, 壬午是光绪八年(1882年),根据自注,他是61岁,这说明他生于1822年,活到1882年以后。

    张云鹏,字铁崖。《江都县续志》称他的作品“今唯存骈文一首,诗八首,又十六国咏事诗十六首……”,这说明作品也是流传较少的,这里我将他的题咏摘出。诗云:



    铁琴昆季称友于,天性敦笃世所无。我从乱后披此图,方知生死情不渝。数弓亭榭陶隐居,绿杨绕宅阴扶疏。歌诗弹琴溪水腴,白头棣萼光辉俱,当时嘉道承平余。服畴食德人人殊,东梁西梁驰羽心。金陵玩陷城遂芜,荆榛四野烽燧嘘。课耕无人亲犁锄,宅中幽人归太虚。茕茕季弟泣路隅,偷生视息全妻孥。浮家泛宅栖荒湖,回头城郭垂杨枯。十载战伐戈鋋驱,河大嗟从泉下娱。阿弟铁走东淮,眼看太白扫妖狐。风亭月观比邱墟,窜身湖干喘后苏。归来邮得还敝庐,差幸儿曹皆凤雏。青箱接迹胶庠,虽无半亩葺竹梧,也饶新荫栽树榆,瞻望着儿兮复吁。可知予季尾毕逋,春酒羔羊意气孤。秋风([url=]微博[/url])鸿雁形歌癯,我交铁琴应未鬓,廿年一瞥千须臾。铁琴笑我情懒迂,我爱铁琴肝胆。交以道义将伯呼,不关徵逐倾尊壶。展玩斯图当琼琚,田荆谢草情非谀。莺鸣求友且复尔,鸰志痛当何如?

    此诗作于庚辰冬(光绪六年,188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9:22 , Processed in 0.1244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